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創作的短篇神話小說
Ⅰ 中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是什麼
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是《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Ⅱ 關於中國神話故事的書有哪些
1、《搜神記》
是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作者是東晉的史學家干寶。原本已散,今本系後人綴輯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雜糅佛道,所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一部分屬於民間傳說。
大多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設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對後世影響深遠。
其中《干將莫邪》、《李寄》、《韓憑夫婦》、《吳王小女》、《董永》等,暴露了統治階級的殘酷,歌頌了反抗者的斗爭,常為後人稱引。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
它是集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異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開創了我國古代神話小說的先河。
2、山海經
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庄》、《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
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3、洞冥記
通過天堂地獄的鬼神生活,展示了清末民初在革命風潮中死不悔改的封建地主階級藉助鬼神迷信自我麻醉的惶恐心態。該書攻擊義和團、辛亥革命,意欲將進步人士、開明學者及軍械學家皆以鬼神法力打入地獄。
又鼓吹三綱五常的封建道德,欲等待真命紫微天子下世,以重造一個地主們所期望的中世紀聖賢國度。
4、中國神話
是由王新禧所編寫,2010年5月1日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這本好書主要介紹了中國傳統神話里的故事和人物。暮靄昏沉的夜晚里,溫暖而迷濛的燈下,老人們徐徐道來的一個個充滿奇情幻想的精彩故事,勾勒出我們兒時最美麗的夢。穿越神話的天空,在雲之彼端,一個神話就是蓮花一朵,一個神話就是明珠一穎。
中華神話就如一本讀不完寫不盡、博大精深的書,令人一世痴迷,一生探究。
5、佛門故事 神異篇
收入了歷代僧人在傳播佛教的過程中,或為拯救危困,或為教導行善,或為闡揚佛法,或是救人治病,或是祈福興雨,或是預言世事,所留下的一百餘則神奇事跡,均是典籍中影響深遠的故事。全書分為五輯,每輯二十餘個故事。文字流暢,內容通俗。
70
Ⅲ 請問有沒有短篇的神話故事
http://music.jschina.com.cn/zhuanji/892.html
1 嫦娥奔月 下載 電信網通
2 盤古開天 下載 電信網通
3 仙山的傳說 下載 電信網通
4 孔融讓梨 下載 電信網通
5 狼來了 下載 電信網通
6 女媧補天 下載 電信網通
7 女媧造人 下載 電信網通
8 花木蘭 下載 電信網通
9 花仙子 下載 電信網通
10 農博巨人 下載 電信網通
11 後翌射日 下載 電信網通
12 後翌除害 下載 電信網通
13 打虎英雄武松 下載 電信網通
14 曹沖稱象 下載 電信網通
15 斑鳥 下載 電信網通
16 白尖鳥和海鷗的故事 下載 電信網通
17 寶蓮燈 下載 電信網通
希臘神話故事 後記
古斯塔夫·施瓦布(Gustav Schwab,1792—1850)是德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生於符騰堡宮廷官員家庭。曾任席勒的老師。1809—1814年在蒂賓根大學攻讀神學和哲學,結識烏蘭德等著名文學家。1815年去德國北部地區考察旅行,結識歌德和霍夫曼等人。他在文學上的主要貢獻在於發掘和整理古代文化遺產,曾出版《美好的故事和傳說集》、《德國民間話本》和《希臘神話故事》。他的主要詩集有《博登湖上的騎士》、《馬爾巴赫的巨人》等。
《希臘神話故事》為讀者敞開了一扇觀察和認識古希臘乃至歐洲文化的窗口。作為反映古希臘神只和英雄故事的《希臘神話故事》的確給人類的文化生活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產。
古代「希臘七賢」之一的哲學家泰利斯·封·彌勒特曾經說過:「神充斥一切!」他指出,古代的希臘人幾乎都認為世界是神只創造並由神只統治的。盡管哲學家們把神只從形象到內含都解釋得十分抽象,可是這一切並不影響人們對神只的信仰,因為對希臘人說來,沒有神只的世界那是不可理喻的。認為神只就在身旁的意識逐步發展,最後成為希臘宗教。當然,希臘宗教並不是社會生活的特殊領域,它不僅作用於某一些時刻或者某一些隆重的場合,而且還具備穿透一切的力量。從這層意義上講,希臘宗教成為孕育希臘文化的母體。
http://down.vipcn.com/SoftView/SoftView_29124.html
Ⅳ 一篇80字的神話故事
精衛填海
往北二百里,是座發鳩山,山上生長著茂密的柘樹。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長著花腦袋、白嘴巴、紅足爪,名稱是精衛。
精衛鳥原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女娃到東海遊玩。淹死在東海里沒有返回,就變成了精衛鳥,常常銜著西山的樹枝和石子,用來填塞東海。漳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黃河。
精衛填海神話中表現出了人類最本質最永恆的東西:對生存的恐慌,以及在這之上表現出來的人類的永恆的獨有的精神氣質。
這些原型主題表現的都是先民緣於最基本的生存而產生的文化意識。這里的生存僅僅是一種對於生命的珍惜。緣於這種保存生命的初始本能,後世這種危機意識逐漸推延到更深更廣的程度。
(4)自己創作的短篇神話小說擴展閱讀
《精衛填海》重構中國神話「大一統」體系
在歷經多年任由西方魔幻和神話類小說攻城掠地之後,中國圖書界有望迎來一場張揚本土神話故事的熱潮。繼江南、今何在的本土奇幻《九洲》系列書暢銷後,近日,長江文藝出版社又隆重推出了長篇奇幻小說《天維之門首部曲精衛填海》。
《天維之門·精衛填海》以對中國的神話資源採取皈依與超越的雙重姿態,
將誇父逐日、後羿射日和精衛填海等散見在中國神話典籍的故事,巧妙地整合在一起,為眾多零散而互不歸屬的中國神話故事,建立了一個以炎帝太陽神為最高統治者的「大一統」故事體系,精密地還原中國本土神話本身具有的積極意義和內涵,令人耳目一新又倍感親切。
據出版社稱,神秘作者子漁非是湖北省一位知名的歷史小說家,其所著的長篇歷史小說曾多次獲得中國大陸和台灣的歷史小說獎。
這次之所以更名轉型寫神話故事,不僅在於其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鍾,更在於作者長期對國內外神話著作深入研習。
他發現,「西方的神話有一個完整的體系,以希臘神話為例,盡管神話故事很多,但神的名字,神的職責非常明確,神與神之間的故事互相依託、互相補充,成為一個完整的神的社會系統。
而中國的神話故事則不然,神與神之間的關系是分裂的,他們的故事也是割據的,甚至連最高神的名字都不統一。」有感於此,他決定寫神話小說,為中國的神建立一個統一的體系。
繼《天維之門首部曲精衛填海》後,《天維之門·刑天》和《天維之門·奔月》也正在緊張的創作中,這兩部作品將把女媧補天和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寫進來,和《精衛填海》加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天維之門」系列,從而實現重構中國上古神話「大一統」體系的夢想。
小說一完成,就引起了影視公司的強烈興趣,繼被郝一平和李京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後,目前,擅長大製作的唐季禮對其改編成電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稱,「小說營造出來的景象,如電影畫面一樣鮮活清晰,會不自覺地將我帶入那奇幻世界中……」
Ⅳ 請大家幫我找幾本古典神話小說謝謝!!
《東渡記》、《濟公全傳》、《女仙外史》、《封神演義》、《宋太祖三下南唐》、《仙劍五花劍》、《飛跎全傳》、《三遂平妖傳》、《鐵樹記》、《鍾馗全傳》、《韓湘子全傳》、《飛劍記》、《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達磨出身傳燈傳》、《南海觀世音菩薩出身修行傳》
歷史小說捎帶點神話的:
《說唐全傳》、《說岳全傳》《飛龍全傳》
短篇小說集中帶有神話的
三言、二拍、《鼓掌絕塵》等
Ⅵ 神話故事短篇50字
1、女媧造人
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傳說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創造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又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被傳為婚姻女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她慈祥地創造了我們,又勇敢地照顧我們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祖神。
2、誇父追日
誇父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後土的後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載天山上。他雙耳掛兩條黃蛇、手拿兩條黃蛇,去追趕太陽。當他到達太陽將要落入的禺谷之際,覺得口乾舌燥,便去喝黃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乾後,口渴仍沒有止住。
他想去喝北方大澤的水,還沒有走到,就渴死了。誇父臨死,拋掉手裡的杖,這杖頓時變成了一片鮮果累累的桃林,為後來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誇父追日的神話,曲折地反映了遠古時代人們向大自然競勝的精神。《山海經》記載這個神話時說他「不量力」,晉代陶潛在《讀山海經》詩中卻稱贊說「誇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
3、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是中國遠古神話中最為有名,也是最為感人的故事之一,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兒被東海波濤吞噬化成精衛鳥而嘆息,更為精衛鳥銜運西山木石以填東海的頑強執著精神而拋灑熱淚。後世人們也常常以「精衛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從事的艱巨卓越的事業。
人們同情精衛,欽佩精衛,把它叫做「冤禽」、「誓鳥」、「志鳥」、「帝女雀」,並在東海邊上立了個古跡,叫作「精衛誓水處」。
4、牛郎織女
主要講述了孤兒牛郎依靠哥嫂過活。嫂子為人刻薄,經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自耕自食。這頭老牛很通靈性,有一天,織女和諸仙女下凡嬉戲,在河裡洗澡,老牛勸牛郎去相見,並且告訴牛郎如果天亮之前仙女們回不去就只能留在凡間了,牛郎於是待在河邊看七個仙女,他發現其中最小的仙女很漂亮,頓生愛意。
想起老牛的話於是牛郎悄悄拿走了小仙女的衣服,仙女們洗好澡准備返回天庭,小仙女發現衣服不見了只能留下來,牛郎於是跟小仙女織女製造了邂逅,後來他們很談得來,明白了各自的難處,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後,他們男耕女織,生了一兒一女,生活十分美滿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命令王母娘娘押解織女回天庭受審。
老牛不忍他們妻離子散,於是觸斷頭上的角,變成一隻小船,讓牛郎挑著兒女乘船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頭上的金釵,在天空劃出了一條波濤滾滾的銀河。牛郎無法過河,只能在河邊與織女遙望對泣。
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天帝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一次,喜鵲也會在身邊。以後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織女都會見面了。
5、孟姜女哭長城
相傳秦始皇建長城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天三夜不止,這段長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良屍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後於絕望之中投海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