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雪盡馬蹄輕寫的小說

雪盡馬蹄輕寫的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5-19 00:34:06

1. 求關於雪的古詩句(是完全描寫雪的那種),原創也可以,寫小說用

《白雪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送盧員外》
【唐】薛濤
玉壘山前風雪夜,錦官城外別離魂。
信陵公子如相問,長向夷門感舊恩。

《觀獵》
【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北風行》
【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 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作者是誰

「草枯」「雪盡」四字如素描一般簡潔、形象,頗具畫意.「鷹眼」因「草枯」而特別銳利,「馬蹄」因「雪盡」而絕無滯礙,頷聯體物極為精細.三句不言鷹眼「銳」而言眼「疾」,意味獵物很快被發現,緊接以「馬蹄輕」三字則見獵騎迅速追蹤而至.「疾」「輕」下字俱妙.兩句使人聯想到鮑照寫獵名句:「獸肥春草短,飛鞚越平陸」,但這里發現獵物進而追擊的意思是明寫在紙上的,而王維卻將同一層意思隱然句下,使人尋想,便覺詩味雋永.三四句初讀似各表一意,對仗銖兩悉稱;細繹方覺意脈相承,實屬「流水對」.如此精妙的對句,實不多見.
《觀獵》
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譯文:
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聲強風一起呼嘯!將軍的獵騎,飛馳在渭城的晴郊.
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銳敏捷的鷹眼,積雪溶化了,飛馳的馬蹄更象是風追葉飄.
轉眼間,獵騎穿過了新豐市,駐馬時,細柳營已經來到.
回頭看,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無垠的大地啊,暮雲籠罩著原野靜悄悄.
綜觀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兩聯一氣流走,承轉自如,有格律束縛不住的氣勢,又能首尾回環映帶,體合五律,這是章法之妙.詩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覺,用典渾化無跡,寫景俱能傳情,至如三四句既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這是句法之妙.「枯」、「盡」、「疾」、「輕」、「忽過」、「還歸」,遣詞用字准確錘煉,咸能照應,這是字法之妙.所有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達詩中人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所以,此詩完全當得起盛唐佳作的稱譽.
全詩表現了將軍射獵時的豪邁氣概

3. 有關馬的文學作品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詩經·小雅·車攻》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楚辭·離騷》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白馬飾金羈,邊翩西北鄧。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蹀足絆中憤,搖頭櫪上嘶。
南朝梁·蕭綱《系馬詩》

懍懍邊風激,蕭蕭征馬煩。
隋·虞世基《出塞》詩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詩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唐·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後》詩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唐·劉禹錫《始聞秋風》詩

關於馬 文 / 牧馬江南

誰曾說過
馬已經死去
無論是烏騅還是赤兔

在好多個世紀以前
作為一匹馬
滾過陣陣塵土的時候
一些甲胄閃光的將軍
輕輕提著劍柄的時候
誰敢揚言
那是一個不需要馬的時代

刀戟聲動的晚上
火光四起
霸王的劍沾滿血
最後慷慨地割下
他那顆慷慨的頭顱
比烏騅還要從容
怎能說霸王是個人
就不能說他是匹馬呢

虞姬那個女人
就是最好的馴馬者
他們相繼放棄
在楚歌唱盡之後
形銷骨碎

而我只能站在歷史的豪氣之末
盪氣回腸
只是夜晚的清醒遠勝於我
千年之前
誰也沒有為某一匹馬設計死亡

我橫卧在今夜的燭光下
不安份地想做一個牧馬人

李賀的《馬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鈞。何當金絡腦,快步踏清秋。

房兵曹胡馬

杜甫

胡馬大宛名, 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 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 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 萬里可橫行。

這是一首詠物言志詩。注家一般認為作於開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詩人漫遊齊趙,飛鷹走狗,裘馬清狂的一段時期。詩的風格超邁遒勁,凜凜有生氣,反映了青年杜甫銳於進取的精神。

馬詩
李賀
【詩文】
(其一)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其二)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其三)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其四)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其六)
飢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發斷鋸長麻。
(其七)
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干。
君王若燕去,誰為曳車轅?
(其八)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其九)
催榜渡烏江[1],神騅泣向風。
君王[2]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其十)
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
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
(其十一)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其十二)
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其十三)
香襆赭羅新,盤龍蹙蹬鱗。
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其十四)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一朝溝隴出,看取拂雲飛。
(其十五)
唐劍斬隋公,□[3]毛屬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飄風。
(其十六)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
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
(其十七)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其十八)
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十九)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
欲求千里腳,先採眼中光。
(其二十)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綵樓。
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其二一)
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其二二)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棲。
宋·柳詠《少年游》詞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陸游《十五月四日風雨大作》詩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曲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元·劉因《山家》詩

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風白草新。
明·王越《與李布政彥碩馮僉憲景陽對飲》詩

四山旗似晴霞卷,萬馬蹄如驟雨來。
清·徐《大獵》詩

琵琶曲<十面埋伏>,二胡曲<賽馬>
銅雕:馬踏飛燕
石雕:馬踏匈奴
唐三彩中的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中的馬俑
徐悲鴻作品:奔馬圖等
八駿圖么,還有胡人引馬圖
韓gan的《照夜白圖》《牧馬圖》韋偃的《牧放圖》借里柯的《受驚的馬》《埃普松賽馬》
房兵曹胡馬(杜甫)
老馬(臧克家)
唐代文學家韓愈的散文《馬說》
現代詩人臧克家的詩歌《老馬》
當代散文家周濤寫作的《鞏乃斯的馬》
當代作家梅朝榮寫的小說《茶馬古道》
當代作家李學輝的歷史小說《天下神馬》
《老 馬》 臧克家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它把頭沉重地垂下!
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淚只往心裡咽。
眼裡飄來一道鞭影,它抬起頭望望前面。

周濤:鞏乃斯的馬

沒話找話就招人討厭,話說得沒意思就讓人覺得無聊,還不如聽吵架提神。吵架罵仗是需要激情的。我發現,寫文章的時候就像一匹套在軛具和轅木中的馬,想到那片水草茂盛的地方去,卻不能擺脫道路,更擺脫不了車夫的駕馭,所以走來走去,永遠在這條枯燥的路面上。我嚮往草地,但每次走到的,卻總是馬廄。
我一直對不愛馬的人懷有一點偏見,認為那是由於生氣不足和對美的感覺遲鈍所造成的,而且這種缺陷很難彌補。有時候讀傳記,看到有些了不起的人物以牛或駱駝自喻,就有點替他們惋惜,他們一定是沒見過真正的馬。
在我眼裡,牛總是有點落後的象徵的意思,一副安貧知命的樣子,這大概是由於過分提倡「老黃牛」精神引起的生理反感。駱駝卻是沙漠的怪胎,為了適應嚴酷的環境,把自己改造得那麼醜陋畸形。至於毛驢,頂多是個黑色幽默派的小丑,難當大用。它們的特性和模樣,都清清楚楚地寫著人類對動物的征服,生命對強者的屈服,所以我不喜歡。它們不是作為人類朋友的形象出現的,而是俘虜,是僕役。有時候,看到小孩子鞭打牛,高大的駱駝在婦人面前下跪,發情的毛驢被縛在車套里齔牙大鳴,我心裡便產生一種悲哀和憐憫。
那卧在鹽車之下哀哀嘶鳴的駿馬和詩人臧克家筆下的「老馬」,不也是可悲的嗎?但是不同。那可悲里含有一種不公,這一層含義在別的畜牲中是沒有的。在南方,我也見到過矮小的馬,樣子有些滑稽,但那不是它的過錯。既然桔樹有自己的土壤,馬當然有它的故鄉了。自古好馬生塞北。在伊犁,在鞏乃斯大草原,馬作為茫茫天地之間的一種尤物,便呈現了它的全部魅力。
那是一九七零年,我在一個農場接受「再教育」,第一次觸摸到了冷酷、丑惡、冰涼的生活實體。不正常的政治氣息像潮悶險惡的黑雲一樣壓在頭頂上,使人壓仰到不能忍受的地步。強度的體力勞動並不能打擊我對生活的熱愛,精神上的壓抑卻有可能摧毀我的信念。
終於有一天夜晚,我和一個外號叫「藍毛」的長著古希臘人臉型的上士一起爬起來,偷偷摸進馬棚,解下兩匹喉嚨里滾動著咴咴低鳴的駿馬,在冬夜曠野的雪地上賓士開了。
天低雲暗,雪地一片模糊,但是馬不會跑進鞏乃斯河裡去。雪原右側是鞏乃斯河,形成了沿河的一道陡直的不規則的土壁。光背的馬兒馱著我們在土壁頂上的雪原輕快地小跪,噴著鼻息,四蹄發出嚓嚓的有節秦的聲音,最後大顛著狂奔起來。隨著馬的賓士、起伏、跳躍和喘息,我們的心情變得開朗、舒展。壓抑消失,豪興頓起,在空曠的雪野上打著唿哨亂喊,在顛簸的馬背上感受自由的親切和駕馭自己命運的能力,是何等的痛快舒暢啊!我們高興得大笑,笑得從馬背上栽下來,躺在深雪裡還是止不住地狂笑,直到笑得眼睛裡流出了淚水……
那兩匹可愛的光背馬,這時已在近處緩緩停住,低垂著脖頸,一副歉疚的想說「對不起」的神態。它們溫柔的眼睛裡彷彿充滿了憐憫和抱怨,還有一點詫異,弄不懂我們這兩個人究竟是怎麼了。我拍拍馬的脖頸,撫摸一會兒它的鼻樑和嘴唇,它會意了,抖抖鬃毛像抖掉疑慮,跟著我們慢慢走回去。一路上,我們談著馬,聞著身後熱烘烘的馬汗味和四圍里新鮮刺鼻的氣息,覺得好像不是走在冬夜的雪原上。
馬能給人以勇氣,給人以幻想,這也不是笨拙的動物所能有的。在鞏乃斯後來的那些日子裡,觀察馬漸漸成了我的一種藝術享受。
我喜歡看一群馬,那是一個馬的家族在夏牧場上游移,散亂而有秩序,首領就是那裡面一眼就看得出的種公馬。它是馬群的靈魂,作為這群馬的首領當之無愧,因為它的確是無與倫比的強壯和美麗。勻稱高大,毛色閃閃發光,最明顯的特徵是頸上披散著垂地的長鬃,有的濃黑,流瀉著力與威嚴;有的金紅,燃燒著火焰般的光彩。它管理著保護著這群牝馬和頑皮的長腿短身子馬駒兒,眼光里保持著父愛的尊嚴。
在馬的這種社會結構中,首領的地位是由強者在競爭中確立的。任何一匹馬都可以爭奪,通過追逐、撕咬、拚鬥,使最強的馬成為公認的首領。為了保證這群馬的品種不至於退化,就不能搞「指定」,不能看誰和種公馬的關系好,也不能賃血緣關系接班。
生存競爭的規律使一切生物把生存下去作為第一意識,而人卻有時候會忘記,造成許多誤會。
唉,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在鞏乃斯草原度過的那些日子裡,我與世界隔絕,
生活單調;人與人互相警惕,唯恐失一言而遭來來頂之禍,心靈寂寞。只有一個樂趣,看馬。好在鞏乃斯草原馬多,不像書可以被焚,畫可以被禁,知識可以被踐踏,馬總不至於被驅逐出境吧?這樣,我就從馬的世界裡找到了奔的詩韻。油畫般的遼闊草原、夕陽落照中兀立於荒原的群雕、大規模轉場時鋪散在山坡上的好文章、熊熊篝火邊的通宵馬經、氈房裡悠長喑啞的長歌在烈馬蒼涼的嘶鳴中展開、醉酒的青年哈薩克在群犬的追逐中縱馬狂奔,東倒西歪的俯身鞭打猛犬,這一切,使我驀然感受到生活不朽的壯美和那時潛藏在我們心裡的共同憂郁……
哦,鞏乃斯的馬,給了我一個多麼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時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給予了我!弄得我直到今天聽到馬蹄踏過大地的有力聲響時,還會在屋子裡坐卧不寧,總想出去看看,是一匹什麼樣兒的馬走過去了。而且我還聽不得馬嘶,一聽到那銅號般高亢、鷹啼般蒼涼的聲音,我就熱血陡涌、熱淚盈眶,大有戰士出征走上古戰場,「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之慨。
有一次我碰上鞏乃斯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來勢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盤旋的孤鷹來不及躲避而被擊落,雨腳之猛,竟能把牧草覆蓋的原野瞬間打得煙塵滾滾。就在那場暴雨的豪打下,我見到了最壯闊的馬群奔跑的場面。彷彿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馬都被趕到這兒來了,好傢伙,被暴雨的長鞭抽打著,被低沉的怒雷恐嚇著,被刺進大地倏忽消逝的閃電激奮著,馬,這不肯安分的牲靈從無數谷口、山坡湧出來,山洪奔瀉似地在這原野上匯集了,小群匯成大群,大群在運動中擴展,成為一片喧叫、紛亂、快速移動的集團沖鋒!爭先恐後,前呼後應,披頭散發,淋漓盡致!有的瘋狂地向前賓士,像一隊尖兵,要去踏住那閃電;有的來回奔跑,儼然像臨危不懼、收拾殘局的大將;小馬跟著母馬認真而緊張地跑,不再頑皮、撒歡,一下子變得老練了許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攜裹,大喊大叫,卻毫無聲響,喊聲像一塊小石片跌進奔騰喧囂的大河。
雄渾的馬蹄聲在大地奏出鼓點,悲愴蒼勁的嘶鳴、叫喊在擁擠的空間碰撞、飛濺,劃出一條條不規則的曲線,扭住、纏住漫天雨網,和雪聲雨聲交織成驚心動魄的大舞台。而這一切,得在飛速移動中展現,幾分鍾後,馬群消失,暴雨停歇,你再看不見了。
我久久地站在那裡,發愣、發痴、發呆。我見到了,見過了,這世間罕見的奇景,這無可替代的偉大的馬群,這古戰場的再現,這交響樂伴奏下的復活的雕塑群和油畫長卷!我把這幾分鍾間見到的記在腦子里,相信,它所給予我的將使我終身受用不盡……
馬就是這樣,它奔放有力卻不讓人畏懼,毫無凶暴之相;它優美柔順卻不任人隨意欺凌,並不懦弱,我說它是進取精神的象徵,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與美的巧妙結合恐怕也並不過分。屠格涅夫有一次在他的庄園里說托爾斯泰「大概您在什麼時候當過馬」,因為托爾斯泰不僅愛馬、寫馬、並且堅信「這匹馬能思考並且是有感情的」。它們常和歷史上的那些偉大的人物、民族的英雄一起被鑄成銅像屹立在最醒目的地方。
過去我認為,只有《靜靜的頓河》才是馬的史詩;離開鞏乃斯之後,我不這么看了。鞏乃斯的馬,這些古人稱之為騏驥、稱之為汗血馬的英氣勃勃的後裔們,日出而撒歡,日入而哀鳴,它們好像永遠是這樣散漫而又有所期待,這樣原始而又有感知,這樣不假雕飾而又優美,這樣我行我素而又不會被世界所淘汰。成吉思汗的鐵騎作為一個兵種已經消失,六根棍馬車作為一種代步工具已被淘汰,但是馬卻不會被什麼新玩藝兒取代,它有它的價值。
牛從鞔車變為食用,仍然是實用物;毛驢和駱駝將會成為動物園里的展覽品,
因為它們只會越來越稀少;而馬,當車輛只是在實用意義上取代了它,解放了它們時,它從實用物進化為一種藝術品的時候恰恰開始了。
值得自豪的是我們中國有好馬。從秦始皇的兵馬俑、銅車馬到唐太宗的六駿,
從馬踏飛燕的奇妙構想到大宛汗血馬的美妙傳說,從關雲長的赤兔馬到朱德總司令的長征坐騎……縱覽馬的歷史,還會發現它和我們民族的歷史緊密相聯著。這也難怪,駿馬與武士與英雄本有著難以割捨的親緣關系呢,彼此作用的相互發揮、彼此氣質的相互補益,曾創造出多少叱吒風雲的壯美形象?縱使有一天馬終於脫離了征戰這一輝煌事業,人們也隨時會從軍人的身上發現馬的神韻和遺風。我們有多少關於馬的故事呵,我們是十分愛馬的民族呢。至今,如同我們的一切美好的傳統都像黃河之水似地遺傳下來那樣,我們的歷代名馬的筋骨、血脈、氣韻、精神也都遺傳下來了。那種「龍馬精神」,就在鞏乃斯的馬身上——
此馬非凡馬,房星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我想,即便我一直固執地對不愛馬的人懷一點偏見,恐怕也是可以得到諒解的吧。

誰曾說過
馬已經死去
無論是烏騅還是赤兔

在好多個世紀以前
作為一匹馬
滾過陣陣塵土的時候
一些甲胄閃光的將軍
輕輕提著劍柄的時候
誰敢揚言
那是一個不需要馬的時代

刀戟聲動的晚上
火光四起
霸王的劍沾滿血
最後慷慨地割下
他那顆慷慨的頭顱
比烏騅還要從容
怎能說霸王是個人
就不能說他是匹馬呢

虞姬那個女人
就是最好的馴馬者
他們相繼放棄
在楚歌唱盡之後
形銷骨碎

而我只能站在歷史的豪氣之末
盪氣回腸
只是夜晚的清醒遠勝於我
千年之前
誰也沒有為某一匹馬設計死亡

我橫卧在今夜的燭光下
不安份地想做一個牧馬人

4. 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觀獵》
王維

風勁角弓鳴, 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 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 千里暮雲平。

譯文:
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聲強風一起呼嘯!將軍的獵騎,飛馳在渭城的晴郊。
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銳敏捷的鷹眼,積雪溶化了,飛馳的馬蹄更象是風追葉飄。
轉眼間,獵騎穿過了新豐市,駐馬時,細柳營已經來到。
回頭看,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無垠的大地啊,暮雲籠罩著原野靜悄悄。

角弓:裝飾著獸角的硬弓 渭城:古時的咸陽
新豐市:故址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北 細柳營:在今陝西長安縣
暮雲平:傍晚的雲層與大地連成一片

綜觀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兩聯一氣流走,承轉自如,有格律束縛不住的氣勢,又能首尾回環映帶,體合五律,這是章法之妙。詩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覺,用典渾化無跡,寫景俱能傳情,至如三四句既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這是句法之妙。「枯」、「盡」、「疾」、「輕」、「忽過」、「還歸」,遣詞用字准確錘煉,咸能照應,這是字法之妙。所有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達詩中人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所以,此詩完全當得起盛唐佳作的稱譽。

全詩表現了將軍射獵時的豪邁氣概
http://..com/question/16097448.html?si=7

詩題一作《獵騎》。從詩篇遒勁有力的風格看,當是王維前期作品。詩的內容不過是一次普通的狩獵活動,卻寫得激情洋溢,豪興遄飛。至於其藝術手法,幾令清人沈德潛嘆為觀止:「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絕頂。盛唐詩中亦不多見。」(《唐詩別裁》)

詩開篇就是「風勁角弓鳴」,未及寫人,先全力寫其影響:風呼,弦鳴。風聲與角弓(用角裝飾的硬弓)聲彼此相應:風之勁由弦的震響聽出;弦鳴聲則因風而益振。「角弓鳴」三字已帶出「獵」意,能使人去想像那「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射獵場面。勁風中射獵,該具備何等手眼!這又喚起讀者對獵手的懸念。待聲勢俱足,才推出射獵主角來:「將軍獵渭城」。將軍的出現,恰合讀者的期待。這發端的一筆,勝人處全在突兀,能先聲奪人,「如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方東樹)。兩句「若倒轉便是凡筆」(沈德潛)。

渭城為秦時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時平原草枯,積雪已消,冬末的蕭條中略帶一絲兒春意。「草枯」「雪盡」四字如素描一般簡潔、形象,頗具畫意。「鷹眼」因「草枯」而特別銳利,「馬蹄」因「雪盡」而絕無滯礙,頷聯體物極為精細。三句不言鷹眼「銳」而言眼「疾」,意味獵物很快被發現,緊接以「馬蹄輕」三字則見獵騎迅速追蹤而至。「疾」「輕」下字俱妙。兩句使人聯想到鮑照寫獵名句:「獸肥春草短,飛鞚越平陸」,但這里發現獵物進而追擊的意思是明寫在紙上的,而王維卻將同一層意思隱然句下,使人尋想,便覺詩味雋永。三四句初讀似各表一意,對仗銖兩悉稱;細繹方覺意脈相承,實屬「流水對」。如此精妙的對句,實不多見。

以上寫出獵,只就「角弓鳴」、「鷹眼疾」、「馬蹄輕」三個細節點染,不寫獵獲的場面。一則由於獵獲之意見於言外;二則射獵之樂趣,遠非實際功利所可計量,只就獵騎英姿與影響寫來自佳。

頸聯緊接「馬蹄輕」而來,意思卻轉折到罷獵還歸。雖轉折而與上文意脈不斷,自然流走。「新豐市」故址在今陝西臨潼縣,「細柳營」在今陝西長安縣,兩地相隔七十餘里。此二地名俱見《漢書》,詩人興會所至,一時匯集,典雅有味,原不必指實。言「忽過」,言「還歸」,則見返營馳騁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細柳營」本是漢代周亞夫屯軍之地,用來就多一重意味,似謂詩中狩獵的主人公亦具名將之風度,與其前面射獵時意氣風發、颯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這兩句連上兩句,既生動描寫了獵騎情景,又真切表現了主人公的輕快感覺和喜悅心情。

寫到獵歸,詩意本盡。尾聯卻更以寫景作結,但它所寫非營地景色,而是遙遙「回看」向來行獵處之遠景,已是「千里暮雲平」。此景遙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應,而且適成對照:當初是風起雲涌,與出獵緊張氣氛相應;此時是風定雲平,與獵歸後躊躇容與的心境相稱。寫景俱是表情,於景的變化中見情的消長,堪稱妙筆。七句語有出典,《北史·斛律光傳》載北齊斛律光校獵時,於雲表見一大鳥,射中其頸,形如車輪,旋轉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稱為「射鵰手」。此言「射鵰處」,有暗示將軍的膂力強、箭法高之意。詩的這一結尾遙曳生姿,饒有餘味。

綜觀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兩聯一氣流走,承轉自如,有格律束縛不住的氣勢,又能首尾回環映帶,體合五律,這是章法之妙。詩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覺,用典渾化無跡,寫景俱能傳情,至如三四句既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這是句法之妙。「枯」、「盡」、「疾」、「輕」、「忽過」、「還歸」,遣詞用字准確錘煉,咸能照應,這是字法之妙。所有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達詩中人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所以,此詩完全當得起盛唐佳作的稱譽。
http://..com/question/9326840.html?si=1

5.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這首寺怎麼寫成作

什麼意思?
《觀獵》
王維

風勁角弓鳴, 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 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 千里暮雲平。

譯文:
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聲強風一起呼嘯!將軍的獵騎,飛馳在渭城的晴郊。
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銳敏捷的鷹眼,積雪溶化了,飛馳的馬蹄更象是風追葉飄。
轉眼間,獵騎穿過了新豐市,駐馬時,細柳營已經來到。
回頭看,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無垠的大地啊,暮雲籠罩著原野靜悄悄。
http://..com/question/16097448.html?si=7

6.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的作者和出處

唐·王維·觀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7. 雪盡馬蹄輕描寫的是什麼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是出自唐·年維《觀獵》。

疾:原義是急速,這里有銳利的意思。這兩句大意是:野草枯萎之後,獵鷹的目光顯得特別銳利,很容易發現獵物;殘雪消盡之時,馬蹄踏在堅硬的路上,彷彿特別輕快。

原詩是寫打獵時的情景。這兩句中的「草枯」、「雪盡」如素描一樣簡潔、形象。「鷹眼疾」、「馬蹄輕」又富於很強的感情色彩,表現了詩人觀獵時的愉快、欣喜心情。可引用描寫寒冬將盡時的景色。

8. 格非迷舟賞析

《迷舟》是格非的代表作。格非善於在平實冷靜的敘述中剔發命運變幻莫測的微妙精義,使寫實的筆觸也平添了神秘的恐怖氣勢。「迷舟」這標題便是人生不可知的主題象徵。

大戰在即,兩軍對峙。蕭旅長為不祥的預感所纏繞。他原以為災難將來自惡戰,卻哪知道陰錯陽差中的偶然艷遇竟在冥冥中引導他走向了毀滅——他本是為戀人而去的榆關,卻在鬼使神差中與上司的猜疑偶然契合,從而被當作奸細處決……

人生如迷舟。一切的偶然、一切微不足道的瑣事乍看起來都平平常常:蕭當年在榆關的初戀、後來又投入孫傳芳部隊中,……可隨著命運之神的編織,一切瑣事都織成了一張致人死命的網!一切都太巧了:蕭為什麼偏偏在大戰前與杏重逢?蕭的對手為什麼正好是他的哥哥?一切似乎都純屬偶然。但一切又不能不使人聯想到是某種神秘力量在編排著人的命運。

至於馬三大嬸是如何進入軍事重地、又是如何知道蕭與杏的隱秘戀情的?這謎團始終沒有解開。作家留下的「空白」又足以引發讀者的想像:當故事的結局把蕭的迷舟引入深淵時,再回首這個細節,便不由使人對馬三大嬸、甚至杏的真實身份產生不難理解的懷疑——蕭的艷遇是否是一個預先精心設置的圈套?還有一個「空白」:蕭追隨杏去了榆關,那一夜除了愛的撫慰,還發生了別的什麼事情沒有?蕭對自己部隊的忠誠是無可懷疑的,但這並不能保證他無意中泄露軍機、鑄成大錯呀……這樣的「空白」設置是新潮小說家們的拿手好戲。顯然,生活中永遠充滿著許多是難解之謎、許多無法填充、至多隻能猜測的「空白」。新潮小說家有意放棄「全知」的敘述角度,而通過設置「空白」還原生活的神秘面目,同時也為激發讀者的想像力、思考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迷舟》是一部情節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這又是它異於馬原等人的「現代派」小說的特色所在。格非本人也寫過標準的、寓意晦澀、敘述風格撲朔迷離的「現代派」作品(如有名的《褐色鳥群》便是典型的博爾赫斯式的「智慧小說」),但他更擅長寫的,還是《迷舟》這樣的作品——在寫實的風格中通過設置「空白」、通過寫人的預感與悲劇的巧合、寫偶然中突發的一系列誤會改變人的命運、寫人心的變幻莫測揭示命運的神秘,進而表達作者對神秘人生的感悟,《大年》、《風琴》、《青黃》、《敵人》等篇都是從這個路子走過來的。這樣,格非便似乎具有了雙重的身分:既是個寫買功力深厚的小說家(他在塑造人物、經營氛圍、描摹景物方面毫不遜色於一些優秀的寫實小說家)、善於吸引讀者的講故事者,又是個善於超越寫實層面、故事層面而升華到對人的命運進行深沉思考的「現代派」。他善於運用隱喻、暗示傳神描繪人物感覺的筆法和不動聲色、濾去主觀情感的敘述風格,也顯然得益於「現代派」。這樣,評論家們在議論格非時,常常既把他歸入「現代派」又把他列入「新寫實」的陣營,也就是都說得過去的了。

空缺結構是指在「類後現代敘事」文本中事件的發展史往往由於人為作用造成某個鏈條的缺失,從而使整個事件的統一性被瓦解,歷史就這樣變得不可靠起來。格非的許多作品都為我們展示了這樣一種特殊的空缺結構。以《迷舟》為例,在這部精心打造的短篇里,格非是以戰爭與愛情的雙線來營造其小說結構的,但無論我們從哪能一個角度去看,這個故事的結構總是不完整的。而究其原因就在於小說總是在最關鍵的地方給讀者留下了空缺。「蕭旅長去榆關」無論從戰爭線索還是愛情線索上都對整個故事的展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它被省略了。蕭去榆關是去看望「杏」還是去傳遞情報,警衛員並沒有考慮是哪種可能就武斷地以六發子彈打死了蕭作為對空缺的填充,正是他的這種行為使這個空缺永遠被懸置起來而無法彌合。在這里,對空缺的填充與解釋是無效的,無論是蕭的愛情填充方式,還是警衛員六發子彈的槍殺填充方式,都造成了整個故事的不完整。然而,結構上的空缺對讀者的誘惑又是巨大的,我們完全在閱讀時對此空缺進行再度隨意的填充。

9.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是誰寫的

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的作者是:唐朝王維。
2、「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出自盛唐詩人王維的《觀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3、該詩大意:
狂風聲里,角弓鳴響,將軍狩獵渭城郊外。
秋草枯黃,鷹眼更加銳利;冰雪消融,馬蹄格外輕快。
轉眼已過新豐市,不久又回細柳營。
回頭遠眺射鵰荒野,千里暮雲平展到天邊。
4、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10. 1.老舍是什麼籍貫人他的主要小說作品有哪些(2個)話劇有哪些(1個) 2.請寫出含有「雪」的詩句.

滿意答案 好評率:37%
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姓氏一拆為二),滿族,北京人
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二馬》、《貓城記》、《駱駝祥子》、《四世同堂》
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
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
劇本《龍須溝》、《茶館》
另有《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藝評論集》和《老舍文集》等
答案補充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熱點內容
冷王盜妻側妃不承歡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29 21:27:18 瀏覽:799
重生成曹茂是什麼小說 發布:2025-07-29 21:18:41 瀏覽:105
網游小說男主叫王強 發布:2025-07-29 21:15:10 瀏覽:155
小說曲筱綃最後結局 發布:2025-07-29 21:11:22 瀏覽:49
都市孤兒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9 21:04:42 瀏覽:302
寢取游戲小說 發布:2025-07-29 21:00:19 瀏覽:501
同學一起重生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7-29 20:54:32 瀏覽:648
你是我的命中註定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29 20:52:35 瀏覽:827
重生之校園文小說大全 發布:2025-07-29 20:44:12 瀏覽:496
好看的小說言情都市虐 發布:2025-07-29 20:44:11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