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作家短篇小說
A. 俄國作家及作品有哪些。
1.契訶夫
短篇小說:
《胖子和瘦子》
《小公務員之死》
《苦惱》
《萬卡》
《變色龍》
《普里希別葉夫中士》
《第六病室》
《裝在套子里的人》
戲劇:
《伊凡諾夫》
《海鷗》
《萬尼亞舅舅》
《三姊妹》
《櫻桃園》
2.列夫. 托爾斯泰
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自傳體小說《童年》《少年》
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
短篇小說《琉森》
中篇小說《哥薩克》
還有《懺悔錄》《黑暗的勢力》、《教育的果實》,中篇小說《魔鬼》、《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萊采奏鳴曲》、《哈澤·穆拉特》;短篇小說《舞會之後》
3.高爾基
處 女作《馬卡爾·楚德拉》
浪漫主義作品如《馬卡爾·楚德拉》、《伊則吉爾老婆子》(1895)、《鷹之歌》(1895)
現實主義作品如《契爾卡什》、《淪落的人們》、《柯諾瓦洛夫》
著名的散文詩《海燕之歌》
戲劇:《小市民》、《底層》、《避暑客》、《太陽的孩子們》、(野蠻人》、《敵人》
長篇小說《母親》
中篇小說《懺悔》
《奧古洛夫鎮》
《夏天》
《馬特維·柯熱米亞金的一生》(1910~1911)
《義大利童話》(1911~1913)
《俄羅斯童話》(1912~1917)
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童年》、《人間》、《我的大學》
《阿 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
具有史詩氣魄的長篇巨著《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未完成)
《蘇聯游記》
《英雄的故事》
《耶戈爾·布雷喬夫等人》
《托斯契加耶夫等人》
《瓦薩·日烈茲諾娃》
4.屠格涅夫
詩:《帕拉莎》、《地主》
《獵人筆記》
中篇小說《木木》
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
中篇小說《阿霞》、《多餘人的日記》
長篇小說《前夜》、《父與子》、《煙》和《處女地
劇本:《村居一月》
B. 俄羅斯唯一以短篇小說創作登上世界文壇高峰的作家是誰
列夫托爾斯泰曾經給過契科夫極高的評價,他曾經說他是「無與倫比的藝術家」,他還說道「我撇開一切虛偽的客套肯定的說,從技巧上來講,他,契科夫,遠比我高明!」
安·巴·契科夫是一個擅於把控社會情緒的短篇小說天才。1860年,他出生在羅斯托夫省塔甘羅市。小時候,他在父親的雜貨鋪里長大,童年記憶中停留時間最長的就是站櫃台和做買賣。到了1876年的時候,由於家裡破產,父親一個人去莫斯科當小伙計。不久便舉家搬遷至莫斯科。只留下了契科夫一個人在故鄉繼續求學,他就這樣一個人度過了艱苦的三年時間。
第二個階段自八十年代下半期起,契科夫聲譽日增,到了1888年,他已經是《梅爾柏密尼》《五顏六色的故事》《在黃昏》《天真的話》《短篇小說集》等五個故事子集的作者了。
他創作的題材比以前更加豐富,對於生活的挖掘更加的深廣,從道德的角度來揭露生活矛盾。並且擅於通過諷刺的手法,去控訴資本主義社會的「可怕罪惡」,比如《公爵夫人》中,契科夫暴露有財有勢者的偽善與虛榮,《跳來跳去的女人》則淋漓盡致的展示了一個愛慕虛榮的女人,可笑可悲的貧乏心靈。
在他創作的第三個階段里,具有極大的藝術概括力。比如《套中人》里,契科夫描繪了一個害怕接觸實際、害怕接觸新生事物死心守衛政府法令的別里科夫,諷刺和鞭撻別里科夫造成這種畸形性格的反動八十年代。他塑造了一個情緒激昂和善於思索的伊凡伊凡內奇形象,反映了九十年代後期的重要歷史情況。進步的革命階級中的革命激昂情緒在不斷的滲透擴展到其他行業。
C. 俄國作家列夫. 托爾斯泰有哪些作品
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自傳體小說《童年》《少年》
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
短篇小說《琉森》
中篇小說《哥薩克》
還有《懺悔錄》《黑暗的勢力》、《教育的果實》,中篇小說《魔鬼》、《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萊采奏鳴曲》、《哈澤·穆拉特》;短篇小說《舞會之後》
D. 窮人是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寫的一篇什麼
《窮人》是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寫的一篇短篇小說。
講的是漁夫和妻子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不管自己家境貧困毅然收養了已故鄰居的兩個孤兒。
「窮」字是貫穿全文的線索,然而正是因為「窮」,才更能顯示出窮人的高尚品質。文章中運用多種形式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直接描寫法、幻覺描寫法、景物襯托法,表現了桑娜崇高的品德。這篇小說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講述了在海上起風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著出海捕魚的丈夫歸來。第二段(3—11自然段)講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發現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27自然段)講述漁夫出海歸來,聽說西蒙死了,主動提出收養西蒙的孩子。
《窮人》一文的寫作年代,正是俄國歷史上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的時期。封建農奴制一步步地崩潰瓦解,廣大人民對沙皇專制的反抗斗爭日見高漲,逐漸形成了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高潮。在這個時期,貴族、資產階級壓榨人民的血汗,生活奢華而道德墮落。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極端貧困,然而他們的道德情操卻高尚淳樸。《窮人》這篇小說,真實地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和他們的高尚品德。
E. 俄羅斯白銀時代著名作家及作品的簡介
著名作家有普希金、萊蒙托夫、屠格涅夫等。
一、屠格涅夫
1、作家介紹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1818-1883),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屠格涅夫出生在奧廖爾省一個貴族家庭,但自幼厭惡農奴制度。曾先後在莫斯科大學、彼得堡大學就讀,畢業後到柏林進修,回國後和別林斯基成為至交。
從1847年起為《現代人》雜志撰稿,出於自由主義和人道主義的立場反對農奴制。屠格涅夫在大學時代就開始創作。
19世紀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創作的旺盛時期,他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羅亭》(1856)、《貴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與子》(1862)、《煙》(1867)、《處女地》(1877)。
從19世紀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時間在西歐度過,結交了許多作家、藝術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龔古爾等。
參加了在巴黎舉行的「國際文學大會」,被選為副主席(主席為維克多·雨果)。1883年屠格涅夫病逝於法國巴黎。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處女地》,中篇小說《阿霞》、《初戀》等。
2、作品介紹
①、《獵人筆記》
《獵人筆記》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過獵人的狩獵活動,記述19世紀中葉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隨筆集。最初發表時,有21個短篇小故事;
1852年出單行本時,增加1篇(《兩地主》);到1880年作者自己編輯文集時.又收進3篇(《切爾托普哈諾夫的結局》《車輪的響聲》和《活骷髏》),共25篇。
作品採用見聞錄的形式,真實、具體、生動、形象,體裁風格多樣,語言簡練優美,可謂散文化小說、詩化小說的範例。《獵人筆記》是作者成名之作,對俄羅斯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
②、《父與子》
《父與子》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該作發表於1862年。
貴族子弟基爾沙諾夫大學畢業後,帶著他的朋友、平民出身的醫科大學生巴扎羅夫到父親的田莊作客。
巴扎羅夫的民主主義觀點,同基爾沙諾夫一家、特別是同阿爾卡狄的伯父巴威爾的貴族自由主義觀點發生了尖銳的沖突,在這場沖突中巴扎羅夫佔了上風。
有一次,巴扎羅夫和阿爾卡狄到省城去參加舞會,遇見貴族寡婦奧津佐娃,巴扎羅夫對她產生了愛情,但是遭到拒絕。最後巴扎羅夫回到父母家中,在一次解剖屍體的時候感染病菌而死。
小說反映了農奴制改革前夕民主主義陣營和自由主義陣營之間的尖銳的思想斗爭。巴扎羅夫是一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他具有堅強的性格和埋頭工作的習慣。
在政治上,他反對農奴制度,批判貴族自由主義,否定貴族的生活准則;在哲學上,他是個唯物主義者,重視實踐,提倡實用科學;但是他也表現出某些庸俗唯物主義的觀點,例如否定藝術的作用,等等。
二、萊蒙托夫
1、作家介紹
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萊蒙托夫(俄語:Михаил Юрьевич Лермонтов;1814年10月15日——1841年7月27日),是繼普希金之後俄國又一位偉大詩人。被別林斯基譽為「民族詩人」。
1814年10月15日生於莫斯科, 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塔爾罕內度過的。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天資聰穎通曉多種外語,在藝術方面也很有天分。後來考入莫斯科大學,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轉入聖彼得堡近衛軍騎兵士官學校。
1841年7月27日,他因病到皮亞季戈爾斯克療養,和這里的退伍少校馬丁諾夫決斗而死,年僅27歲。 外祖母將其安葬在塔爾罕內。
代表作品有《鮑羅金諾》,《祖國》,《當代英雄》等。
2、作品介紹
①、《當代英雄》
《當代英雄》是俄國作家萊蒙托夫創作的長篇小說。1839年至1840年萊蒙托夫在《祖國紀事》雜志上發表了小說《貝拉》、《塔曼》和《宿命論者》。
1840年5月萊蒙托夫將這幾篇小說同未曾發表的《馬克西姆·馬克西梅奇》、《梅麗公爵小姐》合在一起發表,這便是長篇小說《當代英雄》。
該作講述主人公畢巧林是青年貴族軍官,過著空虛無聊的生活,然而他內心深處似乎埋藏著有所作為的渴望。
這是一個冷酷自私的利己主義者。 萊蒙托夫選取了畢巧林生活中的不同片斷,從不同角度予以再現。
②、《兩兄弟》
《兩兄弟》是俄羅斯作家米哈依爾·尤利耶維奇·萊蒙托夫創作於1836年的同名五幕劇本。
全劇以梁兄的爭風吃醋為沖突的中心。尤里從彼得堡回莫斯科省親,巧遇從前的戀人薇拉,於是便欲重溫舊夢,不料此時薇拉已嫁給一位富有的公爵。
其兄亞歷山大也與薇拉有過一段愛情糾葛,這時也對薇拉糾纏不休,且用盡心機,百般阻撓尤里與薇拉敘舊。薇拉雖對尤里舊情未泯,卻礙於妻子的義務,狠心斬斷情絲,隨丈夫去了鄉下。
作者通過這場愛情糾紛,批判了當時俄國社會中自私、守舊的思想對真正愛情的蝕害和扼殺。
三、普希金
1、作家介紹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1837),是俄羅斯著名文學家、詩人、小說家,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羅斯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
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詩歌的太陽」、「青銅騎士」,代表作有《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致大海》等。
他創立了俄羅斯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創立了典範。普希金還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
出生於貴族家庭,童年開始寫詩,在俄羅斯帝國政府專為培養貴族子弟而設立的皇村高等學校學習。學習期間受到當時進步的十二月黨人及一些進步思想家的影響。
後來發表的不少詩作抨擊農奴制度,歌頌自由與進步。普希金的主要作品除了詩歌以外,主要還有中篇小說《上尉的女兒》,歷史紀實語的創始人,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別爾金小說集》等。
普希金在創作活動上備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布置的決斗中遇害。他的創作對俄羅斯文學和語言的發展影響深刻。
2、作品介紹
①、《葉甫蓋尼·奧涅金》
《葉甫蓋尼·奧涅金》(也譯作《歐根·奧涅金》)是俄國作家普希金創作的長篇詩體小說,寫於1823~1831年,發表於1831年。
該作寫的是彼得堡貴族青年奧涅金,他厭倦了上流禮會生活,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到了俄國的鄉村。在那裡他結識了地主拉林家的長女達吉雅娜。達吉雅娜對奧涅金一見鍾情。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她給奧涅金寫了一封深表愛慕之情的信。而奧涅金卻根本不能理解達吉雅娜的真摯情意,竟輕浮地當面表示拒絕,說什麼自己不宜享受家庭幸福等等。
後來,奧涅金在決斗中殺死了自己的好友連斯基,便離開了鄉村。幾年之後,奧涅金在彼得堡上流社會的一次交際活動上又遇見達吉雅娜。此時的達吉雅娜已從一個純朴的農家少女出落成上流社會「女神」般的貴婦人。
奧涅金為虛榮心所驅使,為她神魂顛倒,拚命追求達吉雅娜。而達吉雅娜則真誠地告訴他:此刻她仍然愛他,卻不能屬於他,因為她要忠於自己的丈夫。
普希金在奧涅金身上准確地概括了當時一部分受到進步思想影響但最終又未能跳出其狹小圈子的貴族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劇命運,從而塑造出了俄國文學中的第一個「多餘人」形象。
②、《黑桃皇後》
《黑桃皇後》是俄國作家普希金創作的短篇小說。
故事發生在18世紀末的彼得堡。出身貧寒的青年軍官格爾曼愛上了上流社會的麗莎小姐,但由於他們的階級地位不同。他無法娶貴族小姐為妻。
格爾曼偶然了解到麗莎小姐的祖母伯爵夫人有賭博致勝的三張王牌,他妄想探出其中的奧妙,以求賭博發財。
其實,這三張王牌不過是一種謠傳,格爾曼致富心切,千方百計,費盡心機,不僅殺死了麗莎的祖母——伯爵夫人,還使得知真相後的麗莎小姐也深感愛情的破滅而自殺,格爾曼本人也因在賭場上輸了個精光,在絕望和悔恨中拔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小說的主人公格爾曼開創了俄國文學中追求個人財富的早期資產者形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白銀時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萊蒙托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
F. 《窮人》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篇短篇小說(對嗎)
是的。《窮人》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短篇小說。
《窮人》一文的寫作年代,正是俄國歷史上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的時期。封建農奴制一步步地崩潰瓦解,廣大人民對沙皇專制的反抗斗爭日趨高漲,逐漸形成了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高潮。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極端貧困,然而他們的道德情操卻高尚淳樸。
這篇小說寫了漁夫和她的妻子桑娜關心、同情鄰居西蒙,在西蒙死後毅然收養了她的兩個孤兒的故事,反映了窮人純朴善良的同情心和樂於助人的高尚品質。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時期窮苦人民的苦難生活和他們美好的心靈。
(6)俄羅斯作家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窮人》作為小說,各種敘事元素基本具備,精緻精巧,可謂典型。小說常規的要素,無非是人物、情節、環境,而三者又必須高度統一。
《窮人》第一段環境描寫,其實是雙重的環境描寫。用比較教條的小說要素來分析,室外屬於自然環境描寫,但暗示的卻是當時整個社會的生存條件和氛圍。殘酷,陰暗,粗暴,危險……這使得小說明明不是武打,不是戰爭,但卻依然有驚心動魄的效果。
室內屬於社會環境描寫,正好和室外環境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它溫馨,溫暖,干凈,安寧,其實就是主角桑娜的外化、物化,是桑娜內心精神化為了這間漁家小屋。但是,在整個自然環境的巨大陰影中,小屋不僅清貧,而且單薄,它的力量和光芒都是非常有限的。
這不僅僅是黑暗與光明、寒冷與溫暖的對比,也是巨大與微弱的對比。
G. 俄國作家契訶夫代表作有哪些
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說,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務員之死》(1883)、《苦惱》(1886)、《凡卡》(1886),再現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軟弱,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瑣。而在《變色龍》及《普里希別葉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撻了忠實維護專制暴政的奴才及其專橫跋扈的丑惡嘴 契訶夫的油畫像臉,揭示出黑暗時代的反動精神特徵。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庫頁島考察後,創作出表現重大社會課題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擊沙皇專制暴政的作品,該小說使列寧閱讀後都受到很大震動。《帶閣樓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會對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毀滅,諷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會改良主義活動的於事無補。《農民》(1897)極其真實地描述了農民在80、90年代極度貧困的生活現狀,表現了他對農民悲慘命運的關心同情,而《在峽谷里》則揭露富農窮凶極惡的剝削,反映了資本主義滲透農村的情況,說明作者把表現俄國社會階級斗爭列入其創作主題,在《新娘》(1903)中,他相信舊制度一定滅亡,新「生活早晚會來!」 契訶夫後期轉向戲劇創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諾夫》(1887)、《海鷗》(1896)、《萬尼亞舅舅》(1896)、《三姊妹》(1901)、《櫻桃園》(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國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苦悶和追求。
H. 契訶夫作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有什麼短片小說
序言:國外的很多小說也受中國內地的讀者們所想起契訶夫的作品,曾在我們學生時代的語文課本中多次出現,那麼契訶夫作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家,擁有哪些作品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三、《萬尼亞舅舅》
《萬尼亞舅舅》這部作品的主人公就是萬年的舅舅。用車說主要敘寫了萬尼亞的舅舅,無意中發現自己一直崇拜的人,並不是自己心目目中的樣子,最後還被自己的偶像所欺騙的故事。因此也是十分具有諷刺意味的。相比於契訶夫的其他作品,這部作品的情節更加的合理,並且也受到了許多讀者的喜愛。
I. 契訶夫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有哪些短篇小說
引言: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國外優秀作者的小說,而契科夫則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也在語文課本中,多次出現。他有哪些短篇小說引起讀者的廣泛爭議和喜愛呢?其實契科夫是一名非常高產的作家,他的優秀作品數不勝數,接下來看幾樣吧!
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萬年阿舅舅,而萬尼亞舅舅在無意當中發現了自己一直崇拜的人,原來竟然並不是有才華的人,其中的諷刺意義也十分的有內涵,表現了一個小人物為自己的偶像所奉獻,卻被欺騙的故事,十分的具有諷刺意義,情節也相比於其他的作品,情節更加的合理,這部作品也獲得了全世界的人民的認可。
J. 俄國三大短篇小說之王的作品分別是什麼
安東·契訶夫的作品《變色龍》(1884)、《草原》(1888)、《沒意思的故事》(1889)、《庫頁島》(1893--1894)、《在流放中》(1892)等。
19世紀末俄羅斯的世界短篇小說巨匠,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情趣雋永、文筆犀利的幽默諷刺大師,短篇小說的巨匠,著名劇作家。其劇作也對二十世紀戲劇產生了很大影響。他堅持批判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忠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現況。他的作品的兩大特徵是對丑惡現象的辛辣的諷刺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他的名言「簡潔是天才的姊妹」也成為後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