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杏是長篇還是短篇小說
1. 關於賈平凹的
賈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於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當代作家。
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82年發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創刊《美文》。1993年創作《廢都》。1997年憑借《滿月兒》,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2003年,先後擔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文學院院長。2008年憑借《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2011年憑借《古爐》 ,獲得施耐庵文學獎 。
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主要成就:《浮躁》獲得美孚飛馬文學獎銅獎,《廢都》獲法國費米娜文學獎,《秦腔》獲第1屆紅樓夢獎首獎,《秦腔》獲第7屆茅盾文學獎
代表作品:《商州》、《浮躁》、《廢都》、《白夜》、《秦腔》、《古爐》
2. 賈平凹資料
賈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於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當代作家。
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 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82年發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創刊《美文》。1993年創作《廢都》。1997年憑借《滿月兒》,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2003年,先後擔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文學院院長。 2008年憑借《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2011年憑借《古爐》 ,獲得施耐庵文學獎 。
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中文名
賈平凹(讀音:jiǎ píng wā)
別 名
賈平娃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
出生日期
1952年2月21日
職 業
當代作家
畢業院校
西北大學中文系
主要成就
《浮躁》獲得美孚飛馬文學獎銅獎
《廢都》獲法國費米娜文學獎
《秦腔》獲第1屆紅樓夢獎首獎
《秦腔》獲第7屆茅盾文學獎
代表作品
《商州》、《浮躁》、《廢都》、《白夜》、《秦腔》、《古爐》
人物經歷
1952年出生,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人,現居住陝西省西安市。
賈平凹 (3張)
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
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從事過幾年文學編輯工作,任陝西人民出版社文藝編輯、《長安》文學月刊編輯。
新時期伊始,文學界普遍還在「救救孩子」的呼喊中撫摸傷痛、控訴罪惡時,賈平凹卻以一個山地青年天真的眼睛發現了愛和美。他的《滿月兒》、《果林里》宛如林中月下吹奏著一支清新動人的柳笛,因而引起評論界的注意。
1982年後就職西安市文聯,專職作家,從事專業創作。任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
繼《山地筆記》之後,賈平凹的一些探索性作品如《鬼城》、《二月杏》等在1982-1983年引起爭鳴,1984年關注改革的商州系列又引起評論界的積極反響。
1985年是賈平凹創作頗豐的一年。同時,思想解放與改革開放的良好環境也使文藝研究的觀念熱、方法熱漸成高潮。西方文藝思潮的大量輸入與引鑒,各種自然學科、人文學科的交叉與整合,都促進了研究理論方法的更新、主體思維空間的開闊。
賈平凹
1990年代,賈平凹的小說創作開始從對社會政治、歷史文化層面的關注轉入生命本體層面的思考與探求。
1992年創刊《美文》。
1993年《廢都》創作完成之後,倔強的賈平凹並未消沉下去。《白夜》、《土門》、《高老莊》、《懷念狼》是他基於現實生活而創作的小說作品。
2003年,先後擔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文學院院長。
2005年,獲得魯迅文學獎。
2011年憑借《古爐》,獲得施耐庵文學獎。
2012年,獲得朱自清散文獎 。
2013年中德作家論壇開啟首日,賈平凹分享了他的故事。賈平凹說,磁鐵只對螺絲帽、鐵釘起作用,不對石頭、木塊起作用,文學也同樣。「我從來沒有考慮過讀者,越考慮,書越賣不動。」
主要作品
個人作品
長篇小說
中短篇小說
《商州》《浮躁》《妊娠》《逛山》
《兵娃》《姐妹本紀》《早晨的歌》《美穴地》
《油月亮》《廢都》《白夜》《土門》 《山地筆記》《臘月·正月》《小月前本》《天狗》
《高老莊》《州河》《黑氏》《懷念狼》 《新時期文學名著叢書. 賈平凹卷》《故里》《匪事》《酒》
《病相報告》《秦腔》《高興》《情劫》 《丑石》《祭父》《好讀書》《靜虛村記》《賈平凹自選集》
《古爐》《帶燈》《泉》《太陽路》 《商州散記》《晚唱》《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地平線》
散文集
《愛的蹤跡》《心跡》《賈平凹散文自選集》
《空白》《平凹文論集》《學著活》
《坐佛》《朋友》《我的小桃樹》《靜水深流》 《平凹與三毛》《我是農民》《天氣》《敲門》
《餃子館》《走蟲》《月跡》 《藝術家韓起祥》《做個自在人》
《走山東》《說話》
《商州三錄》《造一座房子住夢》
《訪蘭》
創作特色
賈平凹手跡
賈平凹的散文內容寬泛,社會人生的獨特體察、個人內心的情緒變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賈平凹於傳統的散文寫作中,取了個大突破——凡對社會、人生的獨特體察、個人內心情緒(愛與恨),或偶爾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現文中。在他文中,不難發現賈平凹的赤子之心,於現今復雜的社會里的確難尋。而且,賈平凹對美感的追求,於字里行間清晰易見。
他常用輕淡的筆墨,再現實生活中人們習以為常的又經常忽視的景象,但卻能引人入勝。在他的《丑石》、《靜虛村記》、《夜遊龍潭記》等篇中,可以清楚地發現這一藝術特質。他的散文,濃的如酒般醇厚綿長,淡的如溪水清純透明。在一種古樸而又平淡的氛圍中,賈平凹道出他對生命、歷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他散文具有一種深邃的哲思。
賈平凹的大部分散文都閃爍著哲理的火花。這種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體驗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論的重復,哲理的詮釋過程也就是文章的重心,極富情致和個性。
獲獎記錄編輯
榮譽獎項
▪ 2012 第二屆 朱自清散文獎 (獲獎)
▪ 2011 施耐庵文學獎 《古爐》 (獲獎)
▪ 2008 第七屆 茅盾文學獎 (獲獎)
▪ 2006 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 (獲獎)
▪ 2005 第三屆 魯迅文學獎 《賈平凹長篇散文精選》 (獲獎)
▪ 1997 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 《廢都》 (獲獎)
▪ 1989 全國優秀散文獎 《愛的蹤跡》 (獲獎)
▪ 1987 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 《浮躁》 (獲獎)
▪ 1984 中國作協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臘月·正月》 (獲獎)
▪ 1978 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滿月兒》 (獲獎)
人物評價
賈平凹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奇才,被譽為「鬼才」。 他是當代中國一位
最具叛逆性、創造精神和廣泛影響的作家,也是當代中國可以進入世界文學史冊的為數不多的著名文學家之一。
賈平凹這人說話時陝西味十足,他的眼睛非常亮,很有觀察力,事實上,他的農民模樣掩蓋了他的精明、智慧。他是個聰明、善於不露痕跡搞幽默的作家。(作家王蒙評)
賈平凹的《秦腔》,從表述方面來說,他的語言表達很圓熟,但是,我從中看不到一個站在中國文學高峰上的巨著所應該具有的品質和內涵。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瑣碎的、低迷的、陰暗的、甚至猥褻的寫作趣味。(文藝批評家肖鷹評)
3. 資深文學家們是如何評價賈平凹的作品的他的長篇小說作品有哪些
賈平凹被稱作「鬼才」,他的作品語言表達細致悠長,幽默搞笑、俏皮,想像力出現異常豐富多彩,人物形象豐腴,有血有肉,可以把鄉村雞零狗碎的瑣碎敘述得十分具備現實感,令人親臨其境。而且,對當代意識出現異常比較敏感,即使寫以往的一切人跟事,也可以把當代人的情緒和觀念圍繞進來,提升了時期局限性。
賈平凹的創作,既傳統式又當代,既寫實性又寬廣,語言表達秀外惠中、憨厚老實,心裡卻波瀾萬丈。他的《秦腔》,以精準的敘述,細密的關鍵點,取得成功地仿照了一種日常日常生活的本色情況,並對轉變中的鄉土中國所遭遇的分歧、茫然,進行了充斥著赤子情結的技術性和講解。他書中的喧鬧,藏著悲傷,繁華的身後,是一片孤寂,也許,牢固的事物都化為烏有以後,大家所面臨的也只能是很大的沉默無言。《秦腔》這聲喂嘆,是當代文學作品創作的一記重音,也是這一時代的鮮活真實寫照。
4. 賈平凹的丑文學作品
賈平凹的丑文學作品:1982年發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3年創作《廢都》。1997年憑借《滿月兒》,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白夜》、《土門》、《高老莊》、《懷念狼》是他基於現實生活而創作的小說作品。《丑石》《祭父》《好讀書》《靜虛村記》
寫丑是中國當代小說的一大特色,正確認識丑的本質及審丑文學思潮形成的原因是美學研究中的一項重要課題,有助於進一步研究中國審丑文學的審美價值.西方審 丑文藝的滲入、中國文藝自身的發展、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及現代社會中人的精神狀態對中國審丑思潮的形成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創作特色
賈平凹的散文內容寬泛,社會人生的獨特體察、個人內心的情緒變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賈平凹於傳統的散文寫作中,取了個大突破——凡對社會、人生的獨特體察、個人內心情緒(愛與恨),或偶爾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現文中。在他文中,不難發現賈平凹的赤子之心,於現今復雜的社會里的確難尋。而且,賈平凹對美感的追求,於字里行間清晰易見。
他常用輕淡的筆墨,再現實生活中人們習以為常的又經常忽視的景象,但卻能引人入勝。在他的《丑石》、《靜虛村記》、《夜遊龍潭記》等篇中,可以清楚地發現這一藝術特質。他的散文,濃的如酒般醇厚綿長,淡的如溪水清純透明。在一種古樸而又平淡的氛圍中,賈平凹道出他對生命、歷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他散文具有一種深邃的哲思。
賈平凹的大部分散文都閃爍著哲理的火花。這種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體驗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論的重復,哲理的詮釋過程也就是文章的重心,極富情致和個性。
人物評價
賈平凹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奇才,被譽為「鬼才」。 他是當代中國一位
最具叛逆性、創造精神和廣泛影響的作家,也是當代中國可以進入世界文學史冊的為數不多的著名文學家之一。
賈平凹這人說話時陝西味十足,他的眼睛非常亮,很有觀察力,事實上,他的農民模樣掩蓋了他的精明、智慧。他是個聰明、善於不露痕跡搞幽默的作家。(作家王蒙評)
賈平凹的《秦腔》,從表述方面來說,他的語言表達很圓熟,但是,我從中看不到一個站在中國文學高峰上的巨著所應該具有的品質和內涵。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瑣碎的、低迷的、陰暗的、甚至猥褻的寫作趣味。
5. 賈賈平凹的作者簡介
賈平凹,本名賈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於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中國當代作家。
1973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82年起,從事專業創作。1986年,出版長篇小說《浮躁》。1987年,出版長篇小說《商州》。1988年,憑借《浮躁》獲得第八屆美孚飛馬文學獎銅獎。1992年,創刊《美文》。1993年,出版長篇小說《廢都》。1995年,出版長篇小說《白夜》。1996年,出版長篇小說《土門》。1997年,憑借《廢都》獲得法國費米娜文學獎。
(5)二月杏是長篇還是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賈平凹的小說在思想內容上大多都是描寫現實的,如《浮躁》以農村青年金狗與小水之間的感情經歷為主線,描寫了改革開放初始階段暴露出來的問題;《土門》講述了一個村莊城市化的過程,對城市當中腐朽的生存方式和鄉村的保守心態進行了雙重批判;
《高老莊》講述了大學教授高子路回到高老莊與往昔故人之間所發生的錯綜復雜的情感糾紛,體現了鄉村的封閉守舊和改革開放中的各種沖突和矛盾;《白夜》以主人公夜郎無以附著的精神遊盪為主線,表現了作為普通人的男男女女在特殊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的不同境遇和心態;《秦腔》通過瑣碎的生活細節,刻寫了鄉土中國的變遷,伴隨對現實關注的是作者深深的憂患意識。
6. 賈平凹有哪些作品
《古爐》《廢都》《懷念狼》 《浮躁》《帶燈》 《天狗》 《小月前本》《臘月·正月》 《雞窩窪的人家》 《五魁》《白朗》 《朋友(散文集)》《鄰家少婦》
中短篇作品集
釣者 風雨 寡婦(太白山記之一) 閑人
獵手(太白山記之三) 對月 禿頂 人極
說話 奕人 敲門 好讀書
兩代人 笑口常開 靜虛村記 平凹作畫記
我是農民 我的老師 秦腔 獵人
讀書示小妹生日書 製造聲音 進山東 壁畫
龍柏樹 古土罐 動物安祥 殘佛
記五塊藏石 拓片閑記 茶杯 吃煙
關於父子 天馬 治病救人 致李珖
李相虎 李廣瑞 懷念金錚 孫存蝶
《觀雲奇石》序 《路小路作品集》序 《高老莊》後記 《賈平凹書畫集》自序
做個自在人 延安街市記 真品
7. 求一份大作家簡介
中國著名作家簡介
中國現代、當代作家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每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隨後連續發表《孔乙已》《葯》《阿Q正傳》,成功地塑造了阿Q這一典型形象,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不朽名著。1923年集成小說集《吶喊》,為革命現實主義的新小說奠定了基礎,其後又發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說和《藤野先生》《范愛農》《野草》等著名散文。「四·一二」大屠殺後,定居上海,專門從事寫作,成為堅定的無產階級戰士,先後主編刊物和寫作雜文《記念劉和珍君》《「友邦驚詫」論》等,此外還翻譯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國作家的作品。他是現代世界文壇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國後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1)作品集簡況:
①小說集兩部:《吶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 ②歷史小說集一部:《故事新篇》(1922-1935)
③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舊事重提》) ④散文詩集一部:《野草》(1927) ⑤雜文集十六部:
《熱風》《墳》《華蓋集》《華蓋集續編》(1926)《而已集》(1927)《三閑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調集》(1922-1933)《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1934-1936)《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集外集拾遺》
⑥翻譯了俄國作家果戈里的《死魂靈》,原蘇聯作家法捷耶夫的《毀滅》等作品。 (2)魯迅小說集所收作品
①《吶喊》:《狂人日記》《孔乙己》《葯》《明天》《一件小事》《頭發的故事》《風波》《故鄉》《阿Q正傳》《端午節》《白光》《免和貓》《鴨的喜劇》《社戲》。
②《彷徨》:《祝福》《在酒樓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長明燈》《示眾》《高老夫子》《孤獨者》《傷逝》《涓生、子君》《弟兄》《離婚》。
③《故事新編》:《序言》《補天》《奔月》《理水》《採薇》《鑄劍》《出關》《非攻》《起死》《懷舊》。 周作人(1884-1967)浙江紹興人,現代散文家。「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五四」運動時期提倡「人的文學」,三十年代和林語堂一起鼓吹「閑適幽默」小品,抗戰時期曾任偽職,著有《自己的園地》及《中國新文學的源流》等。
柳亞子(1887-1958)江蘇吳江人,現代著名詩人。工於舊詩,尤長於七言,詩詞具有愛國精神,著有《磨劍室詩集、詞集、文集》。
胡適(1891-1962)安徽績溪人,現代文學家、學者。首先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白話,揭開了「五四」文學革命運動的序幕;發表新詩集《嘗試集》。對「五四」運動有一定貢獻。主要作品有《胡適文存》等。
郭沫若(1892-1978)我國現代傑出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郭開貞,筆名沫若,一署郭鼎堂。四川樂山人,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1921年與郁達夫、成仿吾等組織「創造社「,並
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女神》。抗日戰爭時期,創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歷史劇。解放後,發表了《蔡文姬》等戲劇,著有《奴隸制時代》等書,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後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
葉聖陶(1894-1988)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他編過《小說月報》和《中學生》等刊物,1921年,他與沈雁冰、鄭振鐸等組織「文學研究會」,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倪煥之》,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出版的長篇小說之一。童話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有《小記十篇》。
茅盾(1896-1981)現代著名小說家、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人。1921年與鄭振鐸、王統照等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主編《小說月報》。1927-1928年第一次用「茅盾」作筆名發表了中篇小說《幻滅》(《幻滅》《動搖》《追求》是茅盾的《蝕》三部曲)。1932年完成了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子夜》(吳蓀甫、趙伯韜);此外發表了《林家鋪子》《春蠶》(《春蠶》《秋收》《殘冬》是茅盾的《農村三部曲》)等名著。1940年到延安講學,寫了《見聞雜記》。1941年,創作長篇小說《霜葉紅於二月花》,劇本《清明前後》等。茅盾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是我國革命文藝奠基人之一。
郁達夫(1896-1945)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浙江富陽人。「創造社」主要成員之一,主編《創造月刊》。1921年完成了其處女作:短篇小說《沉淪》。1923年寫了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和《薄奠》,這是他創作發展的高峰。1937年以後,積極參加抗日活動。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隊殺害。
田漢(1898-1968)字壽昌,湖南長沙人。我國革命戲劇奠基人和戲劇改革運動的先驅者,我國早期革命音樂、電影、戲劇界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的新歌劇《揚子江的暴風雨》,為革命歌劇的發展起了奠基作用,他還同音樂家聶耳、冼星海、賀綠汀合作,創作了《畢業歌》《義勇軍進行曲》等優秀歌曲,其中《義勇軍進行曲》被確定為新中國的國歌。解放後,創作了話劇《關漢卿》《文成公主》等。
朱自清(1898-1948)現代散文家、詩人。字佩弦,江蘇蘇揚州人。祖籍浙江紹興,文學研究會成員。著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他的優秀散文《春》《背影》《荷塘月色》《綠》都選入中學教材。
鄭振鐸(1898-1958)現代作家、文學史家。筆名西諦。福建長樂人。1921年與茅盾、王統照發起成立我國第一個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先後主編《小說月報》《文學周刊》和《世界文庫》。1937年寫成長詩《瀘溝橋》。短篇小說集有《取火者的逮捕》。文學研究著作有《文學大綱》《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等。
瞿秋白(1899-1935)現代作家、政治活動家、文藝理論家。原名爽,又名霜,出身於江蘇省常州一個破落的書香人家,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1935年5月18日英勇就義,作品有《瞿秋白文集》。
聞一多(1899-1946)現代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本名家驊,湖北浠水人,早年參加「新月社」,著有詩集《紅燭》《死水》。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殺害。全部著作由朱自清編成《聞一多全集》。
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合作有解放前創作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建國後創作的話劇《龍須溝》《春華秋實》《茶館》等。因話劇《龍須溝》的創作1950年被譽為「人民藝術家」。
8. 賈平凹作品有哪些
《商州》《逛山》《兵娃》《姐妹本紀》《早晨的歌》《油月亮》《白夜》《土門》《山地筆記》《臘月·正月》《小月前本》《天狗》《高老莊》《州河》《黑氏》《懷念狼》 《新時期文學名著叢書. 賈平凹卷》《故里》《匪事》《酒》《病相報告》《秦腔》《高興》《情劫》《丑石》《祭父》《好讀書》《靜虛記》《賈平凹自選集》《古爐》《帶燈》《泉》《太陽路》《商州散記》《晚唱》《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地平線》
賈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於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當代作家。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
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82年發表作品《二月杏》。 1992年創刊《美文》。1993年
創作《廢都》。2008年憑借《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2011年憑借《古爐》 ,獲得施
耐庵文學獎 。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9. 《一隻貝》的作者是誰,他是當代著名的什麼
《一隻貝》的作者(賈平凹),他是當代著名的(作家)
賈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於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當代作家。
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82年發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創刊《美文》。1993年創作《廢都》。1997年憑借《滿月兒》,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2003年,先後擔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文學院院長。2008年憑借《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2011年憑借《古爐》,獲得施耐庵文學獎。 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10. 賈平凹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賈平凹的作品有:《觀我》、《梅花》、《古爐》、《姊妹本紀》、《聽來的故事》、《遠山野情》、《小月前本》、《晚唱》、《秦腔》、《老生》、《浮躁》、《懷念狼》、《早晨的歌》、《逛山》、《製造聲音》等等。
賈平凹的本名叫做賈平娃,他是我國當代的傑出作家,他的文學成就最主要就是體現在小說創作上面,但是在散文方面也有著一定的成就。賈平凹的散文作品十分講求情操所致,自然為文。濃濃的詩情畫意也是他散文作品當中的一大特點。
賈平凹的小說作品非常注重對於自然意象的營造,神秘神秘現象的描繪也使得他的小說作品當中往往會含有一種神秘主義色彩傾向,這也就為他的作品添加上了一些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小說敘述上對自然的追求,讓賈平凹的小說作品當中具體敘述時做到了自然呈現。
(10)二月杏是長篇還是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賈平凹是陝西人,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
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
1978年憑借《滿月兒》,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1982年發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創刊《美文》。
1993年創作《廢都》。
2003年,先後擔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文學院院長。
2008年憑借《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2011年憑借《古爐》 ,獲得施耐庵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