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醫患短篇小說

醫患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5-17 01:36:55

㈠ 小說巴黎一敘作者:Aquinnah最新章節電子書在線免費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4SI4xxrG2ajy25HRZRw9FA

提取碼:rbq9

《巴黎一敘》TXT下載(全本)作者:AquinnahBL同人該小說講述的是一場回憶中的醫患戀。題目之間發生的醫患糾紛。

㈡ 心術的內容簡介

小說以上海某知名醫院的腦外科醫生鄭艾平的第一人稱視角切入,「我」是一個想實現醫生理想和抱負的人,但是他的工作又讓這一願望遇到層層阻礙。「這是我當主治的第四年,還沒有機會看門診,依舊在手術室和急診間里混跡,甘當無名英雄。」「我」的同事大師兄劉晨曦、二師兄霍思邈三位年輕醫生,性格各異,卻都還想做個好醫生。但在這個社會輿論中,人們心裡已經習慣性地有個強勢弱勢的自然傾向性。就像警察與被捉的百姓之間一樣,醫生與病患之間,醫生是強勢,病患是弱勢。而事實上病人的不信任、醫鬧的胡攪蠻纏、醫療糾紛的敗訴,現實一次次地打擊著這群醫生。在這種壓力巨大的氣氛中,年輕的醫生為他們的理想掙扎著:「我」的女朋友小蕾因為患者鬧事而被打傷了,小蕾憤然辭職,同時也與不能保護自己的「我」分手;大師兄劉晨曦是個很討患者喜歡的副教授,但自己孩子卻因為腎衰竭每天在死亡邊線徘徊;二師兄霍思邈是名醫之後,愛慕漂亮演員小芹,對病人卻有自己的一套同情心。他好心救治的重症病患賴月金成功從手術台推下,卻最終未度過危險期。
小說聚焦在一群年輕人努力成為好醫生,而又不得不面臨社會現實的考驗。揭示出在當代中國醫患間痛苦的關系中,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都不能簡單地用白紙黑字來定義。政府的投入和醫療體制的改善、醫患之間相互的信任、醫生的仁心加仁術,才可能改變對立緊張的中國式醫患關系現狀。
六六曾經說過:「有一次自己帶兒子看病,大夫給開了葯性很強的抗生素,吃出抗葯性後,再吃什麼葯都不管用了。但是大夫之所以開,是因為那個葯有提成。當時很生氣。」但是現在寫《心術》的視角卻恰恰與那時候不同。作為職業作家,六六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然後又站在別人的角度去審視同一件事,使之人性化。「我現在覺得絕大多數醫生都是好的——絕大多數。不好的醫生所佔比例,就像整個社會里不好的人所佔的比例一樣,他們與其他群體沒任何區別。」六六如是說。當記者問及,是否害怕這本小說被人說成是站在醫生的角度寫醫患關系,六六坦誠地說:「我並不是寫醫生的不易。而是理解,對所有人的理解。」

㈢ 《今生有你》原著小說中,各大人物的結局是怎樣的

想必大家都應該看過了鍾漢良和李小冉的《今生有你》,大家應該也被劇中聶宇晟和談靜的愛恨糾葛搞得淚奔了吧,雖然他們兩個目前還處在一種比較糾結的狀態,但是很多網友都希望能夠快點知道他們的結局,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在《今生有你》原著小說中他們的結局。

這部劇目前的收視率一直不錯,雖然有些狗血,但這並不妨礙很多網友都喜歡這種破鏡重圓的劇情。你看這部劇了嗎?

㈣ 《世界微塵里》是悲劇還是喜劇

《世界微塵里》是喜劇。
講的是艾景初和曾鯉兩人從陌生人到一個電話的緣分,再從醫患到戀人的相識、相知,直至相愛、相守的故事,故事非常溫馨,是暖文。
內容簡介:
傾注了青春期所有憧憬寫下的那封告白信,卻陰差陽錯地被另外一個人收到了。
那一晚,一個越洋長途讓曾鯉深深記住了這個人——艾景初。
自卑如塵埃的曾鯉,曾以為自己再也無法提起勇氣去愛一個人。
所以面對兩個人之間的暗流,她無視,逃避,退讓。
直到他逼迫她給他一個答案:「曾鯉,你的心還在嗎?」
「如果還在,我要拿走它。」
他愛她,憐她,惜她,懂她,包容她。
世上只有一個艾景初,幸運的是,世界這么大,她還是遇到了他。
他冷漠,疏離,寡言,善良。
他是我的牙醫,也是知道我所有秘密的陌生人。
遇見一個人,心會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 可是曾經的那個人,卻不是你。
世界上最令人心動的事情是,你原本以為沒有機會靠近的人,竟然愛上了你……[2]
《世界微塵里》是艾景初和曾鯉兩人從陌生人到一個電話的緣分,再從醫患到戀人的相識、相知,直至相愛、相守的故事。
作者介紹:
木浮生,暢銷都市言情小說家。著有現代長篇《衾何以堪》(原名《瞎子,原來我很愛你》)、《良言寫意》、《獨家記憶》.《世界微塵里》(完結已出版),古代長篇《猶帶昭陽日影來》《浮生戀》《帝落繁花》《天脈》以及短篇《如果你是香妃》《康熙八年》《兮碧》。

㈤ 求金陵雪《殊途同愛》txt全文和番外

《殊途同愛》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XyESwlZgWw3ppCI38lXw

提取碼: hbgy
《殊途同愛》的作者是金陵雪。2012年5月6日有話說:這個故事雖然男主角是醫生,但城市是架空的,本故事並不會如實反映現實中的醫療系統,醫療技術和醫患關系。

2012年5月31日有話說:這個故事雖然女配角是心理咨詢師,但城市是架空的,本故事並不如實反映現實中的心理咨詢框架和醫患關系。

㈥ 歷史上最著名的醫患糾紛引起的殺醫案,華佗死的冤不冤

華佗死的一點也不冤,毫不客氣地說華佗是罪有應得。


如果華佗能盡心盡力給曹操治病,如果華佗不貪圖官職,對曹操一心一意的,曹操還會殺他嗎?曹操雖然不是君王,但是擁有的權力跟君王沒有差別,他怎麼能容得下欺騙他的人呢?

㈦ 有哪些反映醫患關系的文學作品

以仁心仁術融化堅冰——六六最新長篇小說《心術》揭示醫患關系

㈧ 《我是醫生不是人副主任醫師口述實錄》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我是醫生不是人》(史紀)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1X20v-6ahMT3SXVWwle-eg

提取碼:46my

書名:我是醫生不是人

作者:史紀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中國檢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1

頁數:292

內容簡介:

《我是醫生不是人:副主任醫師口述實錄》內容簡介:我們無法迴避一個現實:白衣天使也是人,也生活在柴米油鹽大白菜之中。天使站在局促斗室的小窗下,看著高樓太廈把偌大個天空分割成幾片碎塊,憤憤不平。天使不快樂能給病人微笑嗎?也許,有錢人最快樂,可有錢人瞧得起你嗎?你也許會說我是來醫療消費的,我是上帝呀!可天使正煩著呢,醫患關系能不緊張嗎?天使窮愁潦倒內外交困,又面臨下崗威脅,想起水泊梁山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路見不平還能一聲吼,他決心要卸掉美麗而沉重的雙翅,還原一個凡人的身份了。

在《我是醫生不是人:副主任醫師口述實錄》稿,其實就是一位在民營門診部的承包科室里工作5年的副主任醫師的心靈自白,或者說良知懺悔。

作者簡介:

史紀,因創作而入政界,二十餘年來歷任多種職務,捫心自問。仰對天地無愧。筆耕30年,發表文學作品近300萬字,由詩而散文而評論,後以寫小說為主。出版中、短篇小說集4部,長篇小說3部。1991年被評為二級作家。近3年來開始紀實文學創作,《我是醫生不是人》是其中一部。

㈨ 法醫秦明值得看嗎,有哪些看點

法醫秦明值得看嗎?有哪些看點?

引言:《法醫秦明》這部網劇全程高能,播出後立馬收獲了一大批忠實劇迷,這部劇也成為了張若昀的成名作。就小編來看,這是一部非常值得大家去追的科普類懸疑電視連續劇。

三、改善醫患關系,滿足讀者好奇心。

通過小說和電視劇的形式記錄著法醫工作的點點滴滴,不僅可以改善醫患之間的惡劣關系,也會滿足讀者的好奇心。將法醫的一些經歷還有破案的案例科普到日常人生活中,這不僅滿足了大眾好奇心,也可以普及一些法醫學的知識,如屍斑是怎樣形成的,還有各種的傷口是什麼樣的。

如果對這方面題材很感興趣的話,小編是很建議大家去追《法醫秦明》這部劇的,演員們都貢獻了自己精湛的演技,相信這部劇也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㈩ 生命中的一瓣馨香

面對不能「治癒」的病人,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大內科主任楊長青教授堅持告訴病人「看不好」,他相信,只有正視疾病才能讓病人得到最大的「治癒」。

胰腺癌晚期,趙瑩瑩醫生選擇用善意的謊言給老人的生命之窗畫上一片綠葉。

小心哦,醫生可能不了解自己的話在患者心中有多重的份量,「也許我們輕易下的一個結論,能讓患者一下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與動力。」史曉盟醫生給醫患溝通提出了「三誡」。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劉海燕在幫助病人家屬正視孩子的死亡後,自己也對生命收獲了一份新的感動。
一位民國時期的老軍人一直以為自己的肺癌只是普通肺炎,樂觀地即將度過今年中秋,秦健勇醫生很感慨當年未能及時獲得心理疏導的癌症病人。
「家裡的病人都快不行了,你們就這么輕描淡寫地說話啊?」患者家屬的話引起了中日友好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顧衛紅醫生的思考:醫患之間如何才能相互理解?

別把自己當專業人士

■史曉盟

當我們與病人溝通病情時,請不要把自己當成專業人士,當我們也遇到了同樣的痛苦時,我們是不是能理解病人的焦慮與病痛,所以對待患者要多一份關心與耐心,用通俗的語言和病人交代病情。這是最起碼的態度。當然,診療方法越來越多,葯物種類越來越豐富,我們還要對患者掃盲,普及醫療知識,告知患者為什麼做這個檢查,這種檢查對病情診斷的不可缺少性以及相對其他診斷方法的優越性,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也能更加理解醫生的工作,避免不必要的爭吵與誤會。

醫生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使部分醫生對病人的痛苦變得冷漠與淡然,這在醫患溝通中要時刻避免。也許經歷了數年的醫療知識培養後,沒有經驗的醫生更滿足於自己得到了一個新病情的診斷,卻沒有注意到醫生的幾句話在患者心中有多麼重的份量。也許我們輕易下的一個結論,能讓患者一下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與動力,所以醫生與病人溝通病情一定要有充足的結果支撐,話語要嚴謹,不能隨便誇大或隱瞞病情,也不能一副司空見慣的語氣,覺得這種病見得太多了,就不注意說話的語氣與方式。

與患者的溝通和信任可以使醫患關系更和諧。

有的謊言照亮生命

■趙瑩瑩

每每讀到美國短篇小說《最後一片葉子》,眼睛總是潮濕的。病重的老人望著窗外凋零衰落的樹葉,感到越來越凄涼絕望,就在這時,一位充滿愛心的畫家用精心勾畫的一片綠葉去裝飾那棵乾枯的生命之樹,正是這片充滿朝氣的綠葉維持了一段即將熄滅的生命之光,正如小說里的畫家一樣,我們的謊言也是一種生命之光,是為病人照亮前方的生命之光。

一直記得一位罹患胰腺癌的病人,第一天入院時,她一直眉頭緊鎖、唉聲嘆氣。夜班巡視病房的時候,沒有子女在身邊,她才對我說:「醫生,我知道自己肯定得了不治之症,孩子們一直告訴我『是炎症,不要緊。』但是我知道炎症不會這么疼。你告訴我,他們是不是在騙我?如果真的是癌症,我寧願不治療,也不想拖累他們。」

胰腺癌晚期,無法忍受的疼痛讓她意識到自己的病症不同尋常。看著她無望的眼神,我故作輕松地安慰她:「真的是炎症,但是不像您的孩子們說的那麼簡單。您患的是重症胰腺炎,雖然嚴重但絕不是不治之症,也不是癌症,只要配合治療肯定會好。」這個病人是知識分子,我特意把重症胰腺炎的臨床表現分析給她聽。當她聽到我所說的特點符合她的表現,才真正相信我的話。這個病人最終在醫院里去世,她走之前的那段時間,每天臉上都帶著笑容。

科室里經常會住一些晚期腫瘤病人,他們已經失去了根治的機會,只能依靠化療維持生命,我們不能直接告訴他們真實的情況,只是和家屬一起安慰他們說:「你只是小問題,只要輸液就可以康復。」化療對他們的身體也是一個重大打擊,因為在化療過程中要經常檢查各項指標,以了解病情。但頻繁抽血化驗會造成病人的厭煩情緒,很多醫生也常常會被病人埋怨。這時,醫生只能接受委屈,接受怨言。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必須堅持這些善意的謊言,才能讓他們幸福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

廣州腦科醫院司法鑒定科的主任曾經說過:「說謊是人的一種本能,至於是否誠信,關鍵在於哪種謊言。」作為一名醫生,我們幾乎每天都在說謊。但是這些謊言是善意的,是美麗的,它並不是為了掩飾和欺騙,而是為了給人類帶來幸福和希望。
安慰是最大的治癒

■楊長青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這是長眠在紐約東北部撒拉納克湖畔的特魯多醫生的墓誌銘,中文翻譯為「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

特魯多醫生被診斷為肺結核,最終還是死於結核病。在那個年代,結核病就是一種不治之症。但是特魯多醫生得病後,沒有被自己的疾病擊倒,而是繼續悠閑生活,並且創建了第一家結核病療養院——村舍療養院,他還是美國首位分離出結核桿菌的人,創辦了一所結核病大學。事實上,他比當時罹患該病的大多數人的生存時間要長得多。在他離世後,令他聲名遠播的不是他的醫學成就,而是他墓碑上刻著的這段話,它是對一個行醫者一生所為的概括,從另一個角度闡述醫學是對生命的人文關懷。

因為醫學不能治癒一切疾病,尤其對一個內科醫生而言,我們每天接觸到的大部分疾病在當今醫學范疇內是無法治癒的,比如乙肝,比如高血壓,比如糖尿病,甚至是感冒(感冒是「自愈」不是「治癒」)。所以我們能做到的只是「有時去治癒」,「常常的」是去幫助,而總是的卻是「安慰」。
在我們病區總是有那麼幾個老病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復住院、出院,甚至常常笑稱要把戶口遷來醫院。對於他們,疾病「治癒」已是奢望,剛開始住院的時候,他們總是喜歡反復問:「主任,我這個病看得好嗎?」我的回答永遠是:「看不好!」但是我會繼續告訴他們:「我能做的是幫助你們去正確認識疾病,幫助你們提高生活質量,幫助你們如何去活得更長。」

開始,有病人會不接受,覺得「你一個大主任,居然說看不好,那麼我住你這兒有什麼意義。」慢慢的,每天查房的反復交流,對疾病反復的解說,病人慢慢能接受自己疾病的狀態,後來常常笑言:「主任,您是唯一一個從來不說要治好我們的大夫。」

醫學不能治癒一切疾病,不能治癒每一個病人。而病人也不能一廂情願地對醫學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幫助每一個病人認識疾病,安慰每一個病人正視疾病,這就是一個醫生能做到的最大的「治癒」。

願意承擔才能相互理解

■顧衛紅

剛從門診回來,經過分診台看到了這樣一幕。一位患者家人在向分診台護士抱怨著:「我家裡的病人都快不行了,你們就這么輕描淡寫地說話啊?!」護士露出了無奈的表情,沒有爭辯。我想:「這一幕在很多醫院每天上演著,很多時候在彼此的心裡上演著。」

理解,實在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一件事。

患者和家人的心情應當理解,而且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曾經是或者將要是患者或者家人,只是角色在變化著。醫生、護士每日面對各種各樣的患者和家人,可以說每天面對的基本都是負面的東西,純感性的人很難從事這樣的職業,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體驗醫生、護士的感受。感受的不對等是醫患矛盾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難以相互理解的情況在生活和工作中比比皆是。我接觸過很多遺傳病患者,他們與家人之間、與社會之間的相互理解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遺傳病患者的痛苦和無助,任何局外人都不能輕言理解。在疏導患者的過程中,如果不考慮患者的切身感受,盲目講大道理,說一些泛泛的人生哲理,效果甚微,有時還會起到反作用。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任何人都不能要求他人必須深刻理解自己,每個成年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一味抱怨他人的不理解,只能讓事情變得更糟。面對同樣一種局面,從不同的角度看,感受卻截然不同。何以打破這種僵局,讓事情向好的方向轉化?等待、逃避肯定不行,表面的和諧也會隱藏危機。筆者認為,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敢於擔當,每個人都擔當更多的責任,這個社會必然會變得更好。就如龍應台所說:「我相信,唯一安全的社會,是一個人人都願意承擔的社會,否則,我們都會在危險中、恐懼中苟活。」
每個人都盡力擔當自己的社會責任,人與人之間就會更好地相互理解、相互珍惜,而不是相互敵視、相互詆毀。
我們值得好好活著

■劉海燕

昨天,我收到了一封網友媽媽的來信。信中這樣寫:「我孩子的問題結束了,他永遠地離開了我。直到孩子離開我的最後一刻,他最多才能十二指腸管喂36毫升奶。39天的醫院生活,讓他受盡了苦難,第42天他在自己家中、躺在媽媽懷里永遠地離開了。之所以和您講這些,是因為您上次和我說的話,使我的心情平靜了很多,能夠對孩子的生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謝謝您!祝工作順利!」

收到這樣的回信,我非常感動。感動孩子媽媽走出了困惑並且坦然面對孩子的死亡,感動她終於堅強起來,也感動自己能夠給她解除困惑。
10多年前,我剛當醫生時對醫生這個職業最直接的理解是用葯物或手術治病救人。隨著成長,尤其是這幾年我開始涉足心理學和心靈成長知識後,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治癒一個人的疾病,葯物或手術只佔治療的一部分,心理治療是幫助患者真正走出疾病的關鍵。
一個真正的醫生應該為患者做什麼?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當我把這句話真正放在心裡的時候,我才忽然感受到了自己能夠成為一名醫生是多麼神聖的一件事情。

此刻,我想感謝那些早早去了天堂的小天使們,我想對他們說:「我尊重你的命運,並且感謝你,因為你用你的生命告訴大家,我們能在當下活著,是多麼幸運和快樂的一件事,我們值得好好地活著。」

熱點內容
司闕尤玉璣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28 04:55:01 瀏覽:946
兵王重生為血狼的小說 發布:2025-07-28 04:54:18 瀏覽:188
重生星際賭石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8 04:35:44 瀏覽:446
都市後宮之佳麗三千小說 發布:2025-07-28 04:35:34 瀏覽:977
男主扮紈絝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28 04:33:06 瀏覽:240
游戲中的真實小說 發布:2025-07-28 04:26:45 瀏覽:428
禁區言情小說最近看的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28 04:19:21 瀏覽:282
系統小說霸道總裁身後的男人 發布:2025-07-28 04:19:20 瀏覽:167
好看的都市穿越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發布:2025-07-28 04:19:20 瀏覽:871
重生兒童小說 發布:2025-07-28 04:02:16 瀏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