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蕪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
⑴ 艾蕪的主要著作
年份 作品 備注 1934 《山中牧歌》 短篇小說集 1935 《南國之夜》 短篇小說集 1935 《漂泊雜記》 散文集 1935 《南行記》 短篇小說集 1936 《夜景》 短篇小說集 1937 《春天》 《豐饒的原野》第1部,中篇小說 1937 《芭蕉谷》 短篇小說集 1939 《海島上》 短篇小說集 1939 《逃荒》 短篇小說集 1939 《萌芽》 短篇小說集 1941 《文學手冊》 文藝理論 1941 《雜草集》 散文集 1942 《荒地》 短篇小說集 1942 《黃昏》 短篇小說集 1943 《冬夜》 短篇小說集 1943 《愛》 短篇小說集 1943 《緬甸小景》 散文集 1943 《江上行》 中篇小說 1944 《秋收》 短篇小說集 1945 《鍛煉》 短篇小說集 1945 《童年的故事》 短篇小說集 1946 《我的旅伴》 短篇小說集 1946 《豐饒的原野》 長篇小說 1947 《故鄉》 上下集,長篇小說 1947 《艾蕪創作集》 短篇小說集,原名《冬夜》 1948 《我的青年時代》 中篇小說 1948 《煙霧》 短篇小說集 1948 《鄉愁》 中篇小說 1948 《山野》 長篇小說 1949 《一個女人的悲劇》 中篇小說 1953 《艾蕪短篇小說集》 1958 《新的家》 短篇小說集 1955 《幸福的礦工們》 報告文學 1958 《艾蕪中篇小說集》 1958 《百煉成鋼》 長篇小說 1958 《夜歸》 短篇小說集 1958 《初春時節》 散文特寫集 1959 《艾蕪選集》 1959 《歐行記》 散文集 1959 《浪花集》 評論集 1964 《南行記續篇》 短篇小說集 1978 《艾蕪短篇小說選》 1981 《艾蕪近作》 評論、散文集 1981 《我的幼年時代》 中篇小說 1981 《艾蕪小說選》 1981一1984 《艾蕪文集》 1-2卷 1983 《艾蕪兒童文學作品選》 1983 《南行記新篇》 短篇小說集 1984 《談小說創作》 文藝理論 1985 《春天的霧》 長篇小說 1987 《風波》 長篇小說
⑵ 艾蕪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是
艾蕪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是()。 A.《芭蕉谷》 B.《淘金記》 C.《困獸記》 D.《南行記》 查看答案解析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艾蕪於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說集《南行記》,以一個漂泊的知識者的眼光觀察並敘述邊疆異域特殊的下層人逗游冊物的生活,作者以其對人生的執著態度,書寫著他們的苦難、悲憤與反抗,挖掘他們身上純朴、善良的美好品德,表現磨州下層人民金子一樣的靈魂。參見教山宏材P132。 本題知識點:30年代小說 網我精心為廣大自考學員整理的相關歷年試題及答案解析,想了解相關自考試題請持續關注網校。
⑶ 山峽中的作者簡介
艾蕪,(1904-1992),原名湯道耕,筆名劉明、吳岩、湯愛吾等。祖籍湖南寶慶府武岡州新都清流鎮翠雲村3組。他剛開始寫作時,因受到胡適「人要愛大我,也要愛小我」的主張影響,遂取了個筆名,叫做「愛吾」,後來改成了「艾蕪」,從此便叫做艾蕪,而道耕的名字反較為鮮知了。
1932年,艾蕪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5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南國之夜》,其中的作品或反映緬甸和中緬邊境底層人民的生活,表現殖民地人民的苦難和自發斗爭,或反映中國東北人民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反抗。接著,出版短篇小說集《南行記》,把奇異的邊疆之風土人情與下層勞苦大眾的悲慘生活,這樣明麗的風景與陰郁的人生,這樣的愛與憎,交織到一處,形成強烈的對比,極為有力地抨擊了黑暗的現實。
解放前的艾蕪作品,大都取材於社會下層的生活。這構成了他創作的一個特色。
艾蕪是最早把西南邊疆地區下層社會的風貌和異國人民在殖民地統治下的生活,帶進現代文學創作中來的作家之一,對於開拓新文學創作的領域作出了貢獻。傳奇性的故事,綺麗的地方色彩,帶有神秘氣氛的邊疆生活和人物,使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抒情風格和浪漫情調。這是他創作上的又一個特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艾蕪任重慶市文化局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全國文聯委員等職,他曾去鞍山、大慶、小涼山等地體驗生活。所寫長篇小說《百煉成鋼》是建國後最早描寫工業戰線和工人生活的作品之一,塑造了新一代工人階級的崇高形象,標志著作家創作道路上的新發展。
艾蕪是現代文學史上獨具風格、影響深遠的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