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三國短篇小說

三國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7-09 01:04:26

『壹』 求三國演義短篇故事

諸葛亮北伐中原,由於錯用了「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馬謖,結果致使街亭這個戰略要地失守,再無法進軍取勝,而且隨時有被魏兵堵截歸路、全軍覆滅的危險。

諸葛亮頓足長嘆:「大勢去矣,這全是我的過錯造成的!」為避免更大損失,忙安排人馬,布置撤退。

為防魏軍乘勢追擊,趕緊把關興、張苞兩員小將喚到帳前:「你們二人各帶三千人馬,在武功山小路兩側布置疑兵。如果魏軍來到,敵眾我寡,切不可戰,只大聲擊鼓吶喊,用疑兵計嚇退他們即可。然後,急奔陽平關,撤回國內!」

又把張冀叫來布置:「引部分軍兵,快速修理劍閣通道,以為大軍准備退路。」

然後傳令:大軍悄悄收拾行裝,分別從各自駐地快速撤回國內。

諸葛亮的中軍營地現在西城縣內,這是個彈丸小城,易攻難守。待諸葛亮把身邊人馬分派出去執行緊急命令之後,城中就近於空地了。正要拔寨撤離,忽然十幾匹馬飛跑進城來,馬上士兵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地報告:「司馬懿親率十五萬大軍,已向西城撲來,而且馬上就要到了!」

這時,諸葛亮身邊只剩下一些文官,連一員武將也沒有。士兵也大多派出去,只留有兩千老幼病殘,根本無法作戰。

眾官員聽到這消息,一個個嚇得面無血色,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很明顯,戰不能戰,逃也逃不掉——此地路徑狹窄,惟一大道已為司馬懿佔住。再加上輜重行李多,馬匹、車輛少,逃不出幾里,就會被魏軍鐵騎追殺殆盡。
諸葛亮也十分緊張,忙登上城樓向外望。果然,西北方向塵埃沖天蔽日,已隱隱有大軍奔走聲如沉雷般動地而來;塵頭起處更不時閃現魏軍旗號,招搖揮動。

諸葛亮稍一沉吟,馬上傳下命令:把城內所有旗幟全放倒,藏匿起來!城內士兵,各自隱在駐地房舍、圍牆內,不許亂動亂叫,如果違令不遵者,立斬!然後,又下令:大開東南西北四面城門,每一門前,派二十名老少軍兵打扮成老百姓模樣,灑水掃街,不許神色慌張,舉措不當。如果魏軍沖到城前,也不能退入城內,仍要一如既往。

眾人不解其意。

諸葛亮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我自有退兵之法,你們不必驚慌。」說罷,披一件印有仙鶴圖案的寬大長衫,戴一頂綢布便帽,讓兩個小童抱著一張琴、一隻香爐,隨他登上城樓,賃著樓上欄桿端端正正地坐下,點燃香。然後,閉目養了會兒神,再緩緩睜開眼,虛望前方,安然自得彈起琴來。

這時,司馬懿統領的大兵已來到城下。先頭部隊見到這種情形,都不敢貿然前進,急忙向司馬懿報告。

馬司懿不相信,以為部下看花了眼:諸葛亮怎麼打扮成道士模樣,不領兵拒敵,反而悠閑地在城頭彈起琴來?於是命令三軍暫且停止行動,自己則飛馬跑到城下,遠遠觀望。

果然,城樓上諸葛亮笑容可掬地端坐,在裊裊上升的香煙間,旁若無人、安然自得地正沉浸在自己所彈奏的琴音中。他左邊的童子,手捧一把寶劍;右邊的童子,則拿著一把塵尾。城門口處,有二十餘老少百姓正低頭灑掃街道,有條不紊,不驚不慌。

司馬懿看了許久,聽了很長時間,無論從對方人物的表情動作還是諸葛亮所彈出的琴聲中,都看不出絲毫破綻。

其子司馬師道:「我們應即刻沖殺進去,活捉諸葛亮!他分明是故弄玄虛——城肯定是座空城!」

其他將士也紛紛要求進兵攻城。

司馬懿凝然不動,仍靜靜諦聽。忽然他神色一變,露出緊張模樣,忙下令:「後隊改作前鋒,先鋒變為後隊,馬上撤退!」

眾人不解:眼前並沒有什麼異常情況。

司馬懿怒道:「馬上撤退。違令者斬!」

眾將士狐疑不明,卻只好遵令撤退。

直到撤離西城遠了些,司馬懿才心有餘悸地解釋:「諸葛亮這個人和我打過多年仗了。他一生最是謹慎,從不做沒把握的事,更甭說干冒險的事了!令天大開城門,故意顯出是座空城,讓我們白白拿走並輕易把他捉住,這里就肯定有埋伏,是個騙局!我軍若貿然輕進,必中其計。」

司馬師問:「父親一直凝聽靜立,後來並無動靜,您為什麼突然神色大撤軍呢?」

司馬懿冷笑:「當統帥、做大將的人,必須善於觀察天地之間的運行變化,了解人間世上的各種知識!我聽到諸葛亮琴音,初始平和恬淡,卻突然昂揚激烈,滲出一股殺機!分機要動手、出兵了!再不走,讓他圍住,四面挨打不成?!」

司馬師及眾將覺得有理,但仍不十分信服。不料,才走不遠,剛進入武功山,猛聽得山坡後殺聲震天,鼓聲動地,伏兵頓起。眾將大驚。司馬懿道:「剛才若不及時撤退,必中其計了!」話音未落,只見旁邊大道上一軍殺來,旗上大字:「右護衛使虎翼將軍張苞」。

一見是西蜀有名戰將、當年威震寰宇的張飛張翼德的兒子打殺過來,魏兵心驚膽戰,紛紛棄甲拋戈而逃。

逃不多遠,山谷中又喊殺聲起,鼓角喧天、塵埃萬丈。一桿大旗上寫著:「左護衛使龍驤將軍關興」。魏兵一見是關雲長之子,更是魂飛魄散!哪敢接戰?!

本是山地,喊聲殺聲因在谷中回盪,似乎漫山遍野均有蜀國兵馬。煙塵大起蔽日遮天,內中旗幟招展,刀槍閃耀,更似乎是天兵大將!
魏軍不敢久停,忙丟掉輜重糧草,倉皇而逃。

張苞、關興也不追趕,只將魏軍丟棄的輜重物資揀起,迅速撤退了。

再說西城中的諸葛亮,見司馬懿帶兵疾忙退去,輕輕長吁一口氣,用手拭了額上的冷汗,笑了起來。

諸葛亮笑道:「兵法雲,知已知彼,方可百戰不殆。司馬懿知我一生謹慎,從不弄險,所以見今天這情況,就判斷我在用計、騙他入城。所以反慌忙退走了。而我知司馬懿了解我的這一貫作風,所以便借用這種心理,而乘機算計了他!也是知已、知彼才敢如此啊!若換上司馬昭或曹操統兵,我絕不會如此的!」

眾人嘆服。

「不過,司馬懿也確是知我之人。如果不是實在沒別的辦法,我也不會用這險計的!實在是萬不得已呢!」 諸葛亮道。

眾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又後怕不已。

『貳』 三國類小說排行榜完結版

三國類的小說在網上一搜就能找到好多,但質量參差不齊,就介紹些我看過的,覺得不錯的三國小說吧,排名沒有先後,想到哪個就寫哪個:
1.《混在三國當軍閥》:樓主應該看過,沒看過就太可惜了,相當血性的小說。
2.《無奈三國》:前期有點平淡,但越看越精彩,而且語言詼諧有趣,看名字就知道了。
3.《惡漢》:一部相當男人的小說,不可不看。
4.《桓侯再生》:主角穿越成了張飛,感情戲極少,戰爭場面宏大。
5.《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很特別的小說,以阿斗的視野,在蜀國的中後期,來掌控三國。
6.《三國求生記》:一部普通人的小說,還記得當時我看到主角陸仁的妻子死的時候真的傷心地哭了(第一次還是在天龍里柳琴兒死的時候),作為一個普通人在亂世苦苦掙扎的樣子,讓我想到了現在的自己,好小說,不解釋。
7.《三國厚黑傳》:一部讓人笑到肚子疼的三國小說,很黃很暴力,正派人士誤入。
8.《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這本沒法和上面的相比,但也還不錯。
還看過好多三國小說,但一時都想不起來了,比較好的都在上面了,另外推薦幾本不錯,但還在更的,樓主隨意:
9.《三國之宅行天下》:這個我現在一直在跟
10.《三國之模擬城市》:網游類的,很不錯。
11.《邪影本紀》:網游類的,不全是三國,但寫的很大很爽,就是太長了,而且大戰一場接著一場,讓我後期跟的很累,所以沒有看下去,樓主自己看看吧
就先推薦這么多吧,這種小說真是太多了,熱門題材嘛,大家有什麼好小說也給我推薦一下,呵呵。

『叄』 三國演義中最短的3篇小故事

三個最短小故事:關羽千里走單騎,趙子龍單騎救主,趙子龍截江奪斗;
(1)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關雲長和劉備走散了,暫時跟著曹操混。後來得到了劉備的消息,於是不遠千里,騎上小赤兔,帶著兩個嫂子找他老大劉備去了。

(2)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
劉備逃奔江陵,於當陽長阪被曹操大軍所追,妻兒都在亂軍中失散。趙雲乃匹馬單槍,闖進曹操萬軍之中,陸續救出糜竺、簡雍、甘夫人等,最後尋到糜夫人,她已身受箭傷,乃將幼子阿斗托給趙雲,自己投井而死。趙雲懷抱阿斗,奪得寶劍,奮力血戰得脫,將阿斗交還劉備。劉備卻欲將阿斗摔在地上說「為此孺子幾乎損我一員大將」,趙雲為之感泣。

(3)出自《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趙雲截江奪阿斗」:
孫權乘劉備入益州時,用張昭之計,假稱吳國太染病,派心腹周善到荊州接孫夫人歸吳,並囑她帶回劉備之子阿斗,以作人質。孫夫人不疑,乃懷抱阿斗登船歸吳,趙雲駕船趕來,力勸孫夫人留下阿斗,夫人不從,趙雲乃奪回阿斗,此時張飛亦駕船趕到,殺死周善,和趙雲一起帶阿斗回荊州,留下劉備一股血脈。

『肆』 求短篇三國,網游題材的小說 越多越好

親愛的樓住!文件已發或正在發送中

滿意請採納

沒有請查看垃圾箱

有問題請追問回郵或HI我

我會盡快回答哦

——【流花似月】&【碎墨居】tt青蘋果

『伍』 有沒有關於《三國》的短篇小說

《笑傾三國》
《醜女要嫁諸葛亮》

『陸』 三國演義的最短的一篇故事

三顧茅廬
劉備屯住新野時,自知蹉跎半生之緣由是身邊雖有關羽,張飛等猛將,而無出謀劃策運籌帷幄之謀士,便禮儀賢下士,尋求良輔。在司馬徽和徐庶的薦舉下,劉備與關羽,張飛便來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
第一次來到叮供恥佳儕簧抽偽處鐮茅廬時,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見亮好友崔州平;數日後,劉、關、張頂風冒雪,二顧茅廬。途中,遇亮好友石廣元,孟公威。到達茅廬,只見亮弟諸葛均,方知亮已出遊,備留下一箋,表達傾慕之意。返回時,在隆中山下小橋邊遇見亮岳父黃承彥;過了一段時間,劉備與關羽、張飛三顧茅廬,適逢亮在家,但晝寢未醒。劉備吩咐關、張在門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於階下,直到亮醒後,方才相見

『柒』 短篇三國故事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個故事。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庄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人們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著焚香結義。梁啟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談到:"今我國民綠林豪傑,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園之拜……"(《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清代一些會黨如三合會等,在他們頗為莊重的入會儀式上,必定不會忘記插上桃枝,以此象徵他們是在桃園結義。
劉焉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玄德祖劉雄,父劉弘。弘曾舉孝廉,亦嘗作吏,早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席為業。家住本縣樓桑村。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余,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雲:「此家必出貴人。」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年十五歲,母使游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
及劉焉發榜招軍時,玄德年已二十八歲矣。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嘆。隨後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恰纔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
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吾庄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同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捌』 三國演義是什麼類型的小說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

《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清時期甚至有「第一才子書」之稱。

人物介紹

《三國演義》裡面有名有姓的人物不下千餘人(根據版本不同有爭議,毛本統計約為1100人,後來有人統計為1191人,其中武將436人,文官451人,漢、三國、晉的皇族後裔、後、妃、宦官等128人,黃巾起義者、鮮卑、羌等邊遠民族67人,宦官和三教九流、各色人物109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三國演義

熱點內容
影後老婆不許逃小說全集免費 發布:2025-07-24 10:41:41 瀏覽:684
小說推薦免費閱讀岳風柳萱 發布:2025-07-24 10:41:18 瀏覽:166
重生之逍遙大明星小說頂點 發布:2025-07-24 10:39:07 瀏覽:390
玄幻皇朝爭霸類小說重生大皇子 發布:2025-07-24 10:38:29 瀏覽:634
五百章以內的短篇穿越小說 發布:2025-07-24 10:37:00 瀏覽:94
宋統天下網路小說 發布:2025-07-24 10:30:40 瀏覽:129
這樣等你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24 10:30:35 瀏覽:343
重生魔女幼熙同人小說 發布:2025-07-24 10:24:03 瀏覽:651
重生學霸小甜妻小說全文免費 發布:2025-07-24 10:22:22 瀏覽:463
父親經典小說迅雷下載 發布:2025-07-24 10:20:51 瀏覽: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