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孤獨類的短篇小說

孤獨類的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7-22 07:58:20

❶ 能推薦幾本經典的傷感系列小說嗎

有的,我找幾本給你吧,希望能治癒你的問題,噗噗
《落神願》金小小
《君引九澤》上玖殿下
《只撩不婚》木易小梨
《青青子衿,我心不在》小妮子

❷ 魯迅短篇小說《孤獨者》一《孤獨者》多,字共多少字

大約10200字

《孤獨者》是近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短篇小說,發表於1926年,後收錄於小說集《彷徨》中。

該小說講述主人公魏連殳是一個獨具個性的現代知識分子,他以逃避的方式活在自己親手造就的「獨頭繭」中品味孤獨,最終以「自戕式」的「復仇」向社會作絕望的反抗。

魯迅通過這個故事表明,中國還遠不具備讓青年人作為自由個體可獨立生存,運用其天賦,服務於社會的社會環境。

❸ 各位高人,請介紹一兩本特別感人的短篇小說

來來,握個手!!

遇到知音了!!!

嘿嘿!

《冷情夫君》(好看呀,看到女主那樣付出男主卻一點改變都沒有,我都哭了~~~)

《秋水映塵》(每次別人問我好看的書我都要推薦這本!好看呀,感人呀~~~女主真是個痴人呀!強烈推薦!就是有點h!)

《痴戀情狂》(好看呀!特別是看到女主因為男主的冷漠走時,我得眼淚呀!就跟不要錢似的,往外流~~~還好男主知道珍惜!)

《木玉成約》(這本雖然不是版主要得,但是好看呀!感人呀!!!是說男主吧女主忘了的故事,巨好看!強烈推薦!!!)

《憐姬》(好看,就是開頭的楔子,有點文不對題,可以忽略~~~但是很好看!這個就是開頭的地方有點奇幻色彩,不過好看呀!!!)

《鎖檀經》(還不錯,看到中間的時候哭了,是個不錯的結局~~)

《鎖琴卷》(跟上面的是同一個系列的!我還沒看,不過還不錯!)

就這些了!

我就只記得這些~~

版主給分哦~~~

謝謝!!

❹ 關於孤獨的短篇小說

斬風

❺ 有沒有關於孤獨的名著,比如《百年孤獨》,不是愛情類,最好是關於朋友的

我讀過最好的是卡夫卡的小說,和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還有博爾赫斯的《墓地》,相信你會讀到比愛情更加不一樣的東西。

❻ 短篇小說集錦大全 經典短篇小說集錦大全目錄

1、《我的叔叔於勒》——莫泊桑

這篇文章主要寫「我」一家人在去哲爾賽島途中,巧遇於勒經過,刻畫了菲利普夫婦在發現富於勒變成窮於勒的時候的不同表現和心理,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於勒的不同態度揭示並諷刺了在階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疏遠情形。

2、《陳先生與程太太》——九鷺非香

這本小說寫的是兩位婚後平凡的日常生活,雖然平淡但卻非常真實,給人一種很溫馨的感覺。

3、《養我一輩子》——香朵兒

女主香朵兒是北京城中夢想著中五百萬的朴實女孩,但她並不是天天買彩票等著實現白日夢,雖然生活不易,但她還是靠著自己的雙手賺錢啊,向錢看是她的人生宗旨。

4、《始棄終亂》——如是非迎

這本講述的是發生在高三時期的平淡卻美好的戀情。主角之間的感情溫暖細膩,發展的很自然。高中實際上是可以擁有很美妙的感情的地方,年少時期的愛情常常能擁有很久的記憶。

5、《咱倆不熟》——紅九

這本書中情節比較單調,不會出現太大的波折或是虐的地方,單純的男女主之間感情發展的甜蜜全紀錄,作者的文筆也比較樸素,是一本可以用來調節心情的短篇好文。

6、《與總裁同居的日子》——新浪小清新

身家上億的總裁人生也有不如意之處,父親是人格扭曲的連環殺手,母親因為精神失常也沒辦法和人好好溝通,連帶著他的生活也不能正常進行。人們都對他敬而遠之,只有女主願意陪在他身邊,與他一起面對生活。

7、《偷晴》雪默

一個是憑實力上位卻常常遭人非議的美女科長,一個是人人贊不絕口的受人仰望的大神老闆,兩個在別人眼中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卻暗地裡早已在一起,偷偷談戀愛的感覺,很逗樂。

8、《爆米不開花》鄔小滿

青梅竹馬的故事,講述了男主女主從小到大的不間斷的戰斗,記錄了胖胖的鄔小滿從小就受盡了秦楊同學的壓迫的歷史,還是一本關於胖妹子鄔小滿成長成為高貴冷艷御姐的傳記。

9、《公主貴性》則慕

這是一本古風的短篇言情小說,帶著一腔恨意去刺殺鄰國太子的公主一不小心與太子互換了身體,雖然兩人對對方的殺心常常滿到快要溢出,但是有了這個羈絆卻又無法實現……男生女生互換身體的梗讓人百看不膩。

10、《良禽擇木而妻》韓脈脈

這本小說是一部很甜蜜的師生文,男主高冷腹黑,女主神經大條,有點二。彪悍的林暮想不通自己怎麼就栽到了梁秦手裡,但是愛情就是讓人想不通看不透的事情,問世界情為何物,乃一物降一物,林暮就這么被梁秦降住了。

11、《公子無恥》維和粽子

發生在古代的碰瓷,有時候好心不一定有好報,這不,女神醫沈知離救了被人推下懸崖的公子,卻被他給纏上了。據說他對她一見鍾情,從此開始了無恥的倒貼之路。

12、《他似星辰大海》——畫盞眠

霍星葉要顏有顏,要錢有錢,在貴圈被影後花旦們追著捧著風光無限,沒想到有一天竟也會遭母上大人逼婚逼相親,逼得遁走深山老林,楚珣被稱為南大鎮校之寶,醉心學術無欲無求。好不容易答應一次相親被放鴿子不說,去山裡采點標本,還惹上一個膚白貌艷、舌燦蓮花的狐狸精?從車站到民宿,狐狸精亦步亦趨纏他一路。楚珣忍無可忍,睨著身前的女子眉眼落滿冰霜:「你到底想做什麼?」霍星葉面上的嬉笑霎時斂凈。

13、《我在等,等風等你來》——雲上

時隔三年,從小一起長大的周世嘉回來了。林恩高興之餘,也發現了,周世嘉完全不一樣了。以前的他,調皮搗蛋陽光活潑;如今的他冷靜淡然,沉默寡言。幸而,不變的是,他依舊是她最好的朋友,還是那個會對她毒舌,和她開玩笑的最好的朋友。開學第一天,林恩就發現周世嘉對一個叫蘇珩的女生格外關心。幾番試探後,林恩認定周世嘉喜歡上了蘇珩,於是她千方百計地製造機會讓二人獨處。萬萬沒想到,周世嘉毫不領情,還十分冷漠。更糟糕的是,林恩驟然發現,自己面對周世嘉時,心跳竟然別樣的快……

14、《心機灰姑娘》——一字眉

阮歆嬌從小的夢想就是找個人傻錢多的男神,送她金銀珠寶,帶她走上人生巔峰。後來男神找著了,非常英俊,非常有錢,除了每天都被智商碾壓外,阮歆嬌還是非常滿意的。

15、《恰逢時光如城》——一小拾

有些事她可以瞞著曲以繁一輩子,比方說她喜歡曲以繁。 溫緋五歲認識的曲以繁,同一個小學,同一個初中,同一個高中乃至到後來的同一個大學,曲以繁就像是一隻驕傲的孔雀,永遠昂首闊步的走在前面,總是溫緋急匆匆的跟上去。 溫緋想,喜歡一個人什麼樣的程度才算是很喜歡? 她一個學渣為了追上曲以繁的腳步楞是逼成了學霸,算是很喜歡了吧?

16、《羊脂球》——莫泊桑

《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羊脂球》以1870—1871年普法戰爭為背景。通過代表當時法國社會各階層的10個人同乘一輛馬車逃往一個港口的故事,形象地反映出資產階級在這場戰爭中所表現出的卑鄙自私和出賣人民的丑惡嘴臉的故事。

17、《項鏈》——莫泊桑

故事講述了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鏈,來炫耀自己的美麗。不料,項鏈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鏈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後,得知所借的項鏈原是一串假鑽石項鏈。

18、《深情荒唐我不負你》——尋鹿

介紹:宋初年和周慕辭離婚了,結束了那三年的婚姻,失去了懷胎十月的孩子。原以為此後不會再見了,可誰知5年後,他帶著5歲的孩子又出現在她的生活里。周慕辭說:年年,這孩子是我們親生的,我現在把他的撫養權和我自己都交給你,我們復婚吧,我什麼都聽你的,命都給你!」她恨他當年的背叛與無情,直到他真的把命給了她時她才發現,原來在當初的那段婚姻里,她才是那個最無情的人。 即便過去滿目瘡痍,即使前方布滿荊棘,他也依舊初心未改一生一世護她周全的故事。

19、《深情共度相思遠》——金子miss

簡介:你,有試過愛一個人,愛他愛到深入骨髓嗎? 我試過,可是他卻始終不愛我。他說,他不會愛上一個見人。 呵,可我愛了他七年之久,竟然得了這樣的一個下場。 我的心終於被他的無情傷到死去,我選擇了放手。或許人不真正失去都不會珍惜吧,他卻又開始對我窮追不舍的表達歉意和愛意, 可我,已經累了。

20、《遲遙不及相思》——陳米

簡介:【顧辭遠,你已經讓我疼了三年,還不夠嗎!】顧辭遠誤會宋瑤因求愛不得而間接害死了他心愛的女人。 於是,用婚姻做囚籠,將她綁在身邊折磨了三年。 她的孩子,她的夢想,她的人生,都賠給了他的恨…… 直到耗盡了宋瑤對他的愛意,他才才發現自己都做了些什麼,有多過分。

21、《十一種孤獨》——理查德·耶茨

在《十一種孤獨》中,作者以冷峻的筆觸描寫了美國二戰後五六十年代普通紐約人的生活,鋪陳了十一種孤獨的人生,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曼哈頓辦公樓里被炒的白領、有著傑出想像力的計程車司機、屢屢遭挫卻一心想成為作家的年輕人、即將結婚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師等。耶茨筆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寫的是普通人的孤獨、失落與絕望的故事。

❼ 求男主角很孤獨的所有類小說

我腦海中頓時浮現了兩個人
《仙劍奇俠傳》里的重樓
不錯不是小說
pass
《陸小鳳傳奇》里的西門吹雪
很孤獨
很無敵
很冷漠

❽ 關於孤獨的小說

關於孤獨的小說,有很多,因為孤獨是分很多種的,而著名的關於孤獨的小說就是《百年孤獨》了,這是馬爾克斯寫的,將南美洲百年的歷史濃縮於布恩迪亞家族史中,孤獨彷彿一個魔咒籠罩在家族的每一代成員頭上,兜兜轉轉從荒蕪到繁盛再到沉寂沒落。

❾ 關於魯迅《孤獨者》的賞析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當整個世界都陷入深眠的時候,唯一醒著的人就會成為孤獨者。魯迅筆下的孤獨者看似是由其本身一手造成了自己的悲慘命運,但其中蘊含的深意往往讓人掩卷長思。因此,即使他們的死亡不可避免地帶著幾分自戕性,也讓人不忍責備,不吝心痛。

魏連殳式的孤獨者之所以令人憐憫,是因為他們的孤獨並非是性格內向怯懦、不擅交際等等世俗的孤獨,而是來源於「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深層悲哀,來源於空負一腔熱血而無處潑灑的現實無奈,來源於出淤泥而不染、獨善於雲端的遺世獨立。

這類人通常就是魯迅時代顧影自憐的知識分子,如「魏連殳」者,往往持有才幹卻無人賞識,一身抱負卻處處羈絆無法施展,有心報國卻無法改變這個俗世。這種有心殺賊卻無力回天的痛苦所滋生的茫茫孤獨,耗盡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和血性。

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大多人微言輕,舉步維艱,出路渺茫,至多是學而優則師或學而優則仕,教書先生和官員似乎永遠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宿命,魏連殳的命運也不過如此。聊以安慰的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前仆後繼,生生不息,正如魏連殳堅持認為「孩子總是好的」,呼籲申飛通過拯救孩子來拯救社會,總算留存一絲希望,頗有末路英雄的悲壯色彩。

同時,作為小人物,盡管他們在旁人眼裡是特殊的,盡管他們身上有一些異於世俗的氣質,可他們與世人一樣生活在雲端之下,必須在風沙塵土、鹽油醬醋中任由時間銷蝕。那些孤懸於雲端之上的精神屬性終究沒有能夠安身立命的土壤,他們孤獨與泯沒的必然性也就在於此。

現實生活中大概很難找出一個「魏連殳」來,因為無論是那種從頭至尾的孤獨,還是極端的異類感與絕望感,都能輕易將一個正常人的神智擊潰,甚至完全抹殺他的存在。這也給魏連殳日後的「轉身」找到了合理的解釋:險惡的生存困境使他放棄了驕傲而託人四處尋覓生計,最終更是背離自己的初衷,做了軍閥杜師長的顧問——這個「轉身」使他成功從俗世的孤獨上解脫出來,是「孤獨者」的最大勝利,可在他給申飛的信中卻反復提到自己是個失敗者,並說「現在才真是失敗者了」。

因為,他獲得「勝利」的代價是對本心的背離,是對靈魂的背叛。他的轉身在生活上險勝一局,卻同時讓他在靈魂與肉身兩方面都跌落了雲端,陷入了靈魂的孤獨感中,這是個更深的泥潭。俗世的孤獨在雲端之下,使人屈服;靈魂的孤獨在泥潭之中,使人毀滅。人一旦屈服,就必將被泥潭吞噬,趨於毀滅。由此看來,魏連殳式孤獨者的殉道,似乎是那個時代無法逃離的宿命。

然而宿命的真相又不盡如此。人屈服的理由在於俗世孤獨感,而俗世的孤獨除了個人的造就,也有社會的緣由。社會是個整體,很抽象,但歸根到底是人的整體,為人而存在。當「人的社會」手持利刃、一刀刀割下人的血肉、讓人陷入生存困境之時,其背後的主刀者也必然是人。

我們可以看到文中魏連殳的生活環境:鄉鄰眼中的異類,沒有親人,沒有伴侶,連鄰居家的孩子似乎也在逐漸疏遠。這看似一個真正的俗世事孤獨者,與社會沒有一絲羈絆,而社會於他,好像也只有惡意與隔閡。他曾說,「我還想多活幾天」,「有人願意我活」,並「願意為此求乞,為此凍餒,為此寂寞,為此辛苦」。盡管為生活所脅迫,魏連殳並未淪為絕望者,依舊有求生的慾望,留有一絲期盼。

然而當他成為「魏大人」後,他終於說:「這人已被敵人誘殺了。」他反復提到自己在為一個「人」活著,而這個人最終又為「人」所害。魯迅並未在文中明確指出這里所指的「人」的概念,也不必指出。因為人指的就是當時整個社會群體,是全社會的人。如果一個人環顧四周,看到的只是一群混沌的人,看到只是一個沉淪的社會,這種孤獨是十分可怕的,是要出人命的。

魏連殳為生活屈服之前不過是一個有點古怪脾氣的,生活孤獨的文化人,常常有一些離經叛道之舉,骨子裡卻還是一個傳統的知識分子。譬如在祖母的葬禮上他依然順從傳統的習俗,表現中規中矩,但比那些俗人更哀更痛更率真,「忽然,他流下淚來了,接著就失聲,立刻又變成長嚎,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里夾雜著憤怒和悲哀。

這模樣,是老例上所沒有的。」這個老例上沒有的模樣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一個真孝子的真情實感,對養育自己的長輩和祖先的尊崇,是我們中國知識分子的基本良心。但以魏連殳為代表的一系列孤獨者,往往在內心深處自詡為超脫世俗的雲端上人,是封建禮教天然的批判者——這種想法一開始就理想化地將他與社會相分離,但他畢竟真切地生活在雲端之下的俗世中,一旦為俗世所不容,便只能消弭在深不見底的泥潭裡。

同類相殘的悲劇,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是那個時代的悲劇。小說在一定程度上,也表達了當年魯迅自己內心的深度孤獨和對當時那個社會的深深失望。

藝術特色

第一人稱的敘事富有敘事角度彈性。敘述者的體驗和敘事大多是作者的自我投射。「我」即是小說的敘述媒介,又是被認知和解剖的對象。《孤獨者》中「我」不僅是故事的敘述者,也是作者自我的解剖。「我」與被敘述者之間存在對話性的復調關系。

小說開端,「我」是講述者。「我」只是在S城時聽到過魏連殳一些「奇異」事跡,沒有什麼交集。在寒石山,「我」也只是聽村民議論他。此時的敘述是單方面的。在第一部分最後,「我」因好奇心,途徑他家時才與之有簡單的對話。

回到S城,過大半年後,「我」和魏連殳才熟絡,逐漸打開心扉,進行心靈的對話。此時「我」的敘述主體性變弱。被敘述發聲後,變成了平等的對話關系。

「我」聽說魏連殳被辭退,看到魏連殳變賣了自己珍藏的書,決意要去訪問他。此時「我」的敘述主體地位下降,被敘述者魏連殳開始大段講述最近的遭遇及祖母的死。而「我」主要在傾聽,僅在傾聽過程中偶有發聲。

「我」在山陽教書時收到了魏連殳的信。在閱讀來信時,「我」的敘述主體地位完全讓位被敘述者魏連殳。他將其遭遇的事情通過信詳細地告知「我」。這種當事人自己講述悲慘的遭遇,更能夠讓讀者感受到一個人精神毀滅之後的絕望與悲涼。小說敘述的結構也形成了一種雙重結構。

當「我」再次回到s城時,魏連殳已去世。此時小說出現一個新的敘事者「大良的祖母」,被敘述者魏連殳的事跡由她進行講述。「我」又變成傾聽者。這里小說敘述結構又多了一條。

以上可以看到魯迅沒有像以往第一人稱敘事,如《故鄉》中「我」佔有絕對優勢,在整個敘述過程中佔主導地位。《孤獨者》中敘述對象是和我有相似經歷的知識分子,擁有著復雜的靈魂和生存經歷,「我」不存在任何優越感,對敘述對象也沒有評論的特權。「我」與魏連殳在結構上是並置的。這種復雜的敘事結構將文章結構的復雜性也展示出來了。

(9)孤獨類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孤獨者》是近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短篇小說,發表於1926年,後收錄於小說集《彷徨》中。

該小說講述主人公魏連殳是一個獨具個性的現代知識分子,他以逃避的方式活在自己親手造就的「獨頭繭」中品味孤獨,最終以「自戕式」的「復仇」向社會作絕望的反抗。

魯迅通過這個故事表明,中國還遠不具備讓青年人作為自由個體可獨立生存,運用其天賦,服務於社會的社會環境。

內容簡介

第一部分,魏連殳被眾人視為異端,並在祖母大殮時受到眾人聯手的壓制和逼迫,他是孤獨的。

第二部分,他傲世蔑俗、孑然獨立,卻有著一副同情弱者、希望未來的熱心腸。可是,當他對兒童的希望被唆使兒童貪占搶奪的現實擊碎後,他陷入了茫然失望的孤獨。

第三部分,失業和眾人的歧視將他推向更凄涼的孤獨。而他談祖母,談「獨頭繭」似的人生態度時,顯露出他內心深處更沉重更頑固的孤獨。

第四部分,為活下去,他走上了一條違背意願的路,而新的一切連同自己的選擇都令人反感、令人憎惡,於是他仍然孤獨,而且是一種帶著絕望的痛苦和報復的快意的孤獨。

第五部分,他入俗玩世,胡鬧自戕,作踐別人,毀掉自己,是一種更慘痛、更絕望、更徹底的孤獨。死亡結束了他孤獨的一生。

創作背景

《孤獨者》創作於1925年9到10月之間,收入1926年出版的小說集《彷徨》。

創作這篇小說時,正值五四落潮,魯迅苦悶、猶豫,自己說「頹唐得很」。1923年7月魯迅與周作人兄弟失和,搬出了八道灣居所,受此事影響,魯迅的健康惡化,肺病復發,數月方愈。1925年因支持北京女子師大學潮而遭到反動派打壓和圍攻,段祺瑞執政府解除了他在教育部的職務。

生存環境的艱難、親情的惡變和疾病的折磨,使他陷入深深的困惑和苦悶之中。更令魯迅感到苦悶的是,他曾信任和幫助的青年,或出於自我保護,或出於私利,有的與魯迅冷淡疏遠,有的則站在了對立面與其為敵。這一切使魯迅變得更加多疑、孤獨和絕望,對生存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懷疑。這篇作品是他對人生困境和出路富有哲學意味的文學追問。

熱點內容
輕飛過小說 發布:2025-07-18 05:36:38 瀏覽:430
爸爸請多指教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8 05:36:01 瀏覽:776
女帝小說古代重生 發布:2025-07-18 05:32:19 瀏覽:237
盤古開天訣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18 05:31:39 瀏覽:85
重生兄弟三個人的小說 發布:2025-07-18 05:29:23 瀏覽:910
網游小說中有什麼副職業 發布:2025-07-18 05:28:19 瀏覽:570
要拍電視劇仙俠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8 05:27:39 瀏覽:127
從陽台跳下去的免費小說 發布:2025-07-18 05:26:14 瀏覽:36
只有一個女主角的網游小說 發布:2025-07-18 05:24:04 瀏覽:522
高漸離小說大結局 發布:2025-07-18 05:19:28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