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作者是著有短篇小說集
『壹』 七年級下冊語文26課《貓》的作者簡介
鄭振鐸(ó),我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又是著名作家、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收藏家,訓詁家。
鄭振鐸, 現代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學者、翻譯家、考古學家,新文化運動倡導者。 1898年出生於浙江省永嘉縣(今溫州市區乘涼橋),曾在廣場路小學、溫二中、溫州中學就讀。1917年入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今北京交通大學)學習。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並開始發表作品,同時與沈雁冰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小說月報》主編,上海大學教師,《公理日報》主編,1927年旅居英、法,回國後歷任北京燕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上海暨南大學教授,《世界文庫》主編。1937年參加文化界救亡協會,與胡愈之等人組織復社,出版《魯迅全集》,主編《民主周刊》,1949年後歷任全國文聯福利部部長,全國文協研究部長、人民政協文教組長,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長,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全委、主席團委員,全國文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58年10月17日率領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途中,因飛機突然失事遇難殉職。 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雜記》,專著《文學大綱》、《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通俗文學史》、《中國文學論集》、《俄國文學史略》等。
其它
青年時期
鄭振鐸
鄭振鐸的祖籍是福建長樂,1898年12月19日出生於浙江永嘉(今溫州)。1917年夏,靠親友的幫助到北京鐵路管理學校(今北京交大)求學,課余讀了不少西方社會學著作和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作品,思想上、文學上都受到啟蒙教育。不久結識瞿秋白、耿濟之、許地山等人;五四運動爆發時,他們各自成為所在學校的學生代表,積極投身反帝反封建運動。1919年11月,他們一起創辦了《新社會》旬刊,提倡社會改造。1919年12月,《新中國》月刊發表了他翻譯的列寧的《俄羅斯之政黨》。1920年夏,他和耿濟之共同翻譯了《國際歌》歌詞。1920年11月,鄭振鐸與沈雁冰、葉紹鈞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1921年春,他畢業後到上海工作。不久擔任《學燈》(上海《時事新報》副刊)編輯,又由沈雁冰介紹進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工作。同年5月10日,他主編的文學研究會機關報《文學旬刊》創刊,為初期新文學運動中有影響的刊物。同時開始主編出版《文學研究會叢書》,還參與創刊了《戲劇》月刊,《詩》月刊等。1922年 1月,他主編中國第一個兒童文學刊物《兒童世界》周刊,並寫作了許多作品,為中國現代兒童文學事業起了開山作用。1923年1月,他接替沈雁冰主編《小說月報》。在此期間,他在《文學旬刊》、《小說月報》等刊物上發表了大量的文學評論,與封建舊文學作了堅決的斗爭,並批評了新文學陣營中一些人"為藝術而藝術"的觀點,成為當時與沈雁冰齊名的文學研究會的重要理論批評家。
創辦《公理日報》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鄭振鐸與葉紹鈞、胡愈之等創辦《公理日報》, 文學研究會成員
揭露和抨擊帝國主義暴行。同年,他參加發起"中國濟難會",並與郭沫若、沈雁冰、胡愈之等人簽名發表《人權保障宣言》。這一時期,他撰寫的主要學術著作有《俄國文學史略》、《太(泰)戈爾傳》、《文學大綱》等。《俄國文學史略》(1924)是中國這方面第一本專著,對介紹俄國文學(包括蘇聯文學)起過積極作用。書中列專章介紹評述了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等人的文學理論,高度評價了高爾基的創作及其文學思想,在當時尤為難得。《泰戈爾傳》(1925)是中國第一本介紹、評述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的專著。80萬言的《文學大綱》(1927)將中外文學史及其名著合在一部書中敘述,開闊了文學工作者的眼界,在介紹世界文學歷史、加強中外文學交流和比較研究等方面都有過大的影響。
成立"上海著作人公會"
1927年2月,鄭振鐸與葉紹鈞、胡愈之等人發起成立"上海著作人公會",公會積極參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前後的革命活動。"四·一二"政變後,他與胡愈之等人致信國民黨當局,強烈抗議屠殺革命群眾,為此險遭逮捕。
歐洲避難和游學
『貳』 貓的作者是誰筆名是什麼
老舍,中國小說家、劇作家。生於1899年,卒於1966年,滿族,祖籍北京。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
『叄』 貓的作者老舍原名叫什麼字什麼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
老舍是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於市民生活。他善於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後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鬥中,在新的歷史潮流沖擊下。
從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時代的社會氣氛、風俗習慣,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種人等的喜怒哀樂、微妙心態都結合濃縮在一起,有聲有色、生動活潑,自成一個完整豐滿、「京味」十足的世界。這是老舍在現代文學史上作出的特殊貢獻。
(3)貓的作者是著有短篇小說集擴展閱讀
老舍的政治影響:
老舍和郭沫若等人組織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並擔任常務理事兼總務部主任,負責領導日常會務,對外代表「文協」,老舍在擔任總務部主任期間團結了全國的抗戰文人,使這一時期成為現代文學史上文藝界團結得最好的時期之一。
老舍的文學獎項:
為紀念老舍先生以及鼓勵創作優秀的文藝作品,北京市文聯和老舍文藝基金會於1999年創立了老舍文學獎,該獎項主要獎勵北京籍作者的創作和在京出版和發表的優秀作品,每兩至三年評選一次。
『肆』 巜貓》的作者是(),原名(),字(),中國現代小說家、據作家被譽為「__」
《貓》的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代小說家、劇作家被譽為「人民藝術家」
『伍』 《貓》的作者的筒介
您好,《貓》的作者為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陸』 鄭振鐸《貓》原文
《貓》
作者:鄭振鐸
我家養了好幾次的貓,卻總是失蹤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歡貓的,她常在課後回家時,逗著貓玩。有一次,從隔壁要了一隻新生的貓來。花白的毛,很活潑,常如帶著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陽光里滾來滾去。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條繩子,在它面前來回地拖搖著,它便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
我坐在藤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一二小時的光陰,那時太陽光暖暖地照著,心上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後來這只貓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東西,光澤的毛也污澀了。終日躺在客廳上的椅下,不肯出來。三妹想著種種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會。我們都很替它憂郁。
三妹特地買了一個很小很小的銅鈴,用紅綾帶穿了,掛在它頸下,但只觀得不相稱,它只是毫無生意的、懶惰的、郁悶地躺著。又一天中午,我從編譯所回來,三妹很難過地說道:「哥哥,小貓死了!」 我心裡也感著一縷的酸辛,可憐這兩個月來相伴的小侶!當時只得安慰著三妹道:「不要緊,我再向別處要一隻來給你。」
隔了幾天,二妹從虹口舅舅家裡回來,她道,舅舅那裡有三四隻小貓,很有趣,正要給人家。三妹便慫恿著她去拿一隻來。禮拜天,母親回來了,卻帶了一隻渾身黃色的小貓回來。立刻引起了三妹的注意,又被這只黃色的小貓吸引去了。這只小貓較第一隻更有趣,更活潑。
它在園中亂跑,又會爬樹,有時蝴蝶安詳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它似乎太活潑了,一點也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牆上,又跑到街上,在那裡曬太陽。我們都很為它提心吊膽,一天都要「小貓呢?小貓呢?」的查問好幾次。每次總要尋找一回,方才尋到。三妹常指它笑著罵道:「你這小貓呀,要被乞丐捉去後才不會亂跑呢!」
我回家吃午飯,它總坐在鐵門外邊,一見我進門,便飛也似地跑進去了。飯後的娛樂,是看他在爬樹,隱身在陽光隱約里的綠葉中,好像在等待著要捉捕什麼似的。把它捉了下來,又極快地爬上去了。過了二三個月,它會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隻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間便不再聽見討厭的「吱吱」的聲音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來,披了衣下樓,沒有看見小貓,在小園里找了一遍,也不見。心裡便有些亡失的預警。
「三妹,小貓呢?」她慌忙地跑下樓來,答道:「我剛才也尋了一遍,沒有看見。」家裡的人都忙亂地在尋找,但終於不見。李媽道:「我一早起來開門,還見它在廳上,燒飯時,才不見了它。」
大家都不高興,好象亡失了一個親愛的同伴,連向來不大喜歡它的張媽也說:「可惜,可惜,這樣好的一隻小貓。」這使我心裡還有一線希望,因為它偶然跑到遠處去,也許會認得歸途的。
午飯時,張媽訴說道:「剛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頭,她說,早上看見我家的小貓在門外,被一個過路的人捉去了。」
於是這個亡失證實了。三妹很不高興的,咕嚕著道:「他們看見了,為什麼不出來阻止?他們明曉得它是我家的!」我也悵然的,憤然的,在咒罵著那個不知名的奪去我們所愛的東西的人。自此,我家好久不養貓。
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隻很可憐的小貓,毛色是花白的,但並不好看,又很瘦。它伏著不去。我們如不取來留養,至少也要為冬寒與飢餓所殺。張媽把它拾了進來,每天給它飯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歡它,它不活潑,也不像別的小貓之喜歡遊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憂郁性似的,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於它,也不加註意。
如此的,過了幾個月,它在我家仍是一隻若有若無的動物,它漸漸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潑。大家在廊前曬太陽閑談著時,它也常來蜷伏在母親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時也逗著它玩,但並沒有對於前幾只貓那樣感興趣。有一天,它因夜裡冷,鑽到火爐底下去,毛被燒脫好幾塊,更覺得難看了。
春天來了,它成了一隻壯貓了,卻仍不改它的憂郁性,也不去捉鼠,終日懶惰的伏著,吃得胖胖的。
這時,妻買了一對黃色白芙蓉鳥來,掛在廊前,叫得很好聽。妻常常叮嚀著張媽換水,加鳥糧,洗刷籠子。那隻花白貓對於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妻道:「張媽,留心貓,它會吃鳥呢。」張媽便跑來把貓捉了去,隔一會兒,它又跳上桌子對鳥籠凝望著了。
一天,我下樓時,聽見張媽在叫道:「鳥死了一隻,一條腿沒有了,籠板上都是血。是什麼東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隻鳥是死了,羽毛鬆散著,好象它曾與它的敵人掙扎了許多。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於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聽見了,也匆匆地跑下來,看了死鳥,很難過,便道:「不是這貓咬死的還有誰?它常常對著鳥籠望著,我早就叫張媽要小心了。張媽!你為什麼不小心?」張媽默默無言,不能有什麼話來辯護。
於是貓的罪狀證實了。大家都去找這可厭的貓,想給它以一頓懲戒。找了半天,卻沒找到。真是「畏罪潛逃」了,我以為。三妹在樓上叫道:「貓在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曬太陽,態度很安詳,嘴裡好像還在吃著什麼。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著這可憐的鳥的腿了,一時怒氣沖天,拿起樓門旁倚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聲「咪嗚!」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裡還憤的,以為懲戒的還沒有快意。
隔了幾天,李媽在樓下叫道:「貓,貓!又來吃鳥了。」同時我看見一隻黑貓飛快地跳過露台、嘴裡銜著一隻黃鳥。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
我心裡十分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枉了一隻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的良心的針!我很想補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我將怎樣地對它表白我的誤解呢?
兩個月後,我們的貓忽然死在鄰家的屋脊上。我對於它的亡失,比以前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會了!至此,我家永不養貓。
(6)貓的作者是著有短篇小說集擴展閱讀:
散文簡介:
《貓》是當代作家鄭振鐸於1925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過敘述了一個發生在一家人與三隻貓之間的故事,真切表現了作者復雜的內心情感。全文以淺顯直白的話語將三隻小貓勾勒得形神俱全,藉助形象的刻畫和故事的推進,寫出了人的恩怨情感,而透過人的感情變化,又極其自然地托出了人生哲思,情深性摯,哲思醒人。
作者簡介:
鄭振鐸(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出生於浙江溫州,原籍福建長樂。中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作家、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訓詁家。
鄭振鐸(1898—1958)現代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考古學家。筆名西諦、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長樂,生於浙江永嘉。1917年入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學習,五四運動爆發後,曾作為學生代表參加社會活動,並和瞿秋白等人創辦《新社會》雜志。
1920年11月,與沈雁冰、葉紹鈞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並主編文學研究會機關刊物《文學周刊》,編輯出版了《文學研究會叢書》。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編《小說月報》,倡導寫實主義的「為人生」的文學,提出「血與淚」的文學主張。大革命失敗後,旅居巴黎。
1929年回國。曾在生活書店主編《世界文庫》。抗戰爆發後,參與發起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創辦《救亡日報》。和許廣平等人組織「復社」,出版了《魯迅全集》、《聯共黨史》、《列寧文選》等。抗戰勝利後,參與發起組織「中國民主促進會」,創辦《民主周刊》,鼓動全國人民為爭取民主、和平而斗爭。
1949年以後,歷任文物局局長、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民間研究會副主席等職。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途中,因飛機失事殉難。
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雜記》,專著《文學大綱》、《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通俗文學史》、《中國文學論集》、《俄國文學史略》等。有《鄭振鐸文集》。
『柒』 《貓》的作者簡介,急需!!!!!!!!!!!!!!!!!!!!!!!!!!!!!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
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
(7)貓的作者是著有短篇小說集擴展閱讀:
老舍代表作品介紹:
1、《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家——老舍(舒慶春)所著的長篇小說,描述了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時期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祥子是舊社會勞苦大眾的代表人物。
2、《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表現抗戰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
該書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胡同內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
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種種艱難的選擇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貓
『捌』 《貓》的作者還寫了哪些作品
《貓》的作者是老舍。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趙子日》、《老張的哲學》、《四世同堂》、《二馬》、《小坡的生日》、《離婚》、《貓城記》、《正紅旗下》,劇本《殘霧》、《方珍珠》、《面子問題》、《龍須溝》、《春華秋實》、《青年突擊隊》、《戲劇集》、《柳樹井》、《女店員》、《全家福》、《茶館》,報告文學《無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玖』 《貓》的作者是誰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
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
(9)貓的作者是著有短篇小說集擴展閱讀:
老舍代表作品介紹:
1、《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家——老舍(舒慶春)所著的長篇小說,描述了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時期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祥子是舊社會勞苦大眾的代表人物。
2、《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表現抗戰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
該書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胡同內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
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種種艱難的選擇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