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短篇小說
㈠ 知音的故事,短一點
羊左之交也是一個典型的知己的故事。
羊左之交又叫二鬼戰荊軻是這樣一個故事~~~~~~~
故事發生在列國年間,那個年代裡戰亂連年,各國諸侯求賢若渴。地處南方的楚國貼榜招賢納士。有位賢士名叫左伯桃,有治世之才,冒著嚴寒風雪奔向楚國,途中求宿於羊角哀,受到羊角哀熱情接待。
左伯桃比羊角哀長著幾歲。當夜,兩人抵足而眠,談得十分投機。左伯桃發現,這個羊角哀的才學決不在自己之下,比自己還要強一些,真是深山藏虎豹,綠野埋麒麟。就有意說服羊角哀和自己雙投楚王。羊角哀也被左伯桃的才學和雄心所打動。羊角哀就想,要是我二人雙保楚王,何愁楚國不強盛啊?所以就答應了左伯桃結伴同行。
第二天,他們就結為兄弟,並決定結伴同往楚國求功名。誰知天不作美,一路上,先是陰雨做難,後風雪又來攔路,他們身上衣服單薄,所帶干糧又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兩個人都去楚國,那就都去不成,一個人單獨去,那還有希望。於是,左伯桃就把衣服脫給羊角哀,逼他獨自走。羊角哀堅決不肯,也要脫下衣服給左伯桃,讓左伯桃獨自去楚。左伯桃一看,再這么下去兩個人都活不了,怎麼辦?他對羊角哀說:「咱們都不用死,我這有引火的東西,我走不動了,你去找些乾柴來,我們點著了取暖,天好了我們再走。」羊角哀一聽也同意了。」羊角哀就去樹林裡面找干樹枝。回來一看大吃一驚!左伯桃赤身裸體,只穿著內衣已凍死多時了,羊角哀懷著無限悲痛,取了衣糧,悲傷哭泣著離去。
羊角哀在楚國得官之後,立刻回到左伯桃凍死之處,挑了個風水好的地方埋葬了左伯桃。不久,左伯桃托夢於羊角哀,說自己的埋骨之處離荊軻之墳不遠,總受荊軻欺辱,羊角哀醒來之後,便自刎於左伯桃墓前,與他合葬在一起,赴陰間共戰荊軻。於是留下了「二鬼戰荊軻」這千古傳頌的動人故事。
㈡ 知音故事(短一點)
劉禹錫,字夢得,早年與柳宗元交住密切,人稱「劉柳」,後來與白居易交誼深厚,並稱「劉白」。
白居易,與劉禹錫同歲。
寶歷二年,任和州刺史的劉禹錫返回洛陽,白居易也正好從蘇州回洛陽,兩人在揚州相逢,白居易即席賦詩一首贈劉禹錫,對劉禹錫被不幸貶職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慰藉,劉禹錫也回贈了著名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其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兩句白居易聽後稱之為「神妙」之句。
白居易曾寫《春詞》,劉禹錫也曾原韻相和,並有「蜻蜓飛上玉搔頭」的名句。開成二年,白居易和劉禹錫都在洛陽任職,兩人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白居易的詩《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感慨二人以67歲高齡把酒論詩,展望重陽佳節兩人能再「一醉一陶然」。白居易還有《贈夢得》詩說「為我盡一杯,與君發三願:一願世清平,二願身強健,三願臨老頭,數與君相見。」劉禹錫71歲逝世,白居易寫了《哭劉尚書夢得二首》,詩中說「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同貧同病退閑日,一死一生臨老頭。」
白居易對劉禹錫的詩非常推崇,稱他為「詩豪」。白居易寫過《憶江南》詞三首,劉禹錫也和了兩首,劉禹錫在《白太守行》詩中稱贊白居易政績斐然,離任時「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親情指數:9
才華指數:劉禹錫9 白居易9.5
綜合指數:9.2
列中國古代十大知音第一位
李清照,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女作家。
趙明誠,字德甫,李清照之夫。
說起古代文壇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多,但如果說到志同道合的夫婦,人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李清照和趙明誠。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學者,母親也很有文學修養,自幼在良好藝術氛圍里成長起來的李清照有著過人的文學造詣,趙明誠身為宰相之子但毫無紈絝習氣,精通考古等藝術門類,是名滿天下的金石學家,李清照十八歲時與二十一歲的趙明誠成婚,是一對志趣相投的愛侶,他們日常生活中的賞心樂事在於學問方面的共同研究,趙明誠編著的《金石錄》,便是由兩人長期共同搜集整理古籍器皿精心考證而完成的,李清照在後記里敘述了編書的情形,同時也描寫了他們夫婦的情趣高雅的生活,他們常會進行些促進彼此技藝的小競賽,比如,指著一堆史書說出某一件事出在某書某頁甚至某行,誰說錯了必須要煮茶獻奉,賭書比賽中勝的往往會開懷大笑反而把茶杯傾翻在了懷中,這別具風趣的閨中樂事,是歷代稱頌的佳話。李清照趙明誠攜手游賞相從賦詩,在創作上也相互砥礪,毫無疑問地,這樣的生活氛圍對李清照在詞學上取得突出成就有非常大的幫助。趙明誠亡故後,李清照留下了許多情真意切的詩詞,終生追念著和趙明誠一起度過的二十九年美滿知心的生活。在那個封建社會包辦婚姻的時代里,這樣意氣相投的知心愛侶的確是珍貴的。
親情指數:10
才華指數:李清照10 趙明誠7
綜合指數:9
列中國古代十大知音第二位
納蘭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滿洲最傑出的詩人,清代第一詞人。
顧貞觀,字華峰,號梁汾,江蘇人。
康熙十五年,顧貞觀四十歲,容若二十二歲,容若為相國長子,顧貞觀一介寒儒,但容若一向扶困濟貧古道熱腸對境遇坎坷的落迫才士一腔真誠平等結納,與顧貞觀更是志趣相投相見恨晚,慷慨揮灑寫下傳誦不衰的《金縷曲·贈梁汾》,「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盡英雄淚。……然諾重,君須記。」詞中率真地表露了對榮華利祿的冷眼蔑視、對黑暗現實的清醒認識的和對高尚情操的執著追求,同時披肝瀝膽地表達了對朋友生死不渝的真摯友情。他們相互傾慕彼此的才華和品格,文學見解和創作上也十分契合,二人的「性情說」是清初詞壇上的重要文學主張,他們二人作品風格也相似,一樣真純清新,容若的《飲水詞》和顧貞觀的《彈指詞》被視為當時的詞壇雙璧,名揚海內外。在腐朽的官場里容若更是不顧自身安危保護著摯友,貞觀的好友詩人吳兆騫曾被清初冤案牽累流放塞外二十多年,容若得知此事後,毅然挺身而出用他的智慧和真誠歷盡艱難營救了吳兆騫回京,不僅維護了正義,也為摯友貞觀完成了極力想實現但無力實現的心願,一時傳為美談。有生之年,容若以生命的高尚和心地的純潔印證了他與顧貞觀的知音深情,而顧貞觀也同樣傾注全部真誠珍惜這份友情,成為容若生平第一知己,容若英年早逝,貞觀撰寫了那篇感人肺腑的祭文,筆端吐露的是無盡的哀思,還有對容若價值的最深刻理解。
親情指數:9.5
才華指數:納蘭性德9 顧貞觀8
綜合指數:8.8
列中國古代十大知音第三位
李白,唐代大詩人,世稱詩仙。
杜甫,比李白小十一歲,晚去世八年,唐代大詩人,世稱詩聖。
李杜詩篇萬口傳,李白與杜甫齊名,號稱李杜,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成就,李白杜甫的交情也尤為深厚,二人中年時在洛陽相見,結為知交,此後長期分別幾乎沒有機會重逢,但兩人的友情卻歷久彌珍,杜甫懷念親友的詩中,以懷念李白的最為突出,從與李白分手直到晚年,寫下了不少追念或談到李白的詩,表現了他對李白的推崇和情誼,字里行間充滿作為知己對李白最深的理解和認知,杜甫在詩中說「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還有諸如「昔年有狂客,爾號『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樣字字千鈞的評價更是成為文學史上對李白詩風的定論。唐肅宗年間李白被流放夜郎,杜甫對李白的生死存亡魂縈夢系,寫下《夢李白》兩首,流傳千古,「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懸掛叮嚀,一往情深。這首詩完全是深切思念和默契友情凝結而成,被譽為「筆筆神來」,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的同時,也將李杜的友情深深印在了後世文人的心中,贏得了「千秋萬歲名」。
親情指數:6
才華指數:李白10 杜甫10
綜合指數:8.7
列中國古代十大知音第四位
蘇軾,北宋文壇第一人,詩文俱佳,同時又是著名的書法家。
黃庭堅,字山谷,比蘇軾小八歲,早年出自蘇東坡門下,為蘇門四學士之一,但與蘇軾交情深厚,文才與蘇東坡齊名,同時書法成就與也相並列。
兩人在京城為官時經常詩酒唱和,其樂融融。蘇軾寫了《送楊孟容》詩,自稱仿效黃庭堅,黃庭堅用原韻和詩一首,在詩的末尾幽默地開起了玩笑,說自己的才華不及蘇軾,如果自己的小兒子能到蘇家當女婿實在是件幸事。黃庭堅老家盛產雙井名茶,他得到後馬上分送給蘇東坡,並寫詩相贈。蘇東坡作畫黃庭堅也有題畫詩贈送,蘇軾病逝後黃庭堅十分懷念,寫有悼念蘇軾的詩。蘇軾黃庭堅都名列於宋代書法四大家,又都情性放達,熟不拘禮,互為戲言成為文壇韻事,蘇軾書法字體肥厚飽滿,黃庭堅取笑為「石壓蛤蟆」,蘇軾聽後反唇相譏戲稱黃庭堅書法中字體的長撇大捺為「樹掛死蛇」。蘇軾的《寒食貼》為天下行書第三,而《寒食貼》的後序就是黃庭堅寫的。
親情指數:6.8
才華指數:蘇軾10 黃庭堅9
綜合指數:8.6
列中國古代十大知音第五位
㈢ 宗璞的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分別是什麼、、
短篇小說《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後門》、《知音》《弦上的夢》
中篇小說《三生石》
長篇小說《野葫蘆引》
其他:童話《總鰭魚的故事 》、《蝸居》 《 我是誰》
<<宗璞小說散文選》、(《東藏記》、《南渡記》、《西征記》、 《北 歸 記》《總鰭魚的故事》、《蝸居》、《我是誰》、《紫藤蘿瀑布》。
㈣ 宗璞的中篇小說有哪些
短篇小說《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後門》、《知音》
中篇小說《三生石》
短篇小說《弦上的夢》
其他:童話《總鰭魚的故事
》、《蝸居》
《
我是誰》
<<宗璞小說散文選》、《野葫蘆引》(《東藏記》、《南渡記》、《西征記》、
《北
歸
記》《總鰭魚的故事》、《蝸居》、《我是誰》、《紫藤蘿瀑布》。
㈤ 宗璞的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是什麼
短篇小說《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後門》、《知音》
中篇小說《三生石》
短篇小說《弦上的夢》
其他:童話《總鰭魚的故事 》、《蝸居》 《 我是誰》
<<宗璞小說散文選》、《野葫蘆引》(《東藏記》、《南渡記》、《西征記》、 《北 歸 記》《總鰭魚的故事》、《蝸居》、《我是誰》、《紫藤蘿瀑布》。
㈥ 關於知音的故事(簡短的,不要高山流水)
1 。《三國志》與《晉書》上記載的兩個人物,陸抗和羊祜。陸抗和羊祜分別魏、吳兩國的將領,羊祜在襄陽為官,陸抗鎮守荊州,兩個人你想統一我,我想滅掉你,但卻絲毫不妨礙二者是知音。陸抗病了,羊祜趕忙送葯來,陸抗手下東吳將領齊勸陸抗不要吃。陸抗答道:「豈有鴆人羊叔子哉,汝眾人勿疑」。遂服之。陸抗知羊祜愛飲酒,送自己親釀佳釀給羊祜,羊祜部將陳元勸別飲恐有詐,羊祜說:「抗非毒人者也,不必疑慮」。竟傾壺飲之。
2 。昔時,齊國有管仲,字夷吾;鮑叔,字宣子,再個自幼時以貧賤結交。後來鮑叔先齊桓公門下信用顯達,舉薦管仲為首相,位在己上。兩人同心輔政,始終如一。管仲曾有幾句言語道:「吾嘗一戰一北,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吾嘗一仕一見逐,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遇時也。吾嘗與鮑叔談論,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有利不利也。吾嘗與鮑叔為賈,分利多,鮑叔不以為貪,知我貧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所以古今說知心結交,必曰:「管鮑」。今日說兩個朋友,偶然相見,結為兄弟,各舍其命,留名萬古。
3。高漸離是荊軻的好友 ,擅長擊築(古代的一種樂器,是古代的一種擊弦樂器,頸細肩圓,中空,十三弦),荊軻入秦之時,他和荊軻斗酒 ,在易水之賓為他擊築送行。荊軻死了之後,他隱姓埋名,藏在宋子縣一個富人的家裡當幫佣。
有一次 ,他家主人宴客,酒酣時有客人擊築助興。高漸離聽到築樂,勾起了無線心思,高漸離像其他的僕人評論演奏者技藝的長短 。此時後來被他的主人聽到之後,於是令他表演一番。
高漸離技驚四座 ,不多久,遠近的人都知道宋子縣有這麼一位音樂大師,消息傳到了秦始皇那裡 ,於是秦始皇傳他進宮表演。高漸離依然答應了。但是秦始皇知道高漸離是荊軻的好朋友,於是讓人弄瞎他的雙眼,從此放心讓他擊築。 高漸離的築,是樂器,也是武器。高漸離在築的中空灌鉛,使築既是樂器又成為武器。在秦王聽擊築著迷不留意時,奮起用灌鉛的築擊打秦王。高漸離也沒有成功而以身殉。
4。戰國時北方有名為羊角衰和左伯桃的兩位賢人,二人結義奔楚。誰知他們長途跋涉走到二峰山前時,正是風雪隆冬,不僅衣衫單薄,且隨身干糧也只夠一人食用了。在此時刻,左伯桃為了不使兩人都死於凍餓,所以尋機自盡殉義,而將衣著干糧全部留給了羊角衰一人,並留言鼓勵羊角衰以大事為重,趕快去投奔楚國,一旦壯志得酬,再回來安葬他的屍體也不算遲。羊角衰為左伯桃的為他而死至為悲痛。後來他果真在楚國得到了重用,功成名就之際,羊角衰交未忘記左伯桃的贈衣留食之情,他不但返回二峰山隆重地安葬了結義兄弟,而且最後也自盡在了左伯桃的墓前,以作同生共死,長相廝守。
㈦ 知音漫客出版的小說繪小說有哪些
江南《龍族》
龍族1·火之晨曦
龍族2·悼亡者之瞳
龍族3.黑月之潮(在小說繪連載)
龍族1、2、3、4漫畫單行本已上市
裟欏雙樹《浮生物語》《三界宅急送》
滄月《2012·末夜》
《2013
》(即將上市)
玄色《啞舍》《啞舍·外傳》
雙子星羅《第一辯手1·王牌庭辯隊》《第一辯手2·夏日的和聲》《第一辯手3·草場風雲錄》《第一辯手4·密室與期末考》《第一辯手5·星河的淚痕》
早安夏天《推理筆記1·1/2傲嬌偵探》
《推理筆記2·狐妖殺人事件》《推理筆記3·死亡筆記重現
》
《推理筆記4·夜神月歸來》(已出版)
風魂《白夜靈異事件簿》(已出版)
兩色風景《宅男腐女神馬的最討厭了》
閑晴《北航悠遊記》
《玄非常手札》已出版
龜心似賤《薔薇紛飛·一路向北》(已出版)
紫堇軒《聽說每顆星都會寂寞》(已出版)
《聽說每顆星都會寂寞II》(已出版)
㈧ 知音的故事 簡短的
高山流水
㈨ 宗璞的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後門》《知音》等,《紅豆》《弦上的夢》、
代表作有短篇小說《弦上的夢》(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紫藤蘿瀑布》入選人教版語文初一教材。
宗璞
宗璞(1928—)女,原名馮鍾璞,筆名有任小哲、豐非等,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退休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自幼生長於清華園,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之精粹,學養深厚,氣韻獨特。她的小說,刻意求新,語言明麗而含蓄,流暢而有餘韻,頗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長,雋永如水。
1928年7月生於北京。十歲時隨家庭南遷到昆明,上過南菁小學和西南聯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外文系,後轉人清華大學外文系,1951年畢業。曾在中國文聯、文藝報等單位工作。1960年調《世界文學》編輯部。「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說《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後門》《知音》等,《紅豆》曾受到不應有的批判。「文革」後,有短篇小說《弦上的夢》、中篇小說《三生石》,獲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說散文選》。後來又抱病奮力創作反映中華民族知識分子命運的長篇小說《野葫蘆引》,其第一部《南渡記》已於1987年問世,獲得了好評。1948年開始發表作品,成名作為1957年的短篇小說《紅豆》。新時期她開始大量發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說《弦上的夢》(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中篇《三生石》(獲第 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童話《總 鰭魚的故事》(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蝸居》、《我是誰》等。1988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南渡記》,1996年由華藝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近年來又抱病創作反映中華民族知識分子命運的系列長篇小說《野葫蘆引》。
宗璞的人生之路和校園情結(侯宇燕)
宗璞走過的是怎樣的一條人生之路呢?翻開作家的履歷,撲面而來的是一股與其作品中那股淡雅韻味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書香之氣。宗璞的經歷,與大多數作家不同。她不像師陀、田濤等老一輩作家,是從中國的底層社會一步步艱難地爬到了知識的殿堂;她也不像巴金、謝冰瑩,從舊的地主家庭中游離出來,流入城市,形成瞿秋白所說的一代「薄海民」(bohemian);她更不像新時期涌現出的一大批知青出身的作家,在自己的青年甚至少年時代就離開書本,離開家人,在貧窮、愚昧與困惑中探索人生的價值。甚至生長於「文革」之後的一代年輕人,也很少有像她這樣得天獨厚的學養根基。她是一株冰清玉潔的蘭花,有幸在遠離貧困與骯臟的凈土中發芽,成長,就象夏洛蒂所言,擁有一個「沒有污點的,飲之不盡,令人神清氣爽的清泉」般的純凈記憶。她的生活環境,基本上限於高等學府和高等學術研究機構,由於自小在和諧淳厚文雅的學術氣氛中得到熏陶,因而奠定了一生的做人與做文准則。她確實擁有一個令人羨慕的童年時代。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宗璞的作品中總有一種別人學不來的大家之氣,沖和之態,甚至一種率真潔白的「學生腔」的原因所在吧。
宗璞童年所生活的大學校園中,教授的生活條件是極其優越的,絕無今日「腦體倒掛」之虞。生活的舒裕與地位的高貴,使得鑽研學業的教授們能比較專心於書本的研究(當然抗戰開始後又有了不同),他們的子弟也能在一個相對單純、明凈的天地中獲得比同齡孩子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文化滋養。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使得他們過分地單純,書卷氣過於濃厚,在今後的人生歷程中則免不了要經受更多的磨難與挫折。我手頭正好有一本1990年出版的《清華校友通訊》,不妨拿來,隨便擷取幾段,為宗璞筆下的清遠世界作一個更詳盡的注腳。宗璞的同輩人,著名文史專家虞振鏞的女兒,西南聯大1943年學生虞佩曹在《水木清華——童年的回憶》中曾飽含深情地描寫了清華校園在自己童年眼中的平靜與清雅,以及清華人文景觀的優越與獨特。她說「那時清華只有附小(即馮友蘭提到的宗璞就讀的成志小學)及附設的幼稚園。馬約翰是我們的校長。……後來由蔡順理夫人教,她本人也是留美學生。」在這樣條件下成長的孩子,的確有常人不及之處。而當時孩子們生活的環境又是怎樣的呢?「水木清華的工字廳……裡面典雅、陰涼,有一股楠木香味,單身教授吳宓、葉企孫先生曾在裡面有過住所。」「我們住的南院是一個四周由房屋圍繞著的大院……西式住宅一號是趙元任先生家……」。這種耳濡目染的文化氣韻,在一點一滴中已深深地滲入了孩子們的靈魂之中。宗璞《南渡記》中所寫的方壺小院,不就是這種充滿清遠文化氣息的精英薈萃之地嗎?法國現代派女作家納塔麗·薩馬特說:「文學所描寫的,永遠只能是某種看不見的,每個作家所嚮往的——他獨自一人感覺的現實。」作品中的生活、人物可以虛構,然而意境卻總是忠誠地反映出一個具有敏感稟賦的作者童年時對周圍景物的特殊感覺以及這種感受對其終生造成的影響。宗璞在一系列作品中所表現出的那種特有的意境之美,正如同一縷輕煙,又好似一絲馨香,著意體會時捉摸不出,只有親身體會過這種生活的人,才能從那似乎非常平淡的描寫中領略到作家實際極其濃厚的感情,那種對童年精神生活的無限追憶與留戀。這種非過來人不能寫出亦不能讀出的愛,正是宗璞「校園情結」的真諦所在。
(《這方園地中的馮家山水》,《文學評論》1997年第2期)
宗璞的書房(名人書齋)
永遠的大家閨秀。凡是見過著名女作家宗璞的人,都會這樣覺得,無論初識還是熟知。
4月6日下午,記者來到北京大學燕南園57號院三松堂。如想像中,房間高闊,雖無奢華,卻更古雅。
77歲的女作家一頭華發益顯慈心睿智,一身便裝不掩滿腹詩書。記者隨女作家走木地板,穿細走廊,牆邊書櫥中裝滿各類書籍。書房不大,北面書櫃中,多是女作家自己寫的書;西面放電腦桌;南窗微微開著,可見窗外的丁香已綠,寫字台上的傳真機,不時響起;東面牆上掛著先父國學大師馮友蘭先生為愛女錄寫的對聯:高山流水詩千首,明月清風酒一船。
宗璞老師落坐在電腦桌旁平時寫作的轉椅上。「雖然現在身體不好,但我很努力。」女作家平靜地說。原來老人幾次手術後視力下降,每天上午寫作都是口述,要靠別人幫忙打字,現在幫忙的是北京大學中文系的一位四年級女生。
記者得知,宗璞老師正在抓緊《野葫蘆引》4部長篇小說中的第三部《西征記》的寫作,前兩部《南渡記》《東藏記》已分別於1988年、2001年出版。《野葫蘆引》是寫抗日戰爭期間北校南遷全過程中前輩學人的風貌,尤其是寫在民族危亡的大關節上知識分子的操守。「我要把那段歷史真實地留下來。」女作家平靜的語調透出一種堅定。
宗璞老師所寫作品《紫藤蘿瀑布》入選人教版語文初一教材。
宗璞換著有《哭小弟》。
㈩ 知音漫客小說繪里的一篇短篇小說
=。=看過 忘了名字 章魚保羅什麼的···或許我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