武俠小說里最經典的戰斗
① 金庸古龍小說中,哪場打鬥最為經典
金庸小說中,最經典的一場打鬥一定是血濺聚賢庄。
當年,喬峰帶著阿朱去找薛神醫治病,喬峰清清楚楚地知道,他們在聚賢庄布下了天羅地網,就是要逮住他。但喬峰如果怕了薛神醫他們,就不是喬峰了,喬峰就是那種「雖萬千人吾往矣」的性格,於是,喬峰帶著阿朱去治病了。
隨後,在聚賢庄,一場腥風血雨,喬峰在那裡大殺四方。
② 金庸先生所有武俠小說中,最為精彩最為動人心魄的大戰有那幾戰
一、蕭峰聚賢庄之戰金庸小說中還從來沒有哪一場戰役如此生動地向讀者展現了一位英雄,一位不為世人理解但仍然不屈不撓地與命運抗爭的英雄。如果說蕭峰在小說中一出場就名滿天下,那麼經過聚賢庄一役蕭峰就真正在讀者心目中一戰成名。他劍膽琴心,為救一個初識的少女干冒大險;他勇氣十足,面對數百名高手"雖萬千人吾往矣";他本領高強,孤身一人格斃數十名高
手,令武林豪傑聞名落膽;他悲情四溢,仰天長嘯之際誰不同情英雄末路。這樣的英雄誰能不為之心折。二、張無忌光明頂之戰此戰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最為懸殊。張無忌孤身一人,身後是全無戰鬥力的明教教眾,加上小昭和周芷若兩道熱切的目光,這就是他的全部。而他要面對的是六大派的高手,他不能傷及對方,對方卻有很多人慾置他於死地而後快。他可以選擇置身事外,等事畢之後再與武當五俠歡聚;他也可以一走了之,但他還是勇敢地站出來了,因為他有著彌平正邪兩派無謂爭斗的使命感。於是就有了"排難解紛當六強"這場可歌可泣的戰役。崆峒派雖弱但險些被認出真實身份;勝空性固然輕松但在此之前不因圓音的辱罵而失去理智卻著實不易;華山鮮於通毒盅穿腸;四大高手聯手威力無窮;最驚險的還是最後兩戰,滅絕師太劍利心狠,宋青書趁人之危,但無忌還是挺過來了。生死關頭,他說的是"大丈夫急人之難,死而後已。多謝宋兄好意,可是在下……在下……決與明教同存共亡。"他贏了,這是一個敢於承擔責任的青年的勝利,是勇氣的勝利。三、苗人鳳胡一刀滄州之戰這是兩位真正英雄之間的較量。他們連續五天比武激戰,結成至交好友,然而最後的結果卻是一人中毒身亡,一人負疚終身。這似乎更象是兩位英雄在與冥冥之中的命運抗爭,他們輸了,卻贏得了所有讀者的心。我最欣賞的是苗胡二人那種睥睨天下的豪氣。常常想起胡夫人初見苗人鳳的情景:夫人向金面佛凝望了幾眼,嘆了口氣,對胡一刀道:"大哥,並世豪傑之中,除了這位苗大俠,當真再無第二人是你敵手。他對你推心置腹,這副氣概,天下就只你們兩人。" 天下就只這兩個人!四、楊過襄陽之戰楊過似乎天生就是一個明星。他扮像俊美,所識少女無不對他一見傾心,他武功高強,即使在劣勢下也能取得戰斗勝利;他行事獨特,所作所為旁人雖不能理解但也絕難忘懷。他是那種無論在什麼樣的場合,一出場就光彩奪目、令人心折的人物。襄陽之戰打到一半時他還沒有趕到。此時蒙古軍勢大,郭靖黃葯師等人苦心策劃的"二十八星宿"陣法也無法解救郭襄,而且襄陽城也危在旦昔。此刻楊過到了,即使在千軍萬馬他也能以"一聲清嘶鼓風而至"而威壓當場,先是迅速解決了老對手金輪法王,救下郭襄;隨即全力投入主戰場,飛石打死蒙古大汗,扭轉了整個戰局。他一個人就將一場千軍萬馬的戰斗挽狂瀾於既倒,他是當然的明星。五、令狐沖梅庄之戰這是八大精彩戰事中最少血腥而最多文化氣息的一場。黃鍾公、黑白子、禿筆翁、丹青生等江南四友琴棋書畫各有所受,向問天設巧計投其所好,真正出戰的卻是一無所知的令狐沖。除丹青生外,其餘三友的武功都與各自的愛好有關。其中令孤沖用高超劍法逼得禿筆翁滿腹筆意無法渲泄,跳出戰團在牆壁上用葡萄美酒狂書《裴將軍詩》一抒胸懷最為精彩。江湖武人的爭斗竟然逼出了一幅書法佳作,你不能不嘆服金庸的奇才巧思。六、蕭峰等少林寺之戰此戰人物眾多,《天龍八部》中的主要人物幾乎個個到場。蕭峰、虛竹、段譽三兄弟風雲際會,聯手出戰。蕭峰當然光彩奪目,虛竹段譽也大顯身手力挫強敵。此戰前後糾葛甚多:天竺僧盜經、鳩摩智獨挑少林、游坦之對阿紫的痴情、丁春秋為害武林、慕容氏野心復國、逍遙派的恩怨、蕭峰虛竹的身世、幾樁命案的真相、蕭遠山慕容博盜經、蕭氏與慕容氏的深仇,無名老僧現身說法種種事由在金庸的生花妙筆之下娓娓道來、撥雲見日。讀罷此役如同飲了一大瓶美酒,滿室生香、餘味無窮。七、張無忌少林寺之戰此戰主人公張無忌最為風光。他不再象光明頂一役中單槍匹馬,而是擁有左右光明使者、兩大護教法王、五散人、五行旗、天地風雷四門,造反起事、攻城掠地、坐擁百萬之眾的天下第一大教的教主。聲勢之大,真是"天下英雄莫能當"。少林寺大會上五行旗略加操演便震攝群雄,比武雖然小敗,但因一時心軟傷於舊情人之手不算丟人。隨即張教主便在黃衫女子的幫助下揭破成昆陰謀,救出金毛獅王。但此戰的精彩部分還在最後。元軍兩萬人來攻,無忌利用從屠龍刀中得到的"武穆遺書"的兵法,指揮群雄調派軍隊,大破元軍。不僅群雄歸心,而且威震天下。風頭之勁,一時無兩。八、令狐沖嵩山之戰此役情節撲朔、變化叢生,結果卻又出人意料,勝利者不是代表正義的主人公,而是陰險毒辣的岳不群。蒿山派的器張氣焰很快就被盈盈和桃谷六仙壓了下去,桃谷六仙的插科打混使得剛剛才喋血的蒿山絕頂平添了一些喜劇色彩。然而比劍奪帥終於開始了。當讀者期待著令孤沖再次以獨狐九劍橫掃群雄時,岳靈珊卻以詭異的劍法力壓群雄。連令狐沖也因舊情難忘而身受重傷。直到這時,此戰的主角岳不群才飄然下場,以衰兵姿態擊敗基苦心孤詣的左冷禪,一躍成為五嶽派掌門。事實真相直到林平之、岳靈珊中夜談話時方才大白。
③ 武俠小說中有哪些精彩的打鬥場面
武俠小說中,他們打鬥情節最精彩的畫面就是:在湖面上打鬥,在湖面上可以用凌波微步、用輕功輕輕的飄飄在河上,然後各出大招把對方打敗。
④ 金庸古龍小說中,哪場打鬥最為經典
經典戰役1:
血刀老祖VS落花流水
關鍵詞:智勇雙全
一把血刀,一谷雪地。
血刀老祖利用敵人的「輕敵冒進」拉長敵人戰線,出其不意除掉劉乘風,再利用敵人「地形不熟」幹掉陸天抒,接著使敵人「急怒攻心」落入陷阱再廢水岱,最後利用「人性弱點」鎮住花鐵干。
整個布局囊括天時地利人和,用計妙到毫巔,在單兵實力相同的情況下以一敵四大獲全勝。
這種戰績,在金庸十四部里可以說是無出其右。有希望達得到同樣成就的人物,恐怕只有戰神蕭峰了。
經典戰役2:
郭靖VS歐陽鋒VS裘千仞VS周伯通
關鍵詞:暗室
牛家村,千軍萬馬,斗室。
四人齊聚之後,先是黑暗封閉雙目,再是千軍萬馬封住雙耳。四人在雙感盡喪的情況下倐分倏合,各種互相交手。歐陽鋒和裘千仞的各逞心機,郭靖被周伯通逼得破口大罵,整個過程緊張刺激,精彩絕倫,郭靖的實力也在這一役使三名絕頂高手震驚。
經典戰役3:
蕭峰VS聚賢庄群雄
關鍵詞:雖千萬人吾往矣
聚賢庄,反目成仇。
金庸十四部里以一敵多的戰役很多,但這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悲壯感只有這一役是巔峰。也只有這一役,男一號是真正的拋開了一切,為了活命而大開殺戒的。從一開始的分寸,到後來的殺紅了眼,戰神蕭峰幾乎是要跟數十人同歸於盡的節奏。最後正派的中原高手們用了卑鄙手段,才打敗了蕭峰。這一役沒有正邪,是純粹的廝殺。如同群狼搏虎,如同勇士屠龍。
經典戰役4:
胡斐VS苗人鳳
關鍵詞:懸念
雪山,斷崖,宿命之敵。
金庸十四部唯一一場沒有結局的戰斗,也是唯一一部沒有結局的書。
整本書就為鋪墊這一場惡戰,是宿命,是天意。
這場戰斗的畫面其實並不多麼精彩。唯有那個永遠難以回答的、讓人冷汗直冒的問題,留給我們捫心自問。
經典戰役5:
張無忌VS六大派
關鍵詞:屌絲的逆襲
光明頂,聖火壇。
金庸十四部最好的擂台賽。
張無忌一介屌絲,籍籍無名灰頭土臉,也跟明教沒啥瓜葛,突然在六大派要通關的時候殺出來當了個關底大BOSS,你們想過六大派的感受沒有?!想過沒有?!
對不起我師太了。我的意思是說,這種狗血的YY劇情,屌絲武功醫術品德全方位逆襲的快感,被心上人刺了一劍然後又親人團聚的大悲大喜……讓我們反復看這段看了十幾遍有木有?!金庸十四部最好的YY戰役非此莫屬。
經典戰役6:
東方不敗VS令狐沖、任我行、向問天、任盈盈
關鍵詞:天下無敵
黑木崖,女子般的閨房。
三個拎到任何一部書里都是頂級水準的高手,圍攻一個拿綉花針的人,結果節節敗退,眼看要敗。最後任盈盈使出了曾被無數人使過的下三濫招數「打不過你就打你情人」,才陰死了東方不敗。
整本書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獨孤九劍,和超級BUG吸星大法,在這綉花針面前都是雜耍一般的存在。
所以說《葵花寶典》真是第一秘籍啊!
要做出這么大的犧牲,才能換來的武功,當然是天下無敵!
經典戰役7:
袁承志VS五行八卦陣
關鍵詞:以靜制動、畫蛇添足
敏感詞(看懂這個梗的請給我留個言,證明我不是對牛彈琴),依稀仍是郎君。
金庸小說里諸多陣法,這五行陣幾乎可以排第一。因為別的陣法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擊敗過頂級高手。而五行陣,把當時的一流高手金蛇郎君徹底打敗。雖然事先下了葯,但金蛇郎君也承認,即便讓他神完氣足去闖陣,能多支持許久,但最終還是要敗北。
這樣的強陣,金蛇郎君抓破頭皮,才終於想出了以靜制動的破法。但武功已廢,不能親自內測。好在邀請碼被袁承志拿到,終於遂了先人之願。
而五行陣變成了五行八卦陣,實在是畫蛇添足,反倒讓袁承志破得更加容易。
經典戰役8:
張無忌、殷天正、楊逍VS三渡
關鍵詞:拼盤
少林,地牢,三棵松。
張無忌這貨打遍了天下無敵手,終於卡在這一關了。招了夥伴一起通關,結果折了外公也沒救到義父。圍攻光明頂以來,這是明教最慘痛的一役。
但此戰張無忌以一敵二,連使得意武功,卻被金剛伏魔圈完克。那邊殷天正楊逍以二敵一,一飄忽靈巧一正面硬拼,熱血漫畫感十足。
單說戰斗構成,有無敵男主,有少林高僧,有強大陣法,有正邪對立,·有情感沖突,有個性配角,武功有剛有柔有BUG有反BUG,武功高下也是非常分明,武器則是長鞭鐵尺這種奇門兵器,短短幾千字里,各種熱門武俠元素集於一體,這種大拼盤也是非常少有的。
經典戰役9:
洪七公VS歐陽鋒
關鍵詞:一笑泯恩仇
雪山之巔。
西毒北丐,一生宿敵。在金庸十四部里的配角里如果做個排名,「最有人氣的正面配角」和「最有人氣的反面配角」的前三名里一定有洪七公和歐陽鋒。
這兩人的雪山一戰,既是宿命,更是人意。
一開始的互逞絕技,中途的另創新招,最後的通過楊過試招,兩個宗師級的人物這一場油盡燈枯的終極一戰,雖然沒有少年熱血沒有江山美人,卻是整部《神鵰俠侶》的最精彩打鬥。
尤其是最後歐陽鋒殫精竭慮想出「天下無狗」的破法,隱隱證明了自己不僅不下於洪七公,甚至能跟創立打狗棒法的丐幫前人一較高下。所以,在我心目中,西毒其實是強於北丐那麼一絲絲的。只是走入邪路,所以沒有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這是很多反派的悲哀。
最後兩人靈台清明,如同故人相逢,最終一同仙去的情景,令人無限感慨。
一生恩仇,一笑釋然。
經典戰役10:
岳不群VS左冷禪
關鍵詞:偽君子
嵩山,擂台。
這場的戰斗場面相比上述戰役,並不如何出彩。但這一次擂台,卻是統領全書三分之二的關鍵劇情。看完了這場比試,大家才知道,岳不群的隱忍、對令狐沖的排擠、對辟邪劍譜的暗中查詢,都是一個深深的大陰謀。最後岳不群和顏悅色叫令狐沖為「沖兒」,卻叫得令狐沖心中一寒……
而左冷禪數十年苦心積慮陽謀創造的大好形勢,就在即將成功時,被岳不群鳩占鵲巢。這種事即便是發生在左冷禪身上,也依舊讓人扼腕痛心。而左冷禪,居然短短時間內能從重大失敗和雙目盡毀乃至情急吐血的情緒中走出來,也真不愧是一介梟雄。
偽君子岳不群,和他這令人背後冷汗直冒的大陰謀幾乎可以說是整部《笑傲江湖》的核心。
而作為讀者,從一開始還在想「不如就讓岳不群當五嶽盟主吧」,到「這貨用毒針?」,到「看來還是要敗啊」,到「怎麼東方不敗的武功出來了?」,再到最後「原來這是個大陰謀!!!」
這套心路歷程,再沒有第二次可以體會了。
經典戰役11:
蕭遠山VS中原群雄
關鍵詞:戰神他爸還得是戰神
關外,懸崖。
蕭遠山先被埋伏再被人海,以一敵二十一,殺敵十七,剩下的四人被打出心理陰影。相比蕭峰聚賢庄一役,僅以對手質量而論,蕭遠山這場的難度顯然更大,同時戰果也更大。不論原因如何,僅以戰果而論,蕭遠山這場算是以一敵多的另一個經典案例了。
至於最後跳崖,咱們都知道武俠小說里最沒效率的自殺方式就是跳崖……你們誰真的見過哪個角色跳崖摔死了的?
以上這段是經@燕磊 提醒而增加,特此感謝。
PLUS戰役:
韋小寶VS七女
關鍵詞:貼身短打
麗春院,大床房。
韋小寶用絕世武功封住了六個如花似玉的美人和毛東珠的(嗶——),為了天下社稷,不顧個人安危,帶領貼身侍衛雙兒,與一眾反賊(蘇荃、毛東珠、阿珂、曾柔、沐劍屏、方怡,真的是個個反賊啊)貼身肉搏數個時辰之久,雖精疲力盡卻大獲全勝。之後還帶反賊們遊街示眾,大揚我雄性威風。
這一役實在是金庸十四部里最盪氣回腸、揚眉吐氣、波瀾壯闊、心曠神怡、毫無下限、可恥可賀的戰斗,能與之勉強媲美的可能也只有尹志平逆襲小龍女的那場。但韋小寶從陣容、技術、主動性、豪邁度和後續操作上都完勝尹志平,唯一比不上的就是眾反賊的單體質量確實不如小龍女。
--------------------------
下面是對落選戰役的解釋:
《天龍八部》燕雲十八騎:之所以沒上榜,是因為慕容復。
吹牛逼吹了半本書,結果到了這里被段譽的激光槍打得滿地亂爬,最後被蕭峰拎小雞一樣拎了——不好意思我實在不能接受這種設定!
令狐沖的其餘戰役:YY成分太重,跡近不合理。
張無忌另外兩次闖三渡:第一次剛打起點興頭就結束了,後一次周芷若徹底醬油,張無忌的勝利簡直是劇情需要。
胡苗大戰:個人覺得不如洪七公和歐陽鋒來的盪氣回腸。可能是因為北丐西毒鋪墊很多,而且我相比之下不那麼喜歡惺惺相惜的劇情,總有種基情無限的感覺
⑤ 梁羽生武俠小說經典打鬥場景
我個人覺得最經典的一場打鬥是在《聯劍風雲錄》結尾張丹楓大戰喬北溟,兩人分別是正邪兩派的宗師級人物,而且這一場打鬥影響了江湖幾百年,我粘貼一點過來,其他部分你自己看書吧
張丹楓「呼」的一聲,一口氣噴將出來,喬北漠但覺撲面冰寒,但這股寒流瞬即過去,接著便是春風拂面,好像一下子從肅殺的隆冬到了陽春三月,周圍的空氣也變得溫和潮濕起來。喬北漠心頭一震,想不到張丹楓的內功深厚,竟至如斯!張丹楓也有點駭然,心道:「他果然是練成了第九重的修羅陰煞功!」
原來張丹楓是以絕頂玄功,將侵入體內的陰寒之氣,一口氣噴將出來,所以喬北漠先感寒冷,後覺溫和,溫和的最張丹楓本身的真陽之氣,足見第九重的修羅陰煞功侵入張丹楓體內,也不過如將一顆石子投入湖中,稍稍盪起波紋而已。
但張丹楓雖沒受傷,真氣也不免有所虧損,當下立即運劍如風,採取速戰速決的戰略,免得兩敗俱傷。喬北漠將獨腳銅人舞得潑風也似,但聽得一片金鐵交鳴之聲震耳欲聾。張丹楓這柄青冥寶劍有斷金戛玉之能,劍鋒一劃,銅人上便是一道裂痕,一過片刻,銅人身上已是傷痕斑駁,銅屑紛飛,喬北漠暗叫不妙。激戰中張丹楓一招「長虹經天」,橫削過去,喬北漠將銅人一推,銅人雙手倏地張開,竟似活人的手臂一樣,靈活非常,戳向張丹楓的胸前大穴。高手比斗,只差毫釐,這一下等如喬北漠的手臂突然伸長數尺,只聽得「卜」的一聲,張丹楓被銅人戳了一下,於承珠。張玉虎大驚失色,但緊接著一道青光削過,銅人的兩根手指也被寶劍削了下來,於承珠吁了口氣,低聲說道:「師父沒有受傷。」
忽見兩人的身形都緩慢下來,彼此繞場遊走,過了片刻,喬北漠首先發出一聲大喊,身形飛起,銅人一擺,朝著張丹楓磕下,張丹楓挺劍一挑,左掌橫擊,喬北漠的銅人抵著張丹楓的劍尖,他的身子便如同懸在半空似的,左掌劃了個圈,也拍將下來,看看雙掌只差半寸便要相交,喬北漠忽地在半空中翻了一個筋斗,倒縱出三丈開外,張丹楓仍然站在原地,但身形亦似驚濤駭浪中的小舟一樣,搖擺不足,原來是彼此都受到對方的掌力震盪,各有顧忌,不待雙掌相交,便即分開。這一招在內功的較量上是張丹楓勝了一籌,但喬北漠這一記劈空掌,卻是挾著第九重的修羅陰煞功掌力,張丹楓要驅散侵入體內的陰寒之氣,卻不免比喬北漠多費一點真氣,比對起來,實在是雙方都未佔到便宜。
一招過後,兩人又都靜止下來,但見喬北漠汗水淋漓,張丹楓的頭頂如冒出熱騰騰的白氣。
原來他們二人,最初都想速戰速決,但雙方旗鼓相當。各有顧忌,結果還是不能不相持下去,彼此動用絕世神功,乘暇抵隙,襲擊對方,這樣一來,喬北漠每發一掌,固然是要消耗不少真力,張丹楓每次抵禦他挾著第九重修羅阻煞功的掌力,同樣也要耗損真氣來驅散侵入體內的陰寒邪毒,故此,雙方在每次換了一招之後,最少都要等待過了一盞茶的時刻,方能再度交手。
這時形勢表面上雖似緩慢許多,其實卻是外弛內緊,不但在每一次過招的時候,都有生命的危險,即在「松」下來的時候、也是充滿危機,誰若稍微疏忽,敵人就必定會乘慮而入,教你命喪當場。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雙方總共不過換了五招,喬北漠所用的那個獨腳銅人,耳朵、鼻子、手指,全都被張丹楓的寶劍削掉。喬北漠發如亂草,根根倒豎,額上青筋暴露,頸下短須如朝,再加上用的是一個缺耳缺鼻缺指的獨腳銅人,形狀端的十分稀奇古怪,但場上卻是靜到了極點,誰都不敢笑出聲來。喬北漠這方的人,心上都如懸了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張丹楓這方的人看到他頭頂的白氣越來越濃,亦同樣是驚心動魄!
就在這時,忽見喬北漠雙眼圓睜,大喝一聲:「不是你死,便是我亡!」銅人一磕,左掌平推,呼的一聲,寒光陡起,在同一時候,發出了第九重的修羅陰煞功!修羅陰煞功固然是運足了功力,銅人的來勢也是威猛無倫,使的是邪派中的一種「伏象神功」,力逾千鈞,他居然能夠一心二用,同時使出兩種絕頂神功,當真是武林中罕見罕聞的超人本領,少林三大神僧和氓山派掌門韓鐵樵這幾個武學大行家,看到喬北漠這突如其來的一擊,都不禁「啊呀」一聲,驚叫起來!
霎時間,但見匝地寒光,漫天劍影,這兩大高手,當真是靜如江海凝光,動如雷霆疾發,喬北漠同時使出兩種絕頂神功,張丹楓也施展了平生所學,驟然間使出了殺手神招。
但聽得鐺鐺兩聲,銅人的兩條臂膊又被削去,青光繞過,喬北漠的滿頭亂發被削得乾乾凈凈。說時遲,那時快,喬北漠的第二掌又已拍到,「蓬」的一聲,正中張丹楓的背心,張丹楓整個身軀飛了起來。就在眾人驚叫聲中,張丹楓的第二招殺手神招早已發出,空中灑下了千百朵劍花,三大神僧中也只有本領最高的無相上人才看得清楚;就在這瞬息之間,喬北漠的身上已中了張丹楓七劍!
喬北溟大吼一聲,將銅人擲出,這一擲是他畢生功力之所聚,張丹楓也不敢硬接,不得銅人飛到,立即也將寶劍擲出,但見一道長虹穿過銅人心腹,銅人去勢頓綴,墜下地來,青冥寶劍兀自飛出十餘丈外,這才插在樹上。這幾下動作快如電光石火!待得眾人驚魂稍定,看清楚時,只見張丹楓與喬北漠又合在一起,雙掌相抵,大家都動也不動,有如兩尊石像。原來喬北漠在擲出銅人之後,立即閉了全身穴道,暫時止住流血,向張丹楓撲來。脹丹楓本來可以避開,但他知道喬北漠的心意,喬北漠練成了第九重的修羅陰煞功,若然不能與自己硬對一掌,他必然死不瞑目。張丹楓為了成全他的心願,也想藉此考驗一下自己的功力,竟然伸出雙掌,接受他臨死的一擊。
這時除了三大神僧之外,誰都不知道喬北漠已是臨死之前的掙扎,他雖然中了七劍,但身上沒有半點血漬,面目猙獰,雙目火紅,哪裡瞧得出他是受了重傷?連於承珠那等對師父有極度信心的也不禁驚惶,其他人等更是緊張得連大氣也透不出來。
喬北漠將殘存的真力都迫聚掌心,發出了第九重的修羅陰煞功,雖說是臨死前的掙扎,威力也大得驚人,張丹楓吸了口氣,骨節格格作響,全身的功力也都聚在掌心,喬北漠但覺對方的內功源源而來,競似無窮無盡。要知喬北漠雖說是練成了正邪合一的內功。霸悍之處,為任何一派內功所不及,但到底時間還短,卻怎及得張丹楓正宗內功的純厚?喬北漠這才知道,即使自己沒有受傷,一上場來就與張丹楓對掌的話,亦是勝他不得,爭雄之念一灰,登時全身軟了下來,張丹楓輕輕一推,說道:「喬北漠,你好生去吧!」喬北漠長嘆一聲,仆地便倒,真氣一散,所受的七處劍傷,傷口立即擴大,血如泉涌。
張丹楓慘然問道:「喬北漠,你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喬北漠斷斷續續地說道:「死在你的劍下,死也值得!只、只、只可惜我一生心血……武學失傳……」張丹楓神色黯然,說道:「這我可沒有辦法幫助你了。「
其他的打鬥的話我覺得《雲海玉弓緣》中厲勝男大戰唐曉瀾和《萍蹤俠影錄》中張丹楓雲蕾雙劍合璧也不錯
⑥ 梁羽生小說經典的十場大戰
經典之十:擂台爭雄,龍騰虎躍斗京華
梁羽生的武俠之路起於一場擂台,在梁羽生的處女作中自離不開以一場精彩的擂台戰壓陣。從整部小說中看,這場擂台戰無疑壓得住整部小說的陣腳。這場擂台賽在綜合了傳統武俠大場面、寫實的基礎上,開始進行了獨特梁氏武功的創作。擂台雙方的陣容無疑是龐大的。整個擂台賽顯得激烈、精彩。兵器、內功、暗器、點穴各式各樣武功紛紛上台。令人眼花繚亂。很難想像初寫武俠小說的作家竟能寫出如此精彩的武俠小說。而且本部小說中描寫的武功很多為日後梁羽生小說所沿用。如四川唐門的暗器、摺扇點穴等等。擂台戰最後是一場經典的比劍。婁無畏以太極劍結合飛鷹迴旋劍大戰岳君雄的袁公劍法。在一定方面表現了梁羽生最為擅長的劍術描寫,讓人看時恍若親臨其境,不由自已。從整場擂台戰看可為傳統武俠的典範。但梁羽生在結合傳統武俠創作的同時也開始融入自身獨特的創作。將整場擂台戰置身於義和團反抗侵略的大背景中,同時擂台雙方又均為義和團陣營中人,不由引人深思。同時這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擂台賽,擂台因八國聯軍進京而停止。文中最後借中國人民舉起武器反抗侵略表現了作者的創作史觀,也為梁羽生以後的武俠創作打開了一道門徑。這場擂台戰為武俠小說的經典之戰毫不為過。或許這場擂台戰的成功,在梁羽生以後的小說中不斷描寫了類似擂台戰的情節,其中不乏在情節上超過這場大戰,如《雲海玉弓緣》珉山群雄戰孟神通遠比這場擂台戰精彩,但我認為這場大戰既首開梁氏創作之風,又具有深刻的內含,兩者相較應選這場大戰為十大經典之戰。
經典之九:白鶴亮翅,武當一劍震天下
不知是巧合還是作者的有意安排,梁羽生在第一部小說以太極劍法和飛鷹迴旋劍法開場,在最後一部小說《武當一劍》也以這兩套劍法收場。不同的是,第一部是婁無畏一人挾兩套劍法揚名天下,兩套劍法分不出孰高孰低,最後一部作者卻要讓這兩套劍法分個高下。還有,第一部小說憑的是招式取勝,最後一部小說卻從招式上升到「劍意」,梁羽生的武打創作在本書中得到了升華,也標志著羽生先生晚期武打「創新」得到了成功。代表武當出戰的十六歲少年藍玉京迎戰名滿天下的「昆侖劍聖」向天明,一場經典的比劍通過作者的妙筆呈現到讀者面前。一方要雪師門之恥,一方要為師門爭光。一場等待了三十年的「雪恥」之戰,,向天明武功大約略在牟滄浪之下,但他一上場扣住了要和已死去無相真人比劍,迫得無相真人的傳人應戰。藍玉京背負著為師門爭光出戰向天明。名滿天下的劍聖和聰明絕頂的藍玉京展開了一場經典的比劍。雙劍揚威,一攻一守,一動一靜。在向天明的閃電雷霆攻勢下,藍玉京以靜制動,「任他泰山壓頂,我當清風拂面」,更在決斗中領悟上乘的「劍意」。向天明的攻勢發揮到極點,到處都是他的影子、他的劍,藍玉京卻閉上了眼睛,以神感應,達到了「皰丁解牛」游離神外的境界,這在一定程度已超出了武打的境界,頗顯藝術意境。最後是三十年的的一招對決,藍玉京的白鶴亮翅對向天明的鵬展九霄,昆侖劍聖敗於武當一劍之手。整場斗劍緊張迫人,又不禁使人有心曠神怡之感,實堪為決斗中的經典。
經典之八:四俠斗雙魔
《江湖三女俠》一書,太行一戰,關東四俠,神魔雙老各憑絕藝,玄風道長的劍法,朗月禪師的噴酒,柳先開的輕功,陳元霸的大摔碑手,薩天刺的貓鷹撲擊,薩天都的大力金剛手各顯絕技。一場大決戰在作者筆下層層推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地走向高潮。先是神魔雙老帶領血滴子血洗太行山英雄會,鐵掌神彈楊仲英也受了重任。之後是關東四俠割了血滴子四十雙耳朵和射瞎了二十雙眼睛。四俠雙魔再會於太行山上。先是通過敬酒各顯絕藝,之後憑各憑絕藝的一場生死斗。一邊是玄風道長以亂披風劍法對八臂神魔的貓鷹撲擊。劍影如山,掌爪撲人,柳先開以萬里獨行輕功配合玄風道長,佔得上風。另一方朗月禪師和陳元霸卻奈何不了大力神魔。四俠合戰又盡處下風。緊急中,玄風道長調整部署。讓朗月禪師退到圈外,以酒噴射敵手眼睛,柳先開以輕功開展偷襲,一時間又占盡優勢。之後,玄風道長在即將得手又因不忍誤傷馮瑛,終為薩天刺所傷,關東四俠戰敗。柳先開背負唐曉瀾又與薩天刺比賽了輕功,直到氓山,終於引出本書主角呂四娘,最後是呂四娘在獨臂神尼暗助下擊敗雙魔。整個過場差不多佔了兩回書,有獨斗、有混戰、有兵器、有拳掌、有輕功,整個過程曲折起復,令人目不暇接,有透不過氣之感。在決戰中關東四俠的俠義正氣和雙魔的兇殘同時又不脫人性的一面也有所表現。言之為經典之戰似不為過。
經典之七:三場比試決生死,誰是俠來誰是魔
中州大俠徐中嶽的續弦典禮,魔頭飛天神龍尋仇。作為武林中的一個謎團,三年前的一場比試再揭序幕。一方是名滿天下的中州大俠,一方是作惡多端的飛天神龍。傳統的比武,暗器、內功、劍法。但這又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試,作者再創新招,比武分兩階段,一方主攻,一方主守,再互易攻守。這又是兩場比武,先是翦大先生復述三年的比武過程,再重新開始比武。 中州大俠的三大絕技,雖名不虛傳,然難奈飛天神龍。作者明寫中州大俠的三大絕技,實為渲染飛天神龍的絕世武功。堂堂中州大俠竟似不堪一擊。武林的一大謎傳竟是實力如此懸殊的一場比試。本來實力懸殊的武打通常不大好寫,但作者筆下的這場比試卻顯精彩萬分,差不多兩回的篇幅卻高潮迭起。除了精彩又別開生面的武俠外,以下的幾方面創作也是極為成功。寫武的同時也寫人,這場比武讓人看出誰是真正大俠?誰又是偽君子?這場比武表現了作為旁觀者楚天舒的灑脫狂傲。無論公證人翦大先生和游揚,還是一眾看客,作者都通過其語言行為表現各自的個性。寫武的同時又進一步設置懸念。飛天神龍究竟與中州大俠有何過節?飛天神龍與新娘的關系?中州大俠的真面目?除楚天舒之外,暗中出言相助的又是誰?一切懸念都隨著比武的進行逐一出現,讓人慾罷不能。最後在中州大俠受傷之後,卻是新娘代其比武,並出人意料地以飛天神龍刺傷自己作為結束?這又是一場不勝不敗的比試?一切究竟為什麼?這是一場梁羽生先生探索創新的比武,讓人看到了一個求變的梁羽生。作為羽生小說中的經典之作料想當得。
經典之六,誰是天下第一?
武俠小說經常寫到這樣的一個話題,誰是天下第一?這個虛名害了無數英雄。《還劍奇情錄》的幾場比試堪稱這方面的經典。雲舞陽的三場大戰,讓他當之無愧的成為第一高手,然而他得到了什麼?首戰對石天鐸,當年的同僚,也是當年排名在他前面的對手。成為第一高手必須戰勝他。這是一場准備了十八年之一戰,達摩劍法、天罡掌法、神筆點穴,當世一流武功的一場大碰撞。決戰有時也不全憑實力,雲舞陽在這一戰中除展現他的劍法外,更表現出他的心機。先利用石天鐸剛開始未出全力,消耗了石天鐸的內力,並削損的他的筆尖。又顯示君子風度以示公平。在最後關頭突施殺手一舉成功。整個過程精彩異常,難以用語言加以形容,只好在書中慢慢感受。這場比武讓人看到石天鐸的豪邁和雲舞陽的深沉,不擇手段。這又是一場不公平之戰,因為石天鐸已受傷在先,公平交戰勝負難料。石天鐸是真正的英雄,但雲舞陽卻是勝利者。對武當五老一戰表現了雲舞陽的傲氣,同時也表現了他的智慧。五雷天心掌,這套武功在梁羽生小說中只在本書出現過,五人聯手,威力驚人。連雲舞陽也被困住,幾番無法突圍。在 此作者也寫了雲舞陽的驕傲,在處於下風之時拒絕用劍,更寫了他的智慧,示敵以弱,誘敵深入。先受武當五老二掌,再在絕地中反擊,以一指禪破了武林五老的五雷天心掌。最後一戰對畢凌風,雖然功力損耗,仍苦苦周旋,在緊急關頭武當五老又發覺畢凌風為殺師仇人,以五雷天心掌相助雲舞陽最終擊退畢凌風,盡管最後一戰不敵,但無損於雲舞陽第一高手的地位。只是他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這場決戰曲折反復,當為武俠世界中一場頂尖高手的經典大戰。
經典之五:惡斗凶頑,拼將一死酬知已
比較武俠三大名家,我覺得金庸不大喜歡寫正邪主角的大對決,梁羽生和古龍卻較為喜歡寫這樣的決戰。相比之下,古龍多為虛寫,如小李飛刀與上官金虹,作者沒有明寫二人之間的決戰,但是留給了讀者許多想像的空間。梁羽生卻是注重實寫,讓讀者在一筆一墨之間感受決戰的全過程。兩者之間孰優孰劣只能各憑讀者之喜愛了。而梁羽生小說中,最經典的正邪大決戰,我個人認為當數《游劍江湖》一書結尾繆長風惡戰北宮望最為經典。為了民族大義,為了師門之仇,繆長風與北宮望開展了一場生死的大對決。比劍、拳掌、天魔解體大法、太清氣功一一展現。整場決戰扣人心弦,繆長風那一往無前的氣勢讓人心折,或許他有心求死,拼將鮮血灑於戰場上,以求擺脫他那飽經痛苦折磨的心靈。北宮望則困獸猶斗,以求覓得一線生機。幾度攻守,幾度波折,最後兩敗俱傷。唐天縱和雲紫蘿又在剛熄火的戰場開展了生死對決。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但繆長風和雲紫蘿之 間又面臨著生與死的抉擇。雲紫蘿最終犧牲了自己,因為她同樣飽受著感情的折磨,或許一死能夠得以解脫,以成全了心中的愛人,從而 覓得心中的寧靜。整個篇章在鐵血中感受柔情,在柔情在體驗血與火,是武俠不可多得的經典之戰。
經典之四,冰河決戰,鐵馬金戈一生愁
高手之間的單打獨斗固然精彩,但高手之間的生死混戰也可以寫得經典。《七劍下天山》在寫高手之間的混戰極為獨到,而最為經典的,莫過於冰河之上,正邪雙方的那一場大對決。凌末風、辛龍子、劉郁芳、石天成、武瓊瑤與楚昭南、齊真君、成天挺、天蒙及清廷衛士之間展開了一場生與死的拼殺。整個場面龐大而不混亂,各個戰場穿插描述,卻沒有讓人產生混亂的感覺。作者架馭大場面的功力在這場決戰中可見一斑。凌末風持劍力斗楚昭南及十數名清廷高手的風采讓人心醉。雄偉的冰峰,光寒的劍氣,飛濺的鮮血,古戰場那悲壯、慘烈盡展於面前。辛龍子、石天成與齊真君、天蒙同歸於盡,劉郁芳附崖,凌末風憑絕世武功盡殲清廷侍衛,卻舊病復發致無力反抗,讓人留下無盡的遺憾。這點IROCA曾認為作者處理得不太好,有點故弄玄虛。讓凌末風力盡被擒本也無損他的英雄氣慨。我個人也覺得這種看法有道理。但作者在表現凌末風英雄的同時,也表現出凌末風內心的感情。這一節在描寫決戰的同時也表現出了凌末風內心對劉郁芳的眷戀,讓劉郁芳的附崖激起他內心的熱血,這樣再寫他力盡被擒,可能不是很好,這是個人的一點意見。
經典之三:紅燭未殘妖女至,冰峰較技掌門危
又是爭奪天下第一高手的稱號,這本是武俠小說的一個常見話題。但《雲海玉弓緣》一書中,厲勝男在天山上挑戰唐曉瀾這一篇章卻讓人讀後別有一番感受。正如淡沖襟兄所說,光大門庭和得到愛情是厲勝男一生的夢想,也是一個死結。既然眼看愛情失去,她只有通過第二個心願慰解她失去愛情的悲痛,也或許是向心上人的一個報復。正如她在射第三箭之時,曾想到這一箭射的其實不是唐,但會是誰呢,作者給讀者留下了一個想像的空間?整場大戰厲可謂用盡手段,武功、巧計、寶物、再加自殘身體的天魔解體,無所不用。觀看這一場決戰,當嘆服厲之苦心、倔強,更嘆服於作者的文筆。同樣是傳統的劍、內功、暗器三場比試,在作者筆下是如此之生動。在比劍中先利用寶甲假裝中劍再行反擊,內功比試是利用阿修羅花加上天魔解體大法擊敗唐曉瀾,再利用玉弓的威力取勝暗器之戰,在感受緊張過程中表現厲的苦心、厲的叛逆,盡管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這樣,但不得不對她嘆服。但厲勝男固然勝了這一仗,我認為唐也沒有敗,整場比試中作者充分表現了他作為天下第一的風范、大度,對厲處處留有餘地,又在最後親口認輸,事實上他固然輸了這一仗,但厲卻中當晚身亡。因此我認為唐也並沒有敗,這是一場沒有失敗者的決戰。最後插一句題外話,很早我就有一個看法,如果第三場比暗器唐讓厲先射,以他射三支天山神芒的功力用來擋一箭估計沒有問題,當然擋完三支箭後可能也就沒力發天山神芒了,這樣仍是一個平手之局。
經典之二:卅年恩怨一朝結,雙劍合璧斗大盜
梁羽生的武功中寫得最好是什麼,當然是劍了。什麼劍法寫得最美、最精彩,我認為是雙劍合壁。雙劍合壁貫穿了整部小說,打退了多少強敵,渡過了多少艱險。雙劍合壁威力倍增,這又使得誰也離不開誰。最後,雙劍合壁的威力還要在天下絕頂高手面前驗證一下。玄機逸士創雙劍合壁的本意,是想讓它打敗與他齊名的高手上官天野。這套劍法能否收到效果是每個讀者所想要知道的,作者在書中給了我們一個答案。作者讓謝天華與葉盈盈、張丹楓與雲蕾兩套雙劍合壁迎戰上官天野。兩套雙劍合壁,猶如大小兩只孔雀開出美麗的花屏,配合得妙到絕巔。在閱讀這一戰中,閉上眼睛真能感受到那顯耀的劍光。同時讓這套劍法排解了張丹楓和雲蕾的恩恩怨怨。不論是處於顛狂的張丹楓還是憂傷的雲蕾,在雙劍合壁後又恢復了靈氣,讓人感受到他們之間是多麼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多大的力量也來能將他們分開。同時,在描寫雙劍合璧的精妙外作者也充分描繪了上官天野的絕頂神功。謝天華和葉盈盈的雙劍合璧被他所制,加上張雲的雙劍合璧也不過是平手之局,最後,上官天野只是為了逞強接董岳的貼才讓雙劍乘虛而入,但結局仍是一個兩敗俱傷之局。畢竟是與玄機逸士齊名的絕頂高手,如果讓玄機逸士的弟子比下去也確實有損其聲名。最後讓玄機逸士出手化解了這一場比試,雙方皆大歡喜,也頗見作者苦心及筆力。
經典之一:劍闖名山,紅顏覓知己
在梁羽生三十五部小說,成百上千場大戰中,選出最經典的一場確實較難。最後經比較我還是選了這一場。《白發魔女》一書中,玉羅剎在武當山獨戰武當劍陣最讓我感到心動。一方是玉羅剎一人一劍,另一方是整個武當派。為了愛情,玉羅剎獨對武當劍陣。這一戰從一定意義上已不僅僅是單純的比劍,更代表了一場爭取愛情之戰,一場叛逆同傳統之戰。觀讀這一戰,除感受到決戰之精彩外,更能感受到活生生的一個玉羅剎。為了愛情她是那麼堅決,又是那麼孤立無助,但她仍一往無前地去爭取,去挑戰。同時,作者在表現以弱斗強的這一仗也處理得極為合理。很多人指責梁羽生的小說武打永遠是強弱固定,但這一仗讓人無話可說。以玉羅剎的武功,大概和武當三老聯手差不多。何況力抗四老加四大弟子組成的劍陣。追求愛情的執著,激發了她的鬥志、力量。讓她得以獨鬥武當劍陣。但卓一航的彈弓卻傷透了她的心,最後卻又是卓一航助她脫困。整個過程讓人緊張,又是合理。不過我個人感嘆於玉羅剎的執著精神同時,對武當五老卻也並不憎惡。畢竟各有各的時代,各有各的天地。對卓一航更感到同情,站在他的立場,誰也無法處理得比他更好,整場比劍中,他內心的痛苦又何在玉羅剎之下?這一戰確實超出了武俠的范疇,言為武俠的經典絕不為過。梁羽生先生對這一戰也頗為自許,在《金庸梁羽生合論》一文中也有提及,個人在此將其列為經典第一戰也含尊崇羽生先生之意。
⑦ 金庸武俠中,有哪些以少勝多的經典之戰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筆下一共十五部作品,這些作品讓人印象深刻,這裡面不缺乏蓋世武功的大俠,也不缺乏行俠仗義的俠女。但卻有許多以少勝多的經典之戰。
⑧ 金庸小說里,有哪些絕境反殺的經典戰斗
金庸老師的小說里,就我個人看來,《天龍八部》中雁門關一役,以及蕭峰在少林寺一戰,都屬於絕境反殺的經典戰斗。
這父子二人用自己的實力,給我們展現了什麼是絕境反殺,也給我們呈現了兩場非常經典的打鬥場景。
在金庸老師眾多的武林人物中,說到打架我個人只服蕭峰,他有著“戰神”的美譽。
⑨ 金庸武俠中,有哪些只在回憶中出現,卻又十分經典的大戰
我們都知道金庸先生擅長寫武功,尤其是打鬥場面更是金庸先生最拿手的好戲。金庸筆下的打鬥,氣勢磅礴讓人看得熱血沸騰,同時細節又非常講究,又能讓讀者身臨其境。這些都得益於金庸先生深厚的文學功底,還有金庸先生讓人嘆為觀止的超級想像力。金庸筆下的大戰多不勝數,要挑選出最經典的四場大戰,確實有點難度!既然話放出去了,硬著頭皮也要上!馬上開始吧!
金庸筆下的經典大戰,小編認為排在第二位的這場,可以給襄陽大戰!《神鵰俠侶》最後,金庸為整部書的高潮安排了一場大戰!這場大戰是金庸筆下唯一的一場戰場對戰!其中有郭靖單騎闖入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震撼,也有黃葯師調轉五行陣對峙蒙古鐵騎的大手筆,也有眾俠客沖鋒陷陣的精彩瞬間。當然楊過的出場也非常驚艷,千軍萬馬中「一聲清嘶鼓風而至」威壓當場。奔襲而來的楊過小龍女還有神鵰一行,不僅打敗了金輪法王救出郭襄,而且隨即又全力投入主戰場,飛石撂倒蒙古大汗,一個人扭轉了整個戰局。襄陽大戰,不只楊過一個人在戰斗,而是整個中原武林的一個寫照!是金庸筆下最讓人熱血沸騰的經典大戰之一。
金庸武俠最經典的大戰,小編認為當屬華山論劍!《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總共安排了三次華山論劍!但是真正有動手比試的華山論劍卻只有第一次!第一次華山論劍也是最經典的一次,也因為第一次華山論劍,《射鵰英雄傳》排出了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名號!有讀者會說:華山論劍只是比武而已,若論激烈程度和熱血的程度,完全不能和前三場相比!話雖如此,但是金庸筆下的華山論劍已經超越了比武本身,它已經成為金庸武俠的一個顯著標簽,「華山論劍」也成為超越武俠的一種境界之爭!「華山論劍」已成為所有領域巔峰對決的一個標志!所以小編認為「華山論劍」當是金庸筆下最經典的大戰,因為它已經無法超越!
⑩ 金庸小說裡面最經典的打鬥場面是什麼
作為一個資深的武俠小說迷,我感覺一定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金庸的小說我看過了好多部,每一部都很精彩,而且每一部都有自己的獨特魅力。
但是呢,這些書裡面呢,我比較喜歡看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等等。裡面的主人公也是五花八門,而且也都是身手不凡,都會一些獨門的武功,也和大反派進行了一些非常經典的打鬥。
但是我認為最為經典的打鬥發生在天龍八部,在喬峰身上就有兩次非常經典的打鬥。第一場就是喬峰單人獨闖聚賢庄。可以說是孤膽英雄,而且將各種武藝發揮的淋漓盡致。並且也是體現出了喬峰的光明磊落和武藝高強。
還有一場就是在少室山下,少林寺和慕容復,丁春秋和庄聚賢的一場大戰。這一戰更是讓喬峰名揚天下,而且眾多絕頂高手幾乎都在這一一登場。不僅僅有喬峰,慕容復,丁春秋,庄聚賢,還有段譽,虛竹等等。並且也出現了一個傳奇的掃地僧。
少室山下,蕭峰帶了十八名騎兵就來到了山下,山下是中原的各路英雄豪傑,而且都對蕭峰虎視眈眈。起初就是蕭峰起手就對丁春秋動手,丁春秋立刻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對手,後來蕭峰更是大戰丁春秋慕容復和庄聚賢三人,而且毫無懼色,當真是英雄了得。後來蕭遠山出現,在眾人面前承認所有的一切都是他所為。但是蕭峰仍然說,他父親做的一切都由他來承擔。
到了最後,更是和慕容博交手,而且幾人聯手大戰掃地僧。蕭峰真是一戰就出盡了風頭。我看過很多金庸的小說,我感覺真正的英雄就只有蕭峰一個人。畢竟他既豪放,不拘小節,又非常的講義氣,心地善良。
總之我認為金庸里最經典的打鬥就是蕭峰大戰少林寺的打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