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科幻小說逆熵
Ⅰ 李逆熵《論盡星航》讀後感1000字怎麼寫 跪求
逆熵《論盡星航》讀後感800字怎麼寫?
我一直對宇宙充滿著好奇,充滿著憧憬,也無數次的幻想在宇宙中自由的翱翔,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對它充滿了喜愛,這個暑假一開始我就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
挑戰與回應、速度的追求、妙想把天開、、、隨著一章章的閱讀,我收獲了很多的知識,在我的腦海中也浮現出一幅幅神秘莫測的宇宙景觀。
當我輕輕的合上這本書的時候我想,廣袤星空下,惴惴不安的你我所苦思冥想的問題,宇宙浩茫無際,氣象萬千,它無時無刻不停運動,有形變無形,無形變有形,有限存在於無限中。而了解它如同文中所表達的那樣需要保持一顆好奇的心要有想像力,世界上所有偉大的東西,就像在人類文明史上開出的一朵優美的花。但是你要知道,這一切優美的花,都來自於好奇心這顆種子。擁有一顆好奇心的人很多,而帶著這顆好奇心,去不斷探索追求,不斷深入研究的人卻很少。好奇心,給很多人帶來了成功的喜悅,也會讓一部分人吃盡苦頭。好奇心,造就科學家和詩人。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徵之一。好奇心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於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想像是神通廣大的天界女神;對有些人,想像卻是奉獻乳汁的奶牛。」你必須學會利用想像力,提升你的進取速度,以及增加你靈魂的歡樂,並帶著這種預示成功的想像力向前邁進,步入構成美好生活的成就之中。
想像便成了生活中暸亮的號角,在生活中歷經蛻變,人們一面接受心靈的煉獄,一面時時告自己前行的雙腳,於想像中把握住現實生活的尺度。有些人積極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在別人認為沒有希望的地方看到了大好的機會。如果我們想像自己在特殊的情況下發揮功效,其情況幾乎就和我們的實際表現相同。所以,想像力十分重要,它可以引發你的成功潛能,這是你體內偉大的創造力潛能,可以使你獲得生活上的成功。1861年,被人們稱為科幻小說之父的法國作家凡爾納,曾在一部小說里描繪了這樣的想像: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將設立一個火箭發射站,火箭從這里發射,飛向人們心儀已久的月球,他還具體地描述了飛行員在宇宙飛船中失重的情景。剛好過了100年,到到1961年,美國真的在佛羅里達州發射了人類第艘載人宇宙飛船,而且宇航員在太空的許多失重情景,竟和凡爾納在想像中描寫的一樣。
現在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學好文化知識,為航天事業做一點貢獻
Ⅱ 最短的科幻小說有哪些
美國近代著名科幻小說家弗里蒂克·布朗曾寫過一篇就目前來說,堪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譯成現代漢語恰好是25個字,僅僅只有一句話: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盡管只有一句話,但它同樣具備了小說的特點。就小說的三要素而言,有人物(一個人)、有情節(一個人獨坐,聽到敲門聲)、有環境(僅有一人的地球上的某房間里)。科幻,重在科學幻想,其最為顯著的特徵就是:擅長誇張、製造懸念,給讀者設置自由而廣闊的聯想、想像等思維空間。這25個字促使讀者追究、探求的問題太多了。
Ⅲ 有什麼好看的短篇科幻小說
一直認為濡勒·凡爾納是歷史上最優秀的科幻小說家,不過他的小說中寫到的事物基本都已經成為現實,現在的人看來恐怕感覺不到其小說剛出版時帶來的震撼
威爾斯的作品也相當優秀,他第一個提出了隱身人,時間機器等現在被廣泛應用在科幻小說中的概念,不過他的幻想有些太過玄虛至今基本沒有一項成為現實
再者就是上個世紀的世界三大科幻小說家了,阿西莫夫,海因萊因和阿瑟·克拉克,他們擅長短篇科幻小說,其想像只新奇,邏輯之嚴謹不得不讓人佩服,他們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上個世紀科學的發展
在國內,王晉康曾經是科幻界的領軍人物,其作品雖然沒有華麗的語言,但是曲折的情節,豐沛的情感也足以感染讀者。衛斯理的作品總是帶點恐怖的味道,個人是不大喜歡,但是他應當是讀者最多的中國科幻作家了。宋別離的作品語言優美婉轉,使人如醉夢里,甚至能夠催人淚下,但是科幻的味道相對淡了點,更象是言情小說。潘海天想像奇特,還帶有幾分鬼才,文字很有個性,是國內新生帶的佼佼者。劉慈欣的作品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情節環環相扣,引人入勝,卻沒有壓抑的緊張感,而更多的是一種輕松,使人真正沉浸在閱讀的樂趣中,而且還總是會有一些關於人生和人性的思考,比如他的《創世紀》就是很優秀的作品
此外,要特別說明一下,嚴格地講《哈里波特》以及《指環王》之類的應當屬於魔幻(也稱奇幻,玄幻)而不屬於科幻
Ⅳ 短篇科幻小說
世界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屋子裡,這時。突然有敲門聲......
好像是阿西莫夫寫的
Ⅳ 求短篇科幻小說
局中變,
2007-12-13 19:10:42添加1. 真名實姓
作者: [美] 弗諾·文奇 等
出版社: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8 17:31:03添加2. 你一生的故事
作者: [美] 特德·蔣
出版社: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8 17:31:57添加3. 幽靈5號
作者: [美] 羅伯特·謝克里
出版社: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8 17:33:21添加4. 浪漫服務公司
作者: 羅伯特·謝克里
出版社: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8 17:34:13添加5. 地球上的綠色山丘
作者: 羅伯特·海因萊因
出版社: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8 17:38:13添加6. 妖魔古墓
作者: [俄]瓦西里·戈洛瓦切夫/葉·古里亞柯夫斯基
出版社: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8 17:43:16添加7. 太陽的金色蘋果
作者: 雷.布拉德伯里/Ray Beadbury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8 17:44:40添加8. 機器人短篇全集(上下)
作者: (美)艾薩克·阿西莫夫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8 17:51:50添加9. 我,機器人
作者: (美)阿西莫夫
出版社: 科學普及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9 12:39:47添加10. 變化的位面
作者: (美)厄休拉·勒奎恩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9 13:20:28添加11. 12類懸幻
作者: 阿西莫夫
加入購書單
2007-12-19 13:26:24添加12. 2000年度美國最佳科幻小說選
作者: (美)多佐伊斯
出版社: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9 13:26:57添加13. 2001年度美國最佳科幻小說選
作者: 多佐伊斯
出版社: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9 13:28:08添加14. 美國最佳科幻小說年度選(第17輯)
作者: 加德納·多佐伊斯
出版社: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9 13:28:52添加15. 美國最佳科幻小說年度選 第20輯(上、下)
作者: [美]加德納·多佐伊斯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團
加入購書單
2007-12-19 13:29:31添加16. 美國最佳科幻小說年度選-(第21輯)(上.下冊)
作者: 加德納·多佐伊斯
出版社: 四川科學技術
加入購書單
2007-12-19 13:32:33添加17. 美國年度最佳科幻小說集.2003
作者: (美)哈特韋爾
出版社: 新華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9 13:34:48添加18. 1995年美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作者: [美]戴維·吉·哈特威爾 編
出版社: 遠方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9 13:35:30添加19. 1996年科幻小說集
作者: 詹姆斯·莫羅
出版社: 遠方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19 13:36:01添加20. 1997年美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作者: 戴維·吉·哈特威爾編
出版社: 遠方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20 17:07:25添加21. 完美的真空
作者: (波蘭)斯坦尼斯拉夫·萊姆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加入購書單
2007-12-25 12:19:14添加22. 魔鬼計程車
作者: 龍子/典群 編
出版社: 少年兒童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7-12-27 03:39:33添加23. 太空大盜覆滅記
作者: 勞倫斯
出版社: 百花文藝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8-01-10 16:46:22添加24. 台灣科幻小說大全
作者: 姜雲生 主編/陳思和 顧曉鳴 副主編
出版社: 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
加入購書單
2008-01-10 16:51:41添加25. 綠野
Ⅵ 著名短篇科幻小說
1、《競技場》by弗雷德里克·布朗。主角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身處一座宇宙彼方的競技場,並被告知自己需要與一名外星人用冷兵器作戰,如果失敗地球將被毀滅。背負沉重壓力的他會怎樣與敵人鬥智斗勇,完成自己的使命?此文我十多年前在科幻世界上看過,至今難忘。
2、《2.013》by劉洋,在劉慈欣的《死神永生》中曾經提到過一個詞叫「數學武器」,那麼你有沒有社香港或,如果我們生活的宇宙中,連數學規律都發生了改變,世界會變得如何瘋狂和神奇?這篇小短文看上去挺好玩,挺有趣,但它關於宇宙的的設想讓人看完以後不由得頭皮一麻……
3、《人人都愛查爾斯》by寶樹:寶樹的科幻小說既有著天馬行空的幻想,又往往能在現實中看到影子。比如這篇講述的便是虛擬現實技術和現在已經流行的真人直播秀結合後發生的一些事,當一個人的人生寄託完全放在別人身上時,這個人還有自我嗎?
4、《贍養人類》BY劉慈欣:大劉最具批判現實主義色彩的作品之一。矛頭直指「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一資本主義社會的根基,充滿悲天憫人的氣息。從小說里哥哥星球的身上,我們能看到現實社會中階層對立、斷裂的影子,但作者真正要說的還是,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
5、《逆行線》by赤色風鈴:我們已經習慣了科技的發展進步,也開始默認現在的生活是理所當然,但是如果有一天突然反了過來會怎麼樣?一夜之間,地球科技倒轉,奔騰處理器、BP機、磁帶、收音機、馬車又回到我們的生活中……文章寫得興味盎然卻又讓人毛骨悚然。
6、《水星播種》by王晉康:很久之前曾聽人說,我們人類是外星人的造物,古代各個民族的神話,就是外星人製造人類的映射。在這篇小說中,作者讓我們人類也成為了某個外星種族的造物主,那麼在它們的神話中會如何描述我們呢?
7、《阿夏》by遙控:很久之前在科幻世界上看到過,故事雖短但意味雋永。未來背景下,人類失去了自然繁殖能力,從而產生出一種奇特的家庭組織關系:一男一女通過克隆轉生的方式永生永世不再分離。有人覺得浪漫,有人覺得惡心,但是無論怎樣這種想像力還是讓人嘆為觀止。
8、《白色鏈條》by柳文揚。這是一個容易腐朽與失落的有機物的世界,在我們人類出現之前,從來沒有什麼生物想到了有效的辦法,有意識地證明自己曾經存在。它們所能留下只有自己身上骨骼形成的化石。億萬年後人類早已滅絕了,外星人能否憑化石認出誰是地球上曾經的霸主呢?
9、《你們這些還魂屍》by羅伯特·海因萊因:一個時間特工穿梭時空提前阻止犯罪的神秘組織成員,他窮盡一生追蹤一名連環爆炸犯,但最終直面對手時,真相卻讓他瞠目結舌。人生是一個循環,無論如何都無法逃脫。這個故事讓我看到了腦洞大開的科幻大師是怎樣玩壞穿越梗的,
10、《龍與十字架》by喬治·馬丁:本文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在未來的太空時代,古老的基督教該如何傳承?一個信仰主的外星怪物,可以稱作異端嗎》,還是說異端另有其人?馬丁老爺子的腦洞大開之作,引人深思。
Ⅶ 你讀過哪些腦洞其大的短篇科幻小說
關於科學家與科幻作家的腦洞之爭,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答案是「科學家的腦洞更大」,因為「科幻作家所能做的,是把科學家的想像,用一種文學的形式表現出來」。本期好書榜中有幾本與「科學」相關的書,一本是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觀》,一本是牛津心臟外科醫生奇遇記《打開一顆心》,還有一套科幻作家韓松的首部作品集。
如果將中國科幻分為兩極,一極是劉慈欣,另一極就是韓松,「一種是想像力意義上的應用文,另一種是作為社會預警的小說」。《時代周刊》形容韓松「白天忙於新聞工作,晚上寫著陰郁詭異的故事」,而讀者給他的標簽是「技術時代的聊齋志異,電子囚籠中的卡夫卡」。在中國讀者中,韓松的科幻小說褒貶不一,分歧很大——愛的人愛得不得了,恨的人恨得了不得。他的作品通常帶有人文與反思的一面,站在不同維度、通過不同視角,冷靜地觀察宇宙、人間和自己,在科幻中描摹歷史、現實和未來。近日,他的經典作品首度結集出版,《韓松精選集》一網打盡其成名作、獲獎作品和未出版新作。其中包括再版的長篇小說《紅色海洋》及《火星照耀美國》,還有兩部中短篇小說集《苦難》和《冷戰與信使》,《苦難》收錄的是新作,大多還沒有正式發表過,《冷戰與信使》包含了韓松曾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再生磚》、成名作《宇宙墓碑》等中短篇小說;《我一次次活著是為了什麼》是一部首次出版的隨筆雜文集,處處體現出韓松對於現實的思考和關懷;還有一部詩選《假漂亮和蒼蠅拍手》亦是初次面世。今年是世界科幻誕生兩百周年,韓松從初中開始寫科幻到現在,三十六年一直沒有中斷,常有人問他是如何堅持下來的,他回答:「每個人都有責任,把自己在這個片斷宇宙中的經歷,盡可能記錄下來,留給另一個宇宙中的我看。」
一直以來,偉大的自然科學家、相對論的創始者愛因斯坦在絕大多數人心目中只是一個符號。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根據1953年德文版著作編譯出版的愛因斯坦文集《我的世界觀》,會讓人們對愛因斯坦產生更加完整的認知。他不僅是天才和偉大的科學家,還是思想家和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他不受羈絆的獨立人格,以及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獨特方式使他思想深刻、見解獨到,在今天看來依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比如他堅信科學的應用可以是集體組織的,但科學的創造卻只能是個人自由思想的成果,他從不搞什麼「創新團隊」,甚至沒有帶過博士生。他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只教人專業知識是不夠的。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機器,卻成不了一個人格完整的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並獲得切身的感受。學生必須對何為美以及何為道德上的善有敏銳的辨識力,否則只是靠那點兒專業知識,更像一隻訓練有素的狗,而不是一個均衡發展的人。」這就是他「在提倡『人文學科』同等重要時心中所想的東西」,而「過分強調競爭體系,以及為了立竿見影的用途而過早地專門化,將會扼殺包括專業知識在內的一切文化賴以生存的那種精神」。
《打開一顆心》作者斯蒂芬·韋斯塔比醫生是英國著名的心臟外科醫生,曾經師從國際心臟外科先驅柯克林教授,經手過12000顆心臟。他所遭遇的心臟外科救助場景不是影視劇,卻時時上演著驚心動魄的生死大戲,心臟外科大夫的腦洞比影視編劇要大得多,患者在苦難過山車上的跌宕程度也比好萊塢大片刺激得多:主動脈瓣嚴重畸形的馬術愛好者,後來因妊娠而凸顯危機;救治沒有脈搏、沒有血壓的機械心臟人、電子心臟人;在走廊里偶遇穿越沙漠、逃過大屠殺的阿拉伯無名啞母病孩,全力施救卻最後雙雙殞命;還有兩顆心臟並聯工作的手術方案……當醫務制度和救人沖突時,醫生該何去何從?手術風險巨大,患者和醫生該如何決定?技術通神的醫生也有做不成的手術?醫療的成效、界限究竟在何處?英國醫生韋斯塔比的經歷、態度和思考,也必定引發中國醫生和讀者的反思。
Ⅷ 介紹幾篇短篇科幻小說(就屬於《科幻世界》里那種可以很快看完的)
劉慈欣-《白堊紀往事》《天使時代》
拉拉《永不消失的電波》
王晉康《沙漠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