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感人的短篇小說關於父母

感人的短篇小說關於父母

發布時間: 2025-09-14 23:56:31

㈠ 父母心故事的結尾是什麼

那一家六口終於又團聚了。

故事的結尾盡管寫「那一家六口終於又團聚了」,但仍使讀者為這一家六口擔心,他們能否度過這艱難的歲月呢?他們是不是真的會「一家六口餓死在一起」?總覺得有一縷哀怨的情調,產生一種傷感的情緒。

綜上所述,川端康成無論是潑墨描寫濃濃的親情,還是輕點丹青流露淡淡的哀怨,總能扣動讀者的情弦,引起強烈的共鳴,展示其大手筆的魅力。

(1)感人的短篇小說關於父母擴展閱讀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小說家川端康成寫的一篇小小說,它通過一對窮夫妻最終拒絕優越的條件,不願把自己的任何一個孩子給富人的故事,表現了天下父母對自己子女的一顆崇高的愛心。小說字里行間既表現了濃濃的愛心,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充分展示了文學作品情感復雜多樣的藝術魅力。

川端康成以他慣有的柔膩的纖細筆觸,描寫了在一艘輪船上發生的至親至愛的故事。在這里,無論多麼優越的條件,也割不斷父母對子女的情愫。

㈡ 艾倫.蘭金的 《媽媽,我不讓你死》 的讀後感

《媽媽,我不讓你死》讀後感
在老師發的關於母愛的紙上,我看到了艾倫·蘭金的短篇小說《媽媽,我不讓你死》。
在一個夏天的晚上,洛迪和他的母親海倫被捲入了洪水中,在黑夜裡,母子兩人緊緊地拉在一起,在母親被沖走後,洛迪奮不顧身地去救母親,並一直守護在母親的身旁,直至獲救。從始到終都顯得成熟、冷靜、機智、勇敢。這一切,都源自他對母親深深的愛和對爸爸的承諾——照顧好媽媽。
當那洪水肆虐的夾著親愛的媽媽將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對爸爸的承諾一次次的閃現在洛迪的腦海中。為了兌現承諾,那發自內心的對媽媽深刻的愛使洛迪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一次次的把媽媽重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洛迪對媽媽的愛是血濃於水的,親情之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珍貴情感。它在人類的基因里代代相傳,能激起我們的勇氣和意志,去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洛迪是一個10歲的美國小男孩。10歲時的我們在做什麼呢?每天面對桌上的飯菜挑三揀四,動不動就任性地對父母或是爺爺奶奶發脾氣,總是抱怨老師的嚴厲……在大人們看來,10歲時的我們就是這樣調皮、任性、不懂事,事實也的確如此。然而,這個叫洛迪的10歲小男孩,卻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其實,洛迪也只是個普通的小男孩,會跑、會笑、會哭、會鬧。在激流中,他也不止一次地「哭著想『游不動了,再也游不動了……』」小孩子在災難來臨時的那種惶恐害怕和筋疲力盡一覽無遺。但可貴的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始終抱著「媽媽,我不讓你死」的堅定信念堅持下來,最終救下了媽媽。洛迪在平時,就以「男子漢」的標准要求自己,爸爸不在時,洛迪就承擔起照顧媽媽的責任。洛迪對自己的要求一直很嚴格,這也是他在洪水中能夠冷靜地作出自救的原因之一。
正是這份愛和信念,讓洛迪在激流中拉著媽媽堅持了三個多小時。也正是這份愛和信念,觸動了我的內心。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將變成黑夜。」讀完文章後,我也產生了和羅曼·羅蘭同樣的感受:洛迪用信念做柴,點燃了愛的火焰,照亮了茫茫的黑夜!

㈢ 寫人的短篇文章~~要是名家寫的~~~

梁曉聲---《母親》

在這一個孤獨的日子讓我想念我的老母親,深深地想念……
我忘不了我的小說第一次被印成鉛字那份兒喜悅。我日夜祈禱的是這回事兒。真是了,我想我該喜悅,卻沒怎麼喜悅。避開人我躲在個地方哭了,那一時刻我最想我的母親……
我的家搬到光仁街,已經是1963年了。那地方,一條條小胡同彷彿煙鬼的黑牙縫。一片片低矮的破房子彷彿是一片片疥瘡。飢餓對於普通的人們的嚴重威脅畢竟開始緩解。我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了。我已經有30多本小人書。
「媽,剩的錢給你。」
「多少?」
「五毛二。」
「你留著吧。」
買糧、煤、劈柴回來,我總能得到幾毛錢。母親給我,因為知道我不會亂花,只會買小人書。每個月都要買糧買煤買劈柴,加上母親平日給我的一些鋼鏰兒,漸漸積攢起就很可觀。積攢到一元多,就去買小人書。當年小人書便宜。厚的三毛幾一本。薄的才一毛幾一本。母親從不反對我買小人書。
我還經常去租小人書。在電影院門口、公園里、火車站.有一次火車站派出所一位年輕的警察,沒收了我全部的小人書。說我影響了站內秩序。
我一回到家就嚎啕大哭。我用頭撞牆。我的小人書是我巨大的財富。我覺得我破產了。從綽綽富翁變成了一貧如洗的窮光蛋。我絕望的不想活。想死。我那種可憐的樣於,使母親為之動容。於是她帶我去討坯我的小人書。
「不給!出去出去!」
車站派出所年輕的警察,大沿帽微微歪戴著,上唇留撇小鬍子,一副葛列高利那種粲騖不馴的樣子。母親代我向他承認錯誤,代我向他保證以後絕不再到火車站租小人書,話說了許多,他煩了,粗魯地將母親和我從派出所推出來。
母親對他說:「不給,我就坐台階上不走。」
他說:「誰管你!」砰地將門關上了。
「媽,咱們走吧,我不要了……」
我仰起臉望著母親,心裡一陣難過。親眼見母親因自己而被人呵斥,還有什麼事比這更令一個兒子內疚的?
「不走。媽一定給你要回來!」
母親說著,母親就在台階上坐了下去。並且扯我坐在她身旁,一條手臂摟著我。另外幾位警察出出進進,連看也不看我們。
「葛列高利」也出來了一次。
「還坐這兒?」
母親不說話,不瞧他。
「嘿,靜坐示威……」
他冷笑著又進去了……
天漸黑了。派出所門外的紅燈亮了,像一隻充血的獨眼,自上而下虎視眈眈地瞪著我們。我和母親相依相偎的身影被台階斜折為三折,怪誕地延長到水泥方磚廣場,淹在一汪紅暈里。我和母親坐在那兒已經近四個小時。母親始終用一手臂接著我。我覺得母親似乎一動也沒動過,彷彿被一種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兒了。
我想我不能再對母親說--「媽,我們回家吧!」
那意味著我失去的是三十幾本小人書,而母親失去的是被極端輕蔑了的尊嚴。一個自尊的女人的尊嚴。
我不能夠那樣說……
幾位警察走出來了,依然並不注意我們,紛紛騎上自行車回家去了。
終於「葛列高利」又走出來了。
「嗨,我說你們想睡在這兒呀?」
母親不看他。不回答。望著遠處的什麼。
「給你們吧!
「葛列高利」將我的小人書連同書包扔在我懷里。
母親低聲對我說:「數數。」語調很平靜。
我數了一遍,告訴母親:「缺三本《水滸》。」
母親這才抬起頭來。仰望著「葛列高利」,清清楚楚他說:「缺三本《水滸》。」
他笑了,從衣兜里掏出三本小人書扔給我,嘟噥道:「喲呵,還跟我來這一套……」
母親終於拉著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階。
「站住!」
「葛列高利」跑下了台階,向我們走來,他走到母親跟前,用一根手指將大沿帽往上捅了一下,接著抹他的一撇小鬍子。
我不由得將我的「精神食糧」緊抱在懷中。
母親則將我扯近她身旁,像剛才坐在台階上一樣,又用一條手臂摟著我。
「葛列高利」以將軍命令兩個士兵那種不容違抗的語言說:「等在這兒,沒有我的允許不準離開!」
我惴惴地仰起臉望著母親。
「葛列高利」轉身就走。
他卻是去攔截了一輛小汽車,對司機大聲說:「把那個女人和孩子送回家去。要一直送到家門口!」
我買的第一本長篇小說是《青年近衛軍》。一元多錢。母親還從來沒有一次給過我這么多錢。
我還從來沒有向母親一次要過這么多錢。
我的同代人們,當你們也像我一樣,還是一個小學五年級學生的時候,如果你們也像我一樣。生活在一個窮困的普通勞動者家庭的話,你們為我作證,有誰曾在決定開口向母並要一元多錢的時候,內心裡不缺少勇氣?
當年的我們,視父母一天的工資是多麼非同小可呵!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無精打采。
我從同學家的收音機里聽到過幾次《青年近衛軍》長篇小說連續廣播。那時我家的破收音機已經賣了,被我和弟弟妹妹們吃進肚子里了。
直接吃進肚子里的東西當然不能取代「精神食糧」。
我那時還不知道什麼叫「維他命」,更沒從誰口中聽說過「卡路里」,但頭腦卻喜歡吞「革命英雄主義」。一如今天的女孩子們喜歡嚼泡泡糖。
在自己對自己的慫恿之下,我去到母親的工廠向母親要錢。母親那一年被鐵路工廠辭退了,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又在一個街道小廠上班。一個加工棉膠鞋幫的中世紀奴隸作坊式的街道小廠。
一排破窗,至少有三分之一埋在地下了。門也是。所以只能朝里開。窗玻璃臟得失去了透明度,烏玻璃一樣。我不是邁進門而是躍進門去的。我沒想到門里的地面比門外的地面低半米。一張踏腳的小條凳權作門里台階。我踏翻了它,跌進門的情形如同掉進一個深坑。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親為我們掙錢的那個地方。
空間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心理壓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廠房,四壁潮濕頹敗,七八十台破縫紉機一行行排列著,七八十個都不算年輕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縫紉機後。因為光線陰暗,每個女人頭上方都吊著一隻燈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開,七八十個女人的身體和七八十隻燈泡所散發的熱量,使我感到猶如身在蒸籠。那些女人們熱得只穿背心。有的背心肥大,有的背心瘦小,有的穿的還是男人的背心,暴露出相當一部分豐厚或者干癟的胸脯,千奇百怪。氈絮如同褐色的重霧,如同漫漫的雪花,在女人們在母親們之間紛紛揚揚地飄盪。而她們不得不一個個戴著口罩。女人們母親們的口罩上,都有三個實心的褐色的圓。那是因為她們的鼻孔和嘴的呼吸將口罩滯濕了,氈絮附著在上面。女人們母親們的頭發、臂膀和背心也差不多都變成了出色的。毛茸茸的褐色。我覺得自己恍如置身在山頂洞人時期的女人們母親們之間。
我獃獃地將那些女人們母親們掃視一名,和發現不了我的母親。
七八十台破縫紉機發出的雜訊震耳欲聾。
「你找誰?」
一個用竹篾拍竹氈絮的老頭對我大聲嚷,卻沒停止拍打。
毛茸茸的褐色的那老頭像一隻老雄猿。
「找我媽!」
「你媽是誰?」
我大聲說出了母親的名字。」
「那兒!」
老頭朝最里邊的一個角落一指。
我穿過一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毛茸茸的褐色的脊背彎曲著,頭湊近在縫紉機板上。周圍幾只燈泡的電熱烤我的臉。
「媽……
「媽……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骯臟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眼神兒疲竭的我熟悉的一雙眼睛吃驚地望看我,我的母親的眼睛。
母親大聲問:「你來干什麼?」
「我……」
「有事快說,別耽誤媽幹活!」
「我……要錢……」
我本已不想說出「要錢」兩字,可是竟說出來了!
「要錢干什麼?」
「買書……」
「多少錢?」
「一元五角就行……」
母親用衣兜。掏出一捲毛票,用指尖龜裂的手指點著。
旁邊一個女人停止自縫紉機,向母親探過身,喊:「大姐,別給!沒你這么當媽的!供他們吃,供他們穿,供他們上學,還供他們看圖書哇!……」又對我喊:「你看你媽這是在怎麼掙錢?你忍心朝你媽要錢買圖書哇!……」
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裡了,大聲回答那個女人:「誰叫我們是當媽的啊!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腳並用的機械忙碌狀態……
那一天我第一次發現,我的母親原來是那麼瘦小,竟快是一個老女人了!那時刻我努力要回憶起一個年輕的母親的形像,竟回憶不起母親她何時年輕過。
那一天我第一次覺得我長大,應該是一個大人了。並因自己15歲了才意識到自己應該是一個大人了而感到羞愧難當,無地自容。
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毛錢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
「你這孩子,誰叫你給我買水果罐頭的?!不是你說買書,媽才會得給你錢的么?!
那一天母親數落了我一頓。數落完了我,又給我湊足了夠買《青年近衛軍》的錢……
我想我沒有權利用那錢再買任何別的東西,無論為我自己還是為母親。
從此我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說……

㈣ 畢淑敏的《孝心無價》全文啊。

我不喜歡一個苦孩子求學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難,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後,還要堅持讀研究生,母親只有去賣血……我以為那是一個自私的學子。求學的路很漫長,一生一世的事業,何必太在意幾年蹉跎?況且這時間的分分秒秒都苦澀無比,需用母親的鮮血灌溉!

一個連母親都無法摯愛的人,還能指望他會愛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位置的人,怎能成為為人類奉獻的大師?

我也不喜歡父母重病在床,斷然離去的遊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動,不必將個人的力量誇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將就木的時候,將他對人世間最後期冀的希望斬斷,以絕望之心在寂寞中遠行,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 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 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個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

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我們父母健在的光陰。

(4)感人的短篇小說關於父母擴展閱讀:

寫作特色

文章首先否定兩種人,一是求學的苦孩,一是離家的遊子。前者不顧家庭的困難,還要堅持讀研究生,以致母親不得不去賣血;後者在父母重病在床、行將就木的時候,斬斷父母最後的期冀,斷然離家。由此引發出行孝這一平常而又深刻的話題。

作者相信天下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但作者更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時間的流逝,將會帶走行孝的機會。因為人生是短暫的,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也許父母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已經離開了人世。

參考資料:網路-孝心無價

㈤ 短篇小說(家庭倫理)

這是一篇關於家庭倫理的短篇小說概要

  • 背景設定:故事發生在初夏的傍晚,一個看似恬靜卻暗流涌動的鄉村。村民們享受著夏夜的寧靜,而一戶人家的內部卻充滿了緊張與不安。

  • 主要人物

    • 大女兒安溫:正值初三,學業繁重,是家中的長女,承擔著照顧弟弟和維持家庭表面平靜的責任。
    • 父母:他們的爭吵已成為常態,對安溫和弟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 小弟弟:常常因父母的爭吵而哭泣,需要安溫的安撫。
  • 情節發展

    • 現狀描述:安溫在父母爭吵聲中安撫弟弟,強忍淚水,努力維持家庭的平靜。
    • 回憶對比:安溫回憶起過去充滿愛與關懷的家庭生活,與現在的現狀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出她內心的酸楚。
    • 內心掙扎:夜深人靜時,安溫在黑暗中猶豫是否要推開那扇緊閉的門,探尋父母爭吵的真相,但最終選擇回到房間,帶著復雜的情緒沉沉睡去。
  • 主題思想

    • 成長與理解:安溫在家庭的矛盾中逐漸成長,學會了理解和承擔。
    • 責任與希望:盡管家庭充滿矛盾,但安溫的堅韌和對家庭的責任感,以及她對未來的希望,構成了故事的核心。
  • 故事氛圍:整個故事彌漫著一種壓抑而又不失希望的氣息,通過安溫的視角,展現了家庭倫理的復雜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熱點內容
經典名人微型小說 發布:2025-09-15 01:18:23 瀏覽:345
車震的總裁小說片段 發布:2025-09-15 01:03:19 瀏覽:719
都市偵探破案小說下載 發布:2025-09-15 01:03:14 瀏覽:334
調教師學校短篇小說 發布:2025-09-15 01:02:17 瀏覽:918
歡迎來到彩蛋游戲1小說 發布:2025-09-15 00:58:59 瀏覽:50
鄉村少年玩轉都市小說 發布:2025-09-15 00:41:07 瀏覽:994
短篇小說羅扇 發布:2025-09-15 00:36:35 瀏覽:897
總裁與他的女性奴小說 發布:2025-09-15 00:22:26 瀏覽:484
跪求經典都市異能小說 發布:2025-09-15 00:11:00 瀏覽:769
長篇重生小說男主 發布:2025-09-15 00:09:43 瀏覽: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