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腦洞短篇小說

腦洞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6-15 20:52:26

⑴ 有哪些令人感動到崩淚的腦洞小說

第一本《從前有座靈劍山》作者:國王陛下

精彩內容:而就在此時,王陸那被激盪開的坤山劍,卻又挑釁似的歪歪斜斜刺了過來。琉璃仙雖不知心魔大誓之事,直覺中卻也知道此劍並無威脅,便准備不予理會。剎那之後,琉璃仙眼前一花,玉府劍心轟然綻放,少女身不由己地抬起手臂,七口還在分離中的飛劍陡然聚合,直刺而出「哈,來得好王陸散亂的劍勢忽的企穩凝固,渾身釋放出驚人的氣息,台下幾位長老豁然起身,滿目驚嘆。「臨陣築基?」顧不得驚嘆王陸此時忽而展現的築基修為,只見琉璃仙對陡然出現的變化毫不在意,飛劍去勢不該,竟是要硬碰硬地與無相劍決一高下。

警察叔叔們連夜突擊審問混混 ,張大道和白二傻子也把事情反復說了許多遍。警察叔叔有些納悶的看著張大道,道:「行,你真行,看著瘋瘋癲癲的你還有點能耐啊?我們都沒發現的線索被你找到了,這下你立功了,你在這兒等著,我這就申請拘捕令抓人去!」 張大道得意非常,嘴裡道:「協助政府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人人有責!您別客氣了,獎勵啥的直接打我卡上就成!沒什麼事兒我們就先走了。」「走?走什麼?跟著待著,等我們調查有個結果再說!」警察翻了個白眼,原本還想客氣幾句,現在根本懶得搭理張大道了,扭頭就辦正經事去了。 白二傻子這時候上來,問了張大道一個問題:「天師,你不是和影帝哥說不通知警察嗎?這怎麼又通知了?這他們不讓咱們回去,不會有事兒吧?」

⑵ 腦洞最大的科幻小說

我覺得腦洞最大的科幻小說是流浪地球,三體也是非常好的,但是我自己更喜歡流浪地球這篇小說的氛圍,所有的科幻小說其實都是非常吸引人的,腦洞也很大。

⑶ 有哪些看完讓你看完「腦洞大開「的小說

我們總是會經歷一撥又一撥的書荒,其實不是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好書面世了,而是我們的心浮躁了,無法靜下心去品味那些真正嘔心瀝血耗費大量心血的文章了。老左不才,最近這段時間閱讀的大都是些小說了,品類大都是科幻小說或是推理小說。在此給大家推薦五篇。希望在這「書荒」的時代,能夠抓住你的眼球,讓你腦洞大開,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1.《24格每秒天堂》推薦指數:★★★★★

《傷心者》是由多個短篇小說組成的,而這多個短篇小說雖然看似沒有任何聯系,但主角名大都就是使用作者名「何夕」,所以或多或少都給人一種相關性。小說有很深的科學基礎,包含生物學、心理學、宇宙學、物理學等。很多科幻類的東西,可能也不僅僅是科幻,也許現在已經有相關的概念,不久後就能夠實現。小說蘊含著很強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有個人的感情也有對於世界對於生命的大愛博愛。各個短篇小說的名稱也很有韻味,如《人生不相見》、《愛別離》等。

⑷ 你看過腦洞最大的科幻小說是什麼

關於科學家與科幻作家的腦洞之爭,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答案是「科學家的腦洞更大」,因為「科幻作家所能做的,是把科學家的想像,用一種文學的形式表現出來」。本期好書榜中有幾本與「科學」相關的書,一本是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觀》,一本是牛津心臟外科醫生奇遇記《打開一顆心》,還有一套科幻作家韓松的首部作品集。
如果將中國科幻分為兩極,一極是劉慈欣,另一極就是韓松,「一種是想像力意義上的應用文,另一種是作為社會預警的小說」。《時代周刊》形容韓松「白天忙於新聞工作,晚上寫著陰郁詭異的故事」,而讀者給他的標簽是「技術時代的聊齋志異,電子囚籠中的卡夫卡」。在中國讀者中,韓松的科幻小說褒貶不一,分歧很大——愛的人愛得不得了,恨的人恨得了不得。他的作品通常帶有人文與反思的一面,站在不同維度、通過不同視角,冷靜地觀察宇宙、人間和自己,在科幻中描摹歷史、現實和未來。近日,他的經典作品首度結集出版,《韓松精選集》一網打盡其成名作、獲獎作品和未出版新作。其中包括再版的長篇小說《紅色海洋》及《火星照耀美國》,還有兩部中短篇小說集《苦難》和《冷戰與信使》,《苦難》收錄的是新作,大多還沒有正式發表過,《冷戰與信使》包含了韓松曾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再生磚》、成名作《宇宙墓碑》等中短篇小說;《我一次次活著是為了什麼》是一部首次出版的隨筆雜文集,處處體現出韓松對於現實的思考和關懷;還有一部詩選《假漂亮和蒼蠅拍手》亦是初次面世。今年是世界科幻誕生兩百周年,韓松從初中開始寫科幻到現在,三十六年一直沒有中斷,常有人問他是如何堅持下來的,他回答:「每個人都有責任,把自己在這個片斷宇宙中的經歷,盡可能記錄下來,留給另一個宇宙中的我看。」
一直以來,偉大的自然科學家、相對論的創始者愛因斯坦在絕大多數人心目中只是一個符號。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根據1953年德文版著作編譯出版的愛因斯坦文集《我的世界觀》,會讓人們對愛因斯坦產生更加完整的認知。他不僅是天才和偉大的科學家,還是思想家和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他不受羈絆的獨立人格,以及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獨特方式使他思想深刻、見解獨到,在今天看來依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比如他堅信科學的應用可以是集體組織的,但科學的創造卻只能是個人自由思想的成果,他從不搞什麼「創新團隊」,甚至沒有帶過博士生。他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只教人專業知識是不夠的。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機器,卻成不了一個人格完整的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並獲得切身的感受。學生必須對何為美以及何為道德上的善有敏銳的辨識力,否則只是靠那點兒專業知識,更像一隻訓練有素的狗,而不是一個均衡發展的人。」這就是他「在提倡『人文學科』同等重要時心中所想的東西」,而「過分強調競爭體系,以及為了立竿見影的用途而過早地專門化,將會扼殺包括專業知識在內的一切文化賴以生存的那種精神」。
《打開一顆心》作者斯蒂芬·韋斯塔比醫生是英國著名的心臟外科醫生,曾經師從國際心臟外科先驅柯克林教授,經手過12000顆心臟。他所遭遇的心臟外科救助場景不是影視劇,卻時時上演著驚心動魄的生死大戲,心臟外科大夫的腦洞比影視編劇要大得多,患者在苦難過山車上的跌宕程度也比好萊塢大片刺激得多:主動脈瓣嚴重畸形的馬術愛好者,後來因妊娠而凸顯危機;救治沒有脈搏、沒有血壓的機械心臟人、電子心臟人;在走廊里偶遇穿越沙漠、逃過大屠殺的阿拉伯無名啞母病孩,全力施救卻最後雙雙殞命;還有兩顆心臟並聯工作的手術方案……當醫務制度和救人沖突時,醫生該何去何從?手術風險巨大,患者和醫生該如何決定?技術通神的醫生也有做不成的手術?醫療的成效、界限究竟在何處?英國醫生韋斯塔比的經歷、態度和思考,也必定引發中國醫生和讀者的反思。

⑸ 有哪些會讓你腦洞大開的奇書

有那麼一些書,會讓我們感嘆於作者的「腦洞」;有那麼一些書,會讓我們嘆服於作者的強大。

今天,精讀君選出了6本或異想天開,擁有離奇曲折的故事情節的書籍,或別具一格,屬於名家的傳世名篇……請相信精讀君,這6本「奇書」會讓你感嘆:原來書,也可以這樣啊……


1
《哈扎爾辭典》豆瓣評分8.5 2173人評

作者簡介:松田行正,日本著名的藝術指導、平面與書籍設計師,他對書籍裝幀的設計理念:「在書櫃或桌上都具有存在意義及說話形式的書籍設計。」著有:《圓與方》《零ZEЯRO》《中速MODERATO》《圓盤物語》《開始物語》《眼的冒險》《眼球談/月球談》《絕景萬物圖鑒》《lines:線的事件簿》《code:文本與圖像》《和力》《設計者的顏色書》《設計者的顏色表》等。

內容簡介:這是一本黑色的書,連三個切口都刷了黑漆。正面不著一字的書衣也是黑色特種紙,兩邊是兩張切割出來的臉部曲線,封面上只有九個小孔。這九個小孔是凡爾納的小說《桑道夫伯爵》中桑道夫伯爵解讀暗號的模型紙,配合硬封上的文字陣列,正常包裹時顯示出「ZEЯRO松田行正」,將書衣順時鍾旋轉90度就變成「ZARRATHUS」,再轉90度會出現「TRRASIGNE」,再轉90度則會出現「ASINTOERR」。這36個字母去掉作者名,就變成ZEЯRO, ZARRATHUSTRRA, SIGNE, A SIN TO ERR。九個小孔的排列方式來自杜尚的《新娘,甚至被光棍們剝光了衣服=通稱大玻璃》中的「九個射擊的痕跡」,喜歡玩雙關語的杜尚用射擊的洞比喻射精。作者解說書名的含義是:從零(ZERO)出發,逐漸偏離(ERROR),進入記號的世界……

推薦理由:看著各種文字或是符號,慨嘆著我們所了解的還真是淺薄啊。那一個個奇怪的符號讓人嘆為觀止,而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一個個文字與符號,就像是一個歷史、人文與智慧的縮影,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東西。——豆瓣讀友半夜花兒開



你的問題 這里有答案 微信公眾號 【精讀君】

⑹ 有什麼腦洞開的比較大的短篇小說推薦一下嗎

你好,三體和沙丘的腦同是最爽的,希望能幫到你

⑺ 除《三體》外還有哪些值得一看、腦洞大開的科幻小說

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就說我看過的吧。長篇有《天意》、《靈海》系列、《宇宙鍾擺》系列、《決戰奇點》、《異海》等等。短篇小說集就更多了,像何夕的《汪洋戰爭》、《傷心者》;大劉的《贍養人類》、《流浪地球》。王晉康老師的沒買……但那篇《水星播種》、《生存實驗》、《終極爆炸》等很不錯。唐匪的那個《看見鯨魚座的人》,有幾篇我挺喜歡的。還有那些科幻獎項的選集,比如《2017·中國最佳科幻作品》(《科幻世界》期刊的選集),《光年之外》(蝌蚪五線譜舉辦的光年獎選集)等等。

⑻ 你讀過哪些腦洞其大的短篇科幻小說

關於科學家與科幻作家的腦洞之爭,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答案是「科學家的腦洞更大」,因為「科幻作家所能做的,是把科學家的想像,用一種文學的形式表現出來」。本期好書榜中有幾本與「科學」相關的書,一本是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觀》,一本是牛津心臟外科醫生奇遇記《打開一顆心》,還有一套科幻作家韓松的首部作品集。
如果將中國科幻分為兩極,一極是劉慈欣,另一極就是韓松,「一種是想像力意義上的應用文,另一種是作為社會預警的小說」。《時代周刊》形容韓松「白天忙於新聞工作,晚上寫著陰郁詭異的故事」,而讀者給他的標簽是「技術時代的聊齋志異,電子囚籠中的卡夫卡」。在中國讀者中,韓松的科幻小說褒貶不一,分歧很大——愛的人愛得不得了,恨的人恨得了不得。他的作品通常帶有人文與反思的一面,站在不同維度、通過不同視角,冷靜地觀察宇宙、人間和自己,在科幻中描摹歷史、現實和未來。近日,他的經典作品首度結集出版,《韓松精選集》一網打盡其成名作、獲獎作品和未出版新作。其中包括再版的長篇小說《紅色海洋》及《火星照耀美國》,還有兩部中短篇小說集《苦難》和《冷戰與信使》,《苦難》收錄的是新作,大多還沒有正式發表過,《冷戰與信使》包含了韓松曾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再生磚》、成名作《宇宙墓碑》等中短篇小說;《我一次次活著是為了什麼》是一部首次出版的隨筆雜文集,處處體現出韓松對於現實的思考和關懷;還有一部詩選《假漂亮和蒼蠅拍手》亦是初次面世。今年是世界科幻誕生兩百周年,韓松從初中開始寫科幻到現在,三十六年一直沒有中斷,常有人問他是如何堅持下來的,他回答:「每個人都有責任,把自己在這個片斷宇宙中的經歷,盡可能記錄下來,留給另一個宇宙中的我看。」
一直以來,偉大的自然科學家、相對論的創始者愛因斯坦在絕大多數人心目中只是一個符號。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根據1953年德文版著作編譯出版的愛因斯坦文集《我的世界觀》,會讓人們對愛因斯坦產生更加完整的認知。他不僅是天才和偉大的科學家,還是思想家和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他不受羈絆的獨立人格,以及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獨特方式使他思想深刻、見解獨到,在今天看來依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比如他堅信科學的應用可以是集體組織的,但科學的創造卻只能是個人自由思想的成果,他從不搞什麼「創新團隊」,甚至沒有帶過博士生。他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只教人專業知識是不夠的。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機器,卻成不了一個人格完整的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並獲得切身的感受。學生必須對何為美以及何為道德上的善有敏銳的辨識力,否則只是靠那點兒專業知識,更像一隻訓練有素的狗,而不是一個均衡發展的人。」這就是他「在提倡『人文學科』同等重要時心中所想的東西」,而「過分強調競爭體系,以及為了立竿見影的用途而過早地專門化,將會扼殺包括專業知識在內的一切文化賴以生存的那種精神」。
《打開一顆心》作者斯蒂芬·韋斯塔比醫生是英國著名的心臟外科醫生,曾經師從國際心臟外科先驅柯克林教授,經手過12000顆心臟。他所遭遇的心臟外科救助場景不是影視劇,卻時時上演著驚心動魄的生死大戲,心臟外科大夫的腦洞比影視編劇要大得多,患者在苦難過山車上的跌宕程度也比好萊塢大片刺激得多:主動脈瓣嚴重畸形的馬術愛好者,後來因妊娠而凸顯危機;救治沒有脈搏、沒有血壓的機械心臟人、電子心臟人;在走廊里偶遇穿越沙漠、逃過大屠殺的阿拉伯無名啞母病孩,全力施救卻最後雙雙殞命;還有兩顆心臟並聯工作的手術方案……當醫務制度和救人沖突時,醫生該何去何從?手術風險巨大,患者和醫生該如何決定?技術通神的醫生也有做不成的手術?醫療的成效、界限究竟在何處?英國醫生韋斯塔比的經歷、態度和思考,也必定引發中國醫生和讀者的反思。

熱點內容
匆匆那年小說方茴的結局 發布:2025-08-29 18:59:39 瀏覽:409
重生之誰與爭鋒小說 發布:2025-08-29 18:54:44 瀏覽:625
包廂內總裁類似的小說 發布:2025-08-29 18:51:40 瀏覽:720
小說里寫知名游戲侵權嗎 發布:2025-08-29 18:46:23 瀏覽:168
經典奶爸文小說 發布:2025-08-29 18:45:50 瀏覽:266
最美女總裁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8-29 18:35:25 瀏覽:205
艾寶良小說天眼結局 發布:2025-08-29 18:35:23 瀏覽:35
男女主是相親認識的總裁小說 發布:2025-08-29 18:27:19 瀏覽:491
都市鋼鐵俠小說 發布:2025-08-29 18:26:34 瀏覽:969
女生玄幻言情小說套路 發布:2025-08-29 18:18:39 瀏覽: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