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短篇小說
1. 10部有名的外國文學名著
《世界名著》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世界名著》指2000年,根據《紐約時報》和美國《讀者文摘》組織的橫跨歐、亞、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萬讀者的投票調查,精選出的十部經典長篇名著

2. 推薦一些經典的外國文學作品
莎士比亞:
《羅密歐與朱麗葉》學習經典還能積累點戀愛經驗!要知道朱麗葉死的時候才十四歲啊!
《哈姆雷特》經典啊!to be or not to be……小時候看的獅子王就是動畫版的王子復仇記(哈姆雷特)
《威尼斯商人》尖酸刻薄有吝嗇的夏洛克
這是看過了!其他的包括《李爾王》,《麥克白》,《奧瑟羅》……
泰戈爾:
《飛鳥集》,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飛去了。百讀不厭的小詩!個人收藏了一本精裝的!
《吉檀迦利》諾貝爾文學獎,不解釋
《新月集》,《園丁集》,《隨想集》……
儒勒·凡爾納:
《地心游記》
《海底兩萬里》
《環游地球八十天》
不用介紹了吧?電影總會知道一點吧?
保爾柯擦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看這本書的時候有一次看的時候情緒激動一拳捶在牆上手還搞破了!
《湯姆叔叔的小屋》有關黑奴的,高二時,一天看完!
《活法》日 稻盛和夫
《小王子》好書,雖然看的迷迷糊糊
《瓦爾登湖》靜心去看
《簡愛》
《呼嘯山莊》
《德伯家的苔絲》
《魯兵遜漂流記》
《哈克貝利芬歷險記》
《飄》無比的喜歡,然而電影下載之後,放了四五年還是沒有看!
就寫這么多吧!這是我看過的!我看的名著不多,個人感覺還不錯!
3. 外國文學作品
奧地利卡夫卡的《變形記》 俄國高爾基的《童年》《人間》《我的大學》 法國莫泊桑的《羊脂球》《項鏈》 俄國契柯夫的《變色龍》
俄國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德國歌德的《浮士德》 法國雨果的《巴黎聖母院》 英國狄更斯的《雙城記》 法國福樓拜1.《莎士比亞全集》<英>(莎士比亞)
2.《聖經》
3.《對話錄》<希>(柏拉圖)
4.《荷馬史詩》<希>(荷馬)
5.《物種起源》<英>(達爾文)
6.《戰爭與和平》<俄>(托爾斯泰)
7.《哈克貝利.芬歷險記》(馬克.吐溫)
8.《紅與黑》<法>(司湯達)
9.《草葉集》<美>(惠特曼)
10.《神曲》<意>(但丁)
11.《堂吉訶德》<西>(塞萬提斯)
12.《資本論》<德>(馬克思)
13.《浮士德》<德>(歌德)
14.《社會契約論》<法>(盧梭)
15.《包法利夫人》<法>(福樓)
16.《悲慘世界》<法>(雨果)
17.《高老頭》<法>(巴爾扎克)
18.《玩偶之家》<挪威>(易卜生)
19.《安娜.卡列尼娜》<俄>(托爾斯泰)的《包法利夫人》英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等等
呼嘯山莊》 艾米莉·勃朗特
《荊棘鳥》 考琳 ·麥卡洛
飄》瑪格麗特•米切爾
《絞刑架下的報告》 伏契克
《湯姆叔叔的小屋》,又譯作《黑奴籲天錄》和《湯姆大伯的小屋》,作者是美國
女作家比徹·斯托夫人(1811—1896)。
《巴黎聖母院》 [法]雨果
《笑面人》 [法]雨果
三劍客》 [法]大仲馬
《安娜•卡列尼娜》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
飄 美國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米歇爾
《簡•愛》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茶花女》 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
《基督山恩仇記》 大仲馬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蘇聯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
《戰爭與和平》 托爾斯泰
《復活》俄國作家托爾斯泰
《巴黎聖母院》雨果
《高老頭》巴爾扎克
《老人與海》 海明威
《泰戈爾短篇小說選》 (印度)泰戈爾 董友忱/黃志坤
《悲慘世界》(上中下) (法) 雨 果 楊元良/郎維忠等
《死魂靈》 (俄) 果戈理 陳殿興/劉廣琦
《茶華女》 (法) 小仲馬 劉自強/嚴勝男
《罪與罰》(上下》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臧仲倫
《莎士比亞精選》 (英) 莎士比亞 朱生豪
《雙城記》 (英) 狄更斯 奮/ 陳姝波等
田裡的守望者-塞林格-美國
在路上-傑克·凱魯亞克-美國
熱愛生命-傑克·倫敦-美國
了不起的蓋茨比-菲茨傑拉德-美國
肖申克的救贖-史蒂芬·金-美國
霧都孤兒-迪更斯-英國
天使,望故鄉-托馬斯·沃爾夫-美國
第22條軍規-約瑟夫·海勒-美國
裸體的午餐-威廉·巴勒斯-美國
巨人傳-羅曼·羅蘭-法國
追憶似水年華-普魯斯特-法國
安徒生童話-安徒生-丹麥
4. 外國文學作品100部
八十天環游地球 漂亮朋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包法利夫人 福爾摩斯探案集 簡·愛
巴黎聖母院 羊脂球
這幾本是必看的喲
5. 適合高中生閱讀的外國文學作品(短篇)
推薦五篇深深打動過我的短篇小說,這些小說我視作第一流的短篇作品,但在80年代生人里,可能傳播范圍遠不能與其成就相匹,信任我的人可以在閑暇時品酌一下。
《品質》 約翰·高爾斯華綏(John Galsworthy)1867—1933 193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品質》描寫了一個誠懇、高尚、忠於技藝的鞋匠,他和哥哥只承做定貨,不出售現成靴子,他從不登廣告,用最好的皮革,「只有親眼看過靴子靈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樣的靴子」,他的技藝贏得了競爭對手由衷地尊敬。然就這樣最出色的鞋匠,最後卻餓死了。因為浮躁的社會里,人們對靴子世俗要求承載不了完成一件藝術品所需的時間,況且,他做的靴子不會壞,你不需要再去買第二次。
高爾斯華綏出生在英國的豪富家族裡,父親是倫敦聲名顯赫的大律師,就是這樣的一位作者,在小說里對這位日耳曼鞋匠充滿了深篤的感情,短短四五千言,沒有什麼華麗而感情強烈的詞藻,但每一行都透著堅定而深情地敬意。
《沉重的時刻》 托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 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沉重的時刻》是為紀念席勒逝世一百周年而作。小說描寫了席勒在創作中遇到困難而幾乎喪失信心,但在心靈的感召下,又重新振作起來的過程。小說用細致深刻的內心描寫,刻劃了一個意志堅強、思想高尚的偉大靈魂。
我曾在札記本上從小說中摘抄了以下的文字,當自己為夢想而等待、失落、彷徨甚至想放棄的時候,看看它們,看看席勒那痛苦而深邃的靈魂,就會讓我無比篤定。
「他是一個貧乏的人,一個流浪漢,一個厭世者,一個被壓迫的、幾乎沒有人同情有人。但是他年輕,他還非常年輕!每一次不管他的腰彎得多麼低,他的精神是高揚的。在長時間的痛苦之後,跟著來的是信心堅定,內心裡充滿了愉快的時候。這種時候不在來了,很難再來了……他失掉了對將來的信心,這信心就是他痛苦中的明星。事情就是這樣子,這是一種絕望的真理:他認為是患難和考驗的,痛苦和空洞的年代,實際上卻是豐富而有收獲的年代……」
《青魚》 赫爾多爾·奇里揚·拉克司奈斯(Halldor Kiljan Laxness)1902—1998 195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拉克司奈斯出生於雷克雅未克郊區的農民家庭,由於貧窮,從未上過學,也許這對於天才是幸事,未被標准化教育統一過的人,往往能寫出極具個人風格的作品,一如我少年時的偶像,沈從文先生。《青魚》是很特別的小說,自成一格,小說中抒情與批判、幽默與諷刺渾然一體,剛柔並濟。小說表現了一個小漁村中極度貧困、蒙昧和麻木的人們,但看完並不覺得他們如魯迅小說中蒙昧麻木的人們那般可鄙,相反,他們很可愛,老卡達在刮青魚時近乎捨命的狀態,挖掘出了人性中最原始的,未經修飾和美化的自我追求。
《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 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1897—1962 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跟之前的三人比起來,福克納在中國傳播應該是更為廣泛,我在很多人家裡都見過他的《喧囂與憤怒》,作為美國最重要的現代派小說家之一,他對現在這些流行文學的影響也遠甚於批判現實主義時期的作家。一直以來,對福克納的研究很盛,誕生出了如「約克納帕塌法世系」這樣聽著令人眩暈的成果。我還是很喜歡《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的,喜歡其怪誕、妖異的氣氛,喜歡其高超的敘事技巧,讓讀者一點一點地接近人物內心世界,最後急轉直下,讀者才得以窺見完整的人物形象。作為「約克納帕塌法世系」的組成部分,《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很好的體現了福克納的風格。
《牆》 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06—1980 1964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但薩特以「謝絕一切來自官方的榮譽」為理由拒絕 作為存在主義文學的代表作,《牆》的名氣有些過於大了,這違背了我推薦一點「在80年代生人里,傳播范圍遠不能與其成就相匹」的短篇小說,就像我沒有選《老人與海》、《變型記》這樣優秀,但路人皆知的短篇小說,或是被小資們重新推入暢銷書榜的卡爾維諾和茨威格。但存在主義對我影響實在太大了,我很難克服自己繞開《牆》這部小說。
與之前四部不同的是,前面四部都著力塑造了極具特點、個性鮮明的小說人物,但這也正是薩特所反對的,他反對作品把人物典型化、集中化,認為作品塑造人物不應比現實來得更美或更丑,應該赤裸裸地把真實表現出來。《牆》里的反法西斯戰士,生存或者死亡完全取決於偶然,他們並不高大,也不是英雄,只是一群「骯臟世界」里的「生存者」。我喜歡《牆》所表達的存在主義觀點,存在先於本質,人不是預先規范好的,而是在行動中才形成的,「人是自己行動的結果,此外什麼都不是」。
6. 常見短片外國文學作品
《虹》、《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戀愛中的女人》高爾斯華綏《品質》
曼斯菲爾德《園會》
喬伊斯《阿拉比》《死者》法國:
梅里美:《費德里哥》《馬鐵奧·法爾科內》
莫泊桑:《羊脂球》《小步舞》
都德:《磨坊書簡》里的全部(特別是《此房出售》)《柏林之圍》
現代的作家,法國人很推崇莫洛亞和埃梅,只讀過後者的一篇,沒什麼感覺。
俄國:俄國短篇我喜歡用一個「素」字形容
普希金《驛站長》
屠格涅夫 《獵人筆記》《木木》
契訶夫 《渴睡》《窩囊》《套中人》《約內奇》
比起現在名氣越來越大的蒲寧,我倒是更喜歡左琴科的一些諷刺短篇。
日本:
森鷗外《舞姬》(看過一篇日本推理小說《柏林1888》是以森鷗外和俾斯麥為主人公的,很有趣)
芥川龍之介 《竹林中》《羅生門》《橘子》《地獄變》(芥川的確是個怪才,陰郁和陽光題材都寫得來)
星新一《雪夜》
德語文學:
施篤姆(很喜歡的作家,和很多作家關心社會對人性的異化不同,他一直執著的關注著人性的光明,作品總是帶著夢幻與童心):《木偶戲子波勒》《茵夢湖》《普賽奇》
卡夫卡:《在流放地》《飢餓藝術家》《判決》
茨威格:《象棋的故事》《看不見的收藏》《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迪倫馬特:《隧道》(迪倫馬特很牛,戲劇方面有《老婦還鄉》《物理學家》,小說方面《隧道》是經典,《法官和他的劊子手》是我讀過的最好的推理小說之一,他在西方名氣很大,在國內少有人知)
美國:
愛倫·坡:(美國人認為與馬克·吐溫齊名的小說家和詩人,我覺得論短篇他要強過吐溫):《厄舍老屋的倒塌》《黑貓》
歐·亨利:《帶傢具的出租屋》《鍾擺》《紅毛酋長的贖金》和其他大家熟知的
傑克·倫敦:《一千打》《一塊牛排》《墨西哥人》
海明威:《乞力馬扎羅的雪》(遠比《老人與海》為好)《白象似的群山》
福克納 《艾米莉的一支玫瑰花》
7. 經典外國文學短篇小說
羊脂球,項鏈,變色龍,套中人,野性的呼喚,白牙,百萬英鎊,陰謀與愛情
8. 有什麼好看的外國文學小說
《化身博士》
《羅馬假日》
《威尼斯商人》
《羅密歐與主力也》
《科學怪人》
《夜訪吸血鬼》
《飄》
《阿甘正傳》
《亂世佳人》
亂世佳人》《簡愛》《紅與黑》《巴黎聖母院》
《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茶花女》《魯濱遜漂流記》
〈基督山伯爵〉〈名利場〉〈卡門〉〈純真年代〉
〈小婦人〉〈呼嘯山莊〉〈蝴蝶夢〉〈紅字〉〈牛虻〉
〈安娜·卡列尼娜〉
莎士比亞的作品也是經常被拍成電影的,版本也數不勝數~~~
〈威尼斯商人〉〈羅密歐與朱麗亞〉〈王子復仇記〉〈哈姆雷特〉
〈仲夏夜之夢〉〈麥克百〉〈李爾王〉
狄更斯的作品有:〈霧都孤兒〉〈遠大前程〉〈艱難時世〉
〈雙城記〉〈大衛·科伯菲爾〉〈我們共同的朋友〉
奧斯汀的小說其實除了〈傲慢與偏見〉,還有〈理智與情感〉
〈勸導〉〈愛瑪〉〈曼斯菲爾德庄園〉都被改編成電影了,而且還有很多版本
當然英國BBC的Colin Firth的<傲慢與偏見〉這個版本是最經典的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