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小說 » 小說結局怎麼寫

小說結局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3-08-17 08:24:30

❶ 怎樣給小說寫一個經典的結尾

一、課程學習:

1、小說結尾常見的問題:

虎頭蛇尾,故事情節突然結束:越到最後越要慢,每條線都要看清楚,交待清楚;

結尾不夠合理:要達到邏輯合理,邏輯清晰;

結尾過於平淡;

結尾沒有升華:點明主題,前後呼應。

2、小說結尾常見的幾種形式:

總結性結尾:《情人》

前後呼應性結尾:《追風箏的人》

環境描寫作為結尾:《活著》與生活狀態相符合

開放式結尾:《飄》,讓讀者有想像的空間

獨白式結尾:《挪威的森林》心理式獨白,呼應主題

故事總結性結尾:《包法利夫人》

升華和點明主題的結尾:《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告訴大家一個什麼樣的道理

二、收獲與感悟

  有次答疑時,我提出過如何寫結尾。因為開頭雖然難,但是知道要寫什麼,不管寫得好不好,總能寫出來。可結尾就不一樣了。

  無戒老師提出的常見問題一:虎頭蛇尾。我是連尾都沒有,寫到中途,不知道如何收尾了,不管怎麼寫,總覺得要麼空空的,要麼就是不合理,要麼就不是自己想要的。

  有時自己想寫點升華的結尾,可與主題不要符啊,有點強加上去的感覺。現在聽了課,感受最深的,我覺得還是要順其自然,要跟著文章內容走,不是不顧內容,只想自己要什麼結尾,然後強加上去。

  升華與點明主題,需要講的這個故事,是能帶給大家一個或多個道理的。如果只是講述一件事,就不要強求升華了。畢竟常見的結尾方式有很多種,要找合適自己小說的結尾。

❷ 怎樣給小說寫一個經典的結尾

無戒學堂IP營打卡第23天,1189字,累計33069字

已經到了小說課的第四課,「怎樣給小說寫一個經典的結尾」。

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大家評論某部劇或者某個小說,是高開低走。其實就是結尾設計的不好,沒有達到大家的預期。

說到結尾,我之前並不感覺它有多麼重要,想著只要按照自己的情節設定一步一步往下走就可以了,或者寫到寫不下去的時候找個合適的方式結尾。

沒想到是自己想的太簡單了。結尾對於讀者來說和開頭、中間同樣重要,如果結尾結的好,那讀者讀完是一種享受;如果沒有結好,會被吐槽,拉低整部作品的評價。而對於作者來說,無論前面寫的多好,結尾沒有寫好的話,都是不完美的,也是一種遺憾。

小說結尾常見的問題有4個:

1.虎頭蛇尾,故事情節突然結束

在進入結尾的時候要更慢更精細,不能看到字數差不多了就結束,不然就有爛尾的可能。

在結尾的時候,要對自己的內容自查一下,看看有沒有坑沒有埋上,有沒有哪條故事線沒有交代清楚,有沒有哪個人的結局不清晰。

可以說要做到事事有結果,人人有交代。

2.結尾不夠合理

結尾不合理大多是故事發展邏輯不符合常規,劇情發展有違正常思維。

對於人物來說,就是好人變壞需要有合理的理由,而壞人變好也需要契機。

作者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就是通過符合常理的劇情或者人物變化,讓故事的發生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3.結尾過於平淡

平淡也是結局的一種,但一定是故事發展需要平淡而平淡。如果在寫作中只能設計平淡的結尾,就需要好好提升下水平了。

4.結尾沒有升華

結尾一般有點明主題,和開頭相呼應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作品的社會價值和意義,所以在結尾上不能草草了事,要有一定的升華。

小說結尾常見的幾種形式:

1.總結性結尾

例:《情人》瑪格麗特·杜拉斯

2.前後呼應型結尾

例:《追風箏的人》卡勒德·胡塞尼

比如在寫原生家庭為主題的作品時,就可以設置主人公現在的狀態和剛開始的狀態的反差和對比。

3.環境描寫作為結尾

例:《活著》余華

環境描寫不是純粹的環境,而是有它的象徵意義的。環境氛圍要和情感、狀態和主題保持一致性。

4.開放式結尾

例:《飄》瑪格麗特·米切爾

開放式的結尾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寫的好可以給讀者留下一個想像的空間,如果沒有寫好的話可能會讓讀者誤會內容還沒有結束。

5.獨白式結尾

例:《挪威的森林》

獨白式的結尾,是對心理的一種描寫,主人公的內心世界要和符合發展的邏輯和主題的表達。

6.故事總結性結尾

例:《包法利夫人》

故事總結的結尾有個特點就是在結尾的時候每個人的結局都是明確的。

7.升華和點明主題的結尾

例:《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

和寫開頭相比,寫結尾的難度更大。在之前寫的故事裡,我的大部分都是開放性的結尾,其實並不是故意這樣設計,而是不知道該給主人公什麼樣的結局了。

通過這幾個結尾形式來看的話,結局的設置一定要有情又有理。

有情是給讀者一個滿意的結局,讓讀者讀的暢快,主人公的命運可以和讀者引起共鳴。

有理則是故事發展是合理的,結局可以讓讀者有一定的收獲,對讀者產生正面的影響和深度的思考。

❸ 怎樣寫好小說結尾

我有看到幾個很感人的小說結尾,你可以借鑒一下啦!因為我個人寫結尾也不是很擅長的......但是不知道你說的是哪種小說哦??我這里是幾個言情小說的結尾,你看下啦!
1、他用最浪漫的法語,對她說出最炙熱的情話,我愛你。
是,這世上還有哪句話都比過我愛你來的動聽悅耳?這世上有哪三個字可以代替我愛你的灼燒和直接動人的魅力?這世上,最讓人陶醉的,莫過於心愛之人告訴你我愛你,這世上,最幸福的也不過是,手邊牽著的那個人,正好是你喜歡的。
他們幸福的一生,也不過是剛剛開始而已。
將之一切美好結局,致我所有得到的或者是失去的美好愛情,將之一切美好結局,致於每一個看完故事的朋友。
在年輕的時候,笑顏如花的時候,轟轟烈烈的去談一場戀愛吧。
希望我曾經愛過的那個人,他聽得到。
2、你會永遠幸福。 是啊,我會永遠幸福地過下去,我會活到很老很老,頭發都白了,牙齒都掉光了,坐在那陽台上地搖椅上,手裡拿著童話書給我地孫子孫女講故事,而臻生就在不遠地地方和我一樣躺在搖椅上,只是,他戴著眼鏡,打著盹,陽光暖暖地照在我們地身上
故事講完了,我們睡著了,一陣風吹過,書頁嘩啦啦地吹過去,不一會兒就到了最後一頁。
而我們地一生,也就這樣幸福地結束。

全文完。

———,———————————————————————————

ps,好啦,xx和xx地故事講完啦,眼睛有些潮濕啊,人這一生,精彩也好,平庸也罷,到最後,也不過是沉默著死去,偶寫到這里,感觸良多啊。
3、仰顏望進他沉亮的眸,她輕綻笑顏。
張開臂膀。摟進她一身的美麗,他抬手撩去她迎風飛揚的絲絲長發。
「……天,我以生命向天地起誓——」執起她的手,貼上心口,他眸光深邃,今後我將以我最真的心愛你……一生一世。」
深情凝進她閃亮如星的眸,望著她清雅容顏,他知道——能遇見她,能擁有她,是……上天的恩賜。
4、「睡吧,我的愛。」
靜凝沉睡的柔美紅顏,輕撫著她正孕有寶貝而微微隆起的腹部,龍爾天眸光泛柔。
他知道就算自己失去了全世界,只要有她伴在身邊、只要有她的愛,他的心靈就富有而滿足。
因為,她是他的愛,是他情願放棄所有,就求能挽回她的生命,而深情守護一生一世的摯愛妻子……
這是我比較喜歡的結尾類型,我也一直在朝這個方面發展,希望可以給你一點幫助吧,要選我啦!!!!

❹ 034 | 小說結局的幾種寫法

網路小說的結局不同於傳統小說,一般來說無需作者升華主題或以一種詩意的形式來結尾,基本上只要不悲劇就行。

小說的最終結局一般緊隨大高潮之後到來,高潮出現的時候,一般要注意將各種線索漸漸收攏,將矛盾沖突集中到主線和主要矛盾上。

在高潮中,全部情節的關鍵糾葛在這里總交鋒,主要事件得到解決,人物形象的塑造在這里得到了最後的完成,讀者也在這里得到了最強烈的震撼和感動,同時小說的懸念也在這里得到了最終的釋疑。

以上是網路小說的結局,一般是比較固定的寫法,下面分享傳統小說結局寫作的十三種方式,僅供參考:

1. 死

海明威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個故事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會發現只有死亡是最好的結尾。

事實上在虛構寫作中,死亡確實是一個非常便當的經常被使用的結尾方式;死尤其能體現傳統的悲劇美學的原則。我一直覺得魯迅的那個定義很有意思,他說 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部分毀滅給人看。對悲劇這樣的定義,我想它和我們用死亡去結束一次敘述的行為相當恰切。 這種例子不勝枚舉,非常之多。

比如雨果的《九三年》,小說的一號主人公戈萬最後被處決。戈萬被他的養父、同時是他的精神導師和革命軍的同志,被這樣一個關系特殊的人西穆爾登處決,因為他違反了至高無上的革命原則,他放走了革命的敵人朗德納克。在戈萬庄嚴的死亡結尾之後,還有一個連鎖死亡,就是西穆爾登自殺。他親自下令處死戈萬,這對他是致命的打擊,因為戈萬是他全部的希望。戈萬是他的學生,同時也無異於是他的孩子,是他眼中的光明。他處死戈萬,等於先把自己處死,所以他最終選擇自殺的結局。看《九三年》的時候,我們感覺到的那種震憾力,大概真的只有藉助主人公被處死才是最有震憾力的方式。

當然傳統悲劇美學的這種價值的毀滅僅僅是一個方向。 經常還能看到死亡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呈現,我稱之為一種缺撼,缺撼美。 同樣是死亡,前面也講到海明威《永別了,武器》里卡薩玲的死。小說通篇講的是亨利和卡薩玲在戰場上歷經千辛萬苦始終不渝的愛情;但是等他們已經遠離戰場、遠離硝煙,已經和武器和戰爭告別以後,他們已經來到世外桃源瑞士,開始了理想國的生活;卡薩玲僅僅是因為骨盆狹窄,在生育時突然死去。卡薩玲這種情形要是放在今天,肯定不會有什麼危險。在生產前,她骨盆狹窄的情況一定早就能通過儀器確診,然後醫生會建議剖腹產,這在今天都是很普通的事。但是當時卡薩玲確實死於難產,沒逃過這一劫。

這是由一種錯位的死帶來的強烈的缺撼,這個缺撼本身形成美感。

2. 大團圓

假如把《永別了,武器》的結尾改一下,讓卡薩玲生下小卡薩玲,一切像預想的一樣,或者是順產,或者是由一個大夫簡簡單單地把自然產變成剖腹產,總之是讓大人小孩都平安無事,那麼這就變成一個典型的好萊塢模式,就是大團圓。

好萊塢有一個原則——絕不跟觀眾為難,這可以說是一百年來好萊塢擊潰世界上所有其它電影製作機構而達到全面勝利的最主要秘訣。就是這個大團圓的結局模式。聽上去這很簡陋,但的確百試不爽。好萊塢有一個說法,觀眾自己掏腰包來看你的電影,你為什麼讓觀眾心裡堵著,心裡不舒服地離開電影院呢?這沒有道理嘛,你定要他心裡舒服,他掏錢到電影院里坐一個半小時,絕不是來受折磨的。

其實網路小說的結局也是這個道理,不跟讀者為難,讓讀者看到想看的。

3. 詩意

歐亨利的小說《麥琪的禮物》,是特別典型的例子。

比如雨果的《笑面人》,大概的意思是,「誠實變成災難,就像雪花變成雪崩一樣,是柔軟的東西慢慢積累的結果。」以這段話作為小說的結尾,是很典型的詩意結局的方式。

4. 揭謎

這也是很習見的結局方式,所有的推理小說結局幾乎都是揭謎,比如克里斯蒂就很典型。克里斯蒂盡管是20世紀作家,但是她小說的美學方式基本上仍是經典的、傳統的。作家在開始設置了一連串的謎,構成一個連鎖的巨大的謎團,到最後就像剝筍似的一層一層把謎底揭開。

5. 解嘲

經典的結尾還有一類是喜劇,在文學作品中,喜劇所佔的比重應該超過悲劇,超過正劇。喜劇的結尾大都相似,大部分喜劇都是以解嘲的方式結尾。我想這是因為, 既然是喜劇,你就很難以一種很鄭重其事、很壓抑很強烈的方式,來為一個喜劇人物最終畫上句號。

舉一個現代小說的例子,《二十二條軍規》。主人公尤奈林是一個特別荒誕的人物,他向一切現存的價值體系挑戰。他所有的舉動都出人意料,反而小說的結尾一點都不出人意料,而是遵循了傳統喜劇的結束方式——出走,就是逃掉。尤奈林本來是在戰場上,在一個島上的飛行大隊里,但最終他要逃到瑞典去。我們知道,軍人是不能擅自逃離戰爭的,除非被醫生證明精神上出了問題。二十二條軍規整個是一個圈套,把所有人都套進這場戰爭,誰都不能倖免。這有一點像「一個島上的人說那個島上所有人都說謊話」這個悖論,《二十二條軍規》也是在一個嚴密的悖論框架之下。就是說,小說本身是以悖論的方式構成的。尤奈林最後還是選擇出逃;上至隊長,下至隨軍牧師,他的夥伴們都幫他出逃。他要逃的時候,還堂而皇之地說了這么一段話,他說,「我不是因為要逃避責任,我是迎著責任而上,我是為了救自己生命而逃,這絕不是一種消極」。他對自己從戰場上逃跑的行為完全是一種解嘲的方式,有一點像我們的阿Q。

6. 有去無歸

可以這么說,這是故意走向虛無的一種美學方式,這種方式有時能帶來傳統悲劇美學的那種悲壯和庄嚴感。

特別典型的例子是聖埃克絮佩里的《夜航》。一個試飛員在執行越洋試飛的任務時,飛機的操縱開關失靈,與地面指揮部門失去聯絡;而這時油箱里也只有有限的油量。他一直往前飛,前路漫漫,我們只知道他飛出去了,卻不知道他究竟怎麼結束,根據一般的經驗判斷,他應該是墜海。但是誰也不願意簡單地把結局定位到墜海。聖埃克絮佩里在《夜航》里把主人公的結局就這樣撂下了,完全不管他到底去了哪裡。然而有趣的是,聖埃克絮佩里個人生命的結局也是以同樣的方式呈現的。作家自己也是試飛員,在一次試飛任務中,他突然走入虛無,再也沒有任何音訊。這種有去無歸的方式,這種突然墮入虛無的消失,充滿了悲壯的美感。埃克絮佩里成了文學史上的一個謎。

7. 夢魘

東北話里有時會說,誰誰誰被魘住了。魘住了就是在夢里沒出來。

比如卡夫卡的小說,人莫名就陷到一場官司里——這是《審判》所講的故事。而另一篇小說《城堡》講的是你接到某一個指令,讓你到城堡里去辦事情,城堡就在你視線所及的地方。但是當你往前走,你無論怎麼走都走不到,這像民間傳說的「鬼撞牆」,走著走著又走回來了,你怎麼往前走,城堡總在前面,在遠處。。。

8. 循環往復

有一部電影《暴雨將至》,是一部了不起的電影。電影里講了四段故事,一開始在一個修道院里,一個男孩在拚命逃命,然後講了很復雜的四段故事。故事講到最後,奇妙的是,故事最後這一刻和最初這一刻一模一樣、完全吻合。而這中間已經發生過那麼多復雜的故事,最後又講回去了。

這個結構有點像我們小時候的語言游戲,「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的老和尚對小和尚說: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

今天的文學里有若干這樣的情形, 以回到開始的方式來結束, 《暴雨將至》是特別典型的例子,這真的是一部傑作,看完後你會受到很大的震動,因為沒看之前你不能想像電影還能這樣拍。

9. 得而復失

有個成語叫「失而復得」,而在20世紀敘事結構里有一個反其道用之的方式——「得而復失」。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老人與海》。看《老人與海》,最後簡直會覺得莫名奇妙。故事裡,他們很小的漁船居然就能捕到重幾千磅的大馬林魚,而且在他們的海灘上經常有這種魚的骨架。老漁夫桑地亞哥費了那麼大的力量,歷盡千辛萬苦,結果卻只帶回去一具毫無用處的魚骨架,因為類似的魚骨架在海灘上不是一兩具,漁民們捕完魚取下魚肉後,經常就把魚骨架留在海灘上。

得而復失這種方式,非常直接地顯示出生活本身的虛無色彩:你付出這么多,最後你卻發現什麼都沒得到。 得而復失與今天被抽象之後的人類生活的情狀尤其相似。民間有一個說法是:你有多少錢你都帶不走。這和西方的說法有點像:「來自泥土,歸於泥土」。人生就是這么回事,看上去你來到世上轟轟烈烈,波瀾壯闊,有各種各樣的經歷,但是到頭來,你仍舊是赤條條來,赤條條去。 

10. 走出敘事人視野

剛才講到的「有去無歸」是導向虛無的一種結局方式,但它充滿了悲壯感,還有一種方式是索性走出敘事人的視野,故意地消失掉。這和「有去無歸」走入虛無的方式還有不同,它可能更多呈現出無奈。

毛姆的傑作《刀鋒》就是以這樣的方式結尾,據說《刀鋒》的主人公拉里是以大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為原型。拉里的結局方式是典型的走出敘述人視野。拉里忽然不見了,敘述人從此再也追蹤不到他,敘述人對他可能的行蹤作了若干假設。但是最後他說,「這些不過都是我的假設,拉里究竟在不在這世上,我也不知道,因為他已經走出我的視線。」

這完全是因為生活本身的無奈何、生活的無聊,個人不能夠對生命充滿熱情,且能動地使生命有意義,在沒有辦法的時候,走進自己也看不清的一種狀況,走出敘述人的視野。

11. 以死亡來終止

這個方式和第一種方式說到的死亡結局是不同的,那個是屬於傳統悲劇美學的范圍,是以死亡把人生有價值的部分毀滅給人看,而這個不是。

比如小說《等待》里的主人公,他活著跟死了沒有太大差別,他死了跟活著也沒有太大差別,他早就把生和死本身模糊了。海明威說,一個故事講到沒辦法結束的時候,只能讓主人公死掉,沒有別的方式。《等待》是很典型的例子,你甚至可以說,他這個死亡是自己找來的。

類似的例子還有像海明威的《殺人者》,殺手在餐館等他,但這天主角沒出門,沒去餐館,所以他逃過一次。但是我們讀了小說之後,我們能夠覺察到的是,主角終究難逃追殺,他的命運和《等待》里的主人公的命運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個故事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由於故事本身的無奈,使得故事的結束只能停留在死。

12. 歪打正著

這可以說是特別能顯示生活荒謬性的一種結局方式。

薩特的小說《牆》是詮釋「人生荒誕」這個哲學命題的特別明顯的例子。主人公是個革命者,不幸被俘了。本來他肯定是要被槍斃的,但是到最後臨刑之時,他想反正免不了要被處死的,何不戲弄他們一下,於是他就順嘴胡謅了一通,說你們要找的那個人我現在告訴你們他的下落,他就藏在一個古墓里。其實他完全是想趁最後的機會嘲弄一下敵人,結果在他等著被處決的時候,突然傳來命令要釋放他。原來跟據他提供的情報,敵人來到古墓,正好那個人拿槍還擊,於是敵人一下子把他擊斃了。前面主角完全是順嘴亂說,他根本不知道敵人要他交待的那個人剛好真的在古墓里。但居然被他說著了,典型的歪打正著。

13. 迷失

博爾赫斯的小說里有大量的以迷失作為結局的例子,很出名的有一篇小說叫《沙之書》。有一個人上門推銷書,他說他有各種版本的《聖經》,「我」說「我」不缺《聖經》,然後他說他有一本書叫《沙之書》,他把書拿出來讓「我」看。這本書沒有頁數,任何一頁都不會重復,沒有任何秩序,無始無終。當然這是個哲學小說。一開始「我」還充滿熱情地看這本《沙之書》,看到最後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沒有意思;這種東西太玄了,於是「我」想讓它消失掉。因為我供職在一個圖書館里,這時我想到一句話,「藏匿一片樹葉最好的地方是森林」。於是「我」把這本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奇書,隨便放到了圖書館里一個書架上,「我」故意不記是哪個架子,那麼這本書一下子混跡於圖書館浩瀚的書海里,書本身變成了一顆渺茫不可尋的沙粒。「我」有意地讓這本書迷失在一個龐大的國立圖書館里。

END

❺ 小說課:怎麼給小說寫結尾

昨日太忙,唯有今日補聽了昨天的課程,怎樣給小說寫結尾?

在課程中,無戒老師講到小說常見的問題:有以下四種(1)虎頭蛇尾式。這種問題指的就是作者前面寫的劇情非常精彩,但是到後面結尾過於匆忙,或者突然間劇情結束,戛然而止,導致爛尾。這在電視劇中有時也會這樣,突然就結尾了,觀眾也會感覺很糟糕,因此吐槽嚴重。

所以這也告誡我們,寫小說的時候千萬不能因為字數到了,而讓自己寫的小說快速結尾,我們一定要讓故事中的每條線都交代清楚。

(2)結局不合理。寫小說的過程中,不管我們的故事如何發展,一定要讓我們的劇情合理、邏輯合理。比如說好人變壞、壞人變好,一定是有契機的。這讓我想到了我最近寫小說寫到卡殼,就是因為我的故事發展沒有一個合理的契機。所以我們一定要通過故事情節,讓不合理的事變得合理。

(3)結尾過於平淡。我們喜歡一部經典的小說作品,除了小說內容吸引人,有時候也會因為一個好的結局發出感慨,甚至引人深思。森缺但是有的小說,結尾時並沒有讓人特別深刻或者很感動的結局出現,非常的平淡。

雖然說寫小說,有時候根據自己的情節,可以採用平淡的結尾,但若是作者沒有非常強的功力,還是不建議採用平淡的結尾方法。可能會適得其反。

(4)結尾沒有升華點明主題、升華主題 ,緊扣小說內容。這應該是小說的大忌了吧,畢竟你的作品要體現的思想主旨都沒有,如何給人好印象呢?

為了寫出更好的小說結尾,無戒老師還列舉了幾種小說結尾常見的形式:

(滲碰1)總結式結尾。經典的要數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他對她說,和過去一樣,他依然愛她,至死不渝。

(2)前後呼應型結尾。《追風箏的人》:他追。一個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此喊辯不在乎。我追,風拂過我的臉龐,我唇上掛著一個像潘傑希爾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他追。

(3)以環境描寫作為結尾。比如《活著》《平凡的世界》

(4)開放式結局。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時我就經受得住一切了。明天。我會想出一個辦法把他弄回來。畢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還有《邊城》。

(5)獨白式結尾。如《挪威的森林》

(6)故事總結式結尾。如《包法利夫人》

(7)升華和點明主題的結尾。這個近年比較暢銷的作品《你當像鳥飛過你的山》便是這種方法。

上面這些經典的小說作品都用自己獨特的結尾方法讓人印象深刻,因此在寫作中,我們也應該努力學習這些寫法,多去模仿多去實踐然後嘗試運用到自己的小說中去,相信,我們也一定能寫出滿意的小說。

❻ 小說結尾怎麼寫

小說結尾宜巧,要「回眸一笑」。
主要有三種:
▲畫龍點睛,首尾呼應。如《那團雲霧》,開頭敗了游興,峰頂似乎有團雲霧,結尾那團雲霧也不見了。
▲戛然而止,含蓄雋永。如二百來字的《書法家》,局長在書法展覽會上應邀不過寫了兩個拿手的好字是「同意」,面對驚嘆和要求只好無奈地說:「能寫好的數這兩個字……」這樣結尾,韻味無窮,藝術容量很大。
以上兩種結尾方法只能撩起讀者短暫的激動,最佳結尾是:
▲出人意外,扣人心弦。即「歐.亨利式結尾」,其特點是「巧」。整個布局為結尾服務,讀者以為情節東向演進,結果卻西向而行,抖包袱,亮底牌。這種結尾,打破了情節發展慣用的結構手法,給人以新奇感,深化了主題,增加了容量。大家熟知的《麥琪的禮物》就是這樣,一對窮困夫妻為在節日時互送禮物而煞費苦心,最後禮物拿出來卻沒用。一個賣掉金錶為妻子買了梳子,一個剪掉長發為丈夫買了根表鏈。又如澳大利亞的《窗》,靠窗的病人每天為角落病人描述窗外美景,為蒼白的生活增光添彩。但是角落病人卻見死不救,圖謀到了靠窗的好位置,抬頭望見窗外只是一堵高牆。

❼ 短篇故事怎樣寫出一個精彩的結尾

一、語言方面

通常按照如上所述的情節而言,短篇小說的可以分為四種。

1.依順前面情節的發展作適當的收束:

即前文的情節已經很詳盡,最後則直接總結或者點明結局。這種寫法就如童話中

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一般朴實。而對於短篇小說,則一定要要求簡明而精煉。如果結尾篇幅過長,會使整篇小說讀起來行文拖沓,減少其藝術感染力。

2.給人以回味無窮的效果:

就像我們都曾經在閱讀題里分析省略號的作用一樣,我們也可以將這種意味深長的技巧融入在小說之中。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恰當的省略。但這並不代表著一定要用省略號,總體來說應該是達到故事情節無聲的延續,即:開放式的結尾。將讀者的想像力調動起來可以使讀者對閱讀的參與度最大化。但同時,這種寫法會導致作者的文風文筆層次高下立現:這種結局展現的是作者對意境的營造能力,筆法節奏的凝實與掌握度,閱讀的功底及審美能力。在此處長篇大論的贅述和無關描寫反而是畫蛇添足,會使結尾成為整篇小說的敗筆。

3.結尾即是小說的高潮:

如歐亨利的小說一樣,將事件的主要沖突放在結尾能使作者本人在前面有充分的空間埋下足夠多的伏筆。動人心魄的情節來結尾也會加強人的震撼感,從而從另一層面達到回味無窮的效果。但這種方式對篇幅的限制也非常苛刻,要求作者將矛盾激化的點把握得精準而巧妙。哪怕僅僅佔了1/3的篇幅,把高潮放在結尾也會使讀者感覺此篇小說詳略不均,難以達意。

4.故事的循環:

結束便是開始。這種寫法分三種,一種如同星新一的《喂,出來》一樣,是與本文的開頭聯系起來,回環往復;還有一種是聯系另一故事的開頭,簡而言之就是續集;第三種就是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他講的是: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他講的是:……

第一種寫法是非常考驗作者對全文的把控與大局觀,這是一種非常巧妙的布局,從而使整篇故事環環相扣,因果相連。第二種則比較簡單,無須多言。第三種則在許多段子里頻繁出現,在此也不多說。總而言之,這種寫法會給人一種故事是不會完的,這也是我最近在練習的一種寫作方式。

我們現在再來從表達的 方式 來談。

1.議論:

結尾處的議論有兩種,一是作者視角的主觀議論,一是人物視角的議論。作者口吻的議論在讀者的思考與作者本人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下反而會打破文章的平衡,所以一般不推薦。而人物視角的議論所需要留意的是邏輯性:即此事發表議論的人物所說的話與他在小說中的形象是否匹配。假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最後議論人物的語氣不相符,或者是人物在作品中所了解的真相與他所表達的真相不相符,會使整個作品失去真實性,讓作品的影響力大打折扣。

2.抒情:

抒情重要的是抒發該抒發的情感,不要無病呻吟。關於抒情要靠作者自身的情感感知力和閱讀量來把握抒情的程度,在此也不便贅述。短篇小說的抒情,更要一語中的!

3.描寫:

從小學開始老師就一直在強調描寫的作用。環境描寫人物描寫等也一直是小說中不可或缺的內容。關於描寫,最重要的是刪去過分的描寫。有時宕開一筆的環境描寫是畫龍點睛,有時過分卻又偏離重點,影響閱讀感受。所以對於度的把握也十分重要。再談談對話——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對對話擁有直觀感受,然而在寫作中卻會由於種種原因改變了自己的寫作方式。有時候在自己寫出來的作品中會發現語言生硬,仔細想來大多都是對話的方式和語氣與生活中有很大差異。所以作者本人必須能夠有結合生活與文字的能力,盡最大可能地還原真實。而小說結尾的描寫,多以環境描寫和語言描寫為主,其他的在此也進行省略,不再長篇大論地發表看法。

------

文章的刪減與改動是每個作者在寫作完畢後必經的內容,所刪減改動的不僅是錯別字。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寫的很好的地方可能反而會影響整個作品的節奏與風格,這個時候需要狠心將你很滿意的這部分刪掉,來保持全文的美感。對於刪減,所有的作家都必須要有刪掉全文重新寫作的勇氣,這才能夠保證寫出來的文章不會讓人有拼湊感和突兀感。

---

二、情節方面

------

情節主要是個人構思無法改變,但是仍要銘記的是精煉性和刪繁從簡。

包括我在內的很多答主都提到了歐亨利,他的作品的確很有特色和借鑒意義。但近來世界文學趨勢是寫實,即:以平淡見真實。所以歐亨利式的寫法固然好,但在自己的運用不成熟之前最好不要濫用,或刻意矯揉造作地模仿,直到下來多多練習到任用自如為止。不然反而會將好的故事寫出了不三不四的段子意味,毀了情節和節奏。寫作重要的是如何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表現出來,就如同作者本人親歷這種結局時候,不要讓結局與情感風格不統一——就像是一片小清新氛圍中的悲情結尾,男主和女主突然臟話互掐,也會失了美感的。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1002092/answer/124477505

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❽ 小說要怎麼結尾

如果你問的是結尾的形式:
1、以一段有詩意的抒情句結尾,但要注意有意無意地回扣照應全文情節或人物個性~~
2、以詩歌形式結尾,也側重抒情,映照一個或是美好、或是悲哀的意境
(可加景物描寫,渲染氣氛~~)
3、直接是以情節結束作結。(這個不必解釋)

如果你問的是如何寫結尾情節——
1、看你全文的氛圍,是虐文還是喜文~~
2、決定人物歸屬。
(如果是虐文,就虐的狠一點,情節為男主或女主死、再以哀傷的語句或環境描寫渲染,給人意猶未盡、有所期望的感受最佳~~)
(若果是喜文,就稍顯溫馨,以人物最後的對話或周圍景物的溫暖作結,給人一種舒心、回味無窮之感即可)
如果你能把你寫的文章情節描述得更詳細一點,我可以回答得更明確一點
打了好久~~還有問題請追問,如果滿意,順求小費 ~~

請採納。

❾ 小說結尾的妙處

小說結尾的妙處如下:

1、出人意料的結尾的妙處:從內容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節陡然生出波瀾,如石破天驚,猛烈撞擊讀者的心靈,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從表現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從結構上,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又在情理之中。

2、留下空白結尾的妙處:故事至此戛然而止,結局到底如何,作者並未交代。留下了「空白」給讀者想像,讓讀者充分的發揮想像力,進行藝術再創造。

小說結尾的寫作方式

1、出乎意料型結尾:突生波瀾,震撼人心,照應前文,不突兀。

2、戛然而止型結尾:留下空白,給讀者想像空間,讓讀者進行藝術再創造。

3、悲劇結局: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從表現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這種結局令人感動,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4、喜劇結局:從表達效果看,小說喜劇結局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耐人尋味。從閱讀者的情感體驗看,喜劇性的結尾與主人公、作一體,給人以欣慰、愉悅之感。

5、空白的結尾:留下了「空白」給讀者想像,讓讀者進行藝術再創造

熱點內容
孟南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8-06 12:12:43 瀏覽:393
老師的秘密都市小說 發布:2025-08-06 11:58:44 瀏覽:174
失戀99次後美O重生了小說 發布:2025-08-06 11:52:53 瀏覽:67
軍人體裁小說言情 發布:2025-08-06 11:51:36 瀏覽:193
好看的黃文都市小說完結推薦 發布:2025-08-06 11:49:51 瀏覽:241
父親離家20年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06 11:48:26 瀏覽:624
我是女仙重生在現代小說 發布:2025-08-06 11:48:16 瀏覽:643
喜歡一個異性不敢表白的短篇小說 發布:2025-08-06 11:40:07 瀏覽:181
言情散文排行榜小說 發布:2025-08-06 11:37:56 瀏覽:94
找主角意外得金手指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8-06 11:14:05 瀏覽: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