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李森祥短篇小說集錦

李森祥短篇小說集錦

發布時間: 2025-08-20 16:39:14

㈠ 李森祥的個人作品

作品 類型 備注 《傳世之鼓》 長篇小說 《送瘟神》 長篇小說 電視劇《紙船明燭照天燒》由此改編 《台階》 短篇小說 入選了人教版八年級的語文課本 《半個月亮爬上來》 短篇小說 李森祥第一篇發表的小說 《小學老師》 短篇小說 被《小說月報》《上海文學》等選載 《十八里營房》 短篇小說 《昆侖》1989年第3期 《金奎銀奎》 短篇小說 《東海》1990年第2期 《荷花》 短篇小說 《人民文學》1991年第5期 《秋暈》 短篇小說 《解放軍文學》1990年第10期 《新兵排長》 短篇小說 《上海文學》1990年第8期 《塌鼻大娘》 短篇小說 《文學港》1990年第6期 另著有《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秤盤》、《毛心》、《樟樹潭記》、《抒情年代》等短篇小說,電視連續劇劇本有《豐子愷》、《無名的功勛》、《錢塘人家》、《大潮煙雨》、《八歲龍爺鬧東京》、《王中王》、《民族英雄馬本齋》、《小城故事》、《卧薪嘗膽》、《送瘟神》、《武則天》等,並參與《天下糧倉》編劇 。

㈡ 李森祥的《台階》寫出了什麼

《台階》是一篇反思地方文化的小說,描寫的是落後的地方文化中的人生悲途。

《台階》散發著濃郁的地方文化色彩,這里彌漫著一種山區特有的文化風俗:「大庭廣眾之下,夫妻倆從不合坐一條板凳」;「黃泥、石灰加豆漿的和泥方法」;「母親治父親閃腰的土方」;「山村中錯錯落落的高高低低的台階」;「誰家的台階高,誰家的地位就高」……這種地域文化風情在文中俯拾皆是,舉目皆然。而浸泡在這種文化汁液中的山民——以父親為典型,生產、生活和心理文化都深受這種地方文化的影響和支配,左右著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制約著他們的眼界和心胸,甚至支配著他們一生的選擇和人生目標的追求。這種地方文化已經活化為他們特有的地方心理文化,他們就是這種地方文化的活標本和忠實實踐者。
小說中的父親就是這樣,由於自家的台階低,總感到低人一等,這種長期的心理文化壓抑,使他「地眉順眼」地過了一輩子,言語木訥,少言寡語,形成了一種揮之不去的謙卑的心理文化。也正因為如此,父親就把一生的追求目標鎖定在要蓋一座高台階的新屋上。由於貧窮,這座九級台階高的新屋,讓父親一年到頭,不得適閑,撿磚拾瓦,抱土背石,用十二月的汗雨和泥,用六月的血霜壘屋。為一草一木而拼搏,為一卵一石而奔命,春夏秋冬,腳不連地,數十年如一日。屋蓋成了,台階壘起來了,而父親卻老了,身體也垮了。從一下子能背起三百多斤重石板的壯年,一下子垮掉為連一挑水都不能但的老人。這座九級台階高的屋就成了父親的人生坐標,就是父親生命的終點。
這不是單純的一座高台階新屋,而純粹是一種地方文化心理行為,是地方心理文化的典型活現。父親就是這種地方心理文化鮮活的表現和悲慘的負載者,這種沉重的地域心理文化讓他負重一生。這才是文章最根本的要義,這種典型的地方心理文化的執行者,讓我們看到地方心理文化的囚籠作用,它讓人自我封閉,讓人為之犧牲一生,父親就是這種文化的犧牲者。

附:
李森祥浙江衢縣人。現代作家,浙江省作協的專業作家。1975年入伍,曾在嘉興軍分區某部工作,少校。1987年開始文字創作,代表作有小說《小學老師》、《 抒情年代》《情世詩文》等,《台階》是作者親歷農村生活的深刻感受。1991年調南京軍區政治部創作室任專業作家...李森祥的小說以農村、軍營兩大生活為主要題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動的普通人尤其是農民的質朴形象...著有長篇小說《傳世之鼓》,短篇小說集《台階》,中篇小說《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秤盤》、《毛心》、《十八里營房》、《秋暈》、《樟樹潭記》,電視連續劇劇本《豐子愷》(合作)、《無名的功勛》(合作)、《錢塘人家》(合作)、《大潮煙雨》(均錄制播出)等。
《台階》,1988年發表於《上海文學》
李森祥的小說《台階》,被選入中學語文,是件可喜可賀的事。但是在語文教參和語文教學中,無不把作者和小說的本意淺陋化和曲解化。
感受文中「父親」要強、謙卑的性格和勤勞的品質;感懷自己的父親。

首先屏幕投影三個合作探究的問題:
⑴. 父親為什麼要造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從中可見「父親」怎樣的性格?
⑵. 父親是怎麼造起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的?從中可見「父親」怎樣的品質?
⑶. 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從中可見「父親」怎樣的性格?

地方心理文化的改造是復雜而艱巨的,因為這種地方心理文化具有超穩性,一旦形成,就有一種支配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慣性。當父親蓋完新屋後,他的「手足無措放之地」,他「尷尬地笑」,他在台階上的不自然地移動,無不在顯示著他並沒有因為台階高了,那種謙卑的心理文化就消失了。高高的台階與伴他一生的謙卑心理文化之間的溝壑更加深了,落差更大了,黑白對比更強烈了。高台階並沒帶給他幸福滿足感,他反而失落了,從此很少出門,再再坐在台階上納涼,因為高高的台階放不下他那顆浸透了謙卑心理文化的心。
父親是堅韌的、有毅力的、自強的,但父親終生沒有走出這種地域文化心理的陰影,因而父親更是這種地方心理文化的犧牲者。因而我認為《台階》告訴我們的應當是:「台階文化心理的父親」這個命題。盡管這個命題充滿沉重、辛酸與迷茫,但決不是美麗的,我們不能僅僅讓孩子們看到父親性格中的「閃光」的一面,更要的是「父親」閃光里的「文化的黑暗。我們有必要探究一下,這種 「閃光」為這種心理文化的究竟有多大的價值,我們要引導學生探討自己前輩和自己身上那些不良的地方心理基因,沖破狹隘心理文化,放遠眼光,沖破狹隘心理文化的樊籬,找到正確的人生目標,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而不僅僅是一座高台階的屋。

㈢ 李森祥簡介字少一點

李森祥(1956~? ): 浙江衢州人。當代作家,浙江省作協的專業作家。1975年入伍,曾在嘉興軍分區某部工作,少校。1986年《煙雨樓》雜志發表處女作《半個月亮爬上來》後迅速成長。近年來發表小說頗多,主要有《十八里營房》《金奎銀奎》《小學老師》《塌鼻大娘》。1987年開始文學創作,代表作有《小學老師》、《 抒情年代》《情世詩文》 等,《台階》是作者親歷農村生活的深刻感受。1991年調南京軍區政治部創作室任專業作家.

李森祥的小說以農村、軍營兩大生活為主要題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動的普通人尤其是農民的質朴形象..著有長篇小說《傳世之鼓》,短篇小說集《台階》,中篇小說《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秤盤》、《毛心》、《十八里營房》、《秋暈》、《樟樹潭記》,電視連續劇劇本《豐子愷》(合作)、《無名的功勛》(合作)、《錢塘人家》(合作)、《大潮煙雨》、《卧薪嘗膽》(均錄制播出)等。

㈣ 李森祥的代表作

李森祥(1956~? ): 浙江衢州人。當代作家,浙江省作協的專業作家。1975年入伍,曾在嘉興軍分區某部工作,少校。1986年《煙雨樓》雜志發表處女作《半個月亮爬上來》後迅速成長。近年來發表小說頗多,主要有《十八里營房》《金奎銀奎》《小學老師》《塌鼻大娘》。1987年開始文字創作,代表作有小說《小學老師》、《 抒情年代》《情世詩文》 等,《台階》是作者親歷農村生活的深刻感受。1991年調南京軍區政治部創作室任專業作家.
李森祥的小說以農村、軍營兩大生活為主要題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動的普通人尤其是農民的質朴形象...著有長篇小說《傳世之鼓》,短篇小說集《台階》,中篇小說《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秤盤》、《毛心》、《十八里營房》、《秋暈》、《樟樹潭記》,電視連續劇劇本《豐子愷》(合作)、《無名的功勛》(合作)、《錢塘人家》(合作)、《大潮煙雨》、《卧薪嘗膽》(均錄制播出)等。
《小學老師》被《小說月報》等選載,獲1991年《小說月報》第四屆百花獎、1990~1992浙江省優秀文學獎。
電視劇《卧薪嘗膽》獲第二屆首爾電視節最佳長篇電視劇獎,該劇劇本被翻譯成韓文在韓國出版發行。
現任浙江省嘉興市作協主席,浙江理工大學兼職教授。目前主要從事電視劇編劇工作。
主要有:
《十八里營房》(《昆侖》1989年第3期)
《金奎銀奎》(《東海》1990年第2期)
《小學老師》(《上海文學》1990年第3期)
《塌鼻大娘》(《文學港》1990年第6期)
《新兵排長》(《上海文學》1990年第8期)
《秋暈》(《解放軍文學》1990年第10期)
《荷花》(《人民文學》1991年第5期)等。
李森祥的小說以農村、軍營兩大生活為主要題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動的普通人尤其是農民的質朴形象。《小學老師》被《小說月報》等選載,獲1991年《小說月報》第四屆百花獎、1990—1992浙江省優秀文學獎。

熱點內容
推倒女主角多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8-20 18:30:45 瀏覽:730
高冷總裁追妻小說 發布:2025-08-20 18:27:43 瀏覽:606
關於主角賣盆栽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8-20 18:21:15 瀏覽:462
小說第九個寡婦的結局 發布:2025-08-20 18:21:10 瀏覽:196
男主是建築師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0 18:05:43 瀏覽:912
寫網路小說的准備工作 發布:2025-08-20 17:59:54 瀏覽:194
總裁逃婚小說大全 發布:2025-08-20 17:56:43 瀏覽:771
免費小說慢慢婚路 發布:2025-08-20 17:55:20 瀏覽:237
古代言情小說恭喜發財 發布:2025-08-20 17:42:27 瀏覽:310
主角強大重生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8-20 17:29:01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