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小說 » 阿加莎小說和舞台劇結局

阿加莎小說和舞台劇結局

發布時間: 2023-08-31 20:40:39

『壹』 誰知道阿加莎克里斯蒂《帷幕》的結局

我不是劇透黨啊~恩,poirot殺死了兇手,自己了結了生命,結局符合阿婆「誰都會是兇手」的風格,非常悲涼。

『貳』 無人生還結局誰是兇手

《無人生還》中,整個案件的兇手是老法官-瓦格雷夫。

眾人正在惶恐之際,來賓之一忽然死亡,噩夢由此開始了。

餐桌上有十個小瓷像。從第一天晚上開始的幾天時間里,每天都有人按著兒歌里述說的方式死去,每死一個人,餐桌上的瓷瓶就會少掉一個。一時之間,人人自危,都希望能找出一個辦法拯救自己的生命。可是海上起了大風浪,不可能尋得救援或者逃出生天。唯一的求生辦法就是找出兇手。

誰是兇手呢?荒島已經被他們搜尋數遍,不可能有容身之處,所以兇手必然在他們中間。倖存著的人們彼此懷疑,彼此試探,可是一切的警戒,一切的提防,還是沒有能阻止那最後一刻的到來。風浪停息了,島上的明爭暗鬥也停息了,只留下了十具屍體……無人生還。

『叄』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短篇小說--燈火闌珊,結局什麼意思

我的理解是迪爾德莉殺了蒂姆。

當然,也有蒂姆自殺這種可能性。但是,蒂姆沒有自殺的理由。之前得知迪爾德莉再婚時,蒂姆的選擇是默默離開,並沒有輕生之意;此時若說蒂姆因不能挽回迪爾德莉而絕望自殺,未免牽強了,也不符合人物的行動模式——蒂姆能想到的解決之道應該是再次離開或跟喬治攤牌。
再看迪爾德莉。迪爾德莉愛蒂姆,但又下不了決心離開喬治,其原因很明顯:就是對富裕的生活極度依賴,無法忍受貧困。所以她對蒂姆撒謊,所以她不跟喬治說明真相。她之前的舉動已經表明她並不真想跟蒂姆走,與真愛相比,富足優雅的生活更為重要;那麼,蒂姆若跟喬治攤牌,便會威脅她現有的生活。對此,她可以跟蒂姆挑明,但她做不到,而且若蒂姆不認同她的選擇呢?所以,殺死蒂姆看起來才是最好的辦法。
迪爾德莉與蒂姆會面後推說頭痛避不見人,是在進退兩難的苦惱呢,還是趁機溜出去殺死了蒂姆呢?未嘗可知。但是,第二天她要跟喬治說一件「可怕的事情」,什麼事情會被形容為「可怕」呢?對喬治來說,蒂姆還活著是件惱人的事,但是件可怕的事嗎?如果是相關蒂姆還活著的事,之前迪爾德莉還百般煩惱猶豫,此時為何又目光堅定地跟喬治表明呢?因此,如果理解為迪爾德莉要坦白殺死蒂姆的事,感覺更合理些。她能確實地聯想到蒂姆的死狀也是因為那是她的記憶。其實,即便迪爾德莉坦白殺人,也沒什麼損害,因為喬治深愛她,又跟蒂姆是情敵,十有八九會保守秘密。但當迪爾德莉得知喬治以為蒂姆是自殺時,她又一次撒謊,她再次回憶起咖啡館里畫面,是因為她又一次撒了謊。

『肆』 電影《無人生還》的結局幕後真凶目的是什麼

結局是都死了,無人生還;真凶是法官;目的是為了懲處這些有罪的人。

《無人生還》是莫滕·泰杜姆導演的一部懸疑驚悚電影,編劇是埃里克·海瑟爾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影片主要講述十位犯了罪卻逃脫法律制裁的人,被騙到士兵島,接受正義裁決的故事。

二十世紀福斯買下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說《無人生還》改編權,找來《模仿游戲》導演莫滕·泰杜姆執導。《無人生還》是克里斯蒂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全球熱賣一億本。影片將由肖恩·利維的公司21 Laps製作。

(4)阿加莎小說和舞台劇結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一個用女性特有的纖細和精明營造一個個懸疑故事的偉大作家,無論是《尼羅河上的慘案》,還是《東方快車謀殺案》,抑或《捕鼠器》,在中國都有著廣泛的受眾,中國的「阿迷」還專為她製作了中文網站。

《無人生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1939年創作的小說,並由她親自操刀改編成話劇,也是阿加莎本人最滿意的話劇作品。然而,話劇的結尾卻與小說的截然不同。由於話劇《無人生還》的文本並沒有中文版發行。

因此話劇的結尾便成為了全劇的一大懸念。雖然在上海演出時,有觀眾對話劇的結尾並不十分滿意,但這畢竟是阿加莎本人親自改編的,其意圖也只能慢慢品味。

1943年,《無人生還》在倫敦St. James劇院首演,64年後首次登陸中國。作為一部關於陰謀和仇殺的作品,《無人生還》的情節相當緊張,再加上各種音響燈光效果的運用,使得該劇充滿了恐怖色彩。在上海演出時,劇場內不時發出驚叫聲,因此也有人將其稱為2007年度上海最驚悚的話劇。

『伍』 底牌小說阿加莎結局什麼意思

你好,底牌小說阿加莎結局什麼意思,就是說好人有好報壞人也遭到了應有的報應。

『陸』 阿加莎小說改編 | 話劇《無人生還》中文版

【內含劇透,謹慎觀看】

      話劇《無人生還》改編自「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的同名小說作品。小說成書於1939年,其後由作者本人親自改編成話劇,也是阿加莎本人最為滿意的話劇作品。這次在天津大劇院的演出,只有9月25日和9月26日兩天的晚場。

      話劇《無人生還》的中文版由林奕導演。林奕是一位女導演,1982年出生於中國上海,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2007年獨立執導了阿加莎的《無人生還》,後來又導演了另外兩部阿加莎的作品。這次演出的海報上特意註明了「小說結尾版」,這代表了最終是有解謎的過程。據說一開始的版本,只是以「無人生還」作為結尾,並沒有解釋所有人是怎麼死的、兇手是誰、動機為何等等,迷霧般的結局還引起了觀眾的不滿。

      這部戲分為兩幕,中間有十五分鍾的休息時間。演出時間大概有三個小時,算是比較長的戲劇了。我的座位是在一樓的17排右側接近掛壁,算是比較偏的位置,但是觀劇體驗還不錯。舞台裝置並沒有明顯遮擋,只不過位於右手邊的樓梯部分由於角度問題看不見。不過在樓梯上的戲份,肢體動作並不多,光聽台詞也不影響理解。

      這部話劇共有11位演員登場,一人一角,除了十位主演,還有開船送他們上島的人。按照途中順序,從左到右分別是負責做飯的管家妻子羅傑斯太太、管家羅傑斯先生、老姑娘布倫特小姐、退役軍人隆巴德先生、前家庭教師現被聘任為女主人秘書的維拉·克萊索小姐、麥克阿瑟將軍、阿姆斯特朗醫生、瓦格雷夫法官、酷愛飆車的富二代安東尼·馬斯頓、前警察現偵探布洛爾先生。與原著相對照,人物形象不太對應的是布洛爾先生,原著中描述他是「體型粗笨,行動卻格外敏捷」,這個描述與原著中他作為倒數第三個死者(兇手在倒數第五個位置假死,此處是將兇手算進去的倒數第三個),另外兩人在海邊等待,放心讓他自己回到別墅里取食物的情節相對應,是十分合理的。不過話劇因為舞台的限制,所有的兇殺現場都設定在了別墅內以及觀眾視線可達的外廊、窗口等處,孤島海灘等外景均未展現,所以即便不強調布洛爾的身材,劇情也完全不會受到影響。

      原著中文譯本我讀的是新星出版社的版本,這本書收錄在午夜文庫里,上面還有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外孫的手寫稿,解釋了版權授權原因和對外婆阿加莎的解讀。這裡面提到的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在話劇中也有體現。

      「讀者不僅欣賞到作家的巧妙構思、離奇橋段和睿智語言,而且能體味到濃郁的英倫風情。」

      話劇雖然不像音樂劇一樣要求演員有唱段,但是以音樂作為背景的情況是十分常見的。《無人生還》中的音樂非常具有英國、愛爾蘭一帶民族音樂的風情,歡快的小提琴、手風琴,還有給人嘶鳴感的風笛應該都是有的。話劇中的音樂感覺和踢踏舞劇《大河之舞》很像。

      原著中最後探長和探員上島百思不得其解的部分,在話劇中並沒有呈現。但其實觀眾們就和事件發生後,看到一座孤島和十具屍體現場的探長和探員一樣百思不得其解。小說最後的最後,設局懲治法律無法懲治的由於一瞬惡念而犯下罪行的九個人,並認識到自己作為法官但無法抹殺內心殺人想法並嚮往殺戮快感的瓦格雷夫法官的自白信,被直接搬上舞台,以瓦格雷夫法官自述獨白的形式進行呈現。小說的最後,瓦格雷夫法官的自白信是被放入漂流瓶中,扔進海里。他以犯罪者的扭曲心理,希望這個案件成為犯罪經典,真相永遠無法被揭開,但同時又把「絕妙」的手法和犯罪動機寫下來,以一種藝術性的自白來期待世人能得知他的高明。阿加莎以這樣一種形式來解開謎題,一方面是要給讀者一個交代,但是通過瓦格雷夫法官寫下自白並選擇漂流瓶的形式來解謎,其實也是對犯罪者心理狀態的一個剖白,更加突出人性的復雜。

      《無人生還》這個故事,是首次將「恐怖童謠」和「孤島模式」兩種元素融入懸疑作品的傑作。它不屬於阿加莎偵探小說的任何一個系列,但卻作為她的代表作廣為人知。話劇《無人生還》中文版,可以說是非常忠實地還原了小說情節,並且通過燈光和音響,對觀眾的感官進行刺激,讓觀眾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雖然《無人生還》這次在天津只演兩場,但是舞美做的非常棒。舞台是孤島別墅的大廳部分,室外背景是顏色會隨著時間流逝和天氣變化而變化的天空。別墅長廊的部分也做出來了,麥克阿瑟將軍和布洛爾是直接死在長廊上的。長廊的存在,讓有人由於精神崩潰奔出別墅的情景,還有一開始結伴去室外搜查的情景變得非常真實,舞台美術的布景是給觀眾真實的空間感的,非常棒。還有關於別墅的裝潢,與原著中描述的一樣,寬敞明亮而富有現代感,非常漂亮。沒發生殺人案的時候,給人的感覺是華麗而美好的,但是隨著燈光的變化,十個人在孤島上的生存和互相猜忌都被染上了一種陰郁的美感,就像瓦格雷夫最後在自白信中寫到的,他追求的是一種極致的犯罪,孤島和十具屍體就是他創造的藝術品,而話劇中整個舞台的呈現也確實將這一基調在三維空間里得以實現。

      每一次燈光暗下來,配合當時演員們或驚恐或沉思的表情和動作,每一場的最後一幕都像電影中清晰的一幀一樣,讓人對接下來的劇情發展浮想聯翩。在這里必須要說一句,燈光大贊!上文提到的優秀的布景,如果沒有不同燈光變換的襯托,其實適合很難做到與情節完全適配的,所以這部話劇的燈光師真的很優秀!音響也很贊,不過真的嚇到我了,伴隨著劇情的發展,第一幕中雖然已經有將盡一半的上島者死了,但並沒有讓人覺得恐怖。第二幕天氣的風雨交加、別墅里意外停電、維拉在自己房間驚恐的嚎叫聲都非常真實,太嚇人了。演員們的台詞和肢體都非常棒,劇情很激烈,但是演員的表演都很到位,戲劇性但具有控制力,對手戲發揮得也很均衡,超級好看。三個小時如此驚悚的劇情,加上來回跑動的體力消耗,估計演完身心都很疲憊……

      話劇中對於人物關系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調整,那就是倒數第二個死的隆巴德和最後上吊自殺的維拉。小說中的十個人是毫無牽連的關系,每個人獨立為個體,為了自己的生存去推理藏在十人中的兇手。但是話劇一開頭,隆巴德就對維拉進行了調戲,而維拉看起來很多時候也很相信隆巴德,雖然最後兇手未現身,只剩下他們倆的時候,她還是想辦法奪槍並開槍打死了隆巴德。原著中只在開頭,眾人坐火車來到乘船處的過程中,描寫過隆巴德對維拉的關注,覺得她漂亮但是女教師氣質太重。這一點在話劇中被放大了。而且有觀眾說,電影版的最後,瓦格雷夫法官在最後剩下兩個人的時候現身,最終三人都沒死。在CNKI上看到的一篇劇評里寫到,也有其他人導演的話劇的結尾是,維拉由於槍法不準,沒有將隆巴德打死,最終隆巴德找出了兇手瓦格雷夫法官,並將法官殺死,最後帶著愛人維拉逃走。但是話劇的結局與小說一致,故事情節也可以說是完全忠實於小說原著的。

      還有就是,話劇在恐怖陰森的情節里,加入了搞笑成分。比如第一個喝酒被毒死的安東尼·馬斯頓,一開始看到十個小士兵以不同的死法,一個一個都死光了的童謠時,毫無懼色,甚至故意喝了一口酒,然後佯裝倒地,嚇唬其他人。但是就在觀眾們都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安東尼真的死了,觀眾的心情也跟著一下子緊張起來。所以我覺得這部話劇中的搞笑成分,其實不是為了搞笑而去搞笑,反而是渲染了一種起伏不定的氣氛,讓觀眾的心情跟著劇情忽上忽下。事實證明,故事的結局也是一個悲劇。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劇的謝幕特別有意思。用前一天看完這部劇的朋友的話說,就是「謝幕超級有梗」。演員們按照角色的死亡順序,依次登場,並且反向操作了一下,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第一個被氰化物毒死的安東尼吐出了毒酒;由於安眠葯過量死亡的羅傑斯太太就像是睡了一覺剛起床;被人一刀捅死的麥克阿瑟將軍從外廊的椅子上起來,自己拔出了刀子;劈柴時在儲藏室里被人從後面用斧子重擊後腦而死的羅傑斯先生自己拔出了斧子,並且揮舞了幾下;喝下混有安眠葯的水,然後在沉睡中被人用注射器注射了氰化物而死的布倫特小姐自己拔出了注射器,並且把液體噴向空中;被裝作假死的法官騙到懸崖邊,被推下懸崖在暴風驟雨的驚濤駭浪中溺亡的阿米斯特朗醫生,抱著青魚道具從陽台欄桿處爬了上來;在別墅門口被樓上落下的大理石狗熊雕像砸死的布洛爾捂著腦袋,滿臉是血地向大家鞠躬;被維拉用槍打死的隆巴德,低頭謝幕,當啷一聲,子彈落地;上吊自盡的維拉把絞繩從脖子上拿下來,然後當著大家的面「掰頭」,把頭擺正。最後所有人一起謝幕,汽笛聲響起,開船的人說了一句「各位,我來晚了」。好在有可愛的謝幕讓我和朋友勇敢地走出劇場,披著夜幕回家。畢竟結束的時候已經十一點多了……

      個人覺得有一點點不太滿足的地方就是,整首恐怖童謠只在結尾用不同人的聲音快速念了一遍,那些聲音在劇場里久久回盪,效果確實很恐怖,但我更想完整地聽一遍,看劇得過程中心裡可以有個預判,因為《無人生還》這個案件中,十個人的死法是嚴格按照十個小士兵的童謠進行的。但導演並沒有這樣安排,所以搞得我看劇的時候更緊張了……這首童謠的內容大家自己找一下吧,太嚇人了,英國怎麼總有這么多恐怖童謠,比如音樂劇《面試》里的「誰殺死了知更鳥」,大人聽了都有點瘮得慌,怎麼還給孩子唱……個人盤點一下話劇中最恐怖的場景,還要數瓦格雷特法官假死時候的裝扮。「五個小士兵,同去做律師;皇庭判了死,五個只剩四。」當時的場景是停電的夜晚,本來前期渲染的氣氛就很恐怖,然後外面還開始疾風驟雨,本來舞台很暗,大部分時間一片漆黑,只有說話聲,結果突然閃電亮了,瓦格雷特法官身披之前管家匯報說丟失的猩紅色浴室防水窗簾,頭上戴著之前布倫特小姐說自己丟失的灰色毛線,別提多嚇人了。後來看小說發現紅袍灰色假發是當時法官的裝扮。可能服裝師和化妝師對這個嚇人的造型十分滿意,閃電一明一暗地持續了很久,當時真的嚇壞了。間歇性閉眼,但還是覺得很恐怖。還有就是,最後維拉上吊的場景。本來她以為自己勝利了,活下來了,但是舞台中央突然從上方掉落了一根絞繩,然後她就瘋了,承受不住心理壓力上吊了。瓦格雷特法官上來揭示謎底之前,舞台燈光黑了一下,然後當幽暗的深藍色燈光再次亮起時,就有屍體道具吊在上面,就在舞台正中間,別提多嚇人了。雖然一看就知道是道具,但看上去還是很嚇人。個人感覺這個劇不太適合年齡小的孩子看,很容易被嚇到。但這也說明這個舞台呈現出的懸疑驚悚氣氛的成功,可以說各方面都很到位。

      我還有一點不太理解的地方就是,小說中揭示島上的死亡順序是經過瓦格雷夫法官精心安排的,他按照罪惡程度的輕重安排謀殺順序,他決定讓罪惡程度輕的人先死。最先被毒死的安東尼·馬斯頓開車超速,撞死了兩個小孩,卻認為倒霉的是自己,毫無悔改之意,最終交了保釋金,人生完全沒有因為那次過錯而受到影響。羅傑斯夫婦在之前的僱主犯病時,沒有及時送醫,導致了僱主的死亡,而兩個人卻得到了豐厚的遺產饋贈。法官認為這件事的主導是羅傑斯先生,於是用過量安眠葯將羅傑斯太太第二個殺害。麥克阿瑟將軍則是發現了最欣賞的手下與自己的嬌妻私通後,派那個年輕人去前線打仗,間接性導致這位副官戰死。布倫特小姐則是因為自己的女僕與人私通懷孕,作為清教徒她毫不猶豫地將女僕趕出家門,最終導致女僕走投無路,投河自盡。阿姆斯特朗醫生原來嗜酒如命,有一次酒後做手術,導致一個病情本不嚴重的鄉村婦女死亡。布洛爾原來身為警察,卻再一次案件中做假證,導致無關的人被抓進監獄,最終因為身體羸弱死在了監獄里,而他自己卻得到了晉升。隆巴德被指控在非洲作為上尉時,帶領當地二十一名土著人作戰遇襲,自己跑掉,導致土著人喪命。維拉在給一個叫西維爾(話劇里改為「小皮特」)的一個遺腹子做家庭教師的時候,聽信了孩子叔叔雨果的話,以為孩子死了,雨果就能繼承哥哥的遺產,然後娶自己,結果在孩子提出在海里游到對岸的時候,沒有加以阻攔,導致孩子溺水身亡,而自己假裝去救他,還被人稱贊勇敢。也就是說,人人都有罪,上島的人都曾被惡念控制,犯下了隱秘的罪行,有的人甚至還因為這種罪行而得到了好處。但是若說安東尼的罪行最輕,恐怕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並非如此。交通肇事造成兩個孩子死亡,卻毫無悔改之意,這個排序是讓人不太理解的。

      還有在讀文本的時候,有一個讓我特別注意到的地方就是,關於「士兵島」的這個名字,在這部作品多次再版的時候,有所更改。我看的這個版本的中譯本中,翻譯老師關於這一點做了注釋。

      「本書於一九三九年在英國首次出版時,此處原文為Nigger Island,意為『黑人島』;在一九六四年再版的英國版中,將Nigger Island替換為Indian Island,意為『印第安島』;在二〇〇三年出版的英國版中,此處改為Soldier Island,本版據此譯為『士兵島』,下同。」

      關於不同版本中,對於島的名稱的更改,或許與時代背景有很大關聯吧。

      我記得之前看過電影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也是揭露人性善惡復雜性的懸疑推理故事。這種社會拍懸疑的寫法,讓非推理迷的讀者和觀眾皆可受到震撼和影響,最終實現共鳴,這應該是阿加莎作品至今仍然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柒』 阿加莎克里斯蒂波洛系列的最後一本到底是什麼

《幕》又譯作《帷幕》,《幕後黑手》(人民文學翻的,堅決反對這個翻譯名),這是波洛的最後一案,二戰中阿加莎認為自己可能無法倖存下來,就預先寫好,但一直等到七十年代作者去世前不久才真正出版。

熱點內容
逃離億萬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29 01:40:01 瀏覽:645
純愛短篇高乾的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29 01:17:07 瀏覽:705
網游小說九尾狐皇 發布:2025-07-29 01:14:51 瀏覽:756
跟別怕總裁相似的小說 發布:2025-07-29 01:11:51 瀏覽:567
有沒有什麼現代言情好看的小說 發布:2025-07-29 01:11:49 瀏覽:459
小說言情古風 發布:2025-07-29 01:11:01 瀏覽:62
小說霸道總裁獨寵契約小嬌妻 發布:2025-07-29 01:06:26 瀏覽:683
有聲小說都市之戰神 發布:2025-07-29 01:05:37 瀏覽:555
一級a做爰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29 01:04:44 瀏覽:259
紀曉芙楊逍結局小說改寫 發布:2025-07-29 01:02:02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