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有哪些立意深刻的短篇小說

有哪些立意深刻的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5-05-24 01:14:55

① 讀艾瑪的短篇小說《島》(刊於《收獲》雜志2021 No.6)

第一次買《收獲》,讀的第一篇就是艾瑪的《島》,我很喜歡。雖然第一遍看完的時候,還有些雲里霧里,但它的好,卻是已經感受到了的。我馬上就看了第2遍,稍許理清了頭緒。

艾瑪必定是她的筆名,我去網路了一下。艾瑪1970年生人,那現在也就是52歲了。2007年開始創作發表小說,也就是37歲才出發。現在是一名自由撰稿人,也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所著《夾叉》入選"2018收獲文學排行榜"中篇小說類第4名, 所著《繪畫助力夢想》榮獲第二屆"羅峰獎"全國非虛構散文大賽優秀獎, 所著《白耳夜鷺》獲得首屆"短篇小說雙年獎"。她是湖南人,現居青島,也是在那裡,她獲得了《島》的靈感。

青島海岸線曲折,附近海域,有大大小小一百多座小島,有7座海島上有常駐居民。《島》寫的,就是一個時代居住在島上的家庭,在心理里試圖離開島,而離不開的故事。

我在這個故事中看到了一種擺脫不掉的小島式的封閉文化對人的侵蝕,人的掙扎、人性的搖擺。

1.母親

父親和母親的沖突是故事的主線。父親和母親本是自由戀愛,也有過甜蜜的青蔥年華,然而在島上的漫長婚姻,卻因為封閉甚至封建的漁民文化,而日趨瓦解。死去的大女兒是埋在母親心底最鋒利的一根刺,但這肯定不是唯一的刺。主人公去父親的老友林叔家喝酒時,林叔用筷子狠狠敲了他的腦袋,說:"你這不中用的貨! 沒個規矩還行?由著女人鬧嗎?" 女人在小島上的地位可見一斑了,或許一直都是當家漁船主人的附屬品?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主人公回憶起幼時,母親帶他離開小島去趕集的時候,母親的輕松和快活。那時的母親才是真正的自己,可以果斷花錢,可以主動熱情地打招呼。那麼這些,她在小島上一定都是做不到的。

在這幾十年的過程中,母親未必一直是逆來順受的,她可能有過她的反抗。有的反抗是不自覺的,比如抱著林叔的女兒幸兒,就想起來了自己的女兒,在奶奶面前就哭了起來;有的反抗是主觀故意的,比如在奶奶死後,就把奶奶住的院子門封上了,我在這里立刻就讀到了一種理解的快感;有的反抗是無奈之舉,比如她後來開始信洋教,如果沒有信仰,我怕她很容易變成抑鬱症吧,信教是她可以寬恕丈夫、寬恕婆婆,寬恕這個小島,讓自己能夠繼續生活下去的一根救命稻草,我跟她一樣感謝這個教;有的反抗是最後的決絕,父親不理解母親,厭惡母親的神,砸碎了母親的神像,導致母親終於決意出走,離開他,離開小島。這最後一根稻草 -- 神像的壓垮,是整個故事矛盾沖突的最高點,也是故事裡所有人物中,最強烈的一次離開島的舉動。

母親幾乎是整個故事中最勇敢的人了,雖然她也是被逼的。

2.父親

文章並沒有花太多篇幅直面描繪父親的早年面目。但有兩個間接的場景,還是讓我心裡豎立起了像一個封建老頭一般的權威的父親形象。一個場景是,主人公5歲的時候,父親帶他上船,他摔倒、大哭、嘔吐,父親對他這個漁民的兒子居然水土不服露出了令他終身難忘的嫌棄表情。另一個場景是,當父親在炕上睡覺時,母親和他都輕手輕腳地做事,彼此還會心領神會地一笑。這顯示並不是那種因為體恤父親而來的輕手輕腳,反而像是一種地主家的長工看到地主好不容易打了個盹,趕緊喘口氣,偷著樂一下的模樣。

島文化中的男權主義對父親的影響似乎已經根深蒂固,牢不可破了。

可妙的是,在文章的結尾,父親悲憤交織的一句"她把什麼話都說給她的神聽,神明明什麼都知道,可神屁都沒跟她放一個!"似乎又在告訴我們,其實父親還是有傾聽母親的內心話的的渴望的,當年的女兒的事或許不是他的意思,也許他也有他的不得已,長久以來的酗酒或許是他反抗的一種形式。

或許,在強硬的外表下,他也在微弱地掙扎。

3.奶奶、林叔、其他人

當奶奶抱著幸兒哭自己的女兒時,奶奶不耐煩地數落母親,阻止母親的哭。

當主人公到林叔家喝酒,林叔呵斥他,怎麼可以由著女人鬧。

當主人公想到父母的分居,擔憂的是,"城裡老人鬧鬧分居、搞搞黃昏戀什麼的,不會有人說什麼,在鄉下可就是胡鬧,就是丑聞了。"

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這個小島式的封閉文化侵蝕的絕不僅僅是一個人,一家人,而是所有人。

4.主人公-他

主人公在文章里沒有名字,就用了一個"他"來指代。

主人公的塑造是在整篇文章里最有意思的部分。全篇文章看似講的是父親和母親之間的糾葛,由他的回憶以及現在他上島去見父親這個事件串聯起來。實際上,我覺得,"他"這個人物從幼時,到現在的思想行為軌跡,才是整篇小說的主題能凸顯出來的最關鍵的部分。

如果沒有"他"的串聯,故事就只是個因文化沖突引起的婚姻矛盾。而有了"他"的思想行為軌跡,讀者就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被封閉文化禁錮住了的,擺脫不掉的無奈、無力感。

主人公其實也像他的母親一樣,一直在掙扎,但他比他的母親,好像更多了搖擺,這就讓故事似乎更可悲了。

他的搖擺在於,他自小依戀母親,站在母親一邊,但後來長大了後卻好像變得跟父親一樣,開始嫌棄母親。

他明知去島上見頑固的父親不會有什麼結果,但是卻還是去了,就好像那次雨夜尋貓。

上島之前,他明明同情、理解母親,似乎有能力去責難父親,但是當父親對他說,如果母親臘月里不回來,就不要回來了時,他卻虛弱地為母親辯解"哪能呢"。這句話好像在暗示,他離開島之外,很快就會去勸母親回來,似乎離島是母親的過錯了。

就是在這里,我知道了,埋藏在他心底里,自小就耳聞目染的小島文化其實一直都在。

文章的另一條線索,是關於主人公和他妻子之間關於孩子的拉扯。妻子做夢夢見女孩兒,妻子擔心感冒對懷孕不利,他的態度總是含糊其辭,不能明確他到底是想要孩子還是不要,不明確他喜歡女兒還是兒子。他既愛護妻子,怕妻子收到家族觀念的傷害,但又不能不敢表達他的主張。這種矛盾的掙扎,就好像他在父親和母親之間的搖擺不定一樣。

雖然他早已物理上離開小島生活,但是他的內在竟一直離開不了。

就好像林叔,雖然腿腳不便,也還是非要在小島上過著孤獨的生活。他們似乎在心靈上擺脫不了這個小島。

整個事件實際並無驚心動魄的矛盾沖突,也就是家長里短的小事。讓故事可讀性增強的關鍵,是作者把多年前死嬰的原因作為了一個餌(懸念),引導著讀者一直讀下去。它貫穿了整個文章,串起了父母的矛盾,也串起了主人公目前和妻子之間的尷尬境況。

文章最大的亮點,我覺得是寫的主人公對於要不要孩子,和妻子之間隱晦的幾次交流。剛開始看第一遍時並不懂這些和父母事件的關聯,直到看第二遍、第三遍時才能體會到這是島文化給他的烙印。他的這種懦弱,游離,矛盾,就更讓人唏噓了。文章的立意就是在他這里升了起來。

易讀,有代入感,引發思考,文學表達的這三個要求,作者都做到了。當然,離開第四個要求,讓人思來想去,好像又想不明白,似乎還有些距離。

作者選取的這個小島生活的題材,有一定的稀缺性,故事本身也用獨特的角度,對生活進行了提煉,整篇故事中基本沒有無關的情節。

看完這個故事,我馬上就聯想到了我自己,這種想走出去又走不出去的困境,或許每個人身上都有,比如童年的陰影,比如一些執念。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掙扎。我覺得,如果在文章最後,能把這個議題再隱隱地擴大一些,是否會更好呢?因為每個人心裡都可能有一座走不出去的島。

附錄:金句摘抄

這幾座大風車讓島看上去更像是一艘船了,彷彿它們細長的葉片轉得再塊一點,島就會跑向大海深處去了。

父母對孩子隱而不宣的那一部分生活,像是一件襤褸的皮襖,盡管他們捂得很緊,但還是時不時就會漏風。

他在他們之間長大,像在冷水裡長大的魚,也自然地沒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情。

他站在碼頭上,看著那幾座大風車,想起工程師說換螺絲的事,就覺得父母之間應該也是有個螺絲壞了,只是不知道去哪裡找新螺絲來換。

② 《梁曉聲·今夜有暴風雪》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文學名作《梁曉聲·今夜有暴風雪》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梁曉聲,1949年9月22日出生於哈爾濱,祖籍山東省榮城縣。自小常聽母親講故事,漸漸萌發了對文學的興趣。1966年中學畢業。1968年6月隨知青隊伍「上山下鄉」到黑龍江建設兵團,當過農工、小學教員、拖拉機手、報道員,同時,開始文學創作,曾在《黑河日報》、《兵團戰士報》上發表小說。1974年進入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讀書。1977年畢業,分配到北京電影製片廠編輯室任助理編輯。1979年在《新港》發表《美麗姑娘》(與別人合作)。1982年發表短篇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獲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84年發表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獲1983——1984年優秀中篇小說獎。1984年發表短篇小說《父親》,獲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86年在《十月》雜志第2、3、4期連載長篇小說《雪城》。1988——1991年發表中篇小說《冰壩》、《母親》、《喋血》、《老師》、《白發卡》、《表弟》等。現任兒童電影製片廠編劇。

內容概要 1979年春節後的東北松嫩平原仍然寒凝大地,一輛長途汽車在公路上行駛著,突然被一隻立在路上的羊攔住,司機跳下車,辨認出是一隻被狼咬傷的羊,已僵死在那裡。跟著跳下車的一位乘客對司機說:「是兵團的羊。」司機愕然地向遠方望去——那裡曾是兵團一個連的住處,如今已如死一般的沉寂。人,都走光了。汽車又繼續向前行駛,路上遇見一隊又一隊返城的知青。嫩江火車站,幾百名知青在等待著列車,他們疲憊的臉上顯出各種各樣的神色和表情。當火車開進站後,知青們像狩獵一隻龐大的野獸一樣,包圍了每一節車廂,擠在車門和窗口。車站的廣播播出:今晚列車晚點……受西伯利亞寒流影響,今夜有暴風雪。這是北大荒四十餘斗芹萬知青大返城期間的一個夜晚。然而在東北最北邊陲的駝峰上,某師三團工程連戰士裴曉芸,卻第一次在邊境哨位站崗。這個二十五歲的上海姑娘,正為自己終於被批准為戰備分隊的戰士,能扛上槍而興奮、激動著。寒冷的夜晚,陪伴她站崗的是一隻叫「黑豹」的狗。她向山下會議室的方向望去,不禁想到他——連長曹鐵強。全團各連連長、指導員聚集在團部會議室,正開著緊急會議。兵團總部下發了一個緊急文件:為縮短從兵團到農場體制的過渡時期,要求在三天以內辦理完知青返城的手續,逾期凍結。團長馬崇漢扣壓著文件,不向連隊傳達,引起參加會議的幹部們的反對。政委孫國泰向團長提出嚴厲的批評。工程連指導員鄭亞茹站起來違心地表示贊同團長的意見,即刻遭到曹鐵強的反對。馬崇漢的目光如傷人利器,咄咄地射向工程連連長。他心裡至今嫉恨著曹鐵強。當年他到男知青宿舍搜尋公物,發現睡炕頭的一個叫小瓦匠的知青褥子底下墊著三塊楊木板,他抽出木板後,勒令小瓦匠寫份不少於五千字的檢查交到工作組。家庭出身不好的小瓦匠,是知青中的弱者,他沒有能力維護自己的尊嚴,當時任排長的曹鐵強,摸了摸小瓦匠褥子下冰涼的炕面,從外面又扛回了那三塊木板。這件事惹惱了團長馬崇漢,當裴曉芸把團長調警衛排前來鎮壓的消息告訴曹鐵強後,曹鐵強准備一人承擔全部責任的精神感動了大家,全排的男女知青准備和警衛排大幹一場。幸而被及時趕來的老政委孫國泰制止了。事後老政委狠狠批評了馬崇漢,並給了他黨內記大過的處分。今天的大會上,他感到自己舉足輕重的威信面臨公開的挑戰,到會者要的是政委孫國泰的態度,此刻他想,雖然八百餘人的去留他決定不了,但卻要拖住曹鐵強,叫他終身後悔!這時所有的知青已經知道了正在進行的會議的內容,不計其數的火把,從四面八方朝會議室匯聚而來。駝峰上的裴曉芸已經站了兩個多小時的崗,快被凍僵了,「黑豹」也開始在雪地上兜著圈子奔跑。寒風突然加劇了。裴曉芸這姑娘,其貌不揚、沉默寡言,從小就失去了母親,被打成「反動講師」的父親不久也離她而去,孤苦的生活使她在所有人的面前都會產生一種自卑感。她心裡默默愛上了曹鐵強,卻沒有勇氣和他講一句話。一次訓練,她跑掉了鞋,曹鐵強用胸膛暖活了她凍壞的腳。為這事,她受到指導員鄭亞茹的嫉恨。她知道鄭亞茹也愛著曹鐵強。曹鐵強曾一度也被鄭亞茹的愛所征服。後來,鄭亞茹利用父親的權勢為曹鐵強弄來一張上醫科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曾鐵強或廳卻把它轉讓給另一位學成後有志紮根北大荒的陌生知青,為此事鄭亞茹和曹鐵強鬧僵了。邊境局勢惡化時,兵團進空團畢行戰備武裝,發給「紅五類」知青每人一支槍,盡管裴曉芸用血寫了一份申請書,仍沒得到槍。曹鐵強安慰她,要從敵人手裡繳一支槍給她,在她非常痛苦的時候,曹鐵強向她表示了愛情。今天,站在哨位上的她,盡管忍受著寒冷的侵襲,內心卻充滿了幸福,這時她也看到無數的火把在山下晃動著。湧向會議室的知青們默默地靜立在凜冽的寒風中,與從會議室內走出的人們對峙著。團長馬崇漢出現在八百多知青面前剛開始講話,立刻從知青隊伍里迸發出一片不再受騙的叫喊聲。馬團長意識到自己被知青視為「團長」的歷史已經過去了,他內心裡升起一種悲哀,若有所失地請政委孫國泰出來扭轉局面。政委的足跡遍及全團二十幾個連隊,他熟悉知青們,愛護他們,關心他們,他和知青之間有著理解和諒解的橋梁。今晚,他用深沉的目光望著知青們,告訴他們將盡快辦理好每一個返城知青的手續。此刻,暴風雪猛烈地向團部區域襲擊過來。知青們分散開,圍向十幾堆篝火,有的知青鋸倒團部路兩旁的楊樹。兵團團部籠罩在一種原始野蠻的氣氛里。他們中有的咒罵著會議室里研究問題的速度太慢,隨人群一起來的小瓦匠領著大家在火堆旁「跳舞」,突然,有砍砸聲傳來,他忙和另一名知青跑去,想制止一些知青的搔亂,老政委也趕來批評了鬧事的知青,對他們的破壞行為,老政委感到無比痛心。篝火一堆堆地熄滅了。一名女知青凍昏了過去。政委在廣播里命令全團機關工作人員,將知青們接到各家各戶去,清晨將辦理知青返城手續。團軍務股股長和知青劉邁克從家裡往機關區走著,忽見庫房升起一股濃煙和火焰,又見團部銀行有光亮,他大步跨進房門時,頭上被重重地擊了一下,一把匕首刺進了他的身體。他艱難地靠著門框開槍打死了那個放火搶銀行的傢伙。他的頭也垂了下去。站在哨位上的裴曉芸完全被凍僵了,然而嚴寒也凝結住了浮在她臉上的微笑。裴曉芸死了,曹鐵強悲痛萬分。鄭亞茹忘記安排換崗的人,裴曉芸的死,她有直接責任,面對死者,她的良心受到強烈的譴責。第二天黎明,知青們聚集在幹部股、組織股、財務股辦理返城手續。一夜之間,老政委蒼老了許多,兩名知青的死在他心靈中造成了一種負罪的悲痛感。在北大荒的土地上,留下了三十九名知青,還有兩名長眠在這里的。曹鐵強也沒有返城,這個北大荒的兒子將永遠紮根在這片土地上。小瓦匠隨著曹鐵強也留下了。指導員鄭亞茹懷著惆悵、失落的心情悄悄地離開了北大荒的土地。

作品鑒賞 作品在廣泛的生活領域和深遠的歷史背景下展現了北大荒一代知青神奇悲壯的命運。作家的立意是:不管歷史經歷了多麼復雜的過程,北大荒的知青還是值得自豪的;盡管他們在那裡經受了艱苦的磨難和許多不公正的待遇,他們身邊甚至充滿了荒唐和謬誤,但他們畢竟成長、成熟了;當他們要離開那裡時,驚愕地發現了自己奉獻北大荒的青春年華、自己豪邁的英雄主義、自己曾對時代肩負的責任。總之,他們那一段歷史中一切寶貴的東西是不該被社會也不該被他們自己忘記的。作品中的人物多呈現出豪邁的英雄氣質。面對北大荒生產建設的重重困難、大自然的冷酷無情,面對種種人為、來自各方面的邪惡與荒謬,面對知青內部由於人生探索而產生的種種矛盾,知青們表現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英雄主義氣概。曹鐵強是老一代墾荒戰士的後代,他有著比別人更強烈的英雄主義和責任感。在對馬崇漢錯誤的斗爭中,對知青朋友的扶助愛護以及和鄭亞茹的思想沖突中無不滲透了他的英雄氣質。當然,曹鐵強不是完人,在「火並警衛排」中表現出的稚嫩以及病重的父親與事業、責任感之間的矛盾引起的內心沖突,都說明了他的成長有一個過程。與他相映襯,劉邁克英雄氣質的形成,則經歷了更為曲折的過程。劉邁克最初只是馬崇漢迫害知青的幫凶、一個丑角,以向知青耍威風為榮。後來,馬崇漢要把他「壓價拍賣」,知青們對他或戲弄報復、或真誠幫助,使他從正反兩個方面認識了生活,也認清了自己。在思索與探求中,他和知青們結為「生死之交」,知青集體主義精神的改造陶冶,使他丟棄了逞英雄的性格劣質,成了真正的英雄主義者。其他幾個人物,如裴曉芸在哨位上表現出來的犧牲精神,小瓦匠在火場的英勇行為,從不同角度顯示的英雄氣質,都像一支支樂曲匯入了整部作品奏出的英雄主義交響樂。在作品中,作家執拗地追求知青生活現實,並努力實踐典型化的創作原則。作家筆端盡可能觸及北大荒知青生活的現實,使筆下的人物、環境、氛圍具有強烈的現實感。作品以知青大返城的特定歷史時刻為焦點,收聚十一年知青運動曲折豐富的歷程,裹攜著讀者重新渡過了一次知青生活。在盡力把握作品現實感的時候,作家沒有陷入瑣屑的自然主義,而是努力實踐典型化的創作原則。比如,作家選取了知青大返城這一事件,不僅在於它是敏感的、從未有人涉足的題材,更因為它本身凝聚著深廣的社會生活和強烈的誘人的矛盾沖突。這一事件在作品中形成的強烈的戲劇性沖突,為人物性格的發展提供了比較典型的情節和環境。八百名知青在暴風雪之夜和團長馬崇漢的沖突,實際上是十一年中廣大知青和左傾錯誤長期對立的總爆發。作家追求豪壯雄奇的審美情趣。作品選取知青大返城的重大歷史事件,不僅需要膽略和氣魄,也需要作者獨有的審美情趣和縱橫捭闔揮灑自如的把握力,讓所有的矛盾沖突在一夜之間得到解決,這就必然使情節進展顯示出迅速、劇烈、明快的藝術效果。與這一情節特色相吻合,人物的設置也帶有鮮明的對比色彩。整部作品中,知青歷史和返城現實,團部暴風雪般的沖突場面和「六號坐標」上裴曉芸溫馨的回憶,一橫一縱,協調錯落地交織,使作品節奏感在不斷湧起的情節浪潮中得到平衡。通過這些作品,把一代知青的生死歌哭直接投在讀者面前,在對苦難和謬誤的描寫中追求低回冷峻的格調,但又不排斥激昂的吶喊、狂烈的豪情、塗抹雄渾壯闊的畫面、刻畫結實有力的人物,這就猶如在讀者心頭捲起一股蒼莽剛健的雄風,震響一口庄嚴激越的洪鍾,使整部作品基調高昂、氣勢恢宏,充滿了陽剛之美。以較高的標准來要求作品,也還有未盡人意之處。比如作家在對動亂年代中沉留積淀下來的精神之果充分肯定的同時,對於那一年代客觀生活的復雜性重視尚嫌不足,因此,對北大荒知青的愛和恨的復雜性和深刻性,作品表現得不夠充分。曹鐵強等人立志留下本身,也缺乏更深一層的性格挖掘,留下的決定,顯得有些過於輕松。所謂知青返城風在知青運動的第一天便和它同時並存,北大荒的四十萬知青也不是在一天之內而是在十一年中間陸續返城的,與此相關的政治風雲的變幻,以及種種特權、不正之風等復雜的歷史真實,還應得到較多的折射。

③ 短篇愛情故事小說

能跟你一輩子的人就是:理解你的過去,相信你的未來,並包容你的現在的人。下面是我為大家准備的短篇 愛情 故事 小說,希望大家喜歡!

短篇愛情故事小說一:

做了多年的婦產科醫生,我診斷過的病例不計其數,然而幾天前發生的一件事卻讓我久久無法釋懷。

那天早晨,我剛上班,一對年輕的夫婦走了進來,男人個子很高,眉宇間流露出一股氣定神閑的表情,女人有些清瘦,臉上洋溢著一絲溫暖而滿足的幸福。兩個人手挽手,不時地竊竊私語,給人的感覺像是一對很恩愛的小夫妻。從他們的衣著與語言的表述能力上看,就知道是一對受過 教育 的年輕人。

他們五年前結的婚,兩年前開始計劃著要個孩子,可不知為何卻總也懷不上,我問了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及日常的生活規律,開了張單子讓男人去做化驗,同時給那女人簡單地檢查了一下,然後給她開了張B超單,並告訴他們明天來看結果。

第二天下午快到的時候,我正收拾東西,那個男人來了。他先是禮貌性地道了歉,解釋說是因為接待客戶來晚了。我請他坐下,他遲疑了一下然後默默地坐在椅子上,雙手放在兩腿間,十指不安地繞動。看得出他有一些緊張。

“醫生,我們還能有孩子嗎?”他一臉虔誠地望著我。

“化驗的結果顯示,你是正常的,你愛人屬於幼稚形卵巢而且伴有先天性子宮畸形。”我平靜地說。

“您說的這么專業我不太懂,我只想知道,我們還能懷上孩子嗎?”那男人探起身,惶恐地看著我,眼睛在我的臉上搜尋著答案。

我努力笑了笑,說:“雖然現代醫葯的發展使一些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但由於你愛人是先天性的,因此懷孕的可能性很小,你要有思想准備。”

我的話還沒說完,那個男人就跌回到椅子上,臉上痛苦清晰可見。

我正搜腸刮肚地想安慰他幾句,他又一次探起身,猛地抓住我的手,說:“大姐,求您一點事情,幫幫我好嗎?”他激動地說:“我和我愛人是大學同學,五年前她放棄了城市的生活隨我來到這里,那時候我們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無所有……”

那男人喃喃地說著,像是對我,又像是自言自語。我沖他點了點頭。同樣是白手起家的我,對從農村走出來寄居城市屋檐下的學生的艱辛深有感觸。

“大姐,請您在診斷書上寫上是由於我的原因懷不上孩子,行嗎?我求您了!”那男人一臉期待地望著我。

我愕然了,愣愣地看著他。

“我愛人跟了我九年,她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都給了我,我不希望她的下半生在自責中度過……”

男人哽咽了,他把頭扭向一邊,我清楚地看到他的眼裡浸滿了淚。我默默無語,開出了我從醫20年來第一張虛假診斷書。

當我在那男人的名字後面寫下“精索靜脈曲張”幾個字時,眼裡湧出淚來,因為那一刻,我突然讀懂了真愛。

短篇愛情故事小說二:

津川退休之後,心中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憧憬。

現在,他遠不及當初上班時那麼繁忙,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妻子美奈子。他們可以一起散步,一起逗小狗玩,一起去超市買菜……其中他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和美奈子一起去看櫻花。

在日本,觀賞櫻花的地方數不勝數。可是在津川看來,在櫻花盛開的時節離開東京去伊豆半島,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賞櫻。那裡的櫻花樹長成像隧道般的形狀,長達幾公里。櫻花樹生長的樣子是完全純天然的。行人在這條路上漫步,全身都會落滿輕柔的花瓣。

每年的四月五日左右,是伊豆半島空氣最好的時候。此時正是小陽春的時節,擁有穿和服的最佳溫度。想當初,他可就是因為美奈子穿著和服站在櫻花樹下,才對她一見鍾情的呀!他們相戀之後,他就曾和她約定,等我們滿頭銀發的時候,還會再帶你來賞櫻花的。

可是,津川萬萬沒有想到,退休生活居然如同噩夢一樣壓在了自己的身上。

那天,他興高采烈地去旅行社訂好了出行的時間,想給妻子一個驚喜。可是,當他回到家中時悲劇發生了——美奈子因為突發性腦溢血去世了。

妻子死後,津川的生活陷入了一團糟。三十多年來,津川一直吃妻子做好的飯菜,自己從來沒有做過飯。哪怕是有時間待在家中,也從來不會做任何家務。

享受慣了的津川現在就連口茶或者咖啡,都要自己親自動手了。打掃房間、做飯、洗衣服……這么多的工作,自己能幹得過來嗎?當務之急,就是要先請一名家政人員過來幫忙。可是,生活拮據的他退休後靠年金生活,根本沒有多餘的錢來僱人。

於是,家裡開始一天比一天顯得臟、亂。最要命的是,他的精神也大不如從前,顯得萎靡不振,整個人迅速衰老下去。偶然回家探視的兒子看到父親這種樣子,心裡自然焦急萬分。

轉眼一年多過去了。這天,津川一個人悶著頭喝啤酒,把酒瓶扔得到處都是。突然,門外響起了兒子熟悉的腳步聲。他的頭發亂蓬蓬的,而且身上的衣服也很邋遢。

兒子一進屋,便把行李卷隨隨便便往榻榻米上一扔,接著說:“爸,我失戀了。每次一回到家看到以前和女友共同用過的生活物品,心裡就非常難受。我能搬到這里和您共住一段時間嗎?”

其實,津川內心深處是非常想和兒子住在一起的。可是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兒子又和女友同居在一起,自然非常討厭他這樣做,此事便不了了之。現在兒子同意和他一起住,津川當然求之不得。

看到兒子買了很多菜回家,他立刻便去廚房去做飯。以前津川都是湊合著去便利店買麵包和冷食的。可是現在兒子在家,情況當然要有所不同。

為了避免出笑話,他還專門把家中以前買的 菜譜 帶進了廚房作參考。

津川手忙腳亂地去淘米,准備給兒子做他最愛吃的壽司蓋飯。他在廚房裡找了很久才找到壽司桶,放在水槽里折騰了半天,才洗干凈。再接下來,他開始泡發香菇和葫蘆條。要泡多久才算好了呢?津川發了一會兒呆之後,又開始用平底鍋做蛋絲,結果雞蛋放多了,煎得像麵包片那麼厚。水燒開了,他卻又找不到鰹魚的調料……

當父子倆吃上熱飯的時候,已經是夜裡十點多鍾了。兒子無奈地看著他說:“爸爸,以後還是我來吧,請你不要再做飯了。”

津川卻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讓兒子吃上美味的飯菜。可是沒等他把做飯的技術練好,兒子又給他增加了一項任務。他帶回來了自己的寵物狗,要求父親每天都要遛狗。

據說附近的藤原太太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兒,養了一隻比格犬,兩個老人可以把狗當做共同話題來進行討論呀!等相互熟悉了之後,津川開始考慮把兒子介紹給藤原太太的女兒了。兒子也時常把自己的生活計劃講給父親聽。津川頻頻點頭,他第一次開始覺得自己並非在生活中一無所用,美奈子走了,他會接替她為兒子操心的。

生活一下子變得充實起來,津川每天想著如何把兒子的生活照料得更好,抽時間帶著小狗去散步,這時,他最愜意的事兒是和藤原太太聊天。

日子一天天過去,津川漸漸從妻子去世的陰影中走了出來。生活重新充滿了陽光,他與喪偶的藤原太太也成為戀人。

當津川替兒子向藤原夫人發出請求,讓兩個年輕人約會時,藤原太太樂呵呵地說:“難道你不知道,他們原本就是一對戀人嗎?已經談了幾年戀愛了,感情一直不錯,我們今年就替他們把婚事辦了吧。”

原來,這一切都是兒子怕父親寂寞而作的巧妙安排。可是兒子卻在津川面前揭示了真正的答案。美奈子生前,曾多次囑咐過兒子,一旦出現意外就要幫父親找一位老伴,好陪他一起去伊豆半島賞櫻花,替自己完成心願。

得知這一切,津川老淚縱橫,淚光迷濛中,彷彿又看到了穿和服的美奈子的身影……

那一年,津川一行四人去了伊豆半島。

短篇愛情故事小說三:

她愛上了寫作那刻起,整個人都象著了魔似的,工作八小時之外,她恨不得將一分鍾用出兩分鍾來,她還真有這方面的天賦,再加上從小就喜歡讀書,手一摸到鍵盤就文如泉涌,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個月後,她的文字在諸多報刊雜志上露面了。

她有些沾沾自喜,慶幸自己年過三十還有此成就。每每收到稿費,那種自豪感讓她忍不住支使他為她忙這忙那,那一刻,她感覺自己就是女皇。

她的一篇有關官場方面的小小說被藝雲出版社的李社長無意間在一雜志上讀到,李社長通過雜志社找到了她的聯系方式,與她通話後,得知她在機關單位工作,建議她寫一部反映機關工作和生活的長篇小說,出版社視小說質量給予豐厚的稿酬。

她早已厭倦了朝八晚六按步就班的機關生活,這一年下來,所得的稿費雖然沒有工資那麼多,但人卻活得很充實,而她的骨子裡嚮往的生活就是時間可以由自己支配,說穿了,她是一個不喜歡受約束的人。

她以出版社請她寫書的理由和他商量能否辭職,進行專業創作。他沉吟了一下,問道:“你是公務員,多少人做夢都想進機關,你真的想好了嗎?”

她重重地點了點頭。回答道:“我今年三十二歲,不能再浪費時間,我都想好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只要你同意就行。”

他見她已下定決心了,笑著說:“即使你不寫東西,我的工資也可養活你和女兒,我希望你開心!”他在工商局工作,企業科的科長,是局裡的業務骨幹。

見他同意了,她高興得抱著他連連親了幾下,然後象個小孩子似地叫了起來:“我終於可以不上班了,我終於可以天天睡懶覺了。”

辦理了辭職相關手續後,她與出版社簽了協議,寫這部小說的期限是半年。沒有了工作方面的干擾,家務事都由他包了,她靜心開始構思起小說來,因以前從未寫過長篇,她無從下手,他在一邊看著她苦思冥想的樣子,很是心疼,安慰道:“沒吃過豬肉難道還沒見過豬跑?”

她皺了皺眉,沒好氣地說:“你不會好好說話嗎?說出這么惡心的話來,真沒 文化 !”

他的文化水平真不高,初中 畢業 去當兵,五年前轉業到工商局。而她是省師范大學中文系的高材生,一畢業就被教委機關謀過去當秘書。因為她從小就欣賞穿軍裝的人,有著這份軍人情結,然後見他長得高高大大的,很有安全感,頭腦一熱,在認識他不到一年,就嫁給他了。

見她一臉不高興,他知趣地忙著做飯去了。

終於,她在網上查了幾天資料後,終於擬好了一個提綱,並眉飛色舞地宣布可以開戰了,她叫他過去看,他卻說道:“我看不懂,我去給你做飯吧!”他樂呵呵地往廚房裡跑。

六個月後,初稿終於完成了,近二十萬字。她與機關已沒有任何關系,寫起東西來不用顧忌什麼,她以自己在機關近十年的所見所聞過濾出一個個小故事,將它們作為主線,再穿插進一些大環境小環境等方面的內容作為背景,這種獨特的結構連她自己都感覺到耳目一新。她將這部小說取名為《走進機關大院》。

其間,她幾次想讓他先睹為快,但都被他拒絕了,他不是說看不懂,就是說會打斷了她的思路。她感覺他離自己越來越遠了,有時還會想當初與他結婚或許是個錯誤。

李社長將小說初稿從頭到尾讀了一遍後,緊緊地握著她的手,贊賞道:“我的眼光沒錯!你真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啊!”說完用熱烈地目光盯著她。

她有些不好意思,忙將自己的手抽了出來。

李社長感覺到自己有些失態,岔開了話題:“你的這部小說你先生指導了不少吧?聽說他也在機關工作。真辛苦你們夫妻了!”

她想到他對於她寫的 文章 隻字不看,不覺輕輕地嘆了口氣。

李社長捕捉到她的變化後,說道:“這部小說立意很新,結構獨特,有些技術方面的問題我來幫你,不過,最後版權什麼的都是你的,我只算輔導。”

兩個月後,她與李社長合作修改的小說一炮打響,她因此成了名人。

從許多院校講座回家後,鍍了一層光環的她更加感覺到他的普通,對他說:“我們分開吧!你沒發現我們志不同,道不合嗎?”

他象上次她辭職與他商量時那樣問她:“你真想好了嗎?”

她面對著他坦城的目光,囁嚅道:“我們以後會有共同語言嗎?我寫的那些東西你連看都不看。與其以後距離越來越大,不如現在我們好合好散。”

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朗聲說:“你知道嗎?你就是我一直在讀的那部小說,你寫作期間,我已將你大致讀了一遍,你一皺眉,我就知道你卡殼了,忙遞一杯奶給你解乏;你一笑,我就知道你寫得很順手,叫女兒不要打擾你。我不讀你的小說,是擔心我的意見影響你的思路,畢竟,女人的思維與男人不一樣。現在,我要送一份禮物給你。”

他到卧室里拿了一個紅色的本子遞給她,她納悶地打開,是全國自學考試漢語言專業專科畢業證書。他笑著說:“我還報了本科,准備利用兩年時間拿下全部課程。我夠格做你的秘書吧?”

她的眼睛濕潤了,她在教委工作過,知道自學考試很難,不僅要有毅力,還要有扎實的文化基礎。而他以前只是一個初中畢業生,特別近兩年來,家裡的事她基本上沒管,而他的工作也做得那麼好。

她拿起了手機,當著他的面,撥了一個號碼,一字一句地說:“李社長,我老公是天底下最優秀的人,我離不開他,只能對你說抱歉了!再見!”

④ 冰心的短篇小說小桔燈的寫作特點

①,《小桔燈》之「美」,美在選材上能夠「以小見大」,「平中見奇」。作者善於從看似尋常的事物中發掘出不尋常的意義,從一滴水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作者把山村小姑娘、不起眼的小桔燈、小姑娘照看生病的媽媽和做燈送客這些十分普通平凡的人、物、事,放在四十年代抗日戰爭的最後階段、在國民黨的陪都重慶、光明與黑暗正在作生死搏鬥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上,從而開掘出「人民在受苦,也在反抗,在盼望,盼望著革命勝利的曙光」這一具有深刻思想意義的主題。《小桔燈》只有一千五百多字的短小篇幅,卻包容著如此深刻的寓意,真可謂是一篇玲瓏剔透、回味無窮的散文佳作。

② ,立意深刻新穎。作者選取小姑娘「打電話」、「照看媽媽」、「巧制小桔燈」等三件事,如果僅只表現小姑娘的「早熟、能幹、心地善良、珍重感情」這樣一個主題,也是能夠成立的。然而作者並沒有停留於此,而是站在特定的時代的高度來挖掘這一平凡題材的深刻含義,揭示生活的真諦。因此,《小桔燈》的主題提煉得深刻而新穎。作者緊接著敘事之後的一段抒情文字,直抒胸臆,真切自然,是對前面敘事的歸結和深化,是全篇的點睛妙筆。它深化了主題,對小桔燈的象徵意義作了充分地揭示——小桔燈象徵著蘊藏在革命人民心中的地超大規模 地利人和有貊 希望和火種,小桔燈就是光明和勝利之燈。看來,這段抒情文字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是對主題的升華,是對主人公形象的升華,也是美的升華;它給了讀者始料不及的新意。
其三,《小桔燈》之美,美在其結構處理的明暗相濟。《小桔燈》結構的突出特點,即是明線與暗線的互相交替運用,這種結構處理使文章增加了立體感,而不同於那種一般化的平鋪直敘、一覽無余的平面結構。「我」與小姑娘的交往,小姑娘的音容舉止是明線,作者運用正面描寫,始終讓這一明線處於主導地位;小姑娘的爸爸王春林及一家人與醫學院的學生的關系,則是暗線,作者運用了側面描寫,直到文章收尾,方令讀者恍然省悟其中的奧秘。其暗線對明線起了陪襯和補充說明的作用。明暗相濟,缺一不可,共同為表現主題服務。這種立體的藝術結構使全文平添了美感,使讀者領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藝術情趣。
其四,《小桔燈》之美,美在對人物形象的白描式勾勒。小姑娘是作者傾全部感情、著力表現的中心人物。作者運用中國傳統的白描手法,抓住人物最富有特徵的言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以寥寥數筆,便將一個早熟、鎮定、勇敢、樂觀、純真善良、富於內在美的中國農村貧苦少女的形象展示在讀者面前,宛若塑像一般,很有立體感。她那貧寒的外貌,令人同情;「我」和她攀談,進而感到她的懂事、可愛;「我」到她家探訪,她沉靜有禮地接待;她樂觀地「笑談」那寒酸的年夜飯,深思般地解釋爸爸的下落;熟練、敏捷地製作小桔燈;熱情地送客;特別是對光明未來的自信……這一切,衣著、外貌、言談、舉止,都只有在「這一個」抗日戰爭年代的、飽經生活磨難的山村小姑娘的身上才能具備,再不能有第二個了。她是那樣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感情,她的形象彷彿開放在荒野中的一朵散發著清香的野菊花,給人以美的享受。特別是作者那一段充滿象徵意味的抒情文字,更把小姑娘的形象升華到新的高度,為她的形象平添了厚度和韻味。

熱點內容
網路小說的法則哪裡更新的快 發布:2025-08-05 16:23:16 瀏覽:949
鄭媛言情小說名稱 發布:2025-08-05 16:07:25 瀏覽:692
短篇小說傅慎和陸欣然 發布:2025-08-05 16:06:55 瀏覽:433
小說鬼醫神帝免費下載 發布:2025-08-05 15:57:13 瀏覽:555
亞洲另類小說歐美校園都市 發布:2025-08-05 15:54:50 瀏覽:454
總裁小說綁住 發布:2025-08-05 15:54:46 瀏覽:378
關於重生音樂類型的小說 發布:2025-08-05 15:46:08 瀏覽:195
都市小說男主重生黑客 發布:2025-08-05 15:43:19 瀏覽:156
勵志的微小說短篇 發布:2025-08-05 15:41:22 瀏覽:372
網路小說醫生穿越 發布:2025-08-05 15:34:38 瀏覽: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