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京派作家短篇小說

京派作家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7-17 11:00:40

『壹』 老舍是那個派別的作家

老舍是「京派」作家。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於市民生活。他善於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後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鬥中,在新的歷史潮流沖擊下。惶惑、猶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進退維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徑。

他喜歡通過日常平凡的場景反映普遍的社會沖突,筆觸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運的思考,讓人從輕快詼諧之中品味出生活的嚴峻和沉重。關於自然風光的色彩鮮艷的渲染和關於習俗人情的細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氣息和情趣。

(1)京派作家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語言風格:

老舍先生更是潛台詞運用的大師,其代表就是《茶館》。《茶館》憑借深刻含蓄的潛台詞,有力地豐富了語言的內涵。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第一幕龐太監與秦仲義的「舌戰」。

這兩個人一個是西太後的寵奴,一個是講維新的資產者,二人不期而遇表面上客客氣氣,骨子裡卻是兵刃森森。《茶館》中像這樣的台詞比比皆是。它引而不發,以弦外之音調動人們的興味與深思,耐人咀嚼。

老舍作品成功地運用了富有生命力的北京口語詞彙,使作品語言透露著獨特的京韻,作品生活氣息醇厚,地方風物、民情風俗真實感人。

同時用地道的北京話寫北京人,本土本色,活潑有趣、質朴自然,生活氣息迎面撲來,具有獨特的魅力,透出了北京話的神韻,顯示北京話活潑的生命力和老舍駕馭北京口語的能力。

『貳』 什麼是「京派」「京派小說」有什麼特點老舍屬不屬於「京派」

稱之為「京派」,是因為其作者在當時的京津兩地進行文學活動。其作品較多在京津刊物上發表,其藝術風格在本質上較為一致之處。「京派」並沒有正式的組織,只是一種名稱的沿用。「京派」作家創作的小說被稱為「京派小說」。
京派小說文風淳樸,貼近底層人民的生活,在現實主義的創作中融入浪漫主義的、表現主觀個性的多種藝術手法。
老舍不屬於京派。
原因:
1、他的小說京味濃厚。從他最初的《老張的哲學》、《二馬》和《趙子曰》就以北京的生活和北京人在海外的生活為題材,到後來重新回到北京的市民生活題材的《離婚》、《牛天賜傳》,再到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以及《我這一輩子》和《月牙兒》、《柳家大院》等中短篇小說,他最有特點和藝術成就的作品都與北京這座城市有關。
2、他是京味小說的源頭,但不屬於京派小說。

『叄』 京派小說的藝術特徵

廢名(1901~1967),原名馮文炳,湖北黃梅人,小說家。曾為語絲社成員,師從周作人的風格,在文學史上被視為京派代表作家。1929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說集,屬鄉土文學。廢名的代表作有長篇《橋》及《莫須有先生傳》、《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等,後兩部更在詩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對現實荒誕的諷刺。曾任北大中文系教授,是30年代頗具影響的京派作家。他的小說融西方現代小說技法和中國古典詩文筆調於一爐,文辭簡約幽深,兼具平淡朴訥和生辣奇僻之美。這種獨特的創作風格被譽為「廢名風」,在中國現代小說發展史上產生過較大影響。
廢名是個名氣很大的作家,但讀他作品的人卻不多,因為他的文章曾被人們認為是第一的難懂,只有周作人和俞平伯是他的知音。他寫的都是大部分人摸不著頭腦的丈二散文,這又使一小部分人越發地想站到板凳上去摸它。廢名承認他在寫作表現手法上是「分明受了中國詩詞的影響,寫小說同唐人寫絕句一樣,不肯浪費語言。」廢名的小說以「散文化」聞名,他將周作人的文藝觀念引至小說領域加以實踐,融西方現代小說技法和中國古典詩文筆調於一爐,文辭簡約幽深,兼具平淡朴訥和生辣奇僻之美。這種獨特的創作風格被譽為「廢名風」,對其後的沈從文等京派作家產生了一定影響,甚至在40年代的汪曾祺身上,也可以找到他的影子。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蘇高郵人,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所作《大淖記事》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比較有影響的作品還有《受戒》、《異秉》等。所作小說多寫童年、故鄉,寫記憶里的人和事,在渾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現和諧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脫離外界的喧嘩和干擾,精心營構自己的藝術世界。自覺吸收傳統文化,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顯示出沈從文的師承。在小說散文化方面,開風氣之先。汪曾祺在中國當代文壇上的貢獻,就在於他對「大文化」「大話語」「大敘事」的解構,在於他對個體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喚,在於他幫助人們發現了就在自己身邊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邊,美在本分。汪曾祺散文的精神氣質和藝術神韻之所以能對讀者產生強大的魅力,就在於他對「凡人小事」的審視,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見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

『肆』 求四位京派作家(特別是廢名的)的代表作及寫作時間,還有這四位的寫作風格。

在小說方面,京派作家主要有沈從文、廢名、蕭乾、蘆焚(師陀)等。 沈從文的代表作是《邊城》,寫於1934,風格清新自然。 廢名的代表作是《竹林的故事》,寫於1925,風格簡潔質朴。 蕭乾的代表作是《夢之谷》,寫於1937年,風格深邃警醒。 蘆焚的代表作是《谷》,寫於1936年,風格深沉淳樸。

『伍』 京派文學有哪些代表作家

1、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周櫆壽,又名周奎綬,後改名周作人,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葯堂、獨應等,浙江紹興人。

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陸』 京派小說家

京派:是30年代一個獨特的文學流派,主要成員有周作人、廢名、沈從文、李健吾、朱光潛等。稱之為"京派",是因為其作者在當時的京津兩地進行文學活動。其作品較多在京津刊物上發表,其藝術風格在本質上較為一致之處。主要刊物有《文學雜志》、《文學季刊》、《大公報·文藝》。"京派"的基本特徵是關注人生,但和政治斗爭保持距離,強調藝術的獨特品格。他們的思想是講求"純正的文學趣味"所體現出的文學本體觀,以"和諧"、"節制"、"恰當"為基本原則的審美意識。沈從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以表現"鄉村中國"為主要內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蘊。京派作家多數是現實主義派,對現實主義有所發展變化,發展了抒情小說和諷刺小說。使小說詩化、散文化,現實主義而又帶有浪漫主義氣息。

舊京派作家、學者,我們可以開出一大串的名單:沈從文、朱光潛、周作人、廢名、錢玄同、俞平伯、林徽因……這些人的勞作,已形成了一個傳統。有關他們的書籍,仍很流行。京派文人,大多帶有文化上的某種自覺。他們不太從事政治運動,和時尚文化,亦有距離。今天的文化人,有許多是繼承了他們的情調,像王世襄、啟功、張中行、馮亦代等。如果有人留心這幾代人的思想脈絡,當可發現有趣的承傳關系。北京文化的「大」與「深」,與這類文化人的存在,是多有原因的。他們的精神品格,抵制了浮躁文化的沖擊,在諸多時髦藝術轉瞬即逝之後,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他們的背影還刻在文化的路途上。

『柒』 什麼是京派小說

京派小說:「京派」作家創作的小說。
京派:是30年代一個獨特的文學流派,主要成員有周作人、廢名、沈從文、李健吾、朱光潛等。稱之為「京派」,是因為其作者在當時的京津兩地進行文學活動。其作品較多在京津刊物上發表,其藝術風格在本質上較為一致之處。主要刊物有《文學雜志》、《文學季刊》、《大公報·文藝》。「京派」的基本特徵是關注人生,但和政治斗爭保持距離,強調藝術的獨特品格。他們的思想是講求「純正的文學趣味『所體現出的文學本體觀,以「和諧」、「節制」、「恰當」為基本原則的審美意識。沈從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京派作家以表現「鄉村中國」為主要內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蘊。京派作家多數是現實主義派,對現實主義有所發展變化,發展了抒情小說和諷刺小說。使小說詩化、散文化,現實主義而又帶有浪漫主義氣息。

熱點內容
都市小說完結有點黃 發布:2025-07-19 16:24:28 瀏覽:16
言情小說中富有哲思的句子 發布:2025-07-19 16:22:04 瀏覽:538
女主是妖婆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9 16:21:53 瀏覽:917
玩中秋遊戲的小說 發布:2025-07-19 16:20:33 瀏覽:333
我有億萬神話基因免費小說 發布:2025-07-19 16:17:55 瀏覽:636
女主是護士二婚嫁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07-19 16:16:28 瀏覽:532
免費小說帝王嬌寵小醫妃 發布:2025-07-19 16:13:17 瀏覽:844
幾本經典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9 16:12:17 瀏覽:117
經典小說言情有肉現代 發布:2025-07-19 16:10:37 瀏覽:991
重生菲律賓寶藏的小說 發布:2025-07-19 16:09:14 瀏覽: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