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季哩短篇小說

季哩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6-01 06:20:37

❶ 求名家短篇散文20篇最好短一點

1、朱自清《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5、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

「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以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麼勁兒!」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准備准備。」「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准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

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夥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❷ 季美林作品都有什麼

學術著作
著作 年份 備注
《〈大事〉偈頌中限定動詞的變位》
1941年
系統總結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頌所用混合梵語中動詞的各種形態調整
《〈福力太子因緣經〉的吐火羅語本的諸異本》
1943年
開創了一種成功的語義研究方法
《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
1944年
發現並證明了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犍陀羅語的特點之一
《中印文化關系史論叢》
1957年
《印度簡史》
1957年
《印度古代語言論集》
1982年
《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義》
1985年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1985年
論證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闡明了原始佛教的語言政策、考證了佛教混合梵語的歷史起源和特點等
《大唐西域記校注》
1985年
《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譯釋》
1985年
《吐火羅文A中的三十二相》
1985年
《敦煌吐魯番吐火羅語研究導論》
1997年
《大國方略:著名學者訪談錄》
——
《東方文學史》
——
《東方文化研究》
——
《禪與東方文化》
——
《東西文化議論集》
——
《世界文化史知識》
——
翻譯作品
季羨林先生精通12國語言:漢語、南斯拉夫語、梵語、阿拉伯語、英語、德語、法語、俄語、吐火羅語等,翻譯了大量作品。
年份 名稱 原著作者 出版社 備注 參考資料
1955
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
[德]安娜·西格斯
作家出版社
德譯中;小說集
[7]
1956.06
沙恭達羅
[印]迦梨陀娑
人民文學出版社
梵譯中;劇本
[7]
1959
五卷書
[印]佚名
人民文學出版社
古印度寓言故事集
[7]
1962
優哩婆濕
[印]迦梨陀娑
人民文學出版社
梵譯中;劇本
[7]
1980
羅摩衍那(一):童年篇
[印]蟻垤
人民文學出版社
《羅摩衍那》系列,共7卷
[7]
1981
羅摩衍那(二):阿逾陀篇
1982
羅摩衍那(三):森林篇
1982
羅摩衍那(四):猴國篇
1983
羅摩衍那(五):美妙篇
1984
羅摩衍那(六):戰斗篇
1984
羅摩衍那(七):後篇
收起
註:書籍多次出版,僅列出第一版出版時間。
散文隨筆
《清塘荷韻》
《賦得永久的悔》
《留德十年》
《萬泉集》
《清華園日記》
《牛棚雜憶》
《朗潤園隨筆》、
《季羨林散文選集》
《泰戈爾名作欣賞》
《人生絮語》
《天竺心影》
《季羨林談讀書治學》
《季羨林談師友》
《季羨林談人生》
《病榻雜記》
《憶往述懷》
《新紀元文存》
《季羨林品讀人生》[8]

❸ 朱夜的短篇,關於季泰雅的有哪些

法醫系列文:
《壁櫥》
一次案件,讓法醫朱夜和大學時代的朋友季泰雅、馬南嘉和葛洛毅再度重逢。
四人間的友情建構在擁有相同的秘密之上,命運又將四人湊在一起,被塵封的記憶逐漸蘇醒,表面熱絡私底下卻暗潮洶涌。
葛洛毅的死引爆了一切,被遮掩的與被欺騙的東西逐漸浮出水面,聲稱自己是兇手的泰雅,以及脫口提供證據的南嘉,事實的真相藏在層層掩蔽之後,四人真正的關系原來竟是……!?
《法醫系列》朱夜新作!喜歡推理類型小說的讀者切勿錯過!

《眠火》
站在世俗的眼光中,徐秋華是幸福的。
不愁經濟問題,愛人守護在身邊,但就連他自己也不能明白,心中為何有一股費解的抑鬱之情,幾要淹沒他的理智……
而就在他鬱郁不樂之時,運氣卻意外地降臨到他身上。
眼見情人漸漸凋零下去,童悅達卻發現自己竟然束手無策。
他完全不知道現在到底是什麼侵蝕著徐秋華的身體和心靈。難道真的是險惡的魔鬼?
他們明明如此相愛,再艱困的難關都已經攜手度過,為什麼卻反而在平淡的日子中,慢慢消磨掉了曾經悸動的心情……

《魔盒》
朱夜在一次醫學會議中認識了曹劍剛,
兩人並相約一同到不為遊人所知的山裡渡假。
意外地在預備住宿的地方遇到許多似乎各懷秘密的人。
不斷逸失的記憶、將聯外道路所阻斷的大樹、
忽然昏睡不醒的曹劍剛、以及,突然降臨的命案現場。

錯綜復雜的關系、紛亂迭至的證據,朱夜能順利解開真相嗎!?

愛系列:愛報復的人 愛胡思亂想的人 愛發泄的人 愛鑽牛角尖的人 愛系列短篇
我很喜歡的系列短篇,全是一些泰雅和朱夜之間很溫馨的生活片段的說,唉~~也只有在這些短篇中,我們才能看到完好無損並幸福著的泰雅吧!鄭重推薦,喜歡季泰雅的大大們一定要看進來。從文風上講,偶好喜歡夜大的文,生活中細碎的點滴和愛的濃淡相諧的痕跡尾隨著最真實且惟美的線條深深地醉進讀者的骨髓中,縈懷難逝啊……

崩潰

沉睡的證據

第七重封印

玫瑰花精系列

張力

《DEVIL》朱夜(誰也不能否認朱夜大人的作品絕對是耽美世界裡的一株奇葩,獨樹一幟,卻又毫不遜色地大放異彩。DEVIL是篇絕對智慧型的文文,思路清晰,邏輯縝密,節奏緊湊,語言平實舒服,情節引人入勝,意味幽遠綿長。偶在讀的過程中,一直想到的是七宗罪沉默羔羊這樣的影片。到底誰是兇手,不到最後仍不能肯定,而當兇手揭密的時候,偶的心已經痛到幾乎沒有任何感覺了。偶現在已絕對不再懷疑朱夜是季泰雅的後媽這種說法的說。但是這里的朱夜,顯然洗掉了SG里的懦弱與青澀,變成了一個更有頭腦,更能擔當,更成熟,也更具傷害性的男人,而且這一次,擺在他面前的局面也更加錯亂復雜。雖說D和SG是完全無關的兩篇,不過如果從未涉獵過朱大文文的人,還是請先讀SG,再讀D吧)(最後要說明的一點是:朱夜大人長篇文文的永恆主題是醫生、娼妓、警察和死亡,若不喜懸疑或討厭看文同時作深層思考的大人請最好不要追進來,但是追進來就不會後悔)

❹ 好看的古代短篇小說,十章左右。絕對不要穿越,不要現代。最好附簡介

短篇的(大約十章左右):銀一兩(她,銀一兩,要身世沒有,論背景一片空白,真要說有什麼,也不過是和宮王爺府的小小廚娘一枚,清白乾凈得很,但她家的爺就很威武,不僅權傾一時,更是眾人口中的皇上皇,

通常這種人怪癖極多,即使是冷酷霸道如他也不例外,如果有人碰到他,必焚衣抓狂,不砍個頭落地誓不甘休,可她一再犯忌,小腦袋還不是仍安好地擱在她脖子上;

楊棪織造欲獻給皇上的貢品,他亦親自挑選為她制衣,主子想犒賞她的辛勞她是明白的,只是── 拜託,穿著錦衣華服殺雞宰羊的,這能看嗎?

最怪的是,打從她被派到爺的身邊服侍後,一堆人全找上了她,今天是九門提督大人拜訪,明兒個是尚書大人求見,這下連當今皇上的愛妃──搖妃娘娘都派人召她入宮談談心了,

問他們為什麼一個個找上她時,他們的回答卻令她傻眼,哇哩咧,她不是個廚娘而已嗎?何時換了職稱她怎麼都不知道?

) 王爺變乞丐(「我給你半年的時間,如果半年之後, 你還不能讓我明白什麼是害怕,那你的命就歸我了。」 呃,這種會玩掉小命的賭約,是他單方面說了就算的嗎? 這下她可是撿乞丐容易送乞丐……也不難啦, 只要讓他嚇破膽就行了,是吧?那她就陪他慢、慢、玩! 說書先生說,最讓人害怕的莫過於刀劍架在脖子上, 這菜刀也是刀嘛,她就將就著用,趁著月黑風高殺人夜, 一個手起刀落——咦,菜刀你怎麼躲到牆壁里了? 唉,對付這種非常人,她的驚魂一百式不僅不夠看, 還被他動不動就舔她手指的舉動惹得心兒怦怦跳, 才在想說老是嚇不倒他,自己早晚都得死, 這么剛好就有壞人來幫忙,一刀送她回老家也算早死早超生, 沒想到這時他卻突然說:「賭約結束,你贏了。」) 木玉成約 (這個女人真是神醫? 出言不遜、尖酸刻薄、稀奇古怪, 望著他的眼睛裡,還有怨恨與不甘, 偏偏,又那般多才, 投他所好,偶爾溫柔, 他就彷彿聽見心動的聲音, 最後身份曝光,眾人驚訝, 原來真是冒名頂替。 不是神醫,不是木先生, 那麼她是誰? 她到底是誰?)還有好多,比如 君莫問愁 門當戶對 十里紅妝 乖丫頭 等

❺ 世界短篇小說推薦

樹妖
裟欏雙樹的
以及 浮生系列中的獵獅
文筆細膩 感人值得一看

我是一隻妖怪,生於漫天飛雪的十二月,浮瓏山顛。
哪一年已經不記得,七百年前?!一千年前?!或許更早。
在我未得成人型的時候,每至隆冬盛夏兩季,總有形色各異年歲參差的人類,懷著各自的心思,或獨來獨往,或攜家帶口,前赴後繼晝夜不分地攀上與天相接的浮瓏山。
虔誠的汗水,盡入我眼;墮崖的尖叫,盡入我耳。
端立山顛,俯瞰著匍匐在腳下的幸運兒,我心安理得地接受著他們的朝拜,任由他們哆嗦著雙手,把一條條五色錦線掛在我的身上。
願望有多少,錦線就有多少。
這些人,視我為神,執拗地以為我可以給予一切他們所渴望的庇佑。千百年來,他們不在乎這是一座沒有路的山峰,無視山腳深谷下的累累白骨,不顧峭壁上遍布毒荊,甘心以自己的性命,彰現無限的虔誠——對我的虔誠。
但是,我不是神,實現不了他們任何願望。
身上的七色光暈,不過是為了在黑夜裡吸引無知的飛鳥小獸供我果腹而已,卻被以訛傳訛地認作福澤人間的佛光神跡。
天大的誤會,真是罪過。
不過,不是我的罪,是人類的一相情願與偏聽偏信的陋習罷了。
所以,我懶得澄清。身為一個妖怪,卻被當做神一樣的崇拜,這種感覺我並不排斥,還有點喜歡。另外,觀賞完全不同的臉孔,聽著千奇百怪的祈願,比起終日面對不能說話不能動的岩石花草,活生生的人類更有利於打發我無聊的時間。
是的,我的時間很無聊,我的生活很孤獨。浮瓏山顛就是我全部的世界,除了這里,我哪裡也不能去,數百年如一日地看著同一片風景,日出日落,風起風止,花開花落,沒有哪一天是特別的。
每當目送著心滿意足的人類離開時,我總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跟他們一樣,邁著輕快的步子離開。
山下的世界,是我一直以來的渴望。
然而,我不能離開這里,寸步都不可能。
因為,我是一隻樹妖。
我的生命在堅硬的土石下盤根錯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擴張茁壯,長勢異常地好。我心裡很清楚,離開了土,樹只會有一個下場。
要活著,就不能有自由。
這就是身為樹妖的宿命,有點荒唐,有點殘忍。
不過,我已經逐漸習慣了這種紋絲不動的日子。比起那些默默無名隱沒在不起眼角落裡的同類,我興許能說得上是幸運了。因為,我背負著「神」的光環,拜它所賜,我總算還能擁有一些虛偽的快樂,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值得慶幸,是吧?!
其實,要改變這種宿命也不是沒有辦法,只要修成人型,就可以脫離真身自由行動。這辦法我很早很早之前就知道。但是,對我而言,這「辦法」等同於幻想。以我的膚淺修為,恐怕撐不到成人的那天便化作一抷沙土,形神俱消了。有生命的東西就不會有永遠,妖精也一樣,千年也罷,萬年也好,總有消亡的一天。跟人類從生到死的道理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短,一個長而已。
沒有不死的人,也沒有不死的妖怪。
一隻樹妖,卻渴望自由。
靜如止水的頹廢日子,幻想與絕望並存。
然而,當我抱定在浮瓏山終老至死的無奈想法時,我自欺也欺人的生活,沒有任何預兆地終結於一個炎炎夏日的夜晚……

他剛剛從崖下救回了一對失足的母子,大難不死的人坐在山邊,驚魂未定。然,他們沒有對救命恩人說半個謝字,不是害怕到忘記,而是不知道要對誰說。
他故意隱了身形,凡人看不到。
可是,我能,一清二楚。
他靠在我身上,沐著清亮的月光,耐心地等待著這一批朝拜者的離開。
除了那些人與獵物,再沒有誰如此接近過我,我不欣賞人在乞求時的卑微,以及獵物在被捕時的恐慌。但是,我喜歡他。喜歡他過人不逼人的靈氣,冰涼深邃,卻有柔軟的溫暖……
「從今往後,不得如此。」
人,終於盡數散去,他對我說了第一句話,淡定從容,不笑不怒。
我雖活得孤絕,卻不愚鈍,隱晦的責備與警告令我不快。
七色光華從我的身體里層層躍出,映得半壁山頭流光溢彩。風動我動,婆娑曼妙,搖曳生姿,引人注目之勢猶勝從前任何時候。
我故意的。
一隻不知名的白色鳥兒沒有任何防備地落進了我的陷阱,站在美麗剔透的枝葉間婉轉鳴唱。
無聲無息,我移動著萬千枝葉中的一枝,接近著今天的獵物。
鳥兒只顧為自己動人的歌聲陶醉,嗅不到半點死亡的味道。
輕輕一揚,迅速套住了脆弱的脖子,只要再用點力氣,這小東西就會永遠告別它引以為傲的歌聲。
獵物撲騰著翅膀,幾片白色的羽毛輕飄飄亂紛紛地散落在枝椏間。
其實,現在並不飢餓,我只想告訴面前的人,若不是無知地貪戀我的魅力,他們不會丟掉性命。我從不曾逼過誰,人類也好,鳥獸也罷,一切一切,都是他們心甘情願,怎能怨我。
但是,我無聲的反駁被他制止了。
一滴透明的水珠從他指間彈出,不偏不倚地擊中了我攫住了鳥兒性命的「手」。
酸麻微疼的感覺,傳遍了我身上每一條葉脈。
由不得我說不,我鬆了「手」。
撲啦啦逃向天際的鳥兒,成了第一個有幸活著離開的獵物。
「頑劣的小妖。」他收回望向鳥兒去處的目光,緩步走到我面前,夜風撩動他月白色的袍子,垂在腰間的緞帶隨風而舞,拂過我的臉,竟然癢癢的。
「冤魂不息,一狀告到冥府,拿你是遲早的事。」
撥開一縷被吹到眼前的黝黑長發,他「提醒」我。
拿我?他真以為我孤陋寡聞嗎?!
這么多年來,我聽過的哭訴不計其數。我深知,天下間,比葬身浮瓏山的「冤魂」冤枉一百倍的枉死鬼何其多,冥府能管得了多少?!
我需要食物,也需要人類的崇拜。
沒有食物,腹空;沒有崇拜,心空。
像他這樣自由來去的逍遙神仙,怎能體會一隻樹妖的心思。
是的,他是個神仙,身不染塵,高高在上。
從他一靠近,我就洞悉了他獨一無二的身份。
因為他是神仙,所以,時刻展露對蒼生的悲憫之心是他天經地義的責任。可是,「蒼生」里從來就不包括妖精,這是上界正道千萬年來定下的規矩。
我為剛才對他的「喜歡」而後悔,盤算著他接下來會以怎樣的態度對待一隻「頑劣」的樹妖,毀了我膚淺的道行,還是,立即就地正法?!
畢竟,只要他願意,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給我滅頂之災,還能憑添一個為民除妖的美名。
今天,遇到他,我會有何後果?
「我在此,由不得你胡來。」
淡淡一句話,涼透我心。
果真被我料中,妖怪沒有資格反駁神仙,一旦觸怒對方,陪上的只有自己的性命。
浮瓏山顛的「神樹」,即將不復存在。
「我在此,由不得你胡來。」
淡淡一句話,涼透我心。
果真被我料中,妖怪沒有資格反駁神仙,一旦觸怒對方,陪上的只有自己的性命。
浮瓏山顛的「神樹」,即將不復存在。
片刻時間,從殺人跌入被殺,角色轉換如此迅速,超出了我全部的想像。從人類那裡聽來的「殺人償命」、「惡有惡報」之類的詞句一個個幸災樂禍地跳到我心裡。
雖然不滿意我的生活,可是,我依然留戀我的生命,能看能聽能呼吸,好過無知無覺的黑暗死寂。
我沒有「頑劣」到可以對死亡嗤之以鼻,所以,我真心實意地害怕著,夾雜著對他的怨恨。
「別讓我死得太難受,慈悲的神仙。」
是氣話,也是實話,是對他說的第一句話,也是最後一句。
我恐懼,但是絕不低頭哀求。
他的眼裡有笑意,深不可測。
清澈靈動的水波從他修長的指間旋繞而出,鱗鱗光點,閃爍其中。一圈一圈,層層疊疊,優雅緩慢地匯入他的掌心,開成了一朵無色的蓮花。
山腰處,一片荷塘,翠紅相間,正是盛放之季。可是,沒有一朵堪與他手中的媲美。
人映花,花映人。
盡管處在這般絕境,我還是要承認,這是我此生所見最美麗的一道風景。
神仙就是神仙,即便是斃命的武器,也要盡善盡美。
無怪人類崇拜他們,也無怪那麼多人夢想成為他們的一員。
「去。」
他攤開手來,嘴唇微微一動。
世上最美麗的那朵蓮花,旋轉著,朝我飛來。

給你發一段你先看看吧

❻ 主角姓季的小說

男主姓季,季悠辰。小說,撿來的女友
挺好看

❼ 季老在流德十年的故事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羨林在論文答辯和印度學、斯拉夫語言、英文考試中得到4個"優",獲得博士學位。因戰事方殷,歸國無路,只得留滯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學漢學研究所擔任教員,同時繼續研究佛教混合梵語,在《哥廷根科學院院刊》發表多篇重要論文。"這是我畢生學術生活的黃金時期,從那以後再沒有過了。""博士後"的歲月,正是法西斯崩潰前夜,德國本土物質匱乏,外國人季羨林也難免"在飢餓地獄中"掙扎,和德國老百姓一樣經受著戰禍之苦。而作為海外遊子,故園情深,尤覺"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祖國之思和親情之思日夕 索繞,"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1945年1O月,二戰終結不久,即匆匆束裝上道,經瑞土東歸,"宛如一場春夢,十年就飛過去了"。離開哥廷根35年後的1980年,季羨林率中國社會科學代表團重訪哥市,再謁83歲高齡的瓦爾德施米特恩師,相見如夢。後來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抵達上海,旋赴南京,與李長之重逢,經李介紹,結識散文家梁實秋、詩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謁清華時期的恩師陳寅恪,陳推薦他去北京大學任教,遂又拜見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會北大文學院院長湯用彤,被聘為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在北大創建該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語言學家馬堅、印度學家金克木等。 解放後,繼續擔任北大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從事系務、科研和翻譯工作。先後出版的德文中譯本有德國《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1955 年),梵文文學作品中譯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達羅》(劇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書》(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優哩婆濕》(劇本,1962年)等,學術著作有《中印文化關系史論叢》(1957年)、《印度簡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義》(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54年、1959年、1964年當選為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並以中國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後出訪印度、緬甸、東德、前蘇聯、伊拉克、埃及、敘利亞等國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幫"及其北大爪牙的殘酷迫害。1978年復出,繼續擔任北京大學東語系系主任,並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1984年,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1988年,任中國文化書院 院務委員會主席。並曾以學者身份先後出訪德國、日本、泰國。 70年代後期以來擔任的學術回體職務有:中國外國文學會副會長(1978年)、中國南亞學會會長(1979年)、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 1980年)、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1981年)、中國語言學會會長(1983年)、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1983年)、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1984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1984年)、中國作家學會理事(1985 年)、中國比較文學會名譽會長( 1985年)、中國亞非學會會長(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雜憶》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認為"這是一本用血淚換來的和淚寫成的文字。這是一代宗師留給後代的最佳禮品"。季羨林的學術研究,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

綜合北京大學東方學系張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羨林的學術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個方面:(1)印度古代語言研究--博士論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動詞的變化》、《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使用不定過去式作為確定佛典的年代與來源的標准》等論文,在當時該研究領域內有開拓性貢獻;(2)佛教史研究--他是國內外為數很少的真正能運用原始佛典進行研究的佛教學學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語言的變化規律和研究佛教歷史結合起來,尋出主要佛教經典的產生、演變、流傳過程,藉以確定佛教重要派別的產生、流傳過程;(3)吐火羅語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緣經〉吐火羅語諸本諸平行譯本》,為吐火羅語的語意研究開創了一個成功的方法,1948年起即對新疆博物館藏吐火羅劇本《彌勒會見記》進行譯釋,1980年又就7O年代新疆吐魯番地區新發現的吐火羅語A《彌勒會見記》發表研究論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羅文發現在中國,而研究在國外"的欺人之談;(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國紙和造紙法輸人印度的時間和地點問題》、《中國蠶絲輸入印度問題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遊記》有些成分來源於印度的論證,說明中印文化"互相學習,各有創新,交光互影,相互滲透";(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80年代主編《大唐西域記校注》、《大唐西域記今譯》,並撰10萬字的《校

❽ 季獻林的著作

年譜
1923年,考入濟南正誼中學.
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系;師從吳宓、葉公超,學東西詩比較、英文、梵文;選修陳寅恪的佛經翻譯文學;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俞平伯的唐宋詩詞、朱自清的陶淵明詩。
1934年獲得清華大學文學學士學位,任山東濟南中學高中語文教師。
1935年,被德國格丁根大學錄取,從梵文權威恩斯特·瓦爾德施米特(Ernst Waldschmidt)學梵文、巴利文和佛學。
1937年,開始兼任格丁根大學漢學系講師;
1941年,獲博士學位。從西克(Emil Sieg)學吐火羅語、《十王子傳》、《大疏》、《梨俱吠陀》。
1946年,回國,任教於北京大學,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
1956年,被任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1967年,受到文革迫害;
1973年-1977年 翻譯完成二百多萬字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
1978年復出,續任北大東語系系主任,並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
1984年任北京大學南亞東南亞研究所所長。
1999年,應聖嚴法師之邀,赴台訪問,並祭拜胡適墓園,撰寫〈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一文。
2003年起因病入住北京三○一醫院,期間仍繼續寫作。

學術成就
印度古代語言研究;
佛教史研究
吐火羅語研究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翻譯介紹印度文學作品及印度文學研究
比較文學研究
東方文化研究

翻譯
《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
《沙恭達羅》
《五卷書》
《優哩婆濕》
《羅摩衍那》

學術著作
《中印文化關系史論叢》
《印度簡史》
《現代佛學大系》
《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義》
《敦煌學大辭典》
《大唐西域記校注》
《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譯釋》
《吐火羅文A中的三十二相》
《敦煌吐魯番吐火羅語研究導論》
《文化交流的軌跡 : 中華蔗糖史》
《大國方略 : 著名學者訪談錄》
《東方文學史》
《東方文化研究》
《禪與東方文化》
《東西文化議論集》
《世界文化史知識》
《敦煌學大辭典》

散文隨筆
《清塘荷韻》
《賦得永久的悔》
《留德十年》
《萬泉集》
《清華園日記》
《牛棚雜憶》
《朗潤園隨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 ISBN 7-208-03280-7
《季羨林散文選集》
《泰戈爾名作欣賞》
《人生絮語》
《天竺心影》
《季羨林談讀書治學》
《季羨林談師友》
《季羨林談人生》
《病塌雜記》,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1月初版,ISBN 9787802282179

❾ 季老的資料

季羨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中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1]。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趙氏,農民。叔季嗣誠。幼時隨馬景恭識字。6歲,到濟南,投奔叔父季嗣誠。入私塾讀書。 7歲後,在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附設新育小學讀書。10歲,開始學英文。12 歲,考入正誼中學,半年後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 在高中開始學德文,並對外國文學發生興趣。18歲,轉入省立濟南高中,國文老師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譯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過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於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業方向德文。從師吳宓、葉公超學東西詩比較、英文、梵文,並選修陳寅恪教授的佛經翻譯文學、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俞平伯的唐宋詩詞、朱自清的陶淵明詩。與同學吳組緗、林庚、李長之結為好友,稱為"四劍客」。同學中還有胡喬木。喜歡"純詩",如法國魏爾蘭、馬拉梅。比利時維爾哈倫,以及六朝駢文,李義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譯德萊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學期間,以成績優異,獲得家鄉清平縣政府所頒獎學金。
1935年9月,根據清華大學文學院與德國交換研究生協定,清華招收赴德研究生,為期3年 。季羨林被錄取,隨即到德國。在柏林和美國與喬冠華同游。10月,抵達哥廷根,結識留學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學,"我夢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讀一點書,讀點古代有過光榮而這光榮將永遠不會消滅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這個夢。」(《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羨林選擇了梵文。他認為「中國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太大了,我要對中印文化關系徹底研究一下,或許能有所發現」。因此,「非讀梵文不行」。「我畢生要走的道路終於找到了,我沿著這一條道路一走走了半個多世紀,一直走到現在,而且還要走下去。」(《留德十一年》)「命運允許我堅定了我的信念。」 季羨林在哥廷根大學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學,學梵文、巴利文。選英國語言學、斯拉夫語言學為副系,並加學南斯拉夫文。季羨林師從"梵文講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學者瓦爾德施米特教授,成為他唯一的聽課者。一個學期 40多堂課,季羨林學習異常勤奮。 佛典《大事》厚厚3大冊,是用混合梵文寫成的,他爭分奪秒,致力於讀和寫,"開電燈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羨林在論文答辯和印度學、斯拉夫語言、英文考試中得到4個"優",獲得博士學位。因戰事方殷,歸國無路,只得留滯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學漢學研究所擔任教員,同時繼續研究佛教混合梵語,在《哥廷根科學院院刊》發表多篇重要論文。"這是我畢生學術生活的黃金時期,從那以後再沒有過了。"博士後"的歲月,正是法西斯崩潰前夜,德國本土物質匱乏,外國人季羨林也難免"在飢餓地獄中"掙扎,和德國老百姓一樣經受著戰禍之苦。而作為海外遊子,故園情深,尤覺"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祖國之思和親情之思日夕 索繞,"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1941年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後曾師從語言學家E.西克研究吐火羅語。
1945年10月,二戰終結不久,即匆匆束裝上道,經瑞士東歸,"宛如一場春夢,十年就飛過去了"。離開哥廷根35年後的1980年,季羨林率中國社會科學代表團重訪哥市,再謁83歲高齡的瓦爾德施米特恩師,相見如夢。後來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抵達上海,旋赴南京,與李長之重逢,經李介紹,結識散文家梁實秋、詩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謁清華時期的恩師陳寅恪,陳推薦他去北京大學任教,遂又拜見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會北大文學院院長湯用彤。
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學聘為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創建該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語言學家馬堅、印度學家金克木等。 解放後,繼續擔任北大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從事系務、科研和翻譯工作。先後出版的德文中譯本有德國《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1955 年),梵文文學作品中譯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達羅》(劇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書》(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優哩婆濕》(劇本,1962年)等,學術著作有《中印文化關系史論叢》(1957年)、《印度簡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義》(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54年、1959年、1964年當選為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並以中國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後出訪印度、緬甸、東德、前蘇聯、伊拉克、埃及、敘利亞等國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幫"及其北大爪牙的殘酷迫害。1978年復出,繼續擔任北京大學東語系系主任,並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
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外國語言文學評議組組長、第二屆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名譽會長、第6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常務委員、《中國大網路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和《語言文字卷》編輯委員會主任等等。其學術成就最突出地表現在對中世紀印歐語言的研究上頗多建樹。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頌中限定動詞的變位》(1941年,系統總結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頌所用混合梵語中動詞的各種形態調整)、《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1944年,發現並證明了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羅語的特點之一)、《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1985年)(論證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闡明了原始佛教的語言政策、考證了佛教混合梵語的歷史起源和特點等)、《〈福力太子因緣經〉的吐火羅語本的諸異本》(1943年)(開創了一種成功的語義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語言論集》(1982年)等。作為文學翻譯家,他的譯著主要有:《沙恭達羅》(1956年)、《五卷書》(1959年)、《優哩婆濕》(1959年)、《羅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等。作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潤集》(1981年)、《季羨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雜憶》等。
1978年~1984年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其著作已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
1988年,任中國文化書院 院務委員會主席。並曾以學者身份先後出訪德國、日本、泰國。
季羨林季先生長年任教北大,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研究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的多部經典,現在即使在病房每天還堅持讀書寫作。
季羨林先生為人所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還因為他的品格。他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書,不僅是老先生個人一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歷程的反映。季羨林先生備受關注的《病榻雜記》近日公開發行。在書中,季羨林先生用通達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頭上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這三項桂冠的,他表示:「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
70年代後期以來擔任的學術回體職務有:中國外國文學會副會長(1978年)、中國南亞學會會長(1979年)、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 1980年)、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1981年)、中國語言學會會長(1983年)、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1983年)、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1984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1984年)、中國作家學會理事(1985 年)、中國比較文學會名譽會長( 1985年)、中國亞非學會會長(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雜憶》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認為"這是一本用血淚換來的和淚寫成的文字。這是一代宗師留給後代的最佳禮品"。季羨林的學術研究,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

❿ 歐亨利 短篇小說

帶傢具出租的房間 (歐·亨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紐約西區南部的紅磚房那一帶地方,絕大多數居民都如時光一樣動盪不定、遷移不停、來去匆匆。正因為無家可歸,他們也可以說有上百個家。他們不時從這間客房搬到另一間客房,永遠都是那麼變幻無常——在居家上如此,在情感和理智上也無二致。他們用爵士樂曲調唱著流行曲「家,甜美的家」;全部家當用硬紙盒一拎就走;纏緣於闊邊帽上的裝飾就是他們的葡萄藤;拐杖就是他們的無花果樹。

這一帶有成百上千這種住客,這一帶的房子可以述說的故事自然也是成百上千。當然,它們大多干癟乏味;不過,要說在這么多漂泊過客掀起的餘波中找不出一兩個鬼魂,那才是怪事哩。

一天傍晚擦黑以後,有個青年男子在這些崩塌失修的紅磚大房中間轉悠尋覓,挨門挨戶按鈴。在第十二家門前,他把空當當的手提行李放在台階上,然後揩去帽沿和額頭上的灰塵。門鈴聲很弱,好像傳至遙遠、空曠的房屋深處。

這是他按響的第十二家門鈴。鈴聲響過,女房東應聲出來開門。她的模樣使他想起一隻討厭的、吃得過多的蛆蟲。它已經把果仁吃得只剩空殼,現在正想尋找可以充飢的房客來填充空間。

年輕人問有沒有房間出租。

「進來吧,」房東說。她的聲音從喉頭擠出,嘎聲嘎氣,好像喉嚨上綳了層毛皮。「三樓還有個後間,空了一個星期。想看看嗎?」

年輕人跟她上樓。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一線微光緩和了過道上的陰影。他們不聲不響地走著,腳下的地毯破爛不堪,可能連造出它的織布機都要詛咒說這不是自己的產物。它好像已經植物化了,已經在這惡臭、陰暗的空氣中退化成茂盛滋潤的地衣或滿地蔓延的苔蘚,東一塊西一塊,一直長到樓梯上,踩在腳下像有機物一樣粘糊糊的。樓梯轉角處牆上都有空著的壁龕。它們裡面也許曾放過花花草草。果真如此的話,那些花草已經在污濁骯臟的空氣中死去。壁龕裡面也許曾放過聖像,但是不難想像,黑暗之中大大小小的魔鬼早就把聖人拖出來,一直拖到下面某間客房那邪惡的深淵之中去了。

「就是這間,」房東說,還是那副毛皮嗓子。「房間很不錯,難得有空的時候。今年夏天這兒還住過一些特別講究的人哩——從不找麻煩,按時提前付房租。自來水在過道盡頭。斯普羅爾斯和穆尼住了三個月。她們演過輕松喜劇。布雷塔·斯普羅爾斯小姐——也許你聽說過她吧——喔,那隻是藝名兒——就在那張梳妝台上邊,原來還掛著她的結婚證書哩,鑲了框的。煤氣開關在這兒,瞧這壁櫥也很寬敞。這房間人人見了都喜歡,從來沒長時間空過。」

「你這兒住過很多演戲的?」年輕人問。

「他們這個來,那個去。我的房客中有很多人在演出界幹事。對了,先生,這一帶劇院集中,演戲的人從不在一個地方長住。到這兒來住過的也不少。他們這個來,那個去。」

他租下了房間,預付了一個星期的租金。他說他很累,想馬上住下來。他點清了租金。她說房間早就准備規矩,連毛巾和水都是現成的。房東走開時,——他又——已經是第一千次了——把掛在舌尖的問題提了出來。

「有個姑娘——瓦西納小姐——埃盧瓦絲·瓦西納小姐——你記得房客中有過這人嗎?她多半是在台上唱歌的。她皮膚白嫩,個子中等,身材苗條,金紅色頭發,左眼眉毛邊長了顆黑痣。」

「不,我記不得這個名字。那些搞演出的,換名字跟換房間一樣快,來來去去,誰也說不準。不,我想不起這個名字了。」

不。總是不。五個月不間斷地打聽詢問,千篇一律地否定回答。已經花了好多時間,白天去找劇院經理、代理人、劇校和合唱團打聽;晚上則夾在觀眾之中去尋找,名角兒會演的劇院去找過,下流污穢的音樂廳也去找過,甚至還害怕在那類地方找到他最想找的人。他對她獨懷真情,一心要找到她。他確信,自她從家裡失蹤以來,這座水流環繞的大城市一定把她蒙在了某個角落。但這座城市就像一大團流沙,沙粒的位置變化不定,沒有基礎,今天還浮在上層的細粒到了明天就被淤泥和粘土覆蓋在下面。

客房以假惺惺的熱情迎接新至的客人,像個暗娼臉上堆起的假笑,紅中透病、形容枯槁、馬馬虎虎。破舊的傢具、破爛綢套的沙發、兩把椅子、窗戶間一碼寬的廉價穿衣鏡、一兩個燙金像框、角落裡的銅床架——所有這一切折射出一種似是而非的舒適之感。

房客懶洋洋地半躺在一把椅子上,客房則如巴比倫通天塔的一個套間,盡管稀里糊塗扯不清楚,仍然竭力把曾在這里留宿過的房客分門別類,向他細細講來。

地上鋪了一張雜色地毯,像一個艷花盛開的長方形熱帶小島,四周是骯臟的墊子形成的波濤翻滾的大海。用灰白紙裱過的牆上,貼著緊隨無家可歸者四處漂流的圖片——「胡格諾情人」,「第一次爭吵」,「婚禮早餐」,「泉邊美女」。壁爐爐額的樣式典雅而莊重,外面卻歪歪斜斜扯起條花哨的布簾,像舞劇里亞馬遜女人用的腰帶。爐額上殘留著一些零碎物品,都是些困居客房的人在幸運的風帆把他們載到新碼頭時拋棄不要的東西——一兩個廉價花瓶,女演員的畫片,葯瓶兒,殘缺不全的撲克紙牌。

漸漸地,密碼的筆形變得清晰可辨,前前後後居住過這間客房的人留下的細小痕跡所具有的意義也變得完整有形。

梳妝台前那片地毯已經磨得只剩麻紗,意味著成群的漂亮女人曾在上面邁步。牆上的小指紋表明小囚犯曾在此努力摸索通向陽光和空氣之路。一團濺開的污跡,形如炸彈爆炸後的影子,是杯子或瓶子連同所盛之物一起被砸在牆上的見證。穿衣鏡鏡面上用玻璃鑽刀歪歪扭扭地刻著名字「瑪麗」。看來,客房留宿人——也許是受到客房那俗艷的冷漠之驅使吧——

曾先先後後在狂怒中輾轉反側,並把一腔憤懣傾泄在這個房間上。傢具有鑿痕和磨損;長沙發因凸起的彈簧而變形,看上去像一頭在痛苦中扭曲的痙攣中被宰殺的可怖怪物。另外某次威力更大的動盪砍去了大理石壁爐額的一大塊。地板的每一塊拼木各自構成一個斜面,並且好像由於互不幹連、各自獨有的哀怨而發出尖叫。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那些把所有這一切惡意和傷害施加於這個房間的人居然就是曾一度把它稱之為他們的家的人;然而,也許正是這屢遭欺騙、仍然盲目保持的戀家本性以及對虛假的護家神的憤恨點燃了他們胸中的沖天怒火。一間茅草房——只要屬於我們自己——我們都會打掃、裝點和珍惜。

椅子上的年輕人任這些思緒繚繞心間,與此同時,樓中飄來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聲音和氣味。他聽見一個房間傳來吃吃的竊笑和淫盪放縱的大笑;別的房間傳來獨自咒罵聲,骰子的格格聲,催眠曲和嗚嗚抽泣;樓上有人在興致勃勃地彈班卓琴。不知什麼地方的門砰砰嘭嘭地關上;架空電車不時隆隆駛過;後面籬牆上有隻貓在哀叫。他呼吸到這座房子的氣息。這不是什麼氣味兒,而是一種潮味兒,如同從地窖里的油布和朽木混在一起蒸發出的霉臭。

他就這樣歇在那兒,突然,房間里充滿木犀草濃烈的芬芳。它乘風而至,鮮明無誤,香馥沁人,栩栩如生,活脫脫幾乎如來訪的佳賓。年輕人忍不住大叫:「什麼?親愛的?」好像有人在喊他似地。他然後一躍而起,四下張望。濃香撲鼻而來,把他包裹其中。他伸出手臂擁抱香氣。剎那間,他的全部感覺都給攪混在一起。人怎麼可能被香味斷然喚起呢?喚起他的肯定是聲音。難道這就是曾撫摸、安慰過他的聲音?

「她在這個房間住過,」他大聲說,扭身尋找起來,硬想搜出什麼征跡,因為他確信能辨認出屬於她的或是她觸摸過的任何微小的東西。這沁人肺腑的木犀花香,她所喜愛、唯她獨有的芬芳,究竟是從哪兒來的?

房間只馬馬虎虎收拾過。薄薄的梳妝台桌布上有稀稀拉拉五六個發夾——都是些女性朋友用的那類東西,悄聲無息,具有女性特徵,但不標明任何心境或時間。他沒去仔細琢磨,因為這些東西顯然缺乏個性。他把梳妝台抽屜搜了個底朝天,發現一條丟棄的破舊小手絹。他把它蒙在臉上,天芥菜花的怪味刺鼻而來。他順手把手絹甩在地上。在另一個抽屜,他發現幾顆零星紐扣,一張劇目表,一張當鋪老闆的名片,兩顆吃剩的果汁軟糖,一本夢釋書。最後一個抽屜里有一個女人用的黑緞蝴蝶發結。他猛然一楞,懸在冰與火之間,處於興奮與失望之間。但是黑緞蝴蝶發結也只是女性莊重端雅但不具個性特徵的普通裝飾,不能提供任何線索。

隨後他在房間里四處搜尋,像一條獵狗東嗅西聞,掃視四壁,趴在地上仔細查看拱起的地氈角落,翻遍壁爐爐額和桌子、窗簾和門簾、角落裡搖搖欲墜的酒櫃,試圖找到一個可見的、但他還未發現的跡象,以證明她就在房間裡面,就在他旁邊、周圍、對面、心中、上面,緊緊地牽著他、追求他,並通過精微超常的感覺向他發出如此哀婉的呼喚,以至於連他愚鈍的感覺都能領悟出這呼喚之聲。

他再次大聲回答:「我在這兒,親愛的!」然後轉過身子,目瞪口呆,一片漠然,因為他在木犀花香中還察覺不出形式、色彩、愛情和張開的雙臂。唔,上帝啊,那芳香是從哪兒來的?從什麼時候起香味開始具有呼喚之力?就這樣他不停地四下摸索。

他把牆縫和牆角掏了一遍,找到一些瓶塞和煙蒂。對這些東西他不屑一顧。但有一次他在一折地氈里發現一支抽了半截的紙雪茄,鐵青著臉使勁咒了一聲,用腳後跟把它踩得稀爛。他把整個房間從一端到另一端篩了一遍,發現許許多多流客留下的無聊、可恥的記載。但是,有關可能曾住過這兒的、其幽靈好像仍然徘徊在這里的、他正在尋求的她,他卻絲毫痕跡也未發現。

這時他記起了女房東。

他從幽靈縈繞的房間跑下樓,來到透出一縫光線的門前。

她應聲開門出來。他竭盡全力,剋制住激動之情。

「請告訴我,夫人,」他哀求道,「我來之前誰住過那個房間?」

「好的,先生。我可以再說一遍。以前住的是斯普羅爾斯和穆尼夫婦,我已經說過。布雷塔·斯普羅爾斯小姐,演戲的,後來成了穆尼夫人。我的房子從來聲譽就好。他們的結婚證都是掛起的,還鑲了框,掛在釘子上——」

「斯普羅爾斯小姐是哪種女人——我是說,她長相如何?」

「喔,先生,黑頭發,矮小,肥胖,臉蛋兒笑嘻嘻的。他們一個星期前搬走,上星期二。」

「在他們以前誰住過?」

「嗨,有個單身男人,搞運輸的。他還欠我一個星期的房租沒付就走了。在他以前是克勞德夫人和她兩個孩子,住了四個月;再以前是多伊爾老先生,房租是他兒子付的。他住了六個月。都是一年以前的事了,再往以前我就記不得了。」

他謝了她,慢騰騰地爬回房間。房間死氣沉沉。曾為它注入生機的香氣已經消失,木犀花香已經離去,代之而來的是發霉傢具老朽、陳腐、凝滯的臭氣。

希望破滅,他頓覺信心殆盡。他坐在那兒,獃獃地看著噝噝作響的煤氣燈的黃光。稍許,他走到床邊,把床單撕成長條,然後用刀刃把布條塞進門窗周圍的每一條縫隙。一切收拾得嚴實緊扎以後,他關掉煤氣燈,卻又把煤氣開足,最後感激不盡地躺在床上。

按照慣例,今晚輪到麥克庫爾夫人拿罐子去打啤酒。她取酒回來,和珀迪夫人在一個地下幽會場所坐了下來。這是房東們聚會、蛆蟲猖厥的地方。

「今晚我把三樓後間租了出去,」珀迪夫人說,杯中的酒泡圓圓的。「房客是個年輕人。兩個鍾頭以前他就上床了。」

「嗬,真有你的,珀迪夫人,」麥克庫爾夫人說,羨慕不已。「那種房子你都租得出去,可真是奇跡。那你給他說那件事沒有呢?」她說這話時悄聲細語,嘎聲啞氣,充滿神秘。

「房間里安起傢具嘛,」珀迪夫人用她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說,「就是為了租出去。我沒給他說那事兒,麥克庫爾夫人。」

「可不是嘛,我們就是靠出租房子過活。你的生意經沒錯,夫人。如果知道這個房間里有人自殺,死在床上,誰還來租這個房間呢。」

「當然嘛,我們總得活下去啊,」珀迪夫人說。

「對,夫人,這話不假。一個星期前我才幫你把三樓後間收拾規矩。那姑娘用煤氣就把自己給弄死了——她那小臉蛋兒多甜啊,珀迪夫人。」

「可不是嘛,都說她長得俏,」珀迪夫人說,既表示同意又顯得很挑剔。「只是她左眼眉毛邊的痣長得不好看。再來一杯,麥克庫爾夫人。」

熱點內容
短篇虐身小說 發布:2025-08-16 22:14:39 瀏覽:892
短篇小說70頁故事 發布:2025-08-16 21:58:46 瀏覽:593
重生穿越軍婚搞笑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6 21:58:35 瀏覽:1
毛姆短篇小說閱讀理解 發布:2025-08-16 21:51:52 瀏覽:415
基督山伯爵小說結局 發布:2025-08-16 21:46:57 瀏覽:944
宋朝官場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16 21:42:43 瀏覽:230
好的言情小說推薦1001無標題 發布:2025-08-16 21:21:59 瀏覽:413
重生香江小說200萬字 發布:2025-08-16 21:21:13 瀏覽:280
電視劇暴風眼原著小說大結局 發布:2025-08-16 21:13:50 瀏覽:727
免費有聲小說盛世嫡妃 發布:2025-08-16 20:59:24 瀏覽: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