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小說沅輕聊

小說沅輕聊

發布時間: 2022-05-15 19:43:03

⑴ 關於沅籍的一切

阮籍。

阮籍(210~263),三國魏詩人。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采謹慎避禍的態度。與嵇康、劉伶等七人為友,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稱竹林七賢。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詠懷》八十二首最為著名。阮籍透過不同的寫作技巧如比興、象徵、寄託,藉古諷今,寄寓情懷,形成了一種「悲憤哀怨,隱晦曲折」的詩風。除詩歌之外,阮籍還長於散文和辭賦。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長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傳〉。另又存賦六篇,其中述志類有〈清思賦〉、〈首陽山賦〉;詠物類有〈鳩賦〉、〈獮猴賦〉。考《隋書.經籍志》著錄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張溥輯《阮步兵集》,收《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人黃節有《阮步兵詠懷詩注》。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曾登廣武城,觀楚、漢古戰場,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當時明帝曹睿已亡,由曹爽、司馬懿夾輔曹芳,二人明爭暗鬥,政局十分險惡。曹爽曾召阮籍為參軍,他託病辭官歸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專朝政。司馬氏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於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懷有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於是他採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不過在有些情況下,阮籍迫於司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應酬敷衍。他接受司馬氏授予的官職,先後做過司馬氏父子三人的從事中郎,當過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後人稱之為「阮步兵」。他還被迫為司馬昭自封晉公、備九錫寫過「勸進文」。因此,司馬氏對他採取容忍態度,對他放浪佯狂、違背禮法的各種行為不加追究,最後得以終其天年。阮籍作品今存賦 6篇、散文較完整的9篇、詩90餘首。阮籍的詩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學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詠懷詩》82首。阮籍著作,《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13卷。原集已佚。不過他的作品散失的並不多,以詩歌為例,《晉書·阮籍傳》說他「作《詠懷詩》八十餘篇」,看來全部流傳了下來。明代曾出現多種輯本,張溥輯《阮步兵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整理出版了《阮籍集》。注本有近人黃節的《阮步兵詠懷詩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出版。

籍嘗籍嘗隨叔父至東郡,兗州刺史王昶請與相見,終日不開一言,自以不能測。太尉蔣濟聞其有雋才而辟之,籍詣都亭奏記曰:「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據上台之位,英豪翹首,俊賢抗足。開府之日,人人自以為掾屬;辟書始下,而下走為首。昔子夏在於西河之上,而文侯擁彗;鄒子處於黍谷之陰,而昭王陪乘。夫布衣韋帶之士,孤居特立,王公大人所以禮下之者,為道存也。今籍無鄒、卜之道,而有其陋,猥見采擇,無以稱當。方將耕於東皋之陽,輸黍稷之餘稅。負薪疲病,足力不強,補吏之召,非所克堪。乞回謬恩,以光清舉。」初,濟恐籍不至,得記欣然。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濟大怒。於是鄉親共喻之,乃就吏。後謝病歸。復為尚書郎,少時,又以病免。及曹爽輔政,召為參軍。籍因以疾辭,屏於田裡。歲余而爽誅,時人服其遠識。宣帝為太傅,命籍為從事中郎。及帝崩,復為景帝大司馬從事中郎。高貴鄉公即位,封關內侯,徙散騎常侍。

世志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文帝初欲為武帝求婚於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鍾會數以時事問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獲免。及文帝輔政,籍嘗從容言於帝曰:「籍平生曾游東平,樂其風土。」帝大悅,即拜東平相。籍乘驢到郡,壞府舍屏鄣,使內外相望,法令清簡,旬日而還。帝引為大將軍從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殺母者,籍曰:「嘻!殺父乃可,至殺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殺父,天下之極惡,而以為可乎?」籍曰:「禽獸知母而不知父,殺父,禽獸之類也。殺母,禽獸之不若。」眾乃悅服。

人善籍聞步兵廚營人善釀,有貯酒三百斛,乃求為步兵校尉。遺落世事,雖去佐職,恆游府內,朝宴必與焉。會帝讓九錫,公卿將勸進,使籍為其辭。籍沈醉忘作,臨詣府,使取之,見籍方據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書案,使寫之,無所改竄。辭甚清壯,為時所重。

玄遠籍雖不拘禮教,然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終,正與人圍棋,對者求止,籍留與決賭。既而飲酒二斗,舉聲一號,吐血數升。及將葬,食一蒸肫,飲二斗酒,然後臨訣,直言窮矣,舉聲一號,因又吐血數升,毀瘠骨立,殆致滅性。裴楷往吊之,籍散發箕踞,醉而直視,楷弔唁畢便去。或問楷:「凡吊者,主哭,客乃為禮。籍既不哭,君何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禮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軌儀自居。」時人嘆為兩得。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齎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由是禮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護之。

譏之籍嫂嘗歸寧,籍相見與別。或譏之,籍曰:「禮豈為我設邪!」鄰家少婦有美色,當壚沽酒。籍嘗詣飲,醉,便卧其側。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識其父兄,徑往哭之,盡哀而還。其外坦盪而內淳至,皆此類也。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嘗登廣武,觀楚、漢戰處,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嘆,於是賦《豪傑詩》。景元四年冬卒,時年五十四。

籍能屬文,初不留思。作《詠懷詩》八十餘篇,為世所重。著《達庄論》,敘無為之貴。文多不錄。

竦計籍嘗於蘇門山遇孫登,與商略終古及棲神導氣之術,登皆不應,籍因長嘯而退。至半嶺,聞有聲若鸞鳳之音,響乎岩谷,乃登之嘯也。遂歸著《大人先生傳》,其略曰:「世人所謂君子,惟法是修,惟禮是克。手執圭璧,足履繩墨。行欲為目前檢,言欲為無窮則。少稱鄉黨,長聞鄰國。上欲圖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獨不見群虱之處褌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宅也。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褌襠,自以為得繩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滅都,群虱處於褌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處域內,何異夫虱之處褌中乎!」此亦籍之胸懷本趣也。
卷一

詠懷詩 三首

其一

天地絪縕,元精代序。清陽曜靈,和風容與。明日映天,甘露被宇。蓊鬱高松,猗那長楚。草蟲哀鳴,鶬鶊振羽。感時興思,企首延佇。於赫帝朝,伊衡作輔。才非允文,器非經武。適彼沅湘,托分漁父。優哉!游哉!爰居爰處。

其二

月明星稀,天高氣寒。桂旗翠旌,佩玉鳴鸞。濯纓醴泉,被服蕙蘭。思從二女,適彼湘沅。靈幽聽微,誰觀玉顏?灼灼春華,綠葉含丹。日月逝矣,惜爾華繁!

其三

清風肅肅,修夜漫漫。嘯歌傷懷,獨寐寤言。臨觴拊膺,對食忘餐。世無萱草,令我哀嘆。鳴鳥求友,《谷風》刺愆。重華登庸,帝命凱元。鮑子傾蓋,仲父佐桓。回濱嗟虞,敢不希顏!志存明規,匪慕彈冠。我心伊何?其芳若蘭。

詠懷 八十二首

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其二

二妃游江濱,逍遙從風翔。交甫解佩環,婉孌有芬芳。猗靡情歡愛,千載不相忘。傾城迷下蔡,容好結中腸。感激生憂思,萱草樹蘭房。膏沐為誰施,其雨怨朝陽。如何金石交,一旦更離傷。

其三

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凝霜被野草,歲暮亦雲已。

其四

天馬出西北,由來從東道。春秋非有托,富貴焉常保。清露被皋蘭,凝霜沾野草。朝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晉,誰能常美好。

其五

平生少年時,輕薄好弦歌。西遊咸陽中,趙李相經過。娛樂未終極,白日忽蹉跎。驅馬復來歸,反顧望三河。黃金百鎰盡,資用常苦多。北臨太行道,失路將如何!

其六

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連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帶。五色曜朝日,嘉賓四面會。膏火自煎熬,多財為患害。布衣可終身,寵祿豈足賴。

其七

炎暑惟茲夏,三旬將欲移。芳樹垂綠葉,青雲自逶迤。四時更代謝,日月遞參差。徘徊空堂上,忉怛莫我知。願�卒歡好,不見悲別離。

其八

灼灼西頹日,餘光照我衣。回風吹四壁,寒鳥相因依。周周尚銜羽,蛩蛩亦念飢。如何當路子,磬折忘所歸!豈為誇譽名,憔悴使心悲。寧與燕雀翔,不隨黃鵠飛。黃鵠游四海,中路將安歸?

其九

步出上東門,北望首陽岑。下有採薇士,上有嘉樹林。良辰在何許?凝霜沾衣襟。寒風振山岡,玄雲起重陰。鳴雁飛南征,鶗�發哀音。素質游商聲,凄愴傷我心。

其十

北里多奇舞,濮上有微音。輕薄閑遊子,俯仰乍浮沈。捷徑從狹路,僶俛趨荒淫,焉見王子喬,乘雲翔鄧林。獨有延年術,可以慰我心。

其十一

湛湛長江水,上有楓樹林。皋蘭被徑路,青驪逝駸駸。遠望令人悲,春氣感我心。三楚多秀士,朝雲進荒淫。朱華振芬芳,高蔡相追尋。一為黃雀哀,淚下誰能禁?

其十二

昔日繁華子,安陵與龍陽。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輝光。悅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流盻發姿媚,言笑吐芬芳。攜手等歡愛,夙昔同衾裳。願為雙飛鳥,比翼共翱翔。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其十三

登高臨四野,北望青山阿。松柏翳岡岑,飛鳥鳴相過。感慨懷辛酸,怨毒常苦多。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求仁自得仁,豈復嘆咨嗟?

其十四

開秋兆涼氣,蟋蟀鳴床帷。感物懷殷憂,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辭將訴誰!微風吹羅袂,明月耀清暉。晨雞鳴高樹,命駕起旋歸。

其十五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書詩。被褐懷珠玉,顏閔相與期。開軒臨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岡,萬代同一時。千秋萬歲後,榮名安所之!乃悟羨門子,噭噭令自嗤。

其十六

徘徊蓬池上,還顧望大梁。綠水揚洪波,曠野莽茫茫。走獸交橫馳,飛鳥相隨翔。是時鶉火中,日月正相望。朔風厲嚴寒,陰氣下微霜。羈旅無儔匹,俯仰懷哀傷。小人計其功,君子道其常。豈惜終憔悴,詠言著斯章。

其十七

獨坐空堂上,誰可與歡者!出門臨永路,不見行車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曠野。孤鳥西北飛,離獸東南下。日暮思親友,晤言用自寫。

其十八

懸車在西南,羲和將欲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朝為咸池暉,濛汜受其榮。豈知窮達士,一死不再生。視彼桃李花,誰能久熒熒!君子在何許?嘆息未合並,瞻仰景山松,可以慰吾情。

其十九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被服纖羅衣,左右佩雙璜。修容耀姿美,順風振微芳。登高眺所思,舉袂當朝陽。寄顏雲霄閑,揮袖凌虛翔。飄颻恍惚中,流眄顧我傍。悅懌未交接,晤言用感傷。

其二十

楊朱泣歧路,墨子悲染絲。揖讓長離別,飄颻難與期。豈徒燕婉情,存亡誠有之。蕭索人所悲,禍釁不可辭。趙女媚中山,謙柔愈見欺。嗟嗟塗上士,何用自保持?

其二十一

於心懷寸陰,羲陽將欲冥。揮袂撫長劍,仰觀浮雲征。雲間有玄鶴,抗志揚哀聲。一飛沖青天,曠世不再鳴。豈與鶉鷃游,連翩戲中庭。

其二十二

夏後乘雲輿,誇父為鄧林。存亡從變化,日月有浮沉。鳳皇鳴參差,伶倫發其音。王子好簫管,世世相追尋。誰言不可見,青鳥明我心。

其二十三

東南有射山,汾水出其陽。六龍服氣輿,雲蓋切天綱。仙者四五人,逍遙晏蘭房。寢息一純和,呼�成露霜。沐浴丹淵中,炤燿日月光。豈安通靈台,游漾去高翔。

其二十四

殷憂令志結,怵愓常若驚。逍遙未終晏,朱陽忽西傾。蟋蟀在戶�,蟪蛄鳴中庭。心腸未相好,誰雲亮我情。願為雲間鳥,千里一哀鳴。三芝延瀛洲,遠游可長生。

其二十五

拔劍臨白刃,安能相中傷。但畏工言子,稱我三江旁。飛泉流玉山,懸車棲扶桑。日月徑千里,素風發微霜。勢路有窮達,咨嗟安可長。

其二十六

朝登洪坡顛,日夕望西山。荊棘被原野,群鳥飛翩翩。鸞鷖時棲宿,性命有自然。建木誰能近,射干復嬋娟。不見林中葛,延蔓相勾連。

其二十七

周鄭天下交,街術當三河。妖冶閑都子,煥燿何芬葩。玄發發朱顏,睇眄有光華。傾城思一顧,遺視來相誇。願為三春遊,朝陽忽蹉跎。盛衰在須臾,離別將如何。

其二十八

若花燿四海,扶桑翳瀛洲。日月經天塗,明暗不相讎。嚴達自有常,得失又何求。豈效路上童,攜手共遨遊。陰陽有變化,誰雲沈不浮,朱鱉躍飛泉,夜飛過吳洲。俛仰運天地,再撫四海流。繫纍名利場,駑駿同一輈。豈若遺耳目,升遐去殷憂。

其二十九

昔余游大梁,登於黃華顛。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幽荒邈悠悠,凄愴懷所憐。所憐者誰子?明察自照妍。應龍沈冀州,妖女不得眠。肆侈陵世俗,豈雲永厥年!

其三十

驅車出門去,意欲遠征行。征行安所如?背棄誇與名。誇名不在己,但願適中情。單帷蔽皎日,高榭隔微聲。讒邪使交疏,浮雲令晝冥。嬿婉同衣裳,一顧傾人城。從容在一時,繁華不再榮。晨朝奄復暮,不見所歡形。黃鳥東南飛,寄言謝友生。

其三十一

駕言發魏都,南向望吹台。簫管有遺音,梁王安在哉!戰士食糟糠,賢者處蒿萊。歌舞曲未終,秦兵已復來。夾林非吾有,朱宮生塵埃。軍敗華陽下,身竟為土灰!

其三十二

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齊景升丘山,涕泗紛交流。孔聖臨長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來者吾不留。願登太華山,上與松子游。漁父知世患,乘流泛輕舟。

其三十三

一日復一夕,一夕復一朝。顏色改平常,精神自損消。胸中懷湯火,變化故相招。萬事無窮極,知謀苦不饒。但恐須臾間,魂氣隨風飄。終身履薄冰,誰知我心焦!

其三十四

一日復一朝,一昏復一晨。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飄淪。臨觴多哀楚,思我故時人。對酒不能言,凄愴懷酸辛。願耕東皋陽,誰與守其真?愁苦在一時,高行傷微身。曲直何所為?龍蛇為我鄰。

其三十五

世務何繽紛,人道苦不遑。壯年以時逝,朝露待太陽。願攬羲和轡,白日不移光。天階路殊絕,雲漢邈無梁。濯發暘谷濱,遠游昆岳傍。登彼列仙岨,采此秋蘭芳。時路烏足爭,太極可翱翔。

其三十六

誰言萬事艱,逍遙可終生。臨堂翳華樹,悠悠念無形。彷徨思親友,倏忽復至冥。寄言東飛鳥,可用慰我情。

其三十七

嘉時在今辰,零雨灑塵埃。臨路望所思,日夕復不來。人情有感慨,盪漾焉能排。揮涕懷哀傷,辛酸誰語哉!

其三十八

炎光延萬里,洪川盪湍瀨。彎弓掛扶桑,長劍倚天外。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視彼莊周子,榮枯何足賴。捐身棄中野,烏鳶作患害。豈若雄傑士,功名從此大。

其三十九

壯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驅車遠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挾烏號,明甲有精光。臨難不顧生,身死魂飛揚。豈為全軀士?效命爭戰場。忠為百世榮,義使令名彰。垂聲謝後世,氣節故有常。

其四十

混元生兩儀,四象運衡璣。曒日布炎精,素月垂景輝。晷度有昭回,哀哉人命微!飄若風塵逝,忽若慶雲晞。修齡適余願,光寵非己威。安期步天路,松子與世違。焉得凌霄翼,飄颻登雲湄。嗟哉尼父志!何為居九夷!

其四十一

天網彌四野,六翮掩不舒。隨波紛綸客,泛泛若浮鳧。生命無期度,朝夕有不虞。列仙停修齡,養志在沖虛。飄颻雲日間,邈與世路殊。榮名非己寶,聲色焉足娛。采葯無旋返,神仙志不符。逼此良可惑,令我久躊躇。

其四十二

王業須良輔,建功俟英雄。元凱康哉美,多士頌聲隆。陰陽有舛錯,日月不常融。天時有否泰,人事多盈沖。園綺遯南嶽,伯陽隱西戎。保身念道真,寵耀焉足崇。人誰不善始,能克厥終。休哉上世士,萬載垂清風!

其四十三

鴻鵠相隨飛,飛飛適荒裔。雙翮臨長風,須臾萬里逝。朝餐琅玕實,夕宿丹山際。抗身青雲中,網羅孰能制?豈與鄉曲士,攜手共言誓。

其四十四

儔物終始殊,修短各異方。琅玕生高山,芝英耀朱堂。熒熒桃李花,成蹊將夭傷。焉敢希千術,三春表微光。自非凌風樹,憔悴烏有常。

其四十五

幽蘭不可佩,朱草為誰榮?修竹隱山陰,射干臨增城。葛藟延幽谷,��瓜瓞生。樂極消靈神,哀深傷人情。竟知憂無益,豈若歸太清!

其四十六

鷽鳩飛桑榆,海鳥運天地。豈不識宏大,羽翼不相宜。招搖安可翔,不若棲樹枝。下集蓬艾間,上游園圃籬。但爾亦自足,用子為追隨。

其四十七

生命辰安在,憂戚涕沾襟。高鳥翔山岡,燕雀棲下林。青雲蔽前庭,素琴凄我心。崇山有鳴鶴,豈可相追尋。

其四十八

鳴鳩嬉庭樹,焦明游浮雲。焉見孤翔鳥,翩翩無匹群。死生自然理,消散何繽紛。

其四十九

步游三衢旁,惆悵念所思。豈為今朝見,恍惚誠有之。澤中生喬松,萬世未可期。高鳥摩天飛,凌雲共游嬉。豈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時。

其五十

清露為凝霜,華草成蒿萊。誰雲君子賢,明達安可能。乘雲招松喬,呼�永矣哉!

其五十一

丹心失恩澤,重德喪所宜。善言焉可長,慈惠未易施。不見南飛燕,羽翼正差池。高子怨新詩,三閭悼乖離。何為混沌氏,倏忽體貌隳。

其五十二

十日出暘谷,弭節馳萬里。經天耀四海,倏忽潛濛汜。誰言焱炎久,游沒何行俟。逝者豈長生,亦去荊與杞。千歲猶崇朝,一餐聊自已。是非得失間,焉足相譏理。計利知術窮,哀情遽能止。

其五十三

自然有成理,生死道無常。智巧萬端出,大要不易方。如何誇毗子,作色懷驕腸。乘軒驅良馬,憑幾向膏粱。被服纖羅衣,深榭設閑房。不見日夕華,翩翩飛路傍。

其五十四

誇談快憤懣,情慵發煩心。西北登不周,東南望鄧林。曠野彌九州,崇山抗高岑。一餐度萬世,千歲再浮沈。誰雲玉石同?淚下不可禁。

其五十五

人言願延年,延年欲焉之?黃鵠呼子安,千秋未可期。獨坐山�中,惻愴懷所思。王子一何好!猗靡相攜持。悅懌猶今辰,計校在一時。置此明朝事,日夕將見欺。

其五十六

貴賤在天命,窮達自有時。婉孌佞邪子,隨利來相欺。孤思損惠施,但為讒夫蚩。鶺〔鴒〕鳴雲中,載飛靡所期。焉知傾側士,一旦不可持。

其五十七

驚風振四野,回雲蔭堂隅。床帷為誰設?幾杖為誰扶?雖非明君子,豈暗桑與榆?世有此聾瞶,芒芒將焉如?翩翩從風飛,悠悠去故居。離麾玉山下,遺棄毀與譽。

其五十八

危冠切浮雲,長劍出天外。細故何足慮,高度跨一世。非子為我御,逍遙游荒裔。顧謝西王母,吾將從此逝。豈與蓬戶士,彈琴誦言誓。

其五十九

河上有丈人,緯蕭棄明珠。甘彼藜藿食,樂是蓬蒿廬。豈效繽紛子,良馬騁輕輿。朝生衢路旁,夕瘞橫術隅。歡笑不終晏,俛仰復欷歔。鑒茲二三者,憤懣從此舒。

其六十

儒者通六藝,立志不可干。違禮不為動,非法不肯言。渴飲清泉流,飢食並一簞。歲時無以祀,衣服常苦寒。屣履詠《南風》,縕袍笑華軒。信道守詩書,義不受一餐。烈烈褒貶辭,老氏用長嘆!

其六十一

少年學擊刺,妙伎過曲城。英風截雲霓,超世發奇聲。揮劍臨沙漠,飲馬九野垧。旗幟何翩翩,但聞金鼓鳴。軍旅令人悲,烈烈有哀情。念我平常時,悔恨從此生。

其六十二

平晝整衣冠,思見客與賓。賓客者誰子?倏忽若飛塵。裳衣佩雲氣,言語究靈神。須臾相背棄,何時見斯人!

其六十三

多慮令志散,寂寞使心憂。翱翔觀陂澤,撫劍登輕舟。但願長閑暇,後歲復來游。

其六十四

朝出上東門,遙望首陽基。松柏郁森沈,鸝黃相與嬉。逍遙九曲間,徘徊欲何之。念我平居時,郁然思妖姬。

其六十五

王子十五年,游衍伊洛濱,朱顏茂春華,辯慧懷清真。焉見浮丘公,舉手謝時人。輕盪易恍惚,飄颻棄其身。飛飛鳴且翔,揮翼且酸辛。

其六十六

塞門不可出,海水焉可浮。朱明不相見,奄昧獨無侯。持瓜思東陵,黃雀誠獨羞。失勢在須臾,帶劍上吾丘。悼彼桑林子,涕下自交流。假乘汧渭間,鞍馬去行游。

其六十七

洪生資制度,被服正有常。尊卑設次序,事物齊紀綱。容飾整顏色,磬折執圭璋。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外厲貞素談,戶內滅芬芳。放口從衷出,復說道義方。委曲周旋儀,姿態愁我腸。

其六十八

北臨乾昧溪,西行游少任。遙顧望天津,駘盪樂我心。綺靡存亡門,一游不再尋。儻遇晨風鳥,飛駕出南林。漭漾瑤光中,忽忽肆荒淫。休息晏清都,超世又誰禁。

其六十九

人知結交易,交友誠獨難。險路多疑惑,明珠未可干。彼求饗太牢,我欲並一餐。損益生怨毒,咄咄復何言。

其七十

有悲則有情,無悲亦無思。苟非嬰網罟,何必萬里畿。翔風拂重霄,慶雲招所晞。灰心寄枯宅,曷顧人間姿。始得忘我難,焉知嘿自遺。

其七十一

木槿榮丘墓,煌煌有光色。白日頹林中,翩翩零路側。蟋蟀吟戶牖,蟪蛄鳴荊棘。蜉蝣玩三朝,采采修羽翼。衣裳為誰施?俛仰自收拭。生命幾何時?慷慨各努力。

其七十二

修塗馳軒車,長川載輕舟。性命豈自然,勢路有所由。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憂。親昵懷反側,骨肉還相讎。更希毀珠玉,可用登遨遊。

其七十三

橫術有奇士,黃駿服其箱。朝起瀛洲野,日夕宿明光。再撫四海外,羽翼自飛揚。去置世上事,豈足愁我腸。一去長離絕,千歲復相望。

其七十四

猗歟上世士,恬淡志安貧。季葉道陵遲,馳騖紛垢塵。甯子豈不類?揚歌誰肯殉?棲棲非我偶,徨徨非己倫。咄嗟榮辱事,去來味道真。道真信可娛,清潔存精神。巢由抗高節,從此適河濱。

其七十五

梁東有芳草,一朝再三榮。色容艷姿美,光華耀傾城。豈為明哲士,妖蠱諂媚生。輕薄在一時,安知百世名。路端便娟子,但恐日月傾。焉見冥靈木,悠悠竟無形。

其七十六

秋駕安可學,東野窮路旁。綸深魚淵潛,矰設鳥高翔。泛泛乘輕舟,演漾靡所望。吹噓誰以益?江湖相捐忘。都冶難為顏,修容是我常。茲年在松喬,恍惚誠未央。

其七十七

咄嗟行至老,僶俛常苦憂。臨川羨洪波,同始異支流。百年何足言,但苦怨與讎。讎怨者誰子?耳目還相羞。聲色為胡越,人情自逼遒。招彼玄通士,去來歸羨游。

其七十八

昔有神仙士,乃處射山阿。乘雲御飛龍,噓�嘰瓊華。可聞不可見,慷慨嘆咨嗟。自傷非儔類,愁苦來相加。下學而上達,忽忽將如何!

其七十九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侖西,何時復迴翔!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

其八十

出門望佳人,佳人豈在茲?三山招松喬,萬世誰與期?存亡有長短,慷慨將焉知?忽忽朝日頹,行行將何之?不見季秋草,摧折在今時。

其八十一

昔有神仙者,羨門及松喬。�習九陽間,升遐嘰雲霄。人生樂長久,百年自言遼。白日隕隅谷,一夕不再朝。豈若遺世物,登明遂飄颻。

其八十二

墓前熒熒者,木槿耀朱華。榮好未終朝,連飈隕其葩。豈若西山草,琅玕與丹禾。垂影臨增城,餘光照九阿。寧微少年子,日久難咨嗟。

採薪者歌

日沒不周西。月出丹淵中。陽精蔽不見。陰光代為雄。亭亭在須臾。厭厭將復隆。離合雲霧兮。往來如飄風。富貴俯仰間。貧賤何必終。留侯起亡虜。威武赫荒夷。邵平封東陵。一旦為布衣。枝葉托根柢。死生同盛衰。得志從命升。失勢與時頹。寒暑代征邁。變化更相推。禍福無常主。何憂身無歸。推茲由斯理。負薪又何哀。

大人先生歌

天地解兮六合開。星辰隕兮日月頹。我騰而上將何懷。

⑵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是什麼意思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的意思是:沅水芷草綠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不敢說。神思恍惚望著遠方,只見江水緩緩流淌。

⑶ 阮有芷兮澧有藍,思佳人兮未敢言什麼意思

踩著白薠啊縱目四望,與佳人相約啊在今天晚上。

阮有芷兮澧有藍,思佳人兮未敢言出自《九歌·湘夫人》,《九歌·湘夫人》是戰國時期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作品,是《九歌·湘君》的姊妹篇。全詩寫男子的相思,所抒情意纏綿悱惻;加之作品對民間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對傳統比興手法的運用,更加強了它的藝術感染力。

全詩(節選)如下: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裊裊 一作:渺渺)

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譯文如下:

湘君降落在北洲之上,極目遠眺啊使我惆悵。

樹木輕搖啊秋風初涼,洞庭起波啊樹葉落降。

踩著白薠啊縱目四望,與佳人相約啊在今天晚上。

鳥兒為什麼聚集在水草之處?魚網為什麼掛結在樹梢之上?

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

(3)小說沅輕聊擴展閱讀:

歌辭的第一段寫湘君帶著虔誠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來。這是一個環境氣氛都十分耐人尋味的畫面:涼爽的秋風不斷吹來,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樹葉飄落。望斷秋水、不見伊人的湘君搔首躕躇,一會兒登臨送目,一會兒張羅陳設,可是事與願違,直到黃昏時分仍不見湘夫人前來。

這種情形經以「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的反常現象作比興,就更突出了充溢於人物內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勞無益的意味。而其中「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更是寫景的名句,對渲染氣氛和心境都極有效果,因而深得後代詩人的賞識。

⑷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什麼意思

這句詩的意思是: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

沅:即沅水,在今湖南省。芷(zhǐ):即白芷,一種香草。澧(lǐ):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

公子:指湘夫人。古代貴族稱公族,貴族子女不分性別,都可稱「公子」。

這句詩出自於戰國時期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作品《九歌·湘夫人》,詩的全文如下:

【原文】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

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

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葯房。

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

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

九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白話譯文】

湘君降落在北洲之上,極目遠眺啊使我惆悵。樹木輕搖啊秋風初涼,洞庭起波啊樹葉落降。

踩著白薠啊縱目四望,與佳人相約啊在今天晚上。鳥兒為什麼聚集在水草之處?魚網為什麼掛結在樹梢之上?

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神思恍惚啊望著遠方,只見江水啊緩緩流淌。

麋鹿為什麼在庭院里覓食?蛟龍為什麼在水邊游盪?清晨我打馬在江畔賓士,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聽說湘夫人啊在召喚著我,我將駕車啊與她同往。我要把房屋啊建築在水中央,還要把荷葉啊蓋在屋頂上。

蓀草裝點牆壁啊紫貝鋪砌庭壇。四壁撒滿香椒啊用來裝飾廳堂。桂木作棟梁啊木蘭為桁椽,辛夷裝門楣啊白芷飾卧房。

編織薜荔啊做成帷幕,析開蕙草做的幔帳也已支張。用白玉啊做成鎮席,各處陳設石蘭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蓋芷草,用杜衡纏繞四方。匯集各種花草啊布滿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門廊。

九嶷山的眾神都來歡迎湘夫人,他們簇簇擁擁的像雲一樣。我把那衣袖拋到江中去,我把那單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採摘著杜若,將用來饋贈給遠方的姑娘。美好的時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閑自得地徘徊遊逛。

(4)小說沅輕聊擴展閱讀:

《九歌·湘夫人》是《楚辭·九歌》組詩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詩歌,是《九歌·湘君》姊妹篇。

詩題雖為《湘夫人》,但詩中的主人公卻是湘君。這首詩的主題主要是描寫相戀者生死契闊卻會合無緣。作品始終以候人不來為線索,在悵惘中向對方表示深長的怨望,但彼此之間的愛情始終不渝則是一致的。全詩表達了赴約的湘君來到約會地北渚,卻不見湘夫人的惆悵和迷惘。

《湘君》和《湘夫人》是由一次約會在時間上的誤差而引出的兩個悲劇,但合起來又是一幕兩情相悅、忠貞不渝的喜劇。

說它們是悲劇,是因為赴約的雙方都錯過了相會的時間,彼此都因相思不見而難以自拔,心靈和感情遭受了長時間痛苦的煎熬;說它們是喜劇,是由於男女雙方的相戀真誠深摯,盡管稍有挫折,但都沒有放棄追求和期盼,所以圓滿結局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

當他們在耐心平靜的相互等待之後終於相見時,這場因先來後到而產生的誤會和煩惱必然會在頃刻間煙消雲散,迎接他們的將是湘君在幻覺中所感受的那種歡樂和幸福。

⑸ 沅有芷兮芷有蘭,思君子兮未敢言這句話什麼意思

意思是: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

原文: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

譯文:

湘君降落在北洲之上,極目遠眺啊使我惆悵。樹木輕搖啊秋風初涼,洞庭起波啊樹葉落降。踩著白薠啊縱目四望,與佳人相約啊在今天晚上。鳥兒為什麼聚集在水草之處?魚網為什麼掛結在樹梢之上?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

神思恍惚啊望著遠方,只見江水啊緩緩流淌。麋鹿為什麼在庭院里覓食?蛟龍為什麼在水邊游盪?清晨我打馬在江畔賓士,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我聽說湘夫人啊在召喚著我,我將駕車啊與她同往。

出處:《楚辭》——戰國·屈原

(5)小說沅輕聊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一般認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與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國境內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這對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靈的一種意識形態和「神人戀愛」的構想。楚國民間文藝,有著濃厚的宗教氣氛,祭壇實際上就是「劇壇」或「文壇」。

以《湘君》和《湘夫人》為例:人們在祭湘君時,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時,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愛慕之深情。他們借神為對象,寄託人間純朴真摯的愛情;同時也反映楚國人民與自然界的和諧。

因為縱灌南楚的湘水與楚國人民有著血肉相連的關系,楚人對湘水寄予深切的愛,把湘水視為愛之河,幸福之河,進而把湘水的描寫人格化。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樣演出悲歡離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體地罩上了歷史傳說人物的影子。

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與二妃(娥皇、女英)的傳說為原型的。這樣一來,神的形象不僅更為豐富生動,也更能與現實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富有人情味。

⑹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出自哪首詩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之一》
詩文如下:
青山處處埋忠骨,
何須馬革裹屍還。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白話文翻譯:英勇陣亡在外,青山連綿,哪裡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運回家鄉安葬呢?花不是無情之物,落在泥土裡成了綠肥,還可以哺育花。
賞析:
1、「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原出自《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馬援年過花甲,卻自願請求出征。他說:「好男兒為國遠征,以馬革裹屍還葬!」他出兵貴州,勇挫敵兵,後來不幸病死在戰場。清代龔自珍將前人的意思推進了一層,因而有了《已亥雜詩之一》中的「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名句。
2、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謂自己雖然處境艱難,但忠貞報國之心始終不變;自信其高尚志節更能感召年青一代。

⑺ "沅有芷兮澧有蘭"是什麼意思

"沅有芷兮澧有蘭"的意思本指生於沅澧兩岸的芳草,後用以比喻高潔的人或事物。

一、原文:

《九歌·湘夫人》 先秦 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
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
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
……

拓展資料: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⑻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是什麼意思

意思: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

出自:戰國 屈原《九歌·湘夫人》。

原文節選如下: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譯文如下:樹木輕搖啊秋風初涼,洞庭起波啊樹葉落降。踩著白薠啊縱目四望,與佳人相約啊在今天晚上。鳥兒為什麼聚集在水草之處?魚網為什麼掛結在樹梢之上?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

(8)小說沅輕聊擴展閱讀

《九歌·湘夫人》是《楚辭·九歌》組詩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詩歌,和《九歌·湘君》是姊妹篇。

詩題雖為《湘夫人》,但詩中的主人公卻是湘君。這首詩的主題主要是描寫相戀者生死契闊、會合無緣。作品始終以候人不來為線索,在悵惘中向對方表示深長的怨望,但彼此之間的愛情始終不渝則是一致的。全詩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達了赴約的湘君來到約會地北渚,卻不見湘夫人的惆悵和迷惘。

如果把這兩首祭神曲聯系起來看,那麼這首《湘夫人》所寫的情事,正發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轉道洞庭之時。因此當晚到的湘君抵達約會地北渚時,自然難以見到他的心上人了。作品即由此落筆,與《湘君》的情節緊密配合。

這首詩還有著明暗對應的雙層結構方式。主人公情感的表現,有明有暗,明暗結合。抒情對象既可實指,又有象徵性。在描寫實境時,主人公的情感是表層性的,意旨明朗,指事明確,語言明快,情感色澤清晰,高低起伏,強弱大小,都呈透明狀態。

如詩的後半段寫築室建堂、美飾洞房、裝飾門面、迎接賓客的場面,就屬於表層性的,即明寫。從「築室兮水中」至「疏石兮為芳」,是從外到里、由大到小。

從「芷葺兮荷屋」至「建芳馨兮廡門」,又由里到外。線路清楚,事實明白,情感的宣洩是外露的,是直露胸臆的方式,淋漓酣暢,無拘無束,少含蓄,情感的流動與外在形式同步。

從深層結構看,這首詩又有著寓情於景的表情法。景物不是原來的樣子,如「鳥何」、「罾何」、「麋何」、「蛟何」等句;或是帶上感情色彩的景物,如秋風、秋水、秋葉的描寫。情感的流動較蘊藉、含蓄、深沉,如海底暗流,不易發覺。因此需要通過表層意象加以領會。

⑼ 女主洛妤慈男主商凜年的小說是什麼

《洛妤慈商凜年》

作者:寵妻纏綿:總裁老公,求放過。

結婚三周年快樂,早點回家,我准備了一個驚喜,你一定會很喜歡。」 把這條簡訊發出去後,洛妤慈放下手機,重新進了廚房,關小了爐灶上的火,又去切菜,歡快的忙碌著。 好像這條石沉大海的消息,並沒有影響到她的心情。

精彩片段:

第一章祝你離婚快樂啊

「結婚三周年快樂,早點回家,我准備了一個驚喜,你一定會很喜歡。」

把這條簡訊發出去後,阮星晚放下手機,重新進了廚房,關小了爐灶上的火,又去切菜,歡快的忙碌著。

好像這條石沉大海的消息,並沒有影響到她的心情。

傭人在一旁道:「太太,我幫你吧。」

「不用啦,你忙你的,我今晚想親自做一頓給他吃。」

傭人羨慕道:「太太和先生可真恩愛。」

阮星晚挽唇笑了笑,沒有答話。

她和周辭深,恩愛嗎?

與其說恩愛,倒不如說是逢場作戲。

晚上七點,周辭深到家,傭人識趣的離開。

阮星晚剛擺好碗筷,身後男人溫熱的氣息便罩下,她下巴被扳了過去,唇瓣被男人粗暴的堵住,她愣了一瞬,伸手把他推開。

周辭深環著她的腰,長指捏著她的下巴,黑眸微眯,吐的話毫無溫度:「你特地叫我回來,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阮星晚輕聲解釋:「不是的,今天是我們結婚三周年紀念日,我是真的有禮物要送給你。」

周辭深放開她,整理一下微皺的襯衫,淡淡道:「禮物就不必了,畢竟你向來的驚喜,都讓我只有驚,沒有喜。」

阮星晚唇角牽了牽,沒有反駁,轉身進了廚房。

很快,最後一道菜上桌。

阮星晚坐在周辭深對面,給他杯子里倒了紅酒,又給自己倒上。

她拿起酒杯:「為了慶祝我們結婚三周年,乾杯。」

燈光下,男人五官俊美沉儔,下頜線冷峻深刻,鼻樑挺直,微微抿起的薄唇,喻示著他對於這場只有兩人的結婚周年紀念日晚宴並不滿意。

阮星晚笑了笑,也不指望他能回應她,兀自拿起紅酒杯,仰頭飲盡。

喝完後,她又繼續倒了第二杯。

一杯接著一杯。

最後,阮星晚喝得有些醉了,趴在桌上看著對面神色始終沒有什麼波動的男人,音調拖得有些長:「周辭深,哪怕是今天,你都不能對我露出一點笑容嗎?」

「你要我怎麼樣,陪你發瘋,還是陪你過這個無聊到了極點的紀念日?」

「怎麼能是無聊呢,人生能有幾個結婚紀念日,說不定過了這個,下個就沒有了。」

周辭深像是聽到了什麼笑話般,輕哂了下:「你會讓它沒有嗎。」

阮星晚搖晃著杯子里剩下的液體,眼睛被柔和的燈光照的有些濕潤:「應該可能……不會吧。」

周辭深不想和他在這里浪費時間,起身上樓。

他煩悶的扯開領帶,脫下西裝外套,剛要去解襯衫時,身後就環上一雙柔軟的小手,鋪天蓋地的酒味也隨之而來。

阮星晚道:「你別著急,我的禮物還沒送呢……」

周辭深轉身,雙手插在褲兜里,一言不發的看著她。

阮星晚雙頰泛紅,一雙瀲灧的眸子無辜的望著他,讓人移不開眼睛。

周辭深喉結滾了滾,即便他不想承認,眼前的人,無疑是漂亮的,也有足夠的資本讓男人心動。

不然,他當初也不會被她擺了一道。

再往下,是被紅酒浸染過的唇瓣,殷紅,鮮艷欲滴。

在那雙小手鑽進他的襯衫時,他幾乎是不假思索抬起她的下巴,將唇印了上去,狠狠撬開她的。

阮星晚吃痛,唔了一聲。

到了床上時,她已經雙眼迷離了,只是勾著他的脖子。

男人雙手撐住她身側,眼尾勾了勾,像是無聲的嘲諷:「不是說不想嗎。」

「你該不會不知道,女人說的不想,其實就是想吧。」

周辭深冷笑了聲,重新低頭吻了上去。

阮星晚今晚尤其的主動,牙齒咬破了他的唇,鐵銹般的血腥味彌漫在兩人唇齒間。

這場親吻,就像是博弈,誰贏了,誰就能主導對方。

就在他要伸手去拿床頭櫃里的東西時,阮星晚卻毫無徵兆的開口:「周辭深,我們離婚吧。」

懸在她身上的男人頓了頓:「你說什麼?」

即便阮星晚知道他聽清楚了,還是清晰的重復了一句:「我們離婚吧。」

周辭深瞬間興趣全無,慢條斯理的起身,嗓音冷淡:「又要多少錢。」

她總是這樣,為了要錢不折手段,招數層出不窮。

「一分錢也不要。」

阮星晚從枕頭下拿出一份離婚協議書:「你看看吧,沒什麼問題的話就可以簽字了。」

⑽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什麼意思

意思是「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出自戰國時期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作品《九歌·湘夫人》。原文節選如下: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譯文:湘君降落在北洲之上,極目遠眺啊使我惆悵。樹木輕搖啊秋風初涼,洞庭起波啊樹葉落降。踩著白薠啊縱目四望,與佳人相約啊在今天晚上。鳥兒為什麼聚集在水草之處?魚網為什麼掛結在樹梢之上?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

作者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羋姓,屈氏,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 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10)小說沅輕聊擴展閱讀

一、詩題雖為《湘夫人》,但詩中的主人公卻是湘君。這首詩的主題主要是描寫相戀者生死契闊、會合無緣。作品始終以候人不來為線索,在悵惘中向對方表示深長的怨望,但彼此之間的愛情始終不渝則是一致的。全詩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達了赴約的湘君來到約會地北渚,卻不見湘夫人的惆悵和迷惘。

二、《九歌·湘夫人》是《九歌·湘君》的姊妹篇。此詩寫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產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詩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語調去寫,描繪出那種馳神遙望,祈之不來,盼而不見的惆悵心情。全詩寫男子的相思,所抒情意纏綿悱惻;對後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熱點內容
特工皇妃小說的結局 發布:2025-07-27 15:28:20 瀏覽:623
王俊凱小說短篇散文 發布:2025-07-27 15:24:10 瀏覽:2
言情小說下載器app 發布:2025-07-27 15:14:45 瀏覽:662
重生小說古言女主被女配喂成胖子 發布:2025-07-27 15:07:40 瀏覽:985
古代悲劇結局小說 發布:2025-07-27 15:03:07 瀏覽:124
谷總裁小說全集 發布:2025-07-27 14:58:42 瀏覽:927
總裁老公姓白的小說 發布:2025-07-27 14:57:23 瀏覽:702
裴念陸紹庭免費小說 發布:2025-07-27 14:45:37 瀏覽:97
少女成總裁助理小說 發布:2025-07-27 14:41:11 瀏覽:202
重生小太後小說全集 發布:2025-07-27 14:40:27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