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經典動物微型小說
⑴ 著名的動物小說有哪些
黑鶴的小說不錯-像《重返草原》之類的
加拿大野生動物學家西頓的《我所知道的野生動物》
還有《101斑點狗》原著小說-
《野生母獅艾爾莎傳奇-生而自由》好像是記錄文來的
沈石溪的好多作品-
《第七條獵狗》
《退役軍犬黃狐》
《一隻獵雕的遭遇》
《獵狐》
《盲孩與棄狗《沈石溪動物小說自選集》,
《聖火——沈石溪獲獎作品集》
《老鹿王哈克》
《殘狼灰滿》《象王淚》
《紅奶羊》《再被狐狸騙一次》
《保姆蟒》《瘋羊血頂兒》《混血豺王
《野豬囚犯》
《沈石溪動物故事系列
《沈石溪動物小說文集》《狼妻》
《牧羊犬阿甲》
《豺狼擁抱》《當保姆的蟒蛇》《鳥奴》《沈石溪動物小說獲獎作品集》
《紅嘴相思鳥的愛情彩禮》
《藏獒渡魂 》
《戴銀鈴的長臂猿》
《災之犬》
《斑羚飛渡》
《狼王夢》……
也可以去看看《狼圖騰》的改版《小狼小狼》
⑵ 關於動物的有什麼書
1、《重返草原》
那是一隻在狩獵中被擊落的雁。
因為中的是獵鳥的霰彈,身體的表面看不出任何傷口。它可以鳴叫,奔跑,拍打翅膀,但是,它不能再飛翔。鉛彈損壞了它身體內部的某個器官。
它孤獨地縮在房間的一角,當我接近它時,它躲開我。我把它抱住時,這只巨大的烏並沒有用它那結實的喙進行襲擊或反抗,只是漠然地將脖子擺向一邊,無聲地避開我。
2、《101斑點狗》
游戲軟體設計師羅傑與時裝設計師安妮塔原是兩個互不相識的陌生人,唯一的共同點是他們各自養了一條斑點狗,一天在倫敦的海德公園里,兩只愛犬一見鍾情,順帶把它們的主人也牽上了紅線,分別組成了兩個幸福的家庭,一窩可愛的小斑點狗很快降生了。
安妮塔的老闆庫伊拉酷愛動物毛皮製成的時裝,為了做一件虎皮大衣曾不惜請專業小偷從倫敦動物園里獵殺珍稀的老虎。這次,她的黑手又伸向了剛出世的小斑點狗們,由於羅傑和安妮塔拒絕出讓,小偷們再次出動,綁架了安妮塔家的15隻小狗和84隻小斑點狗共計99隻小狗。
3、《第七條獵狗》
是作家沈石溪的成名作。這篇短篇小說,展示了沈石溪非同尋常的講故事的能力。講述的是老獵人召盤巴和他第七條獵狗的故事。
老獵人闖盪山林40年,卻得不到一條稱心如意的獵狗,一直引以為憾。這第七條獵狗是軍犬的後裔,「攆山快如風,狩獵猛如虎」。老獵人愛狗如愛子,給它取名赤利,是傣族傳說中會飛的寶刀的意思。
4、《退役軍犬黃狐》
《退役軍犬黃狐(注音版)》內容簡介: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
人類文化和社會文明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5、《一隻獵雕的遭遇》
獵雕巴薩查對豢養它的獵人達魯魯忠心耿耿,由於人類和動物價值觀念的差異被主人拋棄;先是賣給雕販子馬拐子充當誘騙同類的誘雕,生性高傲的它在屈辱中偷生,受良心譴責開始抗拒誘惑;
繼而又當了養雕人程姐的種雕,在籠子里溫情脈脈地苟活。但因母雕花水背的死,它受到強烈心靈震撼,重新追求自由自在的天空,終冒著生命危險重返大自然,成了一隻野金雕。
⑶ 推薦幾本動物敘述視角的小說
莫言《生死疲勞》
⑷ 有關動物的小說有哪些
《沈石溪動物小說獲獎作品集》《雪豹悲歌》《獵狐》《警犬拉拉》《駱駝王子》《兵猴》《仇恨》《獵狐》《罪馬》《天命》《狼妻》《紅奶羊》《災之犬》《智取雙熊》《金蟒蛇》《野馬歸野》《野豬囚犯》《藏獒渡魂》《老鹿王哈克》《丹頂鶴再嫁》《情豹布哈依》《虎女蒲公英》《最後一頭戰象》《逼上樑山的豺》《雌孔雀的戀情》《紅嘴相思鳥昂貴的彩禮》《疣鼻天鵝的自我心理調節》《白天鵝紅珊瑚》《黑天鵝紫水晶》《再被狐狸騙一次》《戴銀玲的長臂猿》《五彩龍鳥》《霸王甲龍》《瘋羊血頂兒》《紅飄帶獅王》《雄獅去流浪》
⑸ 沈石溪動物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沈石溪的排行榜前十名的有《第七條獵狗》、《弱女子與野漢子》、《退役軍犬黃狐》、《生命》、《狼王夢》、《一隻獵雕的遭遇》、《獵狐》、《盲童與棄狗》、《沈石溪動物小說自選集》、《聖火:沈石溪獲獎作品集》。
沈石燃配喊溪的動物小說特點他的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的小說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
《第七條皮野獵狗》,小說集。1985年1月由賣升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8萬,印數112000。共收作者8個短篇,以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為背景,講述人與動物的恩恩怨怨。
沈石溪簡介
的沈石溪,本名沈一鳴,1952年10月出生於上海亭子間,祖籍浙江慈溪,中國當代動物小說作家。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
1969年,赴雲南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1980年,開始從事業余文學創作,在《兒童文學》發表首篇動物小說《象群遷移的時候》。1982年10月,加入雲南作家協會。1984年,沈石溪的第一本動物小說集《第七條獵狗》出版。1985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同年9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90年11月,出版第一本長篇動物小說《狼王夢》;同年12月,出版長篇小說《一隻獵雕的遭遇》。2003年1月,出版短篇小說集《斑羚飛渡》。2014年6月,出版首部成長自傳體小說《沈石溪:我的小時候》。2017年7月17日,出版《狼王夢》改編漫畫版。
⑹ 以動物為主角,沈石溪、加拿大作家西頓、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作品有哪些
一、沈石溪
1、《第七條獵狗》
《第七條獵狗》是作家沈石溪的成名作。這篇短篇小說,展示了沈石溪非同尋常的講故事的能力。講述的是老獵人召盤巴和他第七條獵狗的故事。
老獵人闖盪山林40年,卻得不到一條稱心如意的獵狗,一直引以為憾。這第七條獵狗是軍犬的後裔,「攆山快如風,狩獵猛如虎」。老獵人愛狗如愛子,給它取名赤利,是傣族傳說中會飛的寶刀的意思。
2、《退役軍犬黃狐》
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
人類文化和社會文明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二、西頓
1、《我所知道的野生動物》
《我所知道的野生動物》中西頓採用第三人稱敘事方法,使讀者感到信服。他描寫的都是一些真實的動物,而不是徒有動物外表的人。他展示動物的心理時,強調的是仇恨、寂寞、飢餓、痛苦這些最基本的感情,而不是更為復雜的人類的思想情緒。
他抓住動物的生存斗爭這個關鍵,突出動物的個性,避免籠統的敘述。他的文筆簡練,語言樸直。無論是傳遞信息還是構成緊張的戲劇沖突,效果都十分明顯。
2、《西頓野生動物故事》
一本讓人驚奇、讓人心生悲痛、讓人丟不下的書一個全新的、了小起的動物世界。世界上第一本真正的動物小說野生動物沒有一個是老死的他的·生遲早都有一個悲慘的結局每一個動物都真實生動,每一個動物都充滿生命的尊嚴感受自然的呼吸,傾聽野獸的怒吼,尊重動物的權利。
三、傑克倫敦
1、《野性的呼喚》
作品講述巴克原是米勒法官家的一隻愛犬,經過了文明的教化,一直生活在美國南部加州一個溫暖的山谷里。後被賣到美國北部寒冷偏遠、盛產黃金的阿拉斯加,成了一隻拉雪橇的狗。該作以一隻狗的經歷表現文明世界的狗在主人的逼迫下回到野蠻,寫的是狗,也反映人的世界。
2、《海狼》
小說描寫了在一艘名為「幽靈號」 的以捕獵海豹為生的帆船上發生的一場動人心弦的搏鬥和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小說中的「狼」不僅是船長拉森的名字,對作者而言,也是超人的代名詞,作者通過作品帶領讀者進入豪放粗獷荒野,體驗蠻荒生活的冷酷無情,感受人性兇殘的黑暗面和原始生命的光輝;同時也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表現了對勞動人員頑強意志的歌頌和苦難生活的同情。
⑺ 8篇關於動物方面的短小說
《第七條獵狗》,小說集。1985年1月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8萬,印數112000。共收作者8個短篇,以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為背景,講述人與動物的恩恩怨怨。
《老鹿王哈克》,小說集。由台北國際少年村出版。字數13萬,印數3000。收錄作者6個動物中篇小說,以動物視角觀察生命世界,跳出人與動物恩怨圈,展示沒有人類參與的動物世界的生存狀。
《再被狐狸騙一次》,小說集。1995年11月由台北《民生報》出版公司出版。字數7萬,印數4000。收錄作者9個短篇小說。以知青為視角,在鄉村艱苦生活中,人與動物互相慰藉,互相依存。
《保姆蟒》,小說集。1995年12月由台北《民生報》出版公司出版。字數7萬,印數4000。收錄作者9個短篇小說。西雙版納密林中,「知青」出身的獵人所寫的狩獵筆記,緊張、刺激、生動、有趣。
《狼妻》,中篇小說。1997年9月由台北國語日報出版中心出版。字數7萬,印數4000。動物學家歷險故事系列之一,收錄作者4個短篇,揭示野生動物生態習性,破譯野生動物行為密碼,扣問生命的終極意義。
《狼世界》,小說集。1984年由雲南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5萬,印數25110.
《退役軍犬黃狐》,中篇小說。1988年6月由雲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5萬,印數3000。立過戰功的軍犬黃狐被宣布退役了,它嚮往戰斗生活,偷偷溜回哨所前線,在收復者陰山的戰斗中壯烈犧牲。
《紅奶羊》,長篇小說。1994年12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數15萬,印數11000。母狼蓓蓓難產死了,公狼黑電捉到一隻紅奶羊來充當奶媽撫育狼崽,吃羊奶長大的狼崽長成一個會學羊叫的怪狼。
以上共有8篇小說
⑻ 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沈石溪的動物小說
《沈石溪經典動物小說》精選了沈石溪的7部經典短篇動物小說,分別以鷹、象、狼獾、狐、牛、猴、馬七種動物為描寫對象。在表現這些動物的自然習性的同時,作家的筆墨更加集中在描摹和刻寫動物的「人性」和情感世界上,通過曲折多變的故事情節,步步為營,層層渲染,營造了一個個盪氣回腸的動物世界裡的故事,令人嗟嘆和感動。
《斑羚飛渡》一文描寫的是一群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用犧牲老斑羚挽救小斑羚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斑羚在危難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會讓每一個讀過這篇文章的人感到精神的震撼,會啟發人們重新認識這個萬物共存的世界。
《最後一頭戰象》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寫下來的最後一頭戰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吊戰場,最後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庄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嘎羧是一頭勇敢.善良.堅強.懷舊.忠誠,在戰場上不顧惜生命,死後也要跟兄弟們埋葬在一起的戰象。
《第七條獵狗》是作家沈石溪的成名作。這篇短篇小說,展示了他非同尋常的講故事的能力。故事講述的是老獵人召盤巴的第七條獵狗的故事。老獵人闖盪山林40年,卻得不到一條稱心如意的獵狗,一直引以為憾。這第七條獵狗是軍犬的後裔,「攆山快如風,狩獵猛如虎」。老獵人愛狗如愛子,給它取名赤利,是傣族傳說中會飛的寶刀的意思。
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
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
談到創作體會時,沈石溪說:「十五年的創作實踐,我有一個深切的體會: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禮儀的粉飾、道德的束縛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會盛衰,禮儀會更替,道德會修正,社會文明也會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文章以明朗而優美的語言、深沉的筆觸,通過對動物社會的描寫,揭示了動物之間情感糾葛的內心世界,使讀者不僅了解了動物的生活習性,還可以從中引發聯想,體會其中的內涵,引起人們深沉的思索:動物世界尚且如此,我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