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送你一輪明月短篇小說

送你一輪明月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5-08-16 17:50:34

① 魯迅,巴金的整篇文章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魯迅

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長的草里是不去的,因為相傳這園里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
長媽媽曾經講給我一個故事聽: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里用功,晚間,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答應著,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上,向他一笑,隱去了。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的。他自然嚇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卻道無妨,給他一個小盒子,說只要放在枕邊,便可高枕而卧。他雖然照樣辦,卻總是睡不著,——當然睡不著的。到半夜,果然來了,沙沙沙!門外象是風雨聲。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得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外面便什麼聲音也沒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來,斂在盒子里。後來呢?後來,老和尚說,這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結末的教訓是: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
這故事很使我覺得做人之險,夏夜乘涼,往往有些擔心,不敢去看牆上,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走到百草園的草叢旁邊時,也常常這樣想。但直到現在,總還沒有得到,但也沒有遇見過赤練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聲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鑒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
這是閏土的父親所傳授的方法,我卻不大能用。明明見它們進去了,拉了繩,跑去一看,卻什麼都沒有,費了半天力,捉住的不過三四隻。閏土的父親是小半天便能捕獲幾十隻,裝在叉袋裡叫著撞著的。我曾經問他得失的緣由,他只靜靜地笑道:你太性急,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扁道:三味書屋;扁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孔子牌位,我們便對著那扁和鹿行禮。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朴,博學的人。
不知從那裡聽來的,東方朔也很淵博,他認識一種蟲,名曰「怪哉」,冤氣所化,用酒一澆,就消釋了。我很想詳細地知道這故事,但阿長是不知道的,因為她畢竟不淵博。現在得到機會了,可以問先生。
「先生,『怪哉』這蟲,是怎麼一回事?……」我上了生書,將要退下來的時候,趕忙問。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興,臉上還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學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只要讀書,因為他是淵博的宿儒,決不至於不知道,所謂不知道者,乃是不願意說。年紀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見過好幾回了。
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厲,後來卻好起來了,不過給我讀的書漸漸加多,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裡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裡便大叫起來:——
「人都到那裡去了?」
人們便一個一個陸續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矩,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
「讀書!」
於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的,有念「上九潛龍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書。後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於我們是很相宜的。有幾個便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作「荊川紙」的,蒙在小說的綉像上一個個描下來,象習字時候的影寫一樣。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最成片斷的是《盪寇志》和《西遊記》的綉像,都有一大本。後來,因為要錢用,賣給一個有錢的同窗了。他的父親是開錫箔店的;聽說現在自己已經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紳士的地位了。這東西早已沒有了罷。

九月十八日。

星星

巴金

在一本比利時短篇小說集里,我無意間見到這樣的句子:
「星星,美麗的星星,你們是滾在無邊的空間中,我也一樣,我了解你們……是,我了
解你們……我是一個人……一個能感覺的人……一個痛苦的人……星星,美麗的星星……」
我明白這個比利時某車站小雇員的哀訴的心情。好些人都這樣地對藍空的星群講過話。他們
都是人世間的不幸者。星星永遠給他們以無上的安慰。
在上海一個小小舞台上,我看見了屠格涅夫筆下的德國音樂家老倫蒙。他或者坐在鋼琴
前面,將最高貴的感情寄託在音樂中,呈獻給一個人;或者立在藍天底下,搖動他那白發飄
飄的頭,用贊嘆的調子說著:「你這美麗的星星,你這純潔的星星。」望著藍空里眼瞳似地
閃爍著的無數星子,他的眼睛潤濕了。
我了解這個老音樂家的眼淚。這應該是灌溉靈魂的春雨吧。
在我的房間外面,有一段沒有被屋瓦遮掩的藍天。我抬起頭可以望見嵌在天幕上的幾顆
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視著那些美麗的星星。它們像一個人的眼睛,帶著深深的關心望著
我,從不厭倦。這些眼睛每一霎動,就像賜予我一次祝福。
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會墜落的。想到這,我的眼睛也濕了。

7月22日
選自《龍·虎·狗》

② 關於母愛的短篇小說片段

我的母親她雖沒有誘人的外貌,過人的智慧,但她卻有顆善良,願意為我們付出的心.自懷胎十月到如今,她對我的愛從未少過一絲一毫,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她都會盡力讓我們得到不比別人少.
別人都說媽媽是個節儉,樸素的人,她是可以每天穿的花枝招展,穿金帶銀,但她卻選擇省下這些錢當作我們教育津貼,想到這兒,心中不禁一振,母親這般省吃儉用,都是為了我們,我卻成天計較到底跟弟弟誰獲得的較多,不知足…真是慚愧啊!
雖說母親節時,總會送上一張貼心的小卡,一個溫暖的擁抱,但這都只是一時的,媽媽為我們辛苦十幾年,我們卻只在一年一度的母親節讓她休息僅僅一天…現在的小孩啊~都被寵懷了!以前的農業社會由於賺錢辛苦,謀生不易,小孩總會很識相的幫爸媽賺錢養家,而不會像現在,為了趕流行,不惜花費大量資本追求理想的外貌,身材,好跟同儕比較.就如賴東進先生的"乞食因仔",因為過於貧窮,生為家中年長者,必須靠自己的力量來養家活口,他們總不埋怨,不會因自己的需求而浪費家中任何一毛錢,只是盡力為家而奮斗.
論到母愛,我覺得洪醒夫先生的"紙船印象"描寫的十分深入,他以母親摺紙船為出發點,進而談到母愛的偉大.下雨天,他的母親心中雖仍惦記著田裡的農物,但卻仍心平氣和的為他摺紙船,好讓孩子們在雨天里也有歡笑.表面上像是在回憶童年玩紙船的種種,但細細咀嚼文章的字義後,將會有很大的收獲.
近年來,新聞上總一次又一次的報導孩子對生他的母親忘恩負義,與母親大打出手,只因媽媽太嘮叨!這樣卑鄙無恥的事竟然也做的出來!!!他們難道沒想到自己能站在這世界上,都是母親一手栽培的麼! 這些人真該將他們千刀萬剮!
母愛真的好偉大,我不明白,為什麼世上母親能為孩子犧牲這麼多! 換做是我,我大概會因為太辛苦,太累而偷懶,不願付出…
決定了!從今天起我要先從小地方做起,先以童子軍日行一善的精神,媽媽一回來,給她一個大擁抱加一個香吻,幫他捶背,讓他每天都像在過母親節,等我長大,第一次賺的薪水就要用來請他吃一頓大餐~現在,母親的快樂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動力!

③ 巴金的短篇散文

《春天裡的秋天》序

春天。枯黃的原野變綠了。新綠的葉子在枯枝上長出來。
陽光溫柔地對著每個人微笑,鳥兒在歌唱飛翔。花開放著,紅
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閃耀著,紅的星,綠的星,白的星。
蔚藍的天,自由的風,夢一般美麗的愛情。
每個人都有春天。無論是你,或者是我,每個人在春天裡
都可以有歡笑,有愛情,有陶醉。
然而秋天在春天裡哭泣了。
這一個春天,在迷人的南國的古城裡,我送走了我的一段
光陰。
秋天的雨落了,但是又給春天的風掃盡了。
在雨後的一個晴天里,我同兩個朋友走過泥濘的道路。走
過石板的橋,走過田畔的小徑,去訪問一個南國的女性,一個
我不曾會過面的瘋狂的女郎。
在—個並不很小的莊院的門前,我們站住了。一個說著我
不懂的語言的小女孩給我們開了黑色的木柵門,這木柵門和我
的小說里的完全不同。這里是本地有錢人的住家。
在一個陰暗的房間里,我看見了我們的主人。寬大的架子
床,寬大的涼席,薄薄的被。她坐起來,我看見了她的上半身。
是一個正在開花的年紀的女郎。
我們三個坐在她對面一張長凳上。一個朋友說明了來意。
她只是默默地笑,笑得和哭一樣。我默默地看了她幾眼。我就
明白我那個朋友所告訴我的一切了。留在那裡的半個多小時內,
我們談了不到十句以上的話,看見了她十多次秋天的笑。
別了她出來,我懷著一顆秋天的痛苦的心。我想起我的來
意,我那想幫助她的來意,我差不多要哭了。
一個女郎,一個正在開花的年紀的女郎……我一生里第一
次懂得瘋狂的意義了。
我的許多年來的努力,我的用血和淚寫成的書,我的生活
的目標無一不是在:幫助人,使每個人都得著春天,每顆心都
得著光明,每個人的生活都得著幸福,每個人的發展都得著自
由。我給人喚起了渴望,對於光明的渴望;我在人的前面安放
了一個事業,值得獻身的事業。然而我的一切努力都給另一種
勢力摧殘了。在喚醒了一個年輕的靈魂以後,只讓他或她去受
更難堪的蹂躪和折磨。
於是那個女郎瘋狂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不自由的婚姻、
傳統觀念的束縛,家庭的專制,不知道摧殘了多少正在開花的
年青的靈魂,我的二十八年的歲月里,已經堆積了那麼多、那
么多的陰影了。在那秋天的笑,像哭—樣的笑里,我看見了過
去一個整代的青年的屍體。我彷彿聽見—個痛苦的聲音說:
「這應該終結了。」
《春天裡的秋天》不止是一個溫和地哭泣的故事,它還是
一個整代的青年的呼籲。我要拿起我的筆做武器,為他們沖鋒,
向著這垂死的社會發出我的堅決的呼聲「Je accuser」(我控
訴)。

一九三二年五月

選自《序跋集》

機 器 的 詩

為了去看一個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寧鐵路上的旅客。我和
三個朋友一路從會城到公益,我們在火車上大約坐了三個鍾頭。
時間長,天氣熱,但是我並不覺得寂寞。
南國的風物的確有一種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裡一切都顯
出一種夢景般的美:那樣茂盛的綠樹,那樣明亮的紅土,那一
塊一塊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還有明鏡似的河水,高聳
的碉樓。南國的鄉村,雖然裡麵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是表面
上它們還是很平靜,很美麗的!
到了潭江,火車停下來。車輪沒有動,外面的景物卻開始
慢慢地移動了。這不是什麼奇跡。這是新寧鐵路上的一段最美
麗的工程。這里沒有橋,火車駛上了輪船,就停留在船上,讓
輪船載著它慢慢地渡過江去。
我下了車,站在鐵板上。船身並不小,甲板上鋪著鐵軌,
火車就躺在鐵軌上喘氣。左邊有賣飲食的貨攤,許多人圍在那
里談笑。我一面走,一面看。我走過火車頭前面,到了右邊。
船上有不少的工人。朋友告訴我,在船上作工的人在一百
以上。我似乎沒有看見這么多。有些工人在抬鐵鏈,有幾個工
人在管機器。
在每一副機器的旁邊至少站得有一個穿香雲紗衫褲的工人。
他們管理機器,指揮輪船前進。
看見這些站在機器旁邊的工人的昂頭自如的神情,我從心
底生出了感動。
四周是平靜的白水,遠處有樹,有屋。江面很寬。在這樣
的背景里顯出了管理機器的工人的雄姿。機器有規律地響著。
火車趴在那裡,像一條被人制服了的毒蛇。
我看著這一切,我感到了一種詩情。我彷彿讀了一首真正
的詩。於是一種喜悅的、差不多使我的心顫抖的感情抓住了我。
這機器的詩的動人的力量,比任何詩人的作品都大得多。
詩應該給人以創造的喜悅,詩應該散布生命。我不是詩人,
但是我卻相信真正的詩人一定認識機器的力量,機器工作的巧
妙,機器運動的優雅,機器製造的完備。機器是創造的,生產
的,完美的,有力的。只有機器的詩才能夠給人以一種創造的
喜悅。
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機器、指揮輪船、把千百個人、把許
多輛火車載過潭江的工人,當他們站在鐵板上面,機器旁邊,
一面管理機器,一面望著白茫茫的江面,看見輪船慢慢地駛近
岸的時候,他們心裡的感覺,如果有人能夠真實地寫下來,一
定是一首好詩。
我在上海常常看見一些大樓的修建。打樁的時候,許多人
都圍在那裡看。有力的機器從高處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樁打進
土地裡面去;一下,一下,聲音和動作都是有規律的,很快地
就把木樁完全打進地里去了,四周旁觀者的臉上都浮出了驚奇
的微笑。地是平的,木頭完全埋在地底下了。這似乎是不可信
的奇跡。機器完成了奇跡,給了每個人以喜悅。這種喜悅的感
情,也就是詩的感情。我每次看見工人建築房屋,就彷彿讀一
首好詩。

1933年6月在廣州

海上升明月

四圍都靜寂了。太陽也收斂了它最後的光芒。炎熱的空氣中開始有了涼意。微風掠過了萬頃煙波。船像一隻大魚在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間,一輪紅黃色大圓鏡似的滿月從海上升了起來。這時並沒有奪目的光輝。但是青天的一角卻被它染成了杏紅的顏色。看!天公畫出了一幅何等優美的圖畫!它給人們的印象,要超過所有的人間名作。

這面大圓鏡愈往上升便愈縮小,紅色也愈淡,不久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輪皓月。這明月上面有無際的青天,下面有無涯的碧海,我們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滄海的一栗。不消說,懸掛在天空的月輪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們這些旅客,在這海上卻只是暫時的過客罷了。

與晚風、明月為友,這種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寫的,可是真正能夠做到與晚風、明月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為家的人!我雖不能以海為家,但做了一個海上的過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來見過幾次海上的明月,最難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們吃過午餐後在艙面散步,忽然看見遠遠的一盞紅燈掛在一個石壁上面。這燈並不亮,後來船走了許久,這盞石壁上的燈還是在原處。難道船沒有走么?但是我們明明看見船在走。後來這個悶葫蘆終於給打破了。紅燈漸漸地大起來,成了一面圓鏡,腰間繞著一根黑帶。它不斷地上升,突破了黑雲,到了半天。我才知道這是一輪明月,先前被我認為石壁的,乃是層層的黑雲。
1927年1月

選自《海行雜記》

<日>
為著追求光和熱,將身子撲向燈火。終於死在燈下,或者浸在油中。飛蛾是值得贊美的,在最後的一瞬間它得到光,也得到熱了。

我懷念上古的誇夫。他追趕日影,渴死在暘谷。

為著追求光和熱,人寧願舍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

沒有了光和熱,這人間不是會成為黑暗的寒冷世界么?

倘使有一雙翅膀,我甘願做人間的飛蛾。我要飛向火熱日球。讓我在眼前一陣光、身內一陣熱的當兒,失去知覺,而化作一陣煙,一撮灰。

<風>

二十幾年前,我羨慕「列子御風而行」,我極願腋下生出雙翼,象一隻鷙鳥自由地在空中飛翔。

現在我有時仍做著飛翔的夢,沒有翅膀,我用雙手鼓風。然而睜開眼睛,我還是郁悶地躺在床上,兩只手十分疲倦,彷彿被繩子縛住似的。於是,我發出一聲絕望的嘆息。

做孩子的時候,我和幾個同伴都喜歡在大風中游戲。風吹起我們的衣襟,風吹動我們的衣袖。我們張著雙手,順著風勢奔跑,彷彿身子輕了許多,就象給風吹在空中一般。當時自己覺得是在飛了。因此從小時候起我就喜歡風。

後來進學校讀書,我和一個哥哥早晚要走相當遠的路。雨天遇著風,我們就用傘跟風斗爭。風要拿走我們的傘,我們不放鬆;風要留住我們的腳步,我們卻往前走。跟風斗爭,是一件頗為吃力的事。但是我們從這個也得到了樂趣,而且不用說,我們的斗爭是得到勝利的。

這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過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值得懷念的。

可惜我不曾見過颶風。去年坐海船,為避颶風,船在福州灣停了一天半。天氣悶熱,海面平靜,連風的影子也沒有。船上的旗紋絲不動,後來聽說颶風改道走了。

在海上,有風的時候,波浪不停地起伏,高起來象一座山,而且開滿了白花。落下去又象一張大嘴,要吞食眼前的一切。輪船就在這一起一伏之間慢慢地前進。船身搖晃,上層的桅桿、繩梯之類,私語似的吱吱喳喳響個不停。這情景我是經歷過的。

但是我沒有見過輪船被風吹在海面飄浮,失卻航路,船上一部分東西隨著風沉入海底。我不曾有過這樣的經驗。

今年我過了好些炎熱的日子。有人說是奇熱,有人說是悶熱,總之是熱。沒有一點風聲,沒有一絲雨意。人發喘,狗吐舌頭,連蟬聲也啞了似的,我窒息得快要閉氣了。在這些時候我只有一個願望:起一陣大風,或者下一陣大雨。

1941年7月9日在昆明


為著追求光和熱,將身子撲向燈火,終於死在燈下,或者浸在油中,飛蛾是值得贊美的。在最後的一瞬間它得到光,也得到熱了。

我懷念上古的誇父,他追趕日影,渴死在暘谷。

為著追求光和熱,人寧願舍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

沒有了光和熱,這人間不是會成為黑暗的寒冷世界嗎?

倘使有一雙翅膀,我甘願做人間的飛蛾。我要飛向火熱的日球,讓我在眼前一陣光、身內一陣熱的當兒,失去知覺,而化作一陣煙,一撮灰。



每次對著長空的一輪皓月,我會想:在這時候某某人也在憑欄望月嗎?

圓月猶如一面明鏡,高懸在藍空。我們的面影都該留在鏡里吧,這鏡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對鏡,只覺冷光撲面。面對涼月,我也有這感覺。

在海上,山間,園內,街中,有時在靜夜裡一個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著明月,總感到寒光冷氣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見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覺得自己衣服上也積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確,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會發出熱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為什麼還有姮娥奔月的傳說呢?難道那個服了不死之葯的美女便可以使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鏡中看見了什麼人的面影吧。 選自《旅途隨筆>>

④ 求200字的美文摘抄

溪 水
透明的溪水,明凈得就像母親的眼睛。
春天,你的眼裡是一片斑斕;
夏天,你的眼裡是一片濃綠;
秋天,你的眼裡是一片澄碧;
冬天,你疲倦了——合上眼睛,也停止了唱歌。
你攝取藍天的雲朵、黃昏的晚霞、夜空的星星;還留下我兒時的身影。
呵!這溪邊沙沙作響的甘蔗林,帶甜味的風,曾把我童年的夢吹拂!我躺在你的身邊,感到靠在母親胸膛上的幸福……
你是我們生活里的一支古老的歌——
你望見騎毛驢的迎親的隊伍來了,幾支嗩吶奏出悲哀的音樂;
你望見幾個壯實的漢子,抬著笨重的木棺來了,把老人送上山坡;
你也聽見:山腳下的獨輪車,帶著吱吱啞啞的聲音,在貧窮的土地上呻吟而過……
如果沒有你,誰給我們留下自然的彩色;
誰給我們記載山民的悲哀和歡樂呢?
透明的溪水,你給了我一雙能夠分辨色彩的眼睛。
當我在你身邊,發現自己成為一個少年時,就不得不遠行了。
你像養育我的母親一樣,送我出山吧!
寧靜的夏夜月朗風清,總是能給我一種清逸嫻靜的感覺。明凈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傾灑,清光流瀉,意蘊寧融。月色柔和而透明,輕盈而飄逸。
我喜歡借月色沉澱心情,如水月色,可飲。推開窗戶,任月色靜靜流瀉在肌膚上,輕盈飄逸的韻致,清新蘊涵的情調自然流淌在心際。月華如練,心情在月色中變的清朗而柔軟,恍然間生命中的種種感動和美麗靈動浮若。
曾經,天真爛漫的我依偎在奶奶的懷里數星星,悠然欣賞著鄉村清澈而恬靜的月色。
曾經,在菁菁校園里和同學在清朗月色中促膝談心,感悟似水年華的美麗與憂愁。
曾經,在如水月色中我與你一起泛舟太湖,在槳聲燈影里,在月色和湖水交相輝映中欣賞人間美景。清漾的湖水,飄渺的琴聲,讓我在江南的溫婉情懷里沉醉不知歸處。
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張生相約鶯鶯,待月西廂下,古琴傳幽思,月下待佳人。一份古典的美麗。淡月染西窗,淡淡的思緒亦彌漫。
流年處,月色在古典的含蓄和現今的浪漫中演繹著唯美,帶給人無限沉思和悠然陶醉。
清絕的月色吸引著我,於是披衣出門,踏著如水的月色,緩步走入花園,梔子花沐浴在月光下,寒凝帶露,如一簾清遠的幽夢。竹影隨韻輕舞,如水月色輕輕穿過,回映著明月的清輝。萬物都在月色中豐盈靈動起來。俗世的喧囂與浮躁,猶豫與彷徨都消融在這如水月色中。頓然心悟,豁然開朗。
如水月色,可飲。似水流年,可悟。
靜立於花園幽徑,聽取靜默一片……

熱點內容
重生絕代雙驕gl小說 發布:2025-08-16 19:32:08 瀏覽:684
總裁誤寵替身甜妻小說在哪聽 發布:2025-08-16 19:01:54 瀏覽:972
愛情小說經典摘抄 發布:2025-08-16 19:01:52 瀏覽:549
58免費言情閱讀小說網 發布:2025-08-16 18:55:48 瀏覽:553
我的26女房客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8-16 18:54:17 瀏覽:116
經典系統小說不要種馬聖母 發布:2025-08-16 18:44:34 瀏覽:367
言情小說嬌寵合離妻 發布:2025-08-16 18:42:19 瀏覽:80
中學生網路小說閱讀現狀 發布:2025-08-16 18:41:47 瀏覽:744
安妮日記小說英文版免費下載 發布:2025-08-16 18:41:01 瀏覽:206
小說中的經典長句子 發布:2025-08-16 18:20:29 瀏覽: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