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德國短篇小說麵包分析燈

德國短篇小說麵包分析燈

發布時間: 2025-09-27 12:37:26

『壹』 無論哪篇文章的閱讀及題及答案

3、、(10年福建卷)
(甲)文學類文本閱讀(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
春風
林斤瀾
北京人說:「春脖子短。」南方來的人覺著這個「脖子」有名無實,冬天剛過去,夏天就來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見是:「哪裡會有什麼春天,只見起風、起風,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睜不開,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其實,意見里說的景象,不冬不夏,還得承認是春天。不過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確。褒貶起來著重於春風,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懷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這樣的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這四句里沒有提到風,風原是看不見的,又無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風撫摸大地,像柳絲的飄拂;體貼萬物,像細雨的滋潤。這才草長,花開,鶯飛……
北京的春風真就是刮土嗎?後來我有了別樣的體會,那是下鄉的好處。
我在京西的大山裡、京東的山邊上,曾數度「春脖子」。背陰的岩下,積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沒有開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還是泉邊,凡帶水的地方,都堅持著冰塊、冰硯、冰溜、冰碴……一夜之間,春風來了。忽然,從塞外的蒼蒼草原、莽莽沙漠,滾滾而來。從關外撲過山頭,漫過山粱,插山溝,灌山口,嗚嗚吹號,哄哄呼嘯,飛沙走石,撲在窗戶上,撒拉撤拉,撲在人臉上,如無數的針扎。
轟的一聲,是哪裡的河冰開裂吧。嘎的一聲,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間,我住的石頭房子的木頭架子,格拉拉、格拉拉響起來,晃起來。彷彿冬眠驚醒,伸懶腰,動彈胳臂腿,渾身關節挨個兒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動。
麥苗在霜冰里返青了,山桃在積雪裡鼓苞了。清早,著大轂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荊條背簍,背帶冰碴的羊糞,繞山嘴,上山樑,爬高高的梯田,春風呼哧呼哧地幫助呼哧呼哧的人們,把糞肥拋撒勻凈。好不痛快人也。
北國的山民,喜歡力大無窮的好漢。到喜歡得不行時,連捎帶來的粗暴也只覺著解氣。要不,請想想,柳絲飄拂般的撫摸,細雨滋潤般的體貼,又怎麼過草原、走沙漠、撲山樑?又怎麼踢打得開千里冰封和遍地賴著不走的霜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還寒,最難將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陽光,牛尾蒙蒙的陰雨,整天好比穿著濕布衫,牆角落裡發霉,長蘑菇,有死耗子味兒。
能不懷念北國的春風!
(先自1980年4月8日《北京晚報》)
13.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文章開頭三段,寫北京春天時間短、風沙大,點明了北國春天的特點。
B.作者歷經飛沙走石的北國春風,「有了別樣的體會」,感到北國春風不如南國春風。
C.作者「好不痛快人也「的感慨,源於對北國春風和人們在春風中勞作場景的感受。
D.對比是本文的主要寫法,如南國春風與北國春風的對比,麥苗返青與山桃鼓苞的對比。
E.作者對北國春風欲抑先揚,把自己對北國春風的體會抒寫得淋漓盡致。
【答案】AC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學類作品的分析綜合能力,重點是對文章的理解。A項、C項在文章的第一二段和第八段都有體現,並且分析准確。B項所說作者「感到北國春風不如南國春風」是錯誤的,和作者的觀點正好相反;B項麥苗返青與山桃鼓苞不形成對比;E項對表現手法的說法是錯誤的,對北國春風不是欲抑先揚,而是使用了欲揚先抑。 誤區警示:考生誤答本題原因,一是對文章內容不把我,而是對寫 作手法「對比」「欲揚先抑」等不理解。
14.為什麼作者起初在北方懷念江南的春風,後來卻說「能不懷念北國的春風「?請簡析。(4分)
答:
【答案】北國的春天時間短,風沙大,使作者懷念的江南的春風。後來作者看到北國的春風吹開冰凍,催生萬物,產生了痛快淋漓的深切感受,因此懷念北國的春風。(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了考生對文章內容的把握。答題時要從全文著手,把握住江南春風和北國春風的特點,抓住作者的觀點態度,特別是結合原文第一二段和倒數第三段作答。誤區警示:本題誤區在於考生對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把握不到位,再就是表述不規范。

15.文章倒數第二段,作者對江南春天中「看不見」的春風另有一番描述。請你結合文章內容,談談這樣寫好在哪裡?(6分)
答:
【答案】用另一種角度寫南國看不見的春風,與開篇對南國春風的描述形成對比,表明感情的變化。用輕柔的南國春風,與強勁的北國春風對比,凸顯北國春風的作用。從懷念南國的春風,突出文章主旨。(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了考生對作品表現手法的鑒賞能力。解答時要審准題目,把握題目中的有效信息「另有一番描述」,這樣就可以得到啟發,和開始第三段結合起來分析前後對比表現手法的使用效果。誤區警示:本題誤區在於考生審題審不出答題角度,沒有注意到「這樣寫好在哪裡」是對手法或語言的鑒賞。另外,規范合理的表述也不容忽視。

4、、(10年廣東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麵包
沃爾夫岡•博歇爾特①
她突然醒來。兩點半。她尋思,為什麼會突然醒了。哦,原來是這樣!廚房裡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細地聽著廚房裡的聲音。寂靜無聲。太安靜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邊的床,發現是空的。這就是為什麼如此特別安靜的原因了——沒有他的呼吸聲。她起床,摸索著經過漆黑的房間來到廚房。在廚房兩人相遇了。表針指著兩點半。她看到櫥櫃邊上有個白的東西。她打開燈。兩人各穿襯衣相對而立。深夜。兩點半。在廚房裡。
在廚房餐桌上是一個盛麵包的盤子。她知道,他切過了麵包。小刀還放在盤子旁邊。桌布上留下了麵包屑。每晚他們就寢時,她總把桌布弄乾凈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現在桌布上有麵包屑,而且小刀還在那裡。她感到地上的涼氣慢慢地傳到她身上。她轉過頭來不再看盤子了。
①「我還以為這里出什麼事了。」他說,並環視一下廚房四周。
「我也聽到了什麼。」她回答,這時她發現,他夜晚穿著襯衣看起來這是老了。跟他年齡一樣老了,六十三歲。白天他看起來還年輕些。他看起來已經老了,他在想,穿著襯衣的她看起來相當老了。不過也許是頭發的原因。夜裡女人顯老總是表現在頭發上。頭發使人一下變老了。
「你應該穿上鞋子的。這樣光著腳在冷地上你會著涼的。」
她沒有注視他,因為她不願意忍受他在撒謊。他們結婚三十九年之後他現在撒謊了。
②「我原以為這里有什麼事。」他又說了一遍,又推動了自製,把視線從一個角落移到另一個角落。
「我也聽到了什麼。於是我想,這里出了什麼事了。」
「我也聽見了。不過,大概什麼事也沒有。」
她從桌上拿起盤子,並用手指彈去桌布上的麵包屑。
「沒有。大概沒什麼事。」聽到他不安地在說。
她趕緊幫他說:「過來,大概是外面有什麼事。」
「走,睡覺去。站在冷地上你會著涼的。」
他向窗戶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點什麼事。我還以為是在這里。」
她把手伸向電燈開關。我必須現在就關燈,否則我必定還會去瞧盤子的,她想。我不能再去瞧那個盤子。「過來,」她說,同時把燈關滅。「這大概是外面有什麼事,刮風時檐槽常常碰牆壁。這肯定是檐槽之故。刮風時它總是嘩嘩亂響。」
兩個摸著走過黑黢黢的過道來到卧室。兩雙光腳在地板上拍擊作響。[來源:Z§xx§k.Com]
「是有風,」他說,「已經颳了一整夜了。」當她睡在床上時,她說「是的,颳了一夜的風。剛才大概就是檐槽在響。」
「是呀,我剛才還以為是在廚房裡。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說著話,彷彿已沉入半睡中。
她注意到,當他撒謊時,聲音多假。
「真冷,」她說,並輕聲地打著哈欠。「我可鑽被窩了,晚安。」
「晚安。」他回答,又說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啊。」
隨後就是寂靜無聲。許多分鍾後她聽到,他在小心、輕聲咀嚼。她故意深沉又均勻地呼吸,使他不致發覺,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節奏均勻,倒使她慢慢進入了夢鄉了。
當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時,她分給他四片麵包;平時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說著離開了餐桌。「我吃這麵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我消化不好。」
她注意到,③他把頭深深埋在盤子上。他沒有摔跟頭。就在此刻她對他非常同情。
「你可不能只吃兩片麵包。」他對著盤子在說。
「夠了。晚上我吃麵包消化不好。你多吃吧,吃吧!」
過了一會兒,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燈下。
(選自《外國短篇小說百年精華》,包智星譯)
[注]①活爾夫岡•博歇爾特:西德廢墟文學的先驅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說《麵包》寫的是一戰後人們在飢荒處境中的生活。

16. 請概括小說的主要情節。(4分)

【答案】1,妻子發現丈夫凌晨在廚房。1分2,妻子仔細觀察後發現丈夫偷麵包。1分3廚房對話中,妻子沒有揭穿丈夫的謊言。1分4,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麵包勻給丈夫。1分
【解析】此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全文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情節。①妻子深夜被廚房的聲音驚醒;②妻子發現丈夫偷吃麵包;③妻子和丈夫談論「廚房的聲音」;④妻子把自己的麵包分給丈夫。

17. 文中的畫線部分分別現了丈夫怎樣的心理?(5分)

【答案】第1句,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了丈夫尋找借口意欲掩蓋真相的心理。2分
第2句,與第1句內容上重復,體現了丈夫內心的慌張與不安。
第3句,動作描寫。「頭深深埋下去」說明丈夫不敢面對妻子。體現了丈夫矛盾心理。一方面,知道妻子確實會吃不飽。另一方面,如果不接受妻子麵包,自己又飢餓難忍。3分
【解析】此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首先分析劃線句的是什麼表達方式,然後結合具體語境體會其中的內涵和表達效果。①表現丈夫因偷吃麵包而故作鎮定的心理;②表現丈夫因妻子的蒼老和自己撒謊而內心不安的心理;③表現丈夫因妻子的大度而羞愧的心理。

18. 小說的主題是什麼?請結合全文分析。(6分)

【答案】小說通過飢荒中妻子維護丈夫尊嚴並為他省下口糧的小故事,不但表現了患難與共的真情,也歌頌了二戰後飢荒中,人們互相砥礪互相關愛的精神。
【解析】此題考查把文章主題的知識。第二段中,妻子已經很明確判斷出丈夫偷了麵包,但她並沒有明言。丈夫在被窩中吃麵包,妻子可以安然入睡,也體現了她對丈夫深摯的愛。最後妻子以謊話對謊話,更能體現她對家人和家的深沉的愛。
①這篇小說通過描寫戰爭背景下人們在飢荒處境中的生活常態,表現了戰爭對人性的戕害以及作者對戰爭的譴責。
②丈夫因為飢餓,瞞著妻子深夜到廚房偷吃麵包,被妻子發現以後,又極力掩蓋真相。飢餓,讓他們「看起來相當老了」,讓他們互不信任,讓本性善良的丈夫甚至「在結婚三十九年之後開始撒謊了」,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戰爭。
③作品中也描寫了一些溫情的東西,比如對丈夫心理的刻畫,比如妻子為了維護丈夫的自尊而不戳穿真相的對話描寫,比如小說的結尾妻子把自己的麵包分給丈夫的情節,所有的這些都表現了人性的善良,然而這些美好的人性卻因為戰爭的存在而逐漸消失。

5、、(10年江蘇卷)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題。
溜 索
阿 城
一個鍾頭之前就感聞到這隱隱悶雷,初不在意。雷總不停,才漸漸生疑,懶懶問了一句。首領也只懶懶說是怒江,要過溜索了。不由捏緊了心,准備一睹氣貫滇西的怒江,卻不料轉出山口,依然是悶悶的雷。見前邊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馬向前。行到岸邊,抽一口氣,腿子抖起來,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動半步。
萬丈絕壁垂直而下,馱隊原來就在這壁頂上。怒江自西北天際亮亮而來,深遠似涓涓細流,隱隱喧聲騰上來,一派森氣。俯望怒江,驀地心中一顫,再不敢向下看。
首領穩穩坐在馬上,笑一笑。那馬平時並不覺得雄壯,此時卻靜立如偉人,晃一晃頭,鬃飄起來。牛鈴如擊在心上,一步一響,馱隊向橫在峽上的一根索子顫顫移去。那索似有千鈞之力,扯住兩岸石壁,誰也動彈不得。
領隊下馬,走到索前,舉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動不動。領隊瞟一眼漢子們。一個精瘦短小的漢子站起來,嗖地一下小過去,卻發現他腰上還牽一根繩,一端在索頭,另一端如帶一縷黑煙,彎彎劃過峽谷。一隻大鷹在瘦小漢子身下十餘丈處移來移去,翅膀尖上幾根羽毛在風中抖。再看時,瘦小漢子已到索子向上彎的地方,悄沒聲地反著手倒手拔索,橫在索下的繩也一抖抖地長出去。
大家正睜眼望,對岸一個黑點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個長音飄過來,繩子抖了幾抖。三條漢子站起來,拍拍屁股,三條漢子一個一個小過去。領隊啞聲問道:「可還歇?」餘下的漢子漫聲應道:「不消。」紛紛走到牛隊里卸馱子。
牛早卧在地下,兩眼哀哀地慢慢眨。兩個漢子拽起一條牛,罵著趕到索頭。那牛軟下去,淌出兩滴淚,大眼失了神,皮肉開始抖。漢子們縛了它的四蹄,掛在角框上,又將繩扣住框,發一聲喊,猛力一推。牛嘴咧開,叫不出聲,皮肉抖得模糊一層,屎尿盡數撒泄。過了索子一多半,那邊的漢子們飛快地收繩,牛倒垂著,升到對岸。這邊的牛們都哀哀地叫著,漢子們並不理會,仍一頭一頭推過去。之後是運馱子,就玩一般了。這邊的漢子們也一個接一個飛身小過去。
我戰戰兢兢跨上角框,領隊吼一聲:「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覺耳邊生風,僵著脖頸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覺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後拔去。這索由十幾股竹皮扭絞而成,磨得賽刀。手劃出血來,黏黏的反而抓得緊。手一松開,撕得鑽心一疼,不及多想,趕緊倒上去抓住。猛地耳邊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腳底板!」方才覺出已到索頭。慎慎地下來,腿子抖得站不住,腳倒像生下來第一遭知道世界上還有土地,親親熱熱跺幾下。
猛聽得空中一聲忽哨,尖得直入腦髓。回身卻見領隊早已飛到索頭,抽身躍下,走到漢子們跟前。
牛們終於又上了馱,鈴鐺朗郎的響著,似是急急地要離開這里。上得馬上,才覺出一身黏汗,風吹得身子抖起來。順風出一口長氣,又覺出悶雷原來一直響著。
(選自《阿城精選集》,有刪改)

11.文中畫線部分描寫了峽谷險峻氣勢,請分析其表現特色。(5分)

【答案】以壁頂為觀察點,變換視角,從視覺、聽覺、內心感受多方面描寫,使人如臨其境。
【解析】考查描寫類表達技巧,可轉換題目,即「文中畫線部分用了什麼手法表現峽谷的險峻氣勢」?「視覺、聽覺」比較容易,由所見之景方位不同推出「視角變化」,「俯望怒江,驀地心中一顫,再不敢向下看」為內心感受。

12.本文用不少筆墨寫牛,這對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各有什麼作用?(6分)

【答案】牛不肯挪動半步的恐懼和溜索時流淚發抖: (1)側面表現怒江峽谷的高峻險惡; (2)與「我」「戰戰兢兢」互相映襯;又與領隊及漢子的勇敢無畏形成反襯。
【解析】作用題,但角度單一,難度較小。文章中的牛之所以充滿恐懼感,就是因為怒江峽谷的高峻險惡,此屬側面表現。而人物刻畫方面的作用則包含兩方面,一是「戰戰兢兢」的「我」,這是映襯;二是勇敢無畏的領隊和漢子們,這是反襯。在答題是注意不要遺漏其中任何一方面。

13.文中寫領隊比較分散,請統觀全文,簡要分析領隊形象。(6分)

【答案】(1)「懶懶」地說話、「穩穩」地坐在馬上:表現他在怒江天險前的從容不迫,胸有成竹; (2)敲一敲溜索,「吼」我過江:表現他認真負責,關愛部下; (3)瞟一眼,問一聲:表現他受人尊敬,與手下配合默契; (4)一聲唿哨、最後一個過溜索:表現他的英雄氣概,粗獷豪邁。
【解析】鑒賞人物形象題。這一題型也是平時訓練重點,只需找出和人物相關的內容,再根據內容概括形象的特點即可。

14.本文寫了馱隊飛渡峽谷的故事,請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蘊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答案】深刻意蘊: (1)飛渡峽谷的情景:表現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戰,戰勝艱險; (2)馱隊的人際關系:體現團結協作,相互信任,關心愛護; (3)動物形象:隱喻人應該像雄鷹飛翔、像駿馬賓士,而不是像牛那樣軟弱畏縮; (4)「我」與領隊的對照:表示人會在艱苦磨練中成長。
情感取向: (1)駿馬、雄鷹、高山峽谷:對雄奇險峻崇高的贊美; (2)領隊、精瘦漢子:對樂觀向上人生態度的贊美; (3)牛的恐懼、發抖:對平庸、畏難的厭棄。 (4)本文所寫生存畫面:張揚了原始、野性的陽剛之美。
【解析】探究題。無論是探究深刻意蘊還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都要從不同角度出發,不能只局限於一點。深刻意蘊:①角度一:整體把握。馱隊飛渡峽谷代表戰勝自然和艱險;②角度二:領隊和漢子們。表現團結協作,相互信任,關心愛護以及無畏勇敢;③角度三:雄鷹、駿馬、牛等動物形象。正反對比,隱喻人應該有雄鷹、駿馬那樣的精神,而不能想牛那樣軟弱畏縮。④角度四:「我」和領隊。表現艱苦環境能磨練人。情感取向:分析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需結合全文,從不同角度去發掘。

『貳』 《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女巫的麵包》梗概300字

《女巫的麵包》(多情女的麵包),小有財富的麵包店老闆瑪莎小姐,愛上了常來買陳麵包的「落魄藝術家」,歐亨利狡猾地用平實、幽默、輕松的細節描寫,巧妙地把讀者慢慢帶入一個美麗愛情故事的期盼中。然而戛然而止的愛情失落,讓讀者沉浸在對瑪莎小姐一腔熱情當了驢肝肺的惋惜之中。平實中略帶幽默的場景,翔實的心理細節描寫,讀者一步步被作者引入其邏輯思維之中,最後在結尾處作者卻突然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戲劇性的結局大逆轉既在讀者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讓人拍案稱奇,這就是歐亨利的獨特文學魅力。

『叄』 歐亨利 短篇小說

1、《麥琪的禮物》

《麥琪的禮物》是歐·亨利創作的短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聖誕節里發生在社會下層的小家庭中的故事。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僅夠維持生活的小職員,女主人公德拉是一位賢惠善良的主婦。

他們的生活貧窮,但吉姆和德拉各自擁有一樣極珍貴的寶物。吉姆有祖傳的一塊金錶,德拉有一頭美麗的瀑布般的秀發。

為了能在聖誕節送給對方一件禮物,吉姆賣掉了他的金錶為德拉買了一套「純玳瑁做的,邊上鑲著珠寶」的梳子;

德拉賣掉了自己的長發為吉姆買了一條白金錶鏈。他們都為對方舍棄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而換來的禮物卻因此變得毫無作用了。

2、《警察與贊美詩》

《警察與贊美詩》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該短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窮困潦倒,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蘇比,因為寒冬想去監獄熬過,所以故意犯罪,去飯店吃霸王餐,擾亂治安,偷他人的傘,調戲婦女等,然而這些都沒有讓他如願進監獄;

最後,當他在教堂里被贊美詩所感動,想要從新開始,改邪歸正的時候,警察卻將他送進了監獄。該小說展示了當時美國下層人民無以為生的悲慘命運。

「警察」和「贊美詩」在標題中雖然是形式上對等排列,但作為支配人類生存選擇的兩股力量是不對等的。在警察與贊美詩的二元對立中,以「警察」為代表的國家政權永遠支配著和控制著以「贊美詩為代表的精神力量。

3、《最後一片葉子》

《最後一片葉子》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作品。該作品描寫一位老畫家為患肺炎而奄奄一息的窮學生畫最後一片常春藤葉的故事。

瓊西在寒冷的十一月患上了嚴重的肺炎,並且其病情越來越重。作為畫家的她,將生命的希望寄託在窗外最後一片藤葉上,以為藤葉落下之時,就是她生命結束之時。

於是,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念。作為她的朋友蘇很傷心,便將瓊西的想法告訴了老畫家貝爾曼,這個老畫家是個脾氣火爆,愛取笑人的酒鬼,終日與酒為伴。

畫了近四十年的畫,一事無成,每天都說要創作出一篇驚世之作,卻始終只是空談。但是他對這兩位年青的畫家卻是照顧有佳。他聽到了此事後,便罵了一通,但仍無計可施。

然而令人驚奇的事發生了:盡管屋外的風颳得那樣厲害,而鋸齒形的葉子邊緣已經枯萎發黃,但它仍然長在高高的藤枝上。

瓊西看到最後一片葉子仍然掛在樹上,葉子經過凜冽的寒風依然可以存留下來, 自己為什麼不能?於是又重拾生的信念,頑強地活了下來。

可是故事並不是到此就結束了,真相才剛剛打開:原來是年過六旬的貝爾曼,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為了畫上最後一片藤葉,因著涼,染上了肺炎。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終於完成了令人震撼的傑作。

4、《二十年後》

《二十年後》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作品。一對在紐約一起長大、情同兄弟的朋友鮑勃和吉米·威爾斯,他們在鮑勃即將啟程去西部冒險的時候,約定20年後在同樣的時間、地點再次見面。

20年來,他們誰也不曾忘記過這個約定。鮑勃從西部不遠萬里來赴約,支撐他的是只要對方還記得這次約定,那無論做什麼都是值得的。對於鮑勃來說,吉米永遠都是最忠實、最令他信任的朋友。

然而,20年後再見面時,等待他們的不是重逢的喜悅,命運卻把他們分別放在了法律天平的兩端,鮑勃是警方正在通緝的要犯,而吉米卻是接到命令努力追捕「狡猾的鮑勃」的警察。

對於吉米來說,究竟是繼續保持對摯友的忠誠,還是履行自己作為警察的職責,他最終選擇了後者。

該小說通過這兩個青年20年後重逢之際所發生的意外變化,反映了美國19世紀後半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深刻變遷。

5、《紅毛酋長的贖金》

《紅毛酋長的贖金》,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作品,文章講述了一個綁架的故事。

「我」與比爾在一個名叫頂峰鎮的地方,綁架了這個鎮上有名望的居民埃比尼澤多塞特的獨子,「我們」原想靠他去敲詐埃比尼澤;

然而「我們」萬萬沒想到,這個孩子捉弄人,一開始,「我們」三個扮印第安人玩,後來這個孩子越來越囂張,越來越捉弄人,還把其中一個人弄傷了,讓比爾差點成了精神崩潰者。

最後「我」把勒索信送到埃比尼澤的家,可後來「我們」卻被埃比尼澤給敲詐,實在是因為「我們」無法忍受著個孩子,最後的結果,「我們」把孩子送回去,並且給了他父親250元。

『肆』 歐亨利短篇小說之二十《女巫的麵包》

瑪莎小姐開的烘焙店裡最近經常有一位戴眼鏡的年輕男士光顧,這位男士文質彬彬很有禮貌,但他每天只買兩個隔夜的麵包就走。瑪莎小姐認為他一定是落魄的畫家,漸漸的瑪莎小姐喜歡上了這個風度翩翩的藝術家。

終於有一天,男士又來買隔夜的麵包,就在他轉身的一瞬間,瑪莎小姐往他的麵包里加了分量十足的黃油,迅速包好遞給了她喜歡的先生。

就在瑪莎小姐沉浸在自己美妙的幻想中,她的藝術家紅著臉來到了麵包店,不是害羞的紅,而是憤怒的紅,還大聲的把瑪莎小姐嚷了一頓,說她是個自以為是的女人。瑪莎小姐最終都不知道她做錯了什麼。

原來,這位先生並不是什麼畫家,其實是一位優秀設計師,之所以每天買過期麵包是為了當橡皮擦,可麵包里的黃油把他精心設計了三個月的圖紙徹底毀了。

有時候,事實就是這么殘酷,我們自以為的好意對於對方來說卻是最毒的砒霜。

今日新畫一隻小貓咪

熱點內容
求好看的完結的古代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27 13:55:53 瀏覽:351
三大網路小說改編電視劇 發布:2025-09-27 13:50:51 瀏覽:374
網游言情經典小說魔獸 發布:2025-09-27 13:44:12 瀏覽:310
推薦都市職場網路小說 發布:2025-09-27 13:38:31 瀏覽:478
外文原版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27 13:34:01 瀏覽:772
重生在漫威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27 13:28:20 瀏覽:718
網游之紛爭小說 發布:2025-09-27 13:07:10 瀏覽:204
總裁傻白甜的小說 發布:2025-09-27 13:01:15 瀏覽:679
總裁的喵小說全集 發布:2025-09-27 12:58:53 瀏覽:216
成龍總裁專機小說 發布:2025-09-27 12:57:18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