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經典畫面
1. 有哪些讓人忍俊不禁的武俠小說經典橋段
說到武俠,相信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金庸老先生的武俠作品集。金庸老先生確實給我們華人世界,塑造了一個心中的“江湖”。他的武俠代表作有《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鹿鼎記》 、《雪山飛狐》、《笑傲江湖》、《碧血劍》等等。提到這些作品名,相信也喚醒了許多人兒時的記憶。我就是其中一個從小看著金庸作品長大的忠實粉絲,以金庸作品為題材拍攝的電視劇,我是看了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厭的那種。他的作品被廣泛流傳,因此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 這個美譽。每個作品的經典橋段實在太多了,這也是我百看不厭的原因之一。接下來,我與大家分享其中三個給我印象深刻的經典畫面吧。
一、《天龍八部》中喬峰之死
喬峰在生他和養他的兩個國土戰爭中,大義瞭然。為了逼退生他的契丹人大遼,侵犯養他的大宋。他選擇了挾持義兄大遼國主威脅大遼退兵,此舉愧對契丹家族的厚望,愧對義兄的兄弟情義,但是卻阻止了兩國的戰爭,減少兩國百姓的生靈塗炭,這也算是英雄之舉。在大遼退兵之際,他用箭自盡懸崖邊,向大遼謝罪。
綜上,是我在金庸武俠作品集印象深刻的經典片段,期待各位金庸迷,一起分享。
2. 中國近現代小說經典片段!四十篇左右
茶峒地方憑水依山築城,近山的一面,城牆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餘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棓子。上行則運棉花棉紗以及布匹雜貨同海味。貫串各個碼頭有一條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餘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有吊腳樓。河中漲了春水,到水逐漸進街後,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長長的梯子,一端搭在屋檐口,一端搭在城牆上,人人皆罵著嚷著,帶了包袱、鋪蓋、米缸,從梯子上進城裡去,水退時方又從城門口出城。某一年水若來得特別猛一些,沿河吊腳樓必有一處兩處為大水沖去,大家皆在城上頭呆望。受損失的也同樣呆望著,對於所受的損失彷彿無話可說,與在自然安排下,眼見其他無可挽救的不幸來時相似。漲水時在城上還可望著驟然展寬的河面,流水浩浩盪盪,隨同山水從上流浮沉而來的有房子、牛、羊、大樹。於是在水勢較緩處,稅關躉船前面,便常常有人駕了小舢板,一見河心浮沉而來的是一匹牲畜,一段小木,或一隻空船,船上有一個婦人或一個小孩哭喊的聲音,便急急的把船槳去,在下游一些迎著了那個目的物,把它用長繩系定,再向岸邊槳去。這些誠實勇敢的人,也愛利,也仗義,同一般當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卻同樣在一種愉快冒險行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使人見及不能不為之喝彩。
那條河水便是歷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白河下游到辰州與沅水匯流後,便略顯渾濁,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則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見底。深潭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紋的瑪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魚來去,全如浮在空氣里。兩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紙的細竹,長年作深翠顏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時只需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夏天則曬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褲,可以作為人家所在的旗幟。秋冬來時,房屋在懸崖上的,濱水的,無不朗然入目。黃泥的牆,烏黑的瓦,位置則永遠那麼妥貼,且與四圍環境極其調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實在非常愉快。一個對於詩歌圖畫稍有興味的旅客,在這小河中,蜷伏於一隻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於感到厭煩,正因為處處有奇跡,自然的大膽處與精巧處,無一處不使人神往傾心。
白河的源流,從四川邊境而來,從白河上行的小船,春水發時可以直達川屬的秀山。但屬於湖南境界的,則茶峒為最後一個水碼頭。這條河水的河面,在茶峒時雖寬約半里,當秋冬之際水落時,河床流水處還不到二十丈,其餘只是一灘青石。小船到此後,既無從上行,故凡川東的進出口貨物,皆由這地方落水起岸。出口貨物俱由腳夫用杉木扁擔壓在肩膊上挑抬而來,入口貨物也莫不從這地方成束成擔的用人力搬去。
這地方城中只駐扎一營由昔年綠營屯丁改編而成的戍兵,及五百家左右的住戶。(這些住戶中,除了一部分擁有了些山田同油坊,或放賬屯油、屯米、屯棉紗的小資本家外,其餘多數皆為當年屯戍來此有軍籍的人家。)地方還有個厘金局,辦事機關在城外河街下面小廟里,經常掛著一面長長的幡信。局長則住在城中。一營兵士駐扎老參將衙門,除了號兵每天上城吹號玩,使人知道這里還駐有軍隊以外,其餘兵士皆彷彿並不存在。冬天的白日里,到城裡去,便只見各處人家門前皆晾曬有衣服同青菜。紅薯多帶藤懸掛在屋檐下。用棕衣作成的口袋,裝滿了栗子榛子和其他硬殼果,也多懸掛在屋檐下。屋角隅各處有大小雞叫著玩著。間或有什麼男子,占據在自己屋前門限上鋸木,或用斧頭劈樹,把劈好的柴堆到敞坪里去一座一座如寶塔。又或可以見到幾個中年婦人,穿了漿洗得極硬的藍布衣裳,胸前掛有白布扣花圍裙,躬著腰在日光下一面說話一面作事。一切總永遠那麼靜寂,所有人民每個日子皆在這種單純寂寞里過去。一分安靜增加了人對於「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夢。在這小城中生存的,各人也一定皆各在分定一份日子裡,懷了對於人事愛憎必然的期待。但這些人想些什麼?誰知道。住在城中較高處,門前一站便可以眺望對河以及河中的景緻,船來時,遠遠的就從對河灘上看著無數纖夫。那些纖夫也有從下游地方,帶了細點心洋糖之類,攏岸時卻拿進城中來換錢的。船來時,小孩子的想像,當在那些拉船人一方面。大人呢,孵一巢小雞,養兩只豬,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環,帶兩丈官青布或一壇好醬油、一個雙料的美孚燈罩回來,便佔去了大部分作主婦的心了。
這小城裡雖那麼安靜和平但地方既為川東商業交易接頭處,因此城外小小河街,情形卻不同了一點。也有商人落腳的客店,坐鎮不動的理發館。此外飯店、雜貨鋪、油行、鹽棧、花衣庄,莫不各有一種地位,裝點了這條河街。還有賣船上用的檀木活車、竹纜與罐鍋鋪子,介紹水手職業吃碼頭飯的人家。小飯店門前長案上,常有煎得焦黃的鯉魚豆腐,身上裝飾了紅辣椒絲,卧在淺口缽頭里,缽旁大竹筒中插著大把紅筷子,不拘誰個願意花點錢,這人就可以傍了門前長案坐下來,抽出一雙筷子到手上,那邊一個眉毛扯得極細臉上擦了白粉的婦人就走過來問:「大哥,副爺,要甜酒?要燒酒?」男子火焰高一點的,諧趣的,對內掌櫃有點意思的,必裝成生氣似的說:「吃甜酒?又不是小孩,還問人吃甜酒!」那麼,釅冽的燒酒,從大瓮里用竹筒舀出,倒進土碗里,即刻就來到身邊案桌上了。雜貨鋪賣美孚油及點美孚油的洋燈,與香燭紙張。油行屯桐油。鹽棧堆火井出的青鹽。花衣庄則有白棉紗、大布、棉花以及包頭的黑縐綢出賣。賣船上用物的,百物羅列,無所不備,且間或有重至百斤以外的鐵錨擱在門外路旁,等候主顧問價的。專以介紹水手為事業,吃水碼頭飯的,則在河街的家中,終日大門敞開著,常有穿青羽緞馬褂的船主與毛手毛腳的水手進出,地方象茶館卻不賣茶,不是煙館又可以抽煙。來到這里的,雖說所談的是船上生意經,然而船隻的上下,劃船拉纖人大都有一定規矩,不必作數目上的討論。他們來到這里大多數倒是在「聯歡」。以「龍頭管事」作中心,談論點本地時事,兩省商務上情形,以及下游的「新事」。邀會的,集款時大多數皆在此地,扒骰子看點數多少輪作會首時,也常常在此舉行。常常成為他們生意經的,有兩件事:買賣船隻,買賣媳婦。
大都市隨了商務發達而產生的某種寄食者,因為商人的需要,水手的需要,這小小邊城的河街,也居然有那麼一群人,聚集在一些有吊腳樓的人家。這種婦人不是從附近鄉下弄來,便是隨同川軍來湘流落後的婦人,穿了假洋綢的衣服,印花標布的褲子,把眉毛扯得成一條細線,大大的發髻上敷了香味極濃俗的油類。白日里無事,就坐在門口做鞋子,在鞋尖上用紅綠絲線挑綉雙鳳,或為情人水手挑綉花抱兜,一面看過往行人,消磨長日。或靠在臨河窗口上看水手鋪貨,聽水手爬桅子唱歌。到了晚間,則輪流的接待商人同水手,切切實實盡一個妓女應盡的義務。
由於邊地的風俗淳樸,便是作妓女,也永遠那麼渾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時得先交錢,再關門撒野,人既相熟後,錢便在可有可無之間了。妓女多靠四川商人維持生活,但恩情所結,則多在水手方面。感情好的,互相咬著嘴唇咬著頸脖發了誓,約好了「分手後各人皆不許胡鬧」,四十天或五十天,在船上浮著的那一個,同留在岸上的這一個,便皆呆著打發這一堆日子,盡把自己的心緊緊縛定遠遠的一個人。尤其是婦人感情真摯,痴到無可形容,男子過了約定時間不回來,做夢時,就總常常夢船攏了岸,一個人搖搖盪盪的從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邊跑來。或日中有了疑心,則夢里必見男子在桅上向另一方面唱歌,卻不理會自己。性格弱一點兒的,接著就在夢里投河吞鴉片煙,性格強一點兒的便手執菜刀,直向那水手奔去。他們生活雖那麼同一般社會疏遠,但是眼淚與歡樂,在一種愛憎得失間,揉進了這些人生活里時,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年輕生命相似,全個身心為那點愛憎所浸透,見寒作熱,忘了一切。若有多少不同處,不過是這些人更真切一點,也更近於糊塗一點罷了。短期的包定,長期的嫁娶,一時間的關門,這些關於一個女人身體上的交易,由於民情的淳樸,身當其事的不覺得如何下流可恥,旁觀者也就從不用讀書人的觀念,加以指摘與輕視。這些人既重義輕利,又能守信自約,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較之講道德知羞恥的城市中人還更可信任。
掌水碼頭的名叫順順,一個前清時便在營伍中混過日子來的人物,革命時在著名的陸軍四十九標做個什長。同樣做什長的,有因革命成了偉人名人的,有殺頭碎屍的,他卻帶少年喜事得來的腳瘋痛,回到了家鄉,把所積蓄的一點錢,買了一條六槳白木船,租給一個窮船主,代人裝貨在茶峒與辰州之間來往。氣運好,半年之內船不壞事,於是他從所賺的錢上,又討了一個略有產業的白臉黑發小寡婦。數年後,在這條河上,他就有了大小四隻船,一個鋪子,兩個兒子了。
但這個大方灑脫的人,事業雖十分順手,卻因歡喜交朋結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便不能同販油商人一樣大大發作起來。自己既在糧子里混過日子,明白出門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故凡因船隻失事破產的船家,過路的退伍兵士,游學文墨人,凡到了這個地方聞名求助的,莫不盡力幫助。一面從水上賺來錢,一面就這樣灑脫散去。這人雖然腳上有點小毛病,還能泅水;走路難得其平,為人卻那麼公正無私。水面上各事原本極其簡單,一切皆為一個習慣所支配,誰個船碰了頭,誰個船妨害了別一個人別一隻船的利益,皆照例有習慣方法來解決。惟運用這種習慣規矩排調一切的,必需一個高年碩德的中心人物。某年秋天,那原來執事人死去了,順順作了這樣一個代替者。那時他還只五十歲,為人既明事明理,正直和平又不愛財,故無人對他年齡懷疑。
到如今,他的兒子大的已十八歲,小的已十六歲。兩個年青人皆結實如小公牛,能駕船,能泅水,能走長路。凡從小鄉城裡出身的年青人所能夠作的事,他們無一不作,作去無一不精。年紀較長的,如他們爸爸一樣,豪放豁達,不拘常套小節。年幼的則氣質近於那個白臉黑發的母親,不愛說話,眼眉卻秀拔出群,一望即知其為人聰明而又富於感情。
3. 小說中的經典橋段有什麼呢
不一定,如果是沉溺於過去的經歷中不去在過去的經歷里尋找寶貴的人生啟示,僅僅一味的歡愉或是悲傷,那樣的話就不會前進了。PS:可能是原先的答案有點亂,我的本意是使你回頭的這個「東西」如果是會阻礙你下面要走的正確的路,那麼它就不是你過去的經歷而是誘惑。(呵呵,感覺還是有些亂)
4. 親愛的熱愛的有哪些經典的名場面
《親愛的熱愛的》名場面有:網吧相遇一見鍾情,游戲世界組隊刷怪等。
1、相遇:兩點還不晚嗎?你每晚都在嗎?佟年和韓商言初次相見,是韓商言的戰隊失敗後,他心煩於是走進了網吧。此時,佟年剛好在網吧幫忙親戚看網吧,對韓商言一見鍾情。木訥的楊紫話里都是不舍:您不是包夜嗎?現在才凌晨2點。結賬完全,楊紫還想再和韓商言說話,卻由於根本是陌生人,不知道說啥,只能尷尬地亂扯:謝謝您光臨本店,還要恭喜您獲得大獎,歡迎下次您再來。
《親愛的熱愛的》號稱還原度最高的小說改編,其實在這些還原的基礎之上,楊紫和李現作為男女主角,為佟年和韓商言兩個角色增加了更多的個人魅力。公子翼作為看過小說的書迷之一,每次看到電視劇都不由地露出姨母笑。書中很多名場景一一出現正在電視熒屏前的時候,公子翼也越來越佩服編劇的能力了。
5. 金庸小說中打鬥場面數不勝數,那一場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金庸所寫的大部分小說我都看過,但是由金庸小說所改編的電視劇,除了早期的《射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後面所拍的電視都沒怎麼看過。在我的心目中,金庸小說中的打鬥場面,以小龍女大戰全真教最為經典。
刀劍無情而人有情,唯有真正的愛情才能突破世俗的枷鎖,才能從容面對一切的艱難困苦,也才能最終走到一起,正如楊過和小龍女。
6. 金庸小說裡面最經典的打鬥場面是什麼
作為一個資深的武俠小說迷,我感覺一定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金庸的小說我看過了好多部,每一部都很精彩,而且每一部都有自己的獨特魅力。
但是呢,這些書裡面呢,我比較喜歡看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等等。裡面的主人公也是五花八門,而且也都是身手不凡,都會一些獨門的武功,也和大反派進行了一些非常經典的打鬥。
但是我認為最為經典的打鬥發生在天龍八部,在喬峰身上就有兩次非常經典的打鬥。第一場就是喬峰單人獨闖聚賢庄。可以說是孤膽英雄,而且將各種武藝發揮的淋漓盡致。並且也是體現出了喬峰的光明磊落和武藝高強。
還有一場就是在少室山下,少林寺和慕容復,丁春秋和庄聚賢的一場大戰。這一戰更是讓喬峰名揚天下,而且眾多絕頂高手幾乎都在這一一登場。不僅僅有喬峰,慕容復,丁春秋,庄聚賢,還有段譽,虛竹等等。並且也出現了一個傳奇的掃地僧。
少室山下,蕭峰帶了十八名騎兵就來到了山下,山下是中原的各路英雄豪傑,而且都對蕭峰虎視眈眈。起初就是蕭峰起手就對丁春秋動手,丁春秋立刻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對手,後來蕭峰更是大戰丁春秋慕容復和庄聚賢三人,而且毫無懼色,當真是英雄了得。後來蕭遠山出現,在眾人面前承認所有的一切都是他所為。但是蕭峰仍然說,他父親做的一切都由他來承擔。
到了最後,更是和慕容博交手,而且幾人聯手大戰掃地僧。蕭峰真是一戰就出盡了風頭。我看過很多金庸的小說,我感覺真正的英雄就只有蕭峰一個人。畢竟他既豪放,不拘小節,又非常的講義氣,心地善良。
總之我認為金庸里最經典的打鬥就是蕭峰大戰少林寺的打鬥。
7. 金庸小說中哪些段落的描寫充滿畫面感
在《神鵰俠侶》中,楊過與他的妻子小龍女十六年未見,這個場景讓我充滿畫面感,他們兩個不離不棄,最終在谷底深擁,讓我熱淚盈眶,我看到的感情不光是一個人的不離不棄,是兩個人的共同堅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