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悲憫情懷的外國短篇小說

悲憫情懷的外國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7-20 01:07:30

㈠ 誰能幫我找到羅伯特•西爾弗伯格的短篇科幻小說《借體者》,重獎!!

先說銀河獎徵文。第6期的銀河獎徵文一共發了五篇,其中有名家作品,更有新人新作。雖然對於所謂名家我歷來要挑剔許多,但劉慈欣的《天使時代》的確給了我相當大的震撼,這篇小說使我確信,中國當代正在逐步出現不遜色於西方科幻名篇的大作品。與同一期里「世界科幻」欄目中美國著名科幻作家羅伯特•西爾弗伯格獲得了星雲獎的《借體者》相比,我認為《天使時代》要強很多很多。

《天使時代》一如劉慈欣以往作品那樣大氣磅礴,也一如其以往作品那樣總有一些讓人心靈震動的東西。但這次的震動更多的是不安。這里的天使,清一色的是非洲最窮困國度的黑人,他們長出了翅膀,成為天使——潔白的翅膀是天使的標志,有趣的是,這一次擁有翅膀的不是歷來「高貴」的白人,而是向來「卑微」的黑人。我一直確信,劉慈欣最大的特徵不是驚人的想像力,而是其視角的獨特。以本篇為例,有兩個角度很值得回味:

1,作者認為,「當科技高度發達之後,尤其是當基因工程突飛猛進之後,人類社會的宗教情緒反而會更虔誠,表面上看這是對生命倫理的崇敬和維護,實質上卻是人類在使其茫然的技術社會中試圖找到一種精神依託的表現。」我從這些語句中驚訝地發現劉慈欣目光的敏銳,和他對未來人類命運的憂慮。這絕對不是那種作態式的憂慮,而是真正的思考。因此讓我產生敬意。
2,從全文看,作者對於黑人為適應嚴酷的生存環境利用基因技術改變自身這樣一種有違通常倫理的行為,持有的是審慎的贊同態度。對那些被基因工程更改了人類特質的人,未來的主流社會或許會用「個體」這么一個冰冷的詞語來稱呼他們,而作者則稱呼他們為「天使」。

這種角度的獨特,使得劉慈欣的作品總能給人意外的感觸。同時,他在細節處也很下了一番功夫。如果說,一篇小說就像一個建築物,那麼,大多數建築師都是在外形和色彩上著眼,而一流的建築師還會特別留意細節。高明的小說家一定是善於處理細節的高手。我們分析一篇小說質地如何,往往可以通過觀察其細節得出答案。

《天使時代》有不少精緻的細節,比如天使戰士們被導彈擊中時白色羽毛飄落的細節,又比如空中小姐槍殺基因變異後的黑人孩子的細節……但是,最有力度的是博士講述故事的細節——在非洲大旱之年,因為沒有食物,妹妹為了讓哥哥能夠活著,吃下了一顆塗著響尾蛇毒液的箭頭。對哥哥說,「妹妹難受,妹妹不想活了,妹妹死後哥哥可以把妹妹吃了,哥哥就有勁兒走到城裡去了……」——之所以有力度,因為它感人,而且為此後本文中的「基因改造行為」設置了一個小說邏輯上的合法性。

但是,對於《天使時代》的閱讀並無太多快感。因為它裡面流露的思想是「反道德」的,其實,即便在今天,我們的道德觀念上對「基因改造」持有的都是比較反對的態度,比如對於克隆人的禁忌,比如很多人不願意吃轉基因食品……可見,我們的道德是希望人類保持「自然的天性」,反對利用基因技術改變人的固有狀態。而《天使時代》卻持有一種相反的取向,它可能使閱讀者感到一種潛意識里的不舒適。

由於《天使時代》實在給了我太深印象,所以我花了相當多篇幅來談這一篇文章,或許以後我會對劉慈欣作品做一個專題研究,那時或許會更深入地探討《天使時代》及其在劉慈欣總體創作中的價值——但現在,還是讓我把目光放到本期其他作品上去。

另外四篇銀河獎徵文,小谷的《新人》敘述了未來的新人類的孤獨,視角本來應該算是獨特的,但考慮到以前有韓松的《水棲人》,而《新人》在主題、水世界、悲劇感等許多方面都和《水棲人》有相似之處,所以削弱了《新人》的魅力。另外就是結尾牽強了一點,作者的結尾前兩段是對人類未來悲觀的,偏偏要在最後兩段設置一個嬰兒,抒發一種對未來的希望,顯得很突兀,過渡不自然,情緒的承接不連貫,有些生澀。

另一篇銀河獎徵文,鄭佩麟的《角鬥士》,是給我帶來驚喜的優秀作品,有一種淡淡的悲憫情懷貫穿全文,獨特之處在於,它是對機器人而非對人類的悲憫。讀這篇小說,讓我聯想起當初美國的黑人追求獨立的運動,當年的黑人在白人眼裡是奴隸而不是人。今天乃至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機器人在人類眼裡也只是商品和努力,也不是人——如果站在更廣闊的視野里,我們會發現今天我們對機器人的看法和當初白人對黑奴的看法有著驚人的相似。那麼,當有一天,人類依靠機器人建設和維護著世界,卻又只把機器人當作工具,而具有智慧的機器人的反抗,是否具有當初黑奴追求獨立的運動那樣具有相似的正義性?這篇不長的科幻小說向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確實讓人不得不有所思考。

黃能的《發綠光的小東西》篇幅不大,但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一個來自未知世界的似乎很弱小的東西,竟然有巨大的魔力讓人喪心病狂,為了「小東西」的自由,可以置整列火車的生命於不顧,歷史上有多少這樣的小東西——諸如希特勒之流——為了他們自私的理念而令生靈塗炭啊。更可怕的是,那些被「小東西」控制了精神的人,是那麼狂熱地忘記了一切,甚至自己傷害自己而不知覺,正如文中最後一句,「交出自己的靈魂是一件多麼愉快的事啊。」

㈡ 推薦一些看了之後能感人肺腑的書籍,能引發人思考的書籍 小說等都可以,看了之後感覺沒有白看 謝謝

1莫言:以小說《透明的紅蘿卜》成名,《紅高粱》則使他享譽文壇。天才般狂放的敘事和中國民間文化的奇妙結合,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種罕見的審美價值和思想深度。

2餘華:《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先鋒代表作具有一種敏銳的藝術感知力和精妙的敘事技能,尤其是後期作品,充滿了一種巨大的悲憫情懷和樸素誠實的文風。

3孫犁:發表小說《荷花澱》等作品,受到廣泛贊揚,毛澤東曾稱贊他是一位有風格的作家。濃郁的風情化,使他的作品飽浸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邃內涵。

4汪曾祺:《受戒》和《大淖記事》是他的獲獎小說,他以散文筆調寫小說,簡潔,樸素,詩意化與人性化交融在一起,令人回味無窮。

5北島:朦朧詩派的創始人之一,「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成為多數人的格言。對時代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洞見力。

6張承志:回族作家,代表作《黑駿馬》、《金牧場》。對心靈的純潔性和理想的詩意性從來不做絲毫的放棄。

7史鐵生:《務虛筆記》、《我與地壇》等名作充滿了受難意識,對生命的存在有著自身獨特而尖銳的體悟。

8餘光中:台灣現代派「十大詩人」之一,一個不敗的文化偶像,一個充滿了感傷氣息的文化表徵。

9陳忠實:因為《白鹿原》而奠定了自身堅實的文學史地位。

10王安憶:短篇小說《小鮑庄》被視為尋根派代表作,近期比較有影響的長篇小說《長恨歌》。一個不斷地進行自我超越的作家,一個總是要尋找的作家。

《蘇菲的世界》(哲學啟蒙書)
《追風箏的人》
《燦爛千陽》
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
日戈瓦醫生
洛麗塔
簡幀的《微暈的樹林》《女兒紅》等
李敖回憶錄 李敖快意恩仇錄
柏楊 醜陋的中國人
張愛玲 傾城之戀 封鎖 心經 茉莉香片 連環套等
老舍 駱駝祥子
路遙《平凡的世界》
姜戎《狼圖騰》
戴爾·卡耐基 《人性的弱點》
蘭曉龍《士兵突擊》
都梁《血色浪漫》
呂挽《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
麥家《風聲》

都可以在網上下載的到的~~

㈢ 上學的時候看過一篇外國短篇小說,內容大概是戰爭的時候,一個女人和

文章名字是:A TEST OF TRUE LOVE。文章翻譯鏈接:https://m.hujiang.com/en/p612374/。 如果是請採納

㈣ 草房子 故事梗概

這是一部講究品位的少年長篇小說。

作品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暇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

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 …… 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裡。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

作品格調高雅,由始至終充滿美感。敘述風格諧趣而又莊重,整體結構獨特而又新穎,情節設計曲折而又智慧。盪漾於全部作品的悲憫情懷,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趨疏遠、情感日越淡漠的當今世界中,也顯得彌足珍貴、格外感人。

通篇敘述既明白曉暢,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種既是孩子喜愛也可供成人閱讀的兒童文學作品。

(4)悲憫情懷的外國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主題思想

《草房子》是一個美好的所在,它讓我們想起浪漫、溫馨、遙遠,想起浪漫的童話。當我們走近曹文軒為我們搭的《草房子》時,我們確實被這樣一種氣息所彌漫。作者以優美的文筆,描寫出已經離我們遠去的小學生活,這種看似平常實則並不簡單的生活,我們的時代未必經歷過,但無疑我們都能體悟得到。

那種發生在還未長大卻嚮往長大的少男少女之間的純真故事,有許多茫動,卻也是必然。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的經歷,不幸少年與厄運抗爭的悲愴,殘疾少年對尊嚴的堅守,等等,在這所其實並不大的草房子里撲朔迷離地上演,給人以感人心魄之感,有時更會催人淚下。





作者簡介

曹文軒,1954年1月生於江蘇鹽城農村。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 有文學作品集、長篇小說《憂郁的田園》、《紅葫蘆》、《薔薇谷》、《白柵欄》、《甜橙樹》、《追隨永恆》、《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根鳥》等15種。

主要學術著作有《第二世界――對文學藝術的哲學解釋》、《小說門》、《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面對微妙》、《曹文軒文學論集》等。 主編《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作品選》、《五十年中國小說選》、《現代名篇導讀》、《外國文學名作導讀本》、《外國兒童文學名作導讀本》等。

有作品翻譯為英、法、日、韓等文字。

曾獲國家圖書獎、宋慶齡文學獎金獎、冰心文學獎、金雞獎最佳編劇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德黑蘭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金蝴蝶」獎、義大利第十三屆Giffoni電影節「銅獅」獎、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優秀學術論文獎、北京市文學藝術獎、《中國時報》1994年度十大優秀讀物獎等學術獎和文學獎30餘項。

㈤ 讀過最精彩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余華的《古典愛情》,這是一篇「聊齋式」的短篇,文采斐然,牽動人心。是他唯一一篇以古代背景創作的小說,講的是一個趕考的書生和一個大家小姐的愛情故事。模式盡管很古,但「余式黑暗」絕不落入俗套,絕不會讓你猜到結局。

㈥ 世界文學名著中兒童文學作品都有哪些

小王子

小王子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於1942年寫成的著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同時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視出成人的空虛、盲目也表達出作者對金錢關系的批判。

柳林風聲

柳林風聲

《柳林風聲》是英國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創作的童話,發表於1908年。《柳林風聲》是以動物為主角的童話,文筆典雅,描寫細致,富含哲理。

格列佛游記

格列佛游記

《格列佛游記》是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又譯為江奈生·斯威夫特)創作的一部長篇游記體諷刺小說,1726年在英國首次出版便受到讀者追捧,一周之內售空。出版幾個世紀以來,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在中國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外國文學作品之一,被列為語文新課程標准必讀書目。

水孩子

水孩子

《水孩子》為英國19世紀作家查爾斯·金斯萊所著的一部兒童文學,亦為其兒童文學創作的代表作,首版於1863年。1906年牛津大學選定《水孩子》為孩子們的教研書。

彼得·潘

彼得·潘

《彼得·潘》是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斯·馬修·巴里(James Matthew Barrie,1860年——1937年)創作的長篇小說,該故事原本為舞台劇,作者將劇本小說化於1911年首次在英美出版,原名《彼得·潘與溫迪》(Peter Pan and Wendy)。2006年,英國政府為了紀念《彼得·潘》的出版,斥資三千萬英鎊,請三千名作家競相續寫,英國兒童文學女作家麥考琳被選中寫出了官方續集《重返夢幻島》。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劉易斯·卡羅爾(1832~1898)原名查爾斯·勒特威奇·道奇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英國柴郡達斯伯里人。1865年,以《愛麗絲漫遊奇境記》的發表而轟動文壇。通過虛幻荒誕的情節,描繪了童趣橫生的世界,亦揶揄19世紀後期英國社會的世道人情,含有大量邏輯與文字游戲及仿擬的詩歌,其中,許多人流傳著這些童話書里含有許多最純真的哲理,其書影響力巨大。早在二十年代,趙元任就把《愛麗絲漫遊奇境記》譯介給中國小讀者,得到廣泛歡迎。

木偶奇遇記

木偶奇遇記

《木偶奇遇記》是義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創作的童話,也是其代表作,發表於1880年。《木偶奇遇記》出版後

熱點內容
短篇小說一篇一般多少字 發布:2025-07-18 22:18:53 瀏覽:265
女主叫郁什麼蘭的重生小說 發布:2025-07-18 22:17:55 瀏覽:350
顧霆爵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18 22:04:40 瀏覽:545
都市奇遇軍政小說 發布:2025-07-18 21:33:57 瀏覽:704
我來自游戲小說主人公凌策 發布:2025-07-18 21:28:32 瀏覽:606
久久小說網手機txt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18 21:27:05 瀏覽:626
游戲罪責小說 發布:2025-07-18 21:22:19 瀏覽:702
類似重生末世降臨前的小說 發布:2025-07-18 21:06:49 瀏覽:185
第章總裁他傷心喝醉小說 發布:2025-07-18 21:06:47 瀏覽:781
兩千字小說算短篇 發布:2025-07-18 21:04:37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