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亨利短篇小說在線閱讀集
㈠ 歐亨利短篇小說之十六《鍾擺》
約翰每一日工作回家都是一樣的流程:他的妻子凱蒂給他一個香吻,他脫掉外套後坐在發硬的躺椅上看報,晚餐永遠是燉肉、蔬菜沙拉和煮大黃花菜。約翰厭倦了這樣的日子,每天八點一刻准時去和他的朋友打檯球,以逃離一成不變的妻子和日復一日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妻子凱蒂沒有像往常一樣在家,約翰看著空盪盪的家,忽然到來的自由並沒有讓他感到興奮,反而他的內心卻無比的空虛和恐懼,失落的約翰忽然意識到他的妻子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沒有妻子凱蒂生活將徹底失去意義,他決心妻子回來後要好好補償。
凱蒂回來了,等到八點十五,約翰帶上帽子,忘記了之前的決心,在妻子的抱怨中又一次去和朋友打檯球了。
人類有時就像鍾擺一樣,來來回回的左右搖擺,厭倦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如果有一天鍾壞了,鍾擺就會傷心,難過,後悔沒有早點珍惜過去的生活。可一旦鍾被修好,鍾擺又回到了從前的日子接著左右搖擺,依然對生活充滿厭倦,忘卻一時的傷心難過,那些想要珍惜的東西又一次被拋諸腦後。
我身邊不乏這樣的小孩,他們往日的生活里沒有學習,只有臭美、抽煙、喝酒、玩樂,如果有一天孩子因此被通知家長談話,或者被停課反省,他們會表現出無窮的懊悔,一次次的向學校和老師表達歉意求情,希望避免即將到來的懲罰。可是這樣的孩子往往在事情過去之後,會忘記自己當初的懊惱和承諾,再次繼續著之前的生活方式,不會有一絲絲改變,就像鍾擺一樣。
願我的孩子們有所警醒,那些失而復得的東西值得珍惜,一次次新的機會應該好好把握。如果有一日,人生的大鍾徹底壞掉,那你所要珍惜的人和事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㈡ 《二十年後》(歐亨利)全文
全文:
紐約的一條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著。一陣冷颼颼的風向他迎面吹來。已近夜間10點,街上的行人寥寥無幾了。
在一家小店鋪的門口,昏暗的燈光下站著一個男子。他的嘴裡叼著一支沒有點燃的雪茄煙。警察放慢了腳步,認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後,向那個男子走了過去。
「這兒沒有出什麼事,警官先生。」看見警察向自己走來,那個男子很快地說,「我只是在這兒等一位朋友罷了。這是20年前定下的一個約會。你聽了覺得稀奇,是嗎?好吧,如果有興致聽的話,我來給你講講。大約20年前,這兒,這個店鋪現在所佔的地方,原來是一家餐館……」
「那餐館5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說。
男子劃了根火柴,點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著火柴的亮光,警察發現這個男子臉色蒼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塊小小的白色的傷疤。
「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繼續說,「我和吉米·維爾斯在這兒的餐館共進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們倆都是在紐約這個城市裡長大的。從孩提時候起,我們就親密無間,情同手足。
當時,我正准備第二天早上就動身到西部去謀生。那天夜晚臨分手的時候,我們倆約定:20年後的同一日期、同一時間,我們倆將來到這里再次相會。」
「這聽起來倒挺有意思的。」警察說,「你們分手以後,你就沒有收到過你那位朋友的信嗎?」
「哦,收到過他的信。有一段時間我們曾相互通信。」那男子 說,「可是一兩年之後,我們就失去了聯系。你知道,西部是個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總是不斷地東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還活著,就一定會來這兒和我相會的。他是我最信得過的朋友啦。」
說完,男子從口袋裡掏出一塊小巧玲球的金錶。表上的寶石在黑暗中閃閃發光。「九點五十七分了。」
他說,「我們上一次是十點整在這兒的餐館分手的。」
「你在西部混得不錯吧?」警察問道。
「當然羅!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趕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實在不容易啊!這些年來,我一直不得不東奔西跑……」
又是一陣冷贈颼的風穿街而過。接著,一片沉寂。他們倆誰也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警察准備離開這里。
「我得走了,」他對那個男子說,「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會到來。假如他不準時趕來,你會離開這兒嗎?」
「不會的。我起碼要再等他半個小時。如果吉米他還活在人間,他到時候一定會來到這兒的。就說這些吧,再見,警官先生。」
「再見,先生。」警察一邊說著,一邊沿街走去,街上已經沒有行人了,空盪盪的。
出處:出自美國作家歐·亨利的《二十年後》。
(2)歐亨利短篇小說在線閱讀集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862年,美國林肯總統在《宅地法》中規定,任何公民只需交15美元的證件費,便可在美國西部得到一塊相當於160英畝的土地;在這塊土地上連續耕作五年以上就可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這一措施民主地解決了獨立戰爭期間的土地問題,同時激發了美國人勤勞創業、發財的熱情。
這時的人們純朴、勤勞、勇敢,充滿活力和生氣,他們彼此重義氣、講交情,盡管他們在對付滿腔怒火的印第安人時也干盡了野蠻的掠奪、殺戮等強盜行徑,正如在西部文學作品中所看到的那樣。
但也許是遠離城市,西部資產階級內部尚未染上唯利是圖、爾虞我詐的惡習,或者說為對付險惡的自然環境他們尚未顧及內部的傾軋和吞並。
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的美國,處於資本主義飛速發展階段,出現了資本集中和無產階級的貧困化,同時,中小資產階級的破產及失業大軍的不斷擴大,使美國社會的階級矛盾不斷尖銳化和表面化。
美國南北戰爭以前的文學,由於受資本主義的民主、自由理想所鼓舞,作家們多用浪漫主義手法進行創作;戰後的文學,由於生活理想的破滅,作家們多以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生活。歐·亨利就是這些理想破滅了的作家中的一個,其人生之路崎嶇、艱苦而又不幸。
歐·亨利當過牧童、葯劑師、辦事員、制圖員、出納員等。歐·亨利長期生活在下層,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使他對這些矛盾心感身受。在他優秀的作品中,對資本主義腐朽的制度、猙獰的法律、虛偽的道德、庸俗的生活等各個方面的丑惡現象,都做了一定程度的揭露、諷刺和批判。
㈢ 麥琪的禮物——原文源自《歐亨利短篇小說集》
黛拉手握著僅有的十八美元七角,三番確認後,陷入了沉默。她和吉姆蝸居在小公寓,生活雖窮,情卻深。黛拉費盡心思,希望能為吉姆挑選到一件合適的聖誕禮物。
他們最自豪的是吉姆的金錶與黛拉的長發。黛拉凝視鏡中,解下長發,讓其垂至原長,再迅速盤起,披上外套,出門。她將珍愛的長發以二十美元賣給了理發店老闆。
帶著二十美元,黛拉穿梭於店鋪,尋找吉姆的聖誕禮物。最終,她看中一條適合吉姆的鉑金錶鏈,用二十美元加上自己的積蓄買下。
帶著禮物與八美元七角錢回到家中,黛拉忐忑不安,她祈禱吉姆不因她的改變而發脾氣。吉姆回家,看到黛拉的發型,先是愣了一下,但沒有表現出不滿,只是有些恍惚地看著黛拉。
黛拉緊張地解釋,吉姆卻未怪罪,相反,他將黛拉緊緊擁入懷中,從大衣口袋裡掏出一份禮物。黛拉小心地打開,是她夢寐以求的梳子,一套精緻華麗,與她的長發相配。
黛拉眼眶濕潤,想起吉姆的禮物,激動地拿出自己精心准備的禮物。吉姆微笑著收下,平靜地說他將金錶賣掉,用賣表的錢買下這組梳子。他們的生活雖貧苦,卻以最好的禮物相贈。
㈣ 歐亨利短篇小說之十《擦亮的燈》
南希和盧是一對好閨蜜。
盧在洗衣店熨衣服,她用掙到的錢為自己買漂亮昂貴的衣賣磨服,她有一個忠實的男朋友叫阿丹,可是後來盧選擇了更有錢的人,放棄了阿丹。
南希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她從顧客的身上學習優雅的姿態,自己動手做時髦的衣服,擇偶標准從找一個富家子弟逐漸轉變為找一個有品質的小伙,結果南希和阿丹在一起了。
南希和盧的內心都發生了變化,何來堅守本心一說呢?所謂本心不是隨心,不是利慾熏心,而是道德原則與底線。個人角度並不是說盧的選擇是不道德的,只是說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一邊擺銷配察著名與利,一邊擺著真實與原則,你會怎麼選?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什麼是「和」,是接納別人,接納別人的想法、意見、處世之道。什麼是「同」,是隨波逐流、人雲亦雲、喪失自我。究竟做君子還是做小人,就在於我們心中的燈亮不亮,在於燈下我們看到了規則還是利益。
太平歌詞有唱到:心內不明何以點燈,不孝順父母你是念的什麼經……心內有燈,黑暗中也能摸索前行,心內無燈,康莊大道也虧茄能走個稀里糊塗,願我們秉持本心,前路盡是坦途。
㈤ 歐亨利短篇小說之二十《女巫的麵包》
瑪莎小姐開的烘焙店裡最近經常有一位戴眼鏡的年輕男士光顧,這位男士文質彬彬很有禮貌,但他每天只買兩個隔夜的麵包就走。瑪莎小姐認為他一定是落魄的畫家,漸漸的瑪莎小姐喜歡上了這個風度翩翩的藝術家。
終於有一天,男士又來買隔夜的麵包,就在他轉身的一瞬間,瑪莎小姐往他的麵包里加了分量十足的黃油,迅速包好遞給了她喜歡的先生。
就在瑪莎小姐沉浸在自己美妙的幻想中,她的藝術家紅著臉來到了麵包店,不是害羞的紅,而是憤怒的紅,還大聲的把瑪莎小姐嚷了一頓,說她是個自以為是的女人。瑪莎小姐最終都不知道她做錯了什麼。
原來,這位先生並不是什麼畫家,其實是一位優秀設計師,之所以每天買過期麵包是為了當橡皮擦,可麵包里的黃油把他精心設計了三個月的圖紙徹底毀了。
有時候,事實就是這么殘酷,我們自以為的好意對於對方來說卻是最毒的砒霜。
今日新畫一隻小貓咪
㈥ 歐亨利短篇小說之二十四《命運之路》
大衛是一個牧羊人,過著平淡的牧羊生活,他的心中有一個偉大的夢想,當一位詩人。大衛和女友吵架後,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他生長的村莊,下定決心要去遠方要追尋自己的詩人夢。
在追夢的路上,前方出現了三條岔路。
大衛第一次選擇了左岔道,遇到了一位急於把侄女嫁出去的侯爵,這位侯爵對天起誓,要把侄女露西小姐嫁給離開庄園後第一個遇見的男人,因此逼迫大衛和侄女結婚。大衛決心要救下美麗的貴族少女,於是答應了婚約。卻不想侯爵是出於報復心態才提出親事,就在當晚侯爵拔出手槍,大衛死於侯爵的槍下。
第二次大衛選擇了右岔道,這一次大衛捲入了一場篡奪王位的陰謀。陰謀的主使者是一位美麗的貴婦人,她假裝楚楚可憐引誘大衛,讓他去皇宮通信,大衛答應後卻又被國王利用,充當了國王的替身,被謀反者誤殺。
第三次大衛選擇了主幹道,他回到了村莊並娶了馮伊娜為妻,但大衛從沒有放棄自己的詩人夢,夜以繼日的繼續創作,不顧家庭生活,家中的羊一天比一天少,大衛也不在意,夫妻倆矛盾因此不斷激化。一日大衛帶上自己的詩稿向博學的作家先生請教,而先生委婉地告訴大衛適合當一名詩人。這一次夢想徹底破滅,大衛萬念俱灰,於是他買來手槍自殺身亡。
三條不同的道路,卻是一樣的結局,可否真是命運使然?
㈦ 歐亨利短篇小說全集
歐亨利短篇小說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歐·亨利善於描寫美國社會尤其是紐約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命運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贊美詩》、《帶傢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藤葉》等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