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乙蒲松齡短篇小說獎
A. 《我們的黃金時代單讀15》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我們的黃金時代》(吳琦 主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_POgHAcZorUYtuqx5pZFzQ
書名:我們的黃金時代
作者:吳琦 主編
豆瓣評分:7.2
出版社:理想國 | 台海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8-1
頁數:390
內容簡介:
本輯《單讀》以特刊形式,收錄國內最好的新生代、中生代作家的文章,包括兩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大獎得主的作品。其中包括阿乙、顏歌、文珍、李靜睿等新銳小說家的短篇,這一代最優秀的青年學者張定浩、范曄等人的文學評論,李娟、雲也退的隨筆,鄒波的非虛構作品,包慧怡的詩歌和藝術家王頃的攝影,以及譯者彭倫、陸大鵬、劉子超在人文歷史和旅行文學方面的最新作品。每一個門類的作者與選文,都竭力標注出最新一代作者創造力的水準線,提供豐富、多元的視角,以及深度與可讀性兼具的文本。希望在大眾文化的戰場中,以更加積極的面貌,引發更多的思想爭鳴。
作者簡介:
阿乙:江西瑞昌人,生於1976年。「人民文學中篇小說獎」、「蒲松齡短篇小說獎」、「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得主。出版有短篇小說集《灰故事》、《鳥,看見我了》、《春天在哪裡》,中篇小說《下面,我該幹些什麼》、《模範青年》,隨筆集《寡人》、《陽光猛烈,萬物顯形》,近期出版精選小說合集《五百萬漢字》。作品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
B. 阿乙的榮譽
2010年:《人民文學》中篇小說獎。2011年:鳳凰網年度十大好書獎(《寡人》)、《人民文學》年度青年作家獎;2012年:《南方日報》中國文學現場2月月度作家、《人民文學》「未來大家TOP20」、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聯合文學》20位40歲以下華文作家、《東方早報》文化中國年度人物、《南方人物周刊》青年領袖獎、蒲松齡短篇小說獎、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小說選刊》雙年獎,入選中國小說學會年度排行榜。
阿乙筆下的鄉鎮、小城以及人物,常給人一種似幻似真的感覺,堪稱為有靈魂的小說,在當下的國內文學作品中比較罕見。當過警察的阿乙,對底層人物生活的描寫有著深刻的理解與把握。阿乙喜歡稱自己為「一個講述犯罪故事的作家」,而不是「偵探驚險小說家」,他對罪犯的思想更感興趣,「絕大多數犯罪都是意外」。
2008年,命運開始垂青他了,bullogger網頁的創始人羅永浩向出版商推薦了阿乙,然後《灰故事》就出版了,很快,他的短篇小說也被頗有影響力的《人民文學》出版,盡管只印刷了4000本,但是阿乙知道他的夢想逐漸開始變成現實了。
北京磨鐵圖書有限公司總裁沈浩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非常欣賞阿乙,認為他的小說集《鳥,看見了我》是本「純粹的文學集」。盡管當時他僅是《體育畫報》的一個普通編輯,但是沈浩波還是簽下了他。第二本小說集《鳥,看見我了》的出版,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好評,讓阿乙第一次有了「當作家」的感覺。
在第二本書出版前夕,阿乙向詩人北島寫了封郵件,希望小說能得到他的推薦,不久北島回信了,並給予了熱情洋溢的評價。他說,從《灰故事》開始,他就開始關注阿乙,而《鳥,看見我了》的進步是如此明顯。北島稱贊阿乙是「近年來最優秀的漢語小說家之一,對寫作有著和對生命同樣的忠實與熱情。」
C. 中國文學獎都有哪些
體制內公認的第一類文學和圖書大獎
中國作協重要獎項
由中國作協主辦的四大獎項分別為:
魯迅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
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中國三大圖書獎
由中宣部、新聞出版署和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主辦的中國三大圖書獎分別為:
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中國政府出版獎圖書獎(國家圖書獎)
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中國圖書獎)
中國戲劇文學重要獎項
曹禺戲劇文學獎(劇本獎)
文華獎(編劇獎)
中國影視劇文學重要獎項
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編劇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編劇獎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編劇獎
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編劇獎
二、全國性其它文學大獎
中國作協其它文學獎項
馮牧文學獎
莊重文文學獎
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
中國作協全國性一級學會主辦的文學大獎
中國小說學會獎(中國小說學會最高獎)
冰心散文獎(中國散文學會最高獎)
徐遲報告文學獎(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最高獎)
艾青詩歌獎(中國詩歌學會最高獎)
中國作協各大期刊社主辦的常設文學大獎
人民文學獎(《人民文學》年度獎)
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中國作家》年度獎)
郭沫若詩歌散文獎(《中國作家》雙年獎)
中國作協詩刊社「華人青年詩人獎」
中國作協《小說選刊》「全國優秀小說獎」、「全國讀者最喜愛的小說獎」
老舍文學獎
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並稱中國四大文學獎,設有:優秀長篇小說獎、優秀中篇小說獎、優秀戲劇劇本獎、新人佳作獎、散文獎等
冰心文學獎
是我國唯一的國際華人兒童文學藝術大獎,分為冰心兒童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冰心藝術獎、冰心攝影文學獎等四個獎項
宋慶齡兒童文學獎
由宋慶齡基金會、團中央、中國作協等共同主辦,是當今兒童文學評選中最高規模的獎項之一
中國人口文化獎
由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廣播電影電視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作家協會和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聯合主辦的中國人口文化獎,評選的文藝作品形式分別為影視作品、舞台演出節目和文學、美術、攝影作品。每三年輪換一次。該獎被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為常設性全國綜合類文藝獎項。
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
創設於2000年,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承辦的全國文聯系統的一項綜合性評論獎項
文津圖書獎
2004年由國家圖書館發起,每年評選獲獎圖書10種和推薦圖書50種,被譽為出版界、圖書館界極具影響力的公益性圖書大獎。
三、各地主辦的面向全國和海內外評選的文學大獎
華語傳媒大獎
由《南方都市報》發起的傳媒獎項,包括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華語音樂傳媒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中國建築傳媒獎等多個重量級獎項
蕭紅文學獎
該獎由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人民日報出版社和黑龍江省作家協會主辦,面向全國和海內外漢語文學作品進行評選,每四年評選一次。設置蕭紅長篇小說獎、蕭紅華語女性文學獎、蕭紅研究獎三個獎項
徐志摩詩歌獎
由中國詩歌學會、浙江省作協等主辦的詩歌獎
「正泰杯」全國報告文學獎
該獎項是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最早設立的連續性舉辦的全國報告文學大獎,已成為全國報告文學作家、作者進行文學創作的交流、比賽園地。近十年來,連續舉辦五屆評獎的文學獎項,這在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是第一個,在文學界也是少見的。這個獎項,在全國文學界、全國讀者和社會中產生了巨大影響,已成為文學界和全國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響亮的文化品牌
蒲松齡短篇小說獎
2004年設立的蒲松齡短篇小說獎,是繼魯迅、茅盾文學獎之後又一國家級文學大獎,由中國作家協會《文藝報》社、淄博市人民政府主辦
劉麗安詩歌獎
劉麗安詩歌獎是目前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民間詩歌獎,由美籍華人、電腦專家劉麗安女士於1996年設立,並以她的名字命名。這個獎項的設立,旨在鼓勵當下最優秀的漢語詩人潛心於這項孤獨的事業
此外,還有全國各大期刊社、各行業主辦的、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各類常設文學獎,如《十月》文學獎、《當代》文學獎、《小說月報》百花獎、《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全國報紙副刊好作品獎(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主辦)、藍盾文學獎(全國公安文學獎)、全國環境文學優秀作品獎、全國煤礦文學烏金獎、中華鐵人文學獎(由中華文學基金會和鐵人文學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主辦,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洋石油三大集團公司協辦)、全國小小說金麻雀獎(中國小小說最高獎)等。
D. 有個70歲的女作家叫什麼抗抗
張抗抗,女,1950年7月3日生,浙江杭州市人,1966年杭州市第一中學(現為杭州高級中學)初中畢業。1969年赴北大荒農場上山下鄉,在農場勞動、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龍江省藝術學校編劇專業,1979年調入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從事專業文學創作至今。現為一級作家、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第七、八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字著作權保護協會副會長、國際筆會中國筆會中心副會長,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2009年被聘為國務院參事。
已發表小說、散文共計600餘萬字,出版各類文學專著80餘種。代表作:長篇小說《隱形伴侶》《赤彤丹朱》《情愛畫廊》《作女》《張抗抗自選集》5卷等。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優秀中篇小說獎」、「莊重文文學獎」、「第二屆全國魯迅文學獎」、 三次蟬聯「中國女性文學獎」、多次獲「東北文學獎」、「黑龍江省文藝大獎」「精品工程獎」,曾獲「黑龍江省德藝雙馨獎」、「第十二屆中國人口文化小說金獎」、「第二屆蒲松齡短篇小說獎」,以及全國各類報刊、雜志獎。 2014年獲「中國版權事業卓越成就獎」。
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英、法、德、日、俄文,並在海外出版。
E. 第六屆華語青年作家獎揭曉,有哪些作家獲得了該獎項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都喜歡在網上APP上面閱讀書籍,閱讀的便利性以及大量訴求催生了很多寫手的誕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到寫稿的工作當中,也有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被創作出來。
恭喜這些獲獎的作者,希望這些作者可以牢記初心,砥礪前行;也希望我們國家的文創工作可以越做越好,有越來越多的優秀文學作品得以被創作出來~
F. 《我們的黃金時代單讀15》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我們的黃金時代》(吳琦 主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GNg36A8kpEnInQE1XP67MQ
書名:我們的黃金時代
作者:吳琦 主編
豆瓣評分:7.2
出版社:理想國 | 台海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8-1
頁數:390
內容簡介:
1. 阿乙、顏歌、雙雪濤、文珍、李靜睿、李娟、鄒波、劉子超、雲也退……《單讀》視野中最好的一批青年作家,首次集體發聲——《單讀》始終關注年輕、活躍的新聲音,這一輯,我們將首次集體介紹這個華麗的、完整的新作家陣容。其中包括:在國內風頭正勁、並闖入國際文壇的小說家阿乙、顏歌、雙雪濤、文珍、李靜睿;在非虛構、散文方面早早樹立高度個人風格的李娟、鄒波、劉子超、雲也退,他們也是最具國際化潛質的一代非虛構作者;評論家范曄、張定浩、包慧怡奠定了這一代作者的審美高度,寫出了我們時代最好的文學批評;出版人彭倫、譯者陸大鵬在海外作品譯介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通過他們,我們得以閱讀更廣闊的世界;畫家王頃,大器晚成,進入創作爆發期,是國內藝術界最具潛力的一座寶藏。無一例外,他們的足跡和視野,跨越了國界、語言和創作媒介的邊界,始終在個人化與公共性的張力之中推進,沒有放棄發言,持續地為《單讀》這個中文世界裡的「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輸血。
2.獨家刊載學者王德威訪談,探秘年輕一代作家的寫作與命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講座教授、台灣文學批評學者王德威與《單讀》探討了國內年輕一代寫作者的處境。相較前輩,青年作家在生活上是幸運的,全球化讓各種經驗唾手可得,而文學中民族與世界的議題如何平衡處置?王德威仍然用讀者的態度謙卑地看待作家的創作,關注著青年作家寫作中的個人印記和對當下生活的感知。
3.兩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得主全部亮相,共同創造「我們的黃金時代」——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已經持續兩年,作為中文世界第一個以獨立書店為標桿的文學獎項,它搜尋著這個時代中最敏銳的感受者,發掘最具活力的文字。本輯《單讀》收錄了2015年、2016年兩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年度青年作家的作品:張定浩的詩已經深入人心,這次他以批評家的身份講述關於穆旦詩歌的解讀誤區,李靜睿的最新小說作品也將同時發布;兩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年度文學翻譯包慧怡、陸大鵬也分別寄來了他們的詩作與隨筆;2015年年度旅行作家劉子超的最新譯稿,也搶先在《單讀》試讀……這將是一次少有的機會,系統地檢閱他們的文學歷險。
4. 裝幀改版,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單向空間和理想國聯手出版的《單讀》一直是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此次繼續全新改版的設計,封面和裝幀設計復歸傳統,回到一張報紙的製作工藝,增加了燙金工藝,同時保持著一本雜志的廣泛趣味和一冊圖書的內容深度。整個封面由一張報紙折疊而成,正面是整本書的精選內容和詞句;背面展開則是畫家王頃出人意料的攝影作品,也可作為一張獨立海報收藏。
「在過去和未來兩大黑暗間,以不斷熄滅的現在,舉起了泥土,思想和榮耀。」 ——穆旦
經常有人使用「黃金時代」的提法,有的人是真心這么認為,而有的人是持有反諷之意。這次《單讀》在當下的情形之下,重提這個概念,則是出於我們對於「黃金時代」的另一重理解——在焦慮之際保持清醒,在沉默之時嘗試發聲,在混亂之地繼續潛行,既然我們遭遇的是一個充滿變革的時代,那麼我們就去擁抱變革,既然所有人都說可能性已經幾乎窮盡,那我們就偏要試試還有沒有另一種可能,既然我們周圍仍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熱愛寫作、閱讀和思考,那麼誰又能否認,這不是他們的黃金時代呢?尤其,我們不再期待誰的獎賞,甚至不期待鼓勵,我們等待迎接批評、諷刺和漠視。因為,如果我們一再在過去與未來之間迷路,那麼唯有站在現在的泥土中,重新舉起希望的火炬,是時候從悲觀中清醒,讓寫作重新振奮起來。
本輯《單讀》以特刊形式,收錄國內最好的新生代、中生代作家的文章,包括兩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大獎得主的作品。其中包括阿乙、顏歌、文珍、李靜睿等新銳小說家的短篇,這一代最優秀的青年學者張定浩、范曄等人的文學評論,李娟、雲也退的隨筆,鄒波的非虛構作品,包慧怡的詩歌和藝術家王頃的攝影,以及譯者彭倫、陸大鵬、劉子超在人文歷史和旅行文學方面的最新作品。每一個門類的作者與選文,都竭力標注出最新一代作者創造力的水準線,提供豐富、多元的視角,以及深度與可讀性兼具的文本。希望在大眾文化的戰場中,以更加積極的面貌,引發更多的思想爭鳴。
作者簡介:
阿乙:江西瑞昌人,生於1976年。「人民文學中篇小說獎」、「蒲松齡短篇小說獎」、「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得主。出版有短篇小說集《灰故事》、《鳥,看見我了》、《春天在哪裡》,中篇小說《下面,我該幹些什麼》、《模範青年》,隨筆集《寡人》、《陽光猛烈,萬物顯形》,近期出版精選小說合集《五百萬漢字》。作品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
顏歌:青年小說家。1994年開始發表作品,曾在《收獲》、《人民文學》、《作家》等雜志發表小說、散文多篇,至今出版《關河》、《異獸志》、《五月女王》等十一部作品(集)。2011—2012年在美國杜克大學做訪問學者時,完成個人第五部長篇小說《我們家》,小說在《收獲》雜志2012年第五期發表,獲得第十一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新人獎。
文珍:中山大學金融本科,北京大學文學創作與研究方向碩士。發表小說散文若干,歷獲第五屆「老舍文學獎」、 第二屆「西湖•新銳文學獎」等。出版小說集《十一味愛》、《我們夜裡在美術館談戀愛》、《柒》。
李靜睿:出生於四川自貢,南京大學新聞系畢業,曾做八年法律記者,現專業寫作。第二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年度青年作家,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北方大道》、《小城故事》、隨筆集《願你的道路漫長》、長篇小說《微小的命運》。
雙雪濤:沈陽人,曾在銀行工作多年,現自由寫作。2011年小說處女作《翅鬼》獲首屆「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首獎,首度入圍台北文學獎的大陸作家,後出版作品包括《聾啞時代》、《平原上的摩西》,近期有短篇小說集《飛行家》出版。
包慧怡:1985年生於上海,都柏林大學英語系中世紀文學博士,復旦大學英文系講師。研究中古英語宗教詩及中世紀感官史,著重8—15世紀手抄本中的圖文互動。著有散文集《翡翠島編年》。出版譯作十一種,包括伊麗莎白•畢肖普《唯有孤獨恆常如新》、西爾維亞•普拉斯《愛麗爾》、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好骨頭》、保羅•奧斯特《隱者》等。獲首屆「書店文學獎」、「詩東西PEW評論獎」,曾任2014年都柏林市駐市譯者、聖三一學院客席講師。
王頃:畫家,攝影師,1968 年出生於河南,1996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現執教於天津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學院。在河南、大理、連州、台北、北京、香港多次舉辦個展。
李娟:籍貫四川樂至縣,1979年出生於新疆奎屯,1999年開始寫作。長期居住在新疆阿泰勒地區,與母親、外婆等親人一起,以開小賣部、做裁縫等為生,跟隨放牧的哈薩克族人流轉在廣袤的北疆阿爾泰山區。曾在《南方周末》、《文匯報》等開設專欄,出版有個人散文集《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請放聲歌唱》,非虛構長篇《冬牧場》及「羊道」三部曲。曾獲「人民文學獎」、「上海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天山文藝獎」等。
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英國小說家,生於倫敦,先後畢業於伊頓公學和皇家軍事學院,後又前往德國慕尼黑和瑞士日內瓦學習語言。曾在路透社莫斯科記者站工作,後來回到英國從事金融和股票方面的工作。「二戰」期間擔任英國海軍情報局局長的私人秘書,後來成為《太陽報》國際版經理。1952年,已經退役的弗萊明開始根據自己的間諜經驗創作007系列小說,取得巨大的成功,被多次改編成電影,經久不衰。
劉子超:作家、譯者、媒體人,1984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德媒體使者、牛津大學訪問學者。著有旅行文學作品《午夜降臨前抵達》,獲2015年「書店文學獎」。
雲也退:作家,書評人,2013年「騰訊大家」年度致敬作家。近期有原創作品《自由與愛之地:入以色列記》出版,並譯有愛德華•薩義德《開端》、托尼•朱特《責任的重負》等。
彭倫:編輯,加盟「99讀書人」,著有圖書《格蘭塔•英國最佳青年小說家》,譯有圖書《天才的編輯》、《我與蘭登書屋:貝內特•瑟夫回憶錄》等。
陸大鵬:英德譯者,熱愛一切 long ago 和 far away 的東西。代表譯作「地中海史詩三部曲」、《阿拉伯的勞倫斯》。
鄒波:專欄作家。現居加拿大,曾任《經濟觀察報》設計總監、《生活》雜志采訪部主任等職,出版有《書與畫像》、《現實即彎路》等。
范曄:大學教師,譯者,馬爾克斯授權中文正式版《百年孤獨》的譯者,還譯有西語詩人聖胡安•德拉•克魯斯•塞爾努達、阿萊克桑德雷、希梅內斯等人的詩作,阿根廷作家科塔薩爾的小說等。
張定浩:筆名waits,1976年生於安徽,現供職於上海某雜志。著有隨筆集《既見君子:過去時代的詩與人》、文論集《批評的准備》、譯著《我:六次非演講》等。2016年憑借詩集《我喜愛一切不徹底的事物》獲首屆「書店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