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短篇小說怎麼樣
A. 普希金的著名小說是什麼
普希金不但是一位偉大的詩人,而且還創作出很多著名小說: 1、詩體小說: 《葉甫蓋尼·奧涅金》塑造了俄羅斯文學中第一個「多餘人」的形象,這成為他最重要的作品。 《 吝嗇的騎士》、《莫扎特與沙萊里》、《瘟疫流行的宴會》、《石客》。 2、散文體小說 《別爾金小說集》(1831)。其中的 《驛站長》 一篇是俄羅斯短篇小說的典範,開啟了塑 造「小人物」的傳統,他的現實主義創作爐火純青。 3、短篇小說 :《黑桃皇後》 4、關於農民問題的小說: 《杜布洛夫斯基》(1832-1833)、 5、關於普加喬夫白山起義的長篇小說 《上尉的女兒》(1836)
B. 普希金的概述如何
19世紀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和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生在貴族地主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811年進入彼得堡皇村貴族子弟小學,衛國戰爭的爆發激起他很大的愛國熱情。畢業後在外交部任職,之後因創作中的進步傾向幾次被流放。1837年,年僅38歲的詩人死於一場有陰謀的決斗。普希金具有多方面的文學才華,作為詩人,他寫了800多首抒情詩和幾十篇敘事詩,運用了各種形式和韻律,如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政治抒情詩《自由頌》,長篇浪漫主義敘事詩《茨岡》,長篇現實主義敘事詩《葉甫蓋尼·奧涅金》等。在小說方面,他的短篇小說《驛站長》開創了俄羅斯文學中描寫「小人物」的傳統,《別爾金小說集》成為俄國短篇小說的典範,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中篇小說《黑桃皇後》等也是名篇。他還留下幾部詩劇和大量政論等。
普希金像
C. 普希金簡介300字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造者,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更是19世紀世界詩壇的一座高峰,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被許多人認為是俄國最偉大的詩人。他的作品是俄國民族意識高漲以及貴族革命運動在文學上的反應。代表作有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小說《上尉的女兒》《黑桃皇後》等。
普希金是時代的寵兒,也是時代的旗幟。他作為民族意識的體現者,反映了俄羅斯人民要求民族尊嚴、國家獨立、社會進步的願望和心聲。普希金對俄羅斯本國作家影響巨大,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其他國家的詩人能與之相比。
普希金出生於莫斯科一個家道中落的貴族家庭,曾兩度被流放,始終不肯屈服,最終在沙皇政府的策劃下與人決斗而死,年僅38歲。
1831年普希金遷居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職。他繼續創作了許多作品,主要有敘事長詩《青銅騎士》,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短篇小說《黑桃皇後》等。他還寫了兩部有關農民問題的小說《杜布洛夫斯基》、《上尉的女兒》。
1836年普希金創辦了文學雜志《現代人》。該刊物後來由別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等編輯,一直辦到19世紀60年代,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家,而且成為俄羅斯進步人士的喉舌。
法國籍憲兵隊長丹特斯褻瀆普希金的妻子娜塔麗婭·尼古拉耶夫娜·岡察洛娃,導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決斗。1837年2月8日,普希金與丹特斯決戰,結果腹部受了重傷,兩日後的2月10日(俄歷1月29日)不治身亡,年僅38歲。他的早逝令俄國進步文人曾經這樣感嘆:"俄國詩歌的太陽沉落了!"
D. 普希金寫了哪些著名的小說
在小說方面,他的短篇小說《驛站長》開創了俄羅斯文學中描寫「小人物」的傳統,《別爾金小說集》成為俄國短篇小說的典範,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中篇小說《黑桃皇後》等也是名篇。他還留下幾部詩劇和大量政論等。
E. 普希金的短篇小說( )反映18世紀70年代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普加喬夫起義。
《上尉的女兒》以同情的筆調描寫了18世紀普加喬夫領導的農民起義,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反映農民斗爭的現實主義作品。
小說以貴族青年軍官格里尼奧夫的個人遭遇為線索,再現了普加喬夫起義的歷史。格里尼奧夫到邊防炮台就職,中途為暴風雪所阻,偶然和普加喬夫結識,並送給他一件兔皮襖。後來,格里尼奧夫愛上了駐地上尉司令米隆諾夫的女兒瑪麗亞。普加喬夫率領農民起義軍,攻破炮台,殺死了司令夫婦,格里尼奧夫也被義軍俘獲。普加喬夫很重舊情,把他釋放,並成全他的婚事.普加喬夫起義失敗後,格里尼奧夫因此事受到懷疑,被政府逮捕。上尉的女兒瑪麗亞謁見女皇葉卡捷林娜二世,澄清了懷疑,格里尼奧夫被釋放。小說中的普加喬夫是一個勇敢機智,樂觀豪邁,熱愛自由,深受人民愛戴的農民起義領袖,具有堅強不屈的性格。
F. 普希金的著作有哪些
普希金的著作有《彼得大帝的黑奴》、《葉甫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後》、《上尉的女兒》、《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致大海》、《自由頌》等。
1、《彼得大帝的黑奴》是俄國作家普希金創作的中篇小說。這是一部歷史小說,普希金想在其中再現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用「鐵的意志」改造俄羅斯的整個歷史時代。
《彼得大帝的黑奴》是一部長篇小說。普希金1827年7月動手寫作,1829年,這部小說的兩個片斷曾在文集《北方之花》上發表。可惜普希金早逝。這部小說沒有寫完,連書名也沒有確定,《彼得大帝的黑奴》這個書名是他死後別人加上去的。
2、《葉甫蓋尼·奧涅金》(俄語:«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拉丁轉寫:Yevgény Onégin,作品號二十四)是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譜曲的三幕歌劇。
俄語腳本由作曲家和康斯坦丁·西羅夫斯基(К. С. Шиловский)基於俄國著名詩人亞歷山大·普希金1830年發表的同名長篇詩文小說改編而成。該劇1879年在尼古萊·魯賓斯坦指揮下首演於莫斯科馬利劇院(Малый театр,Москва)。
3、《黑桃皇後》是俄國作家普希金創作的短篇小說。
故事發生在18世紀末的彼得堡。出身貧寒的青年軍官格爾曼愛上了上流社會的麗莎小姐,但由於他們的階級地位不同。他無法娶貴族小姐為妻。
格爾曼偶然了解到麗莎小姐的祖母伯爵夫人有賭博致勝的三張王牌,他妄想探出其中的奧妙,以求賭博發財。
其實,這三張王牌不過是一種謠傳,格爾曼致富心切,千方百計,費盡心機,不僅殺死了麗莎的祖母——伯爵夫人,還使得知真相後的麗莎小姐也深感愛情的破滅而自殺,格爾曼本人也因在賭場上輸了個精光,在絕望和悔恨中拔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4、《上尉的女兒》是俄國作家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創作的中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36年。
小說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以貴族青年軍官格里尼奧夫和上尉的女兒瑪麗婭之間曲折而動人的愛情故事為主要線索,把格里尼奧夫的個人命運與普加喬夫領導的農民起義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不大的篇幅中容納了豐富的歷史畫面和社會內容。刻畫了各種不同階層人物的性格,揭示了他們的心理活動。
5、《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是用敘事詩寫成的童話故事。故事中的老太婆總是不滿足,向小金魚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要求。
老太婆無休止的追求變成了貪婪,從最初的清苦,繼而擁有輝煌與繁華,最終又回到從前的貧苦。故事告訴我們,追求好的生活處境沒有錯,但關鍵是要適度,過度貪婪的結果必定是一無所獲。
G. 普希金小故事感想
普希金的故事(一)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於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於聖彼得堡)是俄國偉大的詩人、小說家,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他諸體皆擅,創立了俄國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提供了典範。普希金還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 出生於貴族家庭。童年開始寫詩,在沙皇政府專為培養貴族子弟而設立的皇村高等學校學習。學習期間受到當時進步的十二月黨人及一些進步思想家的影響。後來發表的不少詩作抨擊農奴制度,歌頌自由與進步。普希金的作品除了詩歌以外,主要還有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別爾金小說集》等。普希金在創作活動上備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陰謀布置的決斗中遇害。他的創作對俄國文學和語言的發展和影響很大。
普希金一生傾向革命,與黑暗專制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他的思想與詩作,引起沙皇俄國統治者的不滿和仇恨,他曾兩度被流放,始終不肯屈服,最終在沙皇政府的陰謀策劃下與人決斗而死,年僅38歲。他在濃厚的文學氛圍中長大。童年時代,他由法國家庭教師管教,接受了貴族教育,8歲時已可以用法語寫詩。家中藏書豐富,結交文學名流,他的農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給他講述俄羅斯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使得他從小就領略了豐富的俄羅斯語言,對民間創作發生濃厚興趣。
1811年,普希金進入貴族子弟學校皇村學校學習,年僅12歲就開始了其文學創作生涯。1815年,在中學考試中他朗誦了自己創作的《皇村回憶》 ,表現出了卓越的詩歌寫作才能,特別是他詩作韻文的優美和精巧得到了廣泛的贊賞。在早期的詩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詩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學習17—18世紀法國詩人安德列謝尼埃的風格。在皇村中學學習期間,他還接受了法國啟蒙思想的熏陶並且結交了一些後來成為十二月黨人的禁衛軍軍官,反對沙皇專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畢業後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職,在此期間,他深深地被十二月黨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參與了與十二月黨人秘密組織有聯系的文學團體「綠燈社」,創作了許多反對農奴制、謳歌自由的詩歌,如《自由頌》(1817)、《致恰達耶夫》(1818)、《鄉村》(1819)。1820年,普希金創作了童話敘事長詩《魯斯蘭與柳德米拉》。故事取材於俄羅斯民間傳說,描寫騎士魯斯蘭克服艱難險阻戰勝敵人,終於找回了新娘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民間語言,從內容到形式都不同於古典主義詩歌,向貴族傳統文學提出挑戰。
普希金的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國南部任職,這其實是一次變相的流放。在此期間,他與十二月黨人的交往更加頻繁,參加了一些十二月黨的秘密會議。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確、更強烈了。普希金寫下《短劍》(1821)、《囚徒》(1822)、《致大海》(1824)等名篇,還寫了一組「南方詩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虜》(1822) 、《強盜兄弟》(1822)、《巴赫切薩拉依的淚泉》(1824)、《茨岡》(1824)四篇浪漫主義敘事長詩。還寫下了許多優美的抒情詩。這些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強烈憧憬。從這一時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1824—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當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領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這里他度過了兩年幽禁期間,他創作了近百首詩歌,他搜集民歌、故事,鑽研俄羅斯歷史,思想更加成熟,創作上的現實主義傾向也愈發明顯。1825年他完成了俄羅斯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的創作。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為了籠絡人心,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處於沙皇警察的秘密監視之下。普希金沒有改變對十二月黨人的態度,他曾對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亞的十二月黨人,但幻想很快破滅,於是創作政治抒情詩《致西伯利亞的囚徒》,表達自己對十二月黨理想的忠貞不渝。
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親的領地度過了三個月,這是他一生創作的豐收時期,在文學史上被稱為「波爾金諾的秋天」。他完成了自1823年開始動筆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塑造了俄羅斯文學中第一個「多餘人」的形象,這成為他最重要的作品。還寫了《別爾金小說集》和四部詩體小說《吝嗇的騎士》、《莫扎特與沙萊里》、《瘟疫流行的宴會》、《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詩。《別爾金小說集》中的《驛站長》一篇是俄羅斯短篇小說的典範,開啟了塑造「小人物」的傳統,他的現實主義創作爐火純青。
1831年普希金遷居聖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職。他繼續創作了許多作品,主要有敘事長詩《青銅騎士》(1833)、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1833)、短篇小說《黑桃皇後》(1834)等。他還寫了兩部有關農民問題的小說《杜布洛夫斯基》(1832—1833)、《上尉的女兒》(1836)。
1836年普希金創辦了文學雜志《現代人》。該刊物後來由別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等編輯,一直辦到19世紀60年代,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家,而且成為俄羅斯進步人士的喉舌。
普希金的創作和活動令沙皇政府頗感頭痛,他們用陰謀手段挑撥法國籍憲兵隊長丹特斯褻瀆普希金的妻子納塔利婭•尼古拉耶芙娜•岡察洛娃,結果導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決斗。決斗中普希金身負重傷,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他的早逝令俄國進步文人曾經這樣感嘆:「俄國詩歌的太陽沉落了。」
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藝術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現的對自由、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必能戰勝黑暗、理智必能戰勝偏見的堅定信仰,他的「用語言把人們的心靈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偉大抱負深深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天才的傑作,激發了多少俄羅斯音樂家的創作激情和靈感。以普希金詩篇作腳本的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 、《鮑里斯•戈都諾夫》 、《黑桃皇後》 、《魯斯蘭與柳德米拉》 、《茨岡》 等等,無一不是偉大的音樂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詩被譜上曲,成了膾炙人口的藝術歌曲;還有的作品還被改編成芭蕾舞,成為舞台上不朽的經典。
為了紀念普希金,人們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為普希金(1796年葉卡捷琳娜大帝就在這里去世)。現在這里已經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而且著名的波爾金諾村也在這附近
普希金的故事 (二)
有一次,尼基塔帶著小普希金在莫斯科城裡散步,忽然,一個衣著華麗、長得肥頭大耳的男孩迎面走來。尼基塔看了他一眼,沒想到這可惹惱了那個男孩。那男孩不由分說,朝尼基塔的頭上打了一棍子。尼基塔挨打以後,用手捂住腦袋,一聲不吭,直愣愣地站在原地,而那個打人的男孩卻若無其事,揚長而去。
小普希金看在眼裡,恨在心頭,他大喝一聲:「站住,小壞蛋!憑什麼打人?」他一邊說一邊追了上去,一把揪住那個男孩的衣領,當即給了他一記耳光。
男孩扔下棍子,同普希金廝打起來。尼基塔慌了,趕忙跑過去,把他們拉開,並勸普希金說:「我的小主人,您還不懂奴僕生來就是挨打受罵的命啊!有什麼辦法呢?」
普希金糾正說:「你說得不對!有一本書里寫過,貴族和奴僕都是上帝的兒子,上帝的兒子生來就是平等的,所以,這個小壞蛋沒權打你。」
普希金怒視著那個男孩,又舉起了拳頭說:「你要向我的尼基塔大叔賠禮道歉,不然,我就要與你決斗!」
男孩聽普希金說要和他決斗,就軟下來,很不情願地向尼基塔鞠了一躬,然後悻悻地走開了。
普希金的故事(三)
俄國著名文人普希金在成名以前,有一次參加了一個舞會。
他在舞會中看到一個非常漂亮的貴族小姐,禁不住上前去打算請她跳舞。
漂亮的貴族小姐看到這個當年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普希金時,傲慢地拒絕了他的邀請,對他說:「對不起,我是不跟小孩跳舞的!」
普希金對這突如其來的無禮,笑著對貴族小姐說:「哦……非常抱歉,我不知道你已經懷了小孩,那我邀請別人好了!」
說完,很有禮貌地走了。
普希金的故事(四)
1825年12月14日,俄國爆發的十二月黨人起義,被沙皇殘酷帝鎮壓下去了,起義的五個首領被絞死,100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亞,600多人受到牽連。他們中間有很多人是普希金的朋友。1826年秋天,新上台的沙皇尼古拉一世把普希金召回了莫斯科,想扭轉他的筆鋒為自己服務。
「如果1825年12月14日那天,你在彼得堡,你會干什麼?」沙皇尼古拉一世試探普希金。
「我將在起義者的隊伍里。」普希金毫不遲疑地回答。
「你沒想過這樣做的結果嗎?」
「當然想過,我的朋友們不是被陛下絞死了嗎?」
尼古拉知道普希金不那麼容易對付,要是因為寫幾首諷刺詩就把他殺了,自己肯定要被人嘲笑。最好是控制他,不讓他寫。於是,沙皇假裝溫和地說:「普希金,你知道,我為什麼把你召回莫斯科嗎?」
「我不關心這個,我在鄉下生活得很好。」
「我也喜歡詩,我欣賞你的天才,以後,你寫詩,先送給我看看,你認為怎麼樣?」
普希金知道沙皇要親自審查自己的詩,於是,直接了當地說:「陛下要審查我的詩,到時候我會親自送來。」
普希金出了宮廷之後,並沒有把沙皇和他的談話放在心上。他照舊寫政治抒情詩和政治諷刺詩,歌頌十二月黨人,譴責沙皇。
H. 俄國普希金的作品《黑桃皇後》主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19世紀初的俄國社會思想,受到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的思想文化——啟蒙主義的影響,宗教的獨立地位喪失,宗教世界觀作為精神創作活動的表現形式的意義改變了,理性主義迅速發展,人的作用和創造能力被重新認識,為以人為本的文化原則准備了條件。同時,資本文明之風還吹來了享樂主義,工業資本發展帶來的直接物質利益在人身上的體現就是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對物質的享受。這種享樂主義和自由主義結合的產物就是享樂之風,這就必然會給社會帶來混亂,甚至對社會風氣造成嚴重影響。普希金經歷了保羅一世、亞歷山大一世和尼古拉一世三個時代,親眼目睹和深切感受到了19世紀初俄國社會在政治、經濟和思想方面的變化,特別是金錢對人的思想的侵蝕。《黑桃皇後》所反映的正是19世紀初俄國社會的這種變化,它是19世紀初俄國社會轉型的產物。
I. 普希金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於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於聖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他諸體皆擅,創立了俄國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提供了典範 。普希金還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 出生於貴族家庭。童年開始寫詩,在沙皇政府專為培養貴族子弟而設立的皇村高等學校學習。學習期間受到當時進步的十二月黨人及一些進步思想家的影響。後來發表的不少詩作抨擊農奴制度,歌頌自由與進步。普希金的作品除了詩歌以外,主要還有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歷史紀實語的創始人。《普加喬夫史》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別爾金小說集》等。普希金在創作活動上備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陰謀布置的決斗中遇害。他的創作對俄國文學和語言的發展和影響很大,被譽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