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哪部短篇小說好看
Ⅰ 金庸的哪部作品最好看麻煩告訴我
文學大師倪匡給金庸小說排的座位是: 一、鹿鼎記 二、天龍八部 三、笑傲江湖 四、神鵰俠侶 五、雪山飛狐 六、倚天屠龍記 七、射鵰英雄傳 八、書劍恩仇錄 九、連城訣 十、俠客行 十一、飛狐外傳 十二、碧血劍 十三、鴛鴦刀 十四、白馬嘯西風 個人認為「射鵰三部曲」最精彩(即《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倚天屠龍記》),中國的廣大讀者也公認「射鵰三部曲」最精彩。推薦你讀一讀(注意:三本書有聯系,要按照我給的順序來讀——《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倚天屠龍記》)。 其次是《天龍八部》最好看,然後是《連城訣》。 說實話,沒有單獨一部是最好看的,要說最好看的,只能將好幾部放在一塊兒來說。]
Ⅱ 金庸有什麼小說好看
《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和《神鵰俠侶》。
Ⅲ 金庸哪些武俠小說好看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韋小寶七個老婆:沐劍屏、方怡、建寧公主、曾柔、蘇荃、雙兒、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贊美」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Ⅳ 金庸一共有幾部作品他寫的第一部小說叫什麼最滿意的是哪一部!
金庸先生一共創作了15部武俠小說,每一部都堪稱經典。這十五部金庸武俠小說分別是:《 書劍恩仇錄》、《 碧血劍》、《 射鵰英雄傳》、《 飛狐外傳》、《 雪山飛狐》、《 連城訣》、《 天龍八部》、《 白馬嘯西風》、《 鹿鼎記》、《 笑傲江湖》、《 神鵰俠侶》、《 俠客行》、《 倚天屠龍記》、《 鴛鴦刀》、《 越女劍》。
金庸先生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書劍恩仇錄》,寫於1955年。此時的金庸江湖中還沒有「內功」這個概念,陳家洛闖盪江湖靠的是招式和速度。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是《越女劍》,寫於1970年。這是一部短篇小說,書中的越女阿青最後一人一劍挑翻了兩千重甲侍衛,其武功已經接近仙俠水準。
《鹿鼎記》是金庸武俠中文學價值最高的巔峰之作,也是金庸先生最後一部武俠小說。金庸曾說過:小說反映社會,現實中並沒有絕對完美的人。而《鹿鼎記》則更為真實,更像現實社會。
我們很難對鹿鼎記做出精準的評價,卻可以去看看一些文學大家對金庸《鹿鼎記》的評價:
倪匡:《鹿鼎記》可以視為金庸創作的最高峰、最頂點。
嚴家炎:《鹿鼎記》就是現代主義,它是武俠小說里邊的一種現代主義,可以說是很特別的。
陳墨:有點武,有點俠,像是史,像是奇,是謂「四不像」,正是《鹿鼎記》的獨創,亦正是《鹿鼎記》的精妙之訣。
「鹿鼎記」中確實少了很多「武俠風格」,但其實是金庸先生的一種回歸和感悟。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小說的最高境界,就是接近於真實。在武俠世界中,武林高手雖然厲害,但其實最還是人心、城府、運籌帷幄等,也因此,鹿鼎記中的主角韋小寶雖然武功低微,但卻是混得最好的一個男主角。
因此,若是從文學價值層面來說,《鹿鼎記》絕對是金庸的巔峰之作。也正是因此,金庸寫了鹿鼎記後,覺得再寫也很難超越,或是重復,這才封筆退武。
Ⅳ 金庸哪部小說最好看
個人認為《神鵰俠侶》最好看!
金庸大作:《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等都是非常經典的小說!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1996年至1997年,擔任全國人大常委香港籌委會委員。1998年,獲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 2000年,獲得大紫荊勛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Ⅵ 金庸的哪部小說最短
《雪山飛狐》是最短的,這是金庸的第二部小說,背景很單調,大部分都是玉筆峰上的育秧描寫。連結局都很矛盾。這種手法很少小說家會用的,讓讀者看起來覺得有些無聊/不過比起情節拖沓的網路文學還是蠻好看的
現在一般沒有《雪山飛狐》的單行本,都是和《飛狐外傳》一起買的,看起來就長了,電視劇里也都把這兩本書合在一起,
Ⅶ 金庸的三部短篇小說哪部人氣最高
白馬嘯西風
以為它有動人心弦的力量,
小說最後有這么一句話點醒大家:「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有什麼法子?」這是人類永恆的悲哀,無論你有多麼先進的科學技術都是無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的。金庸似乎表達一種意念:人人追求的東西,往往並不一定珍貴;而把握住自己所有的幸福,才是人世間難得的境界。這個讓人唏噓的故事,說穿了便覺其中無奈,正如李文秀所說:「你心裡真正喜歡的,偏偏得不到,別人硬要給你的,就算好得不得了,我不喜歡,終究是不喜歡。」其實,與其說這是對高昌地圖的感慨,不如說是對「情」字的總結。所愛不能愛,所求不能求,得到的卻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多數人感情悲劇的根源就在於此。
我們可以用它來思考愛情,但更可以用它來思考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就像書里高昌國與唐朝一樣)之間的故事。
Ⅷ 金庸有那幾部作品那部最好看
金庸共15部小說。個人最喜愛《射鵰英雄傳》。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金庸最頂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金庸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金庸作品集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Ⅸ 金庸的小說哪一部最好看
金老的作品本本經典,所謂最好看只是個人的喜好,作品名稱
備注
《書劍恩仇錄》
1955年
《碧血劍》
1956年
《射鵰英雄傳》
1957年—1959年
《雪山飛狐》
1959年
《神鵰俠侶》
1959年—1961年
《飛狐外傳》
1960年—1961年
《白馬嘯西風》
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倚天屠龍記》
1961年
《鴛鴦刀》
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連城訣》
1963年,又名《素心劍》
《天龍八部》
1963年—1966年
《俠客行》
1965年
《笑傲江湖》
1967年
《鹿鼎記》
1969年—1972年
《越女劍》
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Ⅹ 金庸小說裡面 公認的最好看的是哪幾部
金庸一個短篇《越女劍》四個中短篇《鴛鴦刀》《白馬嘯西風》《俠客行》《連城訣》四個中篇《雪山飛狐》《飛狐外傳》《書劍恩仇錄》《碧血劍》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三傑作《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
公認的當然是三傑作,民間流行三部曲,我認為個個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