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回鄉微小說
㈠ 有一部小說的故事簡介是這樣的;一位大學生畢業後堅決回鄉種田,在家
春色田野,又名希望田野,作者茶葉麵包,主人公唐駿
㈡ 《故鄉》主要故事情節(50字左右)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個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寫「我」回故鄉,「我」在故鄉所見到的蕭條景象以及「我」的悲涼的心情,並且交待了回故鄉的目的。
第二部分從第六自然段開始到「……已經一掃而空了。」寫「我」在故鄉,這是小說的主體部分。主要刻畫了閏土和楊二嫂兩個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給中國農村帶來的苦難,給中國農民帶來的心靈上的創傷。
第三部分從「我們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結尾,這一部分寫「我」離開故鄉的心情和感受。
(2)經典回鄉微小說擴展閱讀:
《故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1年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以「我」回故鄉的活動為線索,按照「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情節安排。
依據「我」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著重描寫了閏土和楊二嫂的人物形象,從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
同時深刻指出了由於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勞苦大眾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縛,造成純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膜,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㈢ 經典微型小說
一、風水寶地
這是一座不大的縣城,或許是因為環境的閉塞,人們都有些迷信,而縣政府所在的「白家大院」,是人們公認的第一號風水寶地。至今,幾位老人還不無炫耀地說:「嘿,我可是知道的——當年這里住的『白大善人』是縣里最大財主。他吃齋念佛,自稱是善人,其實心狠手辣,逼死過十幾條人命呢……」
「後來呢?」總有人好奇地問。
「後來解放軍打過來,白大善人把兒子、孫子送到台灣,他自己卻捨不得祖傳的基業,死守著不肯走,結果被政府槍斃了,白家大院就成了現在的縣政府。」
縣里忽然來了一位投資的台商,而且據說還是白大善人的孫子,這下給人們憑添了許多談資,作為縣長的小車司機,由於掌握第一手消息,成了理所當然的新聞發布人。
「這位白先生,真夠氣派。他坐的那輛卡迪拉克,比縣長的奧迪整整大一圈。他說要在縣里辦兩個廠子,先投資這個數……」說著,小車司機伸出五個手指,故意吊人的胃口。
「五百萬?」果然有人猜測。
「那裡啊!是五千萬!不過人家也不是沒有條件。」
「什麼條件?」
「讓縣長把白家大院還給他。」
「這個白先生,當真是膽大妄為,怎能讓縣政府挪窩呢?縣長沒答應他吧?」
「答應了。」
「這種事也能答應?」
「人家白先生也不是白要的,他說要給縣政府建一座新辦公大樓,錢由他出。」
「真是財大氣粗啊。」人們紛紛感嘆。
縣政府的辦公大樓很快建好了,比白家大院氣派得多。可是在兩年之後,縣長和大大小小十幾個官,忽然在一夜之間被抓走了,罪名十分嚇人。於是人們又議論起來:「還是白家大院風水好,要不縣政府在那兒住了幾十年都沒犯事呢?」
「聽說縣政府的辦公大樓是建在絕地上,不能養人的。」
「還用你說?人家白先生從台灣帶來的風水大師早看出來了。他是為了給被槍斃的爺爺報仇,存心這樣乾的。」
二、再造
在售票大廳里,她隨著長長的人龍慢慢向前蠕動,剛才由於擁擠而暫時停頓的思緒,又重新活躍起來——自己離家在外打工兩年,如今只好兩手空空地回去了。更可怕的是她沒有抵擋住那個香港老闆的誘惑,本來她也沒有做老闆太太的美夢,只想讓他將自己包養起來足矣。然而隨著公司負債的增加,香港老闆一夜之間逃之夭夭,於是她和其他打工仔、打工妹一樣,只拿到一筆僅夠回鄉的路費。
可是一旦回到村裡,就不得不和當年定過婚的鐵匠成親了。那裡還比較落後,如果新娘是處女,第二天丈夫會在全村放鞭炮,送紅雞蛋,否則……她不敢想像那可怕的「否則」,恐懼象漲潮的浪,在心頭一波又一波地翻湧著。
忽然,她在百無聊賴之際看到牆上的一張廣告。她先是伸長脖子,然後索性離開隊伍,走過去看個仔細。廣告上內容使她一陣狂喜,她急忙記住地址,然後急速離開了售票廳。
當她按地址找到那家個體診所時,天已大黑了。那個體醫生打量著她,滿有把握地問道:「小姐一定是為『再造』手術來的吧?」
「真的能再……再造?」她囁嚅著問。
「怎麼,信不過?我可是在大醫院干過的,後來給開除了。說出來也沒啥丟人的,就是多收了幾個紅包。這年頭,誰不是為錢?我這里收費不貴,三百八!」
「這……」她為難地捏了捏幾乎全癟的錢包。
「要是手頭緊,還好商量。」個體診所可以還價。
「我只有回家的路費了,要不……以後給你寄過來……」
「得啦,這種當我上過不止一回了。上次幾個小姐也這樣干,結果給的地址,押的身份證都是假的。」
「不,我可以保證……」她急得快要哭出來了,但實在不知如何保證。
望著眼前珠淚瑩然、楚楚可憐的打工妹,個體醫生怦然心動,他湊過去說:「這樣吧,明天我免費為你做手術,如何?不過我也不是白盡義務——只要你今晚陪我一夜……」
她腦海中一片空白,最後還是重重地點了一下頭。
三天後,當她離開個體診所時,心情變的明快了許多。手術很成功,個體醫生沒有吹牛,他的醫術無可挑剔,至於他的人品,她也不想去挑剔。
半個月後,她和鐵匠舉行了婚禮。第二天,鐵匠親手放了許多脆響的鞭炮,村裡的每個人都吃到了他們送來的紅雞蛋……
黑七的爪牙嚷道:「閃開閃開。」
人群自動讓出一條縫。黑七走進場子。場子里的地上擺滿大大小小幾十個小布袋,裡面裝著各色葯材。一個滿臉絡腮鬍子的漢子,手中拿條扁擔,正口若懸河的說著什麼。見了黑七,便放下扁擔,雙手抱拳,打了個拱。黑七象是沒看見,繞著場子走了一圈,然後定定看著那漢子,說:
「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扁擔三?」
那漢子說:「不敢,都是江湖人的戲謔之言。」
黑七彎腰拿起扁擔。看了看,那是一條南竹板子的扁擔,三尺多長,兩分多厚。又撐在地上壓了壓。說:「你這扁擔能治病?」
扁擔三說:「祖傳的手藝,治些皮毛,見笑見笑。」
黑七問:「你到這里扯場子,可知這是誰的地盤?」
扁擔三又抱拳說:「在下初來乍到,未曾登門拜訪,還望海涵。」
黑七說:「都三月了,還初來?」
扁擔三還未答話,黑七又說:「閑話少扯。我今天先見識見識你的手藝,治得好呢自然有賞,否則立馬給我滾蛋。」
黑七說完,在場外的爪牙便扶進一個彎腰曲背的漢子來。那漢子似乎很痛苦,雙手趁住腰,口中不住的呻嚀。黑七對扁擔三說:「這是我兄弟,前些時閃了腰,你看著整治吧。」
扁擔三給那漢子簡單查看了一下,問:「怕不怕挨扁擔?」
那漢子說:「我這腰怕是吃不消。」
黑七說:「別給老子下軟蛋!」
扁擔三拿起扁擔,繞著那人走了一圈,說:「你不挨三扁擔,那彎腰屈膝的毛病怕是好不了。」然後舉起扁擔說:「我就真打了。」
那漢子拱著脊背,側過頭來答道:「你打。」
扁擔三的扁擔並沒有打下來,而是輕輕的落在那人的後背上。問:「是咋(這)痛還是咋(這)痛?」
那人答:「整個腰都痛。」扁擔三突然舉起扁擔打下,只聽「啪」的一聲響。那扁擔重重的打在那人的後腰上。那人整個身體往下一閃,接著又拱了起來。扁擔三問:「承受的住?」那人說:「還行。」說著扁擔三又是一扁擔。那人身體又一閃,再次拱起。扁擔三問:「能行么?」那人說:「還好。」扁擔三再一次舉起扁擔,又是一聲響。扁擔三說:「站起來吧,好了。」那人站起來,扭了扭腰,臉上就露出了笑容,說:「奇怪,真好了。」扁擔三撮了兩副葯,包好,遞與那人說: 「吃了這葯,三天後准好。」
黑七在那漢子腰上拍了幾下,問:「真不疼了?」那漢子說:「好多了。」
黑七這時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來,對扁擔三說:「有請師傅。」說完幾個爪牙就去收扁擔三的葯攤。扁擔三說:「你們這是干什麼?」黑七說:「松本小隊長的腰痛病犯了,煩請大師去醫治。」扁擔三說:「日本人?不去!」黑七鼻孔里哼了一聲說:「那可由不得你!」說完大步走出了場子。爪牙們押著扁擔三跟在後邊。
這松本可不是什麼好東西,自從他來到這個據點,燒殺搶掠無所不為。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但那時是日本人的天下,只得忍氣吞聲。他的腰痛就是前些天下鄉搶奪時扭傷的。雖然據點也有個軍醫,治了好幾天,不但沒有好轉,疼痛反而加劇。早就聽說扁擔三的名號,所以今天他才派漢奸黑七來試試真偽。
扁擔三被帶到鎮西頭的鬼子據點里。松本躺在床上,黑七點頭哈腰的對松本說明情況。松本抬頭把扁擔三上下打量了個遍。說:
「你的良民的,皇軍大大的親善……」還說了些什麼,扁擔三沒聽清。黑七一邊給扁擔三翻譯,一邊說:「識相點,治好了太君的腰痛,太君高興了,興許封你個一官半職。不然你的路恐怕就走到盡頭了。」
扁擔三說:「我不稀罕當啥官,我只想操我的本行,治病賣葯。」
黑七說:「那也行,太君的病好了,我立馬放你走。」
於是扁擔三,拿起扁擔對松本比劃說:「要打三扁擔。」松本疑惑的望著黑七,黑七點點頭。松本便彎下腰,弓著脊背。扁擔三說時遲那時快,狠狠一扁擔下去,打得松本呲牙咧嘴,口裡大鬧:「八格呀路。」黑七好一陣解釋,松本才願挨第二扁擔。
當三扁擔打完,扁擔三示意松本站起來,松本還不大信。他慢慢直起腰,竟「喲稀喲稀」的叫了起來。他的腰不痛了。扁擔三又留下一些外敷內服之葯,交給他使用方法,說:「三日後准好。」
黑七派人把扁擔三送出了據點。
三日後。小鎮全部戒嚴,各路口設了關卡,凡是跑攤賣葯的一律抓捕。
可是沒有扁擔三的影子。
據傳:松本小隊長突然暴病身亡。經日本軍醫檢查,松本五臟俱焚,經脈俱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