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小說 » 金庸武俠小說經典人物評說

金庸武俠小說經典人物評說

發布時間: 2023-06-14 06:52:56

『壹』 金庸武俠人物性格分析

喬峰。
金庸所著《天龍八部》中的英雄喬峰,武功蓋世,卻悲苦一生。在分析性格之前,先看看大英雄的成長經歷。

還在襁褓之中就慘遭橫禍,雁門關外因帶頭大哥誤中慕容博設的奸計而導致母親身亡,父親跳崖,身為遼人,卻在宋人的撫養下長大,直到成為名滿江湖的丐幫幫主。杏子林中卻突然有人揭露他不是中原子民,而是與漢人有仇的異族後代——契丹人。於是喬峰開始了尋找自己身世之謎的旅程,最後事實證明他的確是遼人,喬峰從此變為蕭峰。
當得知他的父母是被帶頭大哥等人殺害在雁門關外後,蕭峰開始了尋找帶頭大哥的復仇之路,被康敏誤導,去殺段正淳,導致心愛之人死在自己的掌下,最後找到帶頭大哥——少林寺方丈,他卻選擇了放棄報仇。
最後脅迫遼人首領耶律洪基定下有生之年不再侵宋的誓言後,認為自己作為契丹人無臉再生存於大宋江湖 ,而作為契丹人更無臉面對自己的族人,而選擇自殺。
從杏子林被人揭露身世後,蕭峰選擇了追索自己的身世來看,他的第一色為紅。如果第一色為黃,他會直接除掉「污衊」他的人,要知道黃色是不認為自己有錯誤的,即使有錯也是別人栽贓陷害。
縱觀蕭峰悲苦一生,生命力卻極盡頑強 ,不為權勢、金錢所惑,不為困境苦難低頭,有極強的抗打擊能力,甚至越挫越勇。當身世遭受質疑選擇證明自己,當知道父母為人所害選擇去報復,紅 黃性格的特質展現無遺。而當面對仇人選擇寬恕,這應當歸功於他在少林寺的成長經歷,受佛教悲憫文化的熏陶,他的性格得以升華。這一點,從脅迫耶律洪基定下有生之年不侵大宋的誓言後選擇自殺來看,更是得到驗證。心懷天下蒼生,犧牲自己一個,給遼國皇帝一個交代,換來宋遼和平,這是蕭峰性格受到佛教文化熏陶之後的選擇。

『貳』 金庸先生的小說內容豐富,人物飽滿,你知道金庸筆下金典的角色有哪些

知道的有很多,我這里就介紹一些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的角色,不一定是主角才會讓我記憶猶新。

東方不敗」是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一個非常極端和有趣的人物形象。《笑傲江湖》原著中直接描寫東方不敗的篇幅並不多,且集中在小說最後。從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基本都是借他人之口的側面描寫,可謂「千呼萬喚不出來」,但卻「山雨欲來風滿樓」。

其他還有好多好多人物,性格鮮明,布袋和尚說不得,吸血蝙蝠韋蝠王,等等等,每個人物都描寫的很好,你可以自己去看看。

『叄』 金庸武俠人物性格分析

金庸先生這十幾部小說的主人公大都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俠肝義膽的江湖俠客。人作為一個有精神的生命存在,就註定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人不管怎樣頂天立地,他身上一定有普通人的毛病,思想成分中一定有普通人的某些想法。人是群體動物,在社會中生存,勢必從小到大會接觸很多人,也就可能或多或少地受人為的影響,養成某種有別於完美的習慣,有的更是與生俱來的,因此說,這些江湖俠客也不例外,他們也會有不少缺點,這篇就說說他們的缺點。
還是按照那個對聯順序來講,胡斐在《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中是有很大不同的,《飛》主要是講他少年時期生活經歷,《雪》則是他青年時發生的故事,青年時期比少年時期更儒雅,考慮問題更獨立、更成熟。在《飛狐外傳》中胡斐意氣風發、豪氣干雲,在成長為大俠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事兒,他遇到生命中頭兩個女人袁紫衣和程靈素,特別在與聰明機敏地程靈素相處過程中,胡斐的機智被大大的比下去了。其實胡斐在《飛》中是被作者全力塑造的俠義英雄形象,他的缺點是不能夠明顯的,因此胡斐性格中是沒什麼缺點的,唯一算缺點的就是對待愛情的模糊,他對袁紫衣的愛情顯得莫名其妙,對程靈素卻懵懂無知,很明顯,胡斐對於袁紫衣是愛情,對程靈素是親情。這二女對待胡斐則是採取「一字訣」,怎麼個「一字訣」呢?袁紫衣是「躲」,他每次與胡斐相見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他不想給胡斐希望就採取一個「躲」,使得胡斐空自悵惘;程靈素用了個「埋」字,程靈素眼見胡斐對袁紫衣一往情深,而胡斐與自己只是兄妹之情,他只能把對胡斐的滿腔愛意深埋心中。這三個人在感情上彼此辛苦,袁紫衣希圖出家以達到解脫,而程靈素更是為胡斐而死,胡斐對這兩個女人都充滿感情,他是真心地摯愛著袁紫衣,甚至在袁剃度後竟異想天開地希望她還俗;對於程靈素,胡斐更多的是感激,他至始至終都對程靈素沒有表達出絲毫愛意,最後將程靈素骨灰埋於父母墓旁,他將程靈素當做一家人,感情中更多地是當做妹妹,哪怕是程靈素為自己而死,須知愛情不能勉強的。人們往往對程靈素報以更多地同情,包括我在內,對程靈素抱以很大同情,特別是她為胡斐吸毒的那段情節,真的希望他二人能在一起,但也許我和胡斐犯了同樣一個錯誤,那就是把歉疚之心理想化了。袁紫衣不能跟胡斐在一起時命運弄人,程靈素不能跟胡斐在一起是情節安排,最後胡斐只能在父母墓旁的雪林中孤獨地惆悵了。還有種說法是胡斐嫌丑愛美,袁很美,而程則平常些,愛美之心,不管英雄豪傑還是販夫走卒都是有的。況且袁紫衣出場也在前,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恐怕胡斐也很難抗拒。把胡斐對兩人感情的模糊不明當做缺點,確實勉強了點,但作品情節上的硬傷是沒有辦法的。
狄雲最大的優點就是最大的缺點,他生性誠懇老實,心地善良,這在平常看來是好的,是人品好的特徵,但在《連城訣》這個丑惡世界中,狄雲的優點馬上成為缺點,並且被人利用和嘲弄。他太善良並且有些不諳世事,師傅賣了大黃牛該自己買的新衣服被弄臟了,便不要命地跟大盜呂通廝打,他這一出手又為自己遭到萬氏師兄弟群毆埋下了伏筆,呂通來挑戰萬振山,狄雲卻使勁力氣將對方打發了,自然引得主人臉上無光,萬氏師兄弟心胸狹窄,更是無法忍受狄雲的莽撞,半夜裡將他一頓毆打;他的三招「唐詩劍法」將萬氏師兄弟打敗,引得萬震山計殺戚長發,自己也被萬圭陷害悲慘入獄,並且右手手指被削斷,琵琶骨被鎖,一身武功盡失,又遭師妹誤會,所有這一切不平狄雲都想不明白怎麼回事兒。他有個外號叫做「空心菜」,可見他怎會想到自己是遭人所害,他太老實善良,根本想不到別人的壞,當丁典跟他講萬震山師兄弟殺師奪經的往事時,狄雲彷彿聽到了人世間最邪惡的事兒,他滌清的心靈是很難理解。隨著故事的發展,狄雲越來越被人性的丑惡所打擊:丁典被凌知府害死;惡僧寶象要吃了自己;水笙縱馬將自己的腿骨踩斷;血刀老祖殘忍嗜殺、詭計多端;花鐵桿為求活命枉顧江湖道義,造謠中傷水笙;當年教過自己功夫的二師伯對師兄下手狠毒;萬氏師兄弟彼此猜忌,皆欲除對方而後快;各路豪傑為了財寶喪心病狂,天良泯滅。這一系列過程使他自幼在湘西農村成長起來的純潔心靈飽受摧殘,他無法相信人性在最大利益受到侵犯時竟會變得如此丑惡,然而他又親眼目睹了一個個事實,到最後他只能到大雪山隱居以求得心靈的凈化。他的缺點在與過於老實善良了,結果處處受欺負,美好的品格卻成為他致命的弱點,真是對人性最大的揶揄,但卻很現實。
蕭峰與郭靖稱得上為「俠中之俠」了,他二人算是這些主人公中缺點最少的了,幾近於無,然而人是多面的,不可能沒有一點瑕疵。蕭峰的缺點在與有時太沖動了,他說過他做受不得人冤枉,銷售後因為四兩多銀子在葯鋪不翼而飛,父母沒有對他過多責難,但蕭峰幼小的心靈疼痛異常,他不甘心承受著不白之冤,便半夜裡將葯鋪大夫殺了以平心頭之恨;他一直被馬夫人陷害,怎會信得她的言語,正由於仇恨蒙蔽了他的頭腦,他受天下群雄圍攻,急於找到「大惡人」為自己洗雪冤屈,竟信了馬夫人的話趕往大理追殺段正淳,讓他沒想到的是段正淳竟承認的一清二楚並且坦然受死,讓他更想不到的是段正淳跟他說的是兩件完全不相乾的事兒,而坦然受死的竟是心中至愛——「代父受過」的阿朱。其實若不是蕭峰報仇心切,仔細想想,「大惡人」既然每次都快於他殺掉知道真情的證人,那自是在千方百計要隱藏自己,又怎會讓蕭峰輕易找到,找到後又豈肯直任其事,因此蕭峰好沖動使他往往解決不了什麼事情,他沒有更好的辦法去解決,便選擇了人性中最原始的方法——暴力。沖動之下往往會少了些思考,而這又使他深陷精神危機,這可能也是他悲劇命運的一個表現吧。郭靖則有些偏執,在《射鵰英雄傳》中是由於他天性愚鈍,他自幼被江南七怪撫養教導,感情極深,在桃花島上親眼見到五位師傅慘死,再加上自己十分低劣的推理,使得他憤恨一場,對黃蓉溫存盡失,直欲取黃葯師性命,郭靖本來就不聰明,遇上此等慘禍,腦子就已亂了,有何能思考來龍去脈,正如黃蓉所說:若真是黃葯師下手又怎麼會留得柯鎮惡性命去報信,不過此刻正需黃蓉出來抽絲剝繭地找尋兇手才能襯托出她的聰明機智和郭黃二人感情的坎坷跌宕;在《神鵰》中郭靖的偏執更多是由於他的正統思想決定的,他對楊過百般愛護,只是一些人為因素使楊過對他有些誤會,在英雄大會上郭靖對楊過的關懷更是真情流露,就算用自己性命來與之相換他都不會過多猶豫的,但當楊過提出要與小龍女蒂結連理的時候引起了禮教大防,而郭靖身為江湖上人人尊敬的郭大俠更是正統禮教的代表,他寧肯要打死楊過也不許他有亂人倫行為,不過這並不能說明郭靖的偏執,畢竟當時整個社會風氣是這樣的;在楊過斷臂一件事上,郭靖的偏執就很明顯了,郭芙既是無意中砍下楊過的手臂 ,系無心之失,郭靖一生豪氣,決不負人,定要砍了郭芙一條臂膀來償還楊過,郭靖正統思想根深蒂固,自覺凡事都一報還一報,又加上郭楊兩家三代情誼,因此他的想法初覺此人真乃大丈夫也,做事不偏私,親生女兒也能狠得下心腸,但細想一下,楊過手臂已斷,就算斬下女兒手臂也已無法接上,總是沒有辦法。也是郭靖生性正直,不肯負人,這須也怪不了他,只是早知此景,何不當初對郭芙嚴加教育呢?對比後來對郭襄的嚴厲教育,使其成長為一代宗師,郭黃夫婦在教育子女問題上還是可以的。
同樣的,這里也不多講韋小寶了,他是個特例需要特別開一個題目來研究他,他的缺點實在太多了,這個人物塑造的如此成功,說他好,說他壞,都是件困難的事情。
令狐沖是性情中人,他與岳靈珊的青梅竹馬,對岳不群的尊敬,都是感情極深。隨著岳靈珊的移情別戀和岳不群真實面目的不斷暴露,令狐沖似乎感情傾注巨大,始終無法擺脫出來,險些死在這父女二人手上,窮究起來,令狐沖用情太過了,成為他一個大缺點。他與岳靈珊從小青梅竹馬,本就是人人看好的少年愛侶,對其傾注大量感情本也無可厚非,況且當時岳靈珊對這位大師哥也是情真意切,正當二人你儂我儂、好不歡喜的時候,林平之的闖入使二人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但這也我所謂,令狐沖和林平之都正值青年,二人各展魅力以贏得佳人芳心也是可以的,但由於「偽君子」岳不群的推波助瀾,令狐沖淡出了岳靈珊的視野,後來岳靈珊更是為了林平之和岳不群兩次向令狐沖拔劍相向,可謂決絕。令狐沖既思岳靈珊之愛慕又念岳不群之撫育,傾注感情如巨,若說五嶽劍派並派大會上岳靈珊那一劍是始料未及、無心之失,那麼岳不群在少林寺用「沖靈劍法」擾亂令狐沖心神並施苦肉計自斷其腿就太高明了,氣候又略施心理戰術利用令狐沖有重新拜入華山門下之念,竟兩三句便哄得令狐沖答應並派之舉,不可謂心機不深啊,用心之歹,可見一斑。可令狐沖偏偏就對岳氏毫無戒心,對之始終尊敬甚至是崇拜了。他在少林寺、五嶽並派兩次比武中都當著盈盈之面心中對岳靈珊情愫滋生、愛潮湧動,姑且不說是否對得起盈盈的一番情意與犧牲,就是比武中也當須全神貫注,焉能心生旁騖。兩次被人有機可乘,前一次被岳不群擾亂心神借機陷害他對師傅下狠手,後一次更是被岳靈珊刺傷,引得盈盈擔心異常,令狐沖可曾有愧?後來在華山上又中了岳不群毒計,令狐沖和盈盈二人險些被殺,若不是儀琳及時出現刺死這個偽君子,恐怕縱使令狐沖用吸星大法將岳不群內力吸盡,也難當他垂死一劍。可見令狐沖雖性情灑脫,單頁面不了心機透明,難擋有心之人暗算,又由於他用情過甚,乃至險釀成大禍。用情深則在處事時必顧慮極多,優柔寡斷,由此觀之,大概在諧奏《笑傲江湖曲》時令狐沖的心境才是最清明的。
陳家洛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典型代表,做事只憑一廂情願,政治斗爭經驗極少,心機淺淡,遇大事時優柔寡斷,顧慮極多,缺少政治博弈心理,難成大事。在與乾隆帝的政治心理斗爭中可謂全落下風,終始自己餘生隱歸回疆,無法再起波瀾,一事無成。但細想下來,完不成大業也怪他不得,一群江湖草莽要干謀天下的大事,其頭領必定是英明睿智、辦事果斷、雷厲風行、拿得起、放得下,而其政治目標也必定是經得起推敲,值得去奮斗。但這兩件事紅花會似乎全都沒有想清楚就付諸實踐了,紅花會老舵主於萬亭手握乾隆的身世證據,寄希望於此來要挾乾隆就範,恢復漢家天下,陳家洛不過秉承遺志,,領導紅花會群雄繼續斗爭罷了。講實話,陳家洛發號施令、運籌帷幄、機智善變那是沒得說的,是個人物。但他守成有餘,開拓不足,因此真要改朝換代,他這樣的知識分子是不行的。而政治目標呢?是要推翻滿洲貴族統治,恢復漢家天下,但從一開始包括於萬亭在內大家都犯了一個錯誤:乾隆是皇帝不假,他是漢人也不假(至少小說是這么講的),紅花會要他恢復漢人身份取代滿人統治後自己依舊做皇帝,並且是開國之君,乾隆帝在六和塔上初聽見這個要求也是不禁歡喜,但冷靜下來後乾隆敏銳的政治家洞察力就意識到自己已經是皇帝,就算真的恢復了漢家天下,自己仍舊是皇帝,依舊可以掌管天下,並沒有更好的利益謀取,滿洲人已經在中原統治過百年,可以說統治階級的國家機器已經足夠牢固了,如果乾隆真有政變的舉動,滿洲貴族一起發難,恐怕紅花會也很難成事,乾隆自已也不免會落得個身首異處,然後清廷再換個皇帝好了,這樣下來,乾隆權衡利弊似乎覺得做個太平天子更為穩妥,至於自己是漢人還是滿人也不重要了。紅花會是一廂情願,乾隆的確是考慮周全,因此從陳家洛做總舵主那天起他就已註定失敗了,無論從他的性格特質還是政治構想都是經不起殘酷政治考驗的。
楊過性格偏激的很,他自幼孤苦無依,飽受人間冷暖,待得郭靖撫養後又遭武氏兄弟欺侮、黃蓉防範使他更加偏激,全真教的悲慘經歷使他心中的憤懣達到極點,變得比起憤世嫉俗、孤傲高寒。好不容易得孫婆婆用溫暖慈愛的心腸暖化他心中的堅冰,楊過欣喜人世間還是有人關心他的時候,孫婆婆又被郝大通失手打死,楊過一聲痛恨全真道士恐怕這也是重大根源。他得知郭靖黃蓉乃其殺父仇人,便於金輪法王相交,投靠蒙古,充當忽必烈的內應,進入襄陽城中謀刺郭靖,不說楊康行為不端、多行不義、自取其禍,就算他當真為郭靖夫婦所殺,那也應當正大光明地報仇才是,楊過枉顧兩國交兵的現實,竟欲為了報仇而置國家民族於不顧,這等行為將使他萬劫不復,幸虧他及時被郭靖的「大俠情懷」所感染,在最關鍵時刻出手將郭靖從蒙古大營中救出並一直保護郭襄,楊過盡管偏激,但不糊塗,在郭靖鐵骨錚錚的大義之前,他也能知過能改,也不枉郭靖為他取的名字之意了!
石破天跟狄雲差不多都是心地太善,對人不設防,以致自己被人算計,不過不同的是狄雲選擇了隱蔽世外,而石破天則是坦然面對,並通過自己的行為使他人對他更為尊敬 。論起實話,石破天最大的缺點應當是沒文化,大文盲一個,說韋小寶沒文化,怎麼講他還知道自己名字叫什麼,識得幾個字,可石破天連自己叫什麼都不知道,連「一」字都不認識,真真正正地不識字。然而不識字卻為他帶來了好處,使得他練成了「俠客島神功」,天下無敵,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但這段我想說的不是這個,還是要講他良善的品格,在這兒他又與狄雲不同了,狄雲是從小生活在與世無爭地農村,養成了他憨厚善良的性格,石破天則不然,他從小跟一個叫他做「狗雜種」的而且他以為是自己母親的一個女人與一條大黃狗一起長大,也是生活在一個與外界鮮有聯系的地方,她的「母親」對他極盡虐待,他不但不嗔怪反而覺得也許母親都這樣,之後他在侯監集目睹江湖人士為奪玄鐵令的殘酷殺伐、石清夫婦與雪山派中人的狹路相逢、謝煙客對眾人的戲耍,這些都不是曾見到的,他感覺很新奇。他在摩天崖上一直被謝煙客防範,謝煙客為防他謀害自己竟教了他走火入魔、自殺身亡的陰陽混合內功,但這些並未使石破天怨怒,還是對謝煙客感激涕零,他總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因此總以自己良善之心待人,也以為世間之人都會以這般對他。之後他雖被各種人物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地當做石中玉而處在各種矛盾事件之中,始終是一種心態貫徹始終,並且收獲甚豐,但畢竟是小說,若在現實中也是這般待人,又不可能會有這么好的機緣,他真的很難生存,因此無害人之心,防人之心還是要有的。
張無忌,說他接近於我們普通人,就是我們身上有的問題他也有,我們的缺點他也具備。他身上的缺點很多,什麼缺乏主見、優柔寡斷的已是老生常談了,這里也不多費口舌,主要是想說他身上的奴性心理或稱自輕心理。他少年時期曾有一段時間在昆侖山附近的紅梅山莊度過,在山莊中他遭遇了明艷妖嬈的朱九真,登時便被迷得七竅生煙,不知所措,衛璧、朱九真、武青嬰三人關系曖昧,護衛牽連,而這時張無忌混沌落魄,如一個花子一般,被朱九真妖艷的美貌迷住後便忘乎所以,捲入了那三人的爭風吃醋之中。朱九真不過把他當做玩物,讓表哥戲弄一番當做玩笑、把戲來看,張無忌卻渾不知覺,欣欣然地遭受衛璧毒打,心裡還想著只要能博得朱九真開心,被打死也甘願,當朱九真看到張無忌還手便怨怒與他,對他竟無體惜之情,恨不得衛璧打死他,只要表哥高興,這個「鄉巴佬」死不死有什麼干係?可張無忌也不知是情竇初開還是天生對漂亮女人依戀,被打得傷痕累累仍惦記著朱九真是否會想自己,之後被朱九真迷惑多日,再加上朱長齡一番演戲做作,張無忌輕輕鬆鬆地將自己身份、義父下落和盤托出,作為少年人禁不住誘惑也無可厚非,但為了博美人一笑,竟將自己性命交拖出去,確實很難理解,這也許是張無忌一生受女人所制而他自己恐怕也解釋不了的吧。
大多數人都很難理解袁承志與青青的愛情,這么刁蠻、小心眼兒、愛吃醋的姑娘,袁承志竟會對他百依百順,焦婉兒、阿九甚至是小慧在青青心裡都如毒蛇猛獸一般,生怕自己一個閃失,袁承志便被他們搶走,後來最可笑的是她以為袁承志對何鐵手有意,殊不知是後者對女扮男裝的自己情有獨鍾。袁承志事事以父親袁崇煥為楷模,自然道德標准守得極嚴,算是個克己守禮的好男子,他對青青許下諾言會相守一生,不過青青醋意也太濃,稍有姿色女子若對袁承志青睞一下,青青可就要尋死覓活了。袁承志道義上對青青相守一世,可心裡卻總是有對阿九的傾慕之情,可礙於青青,他又不敢表白,猶猶豫豫,進退維谷,阿九也是飽受煎熬,後來袁承志遠赴海外以為可以避開這段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他對青青是真心相待,對阿九也是鍾情於斯,在搖擺間,晨暮易逝,一世已過,不勝感嘆!
金庸先生作品是後期比前期的好,人物人情味也越來越濃,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也會在各位大俠身上表現,作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鮮活個體,他們有著或多或少地缺點,這才構成他們完整的人性,否則一味地頂天立地,沒有人性弱點那也沒有趣味了,畢竟大英雄還是很少的,讀者們看到這些俠客身上

『肆』 分析金庸小說的一個人物(400字以上)

也許很多人不喜歡張無忌,說他性格軟弱,缺少英雄氣概,但是仔細研究發現,他的這種性格與我們普通人非常相似。表面上看,張無忌修煉「九陽神功」是無意,學「乾坤大挪移」是從小昭之請,與周芷若訂婚是受命於謝遜等等,無論是愛情還是事業,似乎張無忌總是受人別人左右,但實際上卻藏著佛眼與慈悲心。
張無忌的慈悲心.在小說中寫得相當透徹明白.最典型的是下面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作者讓張無忌久病成良醫.在蝴蝶谷中跟「蝶谷醫仙」胡青牛學習醫道.日後不僅武藝高強.而且醫道精深.醫者慈悲心.這是人人皆知的.被張無忌治好的人也不知有多少.讓小說的主人公兼職行醫.這在武俠小說中極為少見.胡青牛號為「蝶谷醫仙」.但他還有一個綽號「見死不救」.因而算不上真正的仙佛中人.而張無忌則堪稱「江湖醫佛」.
第二件事.是張無忌遇殷離(那時殷離化名蛛兒.張無忌化名曾阿牛).殷離臨危之際.來看斷了腿的張無忌一眼.要張無忌說他愛她.願意娶她.這本是一個荒唐的想法和建議.但張無忌竟然真的答應了譽攔腔她.而且答應的斬釘截鐵.張無忌此時一不知對方是自己的表妹.二來也不愛她.三來對方不僅因練「千蛛萬毒手」
而相顏醜陋且性格古怪.非但不可愛.甚至相當的可厭.張無忌之所以答應要愛護她甚而娶她為妻.此無他.是慈悲之心大動.可憐殷離的緣故.
第三件事.六大派圍剿明教的光明頂.張無忌適逢其會.先是見滅絕師太對明教銳金旗下教眾大開殺戒.正派人士固是因為正邪不兩立而不聞不問.而明教的支流天鷹教竟也袖手旁觀.張無忌作為一個毫不相乾的外人.一個毫無見識.
更無聲名的小夥子.居然強行出頭.奉勸滅絕師太不要再殺.他寧願挨她三掌.佛門中人滅絕師太毫不慈悲.而張無忌道是地道的佛家心腸.繼而.張無忌在練了「乾坤大挪移」武功心法之後.明教已危在旦夕.張無忌再次強行出頭.勸各派與明教止息干戈.惹得天下英雄哈哈大笑.因為他要做的事與他的身份天差地遠的不合.然而身份雖不合.慈悲之心卻迫得張無忌非如此不可.他的勸解.既不是要幫著明教「邪魔」與正派武林對敵.更不是因為他有什麼個人野心.而是純粹出於天性的慈悲心腸.
以上三件事足以說明張無忌的慈悲心腸.說明他不枉「佛家之俠」.這與狄雲的碌碌無為大不相同.一來可能是衡脊作者覺得武俠小說寫狄雲這樣的碌碌無為的可憐人物實在難以滿足讀者的需求.從而在這部書慶衫中改弦更張.給張無忌更多的表現他的俠氣的機會.二來是因為射 系列的基本體制.是要寫大事件.大場景.因而要寫「大人物」.大英雄.三來則是作者的思想意識的進化.無為亦可為俠.慈悲更可濟世救人.從而使這部小說又回到了武俠小說英雄傳奇的正軌.

『伍』 金庸小說里你最喜歡的武俠人物說出理由

最喜歡郭靖,他成長的環境不好,但卻並沒有因此而變成不好的樣子,反而與人為善,自立自強,讓人敬佩。他的經歷就像傳奇,非常的有意思,在這過程中不斷進步,最終成為一代大俠。
射鵰英雄傳寫得非常好,是我很喜歡看的一部小說,情節非常吸引人,人物描寫也很豐滿,所以郭靖這個人物的創造非常成功。
郭靖和黃蓉這一對非常讓人羨慕。

熱點內容
碎屍案短篇小說 發布:2025-08-22 16:05:33 瀏覽:212
yy張敏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8-22 16:05:19 瀏覽:549
都市小說著名作者 發布:2025-08-22 16:03:43 瀏覽:947
主角為軍師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8-22 15:54:32 瀏覽:322
傷感的言情小說實體書 發布:2025-08-22 15:51:47 瀏覽:699
主角叫帝師葉凡都市小說 發布:2025-08-22 15:29:13 瀏覽:627
男主是司令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8-22 15:13:50 瀏覽:599
小說魔幻言情 發布:2025-08-22 15:12:15 瀏覽:553
姓林的重生富二代小說 發布:2025-08-22 15:11:10 瀏覽:321
重生之毒門將後小說結局 發布:2025-08-22 14:59:44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