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旅行有關的短篇小說
⑴ 好看的旅行游記類小說,喜歡比較小清新一點的 比如《貓力亂步》啊 獨木舟的《我亦飄零久》一類的
《去,你的旅行》
《分開旅行》
《孤獨要趁好時光》
《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
《大勇和小花的歐洲日記》
《一個人私奔》
這幾本都挺好的,看完後感覺很喜歡,長了見識也覺得跟著作者旅遊了一圈
純手打,求採納!
⑵ 有沒有適合獨自旅行時閱讀和思考的書籍 短篇小說也可以,類似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樣
受限於時間和隨時被打斷的可能性,建議是散文,古文,或者短篇小說。短篇名家的大多不錯。契訶夫,莫泊桑,歐亨利,雷蒙德卡佛。或者陶庵夢憶。當然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也是經典。
⑶ 關於旅行的散文小說類書籍 有什麼值得看的
畢淑敏散文:帶上靈魂去旅行
彼得梅爾的:永遠的普羅旺斯
還有需慕容的三毛的都不錯~
⑷ 推薦好看的小說,旅行游記
《春城滿城春流水隨水流》這部書應該可以滿足你的要求吧,旅遊加現言,屬於比較傳統的接近寫實的小說。
⑸ 關於旅行 探險的小說有哪些
比如法國作家盧布朗的《亞森 羅賓探案全集》
《鬼吹燈》系列六本;《天眼》;《盜墓筆記》;《西雙版納銅甲屍》都很好看,尤其是《鬼吹燈》介紹了胡八一、SHERLY YANG 和小胖三人的天南地北盜墓故事,精彩刺激。
還有《傳古奇術》、《盜墓》、《鳳舞龍樓》都可以。
⑹ 有沒有關於旅行方面的小說
《在路上》
《在路上》作者:[美]傑克·凱魯亞克
作者簡介
傑克.凱魯亞克,美國垮掉派作家。青年時代生活放浪,做過各種雜工,曾遍游全美及墨西哥,著有小說18種,後死於酗酒。
1922年3月12曰,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洛威爾城。
1946年~1948年寫作小說《鎮與城》;在紐約同尼爾?卡薩迪相識。
1948年同作家約翰?克列農?霍爾姆斯(John Clellon Holmes)相識,提出「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這一名稱。
1948年~1950年開始寫作《在路上》,第一次同卡薩迪以《在路上》主人原型橫越美國,最後到達墨西哥城。
1969年10月21曰病死於佛羅里達州聖彼德斯堡。
作品簡介
《在路上》是凱魯亞克的自傳性代表作,由作家用三個星期在一卷30米長的打字紙上一氣呵成。小說主人公薩爾為了追求個性,與狄安、瑪麗露等幾個年輕男女沿途搭車或開車,幾次橫越美國大陸,最終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們狂喝濫飲,吸大麻,玩女人,高談東方禪宗,走累了就擋道攔車,夜宿村落,從紐約游盪到舊金山,最後作鳥獸散。同時,書中體現了作者主張的即興式自發性寫作技巧――思緒的自然流動,反情節,大量使用俚語、俗語、不合評語法規范的長句,並廣泛涉及美國社會及文化習俗;另一方面,書中又展現了美國遼闊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鎮……如一幅幅畫卷展現在讀者面前。
⑺ 中國著名短篇小說故事提要
中國著名短篇小說
魯迅狂人日記/魯迅阿Q正傳/魯迅祝福/魯迅在酒樓上/魯迅傷逝/魯迅醍醐天女/許地山潘先生在難中/葉聖陶春風沉醉的晚上/郁達夫微雪的早晨/郁達夫麗石的日記/廬隱斷魂槍/老舍蕭蕭/沈從文在其香居茶館里/沙汀山峽中/艾蕪春陽/施蟄存套不住的手/趙樹理華威先生/張天翼小城三月/蕭紅山地回憶/孫犁受戒/汪曾祺世界著名短篇小說我的叔叔於勒/莫泊桑皇帝與小姑娘/蕭伯納變色龍/契訶夫喀布爾人/泰戈爾麥琪的禮物/歐·亨利警察與贊美詩/歐·亨利精確的婚姻學/歐·亨利十字勛章/巴比塞日內瓦湖畔的插曲/茨威格阿拉比/喬伊斯判決/卡夫卡鼻子/芥川龍之介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印第安人營地/海明威小徑分岔的花園/博爾赫斯(作者+作品)
本人比較喜歡《伊豆的舞女》
所以……
伊豆的舞女: 主人公是一個二十歲的高中學生,性情孤僻。一次,在去伊豆的旅行途中,遇到一隊鄉村巡迥演出的藝人,並與之結伴同行。他認識了一個十四歲左右的美貌舞女,對她產生了愛慕之情。他為舞女迷人的姿色所吸引,甚至還產生過佔有她的邪念。但他不願這種無瑕的美受到沾污和損害。一方面。他為自己難以抑制的沖動而苦惱,更為少女夜晚可能受到侮辱而惴惴不安。當他在男女公共浴場看到她裸露著少女純潔的肉體,歡叫著朝他迎面跑來時,從那天真無瑕的神態中,感到了無限的寬慰。舞女也對這位青年一見鍾情。幾天後,青年旅費耗盡,不得不和這隊藝人分別了。臨行前,來送他的舞女默默無言,心中有說不出的難受。船開了,舞女的身姿漸漸遠去,消隱。他沮喪地躺在床上,眼淚撲簌撲簌地往下淌。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⑻ 有哪些好看的旅行類小說,可以提供書名
《在路上》 美國傑克凱魯亞克著小說作品
「我旅遊生活中堪稱最偉大的一次經歷即將開始。一輛後部拖有平板掛車的貨車上,躺著約摸六七個小夥子……我跑上前去問道:『有空位嗎?』他們說:『有,快上車,上車的人都有座。』還不等我在車廂里坐好,貨車便開了。我的身子搖晃著,一個乘客扶著我,我趁機坐下。有人遞給我一瓶劣質威士忌酒……內布拉斯加的天空中的細雨,一直不停地下著,然而別有一番詩意,我猛地將酒喝完。『啊哈,咱們又上路了!』一個頭戴棒球帽的小夥子叫起來……他們說這個夏天要搭車走遍美國。『我們現在去洛杉磯。』……『去干嗎?』『干嗎?我們也說不準,這不用操心。』……」——《在路上》節選
《穿越那片藍》現居瑞典青春小說作家Vivibear在地中海.德國等地方游覽後寫下的
《獨立,從一個人旅行開始 》
《一路向北》
⑼ 有關旅遊的文學作品
1、《騎乘鐵公雞:搭火車橫越中國》
這是保羅·索魯唯一一本關於中國旅行的作品,他搭乘火車游歷了大半個中國。與他同行的還有一位方姓的中國學者,盡管索爾在書中抱怨了一些方學者對他有監視之嫌,但這位學者更多的是為他的出行提供了方便。甚至還獨身去了西藏地區。這本書曾贏得1988年托馬斯·庫克旅行文學獎。
2、《夜航西飛》
作者柏瑞爾·馬卡姆的這本書以敘述她在非洲的童年為主,如何學會狩獵,與當地土著的深厚情誼、獨自駕駛螺旋槳飛機等等。其中也包含了她在1936年獨自駕機飛越大西洋的經過,這聽起來就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她也遇到種種困難,既來自自然也來自政治。她在書中這樣寫道:「除了自己的勇氣,沒有別的好盤算;除了紮根在你腦海的那些信仰、面孔和希望,沒有別的好思索——這種體驗就像你在夜晚發現有陌生人與你並肩而行那般叫人驚訝。你就是那個陌生人。」
3、《世界:半個世紀的行走與書寫》
簡•莫里斯也是一位非常出名的旅行作家,她在全職寫作之前,是一記者,曾跟隨攀爬珠峰的隊伍進行隨行報道。
這本書被譽為莫里斯的集大成之作,是她多年游記與報道的集結。從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期間,她在世界各地采訪與游歷的見聞和感悟都收錄在了這本書里,每個年代有十幾篇短文,共近90篇。
從英法德到美加澳,再到中東甚至非洲,20世紀各個國家在二戰後的變化與社會變革,都在作者的筆下呈現,這本書雖以旅行為線索,卻實實在在地在記錄世界格局的變遷。
4、《巴塔哥尼亞高原上》
布魯斯·查特文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旅行作家,更是一位眼光獨到、品味一流的攝影師。除了這兩個身份,他還是一位藝術鑒賞家、索斯比拍賣行歷史上最年輕的藝術部總監。
他的旅行作品讓讀者感受到,旅途風景很大程度上是旅行者的內心投射,作者的經歷、趣味與態度都將反映在寫下的旅行里。
5、《愛爾蘭之旅》
這本書是197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因里希·伯爾的經典之作,是他於1957年創作的游記。愛爾蘭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國度,無數作家都曾描寫過這個風情多姿的地方。本書中記錄了伯爾三次游歷愛爾蘭的點滴感觸,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富同情心的散文傑作」
⑽ 畢淑敏有關旅行的小說
《帶上靈魂去旅行》作者:畢淑敏
內容簡介:
畢淑敏是作家,又是醫生,又由於她有在「世界屋脊」特殊的生活經歷,使得她的散文有著極強的現代意識和專業的心理分析,但是這部散文新作中的游記散文,貫注著一個心理醫生充滿洞察力和穩定感的目光。她的這部游記散文於中見深刻哲理,語言朴實生動,記錄了她探索大千世界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