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舒克申短篇小說

舒克申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6-20 22:40:37

A. 舒克申的介紹

瓦西里·馬卡羅維奇·舒克申(1929-1974),蘇聯著名導演、編劇、演員、作家。他參加過25部電影的演出,憑借自編自導的影片《有這么一個小夥子》,獲得第十六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他還創作了五部中篇小說、兩部歷史長篇小說、四部話劇和近100篇短篇小說,代表作有電影小說《紅莓》。

B. 舒克申的主要事跡有什麼

舒克申,1929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中學畢業後曾當鉗工,後服兵役。1955年加入共產黨。1960年畢業於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

1959年,舒克申開始發表作品,他的大多數作品反映農村生活,主人公主要是農民、工人、農村婦女等,人物性格刻畫得比較細膩。比較著名的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居民》(1963)、《我的兄弟》(1975),中篇小說《在那遙遠的地方》(1968)、《觀點》(1974)、《晨雞三唱之前》(1975),長篇小說《柳巴文一家》(1965,1972年改編成電影),電影劇本《有那麼一個青年》(1964年拍成電影,獲第16屆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以及根據若幹部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你們的兒子和兄弟》(1966),描寫斯捷潘·拉辛的電影小說《我給你們帶來自由》(1971)等。

舒克申的代表作電影小說《紅苗》創作於1973,由他自導自演拍成電影,獲1974年第7屆全蘇電影節獎,描寫一個勞改犯刑滿釋放後渴望回鄉建立新生活,卻被過去的同夥殺害。作者企圖以宣傳人們對土地的愛和人與人之間的同情心來抗衡社會罪惡。

舒克申曾任蘇聯影協理事。1971年因扮演影片《湖畔》中的角色獲蘇聯國家獎金。1976年被追授列寧獎金。

C. 太陽 老人 少女

《太陽·老人·少女》

一個從遠方城市來到西伯利亞寫生的女青年畫家,看到一位老人面對著落日

坐在河邊上。這情景使她感動。她要求為這老人畫像。老人同意了。第二天的傍

晚又繼續畫著。第三天的傍晚老人沒有出現。一去打聽,才知道老人已去世了。

蘇聯作家舒克申的題名為《太陽·老人·少女》這樣一篇短短的,而且情

節如此平淡的小說,為什麼竟如此深深地感動了我呢?小說的最後,當那位女青

年畫家知道老人已去世後,她靠著籬笆哭了,「她為老爺爺感到難過,也為自己

怎麼都沒能把他畫好而難過。不過,她現在對人生和功勛的意義與奧秘有了更深

一層的感受,因此不知不覺地長大多了。」

這篇小說也同樣將進一步啟發我們對生活的嚴肅感和對於人生的深思。

老人八十歲了。原來是一個木匠。幾個兒子也都是木匠,衛國戰爭時期,犧牲了

四個。現在還剩下兩個兒子,只有一個在身邊。他有許多孫子,分散在各個城市裡。

他的臉上滿是皺紋。他的那一雙深褐色的、乾枯的手上也滿是皺紋。可以看出,

他是飽經風霜,勞累了一生。

當他七十歲的時候,完全喪失了視力。他經常在傍晚時,出現在急流湍湍的卡

圖尼河的岸邊,坐在那棵長在水中的盤根錯節的老樹旁,向將要墜落的又大又紅

的太陽凝望——是的,凝望,雖然他是一個盲者。

「多好的太陽啊!……它多大啊!……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對面岸邊

的……」老人對年輕的女畫家贊嘆著。他雖然看不見,卻像看見了一樣。他是

通過他的記憶感受到這一切的;他是通過對於生活的愛——一個衰弱老人的對

生活的愛——感受到這一切的。

當少女問他:「生活很艱難吧?」他驚訝地回答:「什麼艱難,我不正告訴

你,我們生活得挺好嗎?」事實上,在家裡,兒子回來時總是疲憊不堪,百事

都不順心的樣子。兒媳婦也總是有氣。孫子都在城裡,家裡冷清得很。吃飯時

大家話也不願說(有什麼話好說呢?),吃完飯就鋪床睡覺。是這樣清苦、單

調,幾乎沒有溫暖的生活。然而老人的話並不是掩飾或矯情。他已習慣於這樣

的生活。他對於生活不作更多、更高的要求。

那張畫還沒有畫好,老人就不再出現在河邊了。女畫家在老地方等著他,

兩天,三天,四天,都沒見來。他不可能來,他已經去世了。

他的一生是那樣平凡、簡單。他眷念這生育了他的大地,但卻以恬靜的

心來漸漸走向死亡。而他的死也正像太陽落下去那麼自然。

女畫家來自遠方的城市。她提著寫生畫箱漫步來到荒涼的卡圖尼河邊。

她看到:將落的太陽,湍湍的急流,坐在一棵長在水中的盤根錯節的古樹旁的

老人……這一畫面感動了她。她還年輕,只有二十五歲。她的心地純潔、善

良,能夠從這樣一個滿頭白發、臉上手上都堆滿了皺紋、眼睛黯然無光、身穿

藍色印花襯衫的瘦削的老人身上,發現了她在藝術上應該表現的東西。當老人

推辭說:「我如今可不好看」時,她真誠地說:「您很美,老爺爺,真的。」

通過兩個傍晚的接觸,她對老人了解得更多,因而有了更深切的尊敬和

摯愛。出乎她意外的老人的死震動了她。她哭了。她為自己沒有畫好老人的像

而難過,而且思考著人生,在這思考中成熟了起來。

老人,一生勤苦,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力量,繁衍了後代(其中四個兒子為

祖國獻出了生命)。是他和無數與他一樣平平凡凡的人,創造了世界。他們流了

汗,流了淚,也流了血。他們是真正的大地之子,社會的脊樑。而他們從生活中

所得到的極少。他們是默默無聞的,他們共同的名字是:人民。

所以,年輕的女畫家從老人簡單、平淡的一生中,感受到某種不簡單、某種
了不起和意義深長的東西。她更深一層地理解到人生和功勛的意義與奧秘,不在
於對榮譽和地位的追求,而是勤懇地工作,為大地,為別人,奉獻出自己的全部
力量、全部生命。所以,她迫切地感到「應該工作,工作,工作……」

一個衰弱的老人。一個年輕的少女。老人走向死亡,他像黃昏時的鮮紅的太
陽那樣漸漸沉落於黑暗的幽谷中。而年輕的少女提著她的畫箱正走向生活,像清
晨的太陽那樣泛起火紅的霞光。太陽落下又升起,一代人消逝又一代人成長,湍
湍的江水奔騰,歷史的長河湧向無限……少女從老人的身上得到了啟發和啟示,
這將能夠使她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堅定。

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有著如女畫家那樣的認識和理解的。女畫家
就想到過,當她把老人的畫像帶到城裡時,那位有才華的真正的畫家,一定會生
氣地說:「又是皺紋!為什麼要畫這個?西伯利亞氣候嚴酷,那裡的人很辛苦。
這是盡人皆知的事情。除此以外還有什麼呢?有什麼?……」是的,皺紋,有些
人們,即使是那位有才華的真正的畫家,卻看不到「除此以外」的那個「什麼」,
隱藏在皺紋下的那個「什麼」。然而女畫家卻為自己沒有能夠畫好老人的畫像而難
過。這說明她真正具有一個藝術家所需要的素質。她沒有能將老人的像畫好,這不
僅僅是一個技巧問題:她對人生的認識和對生活的體驗還不夠。我們相信,她從老
人身上得到的啟發和啟示也將使她在藝術上成熟起來。

但是,對這樣純朴、善良、勤勞的人民表示尊敬和摯愛的同時,我們不得不
懷著痛苦的心情提出一個問題:對人類的發展和創造,作出了如此大的貢獻和犧
牲的人民,為什麼到了今天——一直到今天,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的生活還是如此
單調、勞累、艱苦呢?他們的胸前可以沒有勛章,但是,他們應該有他們的歡樂
的歌聲,有他們的愛情和鮮花。他們應該真正成為大地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如
果我們在一己的安樂中忘記了這一點,可以說是一種罪過;如果我們的一切努力
不是朝向這一目標,那就不過是庸人或市儈。

《太陽·老人·少女》在藝術風格上也是值得注意的。它描寫的是兩個普通
的人,情節簡單、平淡,篇幅不大,然而內涵厚實。

作者沒有付與老人和少女以名字是有其用心的。老人代表著千千萬萬普通的
勞動人民,少女象徵著新的一代。作者通過簡單的情節對人生的意義進行了探索,
而且接觸到美的觀念和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問題。然而,這里不是簡單的圖解和枯燥
的說教,而是真正的生活的畫幅。老人和少女都是生動的具體的形象,都有著真實
的性格。

作者有時採用了某些象徵性的手法:將要墜落的太陽,新升起的太陽。太陽
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湍湍的急流。生長在水中的盤根錯節的古樹。
……結合小說的情節,這些都可以使人產生聯想。然而這一切是有機地融合在整個
生活畫幅中,並不是外在地硬塞進去的,這里沒有任何牽強,任何矯揉造作。

作者在文字表面也不流露自己的感情。但感情卻融貫在全篇。這篇小說有著
淳厚的詩的素質。這種素質不表現在這裡面描寫了落日、河流、古樹……,而在
於作者的感情。

D. 關於蘇聯作家、導演舒克申的小說《秋天》的鑒賞

方寸之間見匠心──舒克申短篇小說《秋天》賞析

:方寸之間見匠心──舒克申短篇小說《秋天》賞析潘月琴《秋天》是舒克申為數眾多的短篇小說中少見的幾篇直接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之一。在很短的篇幅里,作家通過精巧的構思,情景交融的敘述,描寫了一個普通輪渡工曲折不幸的愛情故事。從他的人生滄桑里,折射出時代的片片...

方寸之間見匠心──舒克申短篇小說《秋天》賞析潘月琴《秋天》是舒克申為數眾多的短篇小說中少見的幾篇直接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之一。在很短的篇幅里,作家通過精巧的構思,情景交融的敘述,描寫了一個普通輪渡工曲折不幸的愛情故事。從他的人生滄桑里,折射出時代的片片陰

E. 舒克申的生平年表

1929年7月25日:舒克申出生在阿爾泰邊疆區比斯克市郊的小村莊――斯羅斯特基。
1943年:從斯羅斯特基村七年制學校畢業,進入比斯克市汽車技術學校學習。中途退學。
1945年:加入斯羅斯特基村集體農庄,參加勞動。
1946年:離開故鄉。
1947年5月~1948年1月:進入機械聯盟托拉斯工作,後被派往卡盧加市渦輪機廠工作,任鉗工。
1948年1月~4月:從盧卡加市渦輪機廠來到弗拉基米爾市,在工廠擔任拖拉機手。
1948年4月~1949年8月:先後參加5號鐵路修建工作、車站發電站和鐵路橋建設工作,任鉗工、雜工。
1949年10月29日:被列寧兵役委員會徵收入伍。開始在波羅的海艦隊服役。
1950~1952年:從波羅的海艦隊來到黑海艦隊服役。軍銜是上等水兵,擔任無線電報務員工作。期間參觀了塞瓦斯托波爾市海洋圖書館。
1953年1月:由於胃病,黑海艦隊海軍總醫院醫學委員會批准舒克申復員回鄉。
1953年春:通過斯羅斯特基村32中學考試,獲得成人教育證書。
1953年10月~1954年6月:在斯洛斯特基村青年學校教授俄語、文學、歷史課程,並兼任校長工作。
1954年6月:來到莫斯科,通過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入學考試。
1954年8月25日:成為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學生,師從著名導演米哈依爾.羅姆。
1954年~1960年: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學習。
1958年:舒克申參演馬林.胡齊耶夫執導的電影《兩個費奧多爾》(《Два Федора》),任主角。
1958年8月:在《接班人》雜志發表短篇小說《馬車上的兩個人》(《Двое на телеге》),這是舒克申第一次公開發表文學作品。
1959年:參演電影《金色列車》(《Золотой эшелон》),劇中飾演安德烈.尼佐夫采夫。
1960年:參演電影《平凡的故事》(《Простая история》),飾演伊萬.雷科夫。完成畢業導演作品《Из Лебяжьего сообщают》。
1961年:參演電影《阿廖卡》(《Аленка》),在電影《當小樹成材的時候》(《Когда деревья были большими》)中飾演集體農莊主席,並在電影《米什卡、謝廖卡和我》(《Мишка, Серега и я》)中飾演根納季.尼古拉耶維奇。
1963年:出版第一本書《鄉村居民》(《Сельские жители》),青年近衛軍出版社。
1963年開始:舒克申成為高爾基電影製片廠導演,並自編自導了電影《有這么一個小夥子》(《Живет такой парень》)。
1964年:電影《有這么一個小夥子》(《Живет такой парень》)獲得在列寧格勒舉辦的全蘇電影節主獎,和第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1965年:執導的電影《你們的兒子和兄弟》(《Ваш сын и брат》)上映。長篇小說《柳巴文一家》(《Любавины》)出版,蘇聯作家出版社。參演電影《大海,你是什麼?》(《Какое оно, море》),飾演若爾卡。
1966年:參演電影《記者》(《Журналист》),飾演葉甫蓋尼.科爾帕切夫。
1967年11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授予舒克申勞動紅旗勛章。
1967年12月:舒克申自編自導的電影《你們的兒子和兄弟》(《Ваш сын и брат》)獲得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瓦西里耶夫兄弟獎金。
1968年:出版小說集《那裡,在遠方》(《Там, вдали》),蘇聯作家出版社。
1968~1969年:舒克申自編自導電影《怪人》(《Странные люди》)。
1969年:由於在蘇聯電影藝術領域的突出成就,被授予俄羅斯聯邦功勛藝術家稱號。
1970:出版短篇小說集《鄉親們》(《Земляки》),蘇維埃俄羅斯出版社。
1971年:由於在謝爾蓋.格拉西莫夫的電影《湖畔》(《У озера》)中飾演工程師瓦西里.切爾內赫獲得蘇維埃國家獎金。參演史詩電影《解放》(《Освобождение》),飾演馬爾沙克.科涅夫。
1972年: 自編自導的電影《土炕上的木凳》(《Печки-лавочки》)上映,並在劇中擔任主要角色伊萬.拉斯托爾古耶夫。
1973年:出版短篇小說集《性格》(《Характеры》),現代人出版社。
1974年1月: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紅莓》(《Калина красная》)上映,飾演男主角葉戈爾.羅普庫金。出版作品集《明月下的談話》(《Беседы при ясной луне》),蘇維埃俄羅斯出版社。
1974年5月底:去頓河參演邦達爾邱克執導的電影《他們為祖國而戰》(《Они сражались за Родину》)(根據肖洛霍夫同名小說改編),劇中飾演彼得.洛普欣。
1974年6月:出版長篇小說《我來給你們自由》(《Я пришел дать вам волю》),蘇聯作家出版社。
1974年:電影《紅莓》(《Калина красная》)獲得第七屆全蘇電影節獎,由於在電影中的出色表演,舒克申獲得年度最佳男演員獎。
1974年10月2日:瓦西里.馬卡羅維奇.舒克申在電影《他們為祖國而戰》(《Они сражались за Родину》)拍攝期間突發心臟病,猝然離世,終年四十五歲。去世後葬在莫斯科新聖女公墓。
1975年:由於在電影《他們為祖國而戰》(《Они сражались за Родину》)中的出色表演,舒克申被《蘇聯銀幕》雜志社舉辦的評選中評為年度最佳男演員。
1976年:鑒於瓦西里.馬卡羅維奇.舒克申在電影藝術領域的突出創作成果,被追授列寧獎。

F. 自20世紀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蘇聯文學有哪些優秀作家作品

自20世紀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蘇聯文學總的趨勢是多元化,各種思潮、流派和風格的作家作品爭奇斗妍,並存發展。這30多年間影響較大的作品有列·列昂諾夫(1899—1994)的長篇小說《俄羅斯森林》(1953),弗·杜金采夫(1918—)的《不是單靠麵包》(1956),鮑·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的長篇小說《日瓦戈醫生》(1957),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說《人的命運》(1956—1957),亞·索爾仁尼琴(1918—)的中篇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1962),鮑·瓦西里耶夫(1924—)的中篇小說《這里的黎明靜悄悄》(1969),尤·邦達列夫(1924—)的長篇三部曲《岸》(1975)、《選擇》(1980)和《人生舞台》(1985),特別是尤·特里豐諾夫(1925—1981)的《濱河街公寓》(1976)等「莫斯科小說」,小說家兼電影藝術家瓦·舒克申(1929—1974)的中篇電影小說《紅莓》(1973),瓦·拉斯普京(1937—)的中篇小說《活著,可要記住!》(1973),還有阿斯塔菲耶夫(1924—2001)的散文體小說《魚王》(1975),艾特瑪托夫(1928—)的長篇小說《一日長於百年》(1980)等。

G. 短篇小說選讀的教材目錄

◎第一專題 小說家想說些什麼
在酒樓上 魯 迅/ 3
看不見的珍藏 [奧]茨威格/13
◎第二專題 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萬事通 [英]毛 姆/29
秋天 [蘇聯]舒克申/37
◎第三專題 後來發生了什麼
英雄的舞蹈 路 翎/49
彩虹 畢飛宇/54
◎第四專題 人和故事的「家園」
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 [美]威廉·福克納/67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馮驥才/78
◎第五專題 小說怎樣「說」
交叉小徑的花園——獻給維克托里亞·奧坎波 [阿根廷]博爾赫斯/9l
溪鰻——矮凳橋的魚非魚小酒家 林斤瀾/103
◎第六專題 一個完整的世界
伊豆的舞女 [日]川端康成/115
殺人者 [美]歐內斯特·海明威/136
魔桶 [美]伯納德·馬拉默德/147
鑒賞家 汪曾祺/164

H. 舒克申的人物簡介

瓦西里·馬卡羅維奇·舒克申,俄羅斯作家、電影導演、演員。 1929年7月25日出生於蘇聯阿爾泰邊疆區斯羅斯特基村一農戶。17歲離家謀生,當過鉗工,後在海軍服役。1955年加入蘇共。退伍後在農村任教師,當過夜校校長。1959年考入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並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61年畢業後任高爾基電影製片廠導演,並定居莫斯科。
舒克申從影後編導過許多電影,1957年第一次在影片《兩個費道爾》中扮演主要角色,獲得好評。他自編自導的第一部影片是在1964年《有這么一個小夥子》,並在其中扮演主角。該片不僅在全蘇電影節上獲獎,而且在第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金獅獎。1973年他再度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紅莓》,該片在全蘇電影節上又獲大獎。另外,他還在自導和其他人導演的電影中扮演過主要角色,1971年因在影片《湖畔》中飾演主角而獲蘇聯國家獎。1964年被授予「俄羅斯聯邦功勛藝術活動家」稱號。他主演的影片還有《阿廖卡》、《金色列車》、《普通的故事》和《他們為祖國而戰》等,他導演的影片還有《你的子弟》、《奇怪的人們》和《土炕上木凳》等。他參與演出的電影共有25部之多。
作為作家,舒克申也頗有成就。一生寫過兩部長篇小說;7部中篇小說(包括他獨創的電影小說和話劇小說);125篇短篇小說以及多部電影劇本。在眾多創作中,以短篇小說最具影響,也最能代表其藝術風格。在蘇聯批評界,他通常被稱作「農村作家」,因為他的創作題材主要源於農村,且多數作品都具有較廣闊的社會內涵,體現出主體對題材的超越,並顯示出一定的哲理性。他是一位風格獨特的作家,作品中常帶有喜劇色彩。但在滑稽可笑、乖訛被理的後面總是包含著十分嚴肅的內容,既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善良與真誠,又無情的諷刺和針砭了社會丑惡的一面。
舒克申的作品短小簡朴、線索單純、編排緊湊自然、情節發展迅速,富於外在行動和突然轉折;敘述上多採用客觀型,善於讓人物自我展示。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居民》、《在那遙遠的地方》、《有個性的人們》、《明月下的談話》等和長篇小說《柳巴文的一家》。他的劇本《您的兒子和弟弟》曾獲1967年俄羅斯聯邦國家獎金。1974年10月2日,當他在頓河拍攝影片《他們為祖國而戰》時猝然逝世,當時正值其創作的高峰期。死後,於1976年被追授列寧獎金。

I. 俄羅斯作家舒克申

蘇聯編劇,導演,演員。1960年畢業於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1957年第一次在影片《兩個費道爾》中扮演主要角色,獲得好評。後又主演C.格拉西莫夫導演的影片《湖畔》而獲國家獎金。他自編自導的第一部影片是《有這么一個小夥子》,並在其中扮演主角。該片不僅在全蘇電影節上獲獎,而且在第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大獎。1973年他再度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紅莓》,該片在全蘇電影節上又獲大獎。他主演的影片還有《阿廖卡》、《金色列車》、《普通的故事》和《他們為祖國而戰》等,他導演的影片還有《你的子弟》、《奇怪的人們》和《土炕上木凳》等。此外,他還創作了5部中篇小說、2部歷史長篇小說、1部話劇和近100篇短篇小說等。

熱點內容
網游小說主角姓馬 發布:2025-09-09 04:39:43 瀏覽:80
總裁公館小說免費 發布:2025-09-09 04:34:43 瀏覽:162
修練小說排行榜完本經典之作 發布:2025-09-09 04:32:02 瀏覽:270
霸道總裁免費米讀小說 發布:2025-09-09 04:28:58 瀏覽:27
吹簫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9-09 04:27:34 瀏覽:827
都市超級紅警系統的小說 發布:2025-09-09 04:26:16 瀏覽:970
完本的官謀經典小說 發布:2025-09-09 04:26:06 瀏覽:432
推薦幾部好看經典的古言小說 發布:2025-09-09 04:24:52 瀏覽:117
重生八零這個男人我罩了全文小說 發布:2025-09-09 04:24:41 瀏覽:11
寫娛樂圈的經典小說要貼近現實的 發布:2025-09-09 04:22:38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