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經典小說集
① 蒙古國文學著作《清澈的塔米爾河》沒有漢譯版嗎本人看蒙古語的有點費勁,想結合著看,更容易懂
這本小說有1984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的漢語版,譯者溫中和。但據評價翻譯的質量的確不高,所以影響比較小。有文章指出了譯本的部分問題,參見http://www.doc88.com/p-982342972686.html這書你去孔夫子舊書網應該能找到二手的。
上面那幾個不知道情況就亂說的傢伙只表現出了民族偏見而已,有本事就把蒙古的精品文化都推向中國推向世界,而不是躲在角落裡滿腹怨氣!
② 百家姓有姓新的么
新姓
一、姓氏淵源
1、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畢公高之裔,畢萬之後封於新田(故城在今山西曲沃西南),其後因以為氏,見《姓苑》。
2、春秋時晉大夫新稚穆子之後,別為新氏。
3、明時雲南東倘長官司土長官為新氏。
4、蒙古族姓氏。
二、姓氏分布
台灣高雄、台東、北京、河北石家莊、山東曲阜、河南焦作等地均有此姓。
新吉勒:女,蒙古族。1937年6月生,內蒙古新巴爾虎左旗人。1978年考入內蒙古大學中文系蒙古語言文學專業,1982年畢業。同年10月份於呼倫貝爾盟文聯參加工作,在蒙編部作編輯工作。《熱戀的時光——生命》1984年發表在《內蒙古青年》第一期蒙文版。《花面紅乳牛》小說:1987年發表在《哲里木文藝》蒙文刊第七期。《愛的碎裂》小說:1989年發表在《扎魯照黑雅其》第二期。《在坎坷的日子裡》小說:1989年發表在《啟明星》第九期。《人心、狗心、狼心》譯文1990年發表在《呼倫貝爾》蒙文版第四期。《年輕母親的心》詩:1990年發表在《西拉木淪》第四期。《蒙古微型小說選集》中選入兩篇。《孩子與愛》1998年5月25日發表在《呼倫貝爾》日報上。《一生中的——三天》1996年發表在《呼倫貝爾》文學(5—6)期。1998年在《鴻嘎魯》創刊40周年紀念專刊上介紹了我的創作簡歷。蒙古國,著名作家:俄·烏雲的傑作《色格登都魯瑪》等兩篇作品,我以中國通用蒙文譯寫發表在《呼倫貝爾》文學1998年第一期上。1994年獲《呼倫貝爾》文學《駿馬》獎。1994年散文作品《第二次約會》在全區,由內蒙古自治區廣播電視廳、作家協會、人民廣播電台、青少年雜志社主辦的全區首屆《美的韻律》廣播大賽知識分子組中獲獎。
③ 《增廣賢文》一書,為什麼會被譽為蒙學經典
《增廣賢文》,是一部極具影響力的蒙古文讀物。該書的書名最早見於明代萬曆戲《牡丹亭》,由此可以推斷,該書最晚是在萬曆寫成的。後來,明清以後,文人不斷增加,現在才這樣看,稱之為“曾廣賢文”,俗稱“曾廣賢文”。作者從未見過任何書籍,只是在清代同治時期,儒家學者被改寫,可能是民間寫作的結果。”《增廣賢文》是一部格律諺語和文學語錄的集錦。它涵蓋的學科範圍很廣,從禮儀和道德、規章制度,到因地制宜、天文和地理,但它側重於生活哲學和處理世界的方式。”《增廣賢文》內容通俗易懂,簡潔全面;形式多樣,生動生動;節奏豐富,讀來朗朗上口,易記。
書中說:“易升易退,易逆轉小人之心”,“山上有一棵挺拔的樹,世上沒有挺拔的人”,“後人誰說,誰不說以前誰”,“人好欺負,馬好被人騎”,“人情如紙薄”,“人生就像一片有鳥的森林,到了分頭飛的時候”,既然人們不能坦誠相待,他們追求的一定是真情實感之外的東西,這就是錢:“沒人問鬧市區的窮人家,有錢的山裡有遠親”,“錢的真諦,沒錢的話真的沒有。這種不良的世俗現象,筆者感慨地發出:“畫虎難畫骨”、“知人”、“知世,知人不多”、“人海茫茫,哪個男人才是丈夫”。
④ 席慕蓉:蒙文課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席慕蓉:蒙文課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去上蒙文課。
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
在燈下,才剛寫了上面這兩行,忽覺悚然。這樣簡短的兩行字,這樣簡單的事實,如果是發生在六歲那年,是極為歡喜的大事,也值得父母大書特書,把這一天定為孩子啟蒙的紀念日。
可是,如果是發生在孩子已經六十多歲的這一年,父母都已逝去,她一個人在燈下,在日記本里鄭重地寫下這兩行字的時候,還值得慶賀嗎?
或許,還是值得慶賀的吧。
在南國的燈下,在不斷滴落的熱淚里,我一個人靜靜地自問自答。
或許,還是值得慶賀的吧。
第一次站在蒙古高原之上的時候,只覺得蒼天真如穹廬,籠蓋四野,而草原上丘陵如海浪般的起伏,置身於其中,一方面深深感覺到自己的渺小,一方面卻又覺得和大地如此貼近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幸福。
後來,常有在草原上趕夜路的經驗。一九九四年的夏天,從大興安嶺回海拉爾,在呼倫貝爾草原上夜行,另外一輛車落後了,我們這輛就在草原中間停了下來。我本來已經很困了,就想賴在車上睡覺,朋友卻在車外……
應該是你需要的吧
⑤ 求蒙文電子書PDF
網頁鏈接 毅金夫蒙文電子書和毅金夫蒙漢翻譯!
⑥ 陳乃雄的主要業績
翻譯出版短篇集《紅旗勛章》、《光明之路》、《白月和黑淚》,長篇小說《曙光》、詩集《生命的禮花》(合譯)、《深厚的情感》,中篇小說《我們的學校》(合譯)、《達米倫一家》、《少年探險家》等。審訂國際精選版《江格爾》漢譯文。
《雜談蒙文詩及其翻譯》獲內蒙古自治區成立15周年文學翻譯獎,《沙格德爾的故事》獲內蒙古首屆民族民間文學獎,《論蒙譯漢》獲內蒙古首屆蒙文翻譯優秀論文獎,《契丹小字研究》(合作)獲全國首屆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保安語的演變軌跡》獲內蒙古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陳乃雄論文集》獲內蒙古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此外,曾於1965年5月出版《蒙文初程》,於1974年7月出版《蒙文入門》。1980年代初,赴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五屯村,首次調查並記錄了「五屯話」。關於「五屯話」的系屬和定性,專家學者意見不一,陳乃雄則認為「五屯話」是一種長期受到藏語深刻影響的以漢語為基礎發展而成的獨特語言。由孫宏開先生主編的《中國的語言》一書將「五屯話」列為「混合語」。
⑦ 《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這四部小說翻譯成蒙古文依次是什麼
"Όνειρο του Ερυθρού Αρχοντικά",
"Ταξίδι στη Δύση",
"Three Kingdoms",
"∏εριθώριο Νερό"
⑧ 世界征服者實錄:蒙古秘史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蒙古秘史》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yu9693sPnoEj0VSmN8Flfw
本書是一部記述蒙古民族形成、發展、壯大之歷程的歷史典籍,是蒙古民族現存最早的歷史文學長卷。因為它事涉民族的天機和隱秘,在蒙古族入主中原的元代秘而不傳,又因文字變化妨礙在本族中流傳。到明清兩代,雖然收入或列名於一些大型類書、叢書,但遠離民間。到清中葉翻印出版時,它已成為一部高深的學問書了。這是一部蒙古族最古老的歷中文學典籍,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原書用畏吾體蒙古文即古蒙文寫成的,成書地點在蒙古高原的克魯倫河(今蒙古國克魯倫河)流域,年代大約是十三世紀,作者佚名。
⑨ 冬葉的主要著作
1.論新時期蒙古族小說之悲劇屬性 內蒙古大學學報(蒙文) 1995年3期
2.論那·松代的散文「高峰上的愛」內蒙古社會科學(蒙文版)1995年2期
3.試論策·傑爾嘎拉評論文章 金鑰匙 1996年2期
4.蒙古族《男子三項那達慕—原型研究》(一) 內蒙古大學學報(蒙文)2000年2期
5.《阿力碼斯之歌》的博克(摔跤巨人)原型 內蒙古社科院《蒙古語言文學》2000年4期
6.蒙古族《男子三項那達慕—審美意義研究》(二) 內蒙古大學學報(蒙文)2000年3期
7.長篇小說《僧俗人間》之文化意識研究 內蒙古大學學報(蒙文)2001年2期
8.科爾沁文學「出眾意識」的深層內涵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2年3期
9.文學作品中的「犧牲品」形象及其審美價值內蒙古社科院《蒙古語言文學》,2002年2期
10.新時期蒙古文學思潮論(第一作者)內蒙古社科院《蒙古語言文學》,2002年4期
11.新時期蒙古文學思潮的特性 內蒙古大學學報(蒙)2002年3期
12.科爾沁文學之現實精神淺析 內蒙古大學學報(蒙)2002年增刊 短篇小說《火眼金睛》,「花的原野」期刊,199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