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巴金
㈠ 巴金的作品有哪些
代表作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集《隨想錄》。現代文學家,翻譯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中國現代文壇的巨匠。
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陽》《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1931年在《時報》上連載著名的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8年和1940年分別出版了長篇小說《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寫作了「抗戰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馮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抗戰後期創作了中篇小說《憩園》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長篇小說《寒夜》。短篇小說以《神》《鬼》《人》為著名。
出於對客死他鄉的巴恩波同學的紀念,寫了一個「巴」字,作為筆名的第一個字。1958年3月,巴金在《談〈滅亡〉》一文中說:我的筆名中的「巴」字,就是因他而聯想起來的,從他那裡,我才知道百家姓中有個「巴」字。 筆名應有兩個字組成,得再加一個字,用什麼字好呢?正頗費躊躇時,詹劍峰走了進來,見李堯棠似在思考什麼,便詢問原因。李堯棠如實相告,並說要找個容易記住的字。詹劍峰是個熱心人,見桌子上攤著李堯棠正在翻譯的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一書,半真半假地指指說:「就用克魯泡特金的『金』吧。」巴金爽快一點頭:「好,就叫『巴金』,讀起來順口又好記。」隨之在『巴』字後邊寫了個『金』字。
二零零三年 九十九歲
獲選《感動中國》人物。
(感動中國2003頒獎詞為 「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地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於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二零零五年 一百零一歲
中國一代文學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時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
[編輯本段]
著作書目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理論,與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鍾社 。
《滅亡》(中篇小說),1929,開明書店 。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書店 。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書局 。
《霧》(「愛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年,新中國書局。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書局 。
《春天裡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書店 。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書局 。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書局 。
《雨》(「愛情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 良友圖書公司 。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書局 。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代 。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店 。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書局 。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書局 。
《巴金自傳》(傳記),1934,第一出版社 。
《電》(「愛情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 良友圖書公司 。
《點滴》(散文集),1935,開明書店 。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書店 。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印書館 。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印書館 。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合集)1936, 良友圖書公司 。
《憶》(回憶錄),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發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短簡》(散文集),1937, 良友圖書公司 。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書店 。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書店 。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0,開明書店 。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
《火》(共三部,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書店。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
《無題》(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 良友圖書公司 。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書店 。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書店 。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生活書局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民文學出版社 。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
《保衛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民文學出版社。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學出版社 。
《談契訶夫》(理論),1955,平明出版社 。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
《堅強的戰士》(散文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
《—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報告文學),1958,中國青年出版社 。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學出版社 。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出版社。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出版社。
《李大海》(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出版社 。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藝出版社 。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
《海的夢》(中短篇小說合集),1979,人民文學出版社 。
《煙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學出版社 。
《隨想錄》(散文集),1979,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中短篇小說選》(上下冊),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選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學出版社 。
《探索集》(《隨想錄》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書店 。
《巴金選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1981,香港三聯書店 。
《探索與回憶》(《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選集》(1—10卷,小說、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創作回憶錄》(散文集),1982,人民文學出版社 。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巴金散文選》(上下冊),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憶念集》(散文集),1982,寧夏人民出版社。
《真話集》(《隨想錄》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聯書店 。
《巴金論創作》(理論),1983,上海文藝出版社。
《巴金散文選》1983,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文學回憶錄》(與老舍等合著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
《病中集》(《隨想錄》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聯書店 。
《童年的回憶。(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願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藝出版社 。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出版社。
《心裡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出版社。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出版社。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學出版社。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
《當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出版社。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出版社 。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書店。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出版社。
《隨想錄》(散文集), 1987 ,三聯書店。
《巴金散文精編》,1991 ,浙江文藝出版社。
《巴金書信集》, 1991 ,人民文學出版社 。
《域外小說》,1992 ,上海文藝出版社。
《憶》(回憶錄),1994 ,中國華僑出版社。
《短簡》,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再思錄》(散文集),1995 ,上海遠東出版公司。
《巴金自傳》,1995 ,江蘇文藝出版社 。
《十年一夢》,1995 ,人民日報出版社 。
《中華散文珍藏本叢書•巴金卷》,2001,人民文學出版社。
《中國國外獲獎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雲南人民出版社。
譯文集:
《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阿里斯著,1927,民鍾社
《麵包略取》(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書店;又名《麵包與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獄中與逃獄》(回憶錄),俄國克魯泡特金著,與李石曾合譯,1927,廣州革新書局
《薇娜》(短篇小說、劇本合集),波蘭廖•抗夫著,與李石曾合譯,1928,開明書店
《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上下編,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書店
《為了知識與自由的緣故》(短篇小說集),俄國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個賣魚者的生涯》(傳記),義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蒲魯東的人生哲學》(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前夜》(劇本),波蘭廖•抗夫著,1930,上海啟智書局
《丹東之死》(劇本),蘇聯A•
㈡ 巴金有哪些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
中長篇小說
《滅亡》《小說月報》第20卷第1期,上海開明書店1929年10月初版
《家》上海開明書店1933年5月初版
《春》上海開明書店1938年8月版
《秋》上海開明書店1940年9月初版
《愛情三部曲》:《霧》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6年1月版
《雨》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3年1月初版
《電》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5年3月初版
《憩園》重慶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年初版
《第四病室》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6年版
《寒夜》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3月初版
《死去的太陽》上海開明書店1931年初版
《海底夢》上海新中國書局1932年8月初版
《春天裡的秋天》上海開明書店1932年10月初版
《沙丁》上海開明書店1933年1月初版
《萌芽》上海現代書局1933年9月初版
《新生》上海開明書店1936年11月版
《利娜》重慶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8月初版
《抗戰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上海開明書店1940年12月一1945年7月版
短篇小說集
《復仇集》上海新中國書局1931年8月初版、《光明集》上海新中國書局1932年12月版
《電椅集》上海新中國書局1933年2月初版、《抹布集》北京星雲堂書店1933年4月初版
《將軍集》上海生活書店1934年8月初版、《沉默集》上海生活書店1934年10月初版
《神·鬼·人》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版、《淪落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3月初版
《發的故事》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2月版、《長生塔》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3月初版
《小人小事》成都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6月初版、《還魂草》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5年12月版
《英雄的故事》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年9月初版、《明珠與玉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57年4月版
《李大海》作家出版社1961年12月初版
散文合集
《海行》、《旅途隨筆》、《巴金自傳》、《點滴》
《生之懺悔》、《憶》、《短簡》、《控訴》
《夢與醉》、《旅途通訊》、《感想》、《黑土》
《無題》、《龍·虎·狗》、《廢園外》、《旅途雜記》
《懷念》、《靜夜的悲劇》、《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
《華沙城的節日》、《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保衛和平的人們》
《大歡樂的日子》、《談契訶夫》、《一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友誼集》
《贊歌集》、《傾吐不盡的感情》、《賢良橋畔》、《大寨行》
《爝火集》、《創作回憶錄》《序跋集》、《懷念集》、《家書—— 巴金蕭珊書信集》
《再思錄》、《隨想錄》
㈢ 巴金先生寫過哪些書
巴金寫過的書有:《家》、《春》、《秋》、《愛情三部曲》、《死去的太陽》、《隨想錄》、《春天裡的秋天》、《萌芽》、《抗戰三部曲》:《火》之一至之等。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有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運動後,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斗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後撰寫的《隨想錄》,內容朴實、感情真摯,充滿著作者的懺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
㈣ 巴金的作品有哪幾個三部曲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巴金的《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巴金的《人間》三部曲:《憩園》《第四病室》《寒夜》
巴金的《抗戰》三部曲:《火》《馮文淑》《田惠世》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翻譯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藝術成就最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籲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鮮明的一面旗幟。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和起著巨大的作用。
《愛情三部曲》是1988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是巴金創作的長篇小說系列之一,主要包括《霧》《雨》《電》,主要內容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
《人間》三部曲,這三部小說,被後人稱為「人間三部曲」,是中國現代文學泰斗巴金後期小說的扛鼎之作,長篇絕唱。本套書可以說是巴金創作藝術的高峰,整體創作風格陡然一變,由早期的熱情奔放的抒情詠嘆,轉向冷靜深刻的人生世相的揭示,其藝術水準遠在成名作《家》之上。
《抗戰》三部曲,是巴金耗時六年完成的長篇系列小說。它是巴金用筆迅速反映抗戰現實的佳作。巴金結合當時的歷史現狀,從三個角度展現了抗戰期間波瀾壯闊的社會現實,以現實主義精神在文本中表達了對日寇血腥暴行的沉重控訴,贊揚了我國軍民奮勇抗戰、共度難關的精神品質。

(4)短篇小說巴金擴展閱讀
巴金的長篇小說以描寫家庭生活為主,並且帶有強烈的自傳性。他的短篇小說則題材多樣,涉及范圍相當之廣。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會,家庭是構成社會機體的細胞,家庭生活是社會生活的縮影。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為著。《激流》通過描寫高公館的由盛轉衰及其分崩離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漸沒落的過程,表現了封建專制制度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謳歌了青年們的覺醒和反抗。
巴金的中長篇小說的題材也具有多樣性,《滅亡》、《新生》、《愛情三部曲》、《海的夢》等作品是反映青年革命者生活的,《激流》三部曲、《憩園》等則是表現封建大家庭生活的作品。《砂丁》、《萌芽》是反映礦工生活和斗爭的中篇小說,《第四病室》、《寒夜》反映了國統區小市民、小公務員的悲慘生活,《火三部曲》是描寫各階層人民抗日活動的長篇小說。
總之,巴金小說的題材是具有多樣性的,是豐富多彩的,他的小說反映了中國現代杜會各個階層的生活狀況,表現了現代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
㈤ 巴金的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集
1、《英雄的故事》,1953
2、《明珠和玉姬》,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3、《復仇》,1931,新中國書局
4、《光明》,1932,新中國書局
5、《電椅》,1933,新中國書局
6、《抹布》,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7、《將軍》,1934,生活書局
8、《神·鬼·人》,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9、《沉落》(又名《淪落》),1936,商務印書館
10、《發的故事》,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11、《雷》,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12、《還魂草》,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13、《小人小事》,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14、《豬與雞》,1959,作家出版社
15、《李大海》,1961,作家出版社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中國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
作品久被翻譯成各國文字,1949年之後再無長篇小說面世。妻子蕭珊,1944年5月結婚。1983年3月起,巴金連續五次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任職直到去世為止。

(5)短篇小說巴金擴展閱讀:
主題思想
一、真善思想
巴金文學思想的核心為:真與善。這兩點之間,「真」是巴金文學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學思想的基點,是價值。巴金文學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絕對自由追求的價值觀,這主要得益於他早期所接觸的無政府主義思想。
無政府主義思想提倡個體之間的自助關系,關注個體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處女作的《滅亡》則把他反專制的憎和對人類的愛的這兩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後的《家》則更為直接的體現了他對限制個人自由的封建的主義的無情的控訴。
後期,《火》《第四病室》《憩園》《寒夜》,都體現了對40年代中國社會黑暗的揭露與批判。《火》對抗戰的直接描寫,《第四病室》對社會底層黑暗的揭露,《憩園》對不平等社會的反思,《寒夜》對社會黑暗的控訴。
到了晚期的巴金對於「善」的思考則更加帶有更明確的社會內涵,這個內涵,主要是通過對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來體現,即反對文化專制、反對長官意志、反對粉飾現實、懺悔自己精神上的軟弱,認為整個民族都應該懺悔和反思。於是他也響亮地提出,要建立文革博物館 。
二、批判封建
巴金的封建批判思想主要體現在對封建家庭的批判。在《家》中,巴金把封建家庭看作是黑暗專制的王國,又把高老太爺一類的家長視為「封建統治的君主」,很顯然,他是明確地把「家」與「國」、「家長」和「國君「對應地聯系在一起了,就是說,他己看清了中國封建社會里「國」與「家」的同質結構關系。
所謂君君巨臣父父子子的上下尊卑的等級關系,就是這一同質結構的最好說明。在這個意義上,完全可以說國是擴大了的家,家是縮小了的國。不論在家還是在國,所實行的都是專制的家族統治,人處其中,受到同質結構關系的約制,使人性扭曲,個性不得張揚和發展。
所以,巴金「禮教的監牢」和「狹的籠」這些家的喻象也是指向封建國家的,他所創作的家庭小說是對整個家族制度進行批判的
㈥ 巴金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巴金寫的短篇小說也很多,出過《復仇集》、《光明集》、《電椅集》、《抹布集》、《將軍集》、《沈默集》、《沈落集》、《神、鬼、人》等。這些小說題材相當廣泛。《抹布集》中的《楊嫂》、《第二的母親》寫與封建大家庭生活有關的被踐踏、被侮辱的人物故事。這類短篇與《激流》三部曲、《憩園》等可以共同構成巴金的《高氏家族》系列小說。在現代短篇中巴金是寫國外題材最多的一位作家。有的從自己的感受寫國外生活的,如《馬賽的夜》、《人》等,有的寫國外歷史題材的,如一些描寫法國大革命時期人物馬拉、丹東等的短篇。這部分小說上貫串著反抗黑暗社會的主題。《在門檻上》記述在西班牙革命中戰死的父女。《亡命》、《亞麗安娜》歌頌流亡巴黎的波蘭女革命家。《我的眼淚》、《電椅》表示對美國政府殺害無罪的義大利人的極端憤怒。可能出於對流亡者的同情,也寫了表現白俄的《將軍》,訴說將軍的哀怨。巴金的短篇對舊社會的抨擊是非常猛烈的,如《奴隸的心》,從主人公彭全家的慘遭迫害來揭露舊社會。《愛的十字架》是貧窮者的絕命書,也很有控訴力量。《狗》、《幽靈》用浪漫主義手法,通過幻覺和想像來抨擊現實。對為反抗黑暗現實而犧牲的人,總是熱情贊揚,如《父親買新皮鞋回來的時候》。巴金的短篇不太注重篇章結構和文字的錘煉,而一任感情自然地奔騰流瀉,因而激情充沛,帶有抒情性。在描繪現實的同時,也盡情地渲染主觀感情,在故事發展過程中伴隨著一位愛憎鮮明的敘事者形象。所以風格是奔放的、熱烈的,是小說中的自由體詩。而一些偏重客觀描寫的,如幾篇寫農村生活斗爭的短篇,《五十多個》、《還鄉》、《月夜》等,反而不如上述一些篇章有特色。這種藝術風格大體上也能代表長篇的特點。如他自己所說,他的小說「態度是一貫,筆調是同樣簡單。沒有含蓄,沒有幽默,沒有技巧,而且也沒有寬容。」他的長篇常用人物獨白、日記、書信、夢幻、對話等來盡情地表露主人公的情感。雖然長篇人物多,頭緒繁瑣,但也組織得有條不紊,起伏有致,舉重若輕,不露編排痕跡。這就是他所追求的藝術上的無技巧境界。
㈦ 巴金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巴金短篇小說有: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憩園》《第四病室》《寒夜》 五卷《隨想錄》(包括《隨想錄》、《探索集》、《真話集》、《病中集》、《無題集》)
㈧ 巴金的作品三部曲
巴金的三部曲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一、《愛情三部曲》
1、《霧》
《霧》,巴金《愛情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出版於1931年,出版社為新中國書局。講述了舊社會時期一個留學歸來學子在旅館的一段遭遇,反應了舊社會時期包辦婚姻與自由戀愛的相互抗爭,凸顯了當時的社會特性。
2、《雨》
《雨》,巴金《愛情三部曲》第二部,長篇小說,出版於1933年,出版社為:良友圖書公司。主要講述了《霧》中主人公周如雲的朋友吳仁明的經歷,描寫了舊社會時期各種不同人的思想動態。
3、《電》
《電》是巴金《愛情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出版於1935年。是既《雨》故事情節發展的延續。《電》寫了許多人,許多事。
作者說,小說中的人物全是主人公,都占同樣重要的地位,在這熱血青年的群像中,吳仁民是以一個受人尊敬的最年長的革命家形象出現的,成了一個新人。李佩珠被當做妃格念爾型的女性來描寫了。

二、《激流三部曲》
1、《家》
《家》,中國作家巴金的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最早於1931年在《時報》開始連載,原篇名為《激流》。開明書局於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單行本。
該小說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大家庭的罪惡及腐朽,控訴了封建制度對生命的摧殘,歌頌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爭以及民主主義的覺醒。
《家》被認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第8位)。
2、《春》
《春》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展現了封建家庭內部的罪惡、迂腐、醜陋和對青少年的迫害,並號召青少年能勇敢走出封建制度的囚籠,大膽追求民主與自由。
3、《秋》
《秋》是中國作家巴金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是激流三部曲之一,這部長篇巨制蜚聲海內外,通過一個大家庭的沒落和分化,描繪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潰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變舊生活的故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情三部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激流三部曲
㈨ 巴金短篇小說代表作
春(激流三部曲)
《春》寫了一個女孩如何鼓起勇氣走出家門,它無疑給了許多年輕人以叛逆的勇氣,巴金因此也成了許多想要叛離家庭的年輕人的「咨詢對象」,在眾多的咨詢者中,有一個女孩寄給他一張照片並約他見面談談。一見面,這個女孩就談起自己守舊的父親,並表示想脫離家庭。巴金誠懇地勸說女孩不要沖動,認為年輕人羽翼未豐前不宜輕易地踏入復雜的社會。此後,這個女孩遇到麻煩時,常常找他傾訴。她就是蕭珊,後來成為巴金的妻子。
http://www.dodoer.com/main/19166.html
家(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以五四運動後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地區為背景,描寫了在新的革命時期的一個封建大家庭(高家)走向崩潰的歷史。作品展開了一個封建官僚家庭生活的全部,無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階級的腐朽墮落和封建禮教的虛偽殘酷。作者塑造了梅、蕙、瑞珏等封建家庭婦女的形象,她們的痛苦與慘死,是對封建婚姻制度和舊禮教的血淚控訴。而鳴鳳、倩兒等下人的死,則更深刻地揭露了階級歧視和壓迫的社會現實。作品沒有停留在暴露這個家的罪惡、揭示它必然崩潰的命運上,而進一步描寫了以覺慧為代表的覺醒的叛逆的一代。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五四時期的時代特色,宣布一個不合理制度的死刑。
http://www.dodoer.com/main/19168.html
秋(激流三部曲)
蕙的靈柩停在廟中已經一年多,她的丈夫忙著續弦,根本沒想到要讓她入土為安。在覺新與覺民的「威脅」下,蕙才得到存身之地。她糊塗的父親又將兒子枚推入火坑,枚才17歲,就有了肺病的跡象,父親周伯濤不願承認兒子有病,卻忙著給他娶了馮家的小姐為妻,兩人感情不錯,但妻子脾氣很大,枚夾在她與長輩間受氣,婚後不久就因病去世,留下新婚的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兒。
http://www.dodoer.com/main/19169.html
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作者所寫的主要是人,是性格。他主要想用戀愛來表現一些人的性格。就如佩珠,她比前面的兩個人進步多了。不過,《電》和《雨》不同,和《霧》更有差別。《電》的頭緒很多,適合這個標題,的確像幾股電光接連地在空中閃耀。短篇小說《雷》只是一個不小的插曲。故事發生的時間在《雨》和《電》之間。因為《電》裡面的幾個人物如慧、敏、明、碧、影都曾在《雷》里出現過,我現在就把《雷》放在《電》的前面。
http://www.dodoer.com/main/19170.html
㈩ 巴金的短篇小說集有哪些
巴金短篇小說集為巴金著名短篇小說集合,代表作有「愛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
巴金,原名李堯棠(1904~2005),字芾甘。漢族人。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愛情的三部曲》,散文集《隨想錄》。祖籍浙江嘉興。清光緒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904年11月25日)生於四川省成都府城北門正通順街。現代文學家,翻譯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中國現代文壇的巨匠。筆名為巴金。2005年10月17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華東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