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短篇小說夏天的玫瑰

短篇小說夏天的玫瑰

發布時間: 2025-09-19 16:47:27

Ⅰ 史鐵生的生平以及主要作品,我之舞的意思

1、史鐵生的生平

1951年1月4日生於北京。從小跟奶奶生活。1964年,畢業於東城區王大人胡同小學。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1969年,上山下鄉運動展開,自願到陝北延安農村插隊。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產隊關照讓其擔任飼養員,放牛喂牛。1971年,9月史鐵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誼醫院,一年有半,治療結束之時即輪椅生涯開始之日。

1974年,到某街道工廠做工。

1981年,因患腎病回家療養。後從事寫作。1998年,被確診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維持生命,其經費主要由中國作家協會和北京市政府負擔。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史鐵生因突發腦溢血在北京宣武醫院去世。根據遺願,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器官捐獻給醫學研究。12月31日凌晨6時許,其肝臟移植給天津的一位病人。

2、主要作品

1)短篇小說:《午餐半小時》、《我們的角落》、《綠色的夢》、《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夏天的玫瑰》、《奶奶的星星》、《來到人間》、《命若琴弦》、《毒葯》、《我之舞》、《小說三篇》、《別人》、《死國幻記》、《兩個故事》等。

2)中篇小說:《山頂上的傳說》、《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插隊的故事》、《禮拜日》、《原罪·宿命》、《一個謎語的幾種簡單的猜法》。

3)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

4)散文:《秋天的懷念》、《合歡樹》、《文革記愧》、《好運設計》、《我與地壇》、《我二十一歲那年》、《黃土地情歌》、《相逢何必曾相識》、《散文三篇》、《隨筆十三》、《病隙碎筆》、《記憶與印象》、《扶輪問路》、《妄想電影》。

3、《我之舞》

《我之舞》是「當代中國名家名作系列」中的一本,其選定為作家的成長背景,如作家和故鄉,作家和親人,以及作家的童年經驗、受教育經歷等等。

選擇的這些作品中都有作家各自獨特的成長經歷和強烈的主觀情感投射,由此讀者可以看到這個作家是怎樣成長的,或者說是怎樣一步步成為現在的樣子的,即英雄出處。這樣一套書既能體現這一批當代作家的精神源頭,又能展現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加以與文字風格相配的插圖,必將給讀者呈現一份完整而精彩的當代作家檔案。

(1)短篇小說夏天的玫瑰擴展閱讀

史鐵生獲獎記錄

1、作品獲獎

2005年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病隙碎筆》獲獎;

2002年「老舍散文獎」《病隙碎筆》獲獎;

2002年「傳媒文學傑出成就獎」《病隙碎筆》獲獎;

1998年「第一屆 魯迅文學獎」《老屋小記》獲獎;

1998年「北京市文學藝術獎」《老屋小記》獲獎);

1997年「上海市長篇小說獎」《務虛筆記》獲獎);

1988年「作家評論獎」《答自己問》獲獎);

1986年「上海文學獎」《毒葯》獲獎);

1985年「三月風金杯獎」《來到人間》獲獎);

1984年「年度作家文學獎」《奶奶的星星》獲獎);

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奶奶的星星》獲獎);

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獲獎);

1983年「青年文學獎《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獲獎)。

2、個人獲獎

2009年「第一屆綻放文學藝術成就獎」獲獎;

1993年「第六屆莊重文文學獎」獲獎。

Ⅱ 史鐵生的作品簡介

主要作品《務虛筆記》《我的遙遠的清平灣》被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

代表作品《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病隙碎筆》《我的丁一之旅》《秋天的懷念》《合歡樹》《文革記愧》《放下與執著》《山頂上的傳說》《死國幻記》《插隊的故事》《禮拜日》《奶奶的星星》《來到人間》《老人》《小說三篇》等。

《我與地壇》是一篇長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國當代作家史鐵生著。這部作品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納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是作者十五年來搖著輪椅在地壇思索的結晶。

散文中飽含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對親情的深情謳歌。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2)短篇小說夏天的玫瑰擴展閱讀:

史鐵生的小說內涵:

他把寫作當作個人精神歷程的敘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慾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恆。這慾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史鐵生《我與地壇》)。這種對於「殘疾人」(在史鐵生看來,所有的人都是殘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續關注,使他的小說有著濃重的哲理意味。

他的敘述由於有著親歷的體驗而貫穿一種溫情、然而宿命的感傷;但又有對於荒誕和宿命的抗爭。《命若琴弦》就是一個抗爭荒誕以獲取生存意義的寓言故事。

Ⅲ 史鐵生先生的《夏天的玫瑰》,殘疾人的故事

《夏天的玫瑰》史鐵生先生的短篇小說,我是在他的《史鐵生全集》里看到的,夏天的玫瑰可以說是一首歌的名字,又似乎在暗意著什麼,這種東西我也說不清到底是什麼,生而為人,生而有疾的苦難?還是代表著希望?這一點也就只有讀者自己去找了。

老頭子終於把那隻銅牛買回來了,它有著如利劍一般的角,粗壯有力的四肢,一塊一塊肌肉迸發帶來的力量感。說不上是什麼理由讓老頭子買下了它,它並不漂亮,表面坑坑點點,它身上有一種未經打磨生鐵氣。可老頭子還是買下了它,一遍又一遍的摸著牛角、寬厚的牛背,強健有力的四蹄。

這是一個雨天,滿天飛雨,從高空墜下,化作千萬根細線,不大也不小的落在老頭子身上、呆住了的紙風車上、唯獨沒有打在那隻銅牛身上。它被老頭子好好的護著,它是住在一隻布袋裡的,布袋外還套著一塊塑料薄膜。

這些塑料薄膜,本應護住那呆住了的紙風車的,可它沒有,它選擇護住那隻銅牛了。那些綠的、紅的、金色的紙風車呆在了雨中,絲絲點點的雨打著它們,雨想來也是喜歡吹風車的吧,可紙風車沒有動,只有那些雨線點點滴滴浸潤的著它們。

雨水綿綿不絕,撒在半空中,落在不遠處的枝頭上,也打要老頭子白花花的銀發上,更是停在了老頭子肩頭上的那些風車上。風車是紙作的,寒風隨著雨絲吹來時,風車沒有動,只有慢慢前行的老頭子顫抖了幾下。

紙風車是老頭子的活計,方圓百里的人們,從小娃娃到上了歲數的老人,沒有人不認識老頭子,紙風車是他們手中的玩物,帶著歡笑的利器,也是老頭子的經濟來源。

「老人家,你真要它。」

當售貨員這樣問時,其實她早就知道結果了,她與老頭子不熟,又跟老頭子很眼熟。每當有集市時,這個行動緩慢的老頭總會來這看一會,他是不買東西的,只是愣愣地盯著那隻粗糙的銅牛看個停。

老頭子坐在田埂上,口中喃喃著。

「我當然要它了,多漂亮哦,滿是肌肉的身子,從腳蹄上生出來的勁力,它多好哦。」

一個孩子出現在老頭子面前,在雨中若隱若現,奔跑著,歡笑著,手上拿著一隻紙風車,紅色風車在雨中呼呼作響,老頭子嘆息了一聲。

「唉~」

老頭子是認識這孩子的,可他不會跑,這一輩子他都不可能跑的。孩子和老頭子的結局是一樣的,最後雙腿都會被鋸掉,裝上笨重的假肢,努力的模仿著正常人的生活。孩子以後會不會接老頭子的活計呢?不遠萬里,離開故土,穿行於市集中,口中念道。

「風車呦,漂漂亮亮的風車喲。」

老頭子和那些風車一同呆在了雨中,長久長久的沒有動過。

「那孩子應該死掉,不要治了。」

當時老頭子這樣勸著那對年輕父母,口中念念有詞,紙風車一隻一隻的立在木棒上,要棒靠在牆上,老頭子把褲管向提起,露出了褲子下那對沒有溫度的假肢。

Ⅳ 應該是史鐵生的一篇文章 前面是我來到一座樓,走到樓上,望見樓下有個男人,在牆內,牆外面好像有人,不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國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後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自稱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時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享年59歲。

個人作品編輯
短篇小說
1 1979年 愛情的命運
2 1979年 法學教授及其夫人
3 1980年 午餐半小時
4 1980年 我們的角落
5 1981年 綠色的夢
6 1981年 神童
7 1981年 樹林里的上帝
8 1982年 在一個冬天的晚上
9 1982年 黑黑
10 1983年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11 1983年 白色的紙帆
12 1983年 夏天的玫瑰
13 1984年 奶奶的星星
14 1984年 足球
15 1984年 春夏秋冬
16 1984年 老人
17 1985年 來到人間
18 1985年 命若琴弦
19 1986年 毒葯
20 1986年 我之舞
21 1987年 車神
22 1989年 小說三篇
23 1990年 鍾聲
24 1993年 第一人稱
25 1994年 別人
26 1998年 老屋小記
27 1999年 死國幻記
28 2000年 兩個故事
中篇小說
序號 發表時間 作品名稱
1 1984年 山頂上的傳說
2 1984年 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
3 1986年 插隊的故事
4 1987年 禮拜日
5 1988年 原罪·宿命
6 1988年 一個謎語的幾種簡單的猜法
長篇小說
序號 發表時間 作品名稱
1 1997年 務虛筆記
2 2006年 我的丁一之旅
隨筆散文
序號 發表時間 作品名稱
1 1981年 秋天的懷念
2 1985年 合歡樹
3 1989年 文革記愧
4 1990年 好運設計
5 1991年 我與地壇
6 1991年 我二十一歲那年
7 1992年 黃土地情歌
8 1992年 相逢何必曾相識
9 1992年 散文三篇
10 1992年 隨筆十三
11 2002年 病隙碎筆
12 2004年 記憶與印象
13 2010年 扶輪問路
14 2010年 妄想電影
其它作品
序號 發表時間 作品名稱
1 1983年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
2 1986年 隨想與反省
3 1988年 答自己問
4 1988年 自言自語
電影劇本
序號 發表時間 作品名稱
1 1987年 死神與少女
2 1991年 邊走邊唱

Ⅳ 史鐵生的經歷和在文學的成就

經歷:史鐵生,1951年1月4日出生於北京,河北涿縣(今涿州市)人
曾任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駐會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殘疾人作家協會副主席。1958年入北京東城區王大人胡同小學讀書,1967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到陝西延川插隊落戶。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橋街道工廠做工,後因癱瘓而停薪留職,回家養病。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史鐵生因突發腦溢血在北京宣武醫院搶救無效去世。根據其生前遺願,他的脊椎、大腦將捐給醫學研究;他的肝臟將捐給需要的患者。
成就:
創作了電影劇本《多夢時節》《與人合作》、《死神與少女》等,《死神與少女》屬於一種新的電影類型——詩電影,這為電影類型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這兩部影片都由林洪洞執導,《多夢時節》以其新穎的視角獲第九屆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廣電部1988年優秀影片獎,第三屆兒童電影童牛獎藝術追求特別獎,《死神與少女》以其對人生價值的探索於1989年獲保加利亞第十三屆瓦爾納國際紅十字會與健康電影節榮譽獎
他的《病隙碎筆》作為二OO二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獲,一如既往地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

熱點內容
經典虐戀言情小說聽書 發布:2025-09-19 18:12:13 瀏覽:33
網游小說與盤古有關的 發布:2025-09-19 18:07:43 瀏覽:685
台灣言情青梅竹馬短篇小說 發布:2025-09-19 18:05:51 瀏覽:507
都市小說一個人殺不死 發布:2025-09-19 18:05:15 瀏覽:794
男女雙雙重生嫡女小說 發布:2025-09-19 18:05:07 瀏覽:106
印度經典長篇小說 發布:2025-09-19 17:28:22 瀏覽:673
最好看的小說言情軍官 發布:2025-09-19 17:28:20 瀏覽:154
重生校園暖萌小說 發布:2025-09-19 17:28:19 瀏覽:668
以地球為游戲伺服器的小說 發布:2025-09-19 17:26:04 瀏覽:779
黑衣男孩短篇小說 發布:2025-09-19 17:17:24 瀏覽: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