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約翰高爾斯華綏短篇小說

約翰高爾斯華綏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5-10-03 17:54:32

① 高爾斯華綏《品質》 總結

悲慘的東西和悲慘的奮斗。
是什麼東西怎樣的奮斗,這么悲慘?格拉斯先生的靴子,和格拉斯為品質進行的奮斗!
當時的社會,他的經濟狀況是那麼悲慘,這使他的死成為意料之中的事。那麼,一個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下場就只能如此悲慘嗎?這是社會文明的進化還是退化?是社會發展的特例還是規律?一個藝術家和一個商人的根本區別在於:一個為了藝術一個為了利益,藝術家發現自己的藝術品有問題了會死不瞑目,一個商人發現自己的商品有問題了也會死不瞑目,格拉斯是商人還是藝術家?他為了鞋子的品質專注地努力著悲慘地奮斗著,哪怕沒有飯吃沒有利益可獲,哪怕哥哥已經餓死,這樣的執著,是不是人性中最偉大的品質?
高貴的東西和高貴的同情。
格拉斯的老主顧「我」,為什麼一次又一次買那麼多格拉斯的靴子呢?在這利字當頭的社會,這樣的"我",實在是少見,「我」的身上有著一種比利益高貴的善良的同情心,一定意義上講,這樣的同情比愛情比親情比友情,更可貴!這不也是人性中很偉大的品質嗎?

規則與道德
高一1班 金黎曦
老鞋匠一生在追求什麼?
我想應該是他的一個夢,一個關於靴子的夢,一個成為藝術家的夢-------
他生存的意義又是什麼?
有時候,生存的意義超出了生存的本身,就像流星,他用自己的生命為人類創造奇跡。在格斯拉先生身上,我看到了道德與規則之間的關系。理想的社會應該是規則和道德並存的。規則約束著人們,使其不至於劃出道德的底線;同時道德填補了規則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
一個人被外在的規則和內在的道德約束著,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格斯拉在我的眼中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老墨的話:同學們的閱讀感言,總能給我帶來一些思考,讓我收獲到另一種思想。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交流閱讀是一件更快樂的事。只是這交流的空間需要我們共同創造。在這里我首先為真誠投入熱情參與的同學喝彩! 高爾斯華綏筆下《品質》中的老鞋匠雖然擁有全城最好的製鞋手藝,但卻不願改變自己,致使無法跟上機器化的時代,堅持手工制好每雙鞋,最終餓死在自己的鞋鋪中。改變自己,方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方能不被環境淘汰
高爾斯華綏的《品質》,以前我覺得它很散,今天我仔細地看了看,覺得小說本身很有條理和魅力。我覺得似乎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解讀這篇寫底層勞動者身上光芒的小說。

一、店房特色:

總括的一句話就是:「那座店房有某種樸素安靜的特色」

分開來講:

①門面上沒有註明任何為王室服務的標記,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曼姓氏的「格斯拉兄弟」的招牌。說明主人公不會空頭的宣傳。

②櫥窗里陳列著幾雙靴子。而且,那幾雙靴子太美觀了。只有親眼看過靴子靈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樣的靴子——這些靴子體現了各種靴子的本質,確實是模範品。說明主人公注重產品的質量。

③我夠格跟他定做成年人靴子的時候,對他們兩兄弟的品格就有了模糊的印象。他所做的靴子,簡直是神妙的工藝。說明「我」在他們的產品里看到了他們的品質!

二、外貌眼睛:

①他本人有點兒像皮革製成的人:皮革是一種死板板的物品,本來就有點僵硬和遲鈍。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徵,

②只有他的藍灰眼睛含蓄著朴實嚴肅的風度,好像在迷戀著理想——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質縫到靴子里去了——做結實的好靴子!

③眼睛眨動著——像剛從靴子夢中驚醒過來。

④他眼睛盯著皮革對我說:「多麼美的一張皮啊!」等我也贊美一番以後,他就繼續說……

⑤他一邊說「再見」,一邊繼續注視手裡的皮革,回到樓上做他的靴子的夢了。

⑥把靴子老拿在手裡,以立刻變得又批評又愛撫的眼光注視著靴子,好像在回想他創造這雙靴子時所付出的熱情,好像在責備我竟這樣穿壞了他的傑作。

⑦他看了我一下,沒有做聲,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慮我的話,然後他說:「那雙靴子不該咯吱咯吱地響呀。」

⑧他聽了這句話以後,蹙蹙眉頭,好像在搜尋對那雙靴子的回憶;我提起了這件嚴重的事情,真覺得難過。

⑨我可以意識到他的眼睛在細看我腳上的次等皮革。他最後說:「那不是我做的靴子。」

⑩他的語調里沒有憤怒,也沒有悲哀,;連鄙視的情緒也沒有,不過那裡面卻隱藏著可以冰凍血液的潛在因素。_我們熱愛靴子,但是他們搶去了我們的生意。事到如今——我們很快就要失業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

從老人的眼睛裡,我們看到了他的理想,看到了他對世道人心的憤懣不滿。

三、寫人變化:

①後來,我再去他那裡的時候,我很驚奇地發現:他的店鋪外邊的兩個櫥窗中的一個漆上了另外一個人的名字——也是個靴匠的名字,當然是為王室服務的啦。

②那幾雙常見的舊靴子已經失去了孤高的氣派,擠縮在單獨的櫥窗里了。

③在裡面,現在已縮成了一小間,店堂的樓梯井口比以前更黑暗、更充滿著皮革氣味。

④我也比平時等了更長的時間,才看到一張面孔向下邊窺視,隨後才有一陣趿拉著木皮拖鞋的踢踏聲。

⑤ 「是的,」他說,「人好像不要結實靴子了。」為了避開他的帶責備的眼光和語調,我趕緊接著說:「你的店鋪怎麼啦?」

⑥我這才看出來,我所遇到的原本是他本人。但是多麼蒼老,多麼消瘦啊!我以前從沒聽他提到他的哥哥。我吃了一驚,所以喃喃地說:「啊!我為你難過!」

⑦我離去時,他是個六十歲的人,我回來時,他彷彿已經七十五歲了,顯得衰老、瘦弱,不斷地發抖,這一次,他起先真的不認識我了。

⑧他非常遲緩地照我的腳形畫了樣子,又摸摸我的腳趾,只有一次抬頭看著我說:「我哥哥死掉了,我告訴過你沒有?」他變得衰老極了,看了實在叫人難過;我真高興離開他。

⑨一個星期以後,我走過那條小街,我發現他的姓氏不見了。櫥窗里照樣陳列著細長的輕跳舞靴、帶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長筒馬靴。

⑩我走了進去,心裡很不舒服。在那兩間門面的店堂里——現在兩間門面又合二為一了——只有一個長著英國人面貌的年輕人。「啊!」他回答說,「死掉了!」

從老人的變化細節里,我們看到了老人的堅定執著,我們看出了他絕不偷工減料,敬業的品質。

四、他人敘述:

①「真是怪事。可憐的老頭兒是餓死的。」

②他接了一份定貨後,要費好長時間去做它。顧客可不願等待呀。結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顧客。他老坐在那裡,只管做呀做呀。好啦,這就是他的下場。

③他從早到晚坐在那裡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後的時刻。他從不讓自己有吃飯的時間;店裡從來不存一個便士。所有的錢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是個怪人。但是他做了頂好的靴子。」

這些敘述,客觀真實地寫出了老人最後的悲劇命運,從而告訴我們工業革命商業競爭里的誠信缺失的社會現實和老人身上底層人特有的可貴的品質光芒。

明確:「鞋匠」和「車夫」往往被歸入底層社會的人。所謂「底層」是指從社會地位、生存環境來劃分人。它是劃分人的常見尺度之一,但「社會等級」卻不是而且從來不是認識人和評價人的唯一標准。
二、知識積累
1、作家作品
約翰?高爾斯華綏,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出身於富裕的資產階級家庭;在牛津大學學過法律。他的文學生涯開始得較晚,三十歲發表處女作,1906年長篇小說《有產者》問世,奠定了他成為英國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後二十多年中寫了大量作品,幾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說和一個劇本。193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高爾斯華綏最重要的作品是兩組三部曲:《福爾賽世家》(《有產者》《進退維谷》《出讓》)和《現代喜劇》(《白猿》、《銀匙》、《天鵝曲》)。《有產者》(1906)是高爾斯華綏的《福爾賽世家》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書中所描寫的福爾賽世家正處於由興盛到衰落的轉折時期。福爾賽一家是金融家、交易所經紀人、擁有房地產或者股票的資產階級,他們對立身處世、待人接物,對衣食住行、家庭關系,對殖民地、不列顛帝國等都形成了本質上相同的看法,這就是書中所講的「福爾賽精神」,它的主要特徵是「緊抓住財產不放,不管是老婆,還是房子,還是金錢,還是名譽」。

2、時代背景
《品質》寫於1911年。作者描寫的當時英國社會,資本主義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里,人們追求享樂時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標准就是金錢和利益。現代社會機器大生產幾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業生產,大公司行業壟斷「大魚吃小魚」的情況愈演愈烈。在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情形下,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一些公司採用一些不符實際的廣告招攬顧客,而為了追求剩餘價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質量卻在下降。一部分人於是對被擠壓到社會邊緣的傳統的手工業無限懷戀,因為這些小本經營都實實在在、童叟無欺、質朴而踏實。
3、基礎積累
(1)字音
沁(qìn)人心脾 靴(xuē)子 一爿(pán) 鬈(quán)曲 賒(shē)賬 趿(tā)拖鞋 蹙(cù)眉 時髦(máo) 褶(zhě)皺 腳趾(zhǐ) 詫(chà)異 斷炊(chuī)
(2)字形
(3)詞義
簇新:極新、全新。 羞怯:羞澀膽怯。 鬈曲:彎曲的。
賒賬:把買賣的貨款在賬上延期收付。
遲鈍:(感官、思想、行動等)反應慢,不靈敏。 憐憫:對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壟斷:指把持和獨占。 潛在:存在於事物內部不容易發現或發覺的。
時髦:形容人的裝飾衣著或其他事物入時。 褶皺:皺紋。 撫愛:照料、愛護。
喃喃:象聲詞,連續不斷地小聲說話的聲音。 遲緩:不迅速、緩慢。
慈悲:慈善憐憫(原來是佛教用語)。漫不經心: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
不可思議:原來的意思是說道理滌妙,無法理解。現在多作無法想像講。
三、整體感知
一般的小說不外乎就是描寫典型環境,敘述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藉此來反映一定的思想主題。這篇小說也講述了一個故事,關於鞋匠格斯拉的故事。在鞋匠格斯拉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請一個同學將這個簡單的故事用兩三句話來概述一下。
明確:《品質》鞋匠格斯拉有高超的製鞋手藝,因不肯降低品質,在與大公司的競爭中失敗,最終餓死。
四、合作探究
1、情節線索
作者在敘述故事時採用了明暗兩條線索,一條的明線:我與格斯拉的故事;一條是暗線:格斯拉的故事。
2、環境描寫
按照道理,格斯拉有那麼好的做鞋手藝,他應該有很好的生意,可事實上他卻餓死了,說明格斯拉一定生活在一個特殊的社會環境中。請同學們找出能反映格斯拉生活環境的句子或內容,簡要評述一下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明確:(1)26段:他們把一切壟斷去了,他們利用廣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壟斷去了。我們熱愛靴子,但是他們搶去了我們的生意 我很快就要失業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了 ——資本壟斷的社會
(2)28段:他的店鋪外面的兩個櫥窗中的一個漆上另一個人的名字了——也是個靴匠的名字在裡面,現在已經縮成一個小間 ——同行的激烈競爭
(3)64段:沒有一個人能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業競爭呀!他從不登廣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還要親自做。好啊,這就是他的下場 ——商業誠信的危機,小手工業者的悲哀
師歸納:這是一個工業壟斷加劇,同行競爭激烈,許多人採用不正當的手段,偷工減料,不守誠信的社會。
五、人物鑒賞
這篇小說寫得最好的是刻畫了靴匠格斯拉的形象,接下來我們重點來分析格斯拉的形象以及作者刻畫的方法。
1、請找出能體現格斯拉性格特點的句子或內容,並談談你的認識。
(1)關於格斯拉「皮革」一般的外貌描寫。(5段)
明確:(品讀的關鍵是這樣不「美」的外形是否會影響人物形象?這樣的描寫既是老鞋匠外在形貌的突出特徵)這段外貌描寫運用了比喻的方法,用「皮革」喻示其老實、執著的性格,這樣的描寫把格斯拉的形象和他的職業巧妙地融合了起來;「死板板」「僵硬」這些詞語看似貶義,其實是贊揚,贊揚老格斯拉對品質的執著追求。
(2)與「我」關於一雙有響聲的靴子的對話描寫。(13—21段)
明確:很好地表現了格斯拉對自己手藝的自信,對顧客誠實、認真負責的態度。如「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慮我的話」「不該」「是不是」「蹙蹙眉頭」「嚴重的事」等。
(3)格斯拉對大公司不顧質量濫做廣告的斥責:「這些大公司真不顧體面,可恥!他們利用廣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壟斷去了。我們熱愛靴子,但是他們搶去了我們的生意。事到如今——我很快就要失業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了——過後你會明白的。」(25、26段)
明確:既反映了資本主義壟斷時期的時代背景,他的憤怒和斥罵也體現出他不願粗製濫造、坑害消費者的職業道德。
(4)我去做鞋子時它的表情和動作描寫。(8-11段)
明確:表現了格斯拉 對制靴投入了全部的熱情和心血,認真細致和珍惜。如 「像剛從靴子夢中驚醒過來」;對他賣出的靴子,他總是以「又批評又愛撫的眼光注視著,好像在回想他創造這雙靴子時所付出的熱情,好像在責備我竟這樣穿壞了他的傑作」,他對皮革的關注,對靴子的熱情遠遠超過他對顧客的關心。「他把我的腳放在一張紙上,用鉛筆在外沿上搔上兩三次,跟著用他敏感的手指來回地摸我的腳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點。」
(5)年輕人與「我」關於格斯拉餓死的一段側面描寫。(60—67段)
明確:側面寫出格斯拉熱愛靴子,把做靴子看的高與自己生命的敬業精神。這段文字與我們學過的一篇文章的結尾有點相似:《最後的常春藤葉》。這樣的側面描寫能加深我們對人物的理解。
2、試用一句話歸納格斯拉的形象。
明確:這是一位誠實敬業、熱愛自己的手藝,寧可餓死也不願降低靴子質量,在紛繁的世界裡依然堅守自己的理想的底層勞動者的形象。
3、這幾雙代表著格斯拉先生的精湛手藝的美麗靴子在小說中一共出現了三次,還有兩次是在什麼情況下寫到的?前後對比來讀,你有怎樣的體會?
明確:28小節,格斯拉的店堂失掉了另外一間鋪面,「那幾雙常見的舊靴子已經失去了孤高的氣派,擠縮在單獨的櫥窗里了」,對比第一次,感覺有些凄涼,也讓人對格斯拉先生的命運隱隱地擔心。 54小節,格斯拉先生已經死了,店鋪過戶給了別人,「櫥窗里照樣陳列著細長的輕跳舞靴、帶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長筒馬靴」,這個能做出頂好靴子的鞋匠凄涼地死去了,只留下了自己用心用生命去製作的靴子,格斯拉先生的傑作成了別人的樣品,大概是已經沒有人可以做出比這些靴子更好的靴子了—— 令人有無限哀嘆的感覺。
六、能力提升
1、學生之間討論 :格斯拉有著最好的手藝,卻遭受最悲慘的命運。請同學們從文中探索一下造成人物悲慘命運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1)個人原因:格斯拉雖然貧窮,但寧可餓死也恪守職業道德的個性是他不幸的根源。他親手製作靴子,不讓別人碰;他精心製作,不惜時間;他用做好的皮革;他廢寢忘食;他不預收工資……假如他換一種方式生活,他可能活得很好。
(2)社會原因:資本壟斷,機器作坊,社會風化變壞的社會背景也是他不幸的原因。 機器生產,工業壟斷,擠壓了小作坊的生存空間,人民追求時尚,把質量放在次要地位。他的悲劇命運也成為必然。
師歸納:格斯拉的悲劇真是由自身和社會兩個原因造成的。
2、其實這樣的結局,細心的讀者還可以從前文的鋪墊中看出來。請找找看。
明確:(1)第10段:我訂做一雙靴子要半個月
(2)第28段,他的店鋪外邊兩個櫥窗的一個漆上了另一個人的名字了
(3)第40段,他變得更加蒼老、消瘦
(4)第43段,僅一年時間,60歲的格斯拉彷彿已經75歲了
(5)第48段,很快做好,生意清淡
(6)第53段,最後一次收到學習時候,意外收到了賬單
所以第54段,當他的店鋪沒有他的姓氏,他的靴子也下架時,我們就有理由猜想到格斯拉不在人世了!
七、課堂小結
人類社會之所以始終存在希望,就是因為有像格斯拉一樣恪守職業道德的人在,他們以正直、誠實的品格守護社會的良知和公正。小說以「品質」為題,目的正是以此來呼喚良知,呼喚公正。
八、拓展研究
從我們今天的閱讀來看,高爾斯華綏創作這篇小說的用意是什麼?
明確:就像著名的哲學家康德所指出的物質的進步和文明的倒退呈二律悖反,在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一些美好的精神品質卻在消失,高爾斯華綏用批判反思的精神,帶著無限的傷感塑造了堅守傳統美德的鞋匠格斯拉這個人物形象,用這個執著而本分的手藝人在無奈的現實社會被淘汰、被毀滅的悲劇驚醒世人,在文明的倒退中呼喚品質。這部短篇小說留給我們的遺憾和嗟嘆就像主人公的閃光品質一樣,令人回味深遠。

② 適合高中生閱讀的外國文學作品(短篇)

推薦五篇深深打動過我的短篇小說,這些小說我視作第一流的短篇作品,但在80年代生人里,可能傳播范圍遠不能與其成就相匹,信任我的人可以在閑暇時品酌一下。

《品質》 約翰·高爾斯華綏(John Galsworthy)1867—1933 193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品質》描寫了一個誠懇、高尚、忠於技藝的鞋匠,他和哥哥只承做定貨,不出售現成靴子,他從不登廣告,用最好的皮革,「只有親眼看過靴子靈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樣的靴子」,他的技藝贏得了競爭對手由衷地尊敬。然就這樣最出色的鞋匠,最後卻餓死了。因為浮躁的社會里,人們對靴子世俗要求承載不了完成一件藝術品所需的時間,況且,他做的靴子不會壞,你不需要再去買第二次。
高爾斯華綏出生在英國的豪富家族裡,父親是倫敦聲名顯赫的大律師,就是這樣的一位作者,在小說里對這位日耳曼鞋匠充滿了深篤的感情,短短四五千言,沒有什麼華麗而感情強烈的詞藻,但每一行都透著堅定而深情地敬意。

《沉重的時刻》 托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 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沉重的時刻》是為紀念席勒逝世一百周年而作。小說描寫了席勒在創作中遇到困難而幾乎喪失信心,但在心靈的感召下,又重新振作起來的過程。小說用細致深刻的內心描寫,刻劃了一個意志堅強、思想高尚的偉大靈魂。
我曾在札記本上從小說中摘抄了以下的文字,當自己為夢想而等待、失落、彷徨甚至想放棄的時候,看看它們,看看席勒那痛苦而深邃的靈魂,就會讓我無比篤定。
「他是一個貧乏的人,一個流浪漢,一個厭世者,一個被壓迫的、幾乎沒有人同情有人。但是他年輕,他還非常年輕!每一次不管他的腰彎得多麼低,他的精神是高揚的。在長時間的痛苦之後,跟著來的是信心堅定,內心裡充滿了愉快的時候。這種時候不在來了,很難再來了……他失掉了對將來的信心,這信心就是他痛苦中的明星。事情就是這樣子,這是一種絕望的真理:他認為是患難和考驗的,痛苦和空洞的年代,實際上卻是豐富而有收獲的年代……」

《青魚》 赫爾多爾·奇里揚·拉克司奈斯(Halldor Kiljan Laxness)1902—1998 195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拉克司奈斯出生於雷克雅未克郊區的農民家庭,由於貧窮,從未上過學,也許這對於天才是幸事,未被標准化教育統一過的人,往往能寫出極具個人風格的作品,一如我少年時的偶像,沈從文先生。《青魚》是很特別的小說,自成一格,小說中抒情與批判、幽默與諷刺渾然一體,剛柔並濟。小說表現了一個小漁村中極度貧困、蒙昧和麻木的人們,但看完並不覺得他們如魯迅小說中蒙昧麻木的人們那般可鄙,相反,他們很可愛,老卡達在刮青魚時近乎捨命的狀態,挖掘出了人性中最原始的,未經修飾和美化的自我追求。

《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 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1897—1962 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跟之前的三人比起來,福克納在中國傳播應該是更為廣泛,我在很多人家裡都見過他的《喧囂與憤怒》,作為美國最重要的現代派小說家之一,他對現在這些流行文學的影響也遠甚於批判現實主義時期的作家。一直以來,對福克納的研究很盛,誕生出了如「約克納帕塌法世系」這樣聽著令人眩暈的成果。我還是很喜歡《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的,喜歡其怪誕、妖異的氣氛,喜歡其高超的敘事技巧,讓讀者一點一點地接近人物內心世界,最後急轉直下,讀者才得以窺見完整的人物形象。作為「約克納帕塌法世系」的組成部分,《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很好的體現了福克納的風格。

《牆》 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06—1980 1964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但薩特以「謝絕一切來自官方的榮譽」為理由拒絕 作為存在主義文學的代表作,《牆》的名氣有些過於大了,這違背了我推薦一點「在80年代生人里,傳播范圍遠不能與其成就相匹」的短篇小說,就像我沒有選《老人與海》、《變型記》這樣優秀,但路人皆知的短篇小說,或是被小資們重新推入暢銷書榜的卡爾維諾和茨威格。但存在主義對我影響實在太大了,我很難克服自己繞開《牆》這部小說。
與之前四部不同的是,前面四部都著力塑造了極具特點、個性鮮明的小說人物,但這也正是薩特所反對的,他反對作品把人物典型化、集中化,認為作品塑造人物不應比現實來得更美或更丑,應該赤裸裸地把真實表現出來。《牆》里的反法西斯戰士,生存或者死亡完全取決於偶然,他們並不高大,也不是英雄,只是一群「骯臟世界」里的「生存者」。我喜歡《牆》所表達的存在主義觀點,存在先於本質,人不是預先規范好的,而是在行動中才形成的,「人是自己行動的結果,此外什麼都不是」。

熱點內容
2019年最新鬼吹燈有聲小說 發布:2025-10-03 19:28:55 瀏覽:875
主角重生的靈異小說蘇 發布:2025-10-03 19:27:18 瀏覽:578
台灣言情小說女主叫瑪雅男主段 發布:2025-10-03 19:20:56 瀏覽:883
類似美女冰山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10-03 19:19:27 瀏覽:648
重生錦鯉小媳婦小說大全 發布:2025-10-03 19:00:50 瀏覽:794
三國網游進入星際時代小說 發布:2025-10-03 18:53:10 瀏覽:835
女主軟糯校園言情小說推薦 發布:2025-10-03 18:53:09 瀏覽:3
小說地產女總裁 發布:2025-10-03 18:51:53 瀏覽:199
萬古神王之徐寒與秦落衣都市小說 發布:2025-10-03 18:51:46 瀏覽:280
小說總裁夫人初成長 發布:2025-10-03 18:51:12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