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梁斌中短篇小說

梁斌中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7-16 08:20:39

Ⅰ 有什麼好的作家、作品(中國的)推薦嗎,感覺有點意味耐人琢磨的長篇小說,

余華:
中短篇小說集:《世事如煙》《黃昏里的男孩》
長篇小說:《在細雨中呼喊》《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

~~

長篇小說《活著》由張藝謀執導拍成電影;
長篇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
路遙: [長篇小說] 平凡的世界 人生 在困難的日子裡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黃葉在秋風中飄落 驚心動魄的一幕
楊朔, 散文家、小說家。著有長篇小說《三千里江山》,
楊沫, 小說家。著有長篇小說《青春之歌》。

柳青, 小說家。著有長篇小說《銅牆鐵壁》、《創業史》。

杜鵬程, 小說家。代表作品《保衛延安》。

梁斌, 小說家。代表作品《紅旗譜》。

吳強, 小說家。代表作品,《紅日》。

曲波, 小說家。代表作品《林海雪原》。

周而復, 小說家,代表作品《上海的早晨》。

姚雪垠,小說家。代表作品《李自成》。

歐陽山, 小說家。代表作品《三家巷》。

王蒙,作家。成名作品《青春萬歲》。

劉心武, 作家。代表作品《班主任》。

Ⅱ 五六十年代長篇小說家及作品

1、高雲覽《小城春秋》

《小城春秋》是高雲覽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56年。

該書以主人公何劍平的成長為線索,以中共地下組織成功地開展廈門劫獄斗爭為中心事件,真實地反映了1927—1936 年間廈門地區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生動地刻畫了不同類型的知識分子的形象。作者善於選擇富有特徵的情節和場面,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搖曳多姿,引人入勝。

2、歐陽山《三家巷》

歐陽山30年代參加過左聯,1941年到延安。1947年出版寫「解放區」農村生活的長篇《高幹大》。50年代以後定居廣州,任華南和廣東地區文學界的主要領導職務。

在五六十年代,歐陽山的小說有中篇《英雄三生》、《前途似錦》和短篇《鄉下奇人》、《在軟席卧車里》、《金牛與美女》等。發表於60年代初的這些短篇,由於題材的新穎和寫法的特別,而受到注意。

3、楊沫《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當代作家楊沫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1958年首次出版。

《青春之歌》是楊沫以親身經歷為素材創作的半自傳體小說,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過程中發生的「九·一八事變」到「一二·九運動」的愛國學生運動為背景,通過女主人公林道靜的成長故事,構築了革命歷史的經典敘事,也揭示出知識分子成長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4、梁斌《紅旗譜》

《紅旗譜》是現代作家梁斌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首版時間1957年。

《紅旗譜》以朱、嚴兩家三代農民同地主馮老蘭父子兩代的矛盾斗爭為主要線索,描寫了冀中地區「反割頭稅」斗爭和保定二師的學生愛國運動,真實地反映了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前後到「九·一 八」事變時期北方社會錯綜復雜的階級關系,展現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偉大歷程。

5、曲波《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是現代作家曲波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1957年出版。

《林海雪原》描寫的是解放戰爭初期東北剿匪的戰斗。1946年冬天,東北民主聯軍一支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偵察英雄楊子榮與威虎山座山雕匪幫鬥智斗勇。

《林海雪原》一直被視作「革命通俗小說」的典型代表,並被譽為「新的政治思想和傳統的表現形式互相結合」的光輝典範,它更是整個「十七年文學」發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說作品。

Ⅲ 現代文學作家都有誰,作品有那些!!!

遲子建《霧月牛欄》、《白銀那》、《光明在低頭的一瞬》
莫言《紅高粱 》《蛙》
畢淑敏《心靈處方》《血玲瓏》
史鐵生《我們的角落》《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我與地壇》
林清玄《迷路的雲》《蓮花開落》《冷月鍾笛》《溫一壺月光下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
這只是一些,還有很多很多~個人比較喜歡林清玄,所以列出很多他的作品~

Ⅳ 紅旗譜的作者簡介

梁斌,原名梁維周,蠡縣梁家莊人,他是以《紅旗譜》等長篇巨著而聞名中外的小說家。曾任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文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河北分會主席等職。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考入保定第二師范,並參加了二師的學潮斗爭。1933年去北平,參加了北方「左翼」作家聯盟,開始寫雜文、散文和小說,掙一點稿費維持生活。而後到濟南,考入山東省立劇院,學習戲劇表演,擔仍堅持文學創作,寫出以高蠡暴動為題材的短篇小說《夜之交流》。
1937年春天,梁斌回到故鄉,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歷任冀中區新世紀劇社社長,游擊十一大隊政委、冀中文化界抗戰建國會文藝部長等職。這期間他寫出短篇小說《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和中篇小說《父親》,這些作品中開始出現了《紅旗譜》中的人物。還寫出了《千里堤》、《抗日人家》、《五穀豐登》、《爸爸做錯了》、《血灑盧溝橋》 等劇本,在冀中地區演出數百場,激勵了冀中軍民的革命鬥志。1945年起做地方工作。
1948年秋天,梁斌隨軍南下,歷任湖北省襄樊地委宣傳部長、《湖北日報》社長等職。為實現多年 的宿願--把冀中人民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寫成長篇小說,1953年他調回河北。他在高陽、蠡縣走村串戶訪問當年參加革命斗爭的老同志,充實自己的生活,把全部身心沉浸在創作境界里。在50年代中期,他 開始在省文聯院內的一間小平房裡,後來搬到棗胡同的「創作之家」,專心致志進行創作,他每天早晨3 點起床,一直寫到中午。早飯沒顧上吃,趕到食堂吃中午飯,結果是開中午飯的時間也過了,他只好到街上買點吃的。冬天,他常常因寫得上勁而忘了火爐添煤,凍得他手腳發麻。經過三個酷暑和寒冬, 他終於完成了《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三部長篇,成功地塑造了革命農民朱老忠的典型形象,為我國當代文學寶庫增添了光彩。梁斌還出版了長篇小說《翻身記事》,作品集《筆耕余錄》以及《春潮集》、《一個小說家的自述》等。

Ⅳ 梁斌的簡介

中國作家。原名梁維周。1914年出生於河北省蠡縣梁庄,11歲離開家鄉就讀在縣立高小,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進省立保定第二師范學校學習,參加過愛國學潮,並親歷家鄉的農民革命斗爭。1934年在北平左聯刊物《伶仃》上發表反映河北「高蠡暴動」的小說《夜之交流》。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參加地下革命斗爭、游擊活動,並擔任中共蠡縣縣委領導職務。1942年創作短篇小說《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及據此擴充成中篇小說的《父親》。1948年隨軍南下,在湖北襄陽和武漢擔任宣傳和新聞方面的基層領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河北分會主席等職。1953年開始創作多卷本長篇小說《紅旗譜》,1958年出版第一部,被譽為反映中國農民革命斗爭的史詩式作品,引起強烈反響,並被改編為話劇、電影;1963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記》,1983年出版第三部《烽煙圖》。文化大革命以後,1977年出版了長篇小說《翻身紀事》(上部)。1996年6月逝世,安葬於天津元寶山莊生命紀念公園。

Ⅵ 中國50年代的小說有哪些

:杜鵬程《保衛延安》,吳強《紅日》,羅廣斌、楊益言《紅岩》,曲波《林海雪原》;

抗戰:知俠《鐵道游擊隊》,梁斌《紅旗譜》,馮志《敵後武工隊》,楊沫《青春之歌》

王願堅的短篇小說。

抗美援朝:陸國柱《上甘嶺》,楊朔《三千里江山》

Ⅶ 梁斌的《紅旗譜》,共有幾部,分別於哪年出版,曾得過什麼獎

紅旗譜
中國現代著名小說,作者:梁斌,中國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紅旗譜》通過在大革命失敗前後十年革命斗爭的歷史背景下,冀中平原兩家農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兩代人的尖銳矛盾斗爭,以「反割頭稅」和「二師學潮」為中心事件,生動地展示了當時農村和城市階級斗爭和革命運動的壯麗圖景,獲得重大的成就。

《紅旗譜》成功地塑造了三代農民的英雄形象,特別是橫跨兩個時代的農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朱老忠是閃爍著奪目光彩的「這一個」,是長篇小說園地中不多見的成功典型。整部作品凸顯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另外,綜合作品中「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傳統精神,充滿濃厚地方色彩的冀中平原深廣背景等,該書稱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農民革命運動的史詩式作品。

梁斌原名梁維周,蠡縣梁家莊人,他是以《紅旗譜》等長篇巨著而聞名中外的小說家。曾任全國政協委貝、河北省文聯主席等職。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考入保定第二師范,並參加了二師的學潮斗爭。1933年去北平,參加了北方「左翼」作家聯盟,開始寫雜文、散文和小說,掙一點稿費維持生活。而後到濟南,考入山東省立劇院,學習戲劇表演,擔仍堅持文學創作,寫出以高蠡暴動為題材的短篇小說《夜之交流》。

1937年春天,梁斌回到故鄉,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歷任冀中區新世紀劇社社長,游擊十一大隊政 委、冀中文化界抗戰建國會文藝部長等職。這期間他寫出短篇小說《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和中篇小說《父親》,還寫出了《千里堤》、《抗日人家》、《五穀豐登》、《爸爸做錯了》、《血灑盧溝橋》 等劇本,在冀中地區演出數百場,激勵了冀中軍民的革命鬥志。

1948年秋天,梁斌隨軍南下,歷任湖北省襄樊地委宣傳部長、《湖北日報》社長等職。為實現多年 的宿願--把冀中人民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寫成長篇小說,1953年他調回河北。他在高陽、蠡縣走村串戶訪問當年參加革命斗爭的老同志,充實自己的生活,把全部身心沉浸在創作境界里。在50年代中期,他 開始在省文聯院內的一間小平房裡,後來搬到棗胡同的「創作之家」,專心致志進行創作,他每天早晨3 點起床,一直寫到中午。早飯沒顧上吃,趕到食堂吃中午飯,結果是開中午飯的時間也過了,他只好到街上買點吃的。冬天,他常常因寫得上勁而忘了火爐添煤,凍得他手腳發麻。經過三個酷暑和寒冬, 他終於完成了《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三部長篇,成功地塑造了革命農民朱老忠的典型形象,為我國當代文學寶庫增添了光彩。

梗概:

小虎子15歲那年,惡霸馮蘭池要砸掉千里堤上的古鍾,霸佔48畝官地。小虎子的父親朱老鞏代表鎖井鎮48村村民與馮蘭池斗爭,被活活氣死。為躲避惡霸的殘害,小虎子隻身下了關東。他剛走,被惡人姦汙的姐姐就跳河自盡了。

30年後,小虎子回到了冀北平原上的鎖井鎮,決心報30年前的血仇。這時他名叫朱老忠,帶著妻子和兒子大貴、二貴。少年時的朋友嚴志和幫他安了家。嚴志和是嚴老祥的兒子,當年嚴老祥曾和朱老鞏一起斗爭馮蘭池。現在馮蘭池已60多歲,人稱馮老蘭,家產比當年更大,仗勢欺人,橫行鄉里。他拉起民團搶逃兵的車子和白面,逃兵請回一個團,架起大炮,強迫他賠償5000塊大洋,他卻把這筆錢分攤到鎖井鎮的貧苦百姓頭上。朱老忠串聯28家窮人告狀,官司從縣里打到北京大理院,但官府偏袒有錢人,馮老蘭的兒子馮貴堂又念過大學法科,會打官司,結果窮人輸得一塌糊塗。朱老忠賠了5畝地,幾乎氣瞎了眼,嚴志和也搭進去一條牛。馮老蘭聽說當年的小虎子帶著兩個兒子回來了,後悔當年斬草未除根,留下了禍患。一次,嚴志和的大兒子運濤和大貴帶著幾個少年朋友捉到一隻名貴的鳥,馮老蘭來要,他們不給。馮老蘭懷恨在心,唆使招兵的抓走了大貴。第二年春天,運濤外出打短工,認識了秘密從事革命工作的共產黨縣委書記賈湘農老師,走上革命道路。他熱戀著的春蘭還把「革命」二字綉在衣襟上去趕廟會。後來運濤告別家鄉和春蘭,到南方參加革命軍,當了連長。接到他的來信,全家人和鎖井鎮的窮人們歡欣鼓舞。這時運濤的弟弟江濤在縣高小學堂讀書,也由賈湘農介紹加入了共青團。高小畢業那年春天,在賈老師的鼓勵和朱老忠的支持下,江濤考入了具有革命風氣的官費學校保定第二師范,認識了正直知識分子嚴知孝和他女兒嚴萍。

1928年秋天,很久沒有音訊的運濤請人給家裡寫來一封信,說他在國民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被捕,關在濟南監獄中了。得到這個消息,運濤的奶奶當場身亡,嚴志和也病倒了。等待運濤回來結婚的春蘭甚至想自殺。嚴家要去濟南探監,但沒有路費。馮老蘭趁火打劫,只用80塊錢就買去了嚴家視為命根子的寶地。嚴志和悲痛欲絕,在一天晚上帶著江濤來到寶地上,趴在地上張開大嘴啃著泥土。嚴志和因病不能遠行,江濤和朱老忠為了省錢徒步到濟南,看到了被判了終身監禁的運濤。從濟南歸來,江濤決心繼續哥哥的事業。從此他寒暑假回家幫父親種田,開學回學校上課,課余時間就到工廠、農村從事革命宣傳工作。這年秋天,黨組織派他回家鄉組織反割頭稅運動,和割頭稅包商首腦馮老蘭斗爭。經過廣泛宣傳和動員,快過年的時候,江濤、朱老忠、張嘉慶和一群貧苦農民偷偷帶著標語傳單和刀、梭標等去趕城裡的大集,在鬧市上突然召開反割頭稅大會。農民、市民齊聲響應,包圍稅局子、縣政府,打敗保安隊,強迫當局放棄割頭稅。他們還趁熱打鐵,組織了農會。在火熱的斗爭生活里,嚴萍深深愛上了江濤。鎖井鎮的窮人過了一個歡樂的勝利年,馮老蘭惱羞成怒,控告賈老師、江濤、張嘉慶是共產黨。賈老師決定自己留下從事合法斗爭,讓江濤帶張嘉慶回保定。張嘉慶本是一個大財主的兒子,因為受共產主義思想的影響,帶領佃戶造了他父親的反。父親登報和他脫離父子關系,他成了職業革命者。到保定後,江濤和嚴萍幫助他考入了第二師范。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江濤、嚴萍、張嘉慶和同學們積極宣傳抗日救亡。受其影響,保定市13所學校同時罷課,要求當局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省政府為了瓦解學潮,於第二年夏天宣布解散保定第二師范學校。為了保衛二師這個抗日堡壘,江濤和老夏領導同學們開展護校運動。反動軍隊包圍了學校,市黨部主任劉麻子帶著一個軍官來逮捕老夏和江濤,張嘉慶踢掉他們的手槍,與同學們一起趕走了劉麻子和軍官,緊緊關上校門。當局切斷他們與校外的聯系,對他們實行「飢餓政策」。他們吃樹葉,最後連學校的狗和池塘里的魚、藕都吃了。嚴萍和工人、市民們支持他們,從校牆外往裡扔燒餅。在飢餓中,張嘉慶仔細研究了二師附近的街道和商店布局,成功地組織了一次武裝搶糧。嚴知孝擔心學生的安全,勸學生們暫時撤出,保存力量。消息傳到鎖井鎮,馮老蘭喜氣洋洋。朱老忠和嚴志和急忙來到保定,巧妙地把一車油、鹽、麵粉運到二師校門口,讓學生「搶」了進去。經過一段時間的對峙,老夏和江濤意識到這樣與敵人硬抗太冒險。為了保存革命力量,傳播革命火種,他們決定帶領同學們沖出包圍圈,到廣大的農村去繼續斗爭。但就在他們准備行動的那天夜裡,敵人開始了兇殘的屠殺。老夏和十七、八個學生在與敵軍的搏鬥中壯烈犧牲,張嘉慶身負重傷,江濤等人被抓進了監獄。得到這個消息,嚴知孝怒不可遏,嚴萍失聲痛哭,朱老忠和嚴志和決定與敵人戰斗到底。張嘉慶在一家美國人辦的教會醫院里養傷,有敵兵看守。後來他和一個名叫馮大狗的士兵交上了朋友。馮大狗本是鎖井鎮上的無業遊民,因為仇恨黑暗社會而同情學生。在軍隊進攻二師的時候,他開槍打死了幾個追殺江濤的士兵。一個炎熱的中午,裝扮成車夫的朱老忠拉著張嘉慶逃出了保定城,看守張嘉慶的馮大狗也背著長槍跟他們離開了反動軍隊。

Ⅷ 求現當代作家及作品精華拜託了各位 謝謝

現當代作家及作品精華.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林語堂:現代文學家。「論語派」小品文的代表。著有《剪拂集》《大荒集》。 翦伯贊:現代著名史學家,有游記散文《內蒙訪古》。 冰心:現代女作家、兒童文學家。著有小說《兩個家庭》詩集《繁星》《春水》。 艾蕪:現代作家。有長篇小說《百煉成鋼》《故鄉》短篇《南行記》 沙汀:現代作家。有長篇小說《淘金記》《困獸記》《還鄉記》短篇《在其香居茶館里》。 吳伯簫:現代散文家。有散文集《煙塵集》《出發集》《北極星》。其中有名的有《歌聲》《記一輛紡車》。 姚雪垠:現代作家。有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 吳強:現代作家。有長篇小說《紅日》。 蕭紅:現代女作家。有中篇小說《生死場》,短篇《小城三月》。 楊朔: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有長篇小說《三千里江山》《洗兵馬》,散文《荔枝蜜》《茶花賦》《海市》《香山紅葉》。 楊沫:現代女作家。有長篇小說《青春之歌》。 周而復:現代作家。有長篇小說《白求恩大夫》《上海的早晨》。 梁斌:現代作家。有長篇《紅旗譜》。 徐遲:現代詩人、報告文學家。有報告文學集《歌德巴赫猜想》。 柳青:現代小說家。有長篇《創業史》《銅牆鐵壁》。 碧野:現代作家。有長篇小說《陽光燦爛照天山》散文集《月亮湖》。 郭小川:現代詩人。有詩集《青紗帳――甘蔗林》。 秦牧:現代散文家。有散文集《長河浪花集》《長街燈語》。 魏巍:現代作家。有文藝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長篇小說《東方》。 杜鵬程:現代作家。有長篇小說《保衛延安》,短篇《工地之歌》《夜走靈官峽》。 李季:現代詩人。有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 馬烽:現代作家。有長篇《劉胡蘭傳》《呂梁英雄傳》。 峻青:現代作家。有短篇小說集《黎明的河邊》《膠東記事》,散文集《秋色賦》,長篇小說《海嘯》,短篇小說《黨員登記表》。 曲波:現代作家。有長篇小說《林海雪原》《山呼海嘯》。 賀敬之:現代詩人、劇作家。有歌劇《白毛女》,詩歌《回延安》。 茹志鵑:現代女作家。有短篇小說《百合花》《剪輯錯了的故事》。 李准:現代作家。有短篇小說《李雙雙小傳》,長篇《黃河東流去》。 餘光中:當代詩人。有《鄉愁》《火浴》。 柯岩:當代女作家、詩人。有抒情詩《周總理,你在哪裡?》,報告文學《船長》《癌症≠死亡》。 高曉生:當代作家。有短篇小說《李順大造屋》《陳奐生上城》。 李存葆:當代作家。有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山中,那十九座墳塋》。 劉紹堂:當代作家。有中篇小說《蒲柳人家》,短篇小說》《峨眉》。 流沙河:當代詩人。有詩歌《故園六詠》。 從維熙:當代作家。有中篇小說《大牆下的紅玉蘭》《遠去的白帆》《風淚眼》 王蒙:當代作家。有中篇小說《蝴蝶》,短篇小說《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悠悠寸草心》《春之聲》《最寶貴的》。 張賢亮:當代作家。有中篇小說《綠化樹》,短篇小說《靈與肉》《肖爾布拉克》。 瓊瑤:台灣當代作家。有《在水一方》《聚散兩依依》《幾度夕陽紅》《心有千千結》。 席慕容:台灣作家。有詩集《七里香》《無怨的青春》。 三毛:台灣當代作家。有散文《撒哈拉的故事》《萬水千山走遍》《不死鳥》。 余秋雨:當代作家、文化史學家、藝術理論家。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筆記》 諶容:當代作家。有中篇《人到中年》《太子村的秘密》《減去十歲》。 路遙:當代作家。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中篇小說《人生》《在困難的日子》《驚心動魄的一幕》。 張潔:當代女作家。有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短篇小說《從森林裡來的孩子》《誰生活得更好》。 蔣子龍:當代作家。有短篇小說《喬廠長上任記》《機電局長的一天》《開拓者》。 劉心武:當代作家。有長篇小說《鍾鼓樓》,短篇小說《班主任》。 史鐵生:當代作家、編劇。有短篇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 舒婷:當代朦朧詩人。有《祖國,我親愛的祖國》《致橡樹》《雙桅船》《流水線》《會唱歌的鳶尾花》。 賈平凹:當代作家。有長篇小說《商州》《浮躁》《廢都》。 韓少功:當代作家。有短篇小說《西望茅草地》《飛躍藍天》。 莫言:當代作家。有中篇小說《紅高粱》,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卜》。 顧城:當代朦朧詩人。有詩集《黑眼睛》,小說《英兒》。 王朔:當代作家。有小說《空中小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橡皮人》《頑主》。 來自問問團隊```◆聽風閣◇ ..........如有問題請追問,滿意請五星採納!

Ⅸ 求現代小說作家的代表作品名單!

1、1949-1966年的十七年,小說創作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為基本特徵,強調反映社會本質和變革的趨向。長篇小說是這個時期最受讀者歡迎的形式,如柳青的《創業史》、杜鵬程的《保衛延安》、梁斌的《紅旗譜》、楊沫的《青春之歌》、羅廣斌和楊益言的《紅岩》、曲波的《林海雪原》、歐陽山的《三家巷》、李英儒的《野火春風斗古城》、周立波的《山鄉巨變》、浩然的《艷陽天》、周而復的《上海的早晨》等。

2、1949-1966年的十七年,創作的優秀短篇小說有李準的《不能走那條路》、蕭也牧的《我們夫婦之間》、峻青的《黎明的河邊》、王願堅的《黨費》、茹志鵑的《百合花》、王蒙的《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等。

3、柳青的《創業史》是一部史詩性的作品,塑造了「新人」梁生寶等一批達到相當藝術水準的「典型人物」形象。

4、楊沫的《青春之歌》帶有「自敘傳」色彩,可以看作是一部知識分子的「革命成長史」。

5、姚雪垠的《李自成》既是歷史小說,又可稱為「革命歷史小說」。

6、文革結束後進入新時期,出現新的小說創作潮流,包括「傷痕小說」、「反思小說」、「改革小說」,還有「尋根小說」以及「新寫實小說」。

7、王蒙以50年代小說《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知名。80年代發表《風箏飄帶》、《春之聲》、《蝴蝶》等小說,多以共和國歷史的沉浮為題材,發掘人性的豐富性。他的有些作品追求意識流。

8、傷痕小說是文革後最早出現的揭露和控訴「四人幫」罪行、宣洩人民呼聲的小說類型,代表作有劉心武的《班主任》、盧新華的《傷痕》、葉辛的《蹉跎歲月》、從維熙的《大牆下的紅玉蘭》等。

9、反思小說是文革後繼「傷痕小說」之後出現的小說類型,作品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和悲劇意味。如魯彥周的《天雲山傳奇》、高曉聲的《李大順造屋》、王蒙的《蝴蝶》、張賢亮的《靈與肉》等。

10、改革小說是出現在文革後的一種小說類型,主要是對80年代各個領域改革引起的社會震盪的直接反映,如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柯雲路的《新星》、張潔的《沉重的翅膀》、李國文的《花園街五號》。

11、尋根小說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現的小說類型,特點是力圖用現代意識探尋民族文化的得失,以及民族精神重建的可能性,主要作家作品有韓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鄭義的《老井》、王安憶的《小鮑庄》等。

12、新寫實小說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的小說類型,注重對日常生活「原生態」的還原復寫,以所謂客觀化的冷漠筆法來敘述現實的困厄與無奈。這類創作以池莉的《煩惱人生》、劉震雲的《一地雞毛》、方方的《風景》等為代表。

13、賈平凹自20世紀80年代起陸續發表有關陝西商州地區農民生活變遷的小說,如《雞窩窪人家》、《臘月·正月》等「商州系列」小說和長篇小說《浮躁》。1993年出版《廢都》,表現荒涼的「廢都」意識,引起極大爭議。

14、汪曾祺只寫短篇小說,代表作《受戒》、《大淖記事》等,繼承的是「京派作家」的風格。

15、王安憶有「尋根小說」《小鮑庄》。1986年以後,她發表了「三戀」(《小城之戀》、《荒山之戀》、《錦綉谷之戀》)小說。八九十年代之交,她的《叔叔的故事》、《烏托邦詩篇》、《傷心太平洋》匯入這一時期的「家族敘述」小說潮流。90年代中期以後,她的《長恨歌》等作品引領了「老上海懷舊潮」。

16、張承志的小說有一種散文化傾向,其作品《旗手為什麼歌唱母親》、《黑駿馬》、《北方的河》、《金牧場》等,都與蒙古族歷史、回族歷史和現實生活有關。

熱點內容
都市之無上仙門小說 發布:2025-07-20 10:44:44 瀏覽:214
十部頂級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20 10:33:29 瀏覽:893
網游主角是劍仙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0 10:31:00 瀏覽:823
秦北墨小說結局 發布:2025-07-20 10:24:16 瀏覽:119
網游異世類的小說 發布:2025-07-20 10:15:01 瀏覽:538
男變女都市小說完結小說 發布:2025-07-20 10:09:15 瀏覽:582
2018小說排行榜完本言情 發布:2025-07-20 10:08:23 瀏覽:157
刀劍神域輕小說艾米小說 發布:2025-07-20 09:58:20 瀏覽:913
妖族強者重生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7-20 09:55:15 瀏覽:146
才子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7-20 09:55:15 瀏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