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短篇小說
A. 對趙樹理《登記》的賞析
《登記》是趙樹理建國後寫得最精彩、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之一。發表於1950年。是為了配合我國第一部婚姻法的頒布趕寫的一篇評書體短篇小說。
反映的是解放後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矛盾,它的主人公爭取婚姻自由的主要阻力,不是來自混進村政權的惡霸勢力,而是幾千年來把婦女看作男子附屬品的封建傳統思想。
描寫的是一個全新的解放了的農村,新政權頒布的婚姻法保護著青年男女的婚姻自由,艾艾與小晚的戀愛,獲得了美滿的結局。
作品通過敘述艾艾和她的母親「小飛娥」兩代人愛情、婚姻的經歷,揭露了封建習俗、傳統的婚姻道德對農民人格、心理、愛情、家庭生活的束縛;批判了農村包辦婚姻封建思想的危害。
同時,也通過描寫基層幹部王助理員的不良行為,尖銳地揭露了建國初期某些幹部身上以權謀私的不正之風。因此,這是一篇極具現實意義的作品,反封建的色彩更為濃厚。
作者特別關注了新的社會條件下的反封建任務,較早地觸及了農村新的現實矛盾,揭示了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艱難性和曲折性。
(1)評書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登記》作者簡介:
趙樹理(1906年—1970年),原名趙樹禮,山西晉城市沁水縣尉遲村人,現代小說家、人民藝術家,山葯蛋派創始人。曾任《曲藝》《人民文學》編委、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屆代表。
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長治第四師范,開始寫新詩和小說。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投身革命。解放後先後在《工人日報》《說說唱唱》《曲藝》《人民文學》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晉城工作。
B. 趙樹理 《登記》內容簡介
小說主要以張家莊張木匠的老婆小飛蛾為主人公,描寫了她與婆婆和女兒艾艾三代女性的婚戀故事。艾艾母親小飛娥發現女兒所藏之羅漢錢,回憶起20年前自己與戀人保安相愛,後來被父母拆散強迫嫁給張木匠的經歷,恐女兒日後重蹈復撤,於是拒絕了媒婆的相親。
村裡另一對男女青年小進與燕燕也在相戀,在舊習慣勢力包圍中,他們為爭取婚姻自由相互支持。燕燕主動上門對小飛娥為艾艾說親,經勸說同意將艾艾許配給小晚,但因村長阻撓而未辦成婚姻登記。兩個月後,《婚姻法》頒布,這對戀人終於成功地結合在一起。
女兒艾艾與同村的小晚自由戀愛,也受到同樣「名聲不正」的非議,但在一個新時代長大在《婚姻法》的保護下,這些年輕人最終突破束縛, 結婚了。
趙樹理作品《登記》的創作完成於1950 年 6 月 5 日,並於1950 年 6 月發表於《說說唱唱》, 是為配合我國第一部婚姻法的出台創作的一部評書體短篇小說, 後被改編為《羅漢錢》搬上銀幕和各種戲劇戲曲舞台,可以看作是《小二黑結婚》的姊妹篇。
(2)評書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賞析
《登記》是趙樹理建國後寫得最精彩、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之一。發表於1950年。是為了配合我國第一部婚姻法的頒布趕寫的一篇評書體短篇小說。
反映的是解放後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矛盾,它的主人公爭取婚姻自由的主要阻力,不是來自混進村政權的惡霸勢力,而是幾千年來把婦女看作男子附屬品的封建傳統思想。
描寫的是一個全新的解放了的農村,新政權頒布的婚姻法保護著青年男女的婚姻自由,艾艾與小晚的戀愛,獲得了美滿的結局。
作品通過敘述艾艾和她的母親「小飛娥」兩代人愛情、婚姻的經歷,揭露了封建習俗、傳統的婚姻道德對農民人格、心理、愛情、家庭生活的束縛;批判了農村包辦婚姻封建思想的危害。
同時,也通過描寫基層幹部王助理員的不良行為,尖銳地揭露了建國初期某些幹部身上以權謀私的不正之風。因此,這是一篇極具現實意義的作品,反封建的色彩更為濃厚。
作者特別關注了新的社會條件下的反封建任務,較早地觸及了農村新的現實矛盾,揭示了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艱難性和曲折性。
C. 關勇超評書《三言二拍》免費在線聽mp3音頻資源,求百度網盤
關勇超評書《三言二拍》免費在線聽mp3音頻網路網盤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SWxEWGzu1XOHtT4vfrLO3w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傳奇短篇小說集及擬話本集的合稱。「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合稱。「二拍」則是中國擬話本小說集《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的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