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月報短篇
⑴ 求06,07《小說月報》總目錄(含中篇小說專號增刊 )
中篇小說
喬葉小傳
打火機
格非小傳
不過是垃圾
李唯小傳
跟我的前妻談戀愛
遲子建小傳
第三地晚餐
楊少衡小傳
珠穆朗瑪營地
王祥夫小傳
尖叫
胡學文小傳
命案高懸
夏天敏小傳
北方,北方
徐坤小傳
野草根
羅偉章小傳
奸細
短篇小說
劉慶邦小傳
看秋
張抗抗小傳
北京的金山上
秦嶺小傳
碎裂在2005年的瓦片
蘇童小傳
拾嬰記
何玉茹小傳
勞動在1969年
李銳小傳
犁鏵·耬車
馮驥才小傳
抬頭老婆低頭漢
張笑天小傳
知恥而後勇
王蒙小傳
尷尬風流
石鍾山小傳
血紅血黑
葉兆言小傳
花開四季
范小青小傳
低頭思故鄉
談歌小傳
張子和
郭文斌小傳
吉祥如意
編後語
附錄:《小說月報》2006年總目錄
[中篇小說]
徐則臣小傳
跑步穿過中關村
楊少衡小傳
俄羅斯套娃
劉慶邦小傳
啞炮
方方小傳
萬箭穿心
萬方小傳
男女關系之悲喜劇
滕肖瀾小傳
奼紫嫣紅開遍
遲子建小傳
起舞
李鐵小傳
安全簡報
魯敏小傳
思無邪
[短篇小說]
馮驥才小傳
鬍子
徐坤小傳
銷簽
紅柯小傳
大漠人家
范小青小傳
父親還在漁隱街
郭文斌小傳
世界上最好看的手
陳忠實小傳
李十三推磨
談歌小傳
洗澡
王周生小傳
雲想衣裳
裘山山小傳
野草瘋長
肖鐵小傳
火車!火車!
畢飛宇小傳
家事
邵麗小傳
人民政府愛人民
讀好小說(編後語)
附錄:《小說月報》2007年總目錄
⑵ 有沒有好的短篇小說雜志
《小說選刊》《意林》、《讀者》、《青年文摘》、《萌芽》、《格言》(比較高大上的)《最小說》、《公主志》、《小說月報》、《知音》、《故事會》、《漫客·小說繪》《布老虎青春文學》《許願樹》《花火》《也雜志》《島》 《仙度瑞拉》《漫女生》《17seventeenth》《紫色年華》《跨刻少年》《也雜志》(比較青春的)
⑶ 巴金有哪些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
中長篇小說
《滅亡》《小說月報》第20卷第1期,上海開明書店1929年10月初版
《家》上海開明書店1933年5月初版
《春》上海開明書店1938年8月版
《秋》上海開明書店1940年9月初版
《愛情三部曲》:《霧》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6年1月版
《雨》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3年1月初版
《電》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5年3月初版
《憩園》重慶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年初版
《第四病室》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6年版
《寒夜》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3月初版
《死去的太陽》上海開明書店1931年初版
《海底夢》上海新中國書局1932年8月初版
《春天裡的秋天》上海開明書店1932年10月初版
《沙丁》上海開明書店1933年1月初版
《萌芽》上海現代書局1933年9月初版
《新生》上海開明書店1936年11月版
《利娜》重慶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8月初版
《抗戰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上海開明書店1940年12月一1945年7月版
短篇小說集
《復仇集》上海新中國書局1931年8月初版、《光明集》上海新中國書局1932年12月版
《電椅集》上海新中國書局1933年2月初版、《抹布集》北京星雲堂書店1933年4月初版
《將軍集》上海生活書店1934年8月初版、《沉默集》上海生活書店1934年10月初版
《神·鬼·人》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版、《淪落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3月初版
《發的故事》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2月版、《長生塔》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3月初版
《小人小事》成都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6月初版、《還魂草》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5年12月版
《英雄的故事》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年9月初版、《明珠與玉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57年4月版
《李大海》作家出版社1961年12月初版
散文合集
《海行》、《旅途隨筆》、《巴金自傳》、《點滴》
《生之懺悔》、《憶》、《短簡》、《控訴》
《夢與醉》、《旅途通訊》、《感想》、《黑土》
《無題》、《龍·虎·狗》、《廢園外》、《旅途雜記》
《懷念》、《靜夜的悲劇》、《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
《華沙城的節日》、《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保衛和平的人們》
《大歡樂的日子》、《談契訶夫》、《一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友誼集》
《贊歌集》、《傾吐不盡的感情》、《賢良橋畔》、《大寨行》
《爝火集》、《創作回憶錄》《序跋集》、《懷念集》、《家書—— 巴金蕭珊書信集》
《再思錄》、《隨想錄》
⑷ 馮小剛的《集結號》是改編自誰的小說 原作者
馮小剛《集結號》改編自《小說月報》短篇《官司》
馮小剛欲將莆田作家楊金遠的《官司》搬上銀幕
被譽為中國商業電影領軍人物的著名導演馮小剛看上了莆田作家楊金遠的小說《官司》。正月初九,楊金遠受邀專程赴北京與馮小剛簽約。馮小剛買斷小說《官司》版權7年使用權,並爭取年內開機拍攝成電影。
楊金遠2002年在《小說月報》上發表的小說《官司》被影星張國立看到,推薦給馮小剛。馮小剛找到《小說月報》,與作者楊金遠取得了聯系。據悉,《官司》是一部以戰爭為題材的短篇小說,講述一個部隊連長用40多年時間尋找團長的傳奇故事。
「馮小剛籌拍巨片《集結號》」新聞,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是眾多媒體爭先熱捧熱炒的猛料。據悉,媒體之所以聚焦,公眾之所以關注,主要是因為對該片有三大期待:一是「名導+巨片」效應———「馮小剛」品牌,「投資一千多萬美元的大製作」,「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現代戰爭題材的商業片」,等等;二是男演員隊伍的壯大和「中西合璧」特色———「有望集結多位中國最優秀的演技派男演員,還可能有外籍演員加盟」;三是故事與主題方面的突破———關注戰爭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士兵)的命運,「打造中國版的《拯救大兵瑞恩》」。諸多有沖擊力的信息,實在是吊足了人們的胃口。
令莆田人始料未及也必將引以為榮津津樂道的是,如此值得期待的巨片,卻有著很「地瓜」的莆田「血統」———新片取材自我市中年作家楊金遠的小說作品《官司》。
我市作家作品進入馮導的「法眼」,確是一段「良緣」。據了解,楊金遠的《官司》2003年發表於《福建文學》後,隨即被中國小說界權威雜志《小說月報》轉載,經常瀏覽《小說月報》的著名演員張國立於不經意間讀到作品後,拍案叫絕愛不釋手,當即向好友馮小剛大力推薦。馮導看過作品後,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打聽到了楊金遠的電話號碼,在達成合作意向後,馮導誠邀楊金遠赴京深入洽談,並最終在兩個男人豪爽的「幹了」的碰杯聲中達成版權轉讓協議。此後還有一條小小的「花絮」,就是由誰執筆改編的問題,據悉,馮導想到了軍旅作家喬良等人,而最後被委以重任的則是著名小說家劉恆。
看來,對莆田人而言,除了和中國電影觀眾具備共同的三大期待外,肯定還會有一些別的期待了。 全國觀眾還沉浸在《夜宴》的古裝悲情里,導演馮小剛卻已悄然抽身而退。
昨天,馮小剛在北京透露,今天他就要奔赴東北,下部新片《集結號》即將在10月6日開機,影片演員已經全部敲定,都是十八九歲的新人。作為第一個敢於挑戰主旋律戰爭大片的導演,馮小剛決定豪賭一把,已經確定了《拯救大兵瑞恩》的幕後為影片做音效,《太極旗飄揚》的幕後擔任煙火、化妝,影片會直面戰爭的殘酷。
「大家都覺得《夜宴》太殘忍了,接下來我拍的影片會有更殘酷的東西。」
據導演馮小剛介紹,新片《集結號》改編自楊金遠發表在《小說月報》上的短篇小說《官司》,這是他特別想拍的影片。整個故事發生於1948年,一個連隊在戰爭中全部陣亡,只有一個人存活,但連這個人也失蹤了。沒有人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也沒有人認為他們是英雄。
馮小剛說:「這是一部探討犧牲、探討犧牲價值的電影。40多年後,留下來的那一個人,帶著我們一起尋找當初那批陣亡戰士的足跡,在這個過程中,才證明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影片所有的演員目前已經在東北片場報道,正進行嚴格的軍訓。當所有人都在關心馮小剛這部新片到底有哪些明星加入時,他卻認真地表示:「沒有一個明星,全都是新人。我們查過當時的歷史,這個連隊里所有人的平均年齡只有18歲到19歲,我們找不到這么年輕的明星,為了表現真實感,只能放棄。」
「馮氏大片」最鐵的搭檔葛優也沒分參演他的新片,就是因為整部影片中找不到他這個年齡可以演的角色,「這裡面最大的官是連長,葛優的年紀好歹也應該演團長吧,這樣算來,就只能放棄了。」
「既然是戰爭,我就會更細致地表現戰爭的殘酷性。」沒有明星助陣,但是馮小剛卻花了大手筆投入8000萬,請來好萊塢大片的幕後班底來助陣,力求影片效果不輸海外大片。
據他介紹,現在已經請了《拯救大兵瑞恩》的班底來做音效,《太極旗飄揚》的班底來做煙火和化妝。他還專門買了特殊攝影機器,可以在爆破中不受影響,包括一些作戰用的工具如坦克等也都已經開始運到東北。
據悉,《集結號》預備在10月6日正式於東北開機。華誼兄弟老總王中軍透露,這個小說原本是被張國立看中的,但是因為需要大投資、大場面,張國立就把這個好想法介紹給了馮小剛,沒想到正中他下懷。
馮小剛:這次真是背水一戰
8000萬元的投資,沒明星,也不是古裝片,馮小剛說起《集結號》就有些犯難,他說這才是自己真正的「背水一戰」。馮小剛告訴記者,在拍《夜宴》這種古裝片時,還沒有拍完就有人來買版權:「片商一聽說是《夜宴》眼睛就發亮了,但是聽說我下部影片是戰爭片,眼光立馬又黯淡下去了,他們也不敢保證這片子會賺錢。」但是對自己拍戰爭片的水準,馮小剛還是十分自信。同時,馮小剛這次拍戰爭片也是一次「市場調查」。「這是一個試驗,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有些煩了,那就拍個現代片給大家看看吧。」
楊金遠,80年代中期開始創作小說,已出版小說集《命里帶刀的女人》、長篇小說《不是處女別嫁我》。作品曾被全國多種著名刊物選載。1990年,其小說《大雜院》、《義務兵》被改編成電視劇。
據了解,《官司》是一部以戰爭為題材的小說,講述一個部隊連長尋找團長的傳奇故事。該小說是楊金遠2002年創作的,4月份發表在《福建文學》刊物上,6月份被《小說月報》選載。演藝界著名演員張國立最先從《小說月報》上看到小說後,推薦給馮小剛。由於時間久沒記清是哪個刊物,馮小剛工作室的人員費了不少工夫找來全國各個刊物的總目錄一一翻查,最後通過《小說月報》的編輯才找到楊金遠。
⑸ 小時候在小說月報上看過一篇《B52越過藍線 》短篇小說,就是不知道作
作者名字記不得了。男主是打冰球的大學生,女主是學校服務部賣餛飩的。愛很純
⑹ 小說月報的發展歷史
近現代文學期刊。1910年7月創刊於上海,商務印書館主辦印行。五四運動前為鴛鴦蝴蝶派刊物。1921年該刊第12卷第 1號起由沈雁冰主編,全面革新內容,成為文學研究會代用機關刊物,是第一個大型新文學刊物。
1932年「一·二八」淞滬戰爭時停刊。先後共出22卷,262期(包括增刊4期)。《小說月報》創辦之初,由王蘊章(蒓農)編輯;第3卷第4期起改由惲樹珏(鐵樵)編輯。基本撰稿人是鴛鴦蝴蝶派文人,主要刊登文言章回小說,舊體詩詞、改良新劇,以及用文言翻譯的西洋小說和劇本。其中,趣味庸俗、供人游戲消遣的言情小說和即興小說占很大篇幅,為鴛鴦蝴蝶派控制的主要刊物之一。
1918年在新思潮日益傳播的形勢下,商務印書館不得不順應潮流作局部改良,重新由王蘊章編輯。五四運動以後,新文學蓬勃發展.
1920年1月第11卷開始進行部分改革,吸收沈雁冰主持新增設的「小說新潮」欄的編輯工作,開始登載白話小說、新詩、譯文和論文,刊物面貌發生了一些變化。同年11月,由沈雁冰接編。沈雁冰即對刊物進行徹底改革。此時文學研究會正在醞釀成立,沈雁冰為發起人之一,與北京的鄭振鐸、王統照等人聯系,邀請文學研究會同人供稿。
1921年 1月10日由沈雁冰主編、經過全面革新的第12卷第1號以嶄新面貌出版,成為倡導「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的重要陣地。兩年後,沈雁冰辭去主編職務,由鄭振鐸接任主編。他繼承沈雁冰的改革精神,使刊物沿著前兩卷的方針前進。 成為文學研究會機關刊物,也成為倡導「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的重要陣地。刊物革新後,辟有論評、研究、譯叢、創作、特載、雜載等欄目。刊登魯迅、鄭振鐸、葉聖陶、胡愈之等人的理論文章,倡導為人生的藝術,批判封建文學觀念,推動新文學運動的發展。創作以小說為主,兼及詩歌、戲劇、散文。多是冰心、王統照、許地山、廬隱諸家的短篇小說以及朱自清、徐玉諾、朱湘等人的新詩。
1923年第13捲起鄭振鐸任主編後,又增闢了「整理國故與新文學運動」欄目,這時的《小說月報》已經發展成為當時中國第一個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新文學刊物。1927年5月葉聖陶代行主編後,曾編印《創作號》。除連載其第一次用茅盾筆名發表的中篇小說《幻滅》、《動搖》、《追求》外,還發表了丁玲的處女作《夢珂》及早期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巴金的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以及胡也頻、沈從文、戴望舒、施蟄存等新人的新作。所載作品,在廣闊的背景下,從各個不同側面描繪了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社會生活和時代風貌,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
⑺ 葉聖陶還有哪些短篇小說
葉聖陶原名葉紹鉤,生於江蘇蘇州吳縣。父親在地主家做帳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蘇州公立第一中學堂——草橋中學,畢業後在一個初等小學當教員。1914年被排擠出學校,閉居期間作文言小說發表在《禮拜六》等雜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的尚公學校教國文,並為商務印書館編小學國文課本。1917年應聘到吳縣用直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1918年在《婦女雜志》第4卷2、3號上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春宴瑣譚》。1919年參加北京大學學生組織的新潮社,並在《新潮》上發表小說和論文。1921年與鄭振鐸、茅盾等人組織發起文學研究會,並在《小說月報》和《文學旬刊》上發表作品。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國第一部童話集。1928年創作了優秀長篇小說《倪煥之》。1923-1930年,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當編輯。1927年5月開始主編《小說月報》。1930中轉到開明書店當編輯。抗日戰爭期間舉家內遷,曾在樂山任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後到成都主持開明書店編務。 1946年返回上海。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出版總署署長,教育部副部長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文學作品
葉聖陶主要筆名有葉陶、聖陶、桂山等,1914年開始創作文言小說,1918年開始發表白話文作品。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散文、雜文、詩歌和兒童文學作品。
《春宴瑣譚》葉聖陶的第一部白話小說1918
《雪朝》(與朱自清等人合蓍)(詩)1922
《隔膜》(小說集)(1922)
《稻草人》(小說,早年童話集)1923
《火災》(小說集)(1923)
《線下》(短篇小說)1925
《倪煥之》(長篇小說)1929
《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話)1931
《文心》(教育)1934(與夏丏尊合著)
《未厭居習作》(散文)1935
《聖陶短篇小說集》(短篇小說集)1936
《葉紹鈞選集》(文選)1936
《略讀指導舉隅》(教育)1946,(與朱自清合著)
《兒童文學研究》1947
《精讀指導舉隅.》(教育)1948
《寫作雜談》(教育)1951
《葉聖陶童話選》(童話)1956
《葉聖陶出版文集》(文選)1958
《抗爭》(短篇小說)1959
《夜》1959《平常的故事》1959
《微波》1959
《篋存集》(詩)1960
《潘先生在難中》(短篇小說)1964
《葉聖陶散文》(散文)1983
《我與四川》(散文和詩)1984
《文章講話》(與夏丏尊合著)(教育)1997
《文話七十二講》(教育)1999,(與夏丏尊合著)
葉聖陶曾在以下報紙、雜志作過編輯、主筆或主編:
《禮拜六》 、《上海時事新報》、《上海民國日報》 、《文學周報》 、《公理日報》 、《國文月刊》 、《蘇州評論》 、《婦女雜志》 、《小說月報》 、《中學生》 、《開明少年》 、《中國作家》 、《人民教育》 、《中國語文》 、《詩》 、《光明》 、《國文雜志》 、《中學生戰時半月刊》
葉聖陶童話代表作:
《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種子》、《皇帝的新衣》、《玫瑰和金魚》、《月亮姑娘的親事》、《含羞草》、《快樂的人》、《芳兒的夢》、等等
⑻ 小說月報版短篇小說初戀80年代出版的小說月報刊登的初戀
九鼎記 數千年來,九州有八大宗派,這八大宗派都擁有純粹由武者組成的軍隊!強悍的武者軍隊,所向睥睨,敢於阻擋他們的,都將被碾碎。在九州,各郡的郡守,各城的城主都由宗派指定,甚至於都是宗派的弟子。宗派,擁有武者軍隊,控制官府力量,處...
⑼ 短篇小說可以投哪些雜志
幾乎市面上的雜志你都可以試試看的,尤其是一些連載小說的雜志,可以去報刊亭問問老闆哦,老闆懂的比我們多
⑽ 談歌長篇小說有哪些短篇小說有哪些
主要作品集或主要長篇小說
中篇小說集《大廠》(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年)
中篇小說集《城市熱風》(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年)
長篇小說《城市守望》(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年)
長篇小說《家園筆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短篇小說集《人間筆記》(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
短篇小說集《絕唱》(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
雜文隨筆集《一吐為快》(遠方出版社2001年)
中篇小說集《天下故事》(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
中篇小說集《英雄傳說》(台灣知本家出版社2005)
隨筆集《品讀水滸人物》(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年)
長篇小說《票兒》(湖南文藝出版社2009年)
短篇小說集《人間筆記2》(百花文藝出版社2011年)
隨筆集《燈下閑讀》(地震出版社2013年)
長篇小說《曲之殺》(江蘇文藝出版2010年)
1990年以來部分長篇小說、中篇小說存目:
《山毛櫸》(中篇)《昆侖》1990年5期
《那一陣我活得沒滋味》(中篇)《小說家》1991年6期
《空槐》(中篇)《長城》1993年5期
《狗頭金》(中篇)《荷花澱》1994年1期
《我曾讓你傻半天》(中篇)《天津文學》1994年1期
《大忙年》(中篇)《北京文學》1994年7期(中篇小說選刊轉載)
《猴兒的故事》(中篇)《小說創作》1994年12期
《山問》(中篇)《長城》1995年1期(中篇小說選刊轉載)
《年底》(中篇)《中國作家》1995年3期
《天下大事》(中篇)《北京文學》1995年6期(中篇小說選刊轉載)
《野民嶺》(中篇)《小說林》1995年4期(中篇小說選刊轉載)
《天下無忌》(中篇)《珠海》1995年4期
《天下荒年》(中篇)《北京文學》1995年10期
《黑日》(中篇)《長城》1995年5期
《高山流水》(中篇)《當代作家》1995年6期
《廁觴》(中篇)《天津文學》1995年11期
《大廠》(中篇)《人民文學》1996年1期
《天下書生》(中篇)《小說家》1996年1期
《城市警察》(中篇)《小說林》1996年2期
《天下濤濤》(中篇)《芙蓉》1996年3期
《城市行為》(中篇)《作品爭鳴》1996年12期
《城市熱風》(中篇)《北京文學》1996年7期
《雪崩》(中篇)《當代》1996年4期
《熱風》(中篇)《十月》1996年4期
《天下匆匆》(中篇)《百花洲》1996年4期
《大廠續》(中篇)《人民文學》1996年8期
《官司》(中篇)《東海》1996年10期
《車間》(中篇)《上海文學》1996年10期
《西天路上》(中篇)《海峽》1996年5期
《警察的故事》(中篇)《啄木鳥》1997年3期
《危礦》(中篇)《春風》1997年3期
《天下憂年》(中篇)《北京文學》1997年3期
《下崗》(中篇)《百花洲》1997年4期
《長河落日圖》(中篇)《今古傳奇》1997年4期
《污染》(中篇)《芳草》1997年8期
《小廠》(中篇)《時代文學》1997年3期
《年初》(中篇)《中國作家》1997年5期
《城市》(中篇)《人民文學》1997年10期
《風波》(中篇)《作品》1997年11期
《陽光里的股東們》(中篇)《北京文學》1998年1期
《絕士》(中篇)《十月》1998年2期
《山草謠》(中篇)《東海》1998年4期
《年前秧歌》(中篇)《山花》1998年4期
《城市劇團》(中篇)《時代文學》1998年3期
《鄉關何處》(中篇)《特區文學》1998年3期
《大地無垠》(中篇)《春風》1998年10期
《的爺》(中篇)《人民文學》1998年10期
《猴事》(中篇)《小說家》1998年4期
《天絕》(中篇)《十月》1999年2期
《無處告別》(中篇)《長城)1999年2期
《家園筆記》(長篇節選)《當代》1999年5期
《逍遙樓》(長篇小說)《今古傳奇》1999年6期
《城市檢查官》(中篇)《啄木鳥》2000年第1期
《意外》(中篇)《上海小說》2000年3期
《遭遇背景》(中篇)《江南》2000年第1期
《豪氣沖天》(中篇)《十月》2000年2期
《你千萬別往心裡去》(中篇)《上海小說》2000年2期
《陽光下發生的事情》(中篇)《上海小說》2001年3期
《楊志賣刀》(中篇)《十月》2001年5期(小說月報轉載)
《商敵》(中篇)《青春閱讀》2001年10期(中篇小說選刊轉載)
《陽光下的沖突》(中篇)2001年3期
《不服氣你去試一試》(中篇)《上海小說》2001年3期
《大雨到來之前》(中篇)《長江文藝》2002年9期
《神探白玉堂》(長篇小說)《小說月報原創版創刊號》2002年
《城市傳說》(中篇)《十月》2002年2期(小說月報轉載)
《城市秧歌》(中篇)《上海小說》2002年1期(作品爭鳴轉載)
《城市遷徙》(中篇)《當代》2004年3期(作品爭鳴轉載)
《火車提速》(中篇)《上海小說》2003年6期(小說選刊轉載)
《血色黃金》(長篇小說)《小說月報》2003年2期
《旁觀者迷》(中篇)《啄木鳥》2005期1期
《廣陵散》(長篇小說)《十月長篇小說》2005年增刊
《黑幕重重》(長篇小說)《今古傳奇》2006年1期
《老樂的執迷不悟》(中篇)《小說月報原創版》2006年4期(新華文摘、作家文摘轉載)
《核磁共振》(中篇)《當代》2006年6期(小說選刊轉載)
《玄武門小說(節選)》(長篇)《十月長篇小說》2007年2期
《明天有暴雨》(長篇小說)《長江文藝長篇小說卷》2008年
《升國旗奏國歌》(中篇)《小說月報原創版》2008年3期
《人物筆記二題》(中篇)《天津文學》2008年9期(小說月報轉載)
《鳳凰令》(長篇小說)《今古傳奇》2009年3期
《局中局》(長篇小說)《今古傳奇》2010年6期
《票兒》(長篇小說節選)《小說界》2009年5期
2重要短篇小說:編輯
《筆記二題》(短篇)《東海》1990年10期
《筆記三題》(短篇)《河北文學》1990年11期
《大黑和二黑》(短篇)《河北文學》1992年4期
《筆記二題》(短篇)《東海》1992年6期
《筆記二題》(短篇)《四川文學》1992年10期
《筆記二題》(短篇)《天津文學》1992年8期
《絕活》(短篇)《河北文學》1992年12期
《筆記二題》(短篇)《春風》1993年7期
《三叔的故事》(短篇)《百花園》1993年6期
《名流》(短篇)《北京文學》1994年1期(中華文學選刊轉載)
《絕情》(短篇)《春風》1994年1期
《筆記二題》(短篇)《鴨綠江》1994年1期
《絕賭》(短篇)《春風》1994年3期
《筆記三題》(短篇)《天津文學》1994年7期(中華文學選刊轉載)
《名角》(短篇)《當代人》1994年6期
《筆記二題》(短篇)《當代人》1994年10期
《猴之事》(短篇)《廣州文藝》1994年3期
《筆記三題》(短篇)《作品》1995年10期
《筆記二題》(短篇)《中國作家》1996年3期
《賺了三塊四角六分錢》(短篇)《廣州文藝》1995年4期
《絕橋》(短篇)《小說界》1995年5期
《喬邁下海》(短篇)《當代人》1995年6期
《筆記二題》(短篇)《當代人》1995年10期
《絕人》(短篇)《北方文學》1996年1期(小說月報轉載)
《筆記三題》(短篇)《春風》1996年7期
《筆記二題》(短篇)《飛天》1996年7期
《李秀平的故事》(短篇)《作家》1996年11期
《城市票友》(短篇)《當代人》1996年11期(小說月報轉載)
《岳姑娘的故事》(短篇)《芒種》1996年1期
《絕店》(短篇)《當代人》1997年2期
《大哥的故事》(短篇)《長城》1997年3期
《短篇二題》(短篇)《芙蓉》1997年3期
《犯罪心理學》(短篇)《羊城晚報》1997年8月
《絕橋》(短篇)《春風》1998年5期
《事件》(短篇)《佛山文藝》1998年5期
《筆記三題》(短篇)《當代作家》1998年5期
《絕偽》(短篇)《小說家》1998年6期
《單刀赴會》(短篇)《當代人》1999年2期(小說月報轉載)
《筆記五題》(短篇)《上海小說》1999年3期(小說月報轉載)
《短篇二題》(短篇)《紅岩》1999年3期
《秦瓊賣馬》(短篇)《人民文學》1999年10期(新華文摘轉載)
《高大力的故事》(短篇)《青春閱讀》2000年1期
《布店》(短篇)《章回小說》2000年10期
《賭客》(短篇)《紅岩》2000年5期
《李二娘的故事》(短篇)《廣州文藝》2000年12期
《賀梁紅梅》(短篇)《作家》2005年5期(小說月報轉載)
《海口》(短篇)《長城》2005年4期(小說月報轉載)
《萬家福超市》(短篇)《當代人》2005年9期(小說月報轉載)
《絕印》(短篇)《人民文學》2005年12期(小說月報轉載)
《穆桂英掛帥》(短篇)《上海小說》2006年1期(小說月報轉載)
《絕品二題》(短篇)《長城》2002年5期(小說月報轉載)
《絕渡》(短篇)《長城》2003年3期(小說選刊轉載)
《老頭包子》(短篇)《青春閱讀》2005年12期
《故事、事故》(短篇)《北京文學》
《黑子和石頭》(短篇)《小說月報原創版》2007年2期
《保姆張秀梅》(短篇)《中國作家》2007年5期
《和平里10樓》(短篇)《作品》
《馬洪剛的愛情》(短篇二則)《作品》2008年4期
《孟家母子》(短篇)《山花》2005年6期
《老同學三題》(短篇)〈長城〉2006年6期(小說月報轉載)
《暴水橋頭》(短篇二則)《小說界》2005年5期(中華文學選刊轉載)
《酒道》(短篇)《現代小說》2006年創刊號
《張子和》(短篇)《北京文學》2006年10期(小說月報轉載)
《老張》(短篇)《當代人》2006年5期(小說月報轉載)
《天香醬菜》(短篇)《作家》2007年1期(小說月報轉載)
《洗澡》(短篇)《作品》2007年7期(小說月報轉載)
《郭氏姐妹》(短篇)《芒種》2007年8期
《一聲嘆息》(短篇)《啄木鳥》2007年5期
《蘇子玉、龍粥》(短篇)《十月》2008年5期
《瓷人》(短篇)《上海文學》2007年9期
《鋦人》(短篇)《上海文學》2007年12期
《兩個女人》(短篇)《芒種》
《紫硯》(短篇)《啄木鳥》(小說選刊轉載)2009年1期
《魚塘女人》(短篇)《啄木鳥》2009年6期(小說月報轉載)
《拾荒女人》(短篇)《啄木鳥》2010年9期
《奇人與奇石》(短篇)《中國作家》2010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