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相同點
1.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怎麼縮寫
一、縮寫:福樓拜星期天在家會友,都德、左拉、屠格列夫陸陸續續到來,包括主人福樓拜,四人的相貌、言行舉止各不一樣。
二、《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簡介:
這是一篇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經典短篇小說,屢次入選語文課本。作者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重地描寫他們的肖像、行動和語言。這篇文章描寫每個人物的肖像、語言、行動,人物之間的交流,表現作者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創作熱情 。
三、作者簡介:
莫泊桑,全名居伊·德·莫泊桑(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紀後半葉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人稱「短篇小說巨匠」,與契訶夫和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
2. 廢文網答題答案匯總-廢文網答題答案整理(持續更新)
廢文想打造一個干凈的文學類論壇。他可以放車,只是因為他認為文學不該把性描寫排除在外。廢文不允許斷頭車,即只把一篇文中的性描寫放在廢文,意思很明白,別把這當停車場!
廢文網官網入口:https://www.廢文網.com/
https://www.xn--pxtr7m5ny.com/
1. 《 源氏物語 》 中微風一陣經蘆荻,也教離人獨自傷一詩的作者是?
明石姬
2.以下哪個游戲引擎得名於貝克特的戲劇?
Godot
3.二十四史是 24 種紀傳體斷代史的合稱,自 《 史記 》 起,至 《 明史 》 止,宋人司馬光等所編的 《 資治通鑒 》 不在其中。
錯
4.哪位俄羅斯作家曾用筆名無脾人?
契訶夫
5.汪曾祺的小說 《 大淖記事 》 中巧雲落水時,十一子在做什麼?
打拳
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對於傳說中這類擁有異常可怕力量的動物,尚武的古代歐洲人的真實心態恐怕還是敬畏多於憎惡的。
7.下列哪一條屬於 《 六十七條目 》 中闡述的內容
取消主教制
8.《分水嶺上》古典詩一章有四篇,涉及三首詩。
對
9.以下哪些不是獲得邀請碼的正確途徑
私信陌生廢文作者討要邀請碼
10.下列哪位文學家的詠蟬賦主題和其餘人明顯不同?
傅咸
11.下列成語中語義未經過變換的是:
上下其手
12.博爾赫斯筆下的巴別爾圖書館是_邊形
6
13.以下哪一種語言屬於 《 指環王 》 系列作品中的種族語言?
昆雅語
14.左拉小說 《 人面獸心 》 的故事發生在哪條鐵路上?
巴黎一勒阿弗爾第
15.卡夫卡《 十一個兒子》 中,敘述者聲稱自己最喜歡哪個兒子?
第七個兒子
16.廢文網的微信公眾號是?
廢文網
17.不能發布在廢文網的題材是
童車
18.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下一句是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19.以下哪個不是文學獎?
儒蓮獎
20.下列選項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處相同的是?
欲速則不達
21.以下哪本著作不是以寫小序假託的方式創作?
《情人》
22.小林多喜二 《 蟹工船 》 中,船員普遍患有的疾病是缺乏哪種維生素導致的?
C
23.卡爾維諾的《 寒冬夜行人》中提到了那個虛構語言?
辛梅里亞語
24.梅爾維爾《抄寫員巴特比》中,律師事務所的哪名雇員只適合在上午工作?
巴特比(2021.1更正,答案應該是火雞)
25.村上春樹認為他的小說是從哪一本開始才真正體現了他自己的風格?
《尋羊冒險記》
26.余華 《 古典愛情 》 中,對城裡食物的描寫化用自:
儒林外史
27.詩人蘭波沒有從事過以下哪種職業?
公務員
28.唱和是指詩人與別人相酬和,以下哪個選項不屬於 唱和的方式?
分韻
29.金聖嘆說過,花生米和豆乾同嚼,有_昧。
火腿
30.張岱的自撰《自為墓誌銘》早於其小品文集《西湖夢尋》的成書。
答案:正確
31.水手是現存四首古英語詩歌之一。
答案:正確
32、《他們的號碼》收錄於《大雅叢詩白鷺》
答案:正確
33、再見,謝謝你們的____
魚
34、滿庭芳,鎖陽台,滿庭霜,惜春宮是同一詞牌名。
答案:錯誤
35、失對為律師術語,指上下兩句相對之字(或詞)顛倒錯綜,不在相當的位置上。
答案:錯誤
36、餘光中先生認為達到古典詩歌審美的最高價值詩人是鮑照
答案:錯誤
37、豐饒原則能為無限宇宙提供形而下支持。
答案:錯誤
38、唱和是指詩人與別人相酬和,以下哪個選項不屬於唱和的方式。
答案:分韻
39、下列莎士比亞戲劇中,哪一部沒有小丑角色?
答案:麥克白
40、以下哪一個法案不是亨利八世頒布的?
答案:濟貧法
41、以下哪句五律詩句犯了孤平?
答案:那堪處處聞
42、以下哪種文體的基本模式是勸百諷一?
答案:漢大賦
43、《太陽照常升起》的作者將第一版初稿交給了誰看?
答案:內森阿什
44.南洪北孔中南洪指的是洪升,代表作《長生殿》,北孔指的是孔尚任,代表作《桃花扇》。
對
45.廢文網看板娘的發色是?
白色
46.北斗七星的第七顆星為開陽,堪輿家稱為破軍。
錯
47.《儒林外史》中,嚴監生臨死前要求燈里點幾根燈草?
2根
48.魯迅《狂人日記》中共收錄狂人日記12則。
錯
49.《春香傳》是越南文學史上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錯
50.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羅傑疑案》、歌野晶午的《櫻樹抽芽時,想你》、秋吉理香子的《聖母》都用了敘述性詭計的寫作手法。
對
51.世界文學中的四大吝嗇鬼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慳吝人》中的阿巴貢、《死魂靈》中的潑留西金、《歐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對
52.京派作家的主要成員有沈從文、汪曾祺、凌叔華等
對
53.推理小說寫作需遵循諾克斯十誡(推理十誡)
錯
54.下面哪一部作品不屬於悲劇?
羅密歐與朱麗葉
55.大山誠一郎的《密室收藏家》中也有密室講義
對
56.埃勒里奎因筆下的一-位虛構偵探也叫埃勒里奎因
對
57.《少年維特之煩惱》《唐璜》《欽差大臣》《林家鋪子》的作者,分別是德國的歌德、英國的拜倫、俄國的果戈理和中國的夏衍
錯
58.電影《飲食男女》中朱家一共舉行了幾次家庭聚餐。
五次
59.太史氏、友漢居藏、冰香樓、西河季子之印皆為明清學者毛奇齡的藏書印
對
61.《金粉世家》中金燕西多次贈予冷家物品,他第二次送給冷家什麼東西?
綢緞
62.喬治奧威爾的真名是什麼?
埃里克布萊爾
63.《白鯨》是誰寫的?
赫爾曼梅爾維爾
64.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不包括以下哪國人?
英國
65.以下哪位的主要貢獻與其餘三位不同:饒宗頤
66.古希臘人信奉的宗教屬於哪一類?
一神教
67.以下美食相關的作品中以小說為載體的是?
《美食家》陸文夫
68.《追憶似水年華》中,喚起敘述者童年回憶的是哪一種食物?
瑪德萊娜
69.以下哪首七言律詩失粘?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70.回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么?請問下列那個字不是回的寫法?
洄
71.下列哪一條屬於《六十七條目》中闡述的內容
取消主教制
72.亞里士多德提出的戲劇三一律不包括哪種要素的一致?
人物
73.納博科夫寫作《洛麗塔》的靈感來自哪種動物?
蝴蝶
74.張愛玲出生在:
上海
75.下列哪位文學家的詠蟬賦主題和其餘人明顯不同?
傅咸
76.六十四卦中最後一卦的名稱是?
水火未濟
77.八卦中的坎、 離、艮、兌分別代表什麼?
水火山沼澤
78.刊載於上海《時務報》的小說《記傴者復仇事》的原作者是?
阿瑟柯南道爾(滑震)
79.下列小說中,哪一部的題材與其他顯著不同?
《真名實姓》
80.下列哪部法國小說不屬於浪漫主義?
二十年後
81.廢文網的slogan是
有趣有品有點喪
82.下列哪部作品不屬於反烏托邦三部曲?
動物庄園
83.以下哪個是海明威多篇小說的主人公的名字?
尼克
84.《水滸傳》中出場運氣最衰的是哪位英雄:
青面獸楊志
85.《金瓶梅》中,潘金蓮是西門慶的第幾個老婆(含正妻)?
7
86.下列哪句話不是出自一部小說的開頭?
人生只不過是為了滿足不斷的慾望,靈魂只不過是維持愛情聖火的守灶女神。
87.人的文學是誰提出的?
周作人
88.以下哪個人是《在路上》中迪安的原型?
尼爾卡薩迪
89.詩人蘭波沒有從事過以下哪種職業?
公務員
90.《追憶似水年華》中,哪個角色不是同性戀/沒有同性戀嫌疑?
斯萬
91.《三國演義》小說開篇詩詞的作者籍貫是哪裡?
四川
92.英國詩人彌爾頓表現了資產階級清教徒的革命理想和英雄氣概的長詩是?
《失樂園》
93.星巴克咖啡得名於某小說角色。該角色的職位是:
大副
94.哪位啟蒙作家編撰了《網路全書》?
狄德羅
95.《登徒子好色賦》是誰寫的?
宋玉
96.《紅樓夢》凹晶館聯詩悲寂寞一回中,黛玉和妙玉所聯詩句押的韻部是:
十三元
97.在玄武門之變中,是誰親手殺死了李元吉?
尉遲敬德
98.汪曾祺的小說《大淖記事》中巧雲落水時,十一子在做什麼?
打拳
99.《太陽照常升起》的作者將第一版初稿交給了誰看?
內森阿什
100.海明威的哪篇小說中,主要角色之一反復請求另一角色閉嘴?
《白象似的群山》
101.以下哪本書沒有導致其作者面臨被剝奪國籍/被驅逐出境/被追殺/被迫流亡在外的困境?
日瓦戈醫生
102.《大唐狄公案》是中國作家高羅佩所著的推理小說。
錯
103.魯迅所寫短篇小說《葯》的背景是?
辛亥革命
104.下列莎士比亞戲劇中,哪一部沒有小丑角色?
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
105.以下那個文學社不是魯迅發起和領導的?
沉鍾社
106.以下哪種文體的基本模式是勸百諷一?
漢大賦
107.愛倫坡《泄密的心》中,使主角難以忍受的是老頭的?
眼睛
108.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出自?
《宋史》
109.金聖嘆說過,花生米和豆乾同嚼,有____味。
火腿
110.以下哪一個法案不是亨利八世頒布的?
濟貧法
111.左拉小說《人面獸心》的故事發生在哪條鐵路上?
巴黎-勒阿弗爾
112.下列哪個人不是卡拉馬佐夫三兄弟中的一員?
費堯多爾
113.川端康成認為誰是他年少獨一無二的師友?
三島由紀夫
114.沈從文的小說《三三》中白臉城裡人拿什麼東西釣魚?
煙桿
115.魯迅的《祝福》里祥林嫂再嫁了幾次?2次
116.下列哪項不是郭啟宏的作品?
《孟浩然》
117.以下哪個不是廢文網的域名
sosadfun.net
118.以下的哪部電影不是從斯蒂芬.金《四季奇譚》小說集中的小說改編的?
《閃靈》
119.以下哪一位作家被稱為推理小說的祖師爺?
埃德加愛倫坡
120.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左聯,該聯盟積極倡導文藝大眾化,主要領導人有魯迅、夏衍等。
122.芥川龍之介善寫短篇小說,他的哪一部小說喻示著理想永遠存在於追求之中,一旦實現,隨即幻滅?
《山葯粥 》
123.英文句子Would you please please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stop talking ?出自於哪部作品?
《 白象似的群山》
124.以下哪一種理論學說在《基地》三部曲中被反復提及並起到預言作用?
心理學史
125.以下哪一種語言屬於《指環王》系列作品中的種族語言?
昆雅語
126.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的主角郭靖最愛吃的食物是什麼:
冬菇燉雞
127.下列曾被印在國家紙幣上的作家中,誰的面額最大?
樋口一葉
128.下列哪個字在平水韻部中不屬於仄聲字:
知
129.下面哪位不是但丁在《神曲》中的向導?
貝內迪克托
130.下列哪個詞牌和別的不同?
雨霖鈴
131.第一本同時獲得雨果獎(Hugo Award)、星雲獎(Nebula Award)與菲利普狄克獎(Philip K. Dick Award)三大科幻小說大獎的作品是?
神經漫遊者
132.下列文學運動中,哪一個提倡運用精準清晰的語言?
意象主義
133.下列哪項屬於世界奇幻獎的獎項設置?
終身成就獎
134.對《漢江臨眺》這首詩的題目,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登上高處眺望漢江
135.老舍的小說《貓城記》最初在哪本期刊發表?
《現代》
136.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被魯迅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的是:
《官場現形記》、《儒林外史》、《老殘游記》和《孽海花》
137.下列現代漢語詞中哪個不是來源於日語:
世界
138.下列哪個成語/詞語不是出自佛教用語:
洗心革面
139.唐代時長安設有左、右教坊。左右教坊左多善歌,右多工舞:
錯
140.《飄》的暫用名:
《咩咩黑羊》
141.科幻作家三巨頭之一:
羅伯特海因萊因
142.《一千零一夜》中,阿拉丁的身份是:
裁縫之子
143、1821年,貝多芬被警察逮捕,因為警察把他當成了
流浪漢
144、廢文網網站的視覺風格是?
朴實的黑白灰
145、魏晉文學家傅玄曾寫過《粘蟬賦》、《青蠅賦》、《螢火賦》 。
錯
146、諾貝爾獎作家索爾仁尼琴因為以下哪部小說被俄羅斯驅逐出境?
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
147、泰戈爾於1914年憑借《吉檀迦利-飢餓石頭》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錯
148、無限斜陽,有限江山出自葉嘉瑩詞。
錯
149、《憤怒的葡萄》里,主角一行人從美國的哪一個州出發?
俄克拉何馬州
150、以下哪個詞不屬於克蘇魯神話常用詞?
鱗片狀的
151、愛倫坡《紅死病的假面》中,進入舞會的陌生人經過房間的次序為:
藍 紫紅 綠 橘 白 紫羅蘭
152、哪一個母音被蘭波形容為奇異的尖銳聲響?
O
153、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分為套曲和小令兩種。雜劇的著名作品有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王實甫的《西廂記》和睢景臣的《高祖還鄉》。
154、下列哪句話不是出自一部小說的開頭?
今天我21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吃,想愛,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忽明忽暗的雲。
155、魏晉文學家傅玄曾寫過《粘蟬賦》、《青蠅賦》、《螢火賦》
錯
156、《平水韻》是新韻的參考書
錯
157、以下哪一位作家不屬於東北作家群?
郁達夫/老舍
158、《麥克白》三位女巫的預言中,沒有提到以下哪個稱號?
格拉摩根伯爵
159、廢文網首頁的特色模塊是
動態
160、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了八不主義,其中第五條是務去濫調套語,以下哪個選項是他原文列舉的套語之一?
歸夢
161、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了八不主義,其中第五條是務去濫調套語,以下哪個選項不是他原文列舉的套語之一?
紅塵
162、以下哪一個不是老舍創作的話劇《茶館》中直接涉及的時代事件?
日本投降
163、以下哪一個不是老舍創作的話劇《茶館》中所涉及的時代背景?
洋務運動
164、愛倫坡《紅死病的假面》故事發生的場景和哪部小說最為不同?
十日談
165、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成名作是
羅傑疑案
166、電影《教父》里邁克曾將女友的美貌和以下哪位女明星比較?
英格麗褒曼
167、電影《教父》里邁克曾將女友的美貌和一位女明星比較,該名女明星參演了以下哪部電影?
《卡薩布蘭卡》
16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蘊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話最相似?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169、《小團圓》中蕊秋與楚娣的關系,和以下哪一組文學人物關系相同?
賈敏與王夫人
170、張愛玲的小說 《 小團圓 》 中蕊秋和楚娣的人物關系是?
姑嫂
171、《浮士德》中的瓶中小人死於一位女神的車輦之下。女神的名字是:
涅柔斯
172、波拉尼奧筆下的墨西哥城市聖特萊莎的原型是?
華雷斯
173、哈羅德品特寫作他的第一個劇本的同年,發生了以下哪一件事?
卡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74、艾米莉狄金森最喜歡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白色
175、以下哪個是海明威多篇小說的主人公的名字?
尼克
176、魯迅作品《葯》的背景
五四運動
177、《登徒子好色賦》是誰寫的?
宋玉
178、《三國演義》小說開篇詩詞的作者籍貫是哪裡?
四川
179、古希臘人信奉的宗教屬於哪一類?
一神教
180、截至 2019 年,下列作家中誰還沒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村上春樹
181、泰戈爾於1914年憑借《吉檀迦利-飢餓石頭》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錯
182、1913年 波拉尼奧筆下的墨西哥城市聖特萊莎的原型是?
華雷斯
183、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以下哪一位作家的書最暢銷?
阿加莎克里斯
184、 對《漢江臨眺》這首詩的題目,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登上高處眺望漢江。
185、卡爾維諾的《寒冬夜行人》中提到了下列哪個虛構語言?
辛達林語
186、以下哪首七言律詩失粘?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187、在波伏娃看來,薩特的哲學是___,而非____
意識哲學,主體哲學
188、下列小說中,哪一部的題材與其他顯著不同?
發條女孩
189、下列哪個人物不屬於金陵十二釵正冊?
香菱
190、下列現代漢語詞中哪個不是來源於日語
革命
191、《貓城記》的首次發表是在一本上海文學刊物上,該本刊物還發表過哪些作品?。
阿城《棋王》
192、《紅樓夢》 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一回中,坐在黛玉下家的是:
湘雲
193、以下哪本書沒有導致其作者面臨被剝奪國籍/被驅逐出境/被追殺/被迫流亡在外的困境?動物庄園
194、下面哪首詩歌的作者與其他幾首詩歌的作者的身份不同: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195、《貓城記》的首次發表是在一本上海文學刊物上,該本刊物還發表過哪些作品?
茅盾《春蠶》
196、刊載於上海《時務報》的小說《記傴者復仇事》翻譯者是
張坤德
197、左拉小說《盧貢大人》和《萌芽》的主角都來自盧貢-馬卡爾家族。後者對前者的稱呼應該是?
堂舅
198、以下哪部電影是用斯蒂芬金《四季奇譚》小說集中的小說改編的?
《伴我同行stand by me》(1986)
199、下列文學常識中,不正確的是:
魯迅總結的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200、下列哪些人不是校友關系:
答:巴爾扎克和莫泊桑
3. 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後感(通用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後感1
每次讀完他的小說,眼前總會浮現出一雙深邃的眼睛,緊盯桌子上的稿件,行書如行雲流水一般,筆鋒一轉,畫龍點睛。戛然而止,他捧起稿件,輕輕地讀,微微笑出聲來——他便是「美國的莫泊桑」歐亨利。
1862年1月11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個小鎮上,一個嬰兒「呱呱」地哭著出生。「是個男孩!」他的醫生父親興奮地在旁搓著手,走過去安慰臉色蒼白而洋溢著快樂的妻子,——威廉西德尼波特誕生了,他便是未來的歐亨利。
身體虛弱的母親沒能給他太多的母愛,便在他幼年時撒手人寰,次後他便與父兄移居祖母和姑媽家。姑媽激發了幼小的他對文學的興趣,父親傳授他醫學知識,他很快在親人的關愛中長大,並在19歲獲得葯劑師的行業執照。
20歲,他移居到西部,感受到西部的風土人情,在他的記憶和小說里刻下重重的一筆。22歲後他因工作交替而奔波7年,終於當上銀行出納員,有了妻子和孩子。
好景不長,僅僅三年後,他便被法院離奇傳訊。次年,他潛入拉丁美洲避難。可兩年後,因妻子病重便回到妻子身邊並受到傳訊。妻子死後,他離開孩子,進入監獄,並在醫務室工作。
工作之餘,他開始寫短篇小說貼補孩子生活費用。期間,他使用筆名歐?亨利,從此,歐?亨利這顆新星冉冉升起,在文學的夜幕中劃出了一道璀璨的星痕!
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後感2
歐亨利以他的短篇小說著稱,他的短篇小說選材很生活,都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做著平凡的事,平淡卻充滿著溫馨與愛。在一帆風順的過程後,往往會有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尾,很值得一看。
作者歐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美國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之一,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出身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波羅鎮一個醫師家庭。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富於生活情趣,堪稱「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
他筆下的一個個小人物,小的不起眼,卻又這每個人不同的細膩,歐亨利把他們每個人的性情描寫的淋漓盡致,如此的生動,如此的惹人喜愛。當然他們也有缺點,或粗魯,或自私,或蠻橫·但在他的筆下也讓我們了解到,在缺點下,他們依然有著一個善良的心。又或人性是復雜的,但又因他們的缺點,使人物更見真實,使人更加喜愛。
歐亨利小說的結局是最具特色的部分。故事總是平淡細膩的發生著,但在結尾處,情節卻突發其變,給人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驚喜。也正是這樣的獨具一格,形成了「歐亨利結尾」。
這樣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那樣別致的幽默,帶點諷刺的意味,這或許就是歐亨利那意味深長的幽默吧!
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後感3
《警察與贊美詩》的作者是出生於美國的歐·亨利——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蘇比的流浪漢為了度過寒冷的冬天而想方設法進入監獄過冬但屢次失敗,在教堂聽到贊美詩後決定重新做人去找工作時卻被警察逮捕,最終被法院判刑三個月的故事。
看完了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文章的主人公——蘇比所觸動。小說中寫道:「他可以去的地方多的是……」但是,對於性格高傲的蘇比來說,他有著比別人更加要自立的想法,所以他拒絕了其他人所給他的恩惠與恩賜,認為這是別人看他可憐,給他的施捨。然而此時的他卻身無分文,既沒有任何工作去做從中來牟取錢財,更是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對於蘇比現在的境況來說,這種所謂的「施捨」正是此時正窮困潦倒、居無定所的他應當接受的恩惠。我認為他有這種要自立的想法非常好,但是也應當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做決定。但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通過犯法進入監獄從而能夠勉勉強強過完這個冬季」這條途徑,最終使自己「被迫」如願以償,在監獄內過冬。
凡事都有兩面性,接下來就要講述蘇比好的方面了。他想要自立的想法很好,但是卻用的不是時候;他想要改邪歸正,重新做人的想法也很好,但是為時已晚。
即使他有許多的不足,但是至少「想要自立」和「想要在自己做錯事時改邪歸正,重新做人」這兩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後感4
契柯夫,歐亨利,莫泊桑這三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想必每個人都明白,作為世界三大小說之王的他們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那個時代的黑暗與滄桑。在這個第一次在初中度過的秋天裡,我有幸讀到歐亨利的小說。
在歐亨利的筆下,每個人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富人的貪婪,窮苦人民的善良,社會的黑暗……當翻開第一個故事《麥琪的禮物》時,我不由得為這對年輕夫婦感到悲哀,二人昔日感到彼此珍貴的東西到此刻卻成了無用的東西;但我又為二人感到欣慰,因為他們得到了比表鏈和梳子套裝更珍貴的東西——愛,他們告訴我們要尊重他人的愛,學會去愛他人,這難道不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本規則么?
我用一絲惋惜翻去麥琪給予的禮物,展此刻眼前的是《警察與贊美詩》,文中的蘇比想去監獄熬過冬天,幾次惹是生非。當聽到贊美詩想改邪歸正時,卻被意外的逮捕。這出乎意料的結局,令人感到捧腹有心酸。
歐亨利借蘇比的故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無情與殘酷。主人公藉助許多壞事擾亂社會,這也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下層人民的精神痛苦。
歐亨利為了表達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不滿,把手中的筆當作武器,超多運用窮富的比較手法,揭示自我作為一名作家對這個社會愛莫能助的憂傷。
歐亨利的作品中,幽默代替了酸楚,流露出自我對被命運捉弄的窮苦人民的悲慘情緒。
如今的社會早已不是那個頹廢的年代,不再有那麼多飽嘗辛酸的人民。讀著歐亨利的小說,我能夠想像出那個年代的悲慘,一個個畫面浮此刻眼前……我不由得為歐亨利先生由衷敬佩。
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後感5
讀了《歐亨利短篇小說》之後,我在中間發現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雖然一些故事選材上很普通,但是卻能帶給我們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因為在其中有著許多感人的細節,讓人產生出無限感慨。
《麥琪的禮物》這篇文章體現了愛是多麼的偉大啊。愛可以讓一個絕望的人重新燃起希望之火;讓一個失敗的人重新振作再次去嘗試做這件事直到成功;讓一個人為自己所愛的人付出所有。有時候那個人只是買了一件很普通的東西送給自己所愛的人,但那個人所愛的人經常會因為那個人的這一小小舉動開心上很長時間。因為禮物雖然很小,但代表了那個人小小的心意,所以禮物的大小並不會影響兩個人的感情,反而會讓兩個人的感情更上一層樓。即使貧窮也不會影響感情,因為每個人都盡最大可能為了對方付出自己最寶貴的東西,但卻不會後悔。因為有愛在支撐著,所以他們才會毫不後悔自己所作的事情。
《賊骨人心》這篇文章中告訴我們並不是所有的賊都是壞的,也有人為了維持生計而走上了這條路。不過我認為賊總歸是賊是改變不了的,雖然那個人可能是個好賊。但我認為在對待好賊的時候要寬容一些,不能把他們和那種很壞的賊相提並論,要聽他們的解釋不能照著自己的想像辦事情,因為這樣會壞了大事。不過也不能手軟,該辦的就因該去辦,而且要辦得漂亮。
總之,我認為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很多很多我們原來可能不知道的東西。從中我也感悟出了許多道理,我覺得這些道理雖然簡單但也讓我們十分受用阿。我們要把從書中學到的道理用到生活中去,這樣生活才會美麗、幸福。
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後感6
歐亨利這位小說家我早有耳聞,假期一直在拜讀他的作品。
他的作品耐人尋味,只有細細品讀,才能體會到作者的情感。並且一些常常被人遺忘的詞語中其實暗藏著作品對其的深刻的評價,雖然我水平有限但是仍然能叢中窺其一二,作品可以說是一個作家的思想結晶,這一點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集中的體現,他一生所著的作品雖然稱不上很多。但卻都可以稱的上是精華之物。
每一篇短的文章中,都蘊含著一個道理,人與人的精神層面不同,對其文章的理解更是不同。每一次的閱讀,都會讓你感受頗深,明白頗多。
《麥琪的禮物》是歐·亨利寫的一篇有趣的文章。它主要講述了聖誕節的前一天,住在公寓里的貧窮的德拉想給丈夫吉姆一個驚喜,可是她只有一元八角七,她知道這點錢根本不夠買什麼好的禮物,於是她把引以自豪的褐色瀑布似的秀發剪下來,賣了,換來了20美元。找遍了各家商店,德拉花去21美元,終於買到一條樸素的白金錶鏈,這可以配上吉姆的那塊金錶。而吉姆也想給老婆一個驚喜,他同樣賣掉了引以自豪的金錶,買了德拉羨慕渴望已久的全套漂亮的梳子作聖誕禮物。
看似戲劇性的結果,但卻讓我明白的許多,他們兩各自犧牲自己的心愛之物,為的是博取另一半的歡心。兩個人彼此深愛,可以放棄一切。而他們做這些事的時候,都是為了對方著想,根本沒有考慮自己。正是因為他們互相愛著,而且是深深地愛著對方,才會有這樣有趣的結局。讀完這篇文章,我懂得了我們要去關愛別人,這樣別人才會愛我們,正是有了愛,人與人之間才會相互理解,人與人之間才有溫情。
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後感7
熱鬧的聖誕節,一對貧窮而又幸福的夫妻。他們為了送給對方一個最好的禮物,妻子德拉賣掉了漂亮長頭發,給丈夫吉姆買了金錶的表鏈。吉姆卻賣掉了金錶為妻子買了一套梳子。兩人相視,便互相了解了心意,溫暖的節日依舊。他們互相為對方犧牲,他們的愛,充斥著濃情與溫暖。
這只是一些愛的碎片,還有很多很多的愛的故事上演著,作者歐·亨利用精湛的技巧,為主人公慘白的愛添上一抹柔和的粉紅色。不管是怎樣的故事,熱情、矜持、荒唐……故事中都牽掛著愛的影子,溫暖你我的心靈。即使故事中掛著幽藍的哀傷,咧著嘴哭著也是微微笑著的。
我擁有一份特別的感情,這種感情,我不想與別人分享,我只想你會了解我的心意。我開始了解親情、友情、愛情的幸福定義。對於愛的了解,我這個情竇初開的少女自然不敵前輩們的深刻。但是,我從歐·亨利小說中找到了單純的愛,特別的愛。
歐·亨利的小說是獨特的,它既沒有莫泊桑的尖銳,也不似契科夫的悲慘,他的文章有一種特別的味道。像是嚼薄荷葉,一開始心裡一陣麻麻的快感,再接著,薄荷清甜的味道便爬上全身,淡淡的喜悅,淡淡的憂傷,歡樂中帶著淡淡的憂傷,連眼淚,都是掛著笑的。又像是久久縈繞不去的旋律,一直帶給你別樣的感受。這就是愛的感覺啊。
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中,正表現了一種別樣的愛,它不僅僅局限於花好月圓的喜劇,也不似呼天搶地的悲劇。它就是一種淡淡的混雜著歡樂與憂傷的幸福。
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後感8
在長達兩個月的暑假裡,我選擇了歐·亨利寫的《歐亨利短篇小說選》來作為假期閱讀書籍。通過閱讀這本小說選,我受到了很大了啟發,也使我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有了更好的啟迪。
歐·亨利,原名為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之一。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命運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贊美詩》、《最後一片藤葉》等。這些小說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
記得我剛開始閱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這本書像中葯那樣難喝一樣很難讀懂,剛開始我根本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究竟是在講怎樣的一件事。是要給予我們什麼啟示,我完成弄不清楚,剛開始讀了一點點就沒讀了,過了幾天,我重新仔仔細細的品讀這本書,逐漸讀懂了內容,也慢慢理解了每篇文章里所包含的的真正含義。
當我閱讀完整本書的時候,我受到了很多很多的啟發,例如我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職責,都有自己的責任在身。但是,有多少人盡到了自己的責任?有多少人是在逃避責任?有多少人明知道自己有責任做好某事卻找借口而推脫?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外面喝了飲料明明垃圾桶就離自己不遠,卻因為和自己走的路沒在同一個方向而懶得走過去丟進垃圾桶,而是遠遠的往垃圾桶扔,扔不進也不去管他,明明是想盡自己責任的,卻因自己的懶散而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總之,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體會到了很多,也理解了很多。希望大家也能去看一下這本書,真的很有趣。
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後感9
我認為至今為止有三位偉大的短篇小說大師,他們分別是來自法國的莫泊桑的巴爾扎克,還有來自美國的歐亨利。
其中我最喜歡得便是歐亨利短篇小說集,從初一到此刻為止,我一共讀了四遍。記得讀第一遍時,感覺真的是味同嚼蠟,苦澀難懂,只讀一點就止步了,之後又仔細的讀了幾遍,讀的遍數越多,就感覺這本書變的搞笑了。
我也從文中體味到了作者對世界的感情與對周圍世人的不解,我讀了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作為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就對他人對社會有一份職責,這份職責不是他人強加給你的,而是自我就應承擔的。
我想在真實生活里他也是同他的作品集里的大多數正面人物一樣,具有相同的品德,且我認為他的人生目標並不象世人所說的那樣膚淺,我相信他不是那種人,再他的作品裡,我看出他還是對世界和生活充滿期望的。但是他卻好象並不期望將這種感情表現出來,至於這其中的原因,我就不得而知了。
他的小說雖然短小,但是如若細讀起來卻意味深長,並且一些常常被人遺忘的詞語中其實暗藏著作品對其的深刻的評價,雖然我水平有限但是仍然能叢中窺其一二,作品能夠說是一個作家的思想結晶,這一點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集中的體現,他一生所著的作品雖然稱不上很多。但卻都能夠稱的上是精華之物。
對於他的作品資料我只能說說我讀了之後的感受,那就是「粗(初)讀苦澀,細讀甘甜。」此刻的我因為水平的關系,還不敢於其作品枉下自我的評論,這樣是對大師的不敬。
最後,我期望大家都去讀一讀這部小說,如果你細細研讀的話,你就會同我一樣品味到其中的樂趣。
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後感10
閑暇之時,我又捧起了歐·亨利的小說。提到歐·亨利這個名字,想必許多人都不會陌生,他在短短的四十八年的歲月中創作出了三百餘篇短篇小說,這些小說有的揭露了那些「社會寵兒」的驕奢淫逸,爾虞我詐,怒斥社會的丑惡黑暗;有的贊美著草原牧場上健美、彪悍的生命力,而他最為出色也最讓我愛不釋手的則是對處於社會低層的小任務的描繪,體現了他對健康的人性和健康社會的強烈嚮往與追求,歌頌著小人物在貧困生存中美好善良、相儒以沫的真淳品格。
如他的短篇名作《麥琪的禮物》,講述了一對貧苦的夫妻為了在聖誕節到來的時候能讓對方感受到生活的溫暖,表達自己的美好情誼,妻子賣掉了一直引以為豪的長發,為丈夫換來了一條金錶鏈,以配丈夫多年無鏈的家傳金錶,而當她把表鏈送給丈夫時才發現丈夫為了給她買玳瑁發梳已經將金錶賣掉了。這兩人各持均已無用的禮物,相對無語,讓我們這些讀者在為他們的處境道一聲惋惜時又不能不為他們的深摯感情所感動。
《最後的常春藤葉》同樣描繪了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們,那位老畫家冒著冰冷的雨水在牆上畫了一片常春藤葉,用自己的生命延續著深秋中的最後一抹綠,換回了一個年輕人對生的渴望。像這樣的內容書總還有很多,作者用幽默甚至有些辛辣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歌贊處於蒼涼人生景況中卻仍沒有磨滅的崇高的品格,讓我們在感慨小說主人公命運的同時也深深沉溺與人性的美好中,享受著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與真誠所帶來的深入到內心的溫暖。
讀完小說合上書,我發現身邊的人和事更值得珍惜,愛就在每個有愛的人的心中。
4. 歐亨利,契柯夫,莫泊桑的共同點與不同點是什麼
相同點:他們的小說精緻凝練,妙趣橫生,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與契訶夫相比,歐亨利的小說更有人情味,同情多過於批判。而契訶夫對文中的小人物是冷靜客觀的描述,甚至冰冷的諷刺。寫作手法方面,歐亨利的小說多用比喻擬人誇張等各種修辭手法,而契訶夫語言相對平實。
莫泊桑屬於自然主義作家,強調現實的不可克服性,歐亨利屬於現實主義作家。在敘事技巧上,莫泊桑追求的是自然流露,不露痕跡的巧妙,注重細節的描寫,而歐亨利追求的是新奇的巧妙,取材於平凡的生活場景。對小人物的態度,莫泊桑講求客觀真是,歐亨利是飽含同情。
5. 莫泊桑的資料
居伊·德·莫泊桑,一生寫短篇小說將近300篇。他的短篇小說構思別具匠心,情節變化多端,描寫生動細致,刻畫人情世態惟妙惟肖,令人讀後回味無窮。他的作品深受叔本華的影響,滲透了濃厚的悲觀主義。莫泊桑早年犯有神經痛和強烈的偏頭痛, 巨大的勞動強度與未曾收斂的放盪生活,使他逐漸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地折磨之後,在1893年7月6日逝世,年僅43歲。他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9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 他的小說《我的叔叔於勒》也入選了上海教育出版社語文八年級第一學期第八單元第29課,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3單元第11課,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第2單元第6課,魯教版八年級下冊第3單元第13課,還有北師大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裡面也有對莫泊桑這個人物的詳細介紹。 他的作品《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已被選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14課。 他的小說《項鏈》也被選入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語文高一年級第二學期第一單元第2課和山東人民出版社語文必修第二冊第四單元自讀文本。 有關他的文章《莫泊桑拜師》被選入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21課和人教版、上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29課。
編輯本段人物生平
1850年出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的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 1870年到巴黎攻讀法學,適逢普法戰爭爆發,遂應征入伍。退伍後,先後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職。 19世紀70年代是他文學創作的重要准備階段,他的舅父和母親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樓拜是他的文學導師。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段,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 莫泊桑在諾曼底的鄉間與城鎮度過了他的童年,只是在1859年至1860年隨父母到巴黎小住就讀於拿破崙中學,後因父親無行、雙親離異而隨母又回到諾曼底。故鄉的生活與優美的大自然給莫泊桑的影響很深,成為了他日後文學創作的一個重要源泉。 莫泊桑的母親洛爾·勒·普阿特文具有深厚的文學修養,莫泊桑從小就深受她的熏陶。洛爾的哥哥阿爾弗萊德頗有文名,青年時期曾是福樓拜以及帕納斯派詩人路易·布耶的同窗。莫泊桑在魯昂城高乃依中學念書時就結識了舅舅的這兩位老友,這時,他早已是一個喜愛文學並已開始習作詩歌的青年,他從這兩位前輩那裡聽到了「簡明的教誨」,獲得了「對於技巧的深刻認識」與「不斷嘗試的力量」,可惜的是,路易·布耶於一八六九年就去世了。同年,莫泊桑來到巴黎大學改修法律,不久普法戰爭爆發,莫泊桑被征入伍,在軍隊里擔任過文書與通訊工作。在這場災難中,他耳聞目睹了法軍可恥的潰敗、當權者與有產者的卑劣以及普通人民的愛國主義熱情與英勇抗敵的事例,感觸很深,所有這些日後成為他文學創作的又一個重要源泉。 戰後退伍,由於家庭經濟的拮據,莫泊桑於1872年3月開始在海軍部任小職員,7年之後,又轉入公共教育部,直到1881年完全退職。在小職員空虛無聊的生活中,莫泊桑不幸染上了無形的惡習,私生活放盪,這種下了他過早身亡的禍根。但另一方面。他又勤奮寫作,並且以福樓拜為師,在他的具體指導下刻苦磨礪達十年之久。在此期間,他於1876年又結識了阿萊克西,瑟阿爾、於斯曼等作家,他們都共同以左拉為崇拜對象,經常在左拉坐落在巴黎郊區的梅塘別墅聚會,是為「梅塘集團」。1880年,「梅塘集團」六作家以普法戰爭為題材的合集《梅塘之夜》問世,其中以莫泊桑的《羊脂球》最為出色,這個中篇的輝煌成功,使莫泊桑一夜之間即蜚聲巴黎文壇。 莫泊桑是十九世紀後期自然主義文學潮流中僅次於左拉的大作家。他繼承了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傳統,又接受了左拉的影響,帶有明顯的自然主義傾向。他在相當短暫的一生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他既是一系列著名長篇小說的作者,更是短篇小說創作的巨匠。他數量巨大的短篇小說所達到的藝術水平,不僅在法國文學中,而且在世界文壇上,都是卓越超群的,具有某種典範的意義,所以人稱「短篇小說之王」。 《羊脂球》寫於一八七九年,是莫泊桑經過長期寫作鍛煉之後達到完全成熟的標志,緊接著這個中篇,是如噴泉一樣湧出的一大批中短篇小說。從一八八零年到一八九一年因病停筆,十年期間,他共創作發表了三百餘篇中短篇小說,幾乎每年都有數量可觀的精彩之作問世,特別是在前三四年,佳品更是以極大的密集程度出現,一八八一年有《一家人》、《在一個春天的夜晚》、《戴麗葉春樓》,一八八二年有《菲菲小姐》、《一個兒子》、《修軟椅的女人》、《小狗皮埃羅》、《一個諾曼底佬》、《月光》、《遺囑》,一八八三年有《騎馬》、《在海上》、《兩個朋友》、《珠寶》、《米隆老爹》、《我的叔叔於勒》 (已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勛章到手了》、《繩子》,一八八四年有《燒傘記》、《項鏈》 (已被選入高中語文、英文教材)、《幸福》、《遺產》、《衣櫃》等等。一八八五年,莫泊桑短篇小說創作中名篇的數量有所下降,但仍不乏出色之作,如《隆多利姊妹》(1884)、《珍珠小姐》(1886)、《AP的DT》(1887)、《流浪漢》(1887)、《港口》(1889)、《橄欖園》(1890)等。 早在以短篇小說成名之前,莫泊桑就開始了長篇小說的創作,他的第一個長篇《一生》經過幾年的耕耘,於一八八一年完成,一八八三年問世。自此,他逐漸由短篇轉向長篇,在幾年之內相繼發表與出版了幾部著名的作品,一八八五年:《漂亮朋友》;一八八六年:《溫泉》;一八八八年:《皮埃爾與讓》;一八八九年:《像死一般堅強》;一八九零年:《我們的心》。 莫泊桑早就有神經痛的徵兆,他長期與病魔斗爭,堅持寫作。巨大的勞動強度與未曾收斂的放盪生活,使他逐漸病入膏肓,到一八九一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後,終於在一八九三年七月六日去世,享年僅四十三歲。 莫泊桑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三百餘篇短篇小說的巨大創作量在十九世紀文學中是絕無僅有的;他的短篇所描繪的生活面極為廣泛,實際上構成了十九世紀下半期法國社會一幅全面的風俗畫;更重要的是,他把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的藝術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就是由他短篇小說的成就所奠定的。 莫泊桑短篇小說的題材是豐富多彩的,在他的作品裡,形形色色的社會生活,如戰爭的潰敗、上流社會的喜慶游樂、資產者沙龍里的聚會、官僚機構里的例行公事、小資產階級家庭的日常生活、外省小鎮上的情景、農民的勞動與生活、宗教儀式與典禮、酒館妓院里的喧鬧,等等,都有形象的描繪;社會各階級各階層的人物,從上層的貴族、官僚、企業家到中間階層的公務員、自由職業者、小業主,到下層的工人、農民、流浪漢以至乞丐、妓女,都得到了鮮明的勾畫;法國廣闊天地里,從巴黎鬧市到外省城鎮以及偏遠鄉村與蠻荒山野的風貌人情,也都有生動的寫照。在廣闊的藝術視野與廣闊的取材面上,莫泊桑的短篇顯然超過了過去的梅里美與同時代的都德,而在他廣泛的描寫中,又有著三個突出的重點,即普法戰爭、巴黎的小公務員生活與諾曼底地區鄉鎮的風光與軼事。 由於莫泊桑親身參加過普法戰爭,他在當代作家中就成為這一歷史事件最有資格的描述者。他對戰爭的所見所聞是那樣豐富,而他的體驗感受又是那麼深切,因此,他在整個創作的歷程中始終執著於普法戰爭的題材,寫出了一批以戰爭為內容的短篇。毫無疑問,他是對這場戰爭描繪得最多的法國作家,可以說,這史事件由於有了莫泊桑才在法國文學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莫泊桑關於普法戰爭的著名短篇有《羊脂球》(短篇小說集)、《菲菲小姐》、《女瘋子》、《兩個朋友》、《瓦爾特·施那夫斯奇遇記》、《米隆老爹》、《一場決斗》、《索瓦熱老婆婆》、《俘虜》等。
文學作品
在法國文學中,莫泊桑是公務員、小職員這一小資產階層最出色的表現者,甚至可以說他是這個階層在文學上的代表。他自己長期是這個階層的一員,熟悉這個階層的一切,他以一系列短篇對它的生活狀況、生存條件、思想感情、精神狀態作了多方面的描寫,這方面出色的短篇有《一個巴黎市民的星期天》、《一家人》、《騎馬》、《珠寶》、《我的叔叔於勒》、《勛章到手了》、《保護人》、《燒傘記》、《項鏈》、《遺產》、《散步》等。 在生活的描繪面上,莫泊桑對法國文學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某些作家主要以巴黎生活為描寫對象的傾向,而更多地把諾曼底地區城鎮鄉村五光十色的生活帶進了法國文學。由於有了莫泊桑,法國北部這個海濱地區的自然風光、人情世態、風俗習慣,都得到了十分精彩的描繪。莫泊桑關於諾曼底題材的短篇為數甚多,重要的有《一個農庄女工的故事》、《戴麗葉春樓》、《瞎子》、《真實的故事》、《小狗皮埃羅》、《一個諾曼底佬》、《在鄉下》、《一次政變》、《繩子》、《老人》、《洗禮》、《窮鬼》、《小酒桶》、《歸來》、《圖瓦》等。 莫泊桑在自己的短篇里,總是滿足於敘述故事、呈現圖景、刻畫性格,而很少對生活進行深入的思考,很少通過形象描繪去追求作品豐富的思想性,而且,他也並不是一個以思想見長的作家。在現實生活里,他是一個思想境界並不高的公務員,對現實生活的認識並不深刻豐富,因此,他的短篇缺乏雋永的哲理或深蘊的含義,他在其中所要表現的思想往往是顯露而淺明的。 莫泊桑在短篇小說中,幾乎很少接觸歷史的、政治的問題,但他作為普法戰爭的參加者,卻對這場民族災難-有著嚴正的思考。他在短篇小說中所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思想與帶有民主主義色彩的和平主義思想,可算是他作品中最嚴肅、最認真的思想,是他創作中所發散出來的一束最熾熱的精神火花。 莫泊桑短篇小說在思想性上另一值得肯定的價值,是對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的批判與諷刺。他揭露得較多的是資產者的道德淪喪、生活放盪;他還比較多地揭示了資產階級家庭中的冷酷,這種冷酷有時表現為漠然與隔閡的關系,有時則演化為深刻的仇恨與尖銳的矛盾。 莫泊桑短篇小說思想性的另一頗具特色的內容,是對小人物、公務員、雇員的人道主義的同情。由於莫泊桑本人就是公務員行列中的一員,他對小公務員雖不乏諷刺與嘲笑,但基本上抱憐憫的態度。在他看來,這些公務員實際上過著一種監牢的生活。他從人的正常生活的觀念出發,寫出了行政牢房在人身上造成的扭曲與異化並寄予同情,使他的短篇具有了人道主義色彩。 他的小說構思別具匠心,情節變化多端,描寫生動細致,刻畫人情世態惟妙惟肖,令人讀後回味無窮。 整個說來,莫泊桑短篇小說的思想內容並不深刻,意境並不深遠,在戰爭問題上,在社會現實問題上,他的思想並沒有超過一個對普法戰爭有正常認識的愛國者的水平,一個具有常情常理的公務員的水平。當然,他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思想又不可能是單純的。這也反映在他的短篇中,一方面他對勞動人民有著同情,另一方面他又不止一次描寫下層人物中的人性惡;一方面他對純潔忠貞的愛情作過贊頌,另一方面他又樂於描寫縱欲淫亂的故事;一方面他對資產階級共和派、民主黨有過辛辣的諷刺,另一方面他又不止一次在字里行間對社會主義者、巴黎公社加以醜化;一方面他在小說里表現了清晰的思想,另一方面他有的小說又有神秘主義情緒與精神變態的跡象。他短篇中所有這些消極因素,反映了莫泊桑本人的另一個方面,即他作為一個世俗的、染有放盪的惡習、精神不甚健康的公務員的那個方面。此外,有些短篇,因為莫泊桑在其中只滿足於講故事,又不免有客觀主義的傾向。 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首要貢獻,在於把短篇小說藝術提高到一個空前的水平。 逼真自然,是莫泊桑在短篇小說創作中追求的首要目標,也是他現實主義小說藝術的重要標志,較之十九世紀前期巴爾扎克、斯丹達與梅里美,莫泊桑的短篇已經完全擺脫浪漫主義色彩,更拋棄了傳奇小說的一切手法。在選材上,莫泊桑的短篇大都以日常生活的故事或圖景為內容,平淡准確得像實際生活一樣,沒有人工的編排與臆造的戲劇性,不以驚心動魄的開端或令人拍案叫絕的收煞取勝,而是以一種真實自然的敘述藝術與描寫藝術吸引人。在描述中,莫泊桑甚至不用情節作為短篇的支架與線路,更力戒曲折離奇的效果,他總以十分纖細、十分隱蔽、幾乎看不見的線索將一些可信的小事巧妙地串聯起來,聰明而不著痕跡地利用最恰當的結構,把主要者突出出來並導向結局。以他的名篇《一家人》而言,幾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故事可言,所寫的只是一個公務員家庭里從頭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晚上所發生的事,惟一可稱為情節的僅僅是老太太的休克,但小說卻絕妙地表現了公務員家庭生活的情景與他們的精神狀態,讀者在這里看到的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種生活現實,而且所有這些細節寫得生動真切,富有情趣,具有可讀性的藝術魅力。其他如《在一個春天的夜晚》、《戴麗葉春樓》、《水上》等,都屬於這一類型。莫泊桑所有這些作品實際上已形成了情節淡化與生活圖景自然化的傾向,現代小說藝術的一個特點在他這里已露端倪。 在對人物的描繪上,莫泊桑不追求色彩濃重的形象、表情誇張的面目、驚天動地的生平與難以置信的遭遇,而致力於描寫「處於常態的感情、靈魂和理智的發展」(《論小說》),表現人物內心的真實與本性的自然,通過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狀態與在一定情勢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動、舉止、反應、表情,來揭示出其內在心理與性格的真實,他描寫人物性格極為出色的一系列名篇如《一個諾曼底佬》、《小狗皮埃羅》、《羊脂球》等,無不具有這種特點。在莫泊桑的短篇里,也曾出現過一些不平凡的、有英雄行為的人物,如米隆老爹、索瓦熱老婆婆、莫里索先生與索瓦日先生、農婦貝蒂娜等,另外,還有一些具有高尚品格的人物,如《西蒙的爸爸》中的鐵匠菲力普、《幸福》中為了愛情拋棄榮華富貴的蘇姍娜等,在這些正面人物的描繪上,莫泊桑從不給他們加上神聖的光圈,從不賦予他們格外堂皇的形貌,而力圖把他們描繪得像普通人一樣平凡自然,有時還讓他們在形貌上比一般人更不起眼,甚至更醜陋,有時又並不迴避指出這些人物身上的可笑之處和缺點過錯,因此,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些人物既像普通的人,又是並不多見、難能可貴的普通人;既像平凡的人,又是有著非凡特點的平凡人。莫泊桑短篇小說在人物描寫上的現實主義藝術,總的來說,就是人物形象的自然化與英雄人物的平凡化,這兩個特點使他不是與過去的小說藝術,而是與他之後的現代小說的寫實藝術聯系了起來。 莫泊桑力求逼真自然的寫實方法是與他的現實主義典型化的藝術思想不可分的。他嚴格地把「逼真」和「真實」區分了開來,他摒棄照相式的真實,而致力於「把比現實本身更完全、更動人、更確切的圖景表現出來」,他善於在那些粗糙、混雜、零散、瑣碎的日常生活現象中進行選擇,捨去所有對他的主題無用的東西,採用其中最具特徵性的細節,以「突出表現那些被遲鈍的觀察者所忽視的,然而對作品有重要意義和整體價值的一切」(《論小說》)。在這一方面,莫泊桑與自然主義的實錄性的寫作方法有所不同,從而避免了這種方法所必然帶來的繁瑣拖沓的文風。事實上,在他的短篇中,典型化的場面、圖景與細節幾乎處處可見,如在《兩個朋友》中,莫泊桑所要表現的是巴黎被圍並處於飢餓狀態、戰爭的破壞與敵人的殘暴以及普通巴黎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等一系列重大的歷史內容,如此豐富的一切,僅僅用了四個中心畫面,即兩朋友在巴黎飢餓街頭的相遇、戰前垂釣之樂的回顧、戰火下冒險的追求以及被俘後的就義,就完整而鮮明地傳達給了讀者,四個中心畫面高度集中,蘊含著豐富的含義,顯然是作者剪裁加工、進行了提煉與典型化的結果。 莫泊桑藝術描寫的逼真自然與他作品中形象的鮮明,首先來自他觀察的廣泛、深刻與獨具見地。他在長期的習藝過程里,從老師福樓拜那裡接受了這樣的教導:「對你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間聚精會神地觀察它,以便能發現別人沒有見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發現的東西,為了要描寫一堆篝火和平原上的一株樹木,我們要面對著這堆火與這株樹,一直到我們發現了它們和其他的樹、其他的火不大相同的特點的時候」(《論小說》),莫泊桑把這稱之為「作家獲得獨創性的方法」。正因為莫泊桑所認定的獨創性「是思維、觀察、理解和判斷的一種獨特的方式」,並且他在福樓拜的指導下長期進行了這種鍛煉與實踐,培養了他以「一種為自己所特有而又是從他深刻慎重的觀察中綜合得出來的方式來觀察宇宙萬物、事件和人」的才能,所以,在他的短篇中,不論現實題材、形象圖景、生活場面還是人物性格,都莫不別開生面,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絕不雷同,更不落於俗套或陷於程式化,總之,如他自己所追求的那樣,是「充滿個性的人世假象」。 在表現形式上,莫泊桑是爐火純青的技藝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種既定的規則,而是自由自在地運用各種方式與手法。在描述對象上,有時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時是事件的某個片斷,有時是某個圖景,有時是一段心理活動與精神狀態,既有故事性強的,也有情節淡化的甚至根本沒有情節的,既有人物眾多的,也有人物單一的,甚至還有根本沒有人物的;在描述的時序上,有順敘,有倒敘,有插敘,有目前與過去兩重時間的交叉;在描述的角度上,有客觀描述的,也有主觀描述的,有時描述者與事件保持了時空的距離,有時描述者則又是事件的參加者,有時描述者有明確的身份,有時則又身份不明。在莫泊桑的短篇里,描述方法的多樣化與富於變化,無疑是他以前的短篇小說作家所未具備的。他大大豐富了短篇小說的描述方式,提高了敘述藝術的水平,為後來的短篇小說創作開辟了更為廣闊的道路。 如果說莫泊桑在技法上是不拘成法、絕對自由的話,那麼,他在短篇小說創作的藝術規律面前,卻是一個忠實的服從者,他深知短篇小說創作最基本的要求,是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現盡可能豐富的生活內容,為此,他服從藝術規律而力求他的短篇以小見大,以一當十。要達到這個藝術境界,除了題材、圖景與人物的典型化外,最重要的就是藝術上的錘煉,這正是莫泊桑長期在福樓拜指導下刻苦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福樓拜曾向他提出過這樣嚴格的要求:「只用一句話就讓我知道馬車站有一匹馬和它前前後後五十來匹是不一樣的。」莫泊桑終於掌握了這種高超的技藝,使他的短篇成為以小見大、言簡意賅、高度精練的藝術典範。在他的小說里,以短小的篇幅、少量的文字,完整地、准確地、鮮明地表現一種現實、一個事件、一種性格、一種狀態的範例,屢見不鮮,不勝枚舉。 莫泊桑的簡練並不等於粗略,善於以白描的筆法進行勾畫是他的特長,而以豐富鮮明的色彩進行細致的描繪,亦是他才能之所在,當他需要的時候,他往往繪制出精細入微的圖景。為了揭示那些有身份的上等人的饞嘴、自私與厚顏,他把羊脂球那一籃引起他們心動的食物描寫得似乎能聞其香、能見其色、能知其味;為了給普魯士人留下一幅諷刺性的畫像,他如此細致地描寫了軍官嘴上兩撇典型的普魯士式的鬍子,甚至讓讀者看到了「鬍子尖上只剩了一根金黃色的細絲」。 莫泊桑是法國文學史中的語言大師之一,他摒棄華麗的辭藻,使用最規范的語言,追求「一個字適得其所的力量」。他的文學語言清晰、簡潔、准確、生動,像一池透明的清水。他的語言不僅與他精練的敘述方式、簡明的白描手法相得益彰,巧合天成,而且,在寫景狀物、繪聲繪色上也具有很強的表現力,正是以這種優美的語言,莫泊桑對諾曼底的山川平野、小鎮情貌、田舍風光、漁家景象、巴黎街景以及朝暮晦明的自然景色,進行了卓越的描繪,留下了一幅幅構圖清爽、色彩鮮明的畫面,具有高度的藝術水平,如《月光》中對月色的描寫,即為膾炙人口之一例。 總的來說,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創作體現了一整套完整的現實主義小說藝術,這既是對以往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繼承,也是對它的補充與豐富。應該指出,莫泊桑雖然基本上恪守寫真實的原則,但也並不放棄對非現實主義的藝術效果的追求,他有時在細節上加以浪漫主義的誇張,如在《珠寶》中,主人公喪妻後竟然那麼失望,以致「不到一個月的工夫頭發全都變白了」;他有時著力渲染神秘主義的氣氛,如《水上》中對人物在夜間無名恐怖心理的描寫;他有時更追求怪誕的效果,如《他是誰》中的種種不可理解的細節。當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較之傳統的現實主義,還有一種更為引人注意的新成分,即自然主義的成分。盡管莫泊桑否認自己是自然主義作家,但由於他處於自然主義文學思潮興盛的時代,出入自然主義文學的圈子,深受這種思潮的熏陶,他的寫實藝術自然就帶上了自然主義的特點,這種特點表現在他的短篇中,主要是他對人的生理本能、對人的「肉體」和「肉慾」的觀察與表現。在《一次郊遊》與《保爾的女人》里,推動人物行動的實際上是對肉慾的或隱秘或露骨的追求,作者把人物的行動與故事情節都建立在這種性的生理本能的基礎上;同樣,在《一個農庄女工的故事》中,不僅人物盲目的性本能是具體情節發生發展的原委與契機,而且構成整篇小說的基本矛盾,決定人物的情緒、感情以及人物之間關系變化的,是人對生育後代的本能渴求,女僱工與農莊主人的矛盾由此而來,矛盾的解決也系決於此。把生理的動因寫得如此明顯突出,這是自然主義給文學帶來的一個變化,也正因為莫泊桑對「肉」有了某種關注並企圖把它帶進文學,所以,在他的風景描寫中甚至出現了這樣的文句:「世界上有許多美麗的角落,給我們的眼睛帶來的一種肉感美,使你不由得要用肉體的愛去愛它們。」(《索瓦熱老婆婆》)莫泊桑短篇小說中的自然主義特點,在他的長篇小說里有更多的表現。
6. 比較《變色龍》與《范進中舉》在諷刺藝術方面的異同
一、相同點:
1、都有很強的故事性
2、.都從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來刻畫人物。
二、不同點:
1、變色龍加強表達人與社會(社會影響人)的黑暗腐敗
2、而范進中舉是以社會對人的毒害來諷刺社會的。
《范進中舉》出自《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
該作品通過描寫范進參加鄉試中了舉人一事,運用誇張的修辭手法刻畫了他為科舉考試喜極而瘋的形象,用岳丈在范進中舉前後的極其鮮明的肢體動作和言語表情,以及中舉後鄰居對他的前呼後擁和鄉紳贈屋的等事例重點刻畫出了一個趨炎附勢熱衷仕途。
好官名利祿且世態炎涼的可恥的社會風氣,對當時社會及其陰暗的特徵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變色龍》是俄國作家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契訶夫在該作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虛偽逢迎、見風使舵的巡警奧楚蔑洛夫,當他以為小狗是普通人家的狗時,就揚言要弄死它並懲罰其主人。當他聽說狗主人是席加洛夫將軍時,一會兒額頭冒汗,一會兒又全身哆嗦。
通過人物如同變色龍似的不斷變化態度的細節描寫,有力地嘲諷了沙皇專制制度下封建衛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臉。

范進中舉的創作背景:
《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兩代人「科第仕宦多顯者」(程晉芳《文木先生傳》),共有六名進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吳霖起是康熙年間的拔貢。吳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親病逝。
由於不善於治理生計,他過著揮霍浪子生活。
1729(雍正七年),他應科舉時,被斥責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後憤懣離開故土,靠賣文和朋友接濟為生。
1736年(乾隆元年),吳敬梓參加博學鴻詞科預試。安徽巡撫趙國麟正式薦舉他入京廷試,但他「堅以疾篤辭」(顧雲《吳敬梓傳》),從此不再參加科舉考試。至晚年,常處於飢寒交迫。這樣的個人經歷,令吳敬梓本人對考八股、開科舉等利弊感受尤深。
而在時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社會表面的繁榮掩蓋不了封建社會的腐朽,統治者鎮壓武裝起義的同時,採用大興文字獄,考八股、開科舉,提倡理學以統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籠士人,吳敬梓反對八股文、科舉制。
憎惡士子們醉心制藝,熱衷功名利祿的習尚。他把這些觀點都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諷刺的手法,對丑惡的事物進行了深刻的揭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