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之乞丐讀後感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之乞丐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2-07-10 20:17:22

1. 朱自清的乞丐讀後感

讀小說《乞丐》有感
中午十分,正是人們用午餐的時候。美食街上的飯店裡,坐滿了用餐的男女老少。吃,成了這條街上這個時間點的主題,所有人都在吃,包括作者本人也是匆匆趕回家吃午飯。
可是,作者回家的路上似乎並不「順利」,有個面目討人厭的老乞丐企圖向他乞討,作者沒有發善心施捨,反而覺得乞討影響了他的好胃口。
作者回家吃飯後,又喝了杯茶,抽了只煙,吃了點水果,最後上網的時候還品嘗著比利時進口的巧克力。在我看來,作者應該是吃得很飽了,或許他並不餓,因為他飯前剛從咖啡廳里出來。
飯後,作者又去茶餐廳,喝茶打牌休憩。此時,作者又看到了先前的那個老乞丐,在一家火鍋店門口乞討。這時,已是過了飯點,飯店裡的客人都吃飽離開了,而乞丐還餓著,還不知道自己的午餐在哪裡,或許,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一日三餐的概念了,有得吃就吃一口,沒得吃就餓著。
經過不限努力,老乞丐終於討得半碗吃剩的火鍋鍋底,此時,飢餓老乞丐卻做出了驚人的舉動,把本不多的「午餐」分給其它的乞丐吃。半碗鍋底一分為三,就只能是塞牙縫的「開胃小菜」了。沒幾下,老乞丐就吃完了,她企圖再次乞討,卻沒有成功,只能失望走開。
這條街上的人,除了乞丐,所有的人都吃飽了,甚至連那張混在火鍋鍋底裡面的餐巾紙也吸飽油。
我看到這里,頓覺人心冷漠、世態炎涼,所有人,包括給老乞丐火鍋鍋底的人,都沒有一絲同情心,沒有一點善良。此時,我又想起老乞丐殘破的搪瓷盆上印的幾個紅色大字——「和諧社會」。供參考。

2. 契科夫短篇小說集讀後感5000字

契訶夫用他犀利的文筆描繪了十九世紀沙皇俄國底層人民的心酸生活。他的目光是銳利而獨到的。高爾基形容契訶夫的作品:內容比文字多得多。正是如此,不像古典小說歌頌偉大的人物、浪漫的事跡,契訶夫的短篇小說只是寫小人物的生活。

《變色龍》是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在這篇著名的小說里,他以精湛的藝術手法,塑造了一個專橫跋扈、欺下媚上、看風使舵的沙皇專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具有廣泛的藝術概括性。小說的名字起得十分巧妙。變色龍本是一種蜥蜴類的四腳爬蟲,能夠根據四周物體的顏色改變自己的膚色,以防其它動物的侵害。作者在這里是只取其「變色」的特性,用以概括社會上的一種人。
小說的內容富有喜劇性。一隻小狗咬了金銀匠的手指,巡官走來斷案。在斷案過程中,他根據狗是或不是將軍家的這一基點而不斷改變自己的面孔。作者通過這樣一個猾稽的故事,把諷刺的利刃對准沙皇專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動政權爪牙們的無恥和丑惡。

最突出的是奧楚蔑洛夫這一人物,從他對下屬、對百姓的語言中表現他的專橫跋扈、作威作福;從他與達官貴人有關的人,甚至狗的語言中暴露他的阿諛奉承、卑劣無恥;從他污穢的謾罵隨口噴出來揭開他貌若威嚴公正裡面的粗俗無聊。同時,作者故意很少寫他的外貌神態,令人可以想像:此人在說出這一連串令人難以啟齒的語言時,竟然是臉不變色心不跳的常態,由此更突出了這一人物丑惡的嘴臉、卑劣的靈魂。

奧楚蔑洛夫在短短的幾分鍾內,經歷了五次變化。善變是奧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徵。作品以善於適應周圍物體的顏色,很快地改變膚色的「變色龍」作比喻,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果狗主是普通百姓,那麼他嚴懲小狗,株連狗主,中飽私囊;如果狗主是將軍或將軍哥哥,那麼他奉承拍馬,邀賞請功,威嚇百姓。他的諂媚權貴、欺壓百姓的反動本性是永遠不變的。因此,當他不斷的自我否定時,他都那麼自然而迅速,不知人間還有羞恥事!「變色龍」——奧楚蔑洛夫已經成為一個代名詞。人們經常用「變色龍」這個代名詞,來諷刺那些常常在相互對立的觀點間變來變去的反動階級代表人物。對他們說來,毫無信義原則可言。萬物皆備於我,一切為我所用。他們這一夥不就是現實生活中的變色龍——奧楚蔑洛夫嗎?

《變色龍》是契訶夫的許多短篇小說中膾炙人口的一篇。它沒有風花雪月的景物描寫,也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安排,作家在描述一個警官偶然審理一件人被狗咬的案情中,只用寥寥幾筆,就極其簡練、鋒利地為我們勾勒出一個靈魂丑惡,面目可憎的沙皇走狗——警官奧楚蔑洛夫的形象,寄寓著一個發人深思的主題。

讀了這本小說選後,我更能體會到當時沙皇俄國官場上的險惡與蠻橫,也看清了當時和如今的「變色龍」就是牆頭草,哪邊是強者就擁護哪邊,即使那強者並不是善良的那一方。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給我了很多啟迪,《變色龍》使我了解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俄國沙皇封建專制獨裁統治的黑暗。理解以奧楚蔑洛夫為代表「變色龍」似的政府官員正是這種黑暗統治的產物。

3. 《契科夫短篇小說集》讀後感 800字左右 跪求

契訶夫是世界文壇上一位罕見的藝術家。他的小說經受了百年的時間檢驗,依然閃耀著獨特的藝術光彩。契訶夫的著眼點總是平凡的人的日常生活,他是個描寫日常生活中的最平凡事情的現實主義者。但是他從不陷入日常生活的「泥沼」,他對生活素材認真細致地進行「觀察、選擇」,而在創作過程中又進行「推測、組合」,使生活素材形象化,平平常常的似乎是偶然的現象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質。
所以我很喜歡契訶夫的作品。在這本短篇小說選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其中的《變色龍》,《釘子上》和《萬卡》。 《變色龍》告訴了我們:在沙皇俄國將軍家中的一條狗比平民百姓還要重要,巡邏官奧楚美洛夫之流在有權勢者的家犬前搖尾乞憐,而對老百姓卻張牙舞爪,蠻橫嬌縱。《變色龍》就是契訶夫送給人世的一面鏡子,一個警示,在百餘年後的今天同樣還是有人身上有著「變色龍」的奴性,表裡不一;《萬卡》可以說是《苦惱》的姐妹篇。都是抒情心理短篇小說。主要寫的是:九歲童工的稚真心靈,他的學徒生活的苦楚,他對祖父和家鄉的眷戀——這一切在篇幅不大的作品中巧妙地互相穿插和滲透,短短幾頁字就寫出了童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篇小說《釘子上》和《一個文官之死》一樣,都展現了但是沙皇俄國在官場上的丑態:強者霸道、倨傲專橫,弱者低頭哈腰、不敢反抗。臭蟲般的切爾維亞科夫以及他的奴才們的心理正是這種官場生活的產物。
讀了這本小說選後,我更能體會到當時沙皇俄國官場上的險惡與蠻橫,也看清了當時和如今的「變色龍」就是牆頭草,哪邊是強者就擁護哪邊,即使那強者並不是善良的那一方。《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給我了很多啟迪,讓我了解到不少沙皇俄國的當年!

額,以後作業還是自己寫罷~ 呵呵 多讀書很有好處的

4. 啵乞丐讀後感50個字

世界上有一種愛是平等的。正如陽光,它不管俊美醜陋,不分貴賤高低,他總是將溫暖播撒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無私的給他們關愛。
在《乞丐》這篇文章中,一位老態龍鍾的乞丐,向「我」伸手乞求幫助。但是「我」一無所有。情急之下,「我」握著他那雙骯臟、顫抖的手,給了他話語的溫暖。
讀完了這篇文章,屠格涅夫的最後一句「我明白,我也從我的兄弟那兒得到了施捨」,讓我感受到了他從乞丐那兒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愛。是啊,任何施捨都是平等的,任何幫助都是相互的,施捨者給予他人物質上的幫助時,同時他自己也獲得了精神上的回報,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動作。都是一種滿足。
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冷漠無情的人。去商場的路上,碰見了幾個殘疾人再賣藝。他告訴人們,他是從安徽來的。因為是殘疾人,所以沒有生活來源,為了生存,最後不得不去賣藝。有人上去給他們錢,然而,我聽到有人說,那是騙子!為什麼?為什麼在他們眼裡他是騙子?弱勢群體所做的事情就是騙人的嗎?還有大街上四處乞討的老人。我寧願相信那是真的。為什麼我們不能以一顆溫柔的心去對待他們?兩塊錢在我們眼裡真的那麼重要嗎?我們不能發揮自己的一點點愛心嗎?我們的一點點愛心還不值兩塊錢嗎?我們的生活一天天變好,可是我們的心卻變得越來越冷漠。於是,僅存的善良也漸漸麻木了。
現在的我們因該學會用善良的心去看待世界,關懷那些需要我們的人。把心靈的灰塵擦掉,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就讓我們伸出雙手,給那些需要我們的人送去溫暖。

5. 莫泊桑——乞丐讀後感

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集《羊脂球》中,《一個乞丐》這篇故事讓我感受深刻。

一次去書店的路上,路兩旁總少不了一些四處乞討的乞丐,路人給予他們施捨的也不少,但排斥的也很多,「走開,臟!」「沒空、沒空」。「我」很無奈,給了一點錢便走了。

回到家,再此思考《羊脂球》中的「乞丐」,被所有人排斥,後來被逼上偷東西的絕境,抓住後活活餓死,現實和故事中的乞丐又有什麼區別呢?

故事很短,也很簡單,結尾也是讀者意料之中的了,一個這么卑微、令人瞧不起的乞丐,結局當然是意料之中了。

故事的主角當然不止這個乞丐,還有一群不給予施捨的人們,他們總是那麼的無情,總是無視這個乞丐……

一個乞丐,一群冷漠的人,難道莫泊桑就只為了告訴人們要有愛心?一定不僅僅就是這個。

一個卑微,一個高貴;一個祈求,一個無視,也許乞丐只是生不逢時,但那些高貴的人們為什麼總是漠視他們呢?乞丐,缺的只是物質上的需求,而那些高貴的人們,卻是缺少了精神、德行需求!

在別人遇到困境時,我們應該能幫助就多幫助他們,但當別人身處困境,而我們卻熟視無睹,這不是比冷血動物還冷酷嗎?別人身處困境,我們不去幫助,甚至去說一些不堪入耳的話語,覺得自己圖了一時之快,是否曾經想過,這也傷了他人的心呢?自己的良心上是否會被自己的所作所為受到譴責呢?

生活中,有這樣做過的人不少,
嘗試著改正的也有,能過給予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幫助,心靈收到升華的同時,被幫助的人也會感激你的。

給予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幫助,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冷落別人存在,自己會好受嗎?就像莫泊桑筆下的富人和乞丐,富人對乞丐充滿了厭惡,乞丐卻對富人充滿了尊敬,兩者似乎形成了對比,告訴了讀者,「人可以成為物質上的匱乏者,但不能成為精神上的乞丐!」

生活中,我們自己也會有「乞丐」時刻,自己也曾被冷落,是否也受到了別人的幫助呢?在受到別人的幫助時,是否會感謝那個人呢?

一個會意的微笑,還是一句「謝謝」呢?給予他人更多的幫助,才回發覺到更多別人對自己的幫助,自己的生活也會更有意義,更充實。

感激每一位給過自己幫助的人,自己也不會成為「乞丐」;感激每一位幫過自己的人,才會覺得,世界好美;感激每一位幫助過自己的人,在自己的成長路途中,才不會感到黑暗,無助。

讓我們學會施捨,學會給予,學會感恩,健康成長!

6. 《契訶夫短篇小說》中的精彩片段以及賞析

乞丐」講述的是一個關於乞丐如何被救贖的一個過程,結局也相當驚詫,

當然這正是契訶夫小說的特點。

街道上衣衫襤褸的乞丐,謊稱自己是鄉村教師,被政治陰謀所害。自己接下來將去一個

外省就職,但卻身無分文。但就在這行乞之時,被經過的律師揭穿,因為律師之前也見到過

他,在另一個地方,但卻以大須生的名義,說被學校開除,才淪落到街頭。

於是律師非常氣憤,自己心中的善良,誠信遭到了侮辱。覺得乞利用這種卑鄙,無

恥的手段來騙取同情,實在是讓人唾棄。律師看乞丐身體健全,年紀尚且不老,就勸他作一

些正當工作,然而乞丐卻以各種理由反駁,自己沒有技術,啥也不會,沒有人願意用他。

於是律師提出,那總能幹一些體力活吧,只要乞丐不要嗜酒成性,解決溫飽也不成問題啊。

乞丐反而倒,誰願意聘用他啊。於是律師便讓乞丐為自己家劈柴,掃地幹些雜活。並且付給

他薪水。乞丐被女廚領入柴院,每次幹活都是,辱罵和詛咒乞丐。

就這樣乞丐慢慢步入正軌,過上了正常的生活。當乞丐再次在劇院門口遇到律師時,律

師滿是驕傲與自豪的吹噓這自己的所作所為,乞丐也連連感謝並且說,其實當年自己一個柴

頭都沒辟,所有的活都是女廚乾的。之所以自己改過自新,是因為聽到了女廚的話和為自己

劈柴這些類高尚行為,讓他心裡發生了變化,決定改過自新。

小說不僅諷刺了律師自以為是的君子行為,實則是愚蠢的做法,猶如溫水煮青蛙。相反,

女廚的毫不留情的謾罵與詛咒更似良葯,有醍醐灌頂之效。

  「哀,莫大於心死」,乞丐還是能被救活,正是乞丐心雖然一片荒涼,但終歸沒有死去。

無論是律師苦口婆心的指引,還是女廚惡語相向的鞭策,倘若乞丐心如死灰,相必這兩種方

式都將化為泡影。

--

7. 契科夫《乞丐》簡述

對高官貴人的諷刺,自以為幫助了別人,實際上是他的廚娘幫那乞丐走上了正道(文中的斯科沃爾佐夫以為是自己語重心長使乞丐走上正道,其實是因為乞丐看到廚娘為他傷心落淚,才決心不再過這樣的生活),文中最後一句寫的超好,所謂濃縮才是精華,一句反襯了斯科沃爾佐夫的尷尬,又突出並且升華了主題———一個字,妙!

8. 急求!!!契訶夫短篇小說精選的讀後感

《一個文官的死》是契科夫早期的一部作品。顧名思義,故事是從一個俄國文官生前的最後幾天開始展開,以時間軸為順序展開鋪墊,並在結尾處以該文官切爾維亞科夫的死,達到最高潮。整篇文章短小精悍,環環相扣。足以彰顯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深厚功力。

在這里,我要不自量力地當一會「福爾摩斯」,從一切表象入手,一步步深入,最終找到殺害「蛆蟲」的真凶!

從案發現場來看,這似乎是一起自然猝死事件。並且從醫學上的解釋來看,似乎也支持這以觀點。可就在這一結論提出的同時,有人發現「蛆蟲」在死前曾和一個名叫布里茲扎洛布的交通部文職將軍聯系緊密,而且種種跡象表明,他們之間接下了「梁子」。所以,這個案子由猝死變成了謀殺,而且兇手就是布里茲扎洛布。事已至此,就該結案抓人了,可法律這個東西是講究證據的,布里茲扎洛布的**證據始終無法找到。這案子又陷入了僵局,除少數人仍死咬布里茲扎洛布外,其他人都已經失去了耐心與繼續下去的勇氣。

不過這個「懸案」在我眼裡,很簡單。首先,這是一起謀殺案,其次兇手絕不是布里茲扎洛布!甚至可以說,他和「蛆蟲」的死一點兒關系也沒有。原因很簡單:他們之間的矛盾根本微不足道,從作為一名文職將軍的布里茲扎洛布的言行來看,我斷定他對於「蛆蟲」在戲院的冒犯根本沒往心裡去。就連他對切爾維亞科夫(蛆蟲)所發的火,也並不是對切爾維亞科夫在戲院冒犯自己的記恨,更不像某些希望「快些」結案的人所說的那樣——他是一個強者,所以對於處於弱勢地位的「蛆蟲」倨傲專橫,最終導致了「蛆蟲」走向死亡。試想一下,倘若有人無意間冒犯了您,並一再向您道歉,以至於影響了您的正常生活,想必您也會發火吧……所以,布里茲扎洛布僅僅是碰巧被牽扯進來的,他是無辜的。那麼,**兇手又是誰呢?答案是沙皇、沙皇的專制統治、黑暗的社會環境……說得簡單些就是封建思想。被這玩意兒殺害的可不止一條生命,它也不止在一個國家作案。對於它,各國人民似乎都缺少行之有效的手段,只能任由它繼續「逍遙法外」。

這里肯定有人會替他辯護,因為在整個案件中,它並沒有露面。但是,無數的鐵證能說清它的所作所為;正是它讓「蛆蟲」患上了一種隱形病,從而病發猝死。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他看見冒犯的是文職將軍前後截然不同的神態。原因正是「兇手」讓他患上了封建等級觀的頑疾,從而在將軍發火之後心理崩潰,猝死。

現在,只剩下追捕兇手了,然而我三千餘年古國古德中華大地,卻是兇手勢力最大的地方,並且很多人生活在它的淫威之下。當然,也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庇護它。君不見有些人趨權附勢,有些人任人唯親,有些人大搞等級政治,以官階來定態度。究其願意,全是封建思想在人們心裡種下的頑疾。古時,帝王為了鞏固統治人民,提出了封建等級思想觀點,實行文化高壓,使人民樹立封建道德觀,加之自給自足的封建小農經濟,使得民眾變得麻木,安於現狀。

我佩服那個提出「王侯將相寧有中乎?」的人,但倘若不是那場把他們逼上絕路的大雨,我想他們很難會去想打破這種等級觀念,自古「官大一級壓死人」就更不必說皇帝了,而封建思想也順應著時代的需要而在不斷發展。從「君權神授」到「忠高於孝」封建思想對人們的控制逐步達到了頂峰。1911年,孫中山先生僅僅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統治;1919年,魯迅先生等人領導的「新文化」在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帶領下開始向封建思想進攻。可三千餘年的經營早已讓封建思想深深地植入中華民族的潛意識當中,去之又豈是一日之功!

如今的社會環境正在促進封建思想的瓦解,但我們也應看到,官僚作風等問題的存在。不過,只要我們齊心協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封建思想——殺害「蛆蟲」與其它很多人的兇手,終將被「正法」!

我想,只有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才正真地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務。

《契科夫短篇小說精選》,一本給予人深思的書。

契科夫用他犀利的文筆描繪了十九世紀沙皇俄國底層人民的心酸生活。他的目光是銳利而獨到的。高爾基形容契科夫的作品:內容比文字多得多。正是如此,不像古典小說歌頌偉大的人物、浪漫的事跡,契科夫的短篇小說只是寫小人物的生活。個中心酸,待我一一揭曉。

《變色龍》是名篇之一,被選進了中學教材。內容不需我多說了。故事圍繞小狗是否是將軍家的展開,思維十分靈活、跳躍的警官在各種態度間變化莫測。讀者不難從中看出「打狗要看主人」這一古老的道理。若是「貴人」家裡的寵物,那定是比普通民眾精貴的多了。通過滑稽可笑的故事,作者揭示了這一深刻、現實的社會規律。發人深省的故事擁有強大的力量,特別是這種令人笑而不語的。此乃契科夫小說的魅力之一。

除了《變色龍》類的諷刺性極強的作品,書里也有讓人痛心、惋惜、同情的故事。《渴睡》便是其一。故事從13歲的小女孩哄娃娃睡覺開始,昏暗的燈光照在牆上成了綠色的斑點,陰影,吱呀做響的搖籃,隔壁房間老闆的打鼾聲等等,構築了小女孩眼中的混亂的世界。疲憊不堪的孩子唯一的願望就是推開一切、兩腳一蹬、倒地不醒。可是呢,矛盾在於偷睡被老闆發現要忍受皮肉之苦。迷糊中,小女孩看到了自己的過去:爸爸生病死去了,因為醫治的遲了。母親和她去城裡打工,和在鄉下一樣,遇到差勁的老闆。想著想著就被老闆罵了,開始了一天的做苦工,生爐子、燒茶炊、刷雨鞋、洗台階、買啤酒……好不容易忙完一天,又到了哄小娃娃睡覺的時候,眼前的畫面又混亂了、悲傷的回憶像默片一樣不斷上演。女孩覺得活不下去了,她被壓的喘不過起來,可是她找不到不讓她睡覺的罪魁禍首。她煩躁、苦悶、無奈。看著牆上綠色斑點,聽著娃娃哭聲,想到了,罪人是那個娃娃!她走近搖籃,彎下身,伸出手,掐死了他。掐死了她認為的罪孽的源頭。她終於可以不顧一切的睡去。沉沉睡去。

這個故事的悲劇性恰恰表現了俄國底層人民受盡剝削、暗無天日的生活。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小女孩只是百姓中的犧牲品之一,失去快樂的童年,也得不到幸福的未來。小女孩最後也睡得像個死人一樣了,為了生存只能成為沒有心智的死人。那個年代有什麼比麵包重要呢?

這本書給人感覺很沉重。我慶幸自己生活在21世紀——民主、平等、自由、幸福的時代。至少對於我來說。美好的日子怎麼能不珍惜呢?和前人的痛苦相比,我所不滿的事情都不算什麼了。即使再大的苦也能承受吧。

熱點內容
重生穿越明末歷史小說 發布:2025-07-23 00:09:43 瀏覽:620
重生一彥小說 發布:2025-07-22 23:56:44 瀏覽:322
馬蓉的網路小說 發布:2025-07-22 23:39:28 瀏覽:967
類似重生八零小醫女有空間的小說 發布:2025-07-22 23:38:31 瀏覽:92
小說名字叫黑幫總裁 發布:2025-07-22 23:02:53 瀏覽:270
全文高甜無虐點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22 23:00:01 瀏覽:358
總裁待嫁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22 22:56:31 瀏覽:221
都市重生系列好看的小說 發布:2025-07-22 22:24:08 瀏覽:770
永生守衛小說原著結局 發布:2025-07-22 22:13:51 瀏覽:872
總裁小說女主顧安寧男主顧子朝 發布:2025-07-22 22:13:46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