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中短篇小說
⑴ 莫言寫過哪些書
莫言著作頗豐,代表作有《紅高梁家族》系列,有《豐乳肥臀》《檀香刑》等。但我以為他最具有創新意識和現實意義的作品,應該是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蛙》。可以說,《蛙》是莫言非常經典的一部小說,也是中國當代文學中的經典作品。
首先是《蛙》這部小說的藝術形式,結構手法非常獨特。全書以四封信與一部九幕話劇組成,這一結構形式在中國當代作家中是少見的,也是獨特的。小說以「我」(敘述者)與日本友人的通信作為故事的講述載體,最後以一部九幕話劇的形式結尾,形式新穎獨特,清新脫俗,藝術上有創新。
二是《蛙》一部反映現實生活的力作。莫言的許多小說都是寫的是歷史故事,都是建國前的歷史題材,唯有《蛙》是一部描述當代生活的現實主義作品。全書以民間接生醫生「姑姑」作為主要人物,以姑姑的故事描寫了我國始於60年代的計劃生育的歷史進程。同時,形象地反映了我國60年代到今天的50年的現實生活。這部小說以「生命」做為最終關照點,以寓言式以及象徵式的手法,把小說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也即關照生命、歌贊生命、敬畏生命。同時,小說也充滿著反思意識,對計劃生育過程中的許多「殘害生命」的現象,以及面對生命缺少敬畏,冷漠,麻木的現象,予以了批判和反思。
三是題材新穎,是唯一以反映我國計劃生育推行進程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作品以60年代農村生育史,到計劃生育在農村艱難的推進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復雜的矛盾沖突,以「姑姑」的人生經歷為軸,形象地描述了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劇烈增長,而實施計劃生育國策所走過的艱巨復雜的歷史進程。
四是人物揭示有一定深度。這部小說成功刻畫了「姑姑」這一復雜的人物形象。姑姑是當一位民間婦科醫生,也是接生高手,她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在婦女們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成百上千的新生嬰兒,被當地人奉為「送子娘娘」。但是「計劃生育」開始以後,「姑姑」也從萬人敬仰的「送子娘娘」變成人人唾棄的「殺人妖魔」。在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時候,姑姑手段極其強硬,變得六親不認,唯計劃生育國策為准,甚至有點變態的硬心腸,虐殺了成百上千的未出生嬰兒。步入晚年後,姑姑意識到自己罪孽深重,開始尋求自我救贖之路。她對青蛙的恐懼、對泥娃娃的弔唁,直到最後上吊自殺,都是對過往的一種懺悔,對自身的一種救贖,對生命的一種敬畏。同時,小說中對敘述者「我」也進行了批判,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的「我」,面對瘋狂地對「生命」的虐殺,不敢稍有反抗,甚至為了保住自己的前途,主動配合把妻子送上手術台,結果送了妻子的生命。「我」的自私、懦弱躍然紙上。
總之,作為莫言少見的直接反映現實生活的力作,《蛙》具有深刻地反思意識,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具有深刻地生命意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可以稱為他的一部經典作品。
⑵ 莫言的作品有哪些
莫言的作品有:
1、《紅高粱家族》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紅高粱家族》由《紅高粱》《高粱酒》《高粱殯》《狗道》《奇死》五部組成。《紅高粱》主要通過「我的奶奶」戴鳳蓮以及「我的爺爺」余占鰲兩個人之間的故事,講述發生在山東的生命贊歌。
⑶ 莫言著名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1981年《春夜雨霏霏》短
處女作
1982年《丑兵》短
《為了孩子》短
1983年《售棉大路》短
秋《民間音樂》短
《流水》中
1984年《島上的風》短
《雨中的河》短
1985年《枯河》短
《老槍》短
《白狗鞦韆架》短
《大風》短
《三匹馬》短
《秋水》短
1986年《草鞋窨子》短
《蒼蠅、門牙》短
1991年《神嫖》短
《夜漁》短
《魚市》短
《翱翔》短
1998年《拇指銬》短
《長安大道上的騎驢美人》短
《白楊林里的戰斗》短
《一匹倒掛在杏樹上的狼》短
《蝗蟲奇談》短
1999年《祖母的門牙》短《兒子的敵人》短
《沈園》短
2000年《冰雪美人》短
(同年份作品按照先後順序排列~~自己看吧~
———————滿意請採納哦~~
——-小卷發玲子
⑷ 莫言作品有哪些
1981年,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春夜雨霏霏》。
1985年,因發表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小說《紅高粱》引起文壇轟動。
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
1988年,發表長篇小說《天堂蒜薹之歌》。
1989年,出版長篇小說《食草家族》。
1993年,出版長篇諷刺小說《酒國》。
1996年,出版長篇小說《豐乳肥臀》。
1999年,出版長篇小說《紅樹林》。
2001年,出版長篇小說《檀香刑》。
2003年,出版長篇小說《四十一炮》。
2006年,出版長篇小說《生死疲勞》。
2009年,出版長篇小說《蛙》。
2011年,憑借《蛙》獲得茅盾文學獎。
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19年,創作小說《等待摩西》。
2019年,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
(4)莫言中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1日晚上7點,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獲獎作品《蛙》。莫言因此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大陸本土作家。
莫言獲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這一消息不亞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讓國人感到無比的振奮和自豪。應該說,諾貝爾文學獎是中國文學界的一個夢想,也是全體中國人的夢想。作為擁有經典作品無數的文化大國,不乏經典名著,但唯獨沒有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這成為國人的遺憾。
⑸ 莫言的簡介和作品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東高密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地作品的興起充滿了「懷舊」和「怨恨」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莫言在小說中構建了一個獨特的主觀感受世界,空虛的敘事,陌生化的處理,以及神秘超越的客體世界,具有明顯的「先鋒」色彩。
2011年8月,莫言憑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莫言長篇小說有:《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國》,《食草家族》 ,《紅樹林》,《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勞》,《蛙 》等。
短篇小說集:《白狗鞦韆架》、《與大師約會》、《透明的紅蘿卜》等。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多種國家的文字。
(5)莫言中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自從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莫言的名氣大漲。其實,早在先前,就有很多人評價過莫言,如余華說道:「從文學的標准來看,莫言起碼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學獎了。因為90%茅盾文學獎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其實莫言的成功不在寫作上,而是有個幸福的家庭。莫言的妻子杜勤蘭,也是「高密東北鄉」的孩子,兩人識於兒時,感情深篤。1981年,結婚兩年後,女兒管笑笑出生。
莫言不僅文學方面造詣深厚,在書法方面也是有所建樹。2018年10月13日—10月21日,莫言的首度書法個展《筆墨生活——莫言墨跡展》在北京博物館展覽,近百幅書法作品展示了莫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書寫。
⑹ 莫言的短中長篇小說
長篇小說(11部)
小說 發表時間
《紅高粱家族》 1987年
《天堂蒜薹之歌》 1988年
《十三步》 1988年
《酒國》 1993年
《食草家族》 1993年
《豐乳肥臀》 1995年
《紅樹林》 1999年
《檀香刑》 2001年
《四十一炮》 2003年
《生死疲勞》 2006年
《蛙》 2009年
中篇小說(27篇)
《透明的紅蘿卜》(1985年) 《球狀閃電》(1985年)
《金發嬰兒》(1985年) 《爆炸》(1985年)
《秋水》又名《流水》(1985年) 《築路》(1986年)
《歡樂》(1987年) 《紅蝗》(1987年)
《你的行為使我恐懼》(1989年) 《父親在民夫連里》又名《野種》(1990年)
《懷抱鮮花的女人》(1991年) 《白棉花》(1991年)
《紅耳朵》(1991年) 《戰友重逢》(1991年)
《幽默與趣味》(1992年) 《模式與原形》(1992年)
《夢境與雜種》(1992年) 《牛》(1998年)
《三十年前的一場長跑比賽》(1998年) 《長安大道上的騎驢美人》(1998年)
《師傅越來越幽默》(1999年) 《我們的七叔》(1999年)
《藏寶圖》(1999年) 《野騾子》(1999年)
《司令的女人》(1999年) 《掃帚星》(2001年)
《變》(2009年)
短篇小說集
《白狗鞦韆架》 《與大師約會》
⑺ 《白狗鞦韆架莫言短篇小說全集之一》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白狗鞦韆架》(莫言)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ndjvBPqiqBO31Ko92CqKgQ
書名:白狗鞦韆架
作者:莫言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1
頁數:430
內容簡介:
《莫言短篇小說全集之一:白狗鞦韆架》集結了莫言自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九年創作發表的三十篇作品,其中《春夜雨霏霏》、《丑兵》、《黑沙灘》等。千言萬語,何若莫言!莫言自謂「莫」言,筆下卻是千言萬語。不論題材為何,他那滔滔不絕、豐富輾轉的辭鋒,總是他的注冊商標。這大約是小說家自嘲或自許的游戲了。也因為這千言萬語,又引來文學批評者千百附麗的聲音。談論莫言的種種,從女性主義到國族論述,這幾年還真造就不少會議及學位論文。但學院里的眾聲嘈雜,莫言似乎一概「默」言以對,紙上文章提小說家的最後寄託的種種「說法」,必須建立在這層自知之明上。
作者簡介:
莫言,山東高密人,1955年生,著有《紅高梁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酒國》、《豐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勞》、《蛙》等長篇小說十一部,《透明的紅蘿卜》、《歡樂》、《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說一百餘部,並有劇作、散文集多部;其中許多作品已被翻譯成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日語、韓語、越南語等多種語言,在國內外文壇上具有廣泛影響。莫言和他的作品獲得過多種國內外文學獎項。
⑻ 莫言中短篇小說推薦一些好的uXr
莫言中短篇小說散文選
1:小說《倒立》
2:小說《拇指銬》
3:《難忘那帶著口罩接吻的愛》
4:小說《白狗鞦韆架》
5:《三十年前的一次長跑比賽》
6:《我的朋友王樹增》
7:小說《丑兵》
8:小說《放鴨》
9:小說《白鷗前導在春船》
10:小說《因為孩子》
11:小說《黑沙灘》
12:小說《島上的風》
13:小說《售棉大路》
14:小說《民間音樂》
15:小說《石磨》
16:小說《大風》
17:小說《五個餑餑》
18:小說《枯河》
19:小說《秋水》
20:小說《斷手》
21:小說《草鞋窨子》
22:小說《蒼蠅·門牙》
23:小說《罪過》
24:小說《棄嬰》
25:小說《飛艇》
26:小說《貓事薈萃》
27:小說《養貓專業戶》
28:小說《愛情故事》
29:小說《春夜雨霏霏》
⑼ 莫言的代表作是什麼
莫言代表作:
《檀香刑》 《生死疲勞》 《豐乳肥臀》 《紅高粱家族》 《透明的紅蘿卜》 《藏寶圖》 《四十一炮》 《天堂蒜薹之歌》 《拇指銬》 《白狗鞦韆架》 《酒國》 《透明的紅蘿卜》 《食草家族》 《白棉花》《紅樹林》 《月光斬》 《老槍·寶刀》 《會唱歌的牆》 《司令的女人》 《良心作證》 《鎖孔里的房間》 《戰友重逢》 《蛙》
拓展資料:
作品特點:
莫言總喜歡把人寫成妖魔,下筆極其血腥殘忍,窮凶極惡屎尿橫流極盡渲染之能事,中國作家裡沒誰比他更擅長寫殺戮寫酷刑,他把變態升華成了美學,字里行間透著血腥和瘋狂。 莫言說他受日本文學影響很大,事實正是如此,作品裡總是影影綽綽閃動日本美學的魅影。莫言喜歡大篇幅寫景,寫景中肆無忌憚的使用通感,用混亂的色彩進行渲染,叫人看著觸目驚心。
作者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兼職教授,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代表作有《紅高粱》、《檀香刑》、《豐乳肥臀》等,其中《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莫言從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復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 2011年莫言憑借小說《蛙》榮獲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稱莫言「用魔幻般的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
2013年10月30日,中國首家培養網路文學原創作者的公益性大學「網路文學大學」開學,莫言擔任該校的名譽校長。2014年12月,莫言先後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莫言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本土作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是中國文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
創作特色:
莫言在自己的小說里大量運用了意識流的手法,包括內心獨白、多視角敘事、慢鏡頭描寫、意象比喻、自由聯想等等。
1987年莫言發表在《人民文學》雜志的中篇小說《歡樂》曾引起文壇較大爭議,由於小說中赤裸裸的描寫和「那些超時空的變換,那些人稱的跳躍,那些幾乎是不加節制的意識流」,令當時很多保守派文人無法接受,《歡樂》也成了「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批判對象。
當時《人民文學》雜志的主編劉心武遭到停職檢查。1996年余華重提這篇小說,特意撰文支持莫言,他在《誰是我們共同的母親》一文中說,莫言對事物赤裸裸的描寫激怒了那些批判者,而他卻因為這篇小說中的母親形象而流下了眼淚。
莫言的短篇小說集《師傅越來越幽默》在美國出版後,引起美國文壇不小回響。美國評論家認為莫言的作品充滿現實主義和黑色幽默,莫言的大多數作品,令人回想起了俄羅斯作家弗拉基米爾·沃伊諾維奇的一句話——現實即是諷刺。
莫言的中篇小說《幽默與趣味》經常被拿來與《變形記》作比較。他的《小說九段》也被認為是卡夫卡式的荒誕寓言。西班牙凱拉斯出版社創始人安赫爾·費爾南德斯曾說,莫言的文學作品令人們想起兩位熟悉的作家,彷彿是在同時閱讀卡夫卡和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
弗吉尼亞大學中國文學教授查爾斯·勞克林說,莫言的大部分小說有一種神話般荒誕的特質。
代表作品簡介:
莫言的代表著作以小說為主,包括短篇、中篇還有長篇。
《蛙》: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
《蛙》主要講述的是鄉村醫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親是八路軍的軍醫,在膠東一帶名氣很大。「姑姑」繼承衣缽,開始在鄉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們在婦女們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個又一個嬰兒。「姑姑」接生的嬰兒遍布高密東北鄉,可喪生於「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嬰兒也遍布高密東北鄉。姑姑一面行醫,一面帶領著自己的徒弟們執行計劃生育政策。讓已經生育的男人結扎,讓已經生育的懷孕婦女流產,成了「姑姑」的兩件大事。
小說通過講述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反映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描述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劇烈增長、實施計劃生育國策所走過的艱巨而復雜的歷史過程。
《豐乳肥臀》:謳歌生命意義和偉大母性
小說中通過母親,含辛茹苦、艱難的撫育著一個又一個兒女,並且視上官金童為生命一般重要,其用意在於說明:人永遠是宇宙中最寶貴的,生命具有無可爭辯的意義,是第一本位的,「種」的繁衍生殖(即上官金童的重要與受寵)自然就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生命的承傳、沿襲是人類賴以永恆存在的源泉。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因為有了生命的存在才顯示了自身的價值和意義。小說也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揭示了:人不僅是歷史的主體,也是美的主體、生命的承傳、延續是當最受到禮贊的。沒有生命的宇宙和世界,無論美與丑、純潔與骯臟、卑鄙與高尚,都不再具有意義。
《生死疲勞》:農民對生命無比執著的頌歌和悲歌
《生死疲勞》是一部向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敘事的偉大傳統致敬的大書。在這次神聖的「認祖歸宗」儀式中,小說將六道輪回這一東方想像力草灰蛇線般隱沒在全書的字里行間,寫出了農民對生命無比執著的頌歌和悲歌。
地主西門鬧一家和農民藍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滿了吊詭和狂熱,唏噓和罹難。當轉世為人的「大頭兒」終於執著堅定地敘述時,我們看到了一條生氣沛然的人與土地、生與死,苦難與慈悲的大河,流進了我們的心田。
⑽ 莫言中短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