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太平短篇小說
1. 吳組緗的長篇小說是
吳組緗的長篇小說是:
西柳集(小說集))
鴨嘴澇(長篇小說)
吳組緗(1908.4.5-1994.1.11),二十世紀著名作家,原名吳祖襄,字仲華,安徽省涇縣茂林人。
人物經歷編輯
1923年在上海《民國日報》副刊《覺悟》上發表短篇小說《不幸的小草》,1925年3月在《婦女》雜志上刊出的短篇小說《鳶飛魚躍》,都具有鮮明的反封建色彩。1927年結婚,回茂林當小學教員。
1929年秋進入清華大學經濟系,一年後轉入中文系,他曾與林庚、李長之、季羨林並稱「清華四劍客」;在清華大學時期,是吳組緗文學創作的高峰階段,1932年創作小說《官官的補品》,獲得成功。1934年創作《一千八百擔》。作品結集為《西柳集》、《飯余集》。他創作的小說《一千八百擔》、《天下太平》、《樊家鋪》等,以鮮明的寫實主義風格享譽文壇。尤其是小說《一千八百擔》,借宋氏家族的一次宗族集會,形象地再現了20世紀30年代中國農村社會經濟制度的衰落。吳組緗的創作樸素細致,結構嚴謹,擅長描摹人物的語言和心態,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堪稱寫皖南農村風俗場景第一人。1935年中斷學習,應聘擔任了馮玉祥的家庭教師及秘書。1936年與歐陽山,張天翼等左翼作家創辦《小說家》雜志。1938年作為全國文藝
吳組緗
吳組緗
界抗敵協會發起人之一,與老舍共同起草《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宣言》,任協會常任理事。1943年3月出版長篇小說《鴨嘴澇》(又名《山洪》),描寫抗日戰爭中農民民族意識覺醒的曲折歷程,塑造出章三官這個質朴善良,堅韌勇敢的農民形象,是抗戰文藝園地中的一朵奇葩。
1946年至1947年間隨馮玉祥訪美,此後任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教授和中文系主任。1952年任北京大學教授,潛心於古典文學尤其是明清小說的研究,並歷任中國文聯與中國作協理事,《紅樓夢》研究會會長。文革期間被打成「牛鬼蛇神」,遭受迫害。
吳組緗從小就讀於私塾和他父親創辦的育英小學。1921年離開家鄉,先後回茂林同沈菽園女士結婚,在養正、福群小學任教員。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1933年升入清華研究院,專攻中國文學,畢業後去南京工作。1935年應聘擔任馮玉祥的國文教員,兼做秘書工作達13年之久。他自己在回憶這段經歷時充滿深情地贊揚馮玉祥尊師重教:「馮玉祥愛國、主張抗日,擁護共產黨,很了不起。他是《三國演義》的信徒,學劉備三顧茅廬,尊重知識分子。他看過我的作品,請我去當國文教員。我二十多歲,他五十多歲,我每次去上課,他都到大門口迎接。坐下來講課,他雙手捧茶給我。他做好作文,雙手捧給我:『吳先生,請你給我改一改』。……」抗日戰爭期間,吳組緗參與起草《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宣言》,並當選為「文協」常務理事。武漢撤退後隨馮玉祥到重慶,在西南聯大執教。1946—1947年,曾隨馮玉祥去美國考察。回國後任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國文系教授,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10月後,吳組緗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並擔任全國文學作者協會委員、中國文聯、中國作協理事、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編委、北京市文聯委員、北京市作協副主席、《紅樓夢》研究會會長。解放初期參加過土地改革、赴朝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等社會活動。
吳組緗是我國著名的作家,他寫的小說、散文大多取材於家鄉。他的 《官官的補品》、《籙竹山房》、《一千八百擔》、《天下太平》和《樊家鋪》等短篇小說,在文壇上產生了重要影響。這些作品反映涇縣茂林一帶農村經濟破產、民不聊生的現實,對黑暗勢力進行了無情的鞭撻,對底層人民寄予無限的同情。他的作品不僅在語言、對話中採用了許多當地的方言,而且他描寫的對象也能在茂林一帶找到原型。他熟知當地人的喜怒哀樂,因而寫的十分傳神,可以說是典型的「鄉土文學」。他對茂林一帶的方言有種「偏愛」,這是一種文化層次較高、含義深刻、比喻生動而又大眾化和通俗型的語言。他寫的長篇小說《山洪》,是反映新四軍在皖南抗戰的故事,可以用「茂林話」來通篇閱讀。其中描寫的人物、掌故、生活場景和兒歌,都是當地人所熟知的,讀起來倍感親切。
他對家鄉充滿深情,用自己的筆耕之資一萬元人民幣,捐給茂林小學作為獎學金,意在培養人才。他說:「我在北大教書,每年高考之後我去翻新生名冊,希望有茂林的學生上北大念書。」他告誡家鄉人不要妄自菲薄,要有奮發進取精神,集中力量搞四化,關心教育,抓教育,培養人才,為四化做貢獻。
2. 《天下太平首屆「汪曾祺華語小說獎」中短篇小說獲獎作品集》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天下太平首屆「汪曾祺華語小說獎」中短篇小說獲獎作品集》(莫言/王安憶/張悅然/雙雪濤/蔡中鋒/樊健軍)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bgbaaSWsz36XXID1kaE3fA
書名:天下太平首屆「汪曾祺華語小說獎」中短篇小說獲獎作品集
豆瓣評分:7.1
作者:莫言/王安憶/張悅然/雙雪濤/蔡中鋒/樊健軍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副標題:首屆「汪曾祺華語小說獎」中短篇小說獲獎作品集
出版年:2018-6-1
內容簡介
「汪曾祺華語小說獎」由中國作家協會《小說選刊》雜志社、遼寧省作家協會、大連漢風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江蘇省高郵市人民政府主辦。「汪曾祺華語小說獎」為紀念汪曾祺先生而設立。該獎旨在擴大中國文學的影響,獎勵全球優秀的年度華語長篇、中篇、短篇小說及微小說創作,旨在推進「小說走進人民」,推動中華民族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擴大中國文學在世界的影響,弘揚汪曾祺作品所彰顯的中國精神、中國氣派。本次獲獎作品有的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擴大了中國文學在世界的影響;有的繼承了汪曾祺文學的中國精神、中國氣派,講好中國故事,推進小說中走進人民;有的繼承了汪曾祺對中國優秀文學傳統和外國優秀文化融合與創新精神;有的寫出了中國特色、中國風格,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富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
《天下太平:首屆「汪曾祺華語小說獎」中短篇小說獲獎作品集》包含中篇小說獲獎作品王安憶著《向西,向西,向南》、張悅然著《大橋小喬》;短篇小說獲獎作品莫言著《天下太平》、樊健軍著《穿白襯衫的抹香鯨》、雙雪濤著《北方化為烏有》,以及微小說作家獎獲獎人蔡中鋒著《你的麥子不能割》。
作者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王安憶,1954年3月生於江蘇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縣,當代作家、文學家。
蔡中鋒,男,中國閃小說學會副會長,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雜文協會會員,菏澤市作家協會理事,漢語閃小說倡導者,《當代閃小說》主編,環球出版社編審,代表作有《鴛鴦名片》等。
張悅然,1982年11月7日出生於山東濟南,中國當代女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3. 莫言的簡介和作品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東高密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地作品的興起充滿了「懷舊」和「怨恨」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莫言在小說中構建了一個獨特的主觀感受世界,空虛的敘事,陌生化的處理,以及神秘超越的客體世界,具有明顯的「先鋒」色彩。
2011年8月,莫言憑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莫言長篇小說有:《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國》,《食草家族》 ,《紅樹林》,《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勞》,《蛙 》等。
短篇小說集:《白狗鞦韆架》、《與大師約會》、《透明的紅蘿卜》等。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多種國家的文字。
(3)天下太平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自從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莫言的名氣大漲。其實,早在先前,就有很多人評價過莫言,如余華說道:「從文學的標准來看,莫言起碼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學獎了。因為90%茅盾文學獎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其實莫言的成功不在寫作上,而是有個幸福的家庭。莫言的妻子杜勤蘭,也是「高密東北鄉」的孩子,兩人識於兒時,感情深篤。1981年,結婚兩年後,女兒管笑笑出生。
莫言不僅文學方面造詣深厚,在書法方面也是有所建樹。2018年10月13日—10月21日,莫言的首度書法個展《筆墨生活——莫言墨跡展》在北京博物館展覽,近百幅書法作品展示了莫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書寫。
4. 《天下太平》算是散文嗎
《天下太平》不是散文。
是莫言著的一篇短篇小說,原載《人民文學》2017年11期。2017年獲得2017汪曾祺華語小說獎短篇小說獎。
供參考。
5.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是那本
不是具體的某一部作品。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他是憑借他的寫作理念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獲得的是終身成就獎。
很多人誤以為莫言是憑借《蛙》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其實莫言是憑借他一系列的作品,他一貫的寫作理念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獲得的是終身成就獎,表彰的是莫言的終身成就。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於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11日13時(北京時間19時)公布。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彼得·恩隆德在瑞典文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5)天下太平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莫言主要作品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 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
2008年,莫言憑借《生死疲勞》獲得紅樓夢獎以及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 2011年,莫言獲得韓國萬海文學獎,成為首個獲得該獎的中國作家,並且憑借《蛙》獲得茅盾文學獎。
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同年12月,憑借作品《天下太平》獲「2017汪曾祺華語小說獎」短篇小說獎。2019年,創作的《等待摩西》獲得第15屆十月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諾貝爾文學獎評判標准
授獎一般是因為某作家在整個創作方面的成就,有時也因為某一部作品的成就,如法國作家馬·杜·加爾因長篇小說《蒂博一家》,德國作家托馬斯曼因長篇小說《布登勃洛克一家》,英國作家高爾斯華綏因長篇小說《福賽特家史》,南斯拉夫作家安德里奇因長篇小說《德里納河上的橋》而獲獎。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莫言
網路-諾貝爾文學獎
6.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 出自莫言的哪本書
這句話是出自莫言的一篇文章《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
節選: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就應該沉下心來,歷練;夢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澱和積累,只有拼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機會永遠是留給最渴望的那個人,學會與內心深處的你對話,問問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靜心學習,耐心沉澱,送給自己,共勉。
人來到這世上,總會有許多的不如意,也會有許多的不公平;會有許多的失落,也會有許多的羨慕。你羨慕我的自由,我羨慕你的約束;你羨慕我的車,我羨慕你的房;你羨慕我的工作,我羨慕你每天總有休息時間。
或許,我們都是遠視眼,總是活在對別人的仰視里;或許,我們都是近視眼,往往忽略了身邊的幸福。事實上,大千世界,不會有兩張一模一樣的面孔,只要你仔細觀察,總會有細微的差別。同是走獸,兔子嬌小而青牛高大;同是飛禽,雄鷹高飛而紫燕低回。
人,總會有智力、運氣的差別;總會受環境、現實的約束;總會有人在你切一盤水果時,秒殺一道數學題;總會有人在你熟睡時,回想一天的得失;總會有人比你跑的快……參差不齊,才構成了這世界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卞之琳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是的,走在生活的風雨旅程中,當你羨慕別人住著高樓大廈時,也許瑟縮在牆角的人,正羨慕你有一座可以遮風的草屋;當你羨慕別人坐在豪華車里,而失意於自己在地上行走時,也許躺在病床上的人,正羨慕你還可以自由行走。
有很多時候,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在欣賞別人的時候,自己也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
(6)天下太平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011年憑借小說《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2013年擔任網路文學大學名譽校長。2014年12月,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16年12月,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2017年11月,莫言獲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同年12月,憑借作品《天下太平》,獲「2017汪曾祺華語小說獎」中的短篇小說獎。
莫言因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復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 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莫言
7. 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以及作品
截止2018年,莫言。
長篇小說如:
1、《紅高粱家族》 :由《紅高粱》《高粱酒》《高粱殯》《狗道》《奇死》五部組成。《紅高粱》是一部表現高密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的頑強生命力和充滿血性與民族精神的經典之作。
2、《豐乳肥臀》: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熱情謳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創造者——母親的偉大、樸素與無私,生命的沿襲的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1997年《豐乳肥臀》奪得中國「大家文學獎」。
3、《蛙》:這部小說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真實地反映了計劃生育國策當年在高密東北鄉的艱難推行過程。全書由4封長信和一部9幕話劇組成,秉承了作者鄉土文學的一貫風格,結構新穎,節奏鮮明,筆觸細膩,文字朴實,富有意味和張力。
中篇小說如:
1、《透明的紅蘿卜》:莫言的成名作。1985年在《中國作家》第二期發表的中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頂著大腦袋的黑孩 ,從小受繼母虐待, 因為沉默寡言,經常對著事物發呆 ,並對大自然有著超強的觸覺、聽覺等奇異功能的故事。
2、《幽默與趣味》: 這部小說以人的變形的荒誕形式表現人類的尷尬處境,表現了主人公對畸形的物質文明的逃避。
短篇小說集:《白狗鞦韆架》《與大師約會》《故鄉人事》
散文集:《會唱歌的牆》
莫言,原名管謨業,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2011年憑借小說《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7)天下太平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莫言因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復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
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參考資料:網路-莫言
8. 有哪些雙線敘事結構的短篇小說
《紅樓夢》,雙線敘事,明線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線,暗線是賈家逐漸衰弱線,明暗兩線相互交織,使小說結構嚴謹豐富,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更好的表現主題
老舍的《四世同堂》,主線描寫北平人家祁家等的生活經歷,暗線是國家陷入日本侵華危難
魯迅的《葯》,明線是華老栓夫婦為兒子治病,暗線是革命者夏瑜被軍閥殺害,構思精巧。
9. 這個作者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 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011年憑借小說《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2013年擔任網路文學大學名譽校長。 2014年12月,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2016年12月,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2017年11月,莫言獲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同年12月,憑借作品《天下太平》,獲「2017汪曾祺華語小說獎」中的短篇小說獎。
莫言因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復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 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