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名著小說環境描寫
⑴ 名著環境描寫經典片段及賞析
人行道上積雪和塵沙混在一起,被踐踏成堅實的硬塊, 馬路兩旁堆著累累的積雪。由於氣溫上升的緣故,這些雪堆漸漸變成灰色,松軟起來,表面也溶成一道道的小溝。街道潮濕、泥濘,從灰色三角屋頂上往下滴著溶雪。但是頭頂上的天空是蔚藍的,沒有一絲雲影,空氣里好象有千百萬個發光的原子,象水晶似的閃爍、舞蹈。
([德]托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
多麼安靜,多麼活適1……幾步路以外,一道看不見的泉水斷斷續續的流著,好似脈管的跳動:忽而微弱,忽而劇烈。遠遠的天邊黑沉沉的。紫色的地上長著光禿與黑色的樹木,一層水汽在上面浮動。冬季末期的太陽,淡黃的年輕的太陽,蒙朧入睡了。飛鳥象明晃晃的箭一般破空而過。鄉間可愛的鍾聲遙遙呼應,一村復一村……
([法)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星期五卻天朗風和。是春天可愛的先驅之一,在陰寒的冬季里表明大地上還有和暖的天氣,美麗的風光。青天高掛著金黃的太陽,灑下了水晶似的、溫柔的光線。從麻雀的鳴聲里明明聽得出,室外是平靜,幸福的日子。嘉莉拉起了前窗,迎面吹來一陣南風。
([美]德萊塞:《嘉莉妹妹》)
冬季又快完了。風颳起來,還是很冷,可是有時在黃昏時候,忽然意想不到地從南方微微地吹來一陣和暖的春風,天上也沒有那種冷竦辣的氣象了。長久的沉寂之後,又有人吹笛子了,村裡又可以聽到奏樂的聲音了。船夫們停著槳,讓船順水漂下來,口中唱著贊美黑天的歌,現在正是這樣的時令。
([印]泰戈爾:《河邊的台階》)
⑵ 駱駝祥子里的經典環境描寫片段
1、祥子出了曹宅,大概有十一點左右吧,正是冬季一天里最可愛的時候。這一天特別的晴美,藍天上沒有一點雲,日光從乾冷的空氣中射下,使人感到一些爽快的暖氣。雞鳴犬吠,和小販們的吆喝聲,都能傳達得很快,隔著街能聽到些響亮清脆的聲兒,像從天上落下的鶴唳。
洋車都打開了布棚,連上的銅活閃著黃光。便道上的駱駝緩慢穩當地走著,街心中汽車電車疾馳,地上來往著人馬,天上飛著白鴿,整個老城處處動中有靜,亂得痛快,靜得痛快,一片聲音,萬種生活,都覆剛走了幾步,他覺到一點涼風,就象在極熱的屋裡由門縫進來一點涼氣似的。
2、他在橋上立了許久,世界像是已經死去,沒一點聲音,沒一點動靜,灰白的雪花似乎得了機會,慌亂的,輕快的,一勁兒地往下落,要人不知鬼不覺地把世界埋上。
3、到四點多鍾,黑雲開始顯出疲乏來,綿軟無力的打著不甚紅的閃。一會兒,西邊的雲裂開,黑的雲峰鑲上金黃的邊,一些白氣在雲下奔走;閃都到南邊去,曳著幾聲不甚響亮的 雷。又待了一會兒,西邊的雲縫露出來陽光,把帶著雨水的樹葉照成一片金綠。
東邊天上掛著一雙七色的虹,兩頭插在黑雲里,橋背頂著一塊青天。虹不久消散了,天上已沒有一塊黑雲,洗過了的藍空與洗過了的一切,象由黑暗裡剛生出一個新的,清涼的,美麗的世界。連大雜院里的水坑上也來了幾個各色的蜻蜓。
(2)經典名著小說環境描寫擴展閱讀:
祥子是老舍的長篇代表作《駱駝祥子》中的一個人物形象。這部作品描寫來自農村的淳樸健壯的祥子,到北平謀生創業,三次買車又三次失去,並終於墮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駱駝祥子》以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的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祥子來自農村,他老實、健壯、堅忍、自尊,祥子最大的夢想不過是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與一次破滅,他與命運的抗爭最終以慘敗告終。到小說結尾,祥子已經變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吃喝嫖賭、自暴自棄的行屍走肉。
《駱駝祥子》還寫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殘忍霸道的車主劉四爺,大膽潑辣而有點變態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毀滅的小福子以及大學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
⑶ 文學作品中有哪些經典的環境描寫
次北固山下 [ 唐·王灣 ]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使至塞上
[ 唐·王維 ]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宋代林逋的《山園小梅·其一》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桃花源記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滕王閣序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這些都是我覺得比較經典的環境描寫。然而自然,你想要的可能並不是這些,而是些小說中的段落。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固然很多,其中也不乏精彩者,可是能把對環境的描寫達到以上的程度的,應當屈指可數罷,我學問淺薄,未曾見過。
⑷ 名著小說中描寫環境風景的片段。
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景色描寫: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 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⑸ 求小說中的經典環境描寫
這是1998年夏天。
7月9日。
天空像是被颶風吹了整整一夜,干凈得沒有一朵雲。只剩下徹底的純粹的藍色,張狂地渲染在頭頂上面。像不經意,隨手打翻了藍色的墨水瓶。
暈染開的,千絲萬縷的藍。
這天下午的陽光和其他尋常夏天裡的陽光一樣好,或者更加好。炎熱讓每個人失去了說話的慾望。張了張口就是乾燥的熱,像要吐出火來。所以每個人都只是靜靜地站在高大的香樟樹下,皺著眉頭,沉默不語。 好像大家都睡著了,凌晨三點氣溫開始下降,周圍悶熱的暑氣散去,大團大團略微帶著寒意的水汽彌漫開來籠罩在街心花園裡面。以前聽過一些傳說,說是午夜之後,黎明之前,所有的十字路口,街心花園,都會有很多這樣游盪著的鬼魂,他們成群成群地凝聚成霧氣,乳白色的,低低地浮在空氣里。像是做了個夢,一切恍惚地回到三年前。自己第一次來到淺川,一出車站被整個城市遮天蔽日的香樟嚇住了,那個時候陽光如同現在一樣耀眼。整個淺川一半籠罩在盛夏墨綠色的陰影里,一半陽光照耀,呈現出泛濫的白光。
夢里很多人在笑著,滿臉滿臉散發著光亮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