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小說經典
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句子經典語錄
1.指間的戒指不再閃亮,婚紗在衣櫃早就塵封。我們的容顏都已慢慢地蒼老 ,但那份心情,卻始終沒有改變。感謝你帶給我的每一天,正是因為有你,我才有勇氣說 永遠,永遠。
2.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
3.石頭那漫長的生命,在人類看來,幾乎沒有盡頭。
4.如果這個世上只有惡魔,那就沒有惡魔了,就像這個世界只有神,那就沒有神一個道理。
5.拚命奔跑,以保持在原地。
6.只有當你認真地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的靈魂和靈魂深處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以訪談錄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深刻、視角獨特的所思所想,讓人們可以了解到瘋子亦或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此書是一本具有人文情懷的訪談錄形式的文學作品。內容涉及生理學、心理學、佛學、宗教、量子物理、符號學以及瑪雅文明和預言等眾多領域。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叛逆,又有誰能說我是正常人呢,這本書,從精神病人了解這個世界,也許他們是瘋子,但是他們做到了我們未曾做到的事,他們是獨特的、唯一的,沒人敢說天才不是瘋子,瘋子不是天才的。
內容簡介:
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這是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不過必須注意的是:看似。
多年前我曾經收到過一張生日卡,上面寫的那句話很動人:最精彩的,其實就是世界本身。也就是看到這句話不久,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環游世界,因為總覺得有必要認識下自己生活的這個星球。也就是有了這個願望後不久,我想到了剛剛提到的問題:這個世界究竟是怎樣的。在好奇心驅使下,我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和方式,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尋找答案。但是我發現,誰也說不清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就在我為此困惑的時候,某次聽一個是精神科醫生的朋友說起了一些病例。然後好像明白了一些:明白為什麼沒人能說清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了。
道說:這里是人間;上帝說:這里是天堂和地獄之間的戰場;哲學說:這里是無窮的辯證迷霧;物理說:這里是基本粒子堆砌出來的聚合體;人文說:這里是存在;歷史說:這里是時間的累積。所有的解釋都在這里。
看來,這個世界是有無數面的不規則體。
於是我開始饒有興趣地問身邊那些熟悉的人:在你看來,世界到底是怎樣的?不過,並沒得到態度認真的回答。
為什麼呢?大概因為很少有人想過這個問題,也很少有人真的願意麵對這個問題,因為大家都在忙著掙錢,找老婆。升職很少有人在乎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更多的人對於我這種不忙著掙錢,不忙著找老婆,不忙著升職的行為表示不解,同時還半真半假地表示關註:你瘋了嗎?
作品評價:
1、這是一本很神奇的書,從那些所謂瘋癲的話語中你或許能得到對自己世界觀的一種啟迪和思考,有句話叫做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在跟隨作者的筆觸閱人無數之後,你會發現,天才和瘋子或許真的只有一線之隔。
2、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作者,他成功地把閃光的思想隱藏在一段段的敘述中,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能力,通過閱讀把它們釋放出來,它將可以使我們跳出慣常的思維,以一個個全新的角度審視敬虧並思考自己關心的一切世界的本來面目以及生命的意義。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有哲理的句子摘抄
1
他: 「其實,我想通了很多很多。生和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尊重生命;生命是否高貴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存在;在自己還有生命的時候,在自己還存在的時候,帶著自己那顆人類的心,永不停息的追尋那個答案。有沒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充滿期待。還記得潘多拉盒子里的最後一件禮物嗎?」
我:「希望。」
他笑了:「沒錯,就是這個。鋒稿碧就算會質疑,就算問為什麼,那又怎麼樣?不需要為此痛苦或者不安,因為人類就是這樣的,就是有一顆充滿好奇、期待、希望,永不停息的心臟。「
有些現象,如果用已知的各種學科、各種知識都不能解釋的話,那麼對於剩下的那些解釋,不要看錶面是否很荒謬或者離奇,都要學會去尊重。因為那很可能就是真正的答案。但是求證過程一定要謹慎仔細,不可以天馬行空。
2
他說的也許沒錯,
無數人希望得到永生的眷顧,
用各種方式去追求
——真身不腐,意志不滅。
但是沒人意識到,
永生,
也許只是個孤獨的存在。
3
他:「有的。問我前世有沒有銀舉寶藏我埋下了,或者某個帝王長什麼樣子,要不做女人什麼感覺之類的。
問的最多的,是問我怎麼才能有錢的,我告訴他們了,但是沒人信。」
我:「嗯……您能說答案嗎?」
他:「可以,我可以告訴任何人這點,很簡單:
不管身處在什麼時代,
沉穩的也好,戰亂的也好,浮誇世風也好,
只要做到四個字,隱忍、低調。」
4
她上下打量著我:「當然想啊……不過……你是院長?你能讓我出去?不像啊,我覺得你倒是像三樓樓長……」
我忍不住笑了,然後認真的告訴她:「我可以告訴你出去的辦法。」
兩個多月後,我接到了她的電話。她說了好多感謝的話,感謝我教給她出去的辦法,還說會一直保持聯系。並且說我告訴她的那些,她會一直記得。
那天我對她說:想出去很簡單,就跟靈魂盤起尾巴擠進軀殼當人一樣。想不被人當成精神病,那就必須藏好一些想法,不要隨便告訴別人,這樣安全了。
因為我們的世界,還沒有準備好容納那麼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5
看著窗外,我想朋友也許說的對,但是我們都很清楚,
對於迷失的旅行者來說,
這里不是他的家,
這里永遠都是異國他鄉。
可他沒有選擇,只能生活在這個異鄉。
也許總有一天他會解脫。
但在這之前,只能默默的承受著。
直到他的身體、
他的記憶,
終於灰飛煙滅。
6
也許人就是這么討厭的動物吧?
想盡辦法想知道結果,但是從來不想是否能承受這個結果。
7
我不信有什麼神,我相信人類自己就是神——唯一的問題是:人類這個新的神,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技術不毀滅自己。所謂的科學技術問題,都不是問題,唯一存在的問題就是:人到底是不是能控制住自己所創造的一切,而避免自我毀滅。
8
他有點兒不以為然:信仰?既然那麼容易被動搖了、被顛覆了,那就不叫信仰了。我知道你們這里對多宇宙是懷疑態度,因為那樣就等於有很多個上帝,很多個佛祖,很多個真主,很多個奧丁,所以就否定!是這樣嗎?我不清楚在你們的地球怎麼想的,在我們那裡這不是問題。靈魂怎麼就不能是很多個了?神怎麼就不能很多了?多了就亂了?沒有神就沒信仰了?難道沒有上帝就不愛了?沒有佛祖就沒有開悟了?沒有教廷就道德淪喪了?到底是信仰自己的心,還是在迷信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真正的信仰是不會動搖的,哪怕沒有神都不能影響自己的堅定,這才是信仰。真正的信仰,能包容所有的方式,能容納所有的形式。只有迷信的人才打來打去呢,整天互相叫囂:你是錯的我才是對的,你是邪道我是正途。這是迷信,不是信仰。
9
他用他的方式告訴我,他沒有說謊,不管他是不是真的瘋了。
這個事件之後,時常有個問題會困擾著我:
真實的界限到底是怎樣的?
有沒有一個適合所有人的界定?
該拿什麼去衡量呢?
我始終記得他在我錄音筆里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好想再看看藍天。」
10
大約兩年後一個學醫的朋友告訴我一個生物器官:鼻犁器(費爾蒙嗅器,vomeronasal organ)很多動物身上都有這個器官。
那是一個特殊的感知器官,動物可以通過鼻犁器收集飄散在空氣中的殘留化學物質,從而判斷對方的性別、威脅與否,甚至可以用來獵物追蹤、預知地震。
這就是人們常說很多動物擁有的「第六感」。
人類雖然還存在這個器官,但都已經高度退化。
我當時立刻想到了她的自我描述:鼴鼠——嗅覺遠遠強於視覺。
也許她的鼻犁器特別發達吧?當然那是我瞎猜的。
不過,說句無責任的感慨:有時候眼睛看到的,還真不一定就是真實的。
11
我猜幾天後專家們會和我有一樣的感覺:那是一股凍透骨髓的寒意,那種寒冷糾纏住每一塊骨頭,每一個關節,冰冷的皮膚緊緊捆住肌體,讓人即便在夏天暴烈的陽光下也毛骨悚然,驚懼不已。
那種感覺會長久的、緊緊的抓住心臟不放,並且慢慢的扣緊,直到把最後一滴血液擠出心臟,整個身體不再有一絲溫暖…………
不是噩夢,不是電影,不是小說,是活生生的來自心底的恐懼。
我想,這個世上,也許並沒有地獄,但是坐在我面前的一定是惡魔。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和經典對白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一口氣閱讀完了整本書,其中有些精神病患者的思考,我也思考。有些人被劃為精神病,可能是因為人類本能的對未知的恐懼吧。我曾經對催眠極度感興趣,購買了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療相關書籍來閱讀,其中有些治療案例,讓我記憶深刻。
看了國外的《禁閉島》《致命ID》,我對人格分裂也產生過強烈的興趣。
有意思的是,這本《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些案例都有涉及,甚至我感覺解答了我在看催眠治療理論和人格分裂理論中的一些疑惑。
天才和瘋子,一種難以界定的界限。
就像當你周圍的人都在裸奔,而你卻穿著衣服,你都會開始懷疑到底是誰出了問題。
好書,引起思考。推薦有興趣的朋友閱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經典對白:
1.指間的戒指不再閃亮
婚紗在衣櫃早就塵封
我們的容顏都已慢慢地蒼老
但那份心情,卻始終沒有改變
感謝你帶給我的每一天
正是因為有你
我才有勇氣說
永遠,永遠
2.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
高銘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3.石頭那漫長的生命,在人類看來,幾乎沒有盡頭.
高銘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4.如果這個世上只有惡魔,那就沒有惡魔了,就像這個世界只有神,那就沒有神一個道理.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5.拚命奔跑,以保持在原地
高銘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6.只有當你認真地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的靈魂,和靈魂深處.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充滿人生哲理的句子
只有當你認真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的靈魂,和靈魂的深處。
許多人問我怎樣才能夠有錢,我告訴他們,但是沒有人信。其實答案很簡單,不管身處什麼時代,安穩也好,戰亂也好,浮誇世風也好,只要做到四個字:隱忍,低調。
太多人在乎功利,而不願意靜下心來做一些無涉利益而真正有意義的事了。然而,精神病人能,這不能不說是諷刺。
.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
我即將死了,明天會重新出生。重點在於:旅行。承認不同於自己的存在。朝生暮死的面對每一天。
精神,不屬於物質,誰也沒辦法去徹底的控制。如果能控制,只能證明一點:那個被控制的精神,是很脆弱的存在於物質當中。精神是隨心所欲的。在最低落的時候,可以開心;在最得意的時候,可以悲傷,這些都是精神帶來的,而不是物質帶來的。所以我告訴你,我不知道怎麼去形容,我沒辦法有物質的比喻來徹底演繹精神的問題。
真正的信仰是不會動搖的,哪怕沒有神都不能影響自己的堅定,這才是信仰。真正的信仰,能包容所有的方式,能容納所有的形式。
我想起了N個精神病醫師曾經告訴我的:千萬別太在意精神病人說的話,別深想他們告訴你的世界觀,否則你遲早也會瘋的。
馬可以跑得很快,魚可以游得很深,鳥可以飛得很高,這都是它們的特點,為什麼呢?馬跑得快,但是馬不會四處去問自己為什麼跑得快;魚可以游得很深,但是魚不會四處找答案自己為什麼游得深;鳥可以在天空翱翔,但是鳥不會去質疑為什麼自己可以飛得那麼高。我是人,我不會那麼快、那麼深、那麼高,但是我可以去找、去追尋那個為什麼。其實,這就是人類的不同啊,這就是人類的那顆心。
生和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尊重生命;生命是否高貴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存在;在自由還有生命的時候,在自己還存在的時候,帶著自己那顆人類的心,永不停息地追尋那個答案。有沒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充滿期待。就像潘多拉盒子的最後一個禮物希望。Where I was blind, now I see.
承認不同於自己的存在,這個很重要。每天早上出生的時候做好准備,准備好接受那些不同的世界;每天晚上我死掉,結束掉該遺忘的,儲存我所需要的。我就是這樣,朝生暮死地面對每一天。
石頭那漫長的生命,在人類看來,幾乎沒有盡頭。
如果這個世上只有惡魔,那就沒有惡魔了,就像這個世界只有神,那就沒有神一個道理。拚命奔跑,以保持在原地。
②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講的是什麼這本書值得看嗎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由作者高銘以訪談錄的方式講述關於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的故事,不值得看。
全書語言很平實謙虛。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也是說天才和瘋子就在一念之間,也主要看你怎麼理解瘋子和天才了。這本書有些故事專業術語比較多,可能會比較抽象,但總體能體會到裡面的人很厲害。
簡介
這本書分別有兩個作者,書名是一模一樣的,一個是高銘,另一個沒記住,看書評說寫的是一般精神病案例,沒看過不做評論。我看過的是高銘寫的。
書中講的是各種精神病人的世界觀,什麼橘子空間,物質的盡頭是什麼,對量子物理理解等等,很有意思,也可以當做小說來讀。類型屬於能快讀的一類書,我花了3個小時看完整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