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騙去賣的短篇小說
Ⅰ 歐亨利短篇小說賣官鬻爵的主要內容
在《埋哪襪賣官鬻爵》中,傑夫和安迪為朋友去買官,並利用一名國會議員輕松地完成。
可沒想到,小騙彎激子上了大騙子的當——他們買來了一個緩差子虛烏有的官職!
歐亨利一筆勾勒出官場的黑暗。
Ⅱ 《張鎖短篇小說集》最新txt全集下載
張鎖短篇小說集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一個帥哥的被騙遭遇
這是一個關於一個帥哥被騙的故事.由於他的漂亮臉蛋,他被騙,被賣到了北京一個酒吧當男妓,在被無數的醜女玩弄後,最後自殺在了酒吧。他的名字叫曲折。
火車向前開著。這是一輛成都至北京的客車。曲折坐在2節車廂的16號座。他此去北京是打工。他有個朋友在北京打工,他朋友叫他去,他答應了。
經過了兩天一夜的時間,火車到了北京西站。這時已是傍晚。曲折給他的朋友打了個電話。由於北京西站離他朋友那裡還遠著,他朋友說,叫他今晚先找個旅館暫住一晚,明天見面。
他提著一個包,在街上搜索旅館。車站附近旅館倒是很多,不過曲折問了幾家,價錢都有點貴,要60元一晚,曲折沒住,最後他找了一家小旅館,價錢比前幾家便宜些,30元一晚,曲折要了一間。房間在3樓8號。房裡裝修簡陋,傢具有些舊。曲折拿盆子倒了水,洗腳。洗後,准備睡覺。這時候門外有人敲門。
曲折問:「誰呀?」門外的人道:「你好。我能借你的盆子用一下嗎?我這間房間沒有盆子。……
Ⅲ 沈石溪寫了哪些最著名的故事
1、獵狐。這部小說介紹了「我」被狐狸騙了「兩」次,第一次我以為可以撿一次便宜,可沒想到卻是狐狸撿了「我」的便宜,第二次的我因第一次被騙,而警惕起來,去沒想到狐狸因保護自己的孩子而自殘,想讓我離開,而我也順從了它的意思,最後狐狸卻失血過多而亡。
2、《第七條獵狗》。是作家沈石溪的成名作。這篇短篇小說,展示了沈石溪非同尋常的講故事的能力。故事講述的是老獵人召盤巴和他第七條獵狗的故事。老獵人闖盪山林40年,卻得不到一條稱心如意的獵狗,一直引以為憾。這第七條獵狗是軍犬的後裔,「攆山快如風,狩獵猛如虎」。老獵人愛狗如愛子,給它取名赤利,是傣族傳說中會飛的寶刀的意思。
3、狼王夢。母狼紫嵐在一個狂風驟雨的夜晚誕下了五隻狼崽,四隻公狼崽,一隻母狼崽,但有一隻公狼崽因紫嵐的疏忽,死於暴風雨中。它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把自己的後代培養成狼王,正是因為這個願望是紫嵐死去的丈夫黑桑的心願。但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它一次次失敗,三隻小公狼也相繼死去,自己也已步入老年。最後,它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女兒所產的狼孫身上。為了狼孫的安全,它與一隻以前吃掉自己兒子的,想吃掉自己狼孫的金雕同歸於盡了。
4、《白象家族》。這是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在位於雲南的偏僻橡膠園里,護林員遇到了一個不速之客——一隻與象群走失、飢寒交迫的小白象,他好心給這頭小象包紮、喂葯,並為它取名『銀灰鼻「。殊不知,從此,他就與一個珍稀物種白象家族結下深厚友誼。贈送水果、快樂玩耍、冒死捅蜂窩、捨命相助,但就在這一幕幕體現這快樂並且深厚情誼的故事背後,卻隱藏了一個天大的、充滿金錢誘惑的秘密——神秘的白象冢。象冢極難被人發現,裡面質地細膩、價值千元的優質象牙有的是。而護林員會在這段難得的珍貴友誼與腰纏萬貫的百萬富翁之間,選擇什麼呢?他在現實生活的壓迫下,被迫選擇了背信棄義,盜竊象牙,不料被象族發現,僥幸沒有被象牙捅死,保全了護林員的性命。但是,從此,白象家族消失了,永遠誰沒有再見過,那神秘的象冢也再也找不到了
5、《斑羚飛渡》一文描寫的是一群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斑羚在危難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會讓每一個讀過這篇文章的人感到精神的震撼,會啟發人們重新認識這個萬物共存的世界。贊揚了鐮刀頭羊臨危不懼,舍己為人的英勇精神。批評了狩獵隊對珍稀動物的貪欲。
6、《最後一頭戰象》為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品藏書系,作者沈石溪,2010年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為少兒讀物。
7、《一隻獵雕的遭遇》是沈石溪1990年創作的長篇動物小說 。主要講述了獵雕巴薩查一生坎坷的經歷。該書獲第二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小說獎
8、《和烏鴉做鄰居》在這本由二十篇散文匯集而成的大舞台上,動物成了主角。作者以雄健悲涼的筆墨,融知識性、趣味性和故事性於一體,展現了一個自然和天性的世界。
9、《野犬女皇》。該書講的是野犬女皇紅桃心和妹妹白桃花的一段姐妹情深的故事。因為公狗賽豹尾的死,白桃花和紅桃心反目成仇,最後白桃花為救紅桃心慘死獵人槍下,姐妹倆在生離死別的那一刻,終於冰釋前嫌。
10、《鳥奴》 內容簡介:動物行為學家「我」與藏族向導強巴在滇北高原日曲卡雪山進行野外科學考察時,意外地發現一對蛇雕與一對鷯哥把自己的窩築在同一棵大青樹上。《鳥奴》生動的展現了自然界的規律和屬性,充分的體現了弱勢群體與強勢群體的等級落差。該書還包含了雞王.灰夫妻.會占卦的佛法僧.會捉大鯢的魚鷹這幾個故事。
Ⅳ 自創短篇小說(人物,情節清楚)拜託各位了
假幣 趙二家境貧寒,且生在農村,沒有什麼家產。他更沒有機會去找一份工作,只得憑借自己的一點兒手藝來做小糖人,每天起早貪黑地推著組裝的破三輪車來村頭賣。那糖人個個栩栩如生:大肚的豬八戒,笑嘻嘻地扛著大耙,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禁軍教頭林沖,負著帶酒葫蘆的長槍,臉上那嚴肅、無奈的滄桑面容清晰可見。這些小糖人是趙二細心用手捏、用長簽刻畫出來的,每一個糖人都有他的耐心與汗水在裡面,但他毫無怨言,因為它能夠掙些小錢,還能給放學路上的孩子們送去一些歡樂,基本能維持現有的艱難生活。 一天早晨,趙二的三輪車周圍聚滿了前來買糖人的人,他滿臉笑容,忙得不可開交。此時,從人群中走出一位年輕人,又瘦又高,戴著黑色的鴨舌帽。年輕人看著這些糖人,說道:「嘿,做的很逼真嘛,多少錢?」趙二擦著額頭上的汗,高興地回答:「一塊錢一個,年輕人,想要哪個?」年輕人選中了五個,給了他一張百元鈔票。趙二急忙翻開衣兜找錢,找了一沓皺巴巴的小鈔。年輕人開心的離開了。 經過一天的忙活,他賣出了幾十個糖人,趙二非常滿足,心裡有一種吃了蜜的感覺。晚上點錢時,他挑出那張唯一的百元大鈔,仔細地端詳這勝利的果實。突然,他臉色煞白,倒在了椅子上沒有了力氣。妻子見了,擔心地問:「怎麼了,累了嗎?去休息一會兒吧。」趙二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收了一張……假幣。」妻子連忙問:「面值多少錢?」他低頭道:「一百塊。」妻子也緊張了起來,顫抖地說:「這么說,你這十幾天就白忙活了?那還怎麼生活啊!」妻子又換了一種口氣,接著說:「不行!得想個辦法花出去。對了,你明天去吳老頭那裡買包子,把這些錢補回來。他眼睛不好。」趙二吃力地說:「老吳比我不容易,他不能被騙……」「什麼呀!我們就是應該被騙的嗎?一百塊啊,說不要就不要啦?我告訴你,明天必須得把它花掉!」趙二遲鈍地說:「我是想花掉,但是用假幣坑別人本來就不對,那樣就失去做人的誠信了。」「我們只要誠信,不要生活了嗎?誠信只是書本上的一個虛詞罷了!」 趙二遲遲不能平靜,他想著那個年輕人買糖人的情景,越想越傷心。突然,趙二起身將假幣丟進了燃燒正旺的火爐內,假幣頓時在火光中化為灰燼……他轉頭對驚呆了的妻子說:「誠信是做人之本,沒有誠信哪來的生活!」 一張假幣,反映出趙二的高尚人格;一張假幣,詮釋了誠信的偉大,讓趙二從頭再來,毫無怨言。
Ⅳ 托馬斯·曼的故事、作品
托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德國作家。曾獲諾貝爾文學獎. 托馬斯·曼1875年6月6日出生於德國北部港市呂貝克。他的父親是經營穀物的巨商,母親出生於巴西,有葡萄牙血統。托馬斯.曼是五個孩子中的老二,長他四歲的亨利希·曼後來也是一位著名作家。作為成功的商人,托馬斯.曼的父親作風實際,在呂貝克很有影響;而他從母親那裡則得到音樂、文學和藝術的熏陶。父親的實用主義與母親的藝術氣質所代表的二元性,成為托馬斯·曼後來文學創作的重要主題。 盡管青少年時代的托馬斯·曼並非是一個缺乏天賦的孩子,但是,他對於學校的課程表現地毫無興趣。他更願意致力於發展其由來已久的對於寫作的愛好,並以散文隨筆和作文的形式參與其與他人共同編輯出版的雜志《春天風暴》。在一封保存下來的1889年的信中,當時只有14歲的托馬斯·曼在信的末尾屬名「托馬斯·曼,抒情戲劇詩人」。這反映了托馬斯·曼對於自己將來當作家這件事是很認真的。
主要作品
『長篇小說』
《不登布魯克家族--一個家族的衰敗》(Buddenbrooks - Verfall einer Familie),1901年,奠定了作家在文壇的地位。譯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國王的神聖》(Königliche Hoheit),1909年 《魔山》(Der Zauberberg)1924。譯本: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年 《約瑟夫和他的兄弟們》四部曲(Joseph und seine Bruder Tetralogie),1933-1943年 《亞克伯的故事》(Die Geschichten Jaakobs),1933年 《年輕的約瑟夫》(Der junge Joseph),1934年 《約瑟夫在埃及》(Joseph in Ägypten),1936年 《贍養者約瑟夫》(Joseph der Ernährer),1943年 《綠蒂在魏瑪》(Lotte in Weimar),1939。譯本: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 《浮士德博士》(Doktor Faustus),1947年 《被挑選者》(Der Erwählte),1951年 《騙子菲利克斯·克魯爾的自白》(Bekenntnisse des Hochstaplers Felix Krull),1954年。譯本: 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年
『記敘類文章,短篇小說,中篇小說』
《展望》(Vision),Prosa-Skizze,1893年 《墮落》(Gefallen),1894年 ,處女作。 《對幸福的願望》(Der Wille zum Gluck),1896年 《失望》(Enttäuschung),1896年 《死》(Der Tod),1897年 《小人物弗利德曼先生》(Der kleine Herr Friedemann),1897年 《小丑》(Der Bajazzo),1897年 《圖比亞斯·敏得尼克》(Tobias Mindernickel),1898年 《小衣櫃》(Der Kleiderschrank),1899年 《復仇》(Gerächt),Novellistische Studie,1899年 《小路易斯》(Luischen),1900年 《通往墳墓之路》(Der Weg zum Friedhof),1900年 《神的光輝》(Gladius Dei),Novelle,1902年 《托尼奧·克律格》(Tonio Kröger),Novelle,1903年 《特里斯坦》(Tristan),Novelle,1903年 《飢餓者們》(Die Hungernden),1903年 《神童》(Das Wunderkind),1903年 《幸運》(Ein Gluck),1904年 《在先知那裡》(Beim Propheten),1904年 《艱難的時刻》(Schwere Stunde),1905年 《一則軼事》(Anekdote),1908年 《鐵路事故》(Das Eisenbahnungluck),1909年 《Jappe和Do Escobar是如何打架的》(Wie Jappe und Do Escobar sich prugelten),1911年 《威尼斯之死》(Der Tod in Venedig),1912年 《主人與狗》(Herr und Hund),Ein Idyll,1918年 《兒童的歌唱》(Gesang vom Kindchen),Ein Idyll,1919年 《Wälsungen的血》(Wälsungenblut),1921年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Tristan und Isolde),1923年 《無秩序和早先的痛苦》(Unordnung und fruhes Leid),1926年 《馬里奧和魔術師》(Mario und der Zauberer),1930年 《被換錯了的腦袋--一則印度傳奇》(Die vertauschten Köpfe - Eine indische Legende),1940年 《法律》(Das Gesetz),1944年 《被騙的女人》(Die Betrogene),1953年 譯本有:托馬斯·曼中短篇小說全編,灕江出版社,2002年
『戲劇』
《佛羅倫薩》(Fiorenza) 『 雜文』 《一個不關心政治者的觀察》(Betrachtungen eines Unpolitischen),1918年 《自由的問題》(Das Problem der Freiheit),1937年 《試分析席勒》(Versuch uber Schiller),1955年 《關於歌德》(Über Goe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