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中短篇小說集
『壹』 魯迅的小說集都有哪些
1.《吶喊》(短篇小說集)1923年,新潮社出版,這是魯迅的第一部小說集。收錄了從1918年至1922年間創作的《狂人日記》、《孔乙己》、《葯》、《故鄉》、《阿Q正傳》等14篇作品,原題為「自序」。
2.《中國小說史略》(上下卷)1923至1924年,新潮社出版,是魯迅關於中國小說史的著作。
3.《熱風》(雜文集)1925年,北新書局出版,收錄了魯迅的時評和雜文。
4.《彷徨》(短篇小說集)1926年,北新書局出版,是魯迅的又一部小說集。
5.《華蓋集》(雜文集)1926年,北新書局出版,收錄了魯迅的雜文和評論。
6.《華蓋集續編》(雜文集)1927年,北新書局出版,是《華蓋集》的續篇。
7.《華蓋集續編補編》(雜文集)1927年,北新書局出版,是對《華蓋集續編》的補充。
8.《墳》(論文、雜文集)1927年,未名社出版,收錄了魯迅的一些論文和雜文。
9.《野草》(散文詩集)1927年,北新書局出版,是魯迅的散文詩集。
10.《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年,未名社出版,收錄了魯迅的回憶性散文。
11.《而已集》(雜文集)1928年,北新書局出版,是魯迅的又一部雜文集。
12.《三閑集》(雜文集)1932年,北新書局出版,收錄了魯迅的一些雜文。
13.《二心集》(雜文集)1932年,合眾書店出版,是魯迅的雜文集。
14.《魯迅自選集》1933年,天馬書店出版,是魯迅自己選編的作品集。
15.《兩地書》(書信集)1933年,與景宋合著,青光書局出版,收錄了魯迅與友人的書信。
16.《偽自由書》(雜文集)1933年,青光書局出版,收錄了魯迅的雜文。
17.《魯迅雜感選集》1933年,瞿秋白編選,青光書局出版,是魯迅雜感的選集。
18.《南腔北調集》(雜文集)1934年,同文書局出版,收錄了魯迅的雜文。
19.《拾零集》1934年,合眾書店出版,是魯迅的雜文集。
20.《准風月談》(雜文集)1934年,興中書局出版,收錄了魯迅的雜文。
21.《集外集》1935年,群眾圖書公司出版,由楊霽雲編訂,魯迅校訂,收錄了魯迅的一些散佚作品。
22.《門外文談》(論文)1935年,天馬書店出版,收錄了魯迅的一些論文。
23.《故事新編》(小說集)1936年,亂燃文生出版,是魯迅的小說集。
24.《花邊文學》(雜文集)1936年,聯華書局出版,收錄了魯迅的雜文。
25.《且介亭雜文》(雜文集)1936年,三閑書屋出版,是魯迅的雜文集。
26.《夜記》(雜文集)1937年,文生書店出版,後編入《且介亭雜文末編》。
27.《且介亭雜文二集》(雜文集)1937年,三閑書屋出版,是《且介亭雜文》的續集。
28.《且介亭雜文附集》(雜文集)1937年,三閑書屋出版,是對《且介亭雜文》的補充。
29.《且介亭雜文末編》(雜文集)1937年,三閑書屋出版,是《且介亭雜文》的結集。
『貳』 魯迅的小說集有哪些
1. 《吶喊》
《吶喊》是魯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它於1923年出版,標志著魯迅小說創作的起點。這部集子包含了《狂人日記》、《孔乙己》、《葯》等經典作品,反映了魯迅對封建社會的深刻批判和對民眾疾苦的同情。
2. 《彷徨》
《彷徨》是魯迅的第二部短篇小說集,1926年出版。繼《吶喊》之後,魯迅在《彷徨》中繼續探討了知識分子的困境和農民的悲慘命運,收錄了如《祝福》、《傷逝》等著名篇章,展現了作者對舊社會的徹底否定和對新社會的渴望。
3. 《故事新編》
《故事新編》是魯迅在1935年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說集,包含了《補天》、《奔月》、《鑄劍》等作品。這些故事多是對傳統神話和歷史的重新解讀,體現了魯迅獨到的文學見解和深刻的社會批判。
4.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散文集,1928年出版。書中回憶了魯迅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人和事,文筆溫婉而充滿感情,是研究魯迅早期生活和思想的重要資料。
5. 《野草》
《野草》是魯迅的散文詩集,1927年出版。這部作品以詩化的語言和深邃的思想揭示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性的復雜,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6. 《三閑集》
《三閑集》是魯迅的雜文集,1936年出版。集中收錄了魯迅在1927年至1935年間寫的許多批判性的文章,顯示了魯迅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深刻洞察和無畏的批判精神。
7. 《華蓋集》
《華蓋集》是魯迅的另一部雜文集,1930年出版。這些文章反映了魯迅對文化、教育、文學等多個領域的思考,展現了他作為思想家的敏銳和深刻。
8. 《集外集》
《集外集》是魯迅的雜文集,1938年出版。這部集子收錄了一些魯迅生前未發表或散見於不同報刊的文章,是研究魯迅思想和文學的重要補充。
『叄』 阿Q,孔乙己,閏土,祥林嫂,涓生,子君分別是魯迅哪部書裡面的人物
阿Q出自《阿Q正傳》,孔乙己出自《孔乙己》,閏土出自《故鄉》,祥林嫂出自《祝福》,涓生和子君出自《傷逝》。
1、《阿Q正傳》
《阿Q正傳》是魯迅創作的中篇小說,創作於1921年12月,最初發表於北京《晨報副刊》,後收入小說集《吶喊》。
該小說創作於1921年底,共分九章。小說以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農村為背景,描寫了未庄流浪雇農阿Q,雖然干起活來「真能做」,但卻一無所有,甚至連名姓都被人遺忘的故事。
該小說批判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封建,保守,庸俗,腐敗等社會特點,有力地揭示了舊中國人民的生活場景和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病態。
2、《孔乙己》
《孔乙己》是近代文學巨匠魯迅所著的短篇小說,最早發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號,後編入《吶喊》,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後第二篇白話小說。
小說描寫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舉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體不勤、窮困潦倒,在人們的嘲笑戲謔中混度時日,最後被封建地主階級所吞噬的悲慘形象。
篇幅不長,但是深刻揭露了當時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質,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義。
3、《故鄉》
《故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1年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以「我」回故鄉的活動為線索,按照「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情節安排,依據「我」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著重描寫了閏土和楊二嫂的人物形象,從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
同時深刻指出了由於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勞苦大眾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縛,造成純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膜,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該小說入選初中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上冊)。
4、《祝福》
《祝福》是民國時期文學家魯迅創作的短篇小說,寫於1924年2月7日,最初發表於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東方雜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號上,後收入小說集《彷徨》。
作品敘寫一個離開故鄉的知識分子「我」在舊歷年底回到故鄉後寄寓在本家四叔(魯四老爺)家裡准備過「祝福」時,見證了四叔家先前的女僕祥林嫂瘁死的悲劇。
該小說通過描述祥林嫂悲劇的一生,表現了作者對受壓迫婦女的同情以及對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無情揭露。
也闡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樣的啟蒙知識分子,對當時人們自私自利以及世態炎涼的這一社會現狀的無動於衷和不知所措。
5、《傷逝》
《傷逝》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5年創作的一部以愛情為題材反映五四時期知識分子命運的短篇小說。
小說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憤的內心獨白的方式,講述了他和子君沖破封建勢力的重重阻礙,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個溫馨的家庭,但不久愛情歸於失敗,最終以一「傷」一「逝」結局。
小說通過涓生、子君始以爭取個性解放婚姻自主終卻落到悲劇結局的描寫,反映了個人和社會的沖突:離開整個社會的解放,個性的解放和婚姻自主是無法實現的。
小說語言優美凝煉,富有詩的情韻;開頭結尾部分有些語句的故意重復,不僅在結構上起著貫通前後的作用,而且有物是人非之感,加強了抒情氣氛,有助於主題的表達;有些句子寫得委婉含蓄,寓意深刻,發人深思,深化了主題。
『肆』 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有什麼
魯迅的三部短篇小說集:《吶喊》 《彷徨》 《故事新編》
《吶喊》中有:《狂人日記》、《葯》、《明天》、《阿Q正傳》等14篇作品
《彷徨》中有:《傷逝》、《祝福》等11篇作品
《故事新編》中有:《補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伍』 魯迅小說集有哪些
魯迅小說集有《吶喊》、《自序》、《狂人日記》、《孔乙己》、《葯》、《明天》、《一件小事》、《頭發的故事》、《風波》、《故鄉》、《阿Q正傳》、《端午節》、《白光》、《兔和貓》、《鴨的喜劇》、《社戲》、《彷徨》、《祝福》、《在酒樓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長明燈》、《示眾》、《高老夫子》、《孤獨者》、《傷逝》、《弟兄》、《離婚》、《故事新編》、《序言》、《補天》、《奔月》、《理水》等
1、《吶喊》
《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小說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